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专业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按一门课程计,是普通中等专业学校、高等专科学校、本科院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及研究生学历专业教育学业的最后一个环节,为对本专业学生集中进行科学研究训练而要求学生在毕业前总结性独立作业、撰写的论文。从文体而言,它也是对某一专业领域的现实问题或理论问题进行 科学研究探索的具有一定意义的论文。一般安排在修业的最后一学年(学期)进行。

哲学专业毕业论文1

  庄子是先秦道家的集大成者。他在吸取前人所长的基础上提出了齐生死、一物我的思想,并将人生痛苦的根源归结为“有待”和“有己”,认为最终的自由是精神的自由和解脱,人生自当逍遥游。他的人生哲学在现时代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我们分析和借鉴。以下是人生哲学的论文,欢迎阅读。

  张岱年先生曾说过,世界上关于人生哲学的思想,以中国为最富,其所触及的问题既多,其所达到的境界亦最深。追溯中国古代研究人生哲学的大家,当以老子为始祖。但对于人生做全面深入分析的,还是与老子一脉相承的庄子。庄子的思想虽然有混世主义和宿命论的嫌疑,但他的齐生死、一物我的理论,轻物重生的思想和追求精神自由的方法在现时代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庄子(公元前约369-前约286年),姓庄,名周,是先秦最大的道家。先秦道家的发展一共经历了三个阶段,庄子的思想是第三阶段也是最后阶段的代表。道家哲学的出发点就是全生避害。处于第一阶段的杨朱思想,中心是“避”,即逃离人世,隐遁山林。但世事复杂,仍有一些事是无法回避的。到了老子,除了“避”以外,更企图揭示宇宙万物变化的规律,使事情向着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发展。庄子作为先秦道家的集大成者,吸取前人所长,不再单纯强调“避”和认识规律,而是产生了齐生死,一物我的理论,从一个更高的起点看待万事万物,看待人生。

  一、齐生死,一物我

  庄子说:“天地与我并为,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齐生死,一物我的思想实际包含了两方面内容,一是对待人人都必须面对的生死问题,把生死看作自然之本性,跨越生死的鸿沟;二是对待人生存与其中的自然,强调人是自然中的一份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乐观的生死观

  人生在世要遇到很多的困难和不顺利,最大的痛苦莫过于面对死亡。畏惧死亡,忧虑死亡的到来是人类不幸的主要来源。庄子对于死亡抱有乐观态度,传说庄子的妻子死了,他不但不哭反而鼓盆而歌,惠施问他为何,他说:“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至乐》)在庄子看来,人是“气”的一种形式,“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知北游》),生死都是自然的表现,只是自然的变化而已,同样要遵循自然规律,因此对于生死,就不应该有特殊的感情了。

  “死生有得邪?皆有所一体”,“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知北游》)。生和死只是一个事物的不同表现形式而已,生和死的界限也就没有那么分明了。生命就成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永恒存在,死和生只是生命的两种不同表现方式而已。既然生和死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人们面对死亡,当然也就无需悲痛和恐惧了。

  对待生死,庄子既不悦生也不恶死,而是要求顺其自然,把生死看作自然之本性,进而从恐惧、痛苦之中解脱出来。庄子对死亡的态度是乐观的,跨越了生和死的鸿沟,人生就彻底的从死亡的巨大的精神负担下解脱出来了,于是其他的烦恼与不顺心就变的微不足道了。“死生亦大矣,而无变乎已,况爵禄乎?”(《田子方》)。

  对于常人,很少有不畏惧死亡的。庄子的生死观对我们的启示就是生命和死亡都不过是自然现象而已,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变化,并没有什么可恐惧的。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单个人的死亡意味着生命的逝去、躯体的消失。但从整个人类历史来看,只要在有生之年实现了个人的价值,生命就是有意义的,就不会彻底消逝。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这也正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观点。

  2、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庄子说:“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却,忽然而已。注然勃然,莫不出焉;油然然,莫不入焉。”(《知北游》)意思是说人生在天地之间,就像阳光掠过空隙,忽然而已。万物蓬勃生长,变化衰萎,没有不死去的。在庄子看来,人不过是万物之中的一物,人与万物的区别只是“人之形”。人应该完全听从自然的支配,用不着过分强调人的尊严,把人看作万物之灵。这种思想在现时代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中有重要的意义。

  科技革命以来,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幅度提高,人类中心主义逐渐成为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主要的观念。人类一直认为拥有无以比拟的智力水平和强大的科技力量,就没有实现不了的梦想。自然作为异己的力量存在着,在人类越来越多的享受现代高科技成果的同时,与自然的距离也越来越远。这样造成的后果一方面是由于只把自然当作征服和改造的对象,造成自然环境的破坏和生态环境的恶化,物种以惊人的速度灭绝,同时人类的发展空间也越来越狭小;另一方面由于人越来越疏远自然,背离了人作为大自然一份子的本来身份,造成了人自身的异化,精神失去了家园。

