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

员工激励机制是指通过特定的方法与管理体系,将员工对组织及工作的承诺最大化的过程,EMBA、及MBA等主流商业管理教育均对员工激励机制的建立方法有所介绍。企业的活力源于每个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由于人的需求多样性、多层次性、动机的繁复性,调动人的积极性也应有多种方法。综合运用各种动机激发手段使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企业的综合活力,达到最佳状态。

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1

  第一、创造性。知识型员工的工作是不同于体力劳动,也不同于行政性和操作性工作。他们依靠自身的禀赋和灵感,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创造性地推动技术进步、产品创新和工作规程。

  第二、自制性。由于知识型员工一般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经过学校和社会的教育和锻炼,其自觉程度相对较高,自我管理意识强。

  第三、自主性。一般人都有独立自主的要求,能力越强,独立自主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越强。由于知识型员工拥有企业生产手段意义上的知识,具有某种特殊技能,依仗这种保障,他们往往更倾向于一个自主的工作环境,不仅不愿意受制于物,更强调工作中的自我引导,对各种可能性做着最大的尝试,不愿俯首听命,任人驾驭。

  第四、挑战性。知识型员工心目中有非常明确的奋斗目标,他们到企业工作,并不仅仅为了挣得工资,而是有着发挥自己专长、成就事业的追求,他们更在意自身价值的实现,并期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因此,他们热衷于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把攻克难关看作一种乐趣,一种体现自我价值的方式。

  第五、流动性。非知识型员工往往看重稳定的工作和保障,而知识型员工则更看重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这使得知识型员工容易流向能更好地发挥自身潜能实现自身人生价值的企业。

  我们可以跟知识型员工的特点对其进行激励。

  第一,给予挑战性的工作。赫茨伯格在双因素理论里指出,工作本身就是一种激励因素,因此,在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上,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给予其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第二,提供与工作业绩挂钩的报酬。对知识型员工来说,薪酬是衡量自我价值的尺度,是肯定知识型员工能力的表现。在薪酬设计上,要以人的能力和业绩为基础,体现企业组织不同层级的员工所具有的不同价值,把员工的贡献收益与企业的发展前景紧紧捆绑在一起,一种可行的方式是风险同担,利益共享,如分配股权或股票期权等。

  第三,给予其弹性的工作时间。知识型员工的工作具有创造性。他们凭借自己的知识和灵感,灵活地处理工作中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其次,知识型员工的工作规程个性化。知识型员工的工作是复杂的思维活动,难以通过身体的外在表现来感知其劳动的状况,脑力性的劳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自主性、自发性强。因此,赋予知识型员工弹性工作时间和宽松的工作环境有利于员工的创造性活动,也使他们有一种被信任感和成就感。

  第四,注重培训。知识型员工出于自身和职业的需要,会更看重企业提供培训或再学习的机会。因此,企业除为员工提供一份与贡献相称的报酬外,还应健全人才培养机制,为知识型员工提供受教育和不断提高自身技能的学习机会,使其具备一种终身就业的能力。这样,企业就可以将企业的发展与个人的发展进行有机结合,达成“双赢”的目标。

  第五,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了解知识员工的职业发展意愿,为其提供富有挑战性的发展机会,创造开拓发挥的最大空间。让其在工作中有发言权和一定的管理决策权,提供适合其要求的上升道路,随着企业的成长及贡献,获得公平的职位升迁,或是创造新事业的机会,让员工能够清楚地看到自己在组织中的发展前途,使之与组织成长期合作、荣辱与共的伙伴关系,为企业尽心尽力地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满足精神需求。物质利益固然是发挥积极性的基本因素,但精神需求也是一种巨大的推动力,是较物质需求更高层次的需求,可以持久地发挥作用。

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2

  当前世界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型员工是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对知识型员工的管理也是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以下是“论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机制”,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知识型员工不同于传统工业时代的工人,也不同于知识经济时代的非知识型员工。他们具有明显的自身素质特点、个性特点、需求特点。这些特点对传统激励管理的诸多方面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我国民营企业从诞生之日起就面对资金缺乏、制度不完善、人才管理不合理的问题。而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管理者意识落后和激励机制缺乏创新,使得企业难于发挥知识型员工应有的优势。因此,只有了解和尊重企业中知识型员工的素质特点,才能有效地激励知识型员工;只用真正躲到知人善用、人尽其才,才能使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研究知识型员工的重要性

  “知识型员工”这一概念最早是由世界著名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于1959年在其著作《明天的里程碑》中最早提出的,他将知识型员工的内涵界定为“那些掌握和运用符号和概念,利用知识或信息工作的人”。20xx年4月德鲁克在其出版的《21世纪的管理挑战》指出,21世纪里管理需要做出的最重要的贡献是提高知识工作和知识工作者的生产率,而组织(包括企业和非营利性组织)最有价值的资产将是知识工作者及其生产率。书中指出了知识型员工的三个特点:(1)知识型员工通过正规教育而获得工作、职业和社会地位;(2)知识型员工以团队的形式工作;(3)知识型员工的工作是组织性的,只有组织才能将知识工作者的专业知识转化为工作绩效。

  美国哈佛大学管理学院詹姆斯教授对人力资本的能动性曾做过专题研究,结果表明:如果没有激励,一个人的能力只不过发挥20%~30% ,如果得到激励.一个人的能力则可以发挥到80%~90%。也就是说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使员工的能力发挥提高3~4倍。

  国外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知识型员工最注重的前四个因素依次为个体成长(34%),工作自主(31%),业务成就(28%)和金钱财富(7%) 。最注重的激励因素,分别是:报酬、工作性质、提升、与同事的关系、影响决策。

  我国知识型员工的实证研究发现,激励中国企业知识型员工的前四位因素为:工资报酬与奖励(占31.88%)、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占23.91%)、有挑战性的工作(占10.15%)、公司前途(占7.98%)。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国内学者普遍认为“知识型员工”的定义也已经有所扩展。南京大学的蒋春燕和赵曙明在他们的《知识型员工流动的特点、原因与对策》中指出:“彼德﹒德鲁克提出知识型员工的概念时,他实际上所指的知识型员工是一个经理或者执行经理。现在这个术语在实际使用中已经被扩展到大多数白领或者职业工作者。”同时,在经验的基础上,国内学者也对知识型员工的特点加以补充。他们认为知识型员工的特点还包括:

