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反思

时间:2022-06-09 09:52:43 幼儿园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如何把教学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反思

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反思1

  我园本学期的课题研究是培养幼儿数学兴趣,提高教学有效性,教学随笔(幼儿园)。幼儿教学课程改革已启动,数学教学作为幼儿园新课程改革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在学前班教学中显得尤其突出。我园认真贯彻幼儿课程改革精神,在学前班执行数学教学过程中,结合我园幼儿实际情况,因人施教,因才施教,取得了良好的教书育人效果,令人欣喜。然而在惊喜之余我们发现,在实际数学教学过程当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怎样才能更好地使幼儿园数学教学实效性更充分一些呢?因为/幼儿园数学新课改教学与传统教学并没有具体的|、明显的分界线,因此在这新形势下,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探索成为每一幼教工作者共同面临的新课题。从事担任幼儿园学前班数学教学的笔者,以实践加反思的视角,从幼儿园数学教学的基本环节出发,作出了一定的探索与实践。以数学教学归数学教学为基本原则,经过多次的实践教学,深深的领会到新课改下数学教学这个新课题的一些教学新方法。

  一、实践与研究

  1、培养幼儿的数学学习兴趣,让数学成为幼儿喜爱的学科

  教育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幼儿对某一学科的兴趣直接影响到该幼儿对该学科的学习。为学习,兴趣是驱使幼儿学习的强大动力,教师如何培养幼儿对数学产生兴趣,并使之能长久地保持下去呢?

  (1)通过赏识,激发孩子学习热情

  幼儿年龄小,积累经验少,做事缺乏自信,老师常常鼓励幼儿,用赏识和表扬的目光关注幼儿,往往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如我班的梁诗宣、石奇达、许键键等小朋有们不喜欢数学,之前用严格要求的方法,但无见效果,后来我改变观念置换新方法,用真爱去感染这些幼儿,多关注他,多赏识他们,结果他们的注意力不再放在自己厌卷的行为上,我坚持在数学方面上真诚赞扬他们时,他们就在数学上显出友好的态度,从而激发了他们对数学的学习热情。

  (2)通过角色表演,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在平时教学中,我总喜欢通过多种角色表演的途径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备课时就将数学问题巧妙的设计到角色表演中。如:在学习10以内的组成时,我创设了孙悟空给候子分桃的表演,让孩子扮演孙悟空把桃子分成两份,在游戏中使孩子从被动学习方式|发展成主动学习的方式,正体现了教学行为与学习方式的变革,也是新课程追求的目标之一。

  (3)通过数学问题生活化,培养幼儿的亲近感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 ,它来原于生活,又反用于生活,而孩子好奇心强,对生活周边事是那么的感兴趣,因此,我认为可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教学,从孩子现有知识经验出发,让孩子亲自经历,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不断获得一些数学经验,让数学课改更加生活化,如《与时间赛跑》,1分钟有多少秒,1分钟能做多少事情。我准备了许多球,让幼儿在1分钟内比赛运球,有些小朋友一分钟能运15个球,有些小朋友一分钟能运8个球;通过数字生活化的比较,让他们意识到时间的珍贵从而培养幼儿珍惜时间,培养幼儿对数学的亲近感。

  2、正确把握数学活动目标

  在新课程目标的指引下,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幼儿的学习方式渐渐地转变,教师为指导幼儿为主体,新课堂提倡的是师生互动,幼儿是越来越自主探究、亲自感知、自我领会、自主合作。

  在遵守新课程目标的总方向以外,我们如何才能有效地正确把握数学活动目标呢?首先,反复研读教学内容,仔细分析该新的教学内容涵盖了哪些知识。我十分重视对教材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手段的分析,更不能认为写参考书的人水平比自己高,不必再花心血去设计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然而照本宣科。新课程目标里谈到教师专业自主权有了保障,教师可借助专业性的教学策略和智慧,根据现场资源、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学生经验、自身优势,对教材进行再开发,设计适应性、创造性教学。例如:关于大班数学中“比较长短”,我先仔细思考“比较长短”一词,在学习比较长短的方法以外,还根据幼儿的能力水平、接受情况,从两者比较扩散到三者比较,引出长短是相对而言的,不是绝对的。其次,准备了解幼儿的、年龄与认知水平,确定符合幼儿的教学目标。例如:1和许多比较符合小班,10以内的加减对中班幼儿来说难度太大,相对适合大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再次,制定教学目标。有效的数学目标设定,有两个要求:一是针对性,二是精确性。如果教师对教材分析不透彻,不了解幼儿的真正水平,就不可能提炼出有针对性、精确性的教学目标,并不是只要活动环节丰富、形式多样、场景热烈的教学效果就好。目标的设定要从认知内容、认知主体、认知策略三要素整合思考。

