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优秀党员柴生芳的故事

时间:2020-10-26 14:28:35 名人故事 我要投稿

新时期优秀党员柴生芳的故事

  柴生芳的生活非常简朴,他乘坐的公车上,除了雨鞋、雨衣、草帽、茶杯、笔记本外,再无他物;他逝世时,脚上还穿着满是破洞的袜子。“升官发财,莫入此门”,这句话被醒目地写在柴生芳一本工作日志的扉页上。下面是应届毕业生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时期优秀党员柴生芳的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新时期优秀党员柴生芳的故事

  以正气还天地将身心献人民

  那扇几乎从来不关的门,此刻却落了锁。

  甘肃省临洮县政府统办楼417办公室门口,上访户王惠珍缩回推门的手,眼泪“哗”地下来了。8月14日清早的一幕又浮上心头:只差几秒,她就能在门口“堵住”柴县长,却没忍心:县长捏着没吃完的馍大跨步地下楼,该是多忙呀!别让他更心焦了。

  王惠珍没想到,这竟是她见柴生芳的最后一面。“我心里存着多少个谢谢,咋就没机会说了呢!”悲伤抓着心,她只能一次次来这儿看看,想象着柴生芳还在桌前忙碌的情形。

  一个多月来,这扇门外,留下了干部群众流连的身影。除了县五爱公墓的那座新坟,这里是他们心中离柴县长最近的地方。

  “博士县长”柴生芳曾是家乡人记忆中的一个传奇——从贫寒农家娃到北大高材生,再到公派留学,捧回日本神户大学硕士、博士学位。他飞得够高够远,却在学成归国后谢绝一切邀约,先回甘肃省委办公厅工作,继而于2006年主动请缨,孤身来到偏远的定西。

  临洮三年,他用平实苦干让传奇回归现实——一间办公室、一间会议室、一间只有一床一桌的小卧室,组成了柴生芳的办公生活空间。每天清晨,他起床拧亮灯盏处理公事,有时匆匆上路,奔向期待着他的山乡、民众。深夜,灯光又映出他伏案读写的身影。

  在这里,他接待了一拨又一拨群众,躬下身子为他们排忧解难;他写下30本、170万字的工作日志,详细记录县情县貌、调研心得;他将全县产业图挂在墙上,时时为经济发展陷入沉思;他把个人生活压缩到极致,把对家人的思念深藏于心。也是在这里,他走完了生命的最后一程。

  三间斗室,多少爱民为民的故事在这里上演,几多心怀天下的壮志从这里出发。

  以正气还天地将身心献人民 一件湖蓝色衬衫、一条果绿色裤子——两件簇新的衣物挂在床头,每看一眼,祁雪丽心头都一阵隐痛。这是她专门买来“装扮”丈夫柴生芳的。8月16日的那个周末,本该是他们一家三口难得的团聚日,柴生芳许诺好了:回兰州,带她和女儿甜甜吃大餐、逛公园,还要去拍张念叨了3年的全家福。然而,就在她精心准备的那个晚上,丈夫却在千里之外的小屋里孤单地离去了。

  压垮柴生芳的,是连续17.5个小时的高强度工作,更是8年呕心沥血的自我透支。自诩强壮的他,从不把小病小痛放在眼里,这次却被来不及问诊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扼住了喉咙……

  “妈妈!”甜甜清脆的呼唤,打断了她的遐想。3岁多的小姑娘刚从幼儿园回来,祁雪丽知道,再过一会儿,她又要闹着找爸爸了。每次一回家,柴生芳都会把女儿高高举起,脸上的疲累一扫而光。在临洮,柴生芳一有空就给家里打电话,听女儿叫声爸爸,逗弄她撒撒娇,短短几分钟是他一天中最放松的快乐时光。然而,现在,甜甜去哪里找回爸爸呢?