  (1) 知识型员工从他们的工作中获得了大量的内部满足感。

  (2) 知识型员工更多地忠实于自己的职业而不是企业,他们有自己的福利最大化函数,自主地选择所加入的企业。并且如果待遇不公或者未达到其期望值,他们可能自谋出路。

  (3) 为了和专业的发展状况保持一致,知识型工作者需要经常更新知识,他们对专业的投入意味着他们很少把工作日定义为每天工作5-8小时,每周工作5天。

  (4) 知识型工作者一般有较高的报酬,他们希望在工作中获得更大的自由和决策权,同时也看重支持。

  (5) 知识型工作者的劳动过程难以监控,劳动成果难以衡量。

  (6) 知识型工作者往往蔑视权威。由于他们具有某种特殊技能,往往可以对其上级、同僚和下属产生影响。知识型员工的工作特点使得他们并不崇尚任何权威。

  我国学者在数据调查的基础上,对我国知识型员工流动的现状进行了描述。总体上,我国知识型员工的流失现象表现为在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企业间的流动趋势。地区流向为:贫困地区→发达地区→中小城市→大中城市→核心城市→国际都会,呈现梯形分层次流动。企业流向为:国有企事业→民营企业→外商合资企业→原本土外商独资企业→新进入的外商独资企业,最终成为国际通用的人才。

  根据国内外的研究结果,20xx年股权激励专家张雪奎(欢迎订制张雪奎讲师股权激励课程13602758072)教授,在中小企业知识型股权激励中指出:中小企业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条件,就是要培育和创造出愿景明确、管理完善、领导有效的合作型企业文化,能提高知识型员工的活力和企业的凝聚力,使得企业既能尊重个性,又能团结协作。企业对知识型员工管理应该打破常规,采取灵活办法,对于知识型员工激励应该注意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相结合、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激励方式。

  知识型员工在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型企业中占有比例比较高,在一般地区和小型企业中却是凤毛麟角,但是他们人数虽少,却在中小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小企业对这些知识型员工的激励,需要更灵活多样和有针对性。

  二、 知识型员工的特点

  所谓的知识型员工,按照股权激励专家张雪奎(欢迎订制张雪奎讲师股权激励课程13602758072)教授的说法:简单说就是指那些主要依靠脑力劳动创造价值,通过创意、分析、判断、综合、设计等手段,从事知识的创造、传播和应用的一类员工。主要包括专业人员、具备高度专业技能的辅助专业人员和中高层管理人员。企业知识型员工主要有以下特点:

  1、独立性

  知识型员工拥有较强的独立自主性,这种人才不喜欢上司把要做的每一件事的计划与措施都安排的非常明确,这样会让他觉得自己是被上司完全摆布,缺少自主性。一般说来,知识型员工倾向于独立自主,这种特性表现在工作场所、工作时间方面的灵活性要求以及宽松的组织气氛。知识型员工不仅不愿意受制于物,甚至无法忍受远处上司的遥控指挥,而更强调工作中的自我引导。

  2、创新性

  创新是知识型员工最重要的特征。知识型员工从事的不是简单重复性工作,他们从事的大多为创造性劳动。他们依靠自身拥有的专业知识,运用头脑进行创造性思维,并不断形成新的知识成果。知识型员工在工作中可以充分发挥个人的资质和灵感,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对推动技术进步,更新产品和服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流动性

  识型员工由于占有特殊的生产要素,即隐含于他们头脑中的知识,他们有能力接受新工作、新任务的挑战,因而拥有远远高于传统工人的职业选择权。一旦现有工作没有足够的吸引力,或缺乏充分的个人成长机会和发展空间,他们会很容易地转向其他公司,寻求新的就业机会。所以,知识型员工更多地忠诚于对职业的承诺,而非对企业组织做出承诺。

  4、成就性

  与一般员工相比,知识型员工更注重实现自身价值,以期得到社会的承认与尊重。为此,他们很难满足于一般事务性工作,而更热衷于具有挑战性、创造性的任务,并尽力追求完美的结果,渴望通过这一过程充分展现个人才智,实现自我价值。

  5、复杂性

  复杂性主要指的是劳动的复杂性。首先,劳动过程复杂。知识型员工的工作主要是思维性活动,依靠大脑而不是体力,劳动过程以无形的为主,而且可能发生在每时每刻和任何场所。加之工作并没有确定流程和步骤,其他人很难知道应该怎样做,固定的劳动规则并不存在。因此,对劳动过程的监督既没意义,也不可能。其次,劳动考核复杂。在知识型企业,员工独立自主性并不等同于员工之间不需要配合,员工的工作由于科技的发展一般并不独立,他们的工作一般以工作团队出现,通过跨越组织界限以便获得知识综合优势。因此,劳动成果多是整个团队智慧和努力的结晶,这使得个人的绩效评估难度较大。第三,劳动成果复杂。成果本身有时也是很难度量的。

  三、知识型员工的管理对策

  根据以上分析,知识型员工的特点决定了对他们与非知识型员工在管理上的区别,传统的管理模式不再适应对他们的工作进行管理,必须采用适应知识型员工的新型管理方法和手段。本文提出以下几个对策,以提高对知识型员工的管理水平。

  1、优化自主管理的工作环境

  现代企业处于知识经济时期,管理呈现灵活性和不确定性。企业要鼓励知识型员工进行创新活动,必须建立一种宽松的工作环境,不能给他们太多的规定,限制他们的创造力,不宜采取过程型管理,应是结果型管理,使他们按企业目标,自我管理,自主地完成任务。

