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单元课程整合的教学反思

时间:2020-12-29 13:43:53 小学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单元课程整合的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单元课程整合的教学反思



  带着重新整理好的关于“爱”为主体的教学设计,来到建设路北街小学三(二)班。因为是实践,极力留下原汁原味的内容,以便更好的反思,更多的进步。所以我没有和小朋友们做课前交流,只是提前一会儿进教室。在这次的教学设计中,我增加了动画,《乌鸦反哺》、《羊羔跪乳》。动画效果深深的吸引了小朋友。看过之后,让学生寻找身边的爱(相互的爱)。小朋友们一下子像找到了倾诉的闸口,离我较远的学生不自觉的站起来挥手:“我”“我”……

  看得出,平时从不回答问题的学生,也不止一次的举起了手,本来就优秀的学生更是踊跃。60多个学生,不能一一回答,最后总结:相信小朋友的身边,每天都发生着平凡而感人的“爱”的故事,让我们把这些故事留在我们的日记里,写进我们的作文里,长大了,我们把这些故事写成一本书,唱出一首歌,拍成一部电影,好不好?同学们齐声回答:“好。”声音是那么的响亮,可以感受出孩子们的感动。最后以《爱的奉献》MV(背景画面是汶川地震救助的各种场景)结束这节课。一节课不能改变什么,但却给孩子们留下了爱的痕迹。

  课后:这是一次最有突破性的评论,关于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反思:查阅各类关于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各种大讨沦,纵观新课标,就会发现,就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争论的双方辨词,不是极左就是极右,要么力争课堂的人文性,要么雄辩基础知识的工具性,要么就是极端的要求人文性和工具性在每一节课都要同时出现。

  如果把这个复杂的问题简单了,人文性就是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工具性就是知识、技能、方法(三维目标)。

  如果一节课里面同时实现三维目标,也就是说,一节课能让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那么这节课只能定位于观赏性的精品课。

  难道学了“爱”,会写出关于“爰&qut;的作文,就体现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欣赏了《庐山的云雾》,《火烧云》,能仿出一篇景物描写,就体现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2011新课标: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应该体现在为了学会在生活、学习、工作以及文学活动中运用语言文字的目的上;体现在联系实际、提高效率学语文、用语文的过程中。由此可以看出,语文课程对于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是一个慢慢积累,慢慢释放的过程。

  要做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一、就要做到用人文性(情感态度价值观)来引领工具性(知识、技能和方法)的运用。比如:用避孕药让黄瓜长的直直的,看起来喜人,吃了却害人。能想起这种方法的人,能说不会运用语文所产生的工具性吗?有毒奶粉、苏丹红、地沟油、专家的虚假报告等等。

  二、用工具性(知识、技能和方法)的.运用来呈现出人文性(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道德品质。试想,如果知识、技能和方法运用出的道德品质都是积极向上的,那咱们的社会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高智商的犯罪,低智商的造假。也就是说,人文性(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工具性(知识、技能和方法)同等重要,是相互依存的,但又不是必须同时出现在课堂的。

  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这种效果,就是要进行以单元为单位的语文整合教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工具性的运用是学生必须自主来完成的,谁也代替不了。人文性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所产生的正能量是需要老师的引领、引导。这样老师教学生学什么,学生自主学什么就不再混淆了。

  作为学生的本分,需要掌握的学习内容,在学校就完成了,不再有完不成的作业,不再没有读书的时间。


【小学语文单元课程整合的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基础医学整合课程的反思论文12-06

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反思08-17

小学语文的教学反思01-16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整合08-13

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内容整合优化08-12

小学的语文教学反思01-16

小学语文教学的反思01-22

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反思10-09

小学语文《荷花》教学反思01-28

小学语文《假如》教学反思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