  3、优化课堂教学设计,促进幼儿数学学习有效性

  (1)从设计动手操作环节,促进数学学习的有效性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和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可见动手操作对思维的重要性,数学逻辑思维比较强,数学离不开操作,学习数学,教师要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幼儿 自己看一看、摸一摸、摆一摆、拼一拼来获取知识。如:大大班的数学智力题“数方块”有些方块重叠了看不见,我让幼儿叠放小正方块,然后点数小正方块的数量,我是通过让幼儿多次亲自操作叠放小正方块,让幼儿从不同的角度,从直观到抽象、自主感知、自主探索、自我领会,做到真正地理解其内容。又如学习10以内的数量、10以内的加减,我收集了几百多个矿泉水瓶盖,保证每位幼儿的一份材料,让幼儿实践操作,培养了幼儿乐于操作的情感,养成自我探究学习,从而体现了课改所说的,不只是教给幼儿知识,而是叫幼儿获得知识的方法。

  (2)用愉快的教学促进数学学习的有效性。

  在课堂上我利用儿歌、口诀等形式,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寓教于乐,如在学习“>”和“<"时,小嘴巴朝左是“<”。大嘴巴朝左是“ 〉 ”又如(1)节奏儿歌:你拍1我拍9,1和9合起来是10。(2)小朋友我问你2+5等于几?庞老师我告诉你2+5等于7。这种表示幼儿容易接受,并且很感兴趣,还能增强幼儿的记忆力。

  (3)通过各种游戏环节,促进数学学习的有效性。

  游戏在幼儿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其他活动所不能代替的,也是幼儿最受欢迎的活动,因此,游戏不但能集中幼儿的注意力,还能让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如运用的、幼儿接龙赛,分组比赛奖励法、激将法、群体效应法等,这些方法能使幼儿在愉快、紧张的气氛中巩固知识,从而促进数学的有效性。

  二、实践与反思

  1、转变教师教育行为,确立一个有效的观念

  在课改中加强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关键在于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确立一个有效的观念,从注重教给幼儿知识,转为教给幼儿学习知识的技能,为此,我们可以改变工作方式,不是直接地把知识教给幼儿,而是指导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自主探究获得知识、积累经验。从“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向“以幼儿学为中心”。

  2、建筑新型师生关系

  在新课改中加强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重点在于构建新型师幼关系。课堂上最重要的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教师与幼儿的关系,教师要平等善待每位幼儿,感染每位幼儿,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平台。

  小结:经探索,只有教师博才多学,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加强道德、技能、情感这三方面要素,并且不断完善,那么我们的教学是成功的。

  当然,在幼儿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方面,我园只是从几个角度作了一些努力,离较高层次的研究还有很较大的距离。今后将继续努力,不断完善,与幼儿教育界同行们一道,共同的向深层次的探索培养幼儿数学兴趣,提高幼儿园数学教学有效性。

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反思2

  开学了,孩子们带着新鲜和好奇又走进校园,安静了一个暑假的幼儿园又恢复了往日的激情和活力,校园里洋溢着孩子们的欢快笑声……

  从小班升入中班,对于孩子们而言,一切从新的开始,原来小班时的动物标记由理性的数字标记代替。这个数学活动我们是这样开展的。

  一、活动流程的趣味化

  虽然,孩子们在小班时也曾接触过数字,但只是比较粗浅的,而“我的学号”是给孩子们一个系统的数概念了。那么,如何让孩子们对这抽象的数字感兴趣呢?这个问题的关键所在就是注重活动流程的趣味化。

  在活动的导入部分,我以“神秘客人”的身份出现学号,引起孩子的一种关注,就像悬疑影片中所布局下的一个引子,引发孩子探究的欲望,调动参与活动的兴趣。

  而在活动的进行部分,以游戏的方式贯穿,更加地适合中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在轻松的游戏中,孩子们放松压力,和数字朋友做游戏,找到自己相应的学号。在寻找学号的过程中有新鲜的刺激,也在无形中体验了一种乐趣。从给杯子找数字朋友,到毛巾秀一秀数字朋友,到新书、新泥工找数字的家……每一次孩子们都是在游戏中与自己的学号亲密接触,并在游戏中巩固认识了自己的新学号。

