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时间:2024-03-16 14:31:30 晓丽 小学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通用16篇)

  身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中的感悟记录在教学反思中,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通用16篇)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1

  教学大纲中指出本课的教学目的在于带领孩子们复习前面学习过的因特网有关知识,如网址、搜索引擎、关键词等基本概念。但由于我校是建设不久的新学校,当时机房还未真正规划好导致四年级的孩子们还未真正接触过因特网的学习,因此此次教学内容不光要达到教学目标,还要带领孩子们将之前所丢失的“遨游因特网”的知识重新拾起来,教学任务还是比较重的!

  本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任务驱动法、合作学习法、演示法,课前准备两个文本文档,一个文本文档存放相关搜索引擎的网址,一个文档存放生僻字以供教学使用。在教授“搜索汉语字典”时,我屏幕广播百度引擎的登录,带领孩子们了解窗口。虽然他们之前没有上过网,但是因为对此门课程的兴趣,听起课来非常认真,几乎所有同学都能够在我演示过后快速的`登录该网站。我幽默的利用最近比较流行的网络语言:重要的事情做三遍。完成第一遍后,在来两遍,看看你的速度是不是越来越快!在这样的反复操作中,孩子们很快掌握了这项技能。紧接着我布置任务,让孩子们用同样的方法打开“网址”文档中的其他两个网址,已检查是否都能够掌握。

  学生对于使用汉语字典查找生字的内容很感兴趣。于是,我采用课标中提倡的任务驱动法布置了两个小任务:

  1、查一查你名字中的某个字,看一看爸爸妈妈给你起的这个字有什么意义。结合生活,让孩子们兴致盎然。

  2、请你打开“生僻字”文档查一查这些字。(茆 芶 旌 忡 抔 抮)任务一很简单,很多同学都能够自主完成。

  任务二需要孩子们仔细观察、敢于探索。当看到有同学已经完成任务二时,我立即让这位同学上台演示给大家看,并让他说说是怎么知道的。这位同学的话让我记忆犹新,他说:平时我们对于不认识的生字,首先肯定是查部首,我想往上查生字肯定也是这样的,然后我就看到了页面上的“部首检字”点进去看发现和新华字典的查字步骤是一样的,我就找到了这些字。是啊,留心观察是拥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必要条件,相信这样的孩子会在我们学校的文化熏陶中越来越多!

  本节课中,唯一的遗憾是,时间太紧凑,导致最后的总结部分以我为主,下次在备课中,我要结合学生现有水平进行微调整,争取上出一节完美精彩的课。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2

  我是一名农村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的教师,我的从教时间很短,现在来说是不到半年的时间,可在这个半年时间里,我认为我和学生的共同成长经历很有意义,加之最近的国培,使我对小学信息技术课有了更高层次的认识,以便更好的审视和开展自己的今后教学工作。我对半年来的工作反思如下:

  1、补充和更新信息技术知识迫在眉睫。

  我深深知道:学海无涯,在信息技术面前,我们只有不断的去学习信息技术,具有广博的信息技术知识才能面临今后教学的任何挑战。有的教师说:弄个信息技术证就可以了,可我知道,在学历满天飞的今天,我们教师更应注重真正、真实知识的积累,不能做一个没有真功夫的老师,与学生、与自己都是很不利的。我认为电脑本身就会给我们提供很多学习的机会和平台,靠我们自己取努力。在学懂教材知识的基础上,尽量要涉猎很多课外信息技术知识。这个方面我做的很不够。

  2、更新教学方法。

  这次培训,我深受启发:信息技术课同新课改同属一个步伐,我

  们在自己的课堂上更要体现新课改的思想。自主、和作、探究,仍然是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思想,决不允许教师独霸课堂,把更多的思考时间和探索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探索中前进,培养创新思想和创新行为。我的一言堂仍然存在,很不符合新课改思想,应该加以改进和提高。今后要把所有的表现机会和发现机会让给学生,不要搞过去的权威教学。

  3、教师要追求以“智”取胜。

  本学期开学大约两个月了,信息技术课很正常,可是最近一段时间,由于“国培”,教师上网,学生中止了电脑实践课。我们停了一段时间课,可后来我发现:我可以到多媒体室去上课,上课的方法很多:可以观看教学光盘,也可以把教学内容制成课件传授给学生等方法,学生做好笔记,也是很好的理论课。我发现:我发现这个新办法的时间拉得的过长,缺少教师应有的'快速反应机智。作为一名教师,头脑要有“智”,要有新的思想和行为,才会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出会创新的学生,这一点很重要。当然需要速度,如果我们的创新总是在时间上落后于别人,我们还不是创新,这个是我的特殊认识,仅供参考。

