经典名人故事

时间:2023-02-08 08:38:54 名人故事 我要投稿

经典名人故事14篇

  经典名人故事 篇1

  暑假妈妈给我买了一本《名人故事》,我好不容易找了一篇童第周的故事读了下去。

  故事的大概内容是这样子的:童第周是出生在浙江省周家的第七个孩子,二哥聪明还善解人意,不久被聘为一所中学的`教员。童第周跟随二哥来到宁波,并考上了当地一所有名的中学。但是,这所中学上课全用英语讲课,以童第周的水平只能在班上垫底。所以童第周在英语课下了苦功夫。一年下来,童第周的成绩名列前茅,几何还考了一百分,后来,童第周对生理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生理学上做了一番研究,经过不懈的努力,童第周终于成为了生理学的大师,考上了博士。

  读完了,我想起了:在我上二年级的时候,我们班有一个像童第周一样刻苦学习的同学,她叫王莉莉。她是从外地转来的,她的爸爸妈妈都在外地打工,只有她的奶奶照顾她。以前,她学习成绩很不好,总是被同学们讥笑讽刺。令我万万没想到的是,她在期末考试的时候竟然两门都考了全班第一。下课后,我悄悄的问她:“你怎么一下子考了全班第一名呢?”她笑了笑,对我说:“努力呗!”

  听了她的话以后,我觉得我应该也向这些人学习,做一个刻苦学习,天天向上的好孩子!

  经典名人故事 篇2

  爱因斯坦并不是个早慧的孩子。1879年3月,他出生于德国小镇乌尔姆一个普通的犹太家庭。他的父亲经营一家小型电器修理制造厂。对于这第一个孩子,父母没有很高的期许。但当阿尔伯特到四岁还不太会说话时,他们还是不免有些着急。那时,他们的第二个孩子,阿尔伯特的妹妹,已经喋喋不休。

  阿尔伯特也不喜欢和其他男孩子在一起跑跳打闹,尤其厌恶小伙伴们酷爱的军事游戏。大部分时间,他都一个人躲在一边安静地玩积木,耐心地搭出钟楼啦、教堂啦、市政厅啦,还常常自己创造出许多玩法。比如,他喜欢用卡片搭房子,能一直搭到十四层楼高。他看着自己的“建筑”时,便感到创造的快乐。

  上小学后,和其他孩子一样,阿尔伯特接触了宗教。他被《圣经》里的故事所吸引,为教堂里的气氛所感染。他甚至自己写了一些歌颂上帝的短诗,配上音乐,在上学和放学的路上,轻轻哼唱。

  但作为一个犹太孩子,在19世纪末的德国,他受到了同学的排挤。沉默的、孤独的阿尔伯特并不太明白事情的缘由。他专心地听讲,耐心地应付学校的课程。10岁时,他进入了古典氛围很浓的路德中学。

  对爱因斯坦的人生起关键作用的几年,便是这之后的几年。

  爱因斯坦的叔叔是一个对科学有强烈兴趣的人,与他父亲一同经营小电器厂。在电力工业刚刚兴起时,他们便开始生产发电机、弧光灯、白炽灯和电话。在叔叔的影响下,爱因斯坦从小对动手的技术和抽象的数学都非常感兴趣。10岁以后,当地的一位医科大学学生塔尔穆德每周末到爱因斯坦家做客,常常给小阿尔伯特带些科学和哲学的'书籍。

  12岁时,爱因斯坦便读完了《欧几里德几何》,并自己证明了毕达哥拉斯定理;13岁时,他读了康德的哲学名著《纯粹理性批判》,不时与塔尔穆德讨论其中的问题;在塔尔穆德的劝告下,他读完了长达12卷的《自然科学通俗读本》,其中汇集了有关动物学、植物学、天文学、地理学等方面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他明白了自然现象有其固有规律。这些书籍中止了爱因斯坦的宗教信仰。

  67岁时,他写道:“由于读了通俗的科学书籍,我很快就相信,《圣经》里的故事有许多不可能是真实的。其结果就是一种真正狂热的自由思想,并且交织着这样一种印象:国家是故意用谎言来欺骗年轻人的……这种经验引起我对所有权威的怀疑,对任何社会环境里都会存在的信念完全抱一种怀疑的态度。这种态度再也没有离开过我……