  二、关注幼儿的差异性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幼儿之间也是如此。在认识“我的新学号”中,我就发现我们的孩子对数字的敏感性存在着个体的差异性。如一铭、远远、煜俊等孩子数概念发展好,反应灵敏,不光记住了自己的学号,还主动帮助同伴记他们想对应的学号。而有些孩子就比较被动,表现较迟缓,反应不快,需要多次的提醒。还有一些孩子对学号较为混淆,比如把“21号”当成了“12号”,而把“23号”当成了“32号”等,其实这种现象的出现,与孩子的年龄特点也是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在活动中我就让孩子之间以强带弱,互相帮助来学习记忆一些学号,找窍门。

  三、关注活动的延伸化

  “学号”作为一个新事物,对于孩子而言,不是一个活动能完全达成的,还需要今后的积累。因此,我在班级网站上发了友情提醒,期望通过家长的配合,让孩子们更好地巩固记住自己的新学号!

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反思3

  今天刚走进活动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掉在地上的两幅画。通过我的仔细观察,属人为破坏。

  “一定是维镇干的。”我心想。

  维镇是我班年龄最小的孩子,活泼聪明又调皮,类似的事件他干过不止一次,这次肯定也不例外。

  维镇来园后,我把它搂在怀里说:“告诉老师,你昨天干了什么?”“我跟妈妈去姨妈家,跟妹妹玩了。”我这才记起维镇昨天没来园。

  “老师,这是寒寒弄下来的。”鑫源大声喊道。

  怎么可能呢?寒寒是个爱静的孩子,说话声音也很小,经常让人注意不到她的存在。

  “真的是你弄下来的吗?”我问寒寒。她笑眯眯的看着我没有辩解。“是不是你看到画太陈旧了,想换张新的?”“不是,我想让老师叫我的名字。”

  原来是这么回事,每天老师都会表扬很多优秀的孩子,鼓励一些表现较差的孩子,而寒寒既不优秀,也不顽皮,所以老师极少叫到她的名字,她想用这种方法引起老师的注意。

  这件事给了我不小的启示,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时刻关注每一个孩子,让他们都能享受到老师的关怀和照顾,这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反思随笔【第二篇】:“蹲下来”,做孩子的朋友

  和幼儿朝夕相处,我们每一天都要讲很多话,而我们用的最多的一个词,那就是“小朋友”。说多了似乎也就习以为常,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其实,细细一推敲,它正是体现了师幼之间的一种“朋友”关系。

  我们能够将关系亲密的人称为“朋友”,那我们每一天亲切的称幼儿为“小朋友”时,不是也就应用对待朋友的态度感情去和幼儿交流吗?只有我们将幼儿真正当作我们的“小朋友”,才会用朋友的身份于幼儿交流情感和看法,虚心征求和倾听幼儿的意见,赏识幼儿的优点和进步,从孩子的视角去看待他们眼中的世界,才能用一颗童心去理解他们的发现和行为。

  这种以平等融洽的关系带给的支持最易于幼儿沟通,也最容易被幼儿接纳。

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反思4

  近期在网上看到一篇题为《忙!但我没在为孩子忙!》的博文。这篇文章在幼儿园教师中引起极大共鸣。如今幼儿教师的工作项目越来越多:区角创设、主题墙布置、论文撰写等等,教师们每天忙得团团转,甚至靠牺牲很多的休息时间来完成工作任务。然而大家在为什么而忙?忙得有价值吗?有没有真正忙在了孩子的发展上?这些问题引起了我们的思考,为此我们在全省范围的各大幼儿园开展了一次问卷调查,许多项目的统计结果引起了我们的反思。

  从教育的本质意义上考虑,“为什么而忙”其实就是一个教育的价值取向问题。教育的价值取向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能够对教育活动起导向作用。在一定时期内,它可以驱使教育向着一定的倾向发展。人们要创建什么类型的教育和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都可以通过教育的价值取向予以影响。就幼儿教育的价值取向而言,要培养“和谐发展的”一代人,什么样的幼儿教育行为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很值得我们幼教工作者去做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目前,由于对幼儿教育改革的极大热情,来自各个方面的新的教育理念、方式、手段不断被广大幼教工作者吸收与纳入幼儿教育工作的日常实践中,然而很少有人思考:“此做法是否是我们幼儿园所需要的?” “此项工作对我们当地的孩子和家长有多少收益?”由此造成的直接效果是:幼儿园在原日常教学的基础上,出现了许多新的工作量。如近几年来幼儿园纷纷推出了活动区、主题墙、幼儿成长档案、教师个人成长手册、教师笔记、教育反思、个案观察、家访记事、家园网站创建等等工作项目,教师工作量在不断地累加,而挤占掉的是关注孩子的时间。那么,什么是幼儿园教师日常教学工作中真正有价值的工作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