  4、劳逸结合,学玩并进。

  老的观点不一定都是真理。我在听讲座,备课、上课等正当活动之余,有时候也参加游戏活动,提炼一下自己的智商。我喜欢“学与玩结合”的思想,甚至我认为有时候是相辅相成的。当然我鼓励学生注意时间的分配和调整,不能把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到游戏之中。现在的家长一听到游戏,谈虎变色,我很不理解。国培教师提到:让学生自己去创造游戏,玩自己的游戏,说明教学观点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是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想和行为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思考,不能一棍子都去打死。当然我们不能片面的夸大游戏的作用,忽视它的负面影响,教师要适当调控,不能让学生任意妄为。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3

  学生最爱上什么课,就是我所教学的:信息技术。学生爱上信息技术课,这种爱好往往表现在爱玩游戏,或者上网聊天、看Flash动画。而对一些基本的知识、技能却不愿认真地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导入,诱发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我的教学内容中,既注重传授知识,又注重让学生理解电脑独特的思维;不仅要会使用电脑,还时常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这样做有什么好处,这个程序有没有更好的设计思路。

  在课堂上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尤其是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作出别出心裁的答案。学生智慧的激活,会反作用于教师和其他学生,使其能在更高层次上积极思维,从而在师生、学生间积极思维的互动中,不断闪耀出智慧的光芒。师生可从中尽情地去体验教学创造美的乐趣,并可获得教案目标之处的收获。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关注知识的结构和学习学习的认知结构,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和获得的能力的迁移,使这些结构具有适度的灵活性。让学生成为主角。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进入主体角色,主动地去发现学习从而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

  这就要求在一节课中,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自由,赋予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力,选择方法是自由的。创建多向的交流环境,学生可以问教师,也可以互讨论,还可以查资料来解决。我们可以明确地告诉学生:教室是你们的,电脑是你们的,老师只是你们的学习伙伴,能学到多少知识,全看你自己的了

  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始终处在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每堂课下来,学生都能根据自身的状况,根据自己的选择到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真正成课堂的主角。学期末我还让学生尝试,自己给自己的作品打分,学生的诚实、信心也是我所教学的.体现。

  教学的确是一门艺术,而且这门艺术又要跟现实结合起来,即教师又要赶进度,又要尽量把课上得生动,的确很不容易。你可以尝试着课前先告诉他们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可以解决哪些问题,把这个结果通过实例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调足他们的胃口,然后再上课,这样他们也许会更有兴趣,同时,听课时也更有方向感。还有,可能的话课下跟学生多交流,可能会更知道他们的想法。其实,有时候学生对信息课不重视,也不完全是课业负担的问题。

  总之,我觉得只要付出总是有回报,看到学生获奖的高兴,也是我的成绩的认可,当然还有很多的事情需要我去做,有更多的学生正渴望老师用知识去浇灌。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4

  通过这节课,虽然之前学生已经有了些WPS文字的基础,但还是有部分同学对之前内容掌握的不到位,比如说简单的设置字体颜色,教师应该在以后的课程中对之前内容稍微复习一下,复习与巩固相结合。

  这节课主要是任务驱动法,以完成一个个任务为目标,但是由于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性,有的学生完成得快后就不知道干什么,有的同学速度跟不上,教师以后设置任务的时候应该将任务设置的有层次感一点,先简后难,层层递进,多设置几个额外的任务给完成的快的同学,或者说让快的`同学去帮助慢的同学,但是课堂纪律可能控制不住,需要教师加强课堂常规。

  一节课应该感觉饱满,师生之间互动应该多一点,环环相扣,不要觉得知识点之间的过度太勉强,最好有个情景或者有条线索连着,信息技术课学生的主体性较强,所以要体现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最好设置一些头脑风暴的环节,比如说教师先设置错误,让学生们自己去发现解决,学生们会对这个知识点格外记忆犹新。最后总结的时候虽然让学生先总结,但是往往学生只会总体讲一下今天学习了修饰表格,教师应该一步步引导说如何修饰的,步骤是什么或者是单击哪个按钮,这样既能总结又复习了一下今天的知识点,最后教师再补充,这样的一堂课才够饱满。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5

  摘 要:新课程改革以来,信息技术以其直观、生动、形象等优势受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尊受。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同样的一节课,使用不同设计风格的多媒体课件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尽相同。因此,如何合理的设计、使用多媒体课件是我们在教学之前应该深思的问题。只有正确、合理地使用多媒体课件才能更好地完成课程教学的要求。

  关键词:数学教学;信息技术;多媒体课件;找规律

  我们正在经历一个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只有我们的教育要先于时代的发展社会才能进步。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信息技术已频频走入课堂,并以其直观、生动、形象等特征服务与数学教学,为数学教育的发展创造了无可比拟的教学效益。这种技术将我们难以呈现的教学情境、抽象的概念、枯燥的练习等,用声音或静态、动态的图像任意地结合在一起,让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活跃了起来。我在使用过程中亲身感受到了它的优势,但也发现了一些使用不当的问题。下面我就以二年级下册《找规律》为例来谈谈自己的体会。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