  “我很清楚,少年时代的宗教天堂就这样失去了,这是使我自己从‘仅仅作为个人’的桎梏中,从那种被愿望、希望和原始感情所支配的生活中解放出来的第一个尝试。”

  第二个尝试在他16岁时到来。他所就读的学校渗透了浓厚的军国主义精神,这使他感到窒息和痛苦。

  他在回忆这段时间时说:“对我来说,小学老师好像是士官,中学老师好像是尉官。”

  少年阿尔伯特选择了一种独特的反抗方式。晚年时,爱因斯坦有时会笑嘻嘻地告诉别人他在中学时的这个故事。一天,一名教师对他说,假如这个孩子不在他的班上,当老师的会更快活一些。爱因斯坦回答说他没做错任何事。老师说:“是的。但是你坐在后排并且那样微笑着,这侵犯了班级对教师所必有的尊敬。”

  经典名人故事 篇3

  南宋末年,在蒙古军队的打击下,面临着亡国的威胁,文天祥毅然肩负起抗元重任,号召四方英雄豪杰起兵,下定决心抗元到底。由于势单力孤结果被元军俘获。面对敌人高官厚禄的劝降,文天祥不为所动,只求义死而不求苟生。最后为国捐躯。他死后留下了大量诗文,其中如《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狱中所作的《正气歌》以及死后从其衣带中发现的“衣带诏”(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都已成为光照日月、气壮山河的.绝唱,成为民族精神财富的宝贵部分。文天祥也因此成为永垂不朽的民族英雄。

  经典名人故事 篇4

  陈景润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数学家,在攻克歌德巴赫猜想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创立了著名的“陈氏定理”,所以有许多人亲切地称他为“数学王子”。但有谁会想到,他的成就源于一个故事。

  求学时,勤奋的'陈景润在福州英华书院,正值抗日战争时期,清华大学航空工程系主任、留英博士沈元教授回福建奔丧,不想因战事被滞留家乡。几所大学得知消息,都想邀请沈教授前去讲学,他谢绝了邀请。由于他是英华的校友,为了报达母校,他来到了这所中学为同学们讲授数学课。一天,沈元老师在数学课上给大家讲了一故事:“200年前有个法国人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6= 3+ 3,8 = 5+ 3,10 = 5+ 5,12= 5+ 7,28= 5+ 23,100= 11+ 89。每个大于4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奇数之和。因为这个结论没有得到证明,所以还是一个猜想。大数学欧拉说过:“虽然我不能证明它,但是我确信这个结论是正确的。它像一个美丽的光环,在我们不远的前方闪耀着眩目的光辉。”陈景润瞪着眼睛,听得入神。

  从此,陈景润对这个奇妙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余时间他最爱到图书馆,不仅读了中学辅导书,这些大学的数理化课程教材他也如饥似渴地阅读,因此获得了“书呆子”的雅号。兴趣是第一老师。正是这样的数学故事,引发了陈景润的兴趣,引发了他的勤奋,从而引发出了一位伟大的数学家。

  经典名人故事 篇5

  霍金也像普通的小孩一样,喜欢玩具,着迷于玩具火车,甚至自己花钱买来了电动火车。十几岁时,霍金还喜欢制作飞机模型和轮船模型,甚至尝试发明一些游戏,比如制作不同颜色零件的工厂、运送产品的公路和铁路,以及股票市场。霍金和一个同学负责编制游戏的'规则。在编制这些游戏时,霍金的目标是"建造我能控制的可以开动的模型","这些游戏及制作都来自于探究事物并且进行控制的要求"。这种要求一直驱动霍金去"探究事物",甚至在后来的宇宙学研究中仍在起作用。

  上学期间,霍金分在一个很好的班,尽管他的成绩名次从未进过前一半,但仍受到同学的尊敬,同学为他起了一个"外号"---爱因斯坦。霍金在班上有一些要好的同学,他们喜欢听音乐,特别是古典音乐,如莫扎特、贝多芬,也到音乐厅去听音乐。他们还经常讨论一些科学和宗教问题,例如宇宙的起源和宇宙的运行是否需要上帝的作用。

  经典名人故事 篇6

  1、张向东:50年与皮影共舞

  在河北昌黎,有一位年逾花甲的老人,他是昌黎皮影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从13岁开始学习皮影,成为“拿影”演员,也就是操杆手,15岁便因为高超的操纵技巧被称为“小箭杆王”。他的一生,也伴随昌黎皮影的起起落落,他就是著名民间皮影艺人张向东。