  我曾对500名幼儿园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统计。结果表明,教师们认为她们有53%的工作精力用于应付各种记录和书面资料、布置幼儿园环境(其中有约两小时为额外工作时间),仅有12%的精力用于幼儿个别教育、家长交流和反思教育策略。而就幼儿教育评价的价值取向而言,对孩子的关注和教育才是最有教育价值的行为。

  现象

  为了进一步调查和了解幼儿园教师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我们对幼儿园教师的日常工作进行了周跟踪调查。发现幼儿园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价值取向上存在着较大的误区,教师们更多地为“任务”而做,而不是为“有意义”而做。因此,教育行为的价值度较低。主要存在着以下几种现象:

  1.写得多,效益少

  粗略统计了一下,在一所上等级的幼儿园,每一位幼儿园教师每周需要撰写的书面材料有:①一周两天或三天(两位教师轮流带班)的一日活动计划,平均字数为2350字。②每日的课后反思,平均为455字。③每周一篇教学笔记,平均为400字。④每周一篇观察记录,平均字数为300字。⑤每周一填的幼儿成长档案,平均每位幼儿50字,共计1500字。⑥区域活动记录表,一周一份,平均250字。⑦家访记录每学期普访一次,平均每周两次,100字左右。⑧主题墙档案记录表(部分幼儿园有),平均250字左右。⑨班务工作计划总结、班级德育工作计划总结、班级安全工作计划总结、科研课题资料、论文撰写等平均到每周约1820字。⑩幼儿日常服药记录、因病缺勤记录等,每天一份,每周平均200字。综合以上内容加以统计,每位幼儿园教师平均需要撰写的书面材料为7625字。按一个人书写的平均速度——每分钟25个字,教师每周的书写时间要达到305分钟,即5.1小时。

  然而,那么大的书写量对教育工作具有多大的效益呢?在调查统计中,有73%的教师认为“没有多大效益”。有89%的教师认为效益仅为30%。

  2.成人布置环境多,幼儿利用得少

  随着幼儿园参观学习活动的增多,幼儿园的“可显”环境显得尤为重要了。于是,主题墙环境创设、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家园联系栏创设、幼儿园文化环境创设、自制教玩具、角落细节化环境创设、幼儿参与式互动墙创设、家长参与式环境创设等等大量的工作落到了教师和家长身上,且你学我的“美丽”,我学你的“特色”。据问卷统计,有78%的幼儿教师认为这是“为给别人看而做的工作”。

  出于对环境创设美观的要求,幼儿园的环境中少有幼儿的“真正”参与,且美丽的环境真正运用到幼儿教育中的成分很少。据问卷统计,有91%的教师认为,真正运用到幼儿日常教育的部分为20%以下。

  3.物品制作得多,可用的少

  由于目前各大幼儿园普遍经费有限,因此环境创设提倡“废旧物品利用&rdqu

  o;和“本土化制作。教师们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搜集各种废旧的牙膏盒、纸箱、饮料瓶及麻绳、稻草、竹子等原生态物品,凭自己的“巧手”制作了大量的玩教具。往往因为“土法上马”,物品不是不牢固就是不可用,造成“制作得多,可用的少”,这也是幼儿教师工作价值含量低下的一个方面。

  4.事务性工作多,关注孩子少

  综上所见,在日常工作中幼儿园教师承担着大量的“书写、制作、比赛”等工作量,造成经常“疲惫上岗、带病上岗” (问卷显示高达86%)。且目前幼儿园普遍存在班额过多的现象,教师日常带班工作基本担当的是“消防员”的角色,很难也很少再有精力去关注个别幼儿。据问卷显示,“能较好地关注个别教育的”只占12%。