  1.激活教学情境,使学生深入教学氛围,深化主题。数学教学中有很多内容都需要从生活中总结归纳、引入课堂,因此,只有教师讲或是用书中的主题图是远远不够的,学生的认识也较为片面。如《找规律》一课,直接出示主题图,内容就显得单一,而且有为了讲课本而特意编题的嫌疑,像把学生生拉硬拽到课堂中。而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师可以提前把生活中各种有规律排列的图片、场景集中起来,展现给学生,既生动又形象,学生也乐意去观察。自然会发现这一些图片和场景中存在着共同点,就是有规律。这样就非常自然地引出了主题内容。并且因为是学生自己发现的,学习兴趣也高,也使学生加深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的认识。

  2.简化难点,优化数学过程。数学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其操作性强,光让学生听和看并不能让他们牢固掌握知识,只有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才能达到教学目的。在二年级下册《找规律》这节中,规律是有一定难度的,只有在脑中形成动态的变化影像,学生才能理解。利用教具操作是有局限性的,逐行逐列之间的变化很难连贯地展示,但有了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动画的形式,过程鲜明、有连续性。让学生的思维能从实物的变化中抽象出变化规律的模型,再动手操作时就不会手足无措。

  3.激发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改善对数学的认识。鲁迅曾预言:用活动的电影来教学生,一定比教员的.讲义好,将来恐怕要变成这样的。是的,时代进步了,教学课堂也在不断改革。现代化教学手段,正以形象性、生动性、情趣性、直观性、快速性代替教师的讲和写的教学手段。如《找规律》这节课因为有生动、真实的多媒体课件,学生从开课就对这节课很有兴趣。集中注意力去观察,从观察中发现规律、思考规律并操作发现的规律,从而创造新的规律。正是因为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图片、声音、动态的影像等多种媒体相结合构建了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使数学变得生活化、趣味化。学生才能始终保持兴奋、愉悦,对知识保持高度渴求的状态,在无意识间吸收了大量知识。让学生学得轻松,变听课为主人,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产生了优化的效果。

  多媒体课件如果运用得当,与数学课堂教学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就能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但随着多媒体课件的广泛应用,也有人认为:信息技术与一支笔、一块黑板在本质上并没有区别,都只是一个辅助工具而已。所以,它的运用必须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必须前提,若一味贪图它的热闹就会走弯路。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6

  一、说课:

  1、教学平台魔灯(Moodle)

  Moodle是一个近几年推出的一个优秀的网络教学平台,它在网络环境教学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它能非常方便地为教学提供非富的教学资源(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而且能方便地添加各种需要的教学活动,如:设计投票、师生互动、教学评价、设计测验、作业等。而且这个教学平台是一个开源式的平台,现在互联网中有很多关于魔灯的研究,有兴趣的老师可以去下载来用一用,本人感觉非常好用。

  2、教学内容说明

  本课内容为我校信息技术的选学内容,根据我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进度的安排,学生截止至五年级上学期,必需完成《小学信息技术》第一、二册的教学内容,五年级第二学期为选学课程。本届学生我们选学《PowerPoint的简单使用》,本课选自《PowerPoint的简单使用》中《修饰演示文稿》的部分内容。

  3、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一节操作课,因此我以任务驱动法为主要的教学方法,整个教学过程一共设计了三个教学任务,每个教学任务的都承载着本节课的知识点,每个任务都连环相扣,最后设计的“作品分享”,是评价学生掌握本节课知识的依据,在评价中采用了学生互动评价,通过欣赏同学上传的作品在论坛中发表自己对该作品的评价,同时还设计了教师的评价,教师课后根据学生的作品、同学的评论等给出对该同学的评价。完成后学生可以即时在论坛中看到自己作品的优良等级以及同学对他的作品所发表的评论,从而促进学生对作品的修改,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二、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中,力求实现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整个教学中起着引导的`作用。具体如下:

  1、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主动探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每个知识点都以任务的形式让学生自主探索,使不同知识结构的学生都能在魔灯(Moodle)平台中跟据自己的需要完成学习任务,掌握本节课的各个知识点。

  2、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体现自主探究的核心。在教学中充分发挥魔灯平台的优势,学生不但可以在平台中找到自己疑问的答案,还可以通过平台学会欣赏、评价同学的作品,本节课中设置的“作品分享”环节,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评价讨论中,对同学的作品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可以看到同学对自己作品的评价,大大加深了探究的深度和广度。

  3、学生在教学中不断地尝试,从而激发求知欲,在不断摸索中陶冶情操,提高自己的操作能力和审美意识。

  4、在教学过程中本人的教学语言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还有待进一步的加强,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7

  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统领和指导的作用,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观念中生发出来的;一切教学改革的困难都来自于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一切教学改革的尝试都是新旧教育观念斗争的结果。因此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教育观念不转变,教学改革无从谈起,教育观念一转变,许多困难就会迎刃而解。