  两年前,张爷爷来到北京龙在天袖珍人皮影艺术团任教。这个成立于20xx年的艺术团如今已发展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皮影技艺传习基地。这个艺术团有超过百人的袖珍人演员,他们平均年龄22岁,因先天或后天原因生长激素不足,平均身高只有1米3左右。张向东一边带着剧团奔走演出,一边投身于后继人才的培养。

  他的一生,是一支与皮影戏的双人舞,当灯光照亮白色幕布、乐曲响起,便是他的舞台。

  张向东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皮影,诠释着自己的生活。一个对生活永远饱含热情的人,会将生活的体悟注入自己的热爱当中。老人至今仍活跃在皮影表演的舞台上,带领着自己组建的团队,执着地将这门中国传统艺术表演形式进行着传承、推广和创新。

  有人觉得,旧时缓慢的节奏和艰涩难懂的唱腔,已经不再符合当下的文化氛围和审美需求,在张向东看来,像皮影戏这样的传统文化必须先继承后改革。

  “我们给各位表演《火焰山》,有一段孙悟空打的牛魔王现原形以后,牛魔王变成牛,我把西方‘斗牛士’引进皮影,所以说大家看起来非常有意思。我们在国外演出时候,其他的`情节没有引起大家注意,但是一到斗牛出来时候,外国朋友非常欢迎,这个方面我尝试到,只有改革才能使古老艺术还在前进。”

  年逾花甲的张向东谈起一生挚爱,声如洪钟,精神矍铄,当年那个13岁的少年,因为好奇拿起一件皮影人像时,是否预见了,这就是自己要穷尽一生去做的事。

  2、周小寒:续写宫廷地毯历史

  “很多中国的老的东西,我们自己对它缺乏认识和爱惜。”周小寒对中国地毯文化钻研与推广的初心正是源自于地毯文化认知的缺失,曾在自己的生命中留下莫大的遗憾。

  与张向东爷爷学习皮影戏的“童子功”相比,周小寒作为宫廷地毯的制造者委实算是“半路出家”。二十出头时,周小寒在长城书画社卖老地毯,买老地毯的基本都是外国人,顾客中包括英国前首相希斯等政界要人。在被那些国外地毯爱好者的狂热感染的同时,周小寒也开始了自己的深思:

  外国人对中国的地毯都有这么深厚的感情,都有这样的研究,咱们中国人自己干嘛呢,所以后来我就开始钻研老地毯。

  这一研究就是二十余年,周小寒从一名宫廷地毯的卖家,变成了硕果仅存的纯手工植物染色宫廷地毯的制造者。说是硕果仅存并不夸张,做宫廷地毯面临的最关键问题就是与纯植物染色工艺相结合,但事实上,因为工艺配方复杂和高昂的成本,纯手工植物染色的工艺也已经断代,市面上出售的地毯无不是化学染色制成。

  尽管没有师傅领进门,周小寒也靠着一股韧劲儿开始自己钻研,多方查找古籍资料,而后又辗转内蒙古、西藏、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多方讨教,经过不懈的努力,周小寒终于摸索出一些门道,就开始自己动手做。

  一张精美的宫廷地毯的诞生,要历经选毛、清洗、梳弹、纺线、天然植物染色、织作、打磨等一系列严格的工序,并全部以纯手工完成。

  在这个物质文化高速发展的今天,能用两三年沉下心去制作一张地毯着实让人感触颇深。而它身上承载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和推广,更让人体会到“匠心”的难得:

  一个民族的文化应该延续,应该传承下去。它已经存在了两千多年,一定有它存在的道理。它从前能展示出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展示出民族的喜怒哀乐,今天更要展示出中国人民的聪明智慧,展示国家的繁荣富强,对中国文化闻名世界做出伟大贡献。

  3、宋明:20年热血献藏民族手工艺教育

  “我祖籍是山东。”在舞台上这个硬朗魁梧的康巴汉子说起自己的故乡之前,所有人都以为他是个地地道道的藏族人。

  在西藏拉萨的文化圈里,宋明的名声不小。大学时,他还是个普普通通学习油画的艺术生,毕业后,他将自己的青春和一腔热血献给了藏文化的守护,他在西藏一待就是二十年,这二十载漫长岁月之中,他的身上有了几重身份,他不仅是画家、歌手、纹身师、酒吧老板、室内设计师,更是一位唐卡画家。