  (1)授权管理

  企业根据目标任务和员工职责,进行充分的授权,允许员工制定他们自己认为是最好的工作方法,而不应进行过分的监控和指导甚至采取强制性规定的处理方法。

  (2)创造条件

  企业为员工提供开展创新活动所需要资源,包括资金、物质上的支持,包括对人力资源的调用。允许员工在创新过程中的试错和失误,在他们遭受失败和挫折时,帮助他们分析原因,寻找成功的方法和途径。

  (3)实行有限弹性工作制

  由于知识型员工从事的是思维性工作,固定的工作环境、时间安排、僵化的工作模式会限制员工的灵感、思维和创造力的发挥。管理者在工作设计中,应考虑企业工作目标与员工的专业特长、工作意愿,实行有限弹性工作制。包括弹性工作时间、弹性工作地点、工作分担计划等。在实施弹性工作制时,管理者也要注意避免员工过分强调自主管理所带来的负面效应,采用“风险分担,利益共享”的方法,防止员工自我迁就现象的发生。

  2、形成完善的激励机制

  美国哈佛大学的詹姆斯教授对激励问题的研究表明:没有激励因素,一个人的能力只能发挥20%~30%,如果实行激励,一个人的能力就能发挥到80%~90%。知识型员工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建立有效的激励体系,用各种激励措施来满足知识型员工的多元化需求,从而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1)要提高知识型员工的薪酬和福利。尽管对知识型员工而言,薪酬并不是其需求的重点,但一份体现自我价值的公平、合理的报酬却是吸引和留住知识型员工的重要前提。因此,组织要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尽可能科学合理地评价知识型员工的劳动成果。

  (2)组织要设计富有竞争力的多层次的报酬体系,例如员工持股、期权制度等等,通过多元化的激励措施来激发知识型员工的工作热情。

  3、加强员工的培训与教育

  由于科技发展高速化、多元化,知识与财富成正比例增长,知识很快过时,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只有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才可能获得预期的收入。因此知识型员工非常看重企业是否能提供知识增长的机会。如果一个企业只给其使用知识的机会,而不给其增长知识的机会,企业不可能保证员工永远就业,当然也就不能指望员工对企业永远忠诚,同时,大多数高素质的员工在一个企业工作,并不仅仅是为了通过工作挣钱,而是更希望通过工作能得到发展、得到提高。而企业举办的各类培训,则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知识员工的这一需求。在信息经济时代,人才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企业必须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因此,在知识型员工更加注重个人成长的需要前提下,企业应该注重对员工的人力资本投入,健全人才培养机制,为知识型员工提供受教育和不断提高自身技能的学习机会,从而具备终身就业的能力。

  四、知识员工的激励策略

  根据知识员工的特征, 股权激励专家张雪奎(欢迎订制张雪奎讲师股权激励课程13602758072)教授认为,从报酬、工作、组织、企业文化和股权激励五个方面对知识员工的激励策略,或许更有效:

  1、报酬激励。尽管薪酬是一种外部激励因素,但是在我国当前它仍然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激励方式,也是企业和员工都十分关注的话题。因为薪酬所提供的物质生活保障,不仅是知识型员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也是知识型员工产生更高层次需求和追求的基础;而且金钱财富的多少,还是一个人工作成就大小和社会地位高低的重要标志,使人的价值在分配中得到体现。

  2、工作激励——设计具有挑战的工作目标。与一般员工相比,知识员工更在意自身价值的实现,并强烈期望得到组织和社会的认可。他们更热衷于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 把克服难关看作一种乐趣,一种体现自我价值的方式。因此,要使工作富有挑战性,除了下放决策权外,还可以通过工作轮换和工作丰富化来实现。

  3、组织激励——建立学习型自我管理团队。知识员工作为企业的创新主体,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与团队内外环境的竞争,只有不断地加强学习、更新知识与观念,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才有可能在强手如林的团队成员中变得出类拔萃。构建学习型自我管理团队,使自我管理思想和学习的成长方式在团队中积极融合,这样才能把团队的有效性发挥到最大。

  4、文化激励——建立合作、创新和学习的文化。通过共同的价值观、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形成以重视、尊重与信任员工为特征的企业文化,能够很好的在企业内部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知识员工产生一种自我约束和自我激励,有利于提高知识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与忠诚度,调动员工为企业奉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股权激励——股权激励股权激励是一种人才价值的回报机制。人才的价值回报不是工资、奖金就能满足的,有效的办法是直接对这些人才实施股权激励,将他们的价值回报与公司持续增值紧密联系起来,通过公司增值来回报这些人才为企业发展所作出的贡献,使员工参与关系到企业发展经营管理决策,使其拥有部分公司控制权后,不仅关注公司短期业绩,更加关注公司长远发展,并真正对此负责。