  以前我们教学生为学而教,只注重告诉学生这个问题的答案,而忽略了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重演示轻实践、重结果轻过程、重统一轻独创。对教师设置的相同或相仿的训练题目得心应手,而遇到新的问题或出现故障时,却手足无措。这种做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如果我们转换一下教育观念,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就可能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因此,我们应该彻底改变教育观念,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在让学生怎样自己解决问题上多下功夫,帮助学生找到最切实有效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熟练运用计算机来获取、分析和处理信息。就像骑自行车一样,只要掌握了骑自行车的方法,什么样的自行车都能骑。这样才能体现出计算机这一现代化学习工具的优越性,才能使学生学以致用形成技能,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

  我任教的是小学计算机课。有趣味、多角度、有创新地教学,使小学生愿学、乐学、爱学一直是我努力的方向。由于没有教材,没有演示设备,教师的“干”讲,根本起不到作用,相反学生还出现了厌学情绪。这时我就采用了“畅所欲言”教学法。首先,我在前一节课时,故意加大练习量,让学生无法在规定的课时内完成训练,学生问的问题也故意留下几个,等下节课的时候,我首先表扬上节课勤于发问的学生,然后激发其他同学提出上节课未解决的问题,这时没有机会发问的学生争先恐后地说了起来。听完后我“故意”说:“哎呀!这个问题我怎么不记得了,其他同学谁能说说?”乐于助人的孩子们就抢先发言了。这样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再放手让学生互相解决,最后老师来点拨讲解共性的问题,这样孩子们会听得更认真、更仔细、更有目的性,做到了有的放矢,提高了课题效率,从而达到了资源共享和自己的预期目的。

  另外,每次上计算机课时,总会有一些聪慧的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有一定了解,在上机时总想千方百计地显示一下自己的能力,比如将设置改变一下,将图标移动或者设置大屏幕等等,如果解决不好这类问题,不但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会影响正常的教学。而计算机课是一门综合性、技术更新快的学科,“一题多解”常常出现,为了把这些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我的做法是:抓住时机请这些“小能人”上来给大家介绍他们的“经验”,然后由教师点拨引导,让学生相互讨论此经验的正确性和科学性。这样不仅通过科学的教育方法转化了不利因素,加大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量,而且使优秀的学生获得了成功感,增强了学习信心,并且还激发了听讲学生的求知欲,树立了他们赶超好学生的信心,三方互动,良性循环,高效省时。

  经过短暂的实验,效果还是不错的,但也有一些问题存在。比如: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是一遍一遍反复练习,形成思维定势的时候才能掌握。这就要求教师精心打好“埋伏”,创设意境,引导学生走进新课,课的效果才会很好。经过一段训练令我欣喜的是,学生自己乐于发问了,主动学习了,虽然还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但我相信,只要坚持下去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要不了多久,学生就会熟练掌握学习方法,进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因此,我们要明白: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有自己的头脑、自己的性格、自己的意愿、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规律;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读书,代替学生观察,代替学生感知、分析、思考,代替学生明白任何一个道理和掌握任何一条规律。所以我们一定要转变教育观念,实施科学的教育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不再单纯地以学科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注重结合学生的经验,使新知识、新概念的形成建立在学生现实生活的基础上,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长此下去,我们一定能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进而真正完成学生“全人”发展这一艰巨的任务。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8

  新的课程改革纲要中要求教师“改变课程实施过于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些理念对改革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在书法中有飞白,那是意境;在绘画中有虚有实,给人以想象的余地,在教学中也应该留有让学生想象的空间,老师应大胆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解决实际中碰到的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自己主动获得知识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信息技术的操作有许多都是相似的,明白了此既明白了彼。

  为此,在初识“电子西洋镜”一课时,即Powerpoint单元中的第一课初识Powerpoint,为此我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让学生自主探究来认识powerpoint的启动、界面及退出,以及制作演示文稿的'一般步骤。最后通过实践与创新,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良好品质,养成做事有规划的行为习惯。因这学期使用的新教材与老教材的内容不一样,五年级的学生学习这册的教材Powerpoint,难度有些大,因为前面的Word的内容学生没有学,加上学生的基础差,所以对学生来说有些难,加上前面的单元首页的内容,共使用三课时来完成的。教学效果良好。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9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在Word文章中插入图片的方法,介绍了插入剪贴画的方法以及图片在文章中的调整方法。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不但能插入图片,还能够让图、文合一,实现简单的图文混排。通过对比学生制作的有插图和无插图的两张小报,让学生认识到图片修饰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产生对美的追求,激发他们学习本课的兴趣。

  本课的教学对象为五年级学生,他们已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喜欢开放式的课堂,乐于自主学习,能自由地与他人充分讨论。大多数学生能够通过自己自主探索,组内成员合作学习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小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会觉得本课的学习内容有一定难度,只要教师适时加以正确的引导,因材施教,就能较好的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学生表现出极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兴趣浓厚。有些同学通过学习不仅掌握了本课所学的.知识,还能够在基础知识之上有所创新,展现出自己的个性和与众不同的想法。但部分学生觉得难制作出自己想到的内容,我加以正确的引导,因材施教,最后能较好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本课教学,我运用了:

  1.欣赏,谈话,讲授,讨论等教学方法,培养思维学生的发散性,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

  2.本课的引入抓住了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

  3.采用小组内学习、讨论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协作学习的能力和自己的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教师的及时鼓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进一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5. 在完成作品后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自我分析,让学生学到了知识,也激发了学习兴趣。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10

  以前我总得信息技术课就是教会学生如何操作,上课时,无非是教师演示,学生再照着“葫芦画瓢”。其实,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好,接受能力强的学生你还没有讲完,他就会操作了;接受能力比较慢的学生还没有弄清楚是怎么一回事,更有部分学生走神了,压根没有听见你在说什么。这种方法很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课程,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必须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理论为指导,根据新的课程标准,探索适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教与学的新策略和新模式来挖掘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素质,尤其是其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以下方法可以尝试:

  一、活用教学形式,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来自于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兴趣越大,则学习的动力越大,学习的效果就越好。学生对计算机早已有着浓厚的兴趣与神秘感,渴望更深层次的了解它,掌握它的使用方法,幻想自己有一天能随心所欲地操作计算机,在计算机上作动画,上网聊天等等。信息技术课正好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今他们已梦想成真,终于能够直接动手操作计算机了,较多的实践机会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动手操作空间,这大大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好动心理。但是,如果课堂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是"学"跟着"教"走,只要"我说你做"就可以了,而信息技术是一门科学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果仍按以前的做法,学生很容易在新鲜感和兴趣感过去之后产生枯燥的消极想法。所以在教学中,对于较容易掌握的内容,我采用"先学后教"的方法。学生们边学边练,很快就攻克了本节的.难点。用这种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创设和谐氛围,保持学习情趣

  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让我懂得,坚持鼓励和诱导相结合,排除学生学习中各种心理障碍,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是保持他们学习情趣的有效手段。

  每班学生都在三十人左右,绝大部分同学上机操作时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作为教师根本忙不过来,有时不免会挫伤没有被辅导同学的积极性,于是,在分组的基础上,我让几位先掌握的同学学当"小老师",把他们分到各组去,这样即可以减轻教师逐个辅导学生的压力,也使"小老师"们得到锻炼,使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还克服了部分学生因怕问老师问题而举步不前的现象,从而使所有的学生各得其所。在这种分组情况下,教师并没有失去作用,我们正好可以集中精力去辅导个别的计算机"特困生",使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提高计算机操作水平。同时,在同学互相辅导学习中增进了感情,了解到合作的重要性,创造出合作学习的和谐氛围。

  三、尝试以“任务驱动”的方法组织教学。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学生必须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不断地挑战和激励学生前进。

  “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的时代发展性特点的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提出了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学习途径,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

  另外, 经常利用学科中丰富的内容,为学生展示一些新知悬念, 让学生课课从电脑上有新发现、有新收获,让学生感受到电脑中所蕴含的知识、技巧真多,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探索欲,保持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新鲜感和兴趣感。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11

  信息技术教师教学工作一件最头疼的事情就是在机房上课时后的纪律问题。面对学生为数多,接触时间少,不少同学姓名也叫不出来,深入思想辅导教育难以落到实处,遇上一些不听话的学生,总不能因少数几个耽误大多同学的学习机会,因此难免会感到课堂纪律不尽人意,自己又累得要命。

  究竟如何管理好课堂纪律呢?我一直在思考着。骂、惩罚那都是我自己极不愿意的做法,我希望的是学生们都能自觉地遵守课堂纪律。在课堂上学生坐姿端正,不交头接耳,不做小动作,不随便说话,举手发言等等,这被不少人视为良好的课堂纪律,开始时我也这样认为,然而,细心一想,却发现它的不足之处。学生遵守课堂纪律,常常意味着他们能按教师的预想,教师的模式,教师要求的方法从事课堂学习行为,就是学生能理解教师的意图,顺应教师的思路,密切“配合”教师共同所谓教学任务。然而时代在发展,我们呼吁课堂的民主化、人性化,我们的教育方式和理念发生改变,孩子是我们教育的`上帝,要给孩子充分发展的空间,老师也不能再用老一套的管理方法管理学生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根据自己平时的实践,总结了一些维持信息技术课堂纪律的方法:

  一、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

  由于小学生的好动、好奇心强,对于信息技术这一门可以动手实际操作的新学科有很大的兴趣。但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完全依据教材介绍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教学,让学生掌握粗浅的知识后就反复不断地作同样类型的练习,那么学习就会变得枯燥无味,久而久之就会降低学生刚激发出来的那一点点的学习兴趣,以至成为一种新的学习负担。如果不及时调整,学生就可能做起小动作,甚至开始捣乱。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备课过程中深挖教材,改变教学策略,让教学过程更有吸引力。