  “唐卡”在藏语里是卷轴画之意,是供奉的圣物,绘制短则半年,长则十余年,还要经由开光、加持,使之具有灵气,才算完成。就算历经几百年的岁月,色泽仍然艳丽明亮。唐卡的一点一画皆传递着信仰的力量。

  而这二十年里最让宋明有成就感的,是他创办了拉萨雪堆白传统手工艺术学校。这所名字就饱含诗意的学校,是宋明为传承藏民族手工艺术呕心沥血的尝试。学校招收游牧贫困生免费教学,以产学研教学方式,让这所学校成为了传承民族优良手工艺人才的摇篮。

  “作为校长,现在最让我欣慰就是办学那么多年,学生们完全掌握了包括唐卡在内的我们藏民族很多的手工技艺,还有一些雕塑类、陶瓷、编织类,大家都很珍惜这种学习机会。在短短的7、8年之内,他们获得很好的手艺,在传承手艺的同时,对家庭各方面能够做支持和帮助,这就是我们办学最欣慰的地方。”

  “有什么力量让您免费教学。”

  “毕业时候有一个声音,你要来,然后没有什么其他原因,就去了。”

  西藏是他内心所属的故乡,那里藏着令他痴狂的传统文化之大美。当年意气风发闯高原的少年郎,如今镜中观己已是两鬓微白,人生最美的光景,都留给了这座梦里的乌托邦。

  经典名人故事 篇7

  20xx年以前,郭德纲还是一名默默无闻的相声演员。然而,几乎是一夜之间,他就变成了家喻户晓的大明星,在相声界掀起了轩然大波。在郭德纲迅速走红的同时,有人提出了质疑。有一次,一位记者问他:“不少人都说,你出名纯粹是靠‘炒作’出来的,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呢?”

  面对记者提出的尖锐问题,郭德纲不急不恼,从容应对。他心平气和地回答说:“大家知道我的名字,是一夜工夫。但这一夜之前我自己度过的漫长的十几年,又有谁能说出一二?中国说相声的人很多,大家可以任意挑选,我愿意花100万来捧他。甭说一夜,就一个月吧,看一个月时间内能不能把他炒成像我这样的,如果成,我立刻走人;如果不成,大家又将如何赔付?”

  郭德纲继续说道:“打个比方吧。我经过十年磨炼,温度已经从0度升到999度了,再加上媒体的最后一把火,所以温度一下子就达到1000度。可是,如果没有前十年的努力和付出,没有前面的`999度的积累,媒体能把我从0度瞬间炒到1000度吗?”听了郭德纲这番生动形象的回答,在场的人都纷纷鼓掌表示肯定,那位记者也由衷地点头表示赞许。

  人人都渴望成功,但是,成功的真谛到底是什么?郭德纲的回答,无疑给出了最好的答案:成功的真谛,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实力积累,加上百分之一的机遇垂青。

  经典名人故事 篇8

  今天我读了名人故事这本书,里面讲了许多著名人物的故事,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李时珍的故事。李时珍是明朝时的人,他小的时候非常喜欢医学,因为它已成出来后身体非常虚弱,最后在爸爸的治疗下,他的病情逐渐许了许多,从此以后,他就跟着爸爸一起学医学,还一起上山采过药,就这样李时珍的艺术越来越精通了,长大之后他还写了许多关于医学的书,而且他还发明了许多药,常常用自己来试验,好几次都差点身亡,那时候他还被称作神农。

  还有一次,李时珍看见有一群人正抬着棺材送葬,而棺材里面,不断往外流血,李时珍上前一看,只见里面流的是鲜血,边赶忙对那一群人说,这个人还能救活,他们不相信,于是李时珍便劝说了一番,终于他们答应打开试一下,于是当棺材打开了之后,李时珍立刻先进行了一番按摩,接着又将其心窝处扎了一针,不一会,棺材里的`夫人终于醒了,不久之后,这个夫人竟顺利的生下了一个孩子,周围的人都说李时珍用一根针救活了两个人。

  通过这个故事我知道了李时珍对医学有多么了解。

  经典名人故事 篇9

  他是鞋匠的儿子。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他从小忍受着贫困与饥饿的煎熬以及富家子弟的奚落和嘲笑,但他是个爱做梦的孩子,梦想有朝一日能够通过个人努力摆脱歧视,成为一个受世人尊重的人。