  祁雪丽理解丈夫的忙碌。一县54万人的期望压在肩上,怎么能轻松?虽然一个月只能迎回丈夫一两次,但她在电话里分享着他的喜与忧:下暴雨涨水了,他和抢险队一连七天吃住在村里,没日没夜地抢修堤坝,终于保住一方安宁;种花大户康仲英家的牡丹开了,一定能有个好销路……

  聚少离多的日子久了,祁雪丽也会数落丈夫。“你哪像个县长?”有一次,柴生芳带回一件破了袖子的西装让她织补一下继续穿,她生气了:“你图个啥?看咱家买这房,还欠着外债哩。”柴生芳不多争辩,只是宠溺地看着她:“老婆,你要理解我。图钱有啥意思?我没办法独善其身,帮贫困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的理想。”

  祁雪丽明白丈夫的抱负。她记得他看待贫困乡亲的眼神。“他说过,每当看到他们,就会想起自己早逝的母亲,想起仍在农村受苦受累的父亲,没有理由不善待他们。”她也记得,丈夫曾在纸上一遍遍写下“升官发财,请走他路,贪生怕死,莫入此门”,还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告诫她:“可不能收别人送的东西,收了,咱们就离婚。”

  8月15日,当她失魂落魄地赶到临洮时,在丈夫栖身的小屋里,她看到了这样一些物件:一根黑色皮带,靠近带扣处已磨损断裂,却被主人放在床头;一双白袜子,破了个大洞,还穿在丈夫的脚上……她哭了,那一刻,她觉得丈夫走得委屈。然而,走出屋子,她看到了一双双哭红的眼睛,一个个焦灼的身影,那是临洮城乡各地的群众,闻讯赶来送好县长最后一程。“泪飞顿作倾盆雨”,那一瞬,全县百姓的呼号化作洮河水,昼夜轰鸣,不止不息。

  对柴生芳的缅怀,已由临洮辐射到了整个中国。9月12日,北大校长王恩哥在2014年新生开学典礼致辞中如是评价:“……守正笃实、久久为功的北大人还有很多,比如不久前因长期超负荷工作,劳累过度,牺牲在岗位上的甘肃临洮县长柴生芳校友……他们从不随波逐流,始终坚守自己的理想。”

  以正气还天地,将身心献人民——这是柴生芳的坚守与理想,是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良心与操守。

  “此木生芳,永留千古!”

  柴生芳未吃完的萝卜片背后的故事

  8月15日早上,当焦急的工作人员冲进办公室时,柴生芳已经停止了呼吸。他静静地躺着,就像睡着了一样。睡前咬了一口尚未吃完的白萝卜片,静静地放在办公桌上,皮青瓤白,就像柴生芳的一生,朴朴素素,清清白白……

  柴生芳喜欢吃萝卜,不仅仅是因为看重萝卜的功效。“柴县长日常生活很俭朴,不抽烟,很少喝酒,每天晚上学习的时候,唯一的爱好就是吃几片萝卜。”临洮县政府工作人员罗斌的一番话,道出了真正情由。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样朴素的道理,对在农家长大、生活艰苦的柴生芳而言,尤为深刻。

  记者在柴生芳的卧室衣柜中看到,仅有的两三套衣服,每件的袖口都有磨损和缝补的痕迹。罗斌记得去年有一次,他将柴生芳没有吃完的半块葱油饼随手扔掉了。柴生芳知道后,很严肃地说道:“咱们都是农村出来的,咋能浪费呢!”

  柴生芳在生活方面的俭朴,身边的亲人和同事有目共睹。“给他卖件稍微好一点的衣服,他总是说以后再说。”“有时候他外面回来晚了,我要给他做饭,他就说不用了,吃个馍馍,剥根葱就行了。”柴生芳的妻子祁雪丽回想起柴生芳的俭朴,不禁落泪,她觉得柴生芳“亏了自己”。

  县委书记石琳说:“我们俩定西开完会,他每次都拉着我去定西宾馆对面的一家杂粮面馆。两个人吃一顿,超不过20块钱。”这位和柴生芳在一起工作的搭档,对柴生芳的俭朴深有体会。

  在临洮,不管是街边的小店,还是老旧的饭馆,柴生芳都去吃过饭。在临洮东大街中段,有一家“鑫馨饭馆”,是一家门面老旧,里面陈设简单的饭馆。因为柴生芳经常去吃饭,饭店的老板也记住了这位和“其他吃饭的人没什么两样”的县长。