  现代发达的科学技术确实能够让人类处于绝对优势的地位,但是从长远来看,作为地球大家庭的一员,作为自然的一份子,没有了绚烂多姿的生物群落,人类也将无法继续存活下去。庄子遵循自然规律、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相处的思想在今天看来对我们的最大的启发就是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不是自然的征服者,我们应该停止对自然的掠夺式、无节制的开发方式,把发展科学技术、提高生产力和保护自然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

  二、物质欲望与精神自由

  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为我们带来了物质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生活过程的便利,这是现代化进程以来不可否认的重大成果。但伴随着物质的丰富,人类的精神却相对贫困了,物质欲望成为控制人的枷锁,精神自由似乎成为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

  1、人生痛苦的根源一“有待”、“有己”

  庄子认为,人生种种苦恼与不自由的根本原因在于“有待”和“有己”。所谓“有待”,指人的活动总是受着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人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和要求,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这些客观条件和因素是人的自由的束缚。所谓“有己”,就是人的自我意识。由于人具有自我意识,把自己同自然界区分开来,对立起来,因而计较得失、苦乐、祸福,陷人种种苦闷。人一旦禀承天地之气而形成形体,就难以忘掉自身一直到最后死亡,所以人一直为功名利禄而奔波操劳。“一受其形成,不亡以待尽,御侮乡人相刃相糜,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不见其成功,然疲役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齐物论》)“有待”和“有己”造成了人生中的种种苦闷和不如意。

  也就是说,原本属于自然多样生物种群中的一分子,却把自己从其中独立出来,站在与自然对立的一面。人淡化了自己的自然属性而过分强调社会属性,把获得社会认同和满足物的享受程度作为衡量自身价值的标尺。人被物化了,物成为唯一的标准,人被物所累,物质欲望沟壑难填,各种痛苦和苦闷从中而来。

  2、“无待”与“无己”

  庄子对这种痛苦给出的解决方案就是忘记欲望,忘记自己,即“无待”,“无己”。所谓“无待”,就是人的活动不依赖任何条件,不受必然性的制约。而要实现“无待”,就必须“无己”,也就是根本否认人的自我意识,泯灭人与自然的对立和区别,扬弃了必然性对人的制约。

  要做到“无待”和“无己”,具体的做法就是“坐忘”。“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与大通,此谓坐忘。”(《大宗师》)即彻底地摈弃人的感觉能力和理性自觉,彻底忘掉一切,在内不感到自身的存在,在外不识有天地万物,从而达到与“道”合一的境界。

  庄子的“无待”和“无己”的方法带有强烈的主观主义色彩,忽视外界环境对人的制约作用,脱离物质基础而追求精神的解放,并且这种解放还是通过泯灭人的自我意识和理性思维为代价。但是庄子通过这种精神的解脱方式成功的解决了先秦道家固有的问题:如何全生避害,同时也给我们以启示:人永远是自然的一份子,最终要回归到自然当中找寻精神的依托和生命的意义,物质是现代生活的必须要件,但在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却不能为物质力量所控制,不能在追求物质的同时泯灭了人性,丧失了精神追求和精神修养。

  3、逍遥游

  逍遥游是庄子自由观的灵魂,也是他人生哲学的最高境界,同时可以看成是他追求精神解脱的具体方法体系。这个方法体系有两个层次:相对幸福和绝对幸福。

  第一个层次是获得相对幸福的方法。自由发展我们的自然本性,就可以使我们获得一种相对的幸福。“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谓之德。”(《天地》)这个“德”,就是使我们成为我们者,即自然能力,充分而自由的发挥了这种能力,自由的发展了我们的自然本性,我们就获得了相对的幸福。庄子在《逍遥游》里讲了个故事,大鸟能飞九万里,小鸟只能从这棵树飞到那棵树,但是它们都发挥了自己的自然能力,按照自然本性做事,因此它们是同等幸福的。“凫胫虽短,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故性长非所断,性短非所续,无所去忧也。”(《骈拇》)万物的自然本性没有绝对相同的,也不必追求绝对的同,只要充分而自由地发挥自然能力,就是幸福的。

  第二个层次是获得绝对幸福的方法。获得真正的自由便是获得了绝对的幸福,而真正的自由是“无待”的,即不依赖任何条件的。要达到真正自由的境界,不仅要摆脱一些客观条件的束缚,更重要的是要摆脱个人肉体的和精神的条件的限制,真正做到“无己”。只有无己的人才能逍遥游。“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齐物论》)我与“道”合而为一,庄子称达到这种境界的人为“真人”。要达到这种境界,首先要“缘督以为经”(《养生主》)居于善恶好坏的空虚之处,善恶都不追求。站在是非善恶之间,生命就不会被损害,便能自由自在的生活了。其次是“坐忘”(《大宗师》),即忘掉客观世界,忘掉自己的肉体,忘掉一切认识活动,达到与天地混为一体的境界,在精神上也就真正自由了,也就逍遥了。

  到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庄子的逍遥游实际目的是追求一种精神的自由和解放。不管外界环境如何困苦、混乱,只要心灵虚静、物我两忘、达到与“道”合一的境界,就会成为至圣之人,获得绝对的幸福和自由。说到底,他所追求的幸福是一种主观的、内在的、个人的幸福观,通过摆脱客观条件的束缚来获得主观的自由。虽然他的这种逍遥游具有神秘主义倾向和混世主义态度,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但对于庄子的逍遥游,更重要的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吸收其中的合理成分。

