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儿童节校园广播稿

时间:2020-10-13 15:23:30 广播稿 我要投稿

精选六一儿童节校园广播稿

  :有一个节日在六月,它是一只新鲜的苹果;它采集太阳的颜色,汲取大地的汁液,切开它吧,让蜜汁淌进我们的心窝。

精选六一儿童节校园广播稿

  :有一个节日在六月,它是一只小小的鸟儿;鸟儿的鸣叫斟满酒杯,快分给我们吧,让我们痛饮这新鲜的欢乐。

  :“六一”的歌声,是这样动听。“六一”的舞蹈,是这样多情。“六一”的气氛,是这样欢腾……在这里小广播提前祝大家节日快乐。

  :在刚刚结束的经典诵读和合唱比赛中,各班都表现出了超强的团队凝聚力,每位同学也都表现出了很强的集体荣誉感,展现出自己最亮丽的风采。可能有些班级的同学会感觉一丝遗憾,其实比赛的结果并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参与了这样一个过程,积累了一次经验,以后再遇到类似活动,我们就能把遗憾减到最少。明天我们又将迎来本届艺术节的闭幕演出,在我们的节日里尽情释放我们的快乐,歌唱我们金色的童年。你听,在校园绿茵茵的草地上,传来了同学们愉快的歌声:……(音乐)

  1这首歌就叫《金色的童年》。作曲家严金萱奶奶,她的童年是在旧社会度过的,童年留给她的是一片黑色的恶梦。大家都读过《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个童话,在严奶奶生活的时代,这样的事屡见不鲜。有一年冬天,西北风扬起鹅毛大雪,第二天上海街头就冻死了800多个穷孩子。这些可怜的孩子,从生下来就没穿过一件新衣裳,吃过一顿饱饭,连死后都没人知道他们的姓名!所以,严奶奶很早就参加了革命,决心为下一代创造一个金色的童年。解放后,她的理想实现了。她亲眼看到少年朋友像快乐的小鸟,无忧无虑,在温暖的阳光下茁壮成长,就情不自禁地写下了这首《金色的童年》。这首歌的基调,明朗得像洒在身上的金色阳光,高低起伏的曲调时而像阳光下淙淙的小溪流水,时而又像和煦的春风在吹拂。

  2(放音乐):《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50多年来一直流传,描绘了新中国的花朵们在洒满阳光的湖面上,划着小船尽情游玩、愉快歌唱的欢乐景象。我们的爸爸妈妈也是唱着这支歌长大的。婉转抒情的旋律,富于动感的节奏,将我们引入到小船荡漾、水波连绵的画境之中。(继续放音乐)这首歌是由乔羽作词,音乐家刘炽谱曲的。1955年7月,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导演,带领《祖国的花朵》摄制组成员和一群小演员来到万寿山下,在颐和园中嬉戏,到昆明湖上划船……电影的曲作者刘炽爷爷也来了。当孩子们上了船,他却站在湖边犯难了。上吧,深深的湖水,看着头就晕;不上吧,怎么熟悉水上的感觉和孩子们划船的情趣呢?没有这些感受,又怎能下笔作曲呢?在小伙伴们的催促下,他上了船。他和孩子们打水仗、赛船、脱下鞋坐在舷边打水泡。船在水上漂,人在船中笑。他在风浪中寻找歌中的节奏,就这样,短短20分钟就完成了这首歌的独唱和合唱。这首歌作为电影《祖国的花朵》中的插曲,一直流传到现在。

  3(放音乐)《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这首曲调优美动听、感情真挚、叙事性强的少儿歌曲,发表在1958年《儿童音乐》创刊号上。它是由词作家管桦和作曲家瞿希贤创作的。这首歌可以独唱,也可以齐唱。曲调亲切优美、婉转抒情。(音乐)

  歌曲第一段生动地描绘了一幅甜美的农村夜景:明月当空,孩子们围坐在丰收的谷堆旁,倾听妈妈讲故事。曲调优美宁静,节奏舒展。中段叙述了旧社会的痛苦生活,曲调起伏较大,表现了一种悲愤控诉的情绪。这首歌在1980年全国第二次少儿歌曲评选中获一等奖,曾被音乐家改编成小提琴曲演奏。

  4(放音乐):1933年,音乐家聂耳在上海联华影片公司工作期间,与一个10岁左右的小姑娘小毛头交上了朋友。小毛头每天不等天明就要排队等派报,一直卖报到深夜,卖不完就要影响全家的生活。小毛头的遭遇给聂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与著名词作家安娥合作,以小毛头为原型,写成了这首深得儿童喜爱的歌曲。

  1934年,《扬子江暴风雨》一剧在上海公演时,聂耳还特地请小毛头扮演该剧中的报童,并在戏中演唱了这首歌。《卖报歌》从此就传唱开了。这首歌曲节奏跳跃,音调活泼,生动地描绘出一个天真可爱的报童形象;情绪乐观向上,对明天充满着希望。歌虽短小,但具有很深的社会意义。

  5《义勇军进行曲》音乐(渐小)

  每当你在雄壮的国歌声中,高举起右手,向庄严的五星红旗敬礼时,你一定想知道有关这首歌的故事吧!这首歌是音乐家聂耳在1934年创作的,当时叫《义勇军进行曲》。聂耳,原名聂守信,云南玉溪人。他自幼勤奋好学,多才多艺,会演奏多种民族乐器。18岁时聂耳考入上海明月歌舞团,受进步思想影响,参加了左翼文艺工作。他先后创作了41部作品,集中反映了工农群众在阶级压迫下的苦难和斗争。

