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语的语录38条

时间:2024-02-11 17:30:35 一句话经典语录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经典佛语的语录汇编38条

  天地原为一逆旅,江湖何处是吾家。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佛语的语录38条,欢迎大家前来欣赏。

经典佛语的语录汇编38条

1、生命中许多的错失,是因为我们不坚持、不努力、不挽留,然后欺骗自己说一切都是命运。殊不知命运再好,都要经历风雨和黑暗;就算再糟,上天也会为你预留一片阳光,只要你用心找寻,就不会永远站在阴霾之下。认准了的事情,不要优柔寡断;选准了一个方向,就只管上路。

2、爱一个人能和他一辈子在一起固然好;如果不能在一起,就心甘情愿地放手,远远地看着他幸福也是一种幸福。而婚姻是现实里将两个相爱的人合法维系在一起的手段。这种关系需靠两个相爱的人共同维系,一旦两个人选择了这种相守的方式,那就得一辈子为对方负责。

3、生活中,我们也像这个人一样四处寻找解脱的途径,殊不知,并没有谁捆住我们的手脚,真正难以突破的是心中的瓶颈。突破心中的瓶颈,清除心中的垃圾,就可以在属于自己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4、对待挫折,要学会面对,处理,放下。

5、山川秀丽的林泉一旦过于留恋,就会把幽境胜景变成庸俗喧嚣的闹区;琴棋书画本来是骚人墨客的一种高雅趣味,可是一产生贪恋的念头,就会把风雅的事变得俗不可耐。一个人快乐与否,关键取决于心灵的态度。只要心地纯洁,灵魂无纷扰,即使置身人欲横流的花花世界,也能建立自己内心快乐的仙境。

6、凡事善解,才能化嗔怒为柔与。

7、看到别人的善行,我发自内心地欣喜;看到别人的恶行,我 打心眼里厌恶。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我会在不自觉间传扬人家的善 行,但对人家的恶行,却没有鞭挞和阻止的勇气。我总是相信感化的 力量,认为这个世界上善如果得到张扬,恶就会少一些。善的能量越 大,恶的能量就越少,这是一种能量守恒。

8、小心你的思想,它们会转为言辞;小心你的言辞,它们会转为行动:小心你的行动,它们会转为习惯;小心你的习惯,它们会转为个性;小心你的个性,它们会成为你的命运。

9、人间何处非家人,天下无处不道场。

10、若能正住空平等者,是则名为真住戒学。

11、尽我所能地去帮助别人,哪怕结果证明被骗也没有什么,就当自己本来就欠人家的,是一次人生债务的偿还。

12、不管是为了修行还是工作,都要抱持专注于一的精神。

13、学佛的最后落脚点就在日常的做人做事当中。学佛首先就是努力做一个好人,希望人生过得更圆满、更有意义。

14、平常心有利于人们清醒地认识社会和自己。保持一颗从容淡定的良好心态,有利于人们实现自己的伟大志向。练就一颗平常心,把功名利禄看得淡泊一些,就能达到荣辱不惊、物我两忘的境界。

15、在大地上行走,身上不必怕惹灰尘,眼里不必怕进风沙。心干净了,身上自然不脏,眼睛自然不迷。在大地上行走,值得信赖的引领者是自己的心灵。

16、人的品格犹如土壤,佛法就像种子,菩萨的功德就像苗芽,诸佛的境界就像果实。若没有肥沃的土壤,即使播下优质的种子,也长不出挺拔的苗芽,更无法结出饱满的果实。

17、红尘中,许多人丧失了甘于平淡的朴实的心,不再珍惜与感激真挚的收获与拥有,不再有一颗丰盈的心。岂知,拥有一颗平常心才能将功名利禄看淡,将胜负成败看透,将毁誉得失看破,才能获得禅宗所说的平常心。

18、云何自知心?谓若分段、或显色、或形色、或境界,若色、若受想行识、若我若我所、若能执若所执、若清净、若界、若处,乃至一切分段中,求不可得。一《大日经》卷一,住心品

19、心中生起瞋恨时,他应当修行慈心观,……应当修行悲心观,……应当修行舍心观,……应当觉察自己对引起瞋恨的对象没有保持正念与反省,……应当思惟每个人必须承受自己所造的业报。……这就是降服瞋恨的五种方法。南传《增支部·降伏瞋恨经》

20、佛问:孩子,你哭什么?女孩:我失恋了。佛问:你爱他吗?女孩:爱,非常爱!佛问:那他爱你吗?女孩:现在不爱了。佛说:那么,该哭的是他,因为他失去了一个爱他的人。而你,不过失去了一个不爱你的人。启示:执于一念,将受困于一念;一念放下,会自在于心间!