论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机制

标签:论文范文 时间:2021-04-12
【yjbys.com - 论文范文】

     当前世界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型员工是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对知识型员工的管理也是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知识型员工不同于传统工业时代的工人,也不同于知识经济时代的非知识型员工。他们具有明显的自身素质特点、个性特点、需求特点。这些特点对传统激励管理的诸多方面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我国民营企业从诞生之日起就面对资金缺乏、制度不完善、人才管理不合理的问题。而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管理者意识落后和激励机制缺乏创新,使得企业难于发挥知识型员工应有的优势。因此,只有了解和尊重企业中知识型员工的素质特点,才能有效地激励知识型员工;只用真正躲到知人善用、人尽其才,才能使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研究知识型员工的重要性
    “知识型员工”这一概念最早是由世界著名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于1959年在其著作《明天的里程碑》中最早提出的,他将知识型员工的内涵界定为“那些掌握和运用符号和概念,利用知识或信息工作的人”。2006年4月德鲁克在其出版的《21世纪的管理挑战》指出,21世纪里管理需要做出的最重要的贡献是提高知识工作和知识工作者的生产率,而组织(包括企业和非营利性组织)最有价值的资产将是知识工作者及其生产率。书中指出了知识型员工的三个特点:(1)知识型员工通过正规教育而获得工作、职业和社会地位;(2)知识型员工以团队的形式工作;(3)知识型员工的工作是组织性的,只有组织才能将知识工作者的专业知识转化为工作绩效。
    美国哈佛大学管理学院詹姆斯教授对人力资本的能动性曾做过专题研究,结果表明:如果没有激励,一个人的能力只不过发挥20%~30% ,如果得到激励.一个人的能力则可以发挥到80%~90%。也就是说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使员工的能力发挥提高3~4倍。
    国外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知识型员工最注重的前四个因素依次为个体成长(34%),工作自主(31%),业务成就(28%)和金钱财富(7%) 。最注重的激励因素,分别是:报酬、工作性质、提升、与同事的关系、影响决策。
    我国知识型员工的实证研究发现,激励中国企业知识型员工的前四位因素为:工资报酬与奖励(占31.88%)、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占23.91%)、有挑战性的工作(占10.15%)、公司前途(占7.98%)。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国内学者普遍认为“知识型员工”的定义也已经有所扩展。南京大学的蒋春燕和赵曙明在他们的《知识型员工流动的特点、原因与对策》中指出:“彼德﹒德鲁克提出知识型员工的概念时,他实际上所指的知识型员工是一个经理或者执行经理。现在这个术语在实际使用中已经被扩展到大多数白领或者职业工作者。”同时,在经验的基础上,国内学者也对知识型员工的特点加以补充。他们认为知识型员工的特点还包括:
    (1) 知识型员工从他们的工作中获得了大量的内部满足感。
    (2) 知识型员工更多地忠实于自己的职业而不是企业,他们有自己的福利最大化函数,自主地选择所加入的企业。并且如果待遇不公或者未达到其期望值,他们可能自谋出路。
    (3) 为了和专业的发展状况保持一致,知识型工作者需要经常更新知识,他们对专业的投入意味着他们很少把工作日定义为每天工作5-8小时,每周工作5天。
    (4) 知识型工作者一般有较高的报酬,他们希望在工作中获得更大的自由和决策权,同时也看重支持。
    (5) 知识型工作者的劳动过程难以监控,劳动成果难以衡量。
    (6) 知识型工作者往往蔑视权威。由于他们具有某种特殊技能,往往可以对其上级、同僚和下属产生影响。知识型员工的工作特点使得他们并不崇尚任何权威。
     我国学者在数据调查的基础上,对我国知识型员工流动的现状进行了描述。总体上,我国知识型员工的流失现象表现为在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企业间的流动趋势。地区流向为:贫困地区→发达地区→中小城市→大中城市→核心城市→国际都会,呈现梯形分层次流动。企业流向为:国有企事业→民营企业→外商合资企业→原本土外商独资企业→新进入的外商独资企业,最终成为国际通用的人才。
    根据国内外的研究结果,2010年股权激励专家张雪奎(欢迎订制张雪奎讲师股权激励课程13602758072)教授,在中小企业知识型股权激励中指出:中小企业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条件,就是要培育和创造出愿景明确、管理完善、领导有效的合作型企业文化,能提高知识型员工的活力和企业的凝聚力,使得企业既能尊重个性,又能团结协作。企业对知识型员工管理应该打破常规,采取灵活办法,对于知识型员工激励应该注意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相结合、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激励方式。
    知识型员工在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型企业中占有比例比较高,在一般地区和小型企业中却是凤毛麟角,但是他们人数虽少,却在中小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小企业对这些知识型员工的激励,需要更灵活多样和有针对性。
    二、 知识型员工的特点
    所谓的知识型员工,按照股权激励专家张雪奎(欢迎订制张雪奎讲师股权激励课程13602758072)教授的说法:简单说就是指那些主要依靠脑力劳动创造价值,通过创意、分析、判断、综合、设计等手段,从事知识的创造、传播和应用的一类员工。主要包括专业人员、具备高度专业技能的辅助专业人员和中高层管理人员。企业知识型员工主要有以下特点:
    1、独立性
    知识型员工拥有较强的独立自主性,这种人才不喜欢上司把要做的每一件事的计划与措施都安排的非常明确,这样会让他觉得自己是被上司完全摆布,缺少自主性。一般说来,知识型员工倾向于独立自主,这种特性表现在工作场所、工作时间方面的灵活性要求以及宽松的组织气氛。知识型员工不仅不愿意受制于物,甚至无法忍受远处上司的遥控指挥,而更强调工作中的自我引导。
    2、创新性
    创新是知识型员工最重要的特征。知识型员工从事的不是简单重复性工作,他们从事的大多为创造性劳动。他们依靠自身拥有的专业知识,运用头脑进行创造性思维,并不断形成新的知识成果。知识型员工在工作中可以充分发挥个人的资质和灵感,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对推动技术进步,更新产品和服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流动性
    识型员工由于占有特殊的生产要素,即隐含于他们头脑中的知识,他们有能力接受新工作、新任务的挑战,因而拥有远远高于传统工人的职业选择权。一旦现有工作没有足够的吸引力,或缺乏充分的个人成长机会和发展空间,他们会很容易地转向其他公司,寻求新的就业机会。所以,知识型员工更多地忠诚于对职业的承诺,而非对企业组织做出承诺。
    4、成就性
    与一般员工相比,知识型员工更注重实现自身价值,以期得到社会的承认与尊重。为此,他们很难满足于一般事务性工作,而更热衷于具有挑战性、创造性的任务,并尽力追求完美的结果,渴望通过这一过程充分展现个人才智,实现自我价值。    5、复杂性
    复杂性主要指的是劳动的复杂性。首先,劳动过程复杂。知识型员工的工作主要是思维性活动,依靠大脑而不是体力,劳动过程以无形的为主,而且可能发生在每时每刻和任何场所。加之工作并没有确定流程和步骤,其他人很难知道应该怎样做,固定的劳动规则并不存在。因此,对劳动过程的监督既没意义,也不可能。其次,劳动考核复杂。在知识型企业,员工独立自主性并不等同于员工之间不需要配合,员工的工作由于科技的发展一般并不独立,他们的工作一般以工作团队出现,通过跨越组织界限以便获得知识综合优势。因此,劳动成果多是整个团队智慧和努力的结晶,这使得个人的绩效评估难度较大。第三,劳动成果复杂。成果本身有时也是很难度量的。