  二、精讲多练,集中学生注意力

  “精讲”,是指对于学生自己看得懂的、易理解的内容,教师少讲,甚至不讲,让学生自学;而对于一些较难的知识要有针对性地讲解,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突破难点,让学生掌握要领。“多练”,是指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参加实践操作,从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学生实际操作时,教师加强巡回辅导,及时解决学生发现的问题。这样学生的精力就会集中到学习内容上去了。

  三、加强课堂教学的互动

  互动可以在小组合作中体现。小组合作实际上是一种优、差的合理搭配。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优生发挥特长,施展才能,差生尽其所能,学有所得。这实现了学生资源的共享利用。这种互动能够调动优、差生的积极性,将会明显的改善课堂纪律。

  四、结合班级管理方法

  我带有16个班级,我发现有个别班级有些特殊,学生好像有些与众不同,我用尽了我的对策,效果不尽人意,我就主动与班主任老师沟通,得知他们班有一套奖励机制——分组打分,奖励先进组。在课堂中,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表扬与批评,班干部进行登记,统计到班级中。我持之以恒发现这个班级纪律明显有了好转,不再觉得这是一个特殊的班级了。

  五、提升教师自身的魅力

  要维持好课堂纪律,教师必须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威信。而威信的树立又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素质。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六、合理运用学科资源

  信息学科的课堂是一个电子课堂,学生在行动教师是可以随时监控的,通过远程控制,容易让学生潜移默化的转变。刚开始,我经常听到这样的喊叹——老师好厉害啊,在讲台给我辅导;老师上课控制了我的电脑,有没有控制你的?老师网络水平好高啊!

  其实那是什么老师厉害,什么水平高啊,只是将课堂教学软件很好的利用罢了!

  可见,要根本上管理好信息技术的课堂纪律,我们教师应该立足于人的发展,对学生既要严格要求,又要体现人文关怀。因此教师应要多一些人性,多一些理智,对学生多一分关爱,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宽容!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12

  一、整体教学方法

  1、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实例话题,让学生能快速理解任务意图。

  2、通过对任务的分析,引导学生根据以有的知识经验找出一定的解决方法。

  3、鼓励学生说出遇到的困难(这个困难恰是通过本课学习的技能所能解决的),从而提出本课的知识和技能。

  4、放手让学生操作(根据情况进行适合的引导),在学生演示的过程中一起研究对话框的设置,理解其含义。

  5、通过拓展活动来进一步深入学习该知识点。

  6、由学生总结所学内容。

  二、教学中成功的`地方

  1、课前选小组长并且对班级最高、最重的学生情况进行了解,这些举措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加深了对学生的了解,提高了一部分水平学生的责任心,为课堂的提问打下了基础,效果较好。

  2、设计通过在大量杂乱的数据中找符合条件的数据,让学生能产生强烈的对数据排序的意图,这一点效果基本达到,过程比较自然。

  3、在排序拓展活动中每一组都有任务,同时增加了性别和姓名的排序,学生参与度比较高,并且加深了对中文排序的了解,还为下部分男女生分类打下了基础。

  4、筛选部分由易到难,自然地加入了“和”、“或”的概念,并且借性别的条件做例子,让学生基本掌握了运算符的使用。

  三、教学中不足的地方

  1、分类汇总部分,原来设计学生根据以前的学习,能用排序和average函数来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对问题的解决,理解分类汇总的意义,也能顺势解决先分类后汇总的理解困难。但由于对学生的了解不足,在课堂上才发现无法实现这一步,所以就临时让学生自行探究。但从命令的字面意思上学生认为分类汇总具有两种功能,即自动分类和自动汇总,因此学生都陷入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只能强行进行操作的讲解,一再强调要先分类再汇总,男女分类的方法是对性别进行排序。学生的探究和自主学习的过程没有得到体现,因此学习过程很不自然,完全以灌的方式进行。

  2、最大的败笔是最后没有请学生来总结,而是自己通过思维导图进行了回顾式总结,学生参与率不高。这可能由于紧张,以及平时上课就不注意这个环节所造成的,以后一定要注意。

  3、没有使用学具和书本,以师生之间的讨论分析为主,因此造成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严重不足。这是由于以前上课的经验,学生自主看书学习的能力不强,造成课堂上的效率低下,担心在公开课也出现这种情况。但不管什么理由,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是要逐步培养,大方向不能改,因此我一定在以后的课堂上更加重视这个问题。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13

  随着二十一世纪的信息时代的到来,电脑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人们的学习、工作与生活中,信息技术教学也随之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初步学会计算机的使用,掌握一些应用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我是一名新教师,那么如何在一周短短的两节课中,让各个学生充分地有效地掌握本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我在教学中一直探索的方向。下面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几点教学反思。

