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产业升级路径将分化

时间:2022-12-09 21:17:11 职场动态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珠三角产业升级路径将分化

    推进珠三角一体化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的两个核心任务。对此,中山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王珺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珠三角一体化必须建立在市场机制之上。同时王珺也强调,政府应该为产业的升级和珠三角一体化营造环境、提供公共服务和制度保障。

  区域一体化的动力归根到底要看企业发生的跨地区投资贸易有多少

  佛山近几年第二产业比重一直高达百分之六十几,离现代化的目标差距是很大的。但事实上,这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广东2002年以来第三产业比重随着人均GDP的增加而出现下降趋势。其实,这也是粤港澳近些年产业分工的结果

  产业转移成功的大部分案例都是采用将部分环节向外转移、将总部留下来的方式

  传统产业集群的升级很重要,其中标准化的产品要走规模化之路,个性化产品则给了中小企业施展空间

  成熟产业是需求创造供给,新兴产业是供给创造需求。因此,中国的产业升级中轴在制造业,美国产业升级的中轴在大学

  市场是珠三角一体化根本动力

  记者:在《规划纲要》里,珠三角一体化是一项非常核心的任务。您认为决定珠三角一体化能否顺利推进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

  王珺:珠三角一体化是否能够顺利推进,最重要的是看一体化的动力是来自是行政的捏合还是来自企业的推动。

  我们可以拿欧盟作范例来观察企业的诉求是如何成为推进区域一体化动力的。欧共体从1958年开始搞关税同盟,然后演变为欧洲共同市场,最终成立了欧盟,有了统一货币。欧盟一体化的动力是什么?最根本的动力来自于企业,来自于企业出现了大量的跨境投资,而欧盟国家多、国家规模总体不大,国境的限制给企业跨境投资带来了越来越多的不方便,企业逐渐地对各自所在的国家提出了一体化的诉求。可见,区域一体化的动力归根到底要看企业发生的跨地区投资贸易有多少。在这个基础上,政府要做的是顺应市场和企业的要求,为一体化提供制度保障,提供公共服务,营造环境。

  回过头来说珠三角一体化。在跨境投资这个问题上,国与国之间容易计算,但省与省之间、市与市之间不容易说清楚。但毋庸置疑,近些年来珠三角区域内部跨境投资和产业合作的确是在日益增多,区域之间的要素流动趋于频繁,这就对珠三角一体化提出了越来越迫切的要求。

  政府做规划时应尊重市场选择

  记者:看来,在推动珠三角一体化政府和市场应各扮演什么角色的问题上,您强调的是“市场主导,政府助推”,市场放在了更重要的位置,您能不能举一个大家都能看得到的例子来印证您的观点?

  王珺:最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区域间的产业分工的问题。比如佛山近几年第二产业比重一直高达百分之六十几,第三产业比重只有百分之三十多一点。这样的产业结构,如果简单套用现代化的标准的话,它离现代化的目标差距是很大的。但事实上,佛山第二产业比重高,是市场选择的结果,由于佛山发展制造业的各种条件非常具有优势,不但佛山本地的企业集中精力去发展制造业,其他地市的很多制造企业也跑来这里发展,而佛山毗邻广州,广州的服务业很强,很多佛山的企业选择了广州服务企业来为自己服务。这些都是市场选择、企业选择的结果。由于广州服务业比重已经逼近60%,如果将广佛当作一个大的整体的区域来考察,广佛的一二三产业比重与其人均GDP水平就是匹配的。

  其实,在产业分工的问题上,更典型的是粤港澳。广东2002年以来第三产业比重非但没有随着人均GDP的迅速增加而提升,反而出现下降的趋势,目前第三产业的比重明显低于江苏、浙江等兄弟省市,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背离经典经济学原理的现象?其实,这也是粤港澳近些年产业分工的结果,要准确地评判广东的经济发展阶段,其实只就广东来论广东已经说不清楚了,必须把粤港澳当作一个经济体来考察,这样得出的一二三产业比重的数据才更有参考价值。

  总而言之,目前市场的力量已经在珠三角区域内形成了不同层次的产业分工,因此,政府在制定区域发展规划时,在一二三产业比重这一指标上就应尊重市场规律,不搞一刀切。在一些经济指标上,可以分解的就分解,不可以分解的也不一定层层分解,从省分解到市,很多指标还好分解,但如果再从市到县,从县到乡镇进行分解,就有越来越多的宏观经济指标不能这样按行政区域分解了,我认为这是在贯彻实施《规划纲要》里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产业升级三大路径