  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带给了我们极大的便利和物质享受,我们有着丰富的物质成果。但精神文明与之相比却略显不足。物质极大丰富的同时却伴随着精神的空虚和堕落,没有了精神的动力和支撑,我们感觉到无家可归。究其原因,人在追求物质享受和便利的同时丢失了自己,人被物化了,物成为人的主宰。物质文明越发达,我们越迷失在物中。幸福的程度等同于对物的拥有程度的同时,幸福变得越来越没有内容。我们失去了可供遨游的精神海洋,思维这朵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失去了原有的光彩。在被物所累的时候,我们不妨也学一学庄子,调整看待物质财富和精神自由的视角,重视精神追求,找寻精神的解脱与心灵的幸福,自然而然的生活,抛弃虚伪和“人为”,追求“无为”、宁静的生活。

  从个人角度来说,庄子的人生哲学也是我们身处逆境时的精神治疗法。有人说中国人在成功时是儒家的,在失败时是道家的,这不无道理。人生多艰,人的一生会遇到许多不顺利和磨难。道家哲学的“无为”人生哲学为我们提供了修养生息、调整心态的机会和思想支持。没有了物的牵绊,精神变的自由了,有时间总结经验、衡量得失。事实上,由追逐名利带来的心灵的重负、精神的束缚从大道的角度看都是无足轻重的,因为得失荣辱、美丑高下都是短暂的、外在的。悟出了这些,对于失败就不会看的那么重了,心态也就随之平和。通达的面对人生,不断的提高人生的境界,做一个宽广、豁达、自由的人。

哲学专业毕业论文2

  论文摘要:

  本文在对儒家思想的“仁”“礼”“和”等概念梳理基础上,找到其和西方社会学概念共同体精神的共通之处,浅析了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论文关键词:

  儒家思想;和谐;共同体;共同体精神

  一、儒家思想的实质

  儒家思想的实质可以概括为以下主要方面:仁、义、礼、智、信、忠、恕、孝、悌、节、和、勇、让等。本文主要从仁、礼、和几方面举例浅析儒家思想的共同体精神之所在。

  (一)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

  “仁”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孔子言“仁”从“爱人”为核心,包括恭、宽、信、敏、惠、智、勇、恕、孝、悌等内容,而以“不欲,勿施于人“和”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实行的方法。所谓仁爱就是:要想自己立得住,同时也要使别人立得住;自己要行得通,同时也要别人行得通。凡事都能推己及人,就可以说是实行仁爱的方法。“仁”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表现为从“孝悌”到“泛爱”的人类之爱。“孝”是子女对父母的爱,它强调的是子女对父母的赡养、尊敬和服从。“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儒家提倡的“仁”出于血亲之爱的博爱思想。且儒家提倡的仁爱是有原则的爱,“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孔子讨厌那种无原则的爱,称左右逢源毫无原则的人为“乡愿”。当然,这是儒家伦理思想情感具有阶级性的体现。

  (二)儒家思想的行为准则是“礼”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与内在诉求,是为人之本。而“礼”则是“仁”的外在表现,是儒家思想的行为准则。礼在中国古代用于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释名》曰:“礼,体也。言得事之体也。”《礼器》曰:“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无本不立,无文不行。”礼是一个人为人处事的根本。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标准。故《论语》曰:“不学礼,无以立。”在汉朝之后,特别主张以“礼”教化异族,提倡和睦共处。孟子提出的“仁者无敌”,主张“以德服人”,其中就包含着以礼服人,提倡王道,反对霸道的思想,即反对以武力作后盾处理国际关系;主张利用和平手段,通过在国际间建立相互信任关系而扩大自己的影响。

  (三)儒家思想的终极目标是“和”

  孔子以和作为儒家思想人文精神的核心。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孔子也强调:“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和,就是矛盾对立面或各种不同因素的和谐结合;同,就是人为地取消矛盾对立面的差异,而强求简单的同一。儒家的和而不同的思想作为其行政伦理的规范要求可从以下几方面阐述:其一,儒家强调和而不同是遵循道的基础上的和谐,而不能不顾原则、标准地盲目随从及人为附和。其二,儒家认为和而不同是真正的团结而不是相互利用和勾结。“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意思是君子普遍地团结人而不相互勾结,小人相互勾结而不能普遍地团结人。其三就“和”的重要性,儒家也作出了论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论语·学而》。