  5.应付常规多,个别指导少

  在幼儿教育改革的进程中,曾有一度似乎认为常规可以不要了,只要孩子们快乐、自主就可以了。其实在幼儿园的一日作息制度中,常规教育还是具有很大的必要性的。但是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们尤其是青年教师们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了应付常规中,对孩子的个别指导无力顾及。这一现象在被调查的12所幼儿园中都有体现。

  6.要求家长的多,沟通得少

  目前幼儿园家长的文化层次不断提高,对幼儿教育的关心程度也不断提高。但由于教师工作量的巨大,且目前幼儿园使用的教材基本每一天活动的组织中都有一个需要家长帮忙准备物品的项目,造成每一次与家长交流时任务交待得多,真正对孩子的教育策略沟通得少。在一次对500名家长的调查中,有65%的家长反映了此情况。

  从一名幼儿园教师的日常工作价值来分析,以上这“六个少”恰恰是对于幼儿教育具有较高价值的工作。

  认识

  细细研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大家不难体会到,当前我国需要的是“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基础”的涵盖终身教育理念的幼儿教育,是“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发展的”以人为本的幼儿教育,是“重视幼儿兴趣、情感、态度、探索性学习的”科学的幼儿教育。《纲要》中反复强调的关键词是:“关注、引导、探索、自主、体验、感受、互动”,这一切都表明在纲要落实过程中,在幼儿教师的工作中关注孩子、有效促进幼儿成长才是幼儿教师真正有价值的工作。作为在幼儿教育战线上工作多年的一名幼儿教师,笔者提出以下认识:

  1.提高教师有价值的工作份额

  (1)关注孩子一成为主要工作

  在幼儿园教育中,孩子是第一位的,没有任何一项工作比关注孩子具有更高的价值度。为此,要提高教师有价值的工作份额,必须提高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关注孩子的时空量。让教师从思想上认识到,关注孩子才是她的第一职责,一个会关注孩子的教师才是好教师。从行动上来说,要把关注孩子作为一日的主要工作。曾经了解过英国的幼儿教育状况,和我国相比,他们没有漂亮的现代建筑,也没有精致的装饰,但教师的一日工作始终是围绕孩子开展的,个别化的指导、适当的引导、关注孩子的需求几乎是她们全部的工作内容。

  (2)沟通家长——作为经常性工作

  有句话说“家长是幼儿园的上帝。”听上去是有些过,然而也道出了家长对于一所幼儿园、对于幼儿教育的重要性。从功利一点的角度说,家长的“口碑”是幼儿园办学声誉的重要部分,关系着幼儿园的成长与发展。从内涵一点的角度说,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是比教师更了解孩子的“知情人”,是最关心孩子成长的人,是对孩子成长举足轻重的人。因此,与家长的沟通应该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做得更好。

  (3)研究有效策略——成为必要性工作

  “对于孩子的这种情况该如何教育?”这应该是一名教师最应该经常思考的问题,而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很少有教师思考这个问题。据问卷调查统计显示,经常思考此问题的教师只占19.7%。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教师要经常性地针对实践作思考,对教育现象作针对性的研究,有效提高教育的效益与质量,这应该是有价值的必要性工作。

  (4)利用天然资源与环境——成为渗透性工作

  其实,环境是有着更宽泛的含义和内涵的。对于幼儿来说,漂亮、精致的环境并不是他们的第一需求,他们更需要一个可互动的、可感知、可自由支配的环境。且就幼儿教育的更深层次的意义来说,广阔的大自然、丰富的社会是对幼儿成长更有利的环境。作为幼儿园教师,如何去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教育资源,并将这些资源渗透利用到日常教育

  教学活动中,创设对幼儿成长真正有利的环境,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工作。而创造一个给“参观者”看的“花花世界”,其必要性值得商榷。

  在这基础上,关注教育中的安全也是作为一名幼儿教师需要投入一定工作量的工作之一。

  2.从教育行政部门入手,改革评价机制

  如前所述,幼儿园教师的许多“低价值”的工作量的增加是和上级教育行政部分的指向有一定的关系的。上级部门的许多考核评估只是以资料为评价依据,而日常教育教学状况如何,教师对孩子的关心与教育状况等并不列入考核依据。为此,书写大量材料,甚至补写大量材料成为一种客观现象。据问卷调查统计显示,幼儿园等级评定之前,补写材料的幼儿园几乎为100%。因此,如何进一步改革评价机制?如何增加日常随访项目和比例?如何将“关注孩子、沟通家长、实施有效策略”等日常的、动态的、有价值的因素列入指向性目标中?如何减少“低价值”的工作量,增加“高价值”的工作量等,都值得相关教育部门的思考。