  没有人愿意跟他玩,他一天大部分时间都把自己关在屋里,读书或者给他的玩具娃娃缝衣服,然后等待晚上父亲给他讲《一千零一夜》的故事,或者向父亲倾诉他想成为一名演员或作家的梦想。

  他11岁时,父亲去世了,他的处境更加艰难。14岁时,由于生活所迫,母亲要他去当裁缝工学徒。他哭着把他读过的许多出身贫寒的名人的故事讲给她听,哀求母亲允许他去哥本哈根,因为那里有著名的皇家剧院,他的表演天分也许会得到人们的赏识。他说:“我梦想能成为一个名人,我知道要想出名就得先吃尽千辛万苦。”

  1819年9月4日,14岁的他穿着一身土得掉渣的大人服装离开了故乡。由于家境贫寒,母亲实在筹不出什么东西可以让他带在身上,她唯一能做的'就是花3个丹麦银元买通赶邮车的马夫,乞求他让儿子搭车前往哥本哈根。母亲看着年幼的儿子两手空空地远行,心痛而愧疚,不由泪水长流。他反倒安慰母亲说:“我并不是两手空空啊,我带着我的梦想远行,这才是最最重要的行李。妈妈,我会成功的!”就这样,一个14岁的穷孩子,两手空空地独自踏上了前往哥本哈根的寻梦之路。

  也许上天注定了每个人的梦想之旅不会一帆风顺,他也一样。在哥本哈根,他依然无法摆脱别人的歧视,经常受到许多人的嘲笑,嘲笑他的脸像纸一样苍白,眼睛像青豆般细小,像个小丑。几经周折,他终于在皇家剧院得到了一个扮演侏儒的机会,他的名字第一次被印在了节目单上,望着那些铅印的字母,他兴奋得夜不能寐。

  但幸福是短暂的,他后来扮演的角色无非是男仆、侍童、牧羊人等,他感觉自己成为大演员的希望越来越渺茫。于是,为了成为名人,他开始投身到写作中。他笔耕不辍,两年后,他的第一本小说集终于出版,但由于他是个无名小卒,书根本卖不出去。他试图把这本书敬献给当时的名人贝尔,却遭到讽刺和拒绝:“如果您认为您应当对我有一点儿尊重的话,您只要放弃把您的书献给我的想法就够了。”

  在哥本哈根,他的梦想之火一次又一次遭遇瓢泼冷水,人们嘲笑他是个“对梦想执著,但时运不济的可怜的鞋匠的儿子”,他一度抑郁甚至想到自杀。但每次在梦想之火濒于熄灭之际,他就会一遍又一遍地告诉自己:我并不是一无所有,至少我还有梦想,有梦,就有成功的希望!

  终于,在他来哥本哈根寻梦的第15个年头里,在经历过一次次刻骨铭心的失败后,29岁的他以小说《即兴诗人》一举成名。紧接着,他出版了一本装帧朴素的小册子《讲给孩子们的童话》,里面有4篇童话——《打火匣》《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 《豌豆上的公主》和《小意达的花儿》,奠定了他作为一名世界级童话作家的地位。

  他用梦想点燃了自己,用童话征服了世界。也许你已经猜到了,他就是丹麦著名作家安徒生。

  成名以后,安徒生受到了王公大臣的欢迎和世人的尊敬,他经常收到国王的邀请并被授予勋章,他终于可以自在地在他们面前读他写的故事而不用担心受到奚落。但从他的童话中,我们仍可以看到他的影子,他就是《打火匣》里的那个士兵,就是那个能看出皇帝一丝不挂的小男孩,就是那只变成美丽天鹅的丑小鸭……

  谁会想到,一个两手空空来繁华都市寻梦的穷孩子,最终会得到人生如此丰硕的回报?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他有梦,而且在困难面前从不轻易熄灭梦想之火。

  人生也像一场远行。远行时你可以没有车马盘缠,可以不带锦衣玉食,可以两手空空什么行李也不带,但一定要带上你的梦想。因为,梦想是最宝贵的财富,有了梦想,人才可以在无限的时空与未知的威慑下,使呆板的一天24小时有变化万千的可能。