  二、儒家思想中的共同体精神

  人类社会的长期发展进程中,共同体一直是其存在的主要形态。但是,从学术上专门对共同体进行探讨却是社会学产生以后的事情。从“共同体”概念的提出者滕尼斯以及后来的学术研究中可以看到,共同体代表的不仅仅是传统社会,它更代表了一种社会结合方式和一种特定的精神实质。在滕尼斯看来,“‘共同体’这个概念是指那些有着相同价值取向、人口同质性较强的社会共同体,其体现的人际关系是一种亲密无间、守望相助、服从权威且具有共同信仰和共同风俗习惯的人际关系;这种共同体关系不是社会分工的结果,而是由传统的血缘、地缘和文化等自然造成的。”更为重要的是,相同的生活环境和经历使得他们之间逐渐形成了共同的信仰和共同的风俗习惯,并最终形成一种与这种社会结构相一致的文化特征——共同体精神。从滕尼斯的这些经典论述中,我们大致可以认为,所谓共同体精神,主要涉及到这样一些内涵:

  (一)共同体精神表现为一种彼此的亲密性。这种亲密性造成了生活在共同体中的人们彼此之间相互认同,难分彼此,对自己的群体具有很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也形成了共同体中无形的凝聚力,以至彼此的依赖到了不可分割的程度,最终使得共同体几乎成为一个个凝固的整体。

  (二)共同体精神主要包含了“共同”和“共有”的内容。由于有了“共同”,才有可能对所有物的“共有”。就像在家庭生活中,由于父母、子女、兄弟姐妹是生活在一起的,所以才会不分彼此,共同拥有他们所拥有的一切。

  (三)共同体精神主要体现的是一种“相似性。这种相似性既是共同生活的结果,也是共同体精神得以形成的前提条件。”

  1、以“仁(人)”为本促进共同体成员之间彼此的亲密性

  孔子的“仁爱”伦理思想对于当代社会防止和纠正人的异化,提升个人价值理性,弘扬人文精神,完善自我,成就理想人格具有现实意义,孔子告诫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不论是面对自己的亲人还是面对陌生人,都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以“爱”来达到人际关系的和谐。这也正是共同体精神的实质所在。“人在情感中,恒只见对方而忘了自己;反之,人在欲望中,却只知为我而顾不到对方。人间一切问题,莫不起自后者——为我而不顾人;而前者——因情而有义——实为人类社会凝聚和合之所托。”为什么同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的可以为了对方而忘了自己,有的却会不顾对方的人格而随意践踏?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前者是发生在彼此非常熟悉的共同体内部,而后者则发生在彼此陌生的社会。而儒家“以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的道德践行方法与共同体精神实有异曲同工之功效。

  2、以“礼”相待调整共同体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

  当社会从传统向现代变迁时,整个社会结构必然发生根本性变化,人与人之间将从熟悉走向陌生,财产关系将从“共有”走向“自我占有”,异质性将代替同质性,法制将代替人治。所有这一切的直接后果是把人的原始欲望都充分调动起来了。当人性的欲望被撬动以后,人的欲望也就随之急剧膨胀起来,每个人都更多地想着如何从他人那里获取而不是如何给予,其结果是“人人为己,人人都处于同其他一切人的紧张状态之中,他们的活动和权力的领域相互之间有严格的界限,任何人都抗拒着他人的触动和进入,触动和进入立即被视为敌意。”用霍布斯的话来说,就是人与人的关系变成了“狼与狼的关系”。于是人们之间便不再有“熟人”之间的亲密和共同体内部的相互拥有。由于“陌生”,因而彼此之间可以不讲情义,竞争、冲突也可以毫不留情。

  这种同自私自利、缺乏感情和关怀照顾联系在一起的人际关系不可能与“礼”相融,也不可能培植出一个共同体内部亲密无间、守望相助、服从权威且具有共同信仰和共同风俗习惯的人际关系。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儒家主张“以礼敬宾”,提倡追求人际间的和谐。孔子主张“中庸”“仁爱”,提倡“和”与“礼”,强调通过礼度的教化使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友善对待。

  3、以“和”培育共同体成员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近年来,中国几大城市都在讨论准入制度,意欲把“低素质”的外来“闲杂人员”排除在城市之外,以维持基本的社会秩序。根据一系列调查结果,大城市的居民尤其是白领,普遍支持设立这样的制度。诚然,准入制度的提出有其现实的背景。这个背景,就是城市治安的不断恶化。但是城市治安恶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外来“闲杂人员”失去了传统村落的共同体和面对面的人际网络,同时又不能进入新的城市共同体,并建立新的人际网络。解决城市化过程中治安问题的根本办法不是堵而是疏,让城市的社区接纳他们,“使他们把城市看做自己的家,建立新的共同体的归依感和责任,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所谓“兔子不吃窝边草”,也就是这个道理。”

  结束语

  儒家强调“和而不同”是遵循道的基础上的和谐。是真正的团结而不是排斥和勾心斗角。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必然加速城市化进程,我们的城市化离不开外来人员或者我们所谓的“农民工”。城市化会把更多外来人员吸引到城市中来。我们应该给他们创造一个家园感,帮助他们在城市共同体中找到归属感和认同感,只有这样共同体精神才能真正形成和成熟起来了,它可以帮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互相关爱、彼此信任、服从法律的权威,在生活中享受和谐的快乐。

哲学毕业论文

标签:哲学毕业论文 时间:2021-06-22
【yjbys.com - 哲学毕业论文】

  难忘的大学生活将要结束,我们都知道毕业前要通过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比较正规的、有准备的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形式,写毕业论文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哲学毕业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