  马克思主义一贯强调科学的精神是实事求是。教育评价是建立在事实判断基础上的价值判断。

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反思5

  “树真好”是大班主题活动“有用的植物”中的一个活动,目标是“能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对树的认识,感受树给人们带来的好处”。我精心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第一环节,请幼儿说说身边的树,回顾自己在哪里见过树,说说自己认识的树的名称等;第二环节,请幼儿理解图中的内容,并欣赏散文前四段;第三环节,请幼儿根据图中的内容学习有关“树真好”的话。接着,我开展了分组教学,期盼精心设计的活动能够顺利开展。

  活动开始了。我拿出一个“树”字,问幼儿:“这是什么字?”他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树。”我接着问:“你们在哪里见过树?”天天说:“我家门前有一棵树,我很喜欢。”我忙问:“你为什么喜欢?”“因为可以长种子。”我说:“今天,老师请你们看一看这些树是不是你们喜欢的树,认不认识它们,好不好?”孩子们齐声说好。接着,我逐一出示幻灯片,引导幼儿认识橘树、桃树、铁树、柳树、枫树等,并趁机引导幼儿把正确的树名组织到相关的句子里去,以丰富幼儿的语言。如,“桃树上开满了鲜花”“铁树有着长长的、硬硬的叶子”“秋天到了,枫树的叶子变红了”,等等。接下来出现的椰子树图片让幼儿犹豫了许久,他们说“有点像铁树”“有点像羽毛”。我提示道:“它长得像铁树。看,树上有什么?”宋宋受到了启发:“是海滩树吧?”我告诉幼儿:“它长在海滩边,叫椰子树。”看完六幅图片后,我换了个话题:“我们看到了这么多漂亮的树,真好!为什么叔叔阿姨要种这么多树,而且要到处种树?”云云说:“因为他们喜欢。”宋宋说:“因为可以把太阳挡住,为我们遮阴。”……

  以上是活动第一环节的一段实录,我主要围绕幼儿身边的树展开,从“你在哪里见过树”“是否认识屏幕上的树”“为什么种树”等几个问题入手,与幼儿展开对话。在同伴的互助反思中,我感觉到尽管活动开展得还算顺利,但问题也很明显。比如,导入部分在绕圈子。我在引导幼儿认识树的名称上花了很多时间,内容与“树真好”的主题有些偏离,并未紧紧围绕树的好处展开。认识到这一问题后,我马上进行了调整。在另一组分组教学活动中进行了尝试。

  活动开始了。我拿出一个“树”字,问幼儿:“这是什么字?”他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树。”我好奇地问:“为什么要种这么多树,而且要到处种树?”鑫鑫充满感情地说:“为了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美,所以要种树。”我点头:“你觉得大树能让环境变得更美,是吗?伟伟,你觉得呢?”伟伟说:“可以挡住沙尘暴。”我笑着说:“是的,树能挡沙尘暴,上次我们做过调查。”耘耘说:“树可以帮助我们遮太阳。”我用手遮着头顶说:“可以给我们带来阴凉,防止太阳把我们晒伤。”天天轻声道:“树可以挡住龙卷风。”我接着问:“是啊,树的本领真大。它还有什么本领呀?”耘耘补充道:“树能给我们提供果子。苹果树能长苹果。”我给予了肯定:“我们周围有许多果树,每天能给我们提供水果,让我们吃了身体健康。你们知道树还有什么本领吗?”怡怡说:“树还可以做些东西,比如做成小鱼贴在墙上。”我回应道:“把树切成一片片薄薄的,做成工艺品,然后用来装饰,对吗?”“树可以制造氧气。”“树能做船。”……孩子们兴致勃勃地说着树的作用,他们的已有经验被激发了。

  从以上师幼对话的情况来看,幼儿不仅乐说,而且有话可说,虽然谈论的范围缩小了,但讨论的方向更明确了,更有意义了,对下面活动环节的开展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内容与目标“携手共进”,使活动重点更加突出,从而推动了目标的达成。

【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初中教师教育教学反思10-26

高中教师教育教学反思10-27

幼儿园教师教育反思11-21

幼儿园教育教学反思03-29

幼儿教师教育教学反思10-14

小学教师教育教学反思11-01

小学教师教育教学反思05-17

幼儿园教师教学反思11-22

幼儿园教师教学反思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