基于需求特征的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研究

标签:管理毕业论文 时间:2020-11-10
【yjbys.com - 管理毕业论文】
摘要: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让每个企业都要面对各种不同的.竞争,而知识型员工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如何构建一套针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机制成为了企业人力资源治理的重点。本文对知识型员工的特点作扼要分析,探讨如何建立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机制,从而使知识型员工更好地服务企业,使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
关键词:知识型员工

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机制

标签:管理毕业论文 时间:2020-10-21
【yjbys.com - 管理毕业论文】

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机制1

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经济发展、企业生产经营的主要资本,而知识型员工拥有的人力资本是企业价值增值的重要源泉。如何激励企业员工,调动每成员的积极性是企业管理的首要问题.本文对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本文认为要真正激励起知识型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必须明确他们的真正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来增强员工的工作热情以及对企业的向心力。
关键词:知识型员工

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机制2

  第一、创造性。知识型员工的工作是不同于体力劳动,也不同于行政性和操作性工作。他们依靠自身的禀赋和灵感,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创造性地推动技术进步、产品创新和工作规程。

  第二、自制性。由于知识型员工一般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经过学校和社会的教育和锻炼,其自觉程度相对较高,自我管理意识强。

  第三、自主性。一般人都有独立自主的要求,能力越强,独立自主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越强。由于知识型员工拥有企业生产手段意义上的知识,具有某种特殊技能,依仗这种保障,他们往往更倾向于一个自主的工作环境,不仅不愿意受制于物,更强调工作中的自我引导,对各种可能性做着最大的尝试,不愿俯首听命,任人驾驭。

  第四、挑战性。知识型员工心目中有非常明确的奋斗目标,他们到企业工作,并不仅仅为了挣得工资,而是有着发挥自己专长、成就事业的追求,他们更在意自身价值的实现,并期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因此,他们热衷于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把攻克难关看作一种乐趣,一种体现自我价值的方式。

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的构建

标签:市场营销毕业论文 时间:2020-10-17
【yjbys.com - 市场营销毕业论文】
摘 要 随着知识的崛起,知识管理成为管理的新模式。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的构建是知识管理项下人力资源的重要。因此,企业管理者必须根据知识型员工的特点和需求,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运用多种激励机制,激发知识型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
  关键词 知识型员工 激励机制 构建