  人的“生存”与“生活”的矛盾是人类存在的一对根本性矛盾,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类的“生活”方式同动物式的“生存”方式区别开来。文章将从哲学的角度,探讨“生存”与“生活”的基本内涵,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二者的相互关系以及人的异化活动下的“生存”与“生活”的转变与出路。

  【关键词】

  生存;生活;马克思主义;异化

  哲学不是超乎于人类世界之外的遐想,它总是深切地关注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古今中外的哲学家们大都对人类社会生活表现出了极大的热忱,他们苦苦探索着人类的存在方式,寻找着人们生活的意义及价值。人类作为万物之灵长,是一种最为矛盾性的存在,人类既与其他物种一样自然而然地生物性地“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又是能够自我意识、自我改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具有人类特殊性的区别于其他生物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存在。

  一、哲学视域下的“生存”与“生活”的基本内涵

  “生存”,是指动物(包括人)本能地无意识地去适应环境来维持其生存的生命活动,是一种纯粹性的自然反映。古希腊先哲柏拉图曾对其门徒说:“人就是没有羽毛的两条腿动物。”强调了人的动物性与自然属性。近代法国哲学家拉美特里在其名著《人是机器》中提出:“人归根结底却是一些动物和一些在地面上直立着爬行的机器而已。人的身体是一架钟表,不过这是一架巨大的极其精细、极其巧妙的钟表。心脏是什么?心脏是发条,神经是游丝,关节是齿轮,人的欲望、快乐、爱情、痛苦等等都是受到机械规律支配的;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多几个齿轮,多几根弹簧而已。”指出了人的动物性和机械性。我国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子也说道:“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表明了人与动物一样也具有生理层面的自然反映。动物式的“生存”活动是没有意识的生命适应行为,它们依据与生俱来的本能维持自己的生存,因此动物可以说是一种“自然性”、“自在性”的存在。“生活”,是指人类有意识地认识自我与世界、改造自我与世界以及能动地从事物质生产的生命活动,是一种创造性的超越本能的反映。“生活”是人类特有的生命存在方式,同动物的存在是相区别的,正如马克思所说:“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早在古希腊时期,哲学家普罗泰戈拉就曾用神话的方式说明了人类之所以不同于动物的根本特征是在于人类拥有技术和智慧,他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存在时万物存在,不存在时万物不存在。”该命题虽带有主观唯心主义的因素,但却肯定了人的思维的能动性,有别于动物的本能式反映。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还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表明了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区别,即“人是理性的动物。”动物是没有理性的,它们对世界的认知是出于本能的感性,人类自身虽并不完全排除了本能的感性,但却可以能动地发挥着自己的理性,凭借自己的意识和意志去“生活”。人类特有的“生活”活动是有意识的生命创造行为,人类依据自己的意识与理性从事着社会实践活动,认识与改造着自己和世界,因此人类可以说是一种“自觉性”、“自为性”的存在。人类的生命是“生存”与“生活”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存在方式,是自在自为的双重存在。人类既服从着宇宙的规律、以大自然所赋予的本能去适应自然,又以后天发展起来的意识在实践中去实现着理想、改造着世界、刷新着历史。

哲学本科毕业论文

标签:哲学毕业论文 时间:2021-06-18
【yjbys.com - 哲学毕业论文】

  难忘的大学生活将要结束,毕业论文是毕业生都必须通过的,毕业论文是一种比较正规的、比较重要的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形式,那要怎么写好毕业论文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哲学本科毕业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摘要】

  春秋战国时期涌现出一大批学子贤哲,创造出一系列五彩缤纷的理论学说,这些理论学说对我国社会政治思想、科技成就乃至文化传统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文章集中于其思想理论核心内容分析了造成我国传统文化的本质原因,从而浅析了中国古代主流的哲学思想。

  【关键词】

  诸子;哲学;思想;文化

  在东亚和东南亚地区诸多国家的文化中,各地区在历史、地理、环境方面差别巨大,但这个文化最初的来源却存在着惊人的一致性,它代表着―种人类的文化样式,在泛东亚文明中的核心便是儒的思想,要了解它,要追溯到我国那个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代诸子思想。

  一、春秋战国时期主要的思想体系

  孔子思想的出发点和其一切活动,包括他的学术活动和政治活动的目的都是围绕周礼而展开的,要求人们“克己复礼”,补充以“仁”、“义”等道德观。至于天道自然、生产技艺方面的知识,孔子认为此乃“小人之事”,而非“君子之学”。孟子在性善论的基础上主张施行“仁政”,《孟子告子上》曰:“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并提出:“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将“明人伦”作为其学习之终极目的,在政治思想方面,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至于天道物理因果运作之事,一些自然现象仅用来注释其政治观点。荀子“礼”、“法”并重,主张性恶论,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要靠后天的“修身”“师法”来使人从善,在政治思想上,与孟子明显不同,荀子主张强化君权,但重视民的作用,《荀子哀公》中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承认有自然规律,提出“明于天人之分”的唯物主义观点,然而他也认为君子“之于天地万物也,不务说其所以然,而致善用其材。”即对大自然主要在利用而不探究其奥秘。孔、孟、荀及其他儒家学子,崇尚政治人伦之“礼义”,贬抑探索天地自然之“物理”和生产技艺这一点上是一脉相通的,从而构成了中国持续两千多年的“重政务、轻自然、斥技艺”的儒学传统。