21、我们为什么难以做到随喜功德呢?原因是嫉妒心、自私心理在作怪。为他人的利益往往高兴不起来,主要是我们的心胸太狭窄了。普贤菩萨的第五大愿"随喜功德",就是对治嫉妒、自私、狭窄心量的最好方法。菩萨道为什么说难行了呢?因为菩萨道的特点是完全牺牲个人的利益,甚至自己的生命,去成就别人。

22、也许,花开并非唯一的向往,花落并非所有的感伤。坠入尘世,阅读沧桑,多少个梦,似月光的飘渺,飞出心灵的围栏。於朦胧间流浪,多少个梦,栖落水草间,滚落成露珠,粲然一笑。

23、知恩报恩,人间真情;冤冤相报,何时是头?是非恩怨,又有谁人能平?不见那古今多少英雄汉,南北青山黄土埋;空山空水空明月,千秋往事一梦间。"了然只是梦,茫茫复何求",当明了何来的恩怨情仇,你还会为了曾有恩于他人而望报,无意间的仇恨而烦恼吗?人间不平到处是,不平只近幽怨来,怨天尤人,叫天不平,但可曾自我醒省,何以只有自己不平多?

24、末世众生欲修行者,应当尽命供养善友,事善知识,彼善知识欲来亲近,应断骄慢,若复远离,应断嗔恨,现逆顺境,犹如虚空,了知身心毕竟平等,与诸众生同体无异,如是修行,方入圆觉。

25、理性只教导我们去肯定或者否定我们认为是确实的事情;我们既不能肯定也不能否定我们一无所知的事物。

26、没有财富的装扮,没有美丽的外表,没人会去在意你美好的内心和虔诚的灵魂,这就是当今的现实。

27、不为鸡毛蒜皮的事情而斤斤计较。不执于苦时,苦就渐渐远了。不执于乐时,乐就渐渐近了。明心了了,给世界一个微笑,一份善意,一份担待,一份宽容!心宽了,路就宽了。趁岁月安好,种上一片福田,趁阳光温暖,播撒福报的种子,就让所有的相遇都是生命中没有遗憾的永恒。

28、在生命面前,我们平时所追求、忧虑的许多东西显得那样微不足道。

29、不论怎样解释,多数宗教所了解的信(相信),都与佛教极少关涉。

30、出离心是以解脱为本,而菩提心更进一步要求我们开发出自身本具的功德宝藏,以此庄严我们的内心。

31、人生、生活、写作、爱情都是修行。不要怕痛,那些痛结了痂再撕下去,可以让自己的光阴更丰厚。一个人的容颜也会跟随修行而改变。而内心,则有坚韧的粗犷的神经,透明的、蓝色的,更陡陗、更动人了。

32、怎么样处理自己的愤怒?有些人认为不是一个缺点。那些没有习惯观照自己灵性的人,会觉得愤怒是他们天性的一部分,不应该压抑,而是要表达出来。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我们也可以说无知和文盲是我们性灵的一部分,因为我们刚生下来的时候什么都不知道。然而我们却要尽一切努力来消除它们,没有人抗议说这些是我们的天性,应该要保持原状。那么为什么不能用同样的方式来对待破坏性更大的怨恨或愤怒呢?这实在很值得一试。

33、有情即解动,无情即不动。

34、永远扭曲别人善意的人,无药可救。

35、人心散乱有二:一是昏沉,一是浮动。昏沉即糊里糊涂,空度时日,懈怠懒惰,不思进取。浮动即心念不定,见异思迁,沉浮动荡,无法安静。

36、追求心灵的满足不用以欲望的追求来填补,因为欲望只会造成更大的欲望乃至生出痛苦,内心的宁静与外在的利益是不同的两条路。

37、信徒问:"师父!什么是开悟?"开悟,就是找到真正的生命。透视人生悟得真理,而能不迷惑,这就是个开悟的人。

38、苦非苦,乐非乐,只是一时的执念而已。执于一念,将受困于一念;一念放下,会自在于心间。物随心转,境由心造,烦恼皆由心生。有些人,有些事,是可遇不可求的,强求只有痛苦。既然这样,就放宽心态,顺其自然。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拥有一颗安闲自在的心,保持豁达的心态,不要让自己活得太累。

【佛语的语录38条】相关文章:

佛语禅心:佛语经典语录04-14

佛语录 经典05-11

佛语语录精选06-20

经典的佛语语录06-03

佛语经典励志语录06-26

佛语中经典的语录05-11

佛语经典的语录唯美05-12

伤感的佛语语录05-14

佛语经典禅理语录05-10

佛语经典禅语精选语录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