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学历史新课程标准”(以下称新课程标准)应运而生。在新的教育形势下,中学历史老师如何贯彻执行“新课程标准”,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只有实现了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的改革,历史新课程才能顺利实施,新课程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中学历史教学;特点; 教育理念;教学行为;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评价体系
长期以来,中学历史教学形成了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双基为中心,考试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严重制约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发展。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学历史新课程标准》应运而生。这场新课程改革决不仅仅是换一套教科书的问题,而是一场教育观念的更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是一场涉及到课堂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评价方式以及日常教学管理等全方位的变革。在新的教育形势下,中学历史老师如何贯彻执行《中学历史新课程标准》,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 中学历史新课程标准的特点
1.1 强调以人为本:新课标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为目标,处处渗透着以人为本的新理念。
(1)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其目标,在这儿知识不再是独立的直接的目标,而是成了培养能力、培养学习习惯和方法以及进行德育教育的载体。
(2)倡导教学形式和学习方式多样化,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精神。“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倡导教学形式和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还学生快乐的学习时光,体现了对学生情感体验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