  随着知识经济的形成和,高素质员工在企业中的比例越来越大。企业间的竞争,知识的创造、利用和增值,资源的合理配置,都要靠知识的载体——知识型员工来实现。知识型员工不同于普通员工的本质特征是拥有知识资本这一生产资料“剩余价值”的索取权,从而改变了知识型员工与企业之间的传统关系。如何对他们进行有效地激励,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应引起企业普遍的关注。
1 知识型员工及其特点和需求
1.1 知识型员工
  国际国内的学者对知识型员工的和表述很多,一般可概括为掌握和运用符号和概念、利用知识或信息工作的人。他们在一个组织中从事知识性工作,利用智慧所创造的价值高于其用手所创造的价值,他们具有智力输入、创造力和权威,通过自己的创意、、判断、综合、设计给产品带来附加值。他们具有知识资本和知识创新能力,从事更高的专业化、更快的创新、更高的入门学历以及更高质量的工作。
知识型员工主要包括以下人员:专业人士;具有深度专业技能的辅助型专业人员;中高级经理。他们通常从事研究开发、产品开发、工程设计、市场营销、广告、销售、资产管理、计划、事务和、管理咨询等工作。
1.2 知识型员工的特点
  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知识型员工拥有企业相对稀缺宝贵的资源——知识资本和知识创新能力。他们一般都接受过良好的,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他们具有不断的意识以及较强的学习能力,注重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水平及自身的修养。与传统员工相比,他们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即自主性强、较强的成就欲望、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与终身可持续发展、流动性大。
1.3 知识型员工的需求
  需要从心上讲是一种生理或心理的缺乏状态,需要会产生动机,动机是人们进行活动的直接推动力,所以需要是人们活动的内在动力,是人的积极性的源泉。知识型员工的特点,导致了其具有的相应的需求,对于知识型员工来讲,需求主要集中在尊重和自我实现这两个高层次的需求上。我国知识型员工的需求与国外的知识型员工的需求是存在一定差异的。在我国物质财富还比较匮乏的知识型员工中,工作报酬与奖励还占有比较大的比重,但他们一旦拥有一定的金钱财富,他们的需求结构就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这是由他们自身的特点决定的.。他们的需求也会主要集中在尊重和自我实现这两个高层次的需要上。
2 构建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
2.1 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的特点
  (1)强调以人为本。机制体现人性化的理念,确立了工作本身激励的意识,尽量把知识型员工放在他所适合的位置上,培养对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对工作环境的设计适合知识型员工的品位,工作环境比较宽松,对工作场所、时间、规则等制定出比较适用的标准。根据不同的对象对激励的需求不同,采用不同的激励,如以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职务等因素为标准将员工分类,根据每类员工的需求不同,激励方法也不同。
  (2)突出参与性激励。鼓励知识型员工参与企业管理,给予其足够的关爱;让他们介入对自己的运作和工作目标有的决策。职工参股也是一种新型的激励方式,通过参与,形成对企业的归属感、认同感,进一步满足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3)多种激励方式相结合。激励机制不但有物质激励,还包括工作及发展激励、企业文化激励等。激励方式的结合主要是指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以及外在激励和内在激励相结合。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就是指企业在对知识型员工进行激励时,除了使用物质激励手段激励之外,还应配合使用精神激励,通过建立强大的企业文化对知识型员工进行激励。在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激励下,知识型员工的积极性必将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所谓外在激励和内在激励相结合就是指,企业应在充分重视外在激励,即通过保健因素消除知识型员工的不满意感的同时,更加强调内在激励,即通过激励因素提高知识型员工的满意度。建立在外在激励基础上的内在激励,才能更好地提高知识型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p#分页标题#e#
  (4)激励机制具有长期性、连续性和稳定性。以前的激励方式都是对过去所做工作的肯定以及奖励,对员工后续工作影响不大,表现为短期的激励方式,缺乏挽留人才的机制。建构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机制应该采取长效激励方式,使员工激励成为一个持续的过程,与时间、绩效等成正比。并制定相关制度,保证所订立的激励机制能公正、公平、持续、有效地开展。以保持其实施的长期性、连续性和稳定性,不因领导层的变动而中断。
2.2 激励机制的原则
  (1)符合组织目标。激励机制主要是调动知识型员工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按照的需要,为企业创造劳动价值。所以在设计激励机制之前,一定要明确企业的目标是什么,包括长期目标和各阶段目标。在设计激励机制时要重视知识型员工的个体成长和职业生涯设计,把个人和企业的发展、个人理想和企业长远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即不断满足企业和个人二元发展需要相结合,只有同时满足企业和个人的双重发展的激励机制,才是真正有生命力的激励机制。
  (2)激励机制的设计要基于员工是“复杂人”的假设。员工既是“人”、“人”,又是“文化人”,具有各方面的需求,不仅仅包括物质需求,还具有精神需求。因此,激励知识员工的动力并不单单在于表面报酬,更多地来自工作的内在报酬。激励的方式不仅有物质激励,还有精神激励、企业文化激励、培养和发展机会激励等。
  (3)满足知识型员工的需求。激励的对象是知识型员工,要让他们贡献出自己的知识,就要以满足他们的需求作为交换条件,所以首先应该明确的是知识型员工的需求是什么,知识型员工的需求应该主要集中在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两个高层次的需要上。他们追求个人的成长与发展的良好工作环境,富有挑战性的工作,人们的尊重和社会的认可及公平合理的工资报酬与奖励。激励机制的参与激励、工作和发展激励、企业文化激励都是围绕知识型员工高层次需求制定的。
2.3 激励机制的
  (1)物质激励。物质激励主要指薪酬激励,包括工资激励、奖金激励和福利激励。①工资激励。工资也称基本薪资,是薪酬中相对固定和稳定的成分,它主要根据员工的工作性质、劳动熟练程度、工作责任大小等因素确定。②奖金激励也称奖励薪资。它是根据知识员工超额完成任务或取得的业绩而计付的薪资。奖励薪资可与个人绩效挂钩,也可与群体乃至企业效益结合。③福利激励。福利是为了吸引知识型员工到企业工作或维持企业骨干人员的稳定而支付的薪资的补充。企业要最大限度留住和吸引人才,光靠工资显然不够,还得把福利方案排上日程,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和更好的福利措施。虽然薪酬是用来满足员工较低层次需要的,为员工提供基本的物质生活保障,是员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
  (2)参与激励。一是管理参与,要想让员工对工作充满热情、有高昂的积极性,可以有多种激励方式,比如高薪、优厚的福利、提拔晋升、表扬等,但是员工参与管理却有可能是最经济、成本最低的方式。知识员工都有参与管理的要求和愿望,企业要创造和提供一切机会让知识员工参与管理。让职工恰当地参与管理,既能激励职工,又能为企业的成功获得有价值的知识。通过参与,形成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认同感,可以进一步满足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二是股权参与,企业采用分发企业股权的方式,使员工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直接相关,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员工股权可以有员工持股、股票期权和利润共享三种形式。
  (3)工作及发展激励。一是工作激励,即从工作本身入手对知识型员工进行激励。企业应该为他们安排恰当的工作,并尽可能地丰富工作内容,增加工作的挑战性,同时要授予他们与其职责相适宜的决策权和行动权,并及时对他们的工作效果进行反馈,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的工作是重要的,是有发展前途的,这样,他们在工作时会乐在其中,热爱自己的工作,千方百计地把工作做得完美出色。二是培训激励,知识型员工对高层次的需要比较迫切,在工作中对自我成长的要求很强,企业可以通过培训满足他们自身成长的需要。培训可以提高知识型员工的知识和技能,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在培训时,应充分考虑知识型员工的特点,提高其知识技能和创新能力,并注意把知识型员工强烈的成就感和自豪感与企业或组织的目标联系在一起,使员工在自我发展的同时不至于偏离企业的发展方向,通过全方位的培训,使知识型员工的知识技能得到更新,创新能力显著提高。三是职业发展激励,职业发展作为内在激励因素,对知识型员工具有很大的激励作用,因为很少有哪种需要会像实现自己的梦想、实现自身价值这种需要更为强烈。知识型员工十分关注自身的发展,有着发挥自己的专长、成就事业的追求,企业要对知识员工实施的职业生涯管理,重视知识型员工的个体成长和职业生涯设计。企业如不能为知识型员工提供个人发展的机会,就难以激发其工作热情,甚至有可能导致优秀人才外流。四是精神激励,企业文化激励是精神激励中主要部分。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环境形象、产品服务等。其中蕴涵的价值观和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企业文化是无形的,但其激励作用是巨大的。企业要有凝聚力和精神动力,要在众多企业竞争中取胜,就必须创立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知识型员工要成长、发展和自我实现,都需要一个健康和谐的工作环境和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所以,为了企业的持续发展,为了确保企业目标的顺利实现,为了更好地激励知识型员工,企业要努力建立公正公平、自由和谐、肯定个人价值、鼓励创新、信息通畅、知识分享的企业文化氛围,形成强大的企业文化。#p#分页标题#e#
3 结语
  知识型员工是企业最为宝贵的资源,企业应采取有效手段对其进行激励,充分开发他们的潜在能力,调动知识型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他们为企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使知识型员工对企业产生归属感,产生一种情感上的依赖,使他们更愿意为企业发展出智出力,与企业同进同退,而不至于发生对企业危害十分严重的人才流失。