  梦想是人生唯一乐观的倚仗,是让生命澎湃的源泉,是一个必须时刻带在身上的神奇包裹。带上它,你的心灵可以忍受任何困苦;打开它,你的人生可以创造无限奇迹。

  经典名人故事 篇10

  学诗三十年,缄口不求知。谁遣好奇士,相逢说项斯。

  似乎是一夜名震汴京,又是那年在相国寺,一袭秀色的绣丝长裙,一支平素却极其雅致的青色簪子挽起发丝,洁白如玉的肌肤,头头是道地讲着相国寺的由来,人群如织却纷纷驻足,对这位相貌清秀又博学多识的姑娘暗暗称赞。阳光刚好,快乐刚刚满足,不经意回眸一笑,阳光洒在她身上,她的一点点羞涩,脸上泛起的红晕,都深深印在少年炽热痴痴的眸中。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从秋千上下来,却忽然撞见客人闯入,急急回避却忘记穿鞋子,金钗偏偏滑落。这位客人,似乎在哪里见过。莫不是,那日那道久久停留的目光。以青梅作掩,倚门回首的她,青涩,充满着对爱情的浪漫憧憬。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在倾慕与欣赏中,她与他终成眷属。不是海誓山盟,是他每日归家心切,期待着她的新作,总是第一个欣赏,连连夸赞,眸中掩饰不去的喜悦,所有的甜蜜都融在双目中。共同的对艺术的热爱和高雅的品位,他们不同于世俗,精神世界的交流,给了她一生难忘的美好记忆,却也再寻不来一个这样与她兴致相同,隆冬时节与她赏梅煮酒,备好笔墨题词此花不与群花比的人。

  这样高雅的生活,仅仅伴他们一年。他好收藏,她也一直理解他难有如此爱好之事,便一直支持他。两人常常一起边品茗,一边欣赏文物。但他的父母并不支持,在父母极力反对的情况下,经济上难以支持下去,但即使常通过当衣物来收购文物,但他们依然乐在其中。这样不易得来的使他们倍加珍惜。月夜笼罩,皎洁月光里有她的期盼,带着她的无忧烂漫的豆蔻年华的时光,消散。黎明后迎来的,却不是阳光明媚。

  一路风雨,父亲官场失意被打倒,入狱,她也被迫与他分居异地,接着他的父亲步步高升,却登高跌重,在官场斗争中依然是牺牲品。两人又在青州团聚,患难见真情,虽然没了那时的太平无忧,但更加珍惜彼此,珍惜这每一天的'美好。可恨无情风雨,他身患恶疾,永远离开了他。那一刻,从她小时的憧憬,从第一次邂逅,到那刻她所有的对未来的憧憬,都化为子虚乌有。她可以改嫁,可又有哪一人可以与她促膝长谈,与她谈论古事谈论诗词,曾经意见相左却也辩论不相上下,她所有渴望倾诉在诗词里惟有他懂,即使到了临终前他伸手想要的,也只有她懂。物质上的一切,谁都可以给予她,可精神世界的交流,又怎盼一人如他。泪水划过她干净的面庞,她知道,以后的苦难,没有人风雨与共,她只能孤身一人,斗争也罢,失败也罢。那些年的令她难忘或是令她心碎的时光,都化成永恒的回忆了。她唯一可以做的,只剩对他无尽的追忆,或者,在她受尽岁月的折磨后,只能像碎片一样,拾起他们曾经的那些回忆那些故事,想起他的每句称赞,与她共度时光里的诗词。

  她重病不起,后又受骗嫁给匪人,拼尽一切只为了保护那些仅存的文物,入狱九天,尝尽世人冷眼相待和恶语嘲讽,她没有倒下没有放弃没有失去一切信心,流离失所一路追随天子,只想把这些未曾被战争之火烧毁,没有被恶人夺取,没有遗失的文物,交到帝王手中,不枉风雨兼程,它们一直像他一样,陪伴她度过那些艰难的日子。这仅存的书画,她用生命保护着。

  “几多深恨断人肠。罗衣消尽恁时香。”

  再忆汴京时光,她像是一颗耀眼的新星,在诗坛上留下一道丽影,却是大宋词曲中,最亮的星。她的句句诗词,皆皆名句。她追随的艺术,不随大众之流,“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巾帼直欲压倒须眉,“应是绿肥红瘦。”节奏缓急有度,清丽婉约,“炙手可热心可寒”她躲不过的劫数终来临,可被击倒后她不甘就此,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不肯停歇。她是一代女中豪杰,即便在浩瀚的宇宙中转瞬即逝,却留给我们无尽的精神宝藏。