  通过产业转移推动

  记者:《规划纲要》将推动珠三角产业升级摆在了很重要的位置,省里也将它当作是当前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来抓。在您看来,珠三角产业升级有多少种不同的路径,产业升级与正在大力推动的产业转移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王珺:珠三角产业升级肯定是多路径的,在我看来,比较重要的有三大路径。第一种是通过产业转移来推动产业升级。珠三角现在从整体上来说是到了从集聚资源转向对外扩散的阶段了,因此产业转移是必然的方向。但有两点是要注意的,第一点,产业转移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一步一步地走,不宜操之过急;第二点,据我的观察,目前珠三角的产业转移比较成功的,除了那些因节能环保不过关被淘汰的企业外,基本上都是那些将企业的某个环节转移出去,而将企业的总部和决策机构仍留在珠三角的。比如南海平洲的制鞋业,就有一些鞋厂将相当一部分生产环节转移到了湖北,但核心环节还是留在平洲,相对于南海来说,生产环节外移,总部经济做大,这是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并行的过程。当然,这只是产业转移的第一步,将来如果湖北的市场逐渐本地化,也就可能整个厂转移出去,但这可能需要长达十年的时间,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传统产业集群升级

  王珺:在珠三角,传统产业集群是其目前最重要的产业基础,因此,传统产业集群的升级是至关重要的。《规划纲要》里也花了不少笔墨谈到提升传统产业集群的问题。

  在我看来,珠三角传统产业集群的升级之路,主要又有两种类型,一种类型,就是针对那些可以标准化的产品,通过制定产品标准来实现规模化生产,将集群内的中小企业催生壮大成为大企业,并打造出品牌,实现产业升级。

  不过,也不是做什么都是非得培育出大企业好,对于那些越来越个性化的产品,中小企业组成的网络式组织更有竞争力。前不久,我去东莞虎门调研,发现光虎门一地就涌现出了一支规模达到3000至6000人的服装设计师,三五成群地在写字楼开工,客商来了,提出设计要求后,2个小时就可设计成版样,客商满意了马上下单,不满意就再找另外的设计团队做。这支服装设计师队伍的出现,是虎门服装业转型升级的重大标志,但它走的方向是个性化网络化,而不是规模化品牌化。

  创新型升级

  王珺:创新型升级是最高级的产业升级路径,它的直接成果是培育出一批像信息产业、生物产业这一类的新兴产业。如果说,成熟产业是需求创造供给的话,那新兴产业是供给创造需求。因此,中国的产业升级中轴在制造业,美国产业升级的中轴在大学。比如,新泽西州是世界的医药产业中心,但它没有多少医药制造业,而主要是依托医药研究机构不断创造出新药,然后带动周边的相关产业链条发展,这就是创新推动。

  要实现创新型升级,最主要的条件有三个:一是这个区域要有创新的精神和创新的氛围。美国西部与东部相比,出名的大学少得多,但一个斯坦福大学就能培育出硅谷,最重要的原因在于美国西部有牛仔的创新精神。在中国,相对而言,广东特别是珠三角是有这样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氛围的。第二个条件是要有创新的人力资本,这一点珠三角相对较弱,但去年开始在引进高层次人才方面已经做了不少工作;第三个条件,要有社会资本,要有与全世界创新源头的社会联系和人际网络。这一点和第二个条件关联度其实是很高的。广东在全世界的华侨很多,在美国硅谷的创新源的社会网络也较健全,加上香港、台湾在粤投资企业的社会网络,广东产业的创新型升级还是比较有基础的。

【珠三角产业升级路径将分化】相关文章:

PS怎么将路径变成选区06-03

传统产业升级调查工作汇报09-21

就业市场竞争激烈 细分化专业将走俏留学市场08-04

关于中原经济区产业生态化的发展路径初探08-09

钢铁产业政策下周颁布 将影响百万工人08-01

我国将采取10大措施鼓励民企发展新兴产业政策05-15

2013年科技产业增长趋缓,苹果将持续增长06-14

网站升级通知03-06

紧急升级通知12-31

通向成功的路径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