  柴生芳就是这样一个生活俭朴的人。更让人惊讶的是,他参加工作以来,直到近两年,才有能力将自己乡下的老父亲接到兰州,过过城里人的生活。

  即使如此,柴生芳面对“机会”也从不动摇。正如他所说:“如果我爱财,我就不回甘肃了。”这句话,政府办司机朱凯至今铭记。就因为他将礼品放进了柴生芳的乘车,柴生芳就严肃地说了这句话,并和他“约法三章”。

  柴生芳推行的“开门办公”,既是为了群众办事方便,也是为了杜绝那些以“金钱开道”的.人。政府办工作人员马得江就曾多次看到,送礼的人因为柴生芳突然提高的嗓门和大开着的门而溜之大吉、望而却步。

  买房子时都要从岳父家借钱的柴生芳,即使经济拮据,也坚守底线,洁身自好。柴生芳在工作日记中既写下了“宁可清贫无忧,不可浊富自扰”的洞明,也写下了“升官发财,请走他路;贪生怕死,莫入此门”的坚决。

  的确,荣华富贵非柴生芳所求。早在他婉谢了日本神户大学的诚意挽留的时候,拒绝了沿海城市的高薪聘请的时候,主动请缨深入基层扎根苦干的时候,这样的坚守,就已经深深植根于柴生芳的血液之中,坚如磐石。

  吃饭的故事

  回忆起与柴生芳一同吃饭时的点点滴滴,记者接触的采访对象都会唏嘘不已。吃饭,一件普普通通的事,为何柴生芳的“吃饭”,能令他们如此感动呢?

  为了工作,他经常忙得顾不上按时吃饭

  8月14日,也就是柴生芳最后繁忙的那一天。早上8时53分,他拿着一块大饼边吃边走出县统办大楼,前往引洮工程工地。上访户王惠珍本想拦住柴生芳,再说说拆迁补偿的事,可看到他那么忙,连早餐都这么凑合着,就没忍心。

  王惠珍不知道,柴生芳的吃饭一向如此。去年他担任临洮县县长以来,除了公务接待外,几乎再没去过单位的食堂吃早餐。

  每天早上,县政府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罗斌,都会帮柴生芳从食堂打一份葱油饼、两个包子,抑或是一块大饼、一个韭菜合子。

  可是,柴生芳经常腾不出时间“享用”这些早餐。他的办公室,从早上8时开始,就挤满了来汇报工作的各单位、部门人员,以及来访、信访群众。

  罗斌记得,今年3月的一天,柴生芳忙碌了一上午,压根没顾上吃早饭。好不容易等到中午12时该吃饭了,洮阳镇城南社区信访群众罗秀玲又来了。他一直接访她到14时30分许。

  这时,食堂的工作人员已经准备下午用餐的食材了。在罗斌的建议下,柴生芳才去吃了一碗浆水面。

  “他到食堂吃饭,也是有啥吃啥,从不提特殊要求。”罗斌说。

  如果带回来的早点没吃完,柴生芳也舍不得扔掉,下顿接着吃。从小家中贫寒的他养成了俭朴的生活习惯。

  去年有一次,在帮柴生芳整理房间时,罗斌将他吃剩下的半块葱油饼随手扔掉了。结果,柴生芳说了他一顿:“咱们都是农村出来的,咋能浪费呢?”

  出差在外,他吃饭很是简单

  出差在外,柴生芳吃饭也非常简单。

  临洮县交通运输局局长何成忠告诉记者,去年年底以来,柴生芳和他一道去了好几次北京,与有关部委协调交通扶贫项目。每次在居住的省政府驻京办事处吃饭,柴生芳都叮嘱他不要点菜,中午、晚上就吃一碗面。

  趁着和他一道在北京跑项目时,柴生芳还抽空约客商洽谈招商项目。有一次,因为谈的时间迟了,柴生芳请一位老板吃饭,但只点了一盘洋芋丝、一盘豆芽炒粉条、还有一盘虎皮辣椒,以及牛肉面。柴生芳还打趣地对那位老板说,“今天我用家乡饭招待你。”