  合上《李清照词传》,我似乎经历了这位女词人,她风雨的一生,她对祖国的热爱,对敏锐的眼光,她作为一代女辈的抗争,她婉约清秀的词句,她与赵明诚一生共度的高雅生活,常人所达不到的崇高境界。她就是她自己,当行本色,屹然为婉约派一大宗。

  她,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经典名人故事 篇11

  姓名:巴甫洛夫

  出生地:前苏联梁赞

  生卒年:1849-1936年

  历史评价

  巴甫洛夫,苏联生理学家,心理学家、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始人,行为主义学派的先驱。苏联科学院院士。1870年,在圣彼得堡大学学动物生理学。 1875年,转入军事医学院学习,1883年,获医学博士学位。开始时研究血液循环和消化功能,在1904年,因消化腺生理学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奖金。

  1849年9月26日,巴甫洛夫出生在梁赞一个乡村牧师的家庭。1870年,入彼得堡大学学习化学及生理学,1883年,获帝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博士学位。后赴德国师从C-路德维希及R-海登海因。1890至1924年,任生理学教授。其研究工作可分为3个阶段:1888年至1890年,研究循环系统生理,探索药物及情绪对血压的影响,阐明左、右迷走神经对心脏活动的影响;后研究消化生理,设计了巴氏小胃等手术方。

  相关链接

  条件反射试验

  巴甫洛夫做了一个相当著名的实验,他利用狗看到食物或吃东西之前会流口水的现象,在每次喂食前都先发出一些信号(一开始是摇铃,后来还包括吹口哨、使用节拍器、敲击音叉、开灯……等等),连续了几次之后,他试了一次摇铃但不喂食,发现狗虽然没有东西可以吃,却照样流口水,而在重复训练之前,狗对于“铃声响”是不会有反应的。他从这一点推知,狗经过了连续几次的经验后,将“铃声响”视作“进食”的信号,因此引发了“进食”会产生的流口水现象。这种现象称为条件反射,这证明动物的行为是因为受到环境的刺激,将刺激的讯号传到神经和大脑,神经和大脑作出反应而来的。

  法,可对未麻醉的动物的消化液分泌等功能进行终身观察。1897年出版《消化腺机能讲义》;继而又从唾液腺的精神性兴奋出发,转移到对高级神经活动的研究,创立了条件反射学说,1890年至1930年间研究了大脑皮层及皮层下中枢活动的生理机制、皮层的功能镶嵌式、睡眠、神经症的病因等。证明言语功能为人类所特有,是以语词作为刺激的条件反射。1930年,开始用他的理论解释及治疗精神病。1936年2月27日逝世。

  与其他心理学家不一样的是,巴甫洛夫并不愿意做一名心理学家,相反,更愿意做一名严谨的自然科学家。巴甫洛夫十分反对当时的心理学,反对过分强调“心灵”、“意识”等看不见、摸不着的仅凭主观臆断推测而得的东西。他甚至威胁说,如果有谁胆敢在他的实验室里使用心理学术语,他将毫不留情的开枪将他击毙。

  然而,这样一个如此鄙视心理学的人,却在心理学研究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虽然那并不是他的'初衷!巴甫洛夫在心理学界的盛名首先是由于他关于条件反射的研究,而这种研究却始于他的老本行——消化研究。正是狗的消化研究实验将他推向了心理学研究领域,虽然在这一过程中,他的内心也充满了激烈的斗争,但严谨的治学态度终于还是使他冒着被同行责难的威胁,将生理学研究引向了当时并不那么光彩的心理学领域,而后来,该项研究成果——条件反射理论又被行为主义学派所吸收,并成为制约行为主义的最根本原则之一。

  ——传世佳言——

  决不要想你已经知道一切,无论别人怎样看重你,你应当常常有勇气对自己说:“我是无知的”。

  巴甫洛夫对心理学界的第二大贡献在于他对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划分,而这同样始于他对狗的研究。他发现,有些狗对条件反射任务的反应方式和其他狗不一样,因而他开始对狗进行分类,后来又按同样的规律将人划分为4种类型,并和古希腊人提出的人的4种气质类型对应起来,由此,他又向心理学领域迈进了一步。

