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第十册《画出立体感、空间感》的优秀教学反思

时间:2020-10-14 11:01:21 小学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小学美术第十册《画出立体感、空间感》的优秀教学反思

  本学期,学校推行全校性的挂牌听课,由各教师在学校规定的周次里自选教学内容向全校教师开放,目的是让全体教师在新学期初能尽快进入课堂研究状态。

小学美术第十册《画出立体感、空间感》的优秀教学反思

  当然,我也属此列,对于公开的研究课,已有许多年没有上了,我自觉与始终站在教学一线的教师、与经常上研讨课的教师存在一定的差距,无论是教学设计、教学语言,还是学情的把握。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心里总有些忐忑,有打退堂鼓的念头。但我还是坚决去尝试,除了想在课堂上得到同事们的指导外,我更想通过自已亲自上公开课,深入到一线的课堂教学,包括听课与上课,体味教师准备一节公开课的过程。

  今天,我上的是美术教材岭南版第十册第七课《画出立体感、空间感》。这是一节知识技能较强的课,属“造型﹒表现”类课型,主要讲授平行透视与成角透视的基本原理,并通过透视的原理,能较好的表现物体的'空间感与立体感。这方面的知识,对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在以往,学生绘画或观察物体的习惯,是以平面的形式呈现的,他们没有立体与空间的慨念,要让学生改变观察物体的习惯,从平面到立体,是一个较大的跨越,必须用学生身边实物进行引导、启发,逐步引发学生对空间感的抽象思维。而对于这些的引导,有时很难用言语去表达。为了在课堂上能深入浅出的表述清楚这些透视现象,我查阅了许多资料,认真分析了教材、研读了课标,对教案通过多次的增删与细改,希望能准确把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一节课下来,算是顺利讲完预设内容,但自觉有许多不足之处。

  1、过分依赖教材,缺乏对教材的取舍与补充。局限于教材的程式与提供的教学内容,对教材内容没有做到融会贯通。本课用1课时时间完成全部教学内容,对于五(1)班的学生来说,内容太多,难度过大。我应把重点放在讲清平行透视与成角透视的基本原理,及如何用透视的方法表现静物,舍去对风景透视的分析,因为从静物透视再到风景透视,两者跨度较大,对于风景中的透视现象,学生的理解更难些。因此,在备课时,有必要在充分考虑学情的情况下,对教材进行取舍,以更适合本班学生学习为宜。

  2、讲述不到位,语言显刻板。在教学两种透视现象时,我采用了讲述法与演示法,在讲述时,语言表现不够准确与浅显。如用透视框演示过程中,我的讲述没有很好的引导学生通过前后的对比,找出不同之处,从而总结透视现象。若只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很难悟出其原理。同时,教师教学语言的风趣幽默还要加强,教师教学语言的魅力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3、作业评价的方式单一。美术作业的点评是课堂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掌握本课重点,是否解决难点的总评价。每到这个环节,我总觉得困难,总是简单的,蜻蜓点水式的点评,要么教师一言堂的评说,要么学生不切教学内容的互评,很难回应课文的教学目标,点评成为一种走过场的形式,一种为使教学环节完整的做法。

  一节公开课下来,总有这些或那些的遗憾,这些遗憾将成为我学习的更大动力,也希望能在全校性的挂牌听课中,得到更多锻炼,积累经验,与同事们一起探讨朴实有效的课堂教学。

【小学美术第十册《画出立体感、空间感》的优秀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12-17

小学美术《风筝》教学反思12-31

【推荐】小学美术教学反思12-17

小学美术工作教学反思10-10

美术教学反思12-08

小学数学优秀的教学反思05-19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精选15篇12-17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精选15篇)12-17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集合15篇)12-17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汇编15篇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