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语录摘录30条

时间:2023-11-12 13:30:46 一句话经典语录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华,语录摘录30条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老子·二十二章》下面是关于中华,语录30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华,语录摘录30条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 诸葛亮《诫子书》

2、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4、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 《弟子规》

5、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与会稽山阴之兰亭。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是日也,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王羲之《兰亭集序》

6、修身。人情多耽安佚而惮劳苦,懒惰为万恶之渊薮。人而懒惰,农则废其田畴;工则废其规矩;商贾则废其所鬻;士则废其所学。业既废矣,无以为生,而杀身亡家乃随之。因而懒惰,始则不进,继则退行,继则衰弱,终则灭亡。故曰懒惰万恶之渊薮也。

7、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

8、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 《易经·系辞上传》

9、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和,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易经·系辞上传》

10、蒙以养正,圣功也。《易经·蒙卦》

11、文明以健,中正而应,君子正也。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 《易经·同人卦》

12、君子之道也,贫则见廉,富则见义,生则见爱,死则见哀。墨子《修身》

13、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14、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15、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16、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7、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

18、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19、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20、道生之,徳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21、世俗之人,皆喜人之同乎己,而恶人之异于己也。同于己而欲之,异于己而不欲者,以出乎众为心也。夫以出乎众为心者,曷尝出乎众哉!

2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大学》

23、《诗》曰:"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大学》

24、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中庸》

25、"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论语·尧曰》

26、"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错也。何为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管子·牧民》

27、"荣辱之大分,安危利害之常体;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通者常制人,穷者常制于人,是荣辱之大分也。"《荀子·荣辱》

28、"仁则荣,不仁则辱。" 《孟子·公孙丑上》

29、"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30、"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人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雍也》

【中华,语录摘录30条】相关文章:

中华,语录汇编39条08-25

中华魂中华好家风征文11-17

中华谚语11-16

中华的谚语10-21

励志语录摘录06-05

经典情感语录摘录05-14

经典心情语录摘录05-15

激励的语录摘录11-24

人生语录摘录01-11

摘录经典语录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