1 张瑞玲,丁韫聪.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综述[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11)
2 刘颖丽.知识管理中员工激励的新特点[J].商业经济,2005(6)
3 潘琦华.企业员工激励的有效措施[J].经济师,2005(7)
4 王春茹.知识型员工激励的管理心[J].天津商学院学报,2005(2)

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探索

标签:管理毕业论文 时间:2020-10-15
【yjbys.com - 管理毕业论文】
摘要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型员工往往决定着企业特别是知识型企业的命运。如何有效地激励知识型员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显得异常重要。本文在结合国内外企业激励模式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认识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以供我国企业参考。   关键词 知识型员工 特征 激励因素 激励措施
  
  “知识型员工”(knowledge worker)这一概念是由世界著名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PeterF Drucker) 于1959年在其著作《明天的里程碑》(Landmarks of Tomorrow)中最早提出的,他将知识型员工的内涵界定为“那些掌握和运用符号和概念,利用知识或信息工作的人”。知识型员工是一个追求自主性、个性化、多样化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员工群体,与一般员工相比,具有以下特点:①高人力资本,稀缺性;②相对价值高,可替代性差;③人力资本投资风险大;④劳动复杂程度高。如何制订科学、合理、适合知识型员工特性的激励措施,从而充分调动知识型员工的积极性,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实现企业与人才的双赢在这个知识经济时代显得异常重要。下面结合中外研究成果谈谈我的看法:
  
  一、采取宽容式管理,实行弹性工作制度
  
  德鲁克在剖析管理行为的实质是深刻指出,人们从内心深处是反对被“管理”的,这一观点尤其适用于知识型员工,因为知识型员工对于自己所从事工作的了解要比老板深刻得多。对于知识型员工而言,监督是一座特殊的地狱。他们在各种繁杂的规章制度束缚和“监工头”式的监督严管下,可能丧失所有的激情和创造力。大部分知识型员工,尤其是优秀的杰出人才,非常重视私有的工作空间,也更喜欢独自工作的自由,以及更具张力的工作安排。而由于知识型员工的工作过程难于监控,传统意义的监督管理对他们来说极不适宜,也非必要。因此,可酌情对知识型员工是实施弹性工作制。包括弹性工作时间、在家办公等多种方式。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弹性工作制的实现提供了有利条件。利用网络终端在家办公,不仅满足了知识型员工的工作特性,而且可以为企业节省办公场地,降低费用开支。
  
  二、智力产权制度
  
  这是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黄其兴提出的一项策略。智力产权制度主要包括两个内容: 一是技术成果入股制度。《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将技术资本在总资本中的比例由过去有关文件规定的20%提高到35%,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具有重要意义,但这一比例拟应由市场决定,具体来说就是由技术持有者与资金持有者根据成果的研究成本、转化成本、市场前景等因素确定。二是对技术与管理骨干实行员工持股计划或股票期权制。这里的员工持股计划(ESOPs) 是针对技术骨干员工而言的,让员工以持有企业一定比例的股票形式来分享利润,使员工对企业未来持续盈利拥有一种收益权,目的是将员工利益与企业利益紧紧拴在一起,使得员工更加努力工作,体验主人翁的感觉,分担企业的盈亏,而且也保护了知识型员工的技术成果。而股票期权制是授予高层管理人员的在一定时间内以某一特定的价格购买一定数量本企业股份的权利。它的最大的功效在于,它可以长期保留和吸引优秀的高级人才,并为他们提供一种比较优惠的税率积累资本的方法,同时把企业支付给高级人才的现金水平控制在最低的水平,由于股票的期权性质,使企业牢牢控制高级人才日益积累的'企业的庞大资产,使得他们在“金手铐”下积极努力工作。   三、关注知识型员工的个体发展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员工的培训与教育是使员工不断成长的动力与源泉。在当今这样一个知识被迅速“折旧”的时代,不断学习成为企业对人和组织的基本要求,知识型员工更注重个体成长的需要,因此,这种培训和教育也是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重要条件。与非知识型员工相比,知识型员工更看重企业是否能提供知识增长的机会,如果一个企业只给其使用知识的机会,而不给其增长知识的机会,企业就不可能保证员工永远就业,当然也就不能指望员工对企业忠诚,也不能希望他们在工作中成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若企业能关注知识型员工的个体成长,充分了解员工的个人需要和职业发展意愿,为其提供合适的发展途径,就能使企业发展与员工职业发展得到最佳结合。只有让他们清楚地看到自己在组织 #p#分页标题#e#
  中的发展前途,他们才有动力为企业尽心尽力地贡献自己的力量,与企业结成长期合作、荣辱与共的伙伴关系。因此,企业在发挥知识型员工作用的同时,还应重视知识型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并以此为切入点,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加强对他们的全面培养,使之与企业的发展同步成长,从而使其具备承担重任的能力和终生就业的能力。
  
  四、SMT(Self Management Team)创新授权激励
  
  围绕知识型员工对工作自主性的要求,现代企业更加重视发挥员工在工作中自主和创新方面的授权。以SMT(自我管理式团队) 为代表的创新授权机制,通过一个个战略单位的自由组合,来挑选自己的成员、领导,确定其操作系统和工具,并利用信息技术来制定他们认为最好的工作方法。SMT 的基本特征是:工作团队作出大部分决策,选拔团队领导人,团队领导人是“负责人”而非“老板”;信息沟通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直接进行的,没有中间环节;团队将自主确定并承担相应的责任;由团队来确定并贯彻其工作计划的大部分内容。SMT 使组织内部的相互依赖性降低到了最低程度,知识型员工既可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和创造性,又要与团队成员相互合作,发挥知识的协同效应。由于该激励形式对知识型员工本人知识能力与协作能力具有极大挑战性,迎合了员工的高层次需要,故能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
  