  一、从兴趣着手,引导学生自发学习

  大多数学生接触电脑,是从游戏开始。在很多老师的眼里,固定思维地认定打游戏是不好的行为,其实也未然。学生爱玩是本性,一味地去扼杀,只能适得其反,应该利用其兴趣适当地引导学习。就比如在用《金山打字》练打字时,打字是比较枯燥的,学生往往会乱打或者偷偷地玩打字游戏,那我就利用他们爱玩、好胜的心理,这样可以促使他们自觉得认真努力地按照指法去练打字。

  二、利用直观教学,加深知识与技能的掌握

  在教学中有一些专门的术语和一些理论性很强的概念,这些都是些枯燥乏味的东西,老师在上面讲的很吃力,学生听得还是云里雾里得摸不清头脑。

  我就利用幻灯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加深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让学生通过大量的操作来验证所学的知识,熟练的.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技能,在学生操作的过程中,加强辅导,在通过屏幕监视器或巡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尽快解决问题。

  当然作为一名新的我来说,由于教学经验的缺乏,教学中必然存在不足之处。往往会顾此失彼,教学实际与想象产生偏差,同年级各个班的学生实际情况又各不同,每个班的学生学习能力又参差不齐,教学时很难针对各个班进行各个设计,从而造成教学的偏差。使我认识到了在教学中及时反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今后的备课环节,我将多多注意分层次教学有关的研究探索,改进其他不足,把课堂教学做的更好。并继续注重教学前、中、后的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14

  小学信息课的教学法是专指课堂教学实践的教学法,不是学科的教育学,它属于方法论的范畴,它与教学方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工作方式和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的学习方式。例如观察、操作、实验、讨论、谈话、讲述、讲解、阅读、练习、教学游戏、信息发布会、报告会、交流会、竞赛、作品欣赏、角色扮演等。

  教学法是指在某种教学思想指导下,对众多成功教学经验的抽象和概括。它包括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根据特定的教学内容,共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的方法、方式、步骤、手段和技术的总和。它属于方法论的范畴,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往往包括社会学基础、教育学基础、哲学基础、心理学基础等。在某种教学法指导下的课堂教学过程,教师可以设计成根据本机的设备条件、学生的水平、教师的特长,由一组教学方法组合起来的教学程序,从而获取最佳的教学效果。所谓“教有教法、但无定法”,指的就是这个意思。教学法是可以借鉴模仿和重复的,但不同的教师,使用同一种教学法,教学过程的具体工作方式则是丰富多彩的。

  教学法是教学活动中的基本方向、路子,教学方法是达到方向、路子的手段。

  我们经历过的信息课教学法应当有:讲授法、任务驱动教学法、主题探究教学法和应用教学法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15

  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新型学科,它的设置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初步了解现代信息技术的一些简单知识,学会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必须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理论为指导,根据新的课程标准,探索适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教与学的新策略和新模式来挖掘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素质,尤其是其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信息技术课,教学内容要具备生活实践性,让学生不仅能感觉到生活就在身边,而且感觉到学习掌握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一、教学内容要具备生活实践性

  由于学生无意注意占优势,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容易被一些新奇刺激所吸引,计算机作为信息技术技术教学的媒介,能演示多变的图形、动听的音乐、绚丽的色彩,强烈刺激着学生的视听感官,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学生有活泼好动的天性,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逻辑思维过渡。但学生形象思维较活跃。对于一些抽象的、枯燥乏味的知识使学生散失学习的兴趣,没有这样的兴趣,快乐学习就无从谈起,教学中要选择学生身边比较贴近的生活事例来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引起注意,培养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过程中培养创新能力

  信息技术课中能借助Internet这个巨大的信息资源库以及计算机本身具有强大的计算、辅助、管理等功能。这样教学课堂中根据学生爱玩的特点,指导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扩展他们学习电脑的兴趣;利用学生好胜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学会边动手,边观察,边分析,启迪他们在实践中进行科学的思维;教师不应强行把学生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模式之中,善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认真听取学生发表的意见,并放手让学生大胆试一试。

  三、教学内容应注重学生开放性

  在完成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教学目标的同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有的学生基础知识比较好,就进行能力方面的训练。可以把自己的某个方面的能力提高很多;有的学生则在某方面的基础知识比较差,就在基础知识多下功夫。

  四、整合学科,多面发展。

  计算机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方式,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就应该让学生“把所学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应用于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因此,在计算机的教学过程中就必须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让学生自觉做到“学有所用”。如在教学Word时,结合学生实际,让他们用计算机进行作文创作、修改等;教学画图软件时,让他们配合美术课,进行实际的绘画;在教学上网时,结合自然、语文、社会等学科,查找自己需要了解的知识;这样,使学生在学习计算机过程中完成其他学习任务,让学生感到计算机知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培养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增长了学生的知识面,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教育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进行开放,不同的教学内容造就了独特的思维方式,保持学生的个性,给今后创造力的发挥留下潜力。 “授人以鱼,未若授人以渔”。在我们的教学内容中,既注重传授知识,又注重让学生理解电脑独特的思维;不公会使用电脑,还时常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这样做有什么好处,这个程序有没有更好的设计思路。