柏拉图哲学系毕业论文

标签:哲学毕业论文 时间:2021-03-13
【yjbys.com - 哲学毕业论文】

  柏拉图(公元前427-347年)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的政治哲学思想对于西方的政治学甚至整个文化的发展,无疑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他认为,只有启蒙所形成的“开放洞穴”使政治成为可能,也使得“政治哲学”成为必要,进而使得哲学与政治,睿智的认识与实际的行动形成合力。哲学王思想是柏拉图政治哲学中最核心的学说之一。在《理想国》中, 他从“正义”出发构建了哲学王统治的城邦国家,通过洞喻故事把正义城邦何以可能的问题转化为囚徒解放问题。囚徒解放既涉及囚徒个人的解放,更重要的是囚徒群体的解放。前者的核心是困境中的某个囚徒走出洞外成为自由人,即哲学家的造就问题;后者是这个哲学家重返洞内去解救同伴,从而使自己转变为哲学王的问题。如何造就哲学王以及哲学王如何建构正义城邦是柏拉图政治哲学的主题。不过,柏拉图在论证这一主题时,其思想也在不断地发展与转变,并逐渐把教化与强制、统治与民主、正义与法治联系了起来,以构建他的正义城邦,作为对现实xx的城邦政治的批判。

  一、“哲学王”思想的渊源

  柏拉图出生于雅典的一个贵族家庭,早年的他是民主政治的拥护者。不过,公元前431-404年,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与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联盟之间的一场长达28年的战争,使得雅典的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的破坏,人口锐减,传统的伦理道德标准和宗教信仰也遭到严重的破坏。在这种社会矛盾纷呈的状况下,民主政体的弊端日益暴露:民众们虽然参与城邦政治,但却不知怎样参与,多数是凭借个人的好恶来做决定,这就容易被极少数政治家利用做出一些不明智的决定,再加之个中原因,雅典战败,民主文明的繁荣时代也宣告终结。之后“三十僭主”政体乘机取代了雅典的民主政体,这些僭主中一些是柏拉图的亲戚和好友,他们曾经邀请他一起执政。最初,柏拉图对于新政体抱有好感,认为当政者是在进行改革和公正地治理国家。但是,随后的发展却使柏拉图看到僭主政治并没有给国家带来正义。苏格拉底作为公民被推选为五百人大会议员,雅典人要集体审判十将军,因为他们由于风暴没有注意运回阵亡的士兵尸体,当时诸多议员迫于压力,只有苏格拉底冒着被处死的危险坚持十将军无罪。此外,苏格拉底还曾受三十僭主的胁迫,要他判萨拉米斯的赖翁死刑,但苏格拉底坚持不去行不义。[1]这使得柏拉图放弃了对于僭主政体的希望。

哲学毕业论文致谢范文

标签:其他范文 时间:2020-12-16
【yjbys.com - 其他范文】

  引导文:撰写毕业论文对于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提高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有着重要意义。下面是yjbys小编整理的有关哲学毕业论文致谢范文,供大家参考!

  哲学毕业论文致谢范文(一):

  近三年的学习和科研工作,不仅使我的知识结构和科研能力上了一个新台阶,更重要的是,各方面的素质得到了提高。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X老师的深切教诲与热情鼓励。值此论文顺利完成之际,我首先要向我尊敬的导师X老师表达深深的敬意和无以言表的感谢。同时感谢XXX教授在我学习期间给予的帮助。

  感谢和我一起工作的XXX、XXX。XXX灵活考虑问题的方式,严谨的解决问题的态度;XXX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认真的科研态度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感谢和我一个实验室的XXX、XXX、XXX、XXX、XXX。没有他们无私的帮助,我是无法完成论文工作的`。

  感谢我们教研室的XXX、XXX、XXX,和他们一起度过了这段美好时光是难以忘记的。

  感谢我的挚友xxx,xxx,xxx等等。他们在一起度过了很多快乐,开心的日子。在他们的帮助下,我顺利的解决了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最后深深的感谢呵护我成长的父母。每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父母总是第一个给我鼓励的人。回顾20多年来走过的路,每一个脚印都浸满着他们无私的关爱和谆谆教诲,10年的在外求学之路,寄托着父母对我的殷切期望。他们在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无私支持,坚定了我追求人生理想的信念。父母的爱是天下最无私的最宽厚的爱。大恩无以言报,惟有以永无止境的奋斗,期待将来辉煌的事业让父母为之骄傲。我亦相信自己能达到目标。