  说起柴生芳的工作餐时,临洮县扶贫办主任常贵勤禁不住哽咽起来。今年以来,他和柴生芳到省扶贫办协调过十多次扶贫项目。有时,他想好好“招呼”一下一县之长的柴生芳。可最终,柴生芳只和他在兰州吃过3顿饭,两次是牛肉面,一次是快餐。

  有一回中午快12时了,临洮县洮阳镇镇长杜玲在省直一家单位办完事出门时,看到柴生芳坐在另一家单位门口的台阶上刚吃完大饼,他的嘴角上还有馍渣子,柴生芳有点不好意思地给她解释说“早上忙得没顾上吃饭”。“那一刻,我眼泪花都出来了,谁能想到一个县长为了给自己的百姓争取项目,连饭都顾不上吃。”杜玲说。

  吃百姓饭,他主动留下饭钱

  下乡到农民群众家里时,柴生芳对自己吃饭要求更是“苛刻”。

  “到我家来,他连一口水都没喝,就拉着我开始走访村民。”南屏镇靳家坪村支书魏晓明说。

  他的双联户苟胜利到现在都很遗憾,柴生芳到他家那么多次,可从没吃过一口饭,连水也不让倒。

  顾不上吃一口饭、喝一杯水。这看着有点不近人情,但却是柴生芳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对自己的严格要求。

  有时,在村民家里,柴生芳拗不过主人的盛情,也会顾及主人面子吃点。但临走时,他都会悄悄地留下10元到200元不等的饭钱。

  今年4月17日,柴生芳在苟家山村双联时,碰上一户人家炸油饼。在主人热情的招呼下,他和其他同事一人吃了一块油饼,共吃了四五块。走时,柴生芳掏出了20元钱,硬塞给了那位村民。

  当时在场的临洮县交通运输局局长何成忠告诉记者,那会儿,他压根没想到,“真很惭愧,也很感动。”

  当天因为忙于走访农户,一直到13时40分,柴生芳才和同事们一道吃中午饭。吃的是他们自带的苹果、馒头、鸡蛋、矿泉水。“他还问身边工作人员,说今天吃的没有超过8元标准吧。我们在旁边算了一下,一个人最多用了五六元的伙食费。”村民刘新民说。

  上万元的餐饮发票,他一直没有报销

  在中央八项规定之前,柴生芳做得怎样呢?

  2010年,柴生芳在安定区任职区委常委、副区长。为了解决安定区农村电网电压低的问题,柴生芳和安定区供电公司经理柴岳军,曾经一起到省电力公司争取过农网改造项目。

  柴岳军记得,当时,柴生芳和他从下午2点到6点多,一直站到省电力公司一位工作人员的后面,汇报有关情况,连一口水都没喝,也没坐一下。

  “领导,项目跑成了,我请你吃顿饭。”从省电力公司大楼出来后,柴岳军提议道。

  “项目跑成功的喜悦,比吃啥都高兴。岳军,我们一起吃个牛肉面算了。”柴生芳的回答,至今令柴岳军无比感慨。

  2011年9月,柴生芳刚到临洮后,就和县政府办的司机朱凯认识了。朱凯记得,下乡如果回城迟了,他俩就凑合着到路边的小店随便吃碗面。经常是晚上七八点才吃晚饭,有时甚至到晚上10点多。

  前几天,在整理柴生芳的遗物时,临洮县政府办工作人员罗斌发现了一沓上万元的餐饮发票。刚开始,他还以为是柴生芳没来得及报销。

  仔细一翻,罗斌傻眼了,这些发票的时间跨度,从2011年到2014年的4年间——

  譬如在中央八项规定前的2012年,“1月12日,兰州的一张餐费发票,2040元;6月27日,810元;9月7日,265元……”这些发票,都被柴生芳一直扔在自己的抽屉中。显然,在他眼里,这些都是私人请客的饭钱。

【新时期优秀党员柴生芳的故事】相关文章:

梅兰芳的传奇故事11-06

名人故事:郝景芳12-14

犹太人罗斯柴尔德的创业故事10-18

柴犬的保养方法09-21

柴静精选语录08-31

柴犬美容小窍门10-07

柴静感悟生活语录09-05

经典柴静精选语录09-03

柴静精选哲理语录08-31

柴静哲理人生语录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