  到老年的时候,巴甫洛夫对心理学的态度有了松动,他认为:“只要心理学是为了探讨人的主观世界,自然就有理由存在下去”,但这并不表明他愿意把自己当作一位心理学家。直到弥留之际,他都念念不忘声称自己不是心理学家。但尽管如此,鉴于他对心理学领域的重大贡献,人们还是违背了他的“遗愿”,将他归入了心理学家的行列,并由于他对行为主义学派的重大影响而视其为行为主义学派的先驱。

  经典名人故事 篇12

  相传曹操的大军来到了沙漠的死亡地带,热的要命,再加上没有了水源,士兵们一个个无精打采的。士兵们有气无力的走着,随时都有可能倒下来。终于,士兵们停了下来,一个士兵说:“反正我们是走不出去了,累死还不如在这里等死。”其他人纷纷响应。曹操想:这样下去也不是个办法,对了!曹操清了清嗓子,说:“前面呢,有个山庄,庄主是梅老爷。那个梅老爷啊,有个前金小姐,视为珍宝。我呢,和梅老爷是世交,梅老爷曾经要我给他女儿做媒,到现在我们还没找到合适的——”

  士兵们一个个来了劲儿,因为曹操选的士兵一般都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曹操看着有了收效,接着说:“你们有没有妻子儿女啦?”士兵们齐声说:“没有——”曹操说:“那就这样吧,你们赛跑,看谁先跑到梅庄。第一的,我就给他和梅小姐做媒,第二、第三均有赏!”士兵们一听,哪还想等死啊?一个个加足马力向前冲。结果,士兵们一个个那个冲啊,跑了半天还没看到什么山庄,跑着跑着,曹操的军队就穿越了沙漠的死亡地带,来到了一片绿洲上。士兵们声嘶力竭地问:“梅小姐呢?”曹操得意的大笑:“哪是什么梅小姐啊,我认识他的时候才几岁,现在啊,梅小姐都成了梅老太婆喽。”

  经典名人故事 篇13

  或许诗歌真是从寂寞中酿出来的,否则为什么所有的诗人都那么落寞?

  海子也不例外,他大概是太寂寞了,希望能与别人进行交流。有一次,海子在百无聊赖之际随意走进学校附近的`一家餐馆。他对老板说:“我给大家朗诵我的诗,你们能不能给我酒喝?”毫无浪漫情趣的老板抬眼打量了一下眼前这位年轻人:长发凌乱,身材瘦小,落落寡欢,不修边幅,而且说话如此神经兮兮,就以为他脑瓜子是有些毛病的,便嘲讽地回答说:“我可以给你酒喝,但你别在这儿朗诵。”海子无奈地耸了耸肩膀,默默地走出了餐馆,同时也走进了更深的寂寞。

  经典名人故事 篇14

  20xx年11月22日,第一次跨界出演的冯小刚凭六爷一角获得台湾金马奖影帝。颁奖晚会上,导演管虎替他领奖时透露:冯小刚在其逼迫下,下午四点半才用手机发来获奖感言。

  接着他照本宣科道:"管虎导演临行前,让我一定写一个获奖感言,说万一得了奖,我上台总得代你说点什么。提前写获奖感言是件很奇怪的事儿,你可以在心里打个腹稿,但写出来就变成了笑话;还有就是本来没有期待,写了心态就会有些变化,这种感觉很不好;但虎子苦苦相逼就斗胆写了。说句得了便宜又卖乖的话,我应该拿最佳新人奖的,直接给我最佳男主角,往后就没有进步空间了。要感谢评委们不问出身的肯定,我之前得到过一尊金马,这次梅开二度再得一尊,刚好我姓冯,二马冯,两匹马。"连线时,冯小刚又幽默地说:"对专业演员很抱歉,说一声得罪了,以后不演了。"闻此,台下又是一片笑声。

  这提前准备的获奖感言,先是十分坦诚地说出写的原因和写时的心理感受;而就在听众刚刚进入其所描绘的情境之中,他却又祭出其惯有的幽默诙谐,巧引"得了便宜又卖乖""梅开二度"等俗语后,再妙用拆字之法,以一种自我褒扬的`方式,来表达对评委们的由衷感谢;而连线时,他仍然"得了便宜又卖乖",这自让人滋生出倍感意外的惊讶和惊喜。

【经典名人故事】相关文章:

经典名人哲理故事-名人故事素材04-12

名人教子的名人故事01-05

名人故事-名人小故事50字10-09

名人故事04-22

精选名人故事05-30

经典名人故事10-26

名人故事的12-13

名人故事12-13

经典的名人故事10-30

名人故事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