  1934年,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了我国的东北三省。人民遭受了日寇铁蹄的蹂躏,纷纷奔赴抗日前线,抗战吼声响彻长城内外、大江南北。进步的文艺工作者目睹国土沦丧、人民受难的情景,个个义愤填膺,纷纷拿起笔来,创作了一批鼓舞人民进行抗战的作品。当时著名作家田汉创作了一个电影剧本《风云儿女》,其中的一首主题歌就是《义勇军进行曲》。田汉写完影片故事后,就被反动派关进了苏州监狱。这首歌曲的词是他在被捕前,仓促地写在一张香烟的锡纸衬底上的.,后来由夏衍交给了聂耳。当聂耳看到这首充满爱国主义情感的歌词,全身热血沸腾,无数次地朗读歌词,他的脑海中闪现出一个个画面,仿佛看见:日本帝国主义在屠杀中国同胞,英雄的中华儿女在炮火纷飞的战场上,奋勇地冲向前方……激情化成了一个个铿锵有力的音符。

  聂耳的革命活动,引起了反动派的注意,党为了聂耳的安全,便安排他出国学习,他带着未完成的曲谱,登上了东去的轮船。汹涌的海浪,澎湃的心潮,阵阵海风,使他仿佛听到祖国在哭泣。他彻夜不眠,终于完成了这首《义勇军进行曲》,并于1935年夏,寄回祖国。这是聂耳一生中完成的最后一首歌,也是他“最后的吼声”,它给了中华儿女极大的精神鼓舞和战斗力量。无数革命先烈就是高唱着这首战歌,用自己的胸膛冲向敌人的枪口,迎接着祖国的解放。

  1949年,毛主席和周总理在北京筹备新中国的开国大典,国旗、国徽都制定好了,就是国歌确定不下来。著名画家徐悲鸿建议:《义勇军进行曲》在中国人民争取自由解放的革命斗争中,起过巨大的鼓舞作用,应为我国国歌。周总理立即表示支持,毛主席也同意。于是,在1949年9月27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正式通过,《义勇军进行曲》就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1978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又通过正式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每当我们听到庄严雄壮的国歌,就想到伟大的祖国,经过了多少惊涛骇浪、艰难险阻,有多少革命先烈为之奋斗献身,它的成立,是多么不容易啊!国歌是祖国的象征,它像战斗的号角,永远召唤着我们“前进!前进!前进!”

  6(放音乐):这首活泼乐观的《游击队歌》,大家也都听过吧,你知道它是怎样产生的吗?1937年底,抗日战争爆发不久,著名作曲家贺绿汀参加了上海文化界救亡演剧队,来到山西临汾八路军总部所在地,进行抗日宣传活动。当时,日本飞机经常来临汾空袭,警报一响,老百姓就躲进了防空洞,游击队员们也埋伏在青纱帐里,准备阻击敌人。看到这些情景,贺绿汀就在防空洞里开始酝酿着为游击队写歌。他反复琢磨游击队员的音乐形象。一天,有个八路军战士敲响了小军鼓,短促而激烈的鼓声回响在贺绿汀耳边,顿时,他得到了灵感,立刻将这一富有弹性和活力的节奏贯穿在游击队歌的乐曲中。几乎同时,那富有战斗气息的歌词也产生了。后来,贺绿汀在广泛听取大家意见的基础上,又作了反复修改。就这样,一首生气勃勃、反映游击队员乐观主义精神的歌曲,终于诞生了。

  在八路军高级将领会议上。当朱德总司令听到这首歌,高兴得连声说好。从此以后,《游击队歌》就像插上了翅膀,迅速飞遍了八路军各部队和群众之间.鼓舞着千百万军民勇敢战斗。这首歌曲轻快流畅、生动活泼,以富于弹性小军鼓的节奏贯穿全曲。音乐与歌词结合得协调一致,使游击队员机智灵活、勇敢顽强、紧张愉快的形象跃然谱上。

  (放音乐)这首《我的祖国》是50年代诗人乔羽和作曲家刘炽chì为影片《上甘岭》写的插曲。作品采用抒情和激情相结合的笔调,表达了志愿军战士热爱祖国的感情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放音乐)抒情的女高音带给我们一种波涌而来的思乡之情,使人仿佛看到祖国江河帆影漂移、田野稻浪飘香的美丽景色。后一部分用混声合唱形式,与前段形成鲜明的对比,唱出了“这是美丽的祖国”的主题,激情澎湃,气势磅礴。(放音乐)

  同学们,听了这么多老歌,我想你们从歌声中感受到了祖国的变化,人民生活的变化,感受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甲:很快六年级的哥哥姐姐们将要离开母校,跨入高一级学府学习,让我们预祝他们前程似锦,也希望我们都能挥洒手中的画笔,去描绘各自灿烂的明天,这学期小广播又要和你说再见了,

【精选六一儿童节校园广播稿】相关文章:

校园广播稿精选15篇12-10

校园广播稿(精选15篇)12-01

【推荐】校园广播稿03-03

校园的广播稿01-28

【热门】校园广播稿01-11

【精】校园广播稿01-10

新年校园广播稿12-08

校园经典广播稿12-08

精选小学生校园的广播稿01-18

校园笑话广播稿的精选范文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