  在课堂上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尤其是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作出别出心裁的答案。学生智慧的激活,会反作用于教师和其他学生,使其能在更高层次上积极思维,从而在师生、学生间积极思维的互动中,不断闪耀出智慧的光芒。师生可从中尽情地去体验教学创造美的乐趣,并可获得教案目标之处的收获。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关注知识的结构和学习学习的认知结构,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和获得的能力的迁移,使这些结构具有适度的灵活性。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16

  本课是在学生熟练掌握运用WORD进行文字编辑的基础上,采用尝试操作、自学探究、小组合作交流等多种形式,学习制作电子贺卡,为学生创设宽松、自主的学习环境,倡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新知识,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大胆尝试不同的操作方法,学会插入图片和艺术字的方法。通过把背景图片和文字组合成贺卡,使信息技术学科,语文学科进行整合,让学生既获得语言文字的训练,又受到美的熏陶。把自己亲手设计的贺卡送给亲人和朋友,使学生懂得感受爱、领悟爱、学会关爱别人。

  一、采用“任务驱动法”使教学目标十分明确。

  “任务”驱动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若干具体任务为中心,通过完成任务的过程,介绍和学习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模式。本节课,我采用“任务”驱动法,受到了明显的效率使学生产生了学习的兴趣,也体现了建构主义理论精神。例如:在学生熟练掌握了运用word进行文字编辑的基础上,运用尝试操作、自学、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形式,学习插入图片方法后,教师又提出新的“任务”,如何插入艺术字,让学生自主地完成这一目标,为学生创设宽松、自主地学习环境,倡导她们大胆质疑,大胆尝试,主动探究、乐于探究。通过学生主动学习,培养他们获取新知,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民主平等氛围。

  “爱生”作为教师的天职,也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基础与前提,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民主平等氛围是本课的特色之一。通过让学生讲发生在身边的贺卡故事,谈谈自己设计贺卡的创意,把贺卡送给同学和亲人等活动,体现关爱他人,关爱自己的良好品质。让他们深刻领悟到人间最美好地真挚的友情、亲情和师生情,从而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创设了师生之间的民主、和谐的氛围。在教学中,我始终保持微笑教学,让学生从教师的眼神和手势中感受激励,感受振奋。其次,做到尊重和信任学生,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不唯师,不唯书,建立一种融洽平等的师生关系,这样学生才会乐于探究、乐于参与教学过程。

  三、创设探究环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人们思想的产物,也是思想的原动力,在问题面前能够孜孜以求是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的前提。在教学中,学生通过自学、讨论、交流、自主探究学习插入剪贴画、及时发现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学生的主动探究显然是不能完成的。例如:在设计贺卡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在课前收集了各种类型的生活中的贺卡,并展示给大家,让学生观察贺卡、讲述贺卡、找出贺卡的共同点(有精美的图案和文字)创设探究环境,并让学生以猜猜看的形式谈制作贺卡的步骤。学生马上联系已有的知识,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产生了亲身体验的强烈愿望。学生通过一系列地主动探究、主动质疑、自主解决从而培养了学生积极的探索意识和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四、注重学生个性差异,学生自己选择操作。

  在设计本课教学时,我清楚地认识到同一年龄段的儿童,存在着不同的差异,在信息技术方面有的同学动手能力比较好、有的同学表达信息能力比较清楚。因此,要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如:在插入来自文件中的图片时,由于课前准备的'图片素材库里有许多漂亮的背景图片,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选择不同的图片进行操作,制作出来的贺卡也各不相同,从而发挥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通过学生写祝福语,来表达他们的祝福,使信息技术学科和语文学科有机的整合,锻炼了他们的语言文字能力,也培养了他们学会关爱他人的良好品质。

  五、拓展应用,共同巩固学习成效。

  本课教学,我不仅教会学生在word中制作电子贺卡的知识,还让学生“学以致用”,了解贺卡的发送方法,及电子贺卡在当今信息社会的应用。提高他们的获取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传递信息的现代信息技术能力。通过拓展巩固了学习成效,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由于本堂课教学内容较多,因此在执教过程中压缩时间,未能让多数学生发言、展示作品。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克服这一缺憾,以达到完美。同时,我也得到一些启示:

  1、信息技术这门学科,应用性极强的学科。课堂必须让学生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去实践、去探索、去体验。只有让学生多去操作、多去实践,才能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技能,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2、在信息技术课中培养学生为“创作小主人”,计算机辅助教学,创设了情景,激发了兴趣,变化无穷的画面刺激着学生,使学生自始自终处于兴奋状态,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创设了条件。在今后的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在信息世界去创造、去想象,让学生的思绪插上翅膀,展翅飞翔。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反思11-21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05-31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04-27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06-13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最新11-02

【精】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12-02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推荐】12-02

【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12-03

小学信息信息技术教学反思12-07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荐】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