反思当代中国哲学的精神构建毕业论文

标签:哲学毕业论文 时间:2020-12-12
【yjbys.com - 哲学毕业论文】

  一、马克思启示与现代民族文化的构建

  每一种特殊文化在走向现代社会的过程中都会遇到文化的构建问题,可参照先行者的角度来看,中国民族文化的现代构建与德意志民族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在现代化浪潮的发展下,文化的现代构建既肯定了社会的现代性,也反映了对现代性无限扩张的某种反驳。当前文化构建的核心问题便是如何构建现代精神生活,这也是现代社会中存在的难题。一方面传统的民族文化中很多内容并不适合现代生活要求的精神气质;另一方面人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的存在,并不能完全脱离传统。同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双重逻辑关系中,实践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层面,由于实践对象的具体性,人类需要更多的实践经验去把握具体的实践活动,而后抽象的科学理论才可以被转化为实践智慧,其中具体的转化过程便是人本逻辑与科学逻辑之间的相互中介,一方面,科学逻辑可以普遍反映人类思维实践活动规律,另一方面,人本逻辑也可以将文化理想作为需要实现的现实目标,这样双重逻辑之间的相互中介,便最终会转化为一个可以引导具体实践的总体观念。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解决哲学精神构建问题的过程中顾及了现实生活与文化理想,是一种具有现实意义的解决方式,可以为中国哲学精神的现代构建提供更多启示。

  二、自由主义与现代新儒学

  如果我们承认现代化的不可避免性与传统文化与现代性之间的冲突问题,那么中国哲学精神的构建实质就是在现代化事实下的重构哲学精神。任何民族的哲学精神都应该充分体现该民族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终极理想目标,中国哲学精神也不例外,它可以为现代的中国人提供一个更为温馨的精神家园。因此构建过程中必须兼顾当下的社会现实以及由此衍生的新儒学思想。与自由主义不同,现代新儒学主要寻求一种道德层面的'理想主义道路,虽然它也提倡复兴传统儒家思想,但这种复兴的前期应该是在现代生活之中,因此必须面对现代化的社会生活。中国自由主义与现代新儒学之间的对立体现了现代社会矛盾的根本对立,甚至不可能因为某种理论方式而消解。

哲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标签:参考文献 时间:2020-10-16
【yjbys.com - 参考文献】

  期刊类文献:

  [1] 《张东荪政治思想的整体特征》 [J].周骁南,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4 年第 4 期

  [2] 《浅谈张东荪民主社会主义思想》 [J].乌云萨娜,佳木斯大学学报,2011 年 10 月

  [3] 《论张东荪的联邦制思想》 [J].龙长安,同济大学学报,2007 年第 6 期

  [4] 《张东荪民主主义思想论述》 [J].邱若宏,中南大学学报,2004 年第 6 期

  [5] 《张东荪的宪政观》 [J].胡丽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6 年第 6 期

  [6] 《评张东荪论传统宇宙观》 [J].张耀南,哲学研究,2003 年第 4 期

  [7] 《试论张东荪的中间路线思想》 [J].宋亚文,河北大学学报,2003 年第 1 期

  [8] 《试析张东荪的“文化主义决定论”》 [J].江琳,历史教学,2007 年第 7 期

  [9] 《试论张东荪的`知识标准说》 [J].王国银,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 年 4 月

  [10]《张东荪与民主主义思潮》 [J].吴孝武,中国文化,1995 年第 10 期

  [11]《试析五四时期张东荪的中西文化观》 [J].左玉河,历史研究,1998 年第 3 期

  [12]《试析张东荪“社会主义的民主主义”理论》 [J].左玉河,史学月刊,1995 年第 2 期

哲学毕业论文答辩自述稿及注意事项

标签:论文答辩 时间:2020-10-14
【yjbys.com - 论文答辩】

  在论文答辩前,考生准备的充分与否是保证论文质量与效果的关键,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哲学毕业论文答辩自述稿及注意事项,欢迎阅读参考。

  范文: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是来自XX级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的学生xxx。我的论文题目是《xxx》。下面本人就具体阐述一下论文的主要结构和内容。

  本论文的主要框架是各章内容、结论、创新点与不足、展望与致谢等,本人就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具体阐述。全文共分为四章。

  在绪论中,主要概述了选题背景与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和方法。接下来本人就对此分别展开阐述。

  第二章是科学是变革思维方式的精神力量。主要从工业革命时代马克思科学观产生和发展的背景、科学的发展对认识论的变革作用、科学的发展对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形成的作用这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第三章是科学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力量。主要从近代科学的发展促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和巩固、马克思关于劳动工具是生产力水平的标志的论述、马克思关于科学是生产力的论述这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第四章是科学促进社会形态更替和人的发展。主要从科学通过变革生产关系来变革社会制度、科学的发展为新的更高级的社会制度奠定物质基础、科学与劳动异化以及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这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论文通过研究得出了以下几个结论:(1)科学对人类的思维方式起着重要的变革作用;(2)要重视科学的物质生产和变革作用;(3)科学具有二重性;(4)科学最终目的是要为人的发展服务。