  五、奖酬激励
  
  简单地说就是要做到公平、公开、公正。要使付出相同脑力劳动的人工资水平相当,对员工工资水平公开披露,做到让每一个员工觉得他们的付出被企业认同,即劳动的内在价值与货币表现形式一致。具体包括以下措施:
  谈判工资制度。既然人才应聘实行双向选择,人才可以选择企业,企业也可以选择人才,只有两者都“相中”了对方才能签订劳务合同。那么工资也应该通过谈判来完成,以企业或其组织为一方,以员工或工会组织为另一方,双方就工资分配问题通过谈判后签订合同。
  福利激励,包括强制性福利和菜单式福利。强制性福利是为了保障员工的合法权利,而由政府统一规定必须提供的福利措施。它主要包括社会养老保险、社会失业保险等。强制性福利是员工的基本工作福利,也是员工权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激励作用不大,但却是重要的保健因素,对知识型员工而言必不可少。菜单式福利:企业福利形式多种多样,但事实上企业不可能对知识型员工实行所有的福利项目,选择何种福利项目主要考虑员工需求和企业实际情况。鉴于知识型员工的独立性和差别性的特点,对其实施福利激励可以采取菜单式,即由企业设计出一系列合适的福利项目,并平衡好大概的费用,然后由知识型员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这样员工选择的余地大了,满意度会更高,福利项目的激励作用也会增强。这样的福利项目主要包括: 非工作时间报酬,包括假日、节日、带薪休假、事假以及探亲假等;津贴,包括交通津贴、洗理津贴、服装津贴、节日津贴或实物等。
  
  参考文献
  [1]张望军,彭剑锋.中国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实证分析.科学管理,2001.22.
  [2]张可人,徐怀伏.高科技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华东经济管理,2006.4.
  [3]燕补林.论知识型员工激励模式.企业经济,2006.2.

论析知识型员工视角下我国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构建

标签:教育毕业论文 时间:2020-10-08
【yjbys.com - 教育毕业论文】
副标题#e#

  [论文关键词]知识型员工;高校教师;构建;激励机制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的发展和完善,人们对高校教师“身份”的认识也在发生变化。高校教师应属于知识型员工,与高校的关系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简单的雇佣关系,也不是传统的“国家干部”模式,因此不能用过去简单的管理方式和模式。对高校教师的激励机制要不断创新,特别是引进企业界对知识型员工管理的成功和先进经验,如完善薪酬激励和内部激励机制,实行资本产权激励和学术文化氛围激励机制。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型员工在组织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高校教师也属于知识型员工,在高校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建设一支高水平的高校教师队伍的关键,在于有效的激励机制。要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挖掘潜力。为了发挥高校教师的作用,必须设计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使他们愿意将自己的知识贡献出来,使高校得到迅速发展。因此,构建科学的教师激励机制,对于高校的发展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一、重新界定高校教师的身份范畴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首次提出了知识型员工的概念。知识型员工是指在企业中从事生产、创造、扩展和应用知识的活动,为企业带来知识资本增值并以此为职业的人员。知识型员工的范围从职业上界定,典型的有企业管理者和经营者、技术与经济管理人员、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咨询人员以及工作者、医生、工作者等等。

浅析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机制讨论管理论文

标签:员工管理 时间:2020-09-04
【yjbys.com - 员工管理】

  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经济发展、企业生产经营的主要资本,而知识型员工拥有的人力资本是企业价值增值的重要源泉。如何激励企业员工,调动每成员的积极性是企业管理的首要问题.本文对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本文认为要真正激励起知识型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必须明确他们的真正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来增强员工的工作热情以及对企业的向心力。

  关键词:知识型员工 激励理论 激励机制 激励效用

  0 引言

  纵观世界各国乃至各地区、各企业的发展,几乎都有个共同点,即把社会、科技和经济发展的依靠放在“人才”这个支撑点上。人才是第一资源,是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和主要推动力。如何激励企业员工,调动每个成员的积极性是企业管理的首要问题。

  1 知识型员工概述

  知识型员工概念的提出,是英国管理学家泰勒科学管理理论之后管理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哈耶克在《知识在社会中的应用》一文中把知识作为一种资源理论引入经济和管理理论,随后德鲁克(Peter. Rucker)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知识工作者(knowledge workers)的概念。

  德鲁克认为,知识型员工是“那些掌握和运用符号和概念,利用知识或信息工作的人”。这是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德鲁克当时指的是经理或执行经理人员。然而,随着时代发展,知识型员工的外延己经扩大到大多数白领,他们是掌握先进技术的生产者、信息系统设计人员、经营人员、教授、教育工作者等。他们一方面能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技术知识提高工作的效率,另一方面本身具有较强的学习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所以从事的是以知识和技术的应用与创新为主要特色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也就是说,知识型员工是指一个组织之中用智慧所创造的价值高于其动手所创造的价值的员工。

论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机制

标签: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时间:2020-09-02
【yjbys.com -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以下是一篇关于论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机制的毕业论文,欢迎浏览!

 

当前世界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型员工是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对知识型员工的管理也是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知识型员工不同于传统工业时代的工人,也不同于知识经济时代的非知识型员工。他们具有明显的自身素质特点、个性特点、需求特点。这些特点对传统激励管理的诸多方面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我国民营企业从诞生之日起就面对资金缺乏、制度不完善、人才管理不合理的问题。而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管理者意识落后和激励机制缺乏创新,使得企业难于发挥知识型员工应有的优势。因此,只有了解和尊重企业中知识型员工的素质特点,才能有效地激励知识型员工;只用真正躲到知人善用、人尽其才,才能使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研究知识型员工的重要性

    “知识型员工”这一概念最早是由世界著名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于1959年在其著作《明天的里程碑》中最早提出的,他将知识型员工的内涵界定为“那些掌握和运用符号和概念,利用知识或信息工作的人”。20064月德鲁克在其出版的《21世纪的管理挑战》指出,21世纪里管理需要做出的最重要的贡献是提高知识工作和知识工作者的生产率,而组织(包括企业和非营利性组织)最有价值的资产将是知识工作者及其生产率。书中指出了知识型员工的三个特点:(1)知识型员工通过正规教育而获得工作、职业和社会地位;(2)知识型员工以团队的形式工作;(3)知识型员工的工作是组织性的,只有组织才能将知识工作者的专业知识转化为工作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