哲学本科毕业论文

标签:哲学毕业论文 时间:2020-10-14
【yjbys.com - 哲学毕业论文】

  摘要:在西方哲学史上,康德的地位是无与伦比的。他不仅以其批判哲学实现了对传统哲学的根本变革,而且以其新哲学理念影响着现当代西方哲学的总体发展。理解把握康德的批判哲学,不仅是理论上的贡献,对现实也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通过梳理康德批判哲学的主要思想来源,阐述康德批判哲学体系的主要内容,试图对康德批判哲学的意义作出一些探讨。

  关键词:康德 批判哲学 思想来源 体系内容 意义

  康德的批判哲学开创了德国古典哲学之先河。大概从十八世纪七十年代期,康德从研究自然科学转向研究哲学,在其先后发表了《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三部哲学著作中,康德分别阐述了他的认识论思想、伦理学说和美学观点,构成了所谓“真”、“善”、“美”的批判哲学体系。总体来说,康德批判哲学的形成是西方哲学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它不仅检查了西方哲学长期发展的成果,而且提出了新的问题,至今仍具有较大的影响。

  一、康德批判哲学的主要思想来源

  康德的哲学思想经过了一个长期艰苦的探索过程,在康德批判哲学的形成过程中,有两个人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一个是休谟,一个是卢梭。康德在他们的启发下,形成了后来批判哲学的两大主题,这就是自然和自由。

  康德建立批判哲学,休谟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他说:“我坦率地承认,就是休谟的提示在多年以前首先打破了我独断论的迷梦,并且在我对思辩哲学的研究上给我指出来一个完全不同的方向。”[1]9休谟提出了习惯联想说的因果论,认为因果联系的观念只能在“思想的习惯联系”的感觉中去寻找。这样,休谟就否认了因果关系的客观性,断言人们的因果观念不是来自客观的因果联系,而是来自对心中的一种联系的感觉。

哲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标签:哲学 时间:2020-10-12
【yjbys.com - 哲学】

  哲学论文分为中方哲学、西方哲学等等方面,是哲学研究工作的记录和总结。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哲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仅供参考。

  论文摘要:

  本文在对儒家思想的“仁”“礼”“和”等概念梳理基础上,找到其和西方社会学概念共同体精神的共通之处,浅析了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论文关键词:

  儒家思想;和谐;共同体;共同体精神

  一、儒家思想的实质

  儒家思想的实质可以概括为以下主要方面:仁、义、礼、智、信、忠、恕、孝、悌、节、和、勇、让等。本文主要从仁、礼、和几方面举例浅析儒家思想的共同体精神之所在。

  (一)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

  “仁”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孔子言“仁”从“爱人”为核心,包括恭、宽、信、敏、惠、智、勇、恕、孝、悌等内容,而以“不欲,勿施于人“和”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实行的方法。所谓仁爱就是:要想自己立得住,同时也要使别人立得住;自己要行得通,同时也要别人行得通。凡事都能推己及人,就可以说是实行仁爱的方法。“仁”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表现为从“孝悌”到“泛爱”的人类之爱。“孝”是子女对父母的爱,它强调的是子女对父母的赡养、尊敬和服从。“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儒家提倡的“仁”出于血亲之爱的博爱思想。且儒家提倡的仁爱是有原则的爱,“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孔子讨厌那种无原则的爱,称左右逢源毫无原则的人为“乡愿”。当然,这是儒家伦理思想情感具有阶级性的体现。

哲学专业毕业论文

标签:哲学毕业论文 时间:2020-10-09
【yjbys.com - 哲学毕业论文】

  庄子是先秦道家的集大成者。他在吸取前人所长的基础上提出了齐生死、一物我的思想,并将人生痛苦的根源归结为“有待”和“有己”,认为最终的自由是精神的自由和解脱,人生自当逍遥游。他的人生哲学在现时代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我们分析和借鉴。以下是人生哲学的论文,欢迎阅读。

  张岱年先生曾说过,世界上关于人生哲学的思想,以中国为最富,其所触及的问题既多,其所达到的境界亦最深。追溯中国古代研究人生哲学的大家,当以老子为始祖。但对于人生做全面深入分析的,还是与老子一脉相承的庄子。庄子的思想虽然有混世主义和宿命论的嫌疑,但他的齐生死、一物我的理论,轻物重生的思想和追求精神自由的方法在现时代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庄子(公元前约369-前约286年),姓庄,名周,是先秦最大的道家。先秦道家的发展一共经历了三个阶段,庄子的思想是第三阶段也是最后阶段的代表。道家哲学的出发点就是全生避害。处于第一阶段的杨朱思想,中心是“避”,即逃离人世,隐遁山林。但世事复杂,仍有一些事是无法回避的。到了老子,除了“避”以外,更企图揭示宇宙万物变化的规律,使事情向着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发展。庄子作为先秦道家的集大成者,吸取前人所长,不再单纯强调“避”和认识规律,而是产生了齐生死,一物我的理论,从一个更高的起点看待万事万物,看待人生。

  一、齐生死,一物我

  庄子说:“天地与我并为,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齐生死,一物我的思想实际包含了两方面内容,一是对待人人都必须面对的生死问题,把生死看作自然之本性,跨越生死的鸿沟;二是对待人生存与其中的自然,强调人是自然中的一份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