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电子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按一门课程计,是普通中等专业学校、高等专科学校、本科院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及研究生学历专业教育学业的最后一个环节,为对本专业学生集中进行科学研究训练而要求学生在毕业前总结性独立作业、撰写的论文。从文体而言,它也是对某一专业领域的现实问题或理论问题进行 科学研究探索的具有一定意义的论文。一般安排在修业的最后一学年(学期)进行。

应用电子毕业论文1

  摘 要: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培养目标是高素质、技能型的人才,但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很多高职院校大学毕业生动手能力不强,基本素养并不高,归根结底是因为高职院校课程教学方式方法陈旧,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本文以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为例,分析了当前学生的情况,阐述了课程教学现状,提出了课程改革的思路,希望能够提高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更多应用电子技术相关范文尽在职称论文发表网。

  关键词:应用电子技术论文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国发[20xx]35号)《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江苏省教育厅《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苏教高[20xx]16号)的文件精神,为改变传统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的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相脱离、实践与理论相脱离和教学模式落后的状况,从而有针对性地提高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毕业生职业素质,以增强社会竞争力和社会生存能力,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和优势,笔者将对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改的研究总结如下。

  一、课程改革目标与任务

  课程改革是专业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加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环节。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在以能力为本位的现代职业教育思想指导下,开发和构建新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以项目课程开发为中心,重点研究课程的综合化和模块化,强化实践教学,重视职业素养养成,充分体现职教课程的特色。

  通过课程改革,完善专业课程管理体制,彰显就业导向的办学特色;确立符合新课程要求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积极探索教学活动与技术开发、推广、应用紧密结合;构建符合人才需求的,体现多样性、选择性的职业岗位群课程结构,适应学生个性化需求和培养学生岗位变化适应能力;优化教学过程,改变教学方式,完善实践教学的基本标准和规范建设,提高教学实效,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改革评价制度,建立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评价体系;改善学校装备,加快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数字化进程建设,促进信息技术在课程改革中的广泛应用。

  二、课程改革内容与实施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构建“产品导向、项目递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以真实的电子产品作为学生学习、实训的载体,采用边学边练、学做合一的教学手段,将电子产品装、调、修的全过程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职业素养、基本技能与专业综合能力。具体方法:将主要产品按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安排在不同的学期,每一学期针对该类产品的装调修能力进行项目化、学做合一的培养。随着产品复杂程度的递增,相应实训项目课程也从基础项目、模块化项目向综合实训项目递进;对学生技能的训练从基础技能、专项技能向综合技能递进;学生经历校内实训基地学练合一、校内综合性实训基地学做合一、企业顶岗实习及毕业设计等不断递进的职业能力训练过程,获得良好的岗位综合能力。同时选定的产品之间存在一定的技术关联性,因此实训项目课程前后、项目之间在递进的同时保持关联,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有效掌握与灵活应用。学生经过这种模式的培养与训练,在适应岗位基本需求的同时,将获得职业竞争力的提升。

  具体人才培养模式安排如下:

  第一学年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电子电路的识图、分析、制作与调试等职业岗位的基本技能训练;第二学年利用校内综合性实训基地进行职业岗位的基本技能训练与综合技能训练;第三学年上半学期主要让学生学习拓展知识和常识性课程,并且把考工训练也安排在此学期,学生也可在考工训练环节参与企业实习,考取相应技能等级证书,下半学期利用校外企业实训基地与校外企业实施综合项目训练与顶岗实习并完成毕业设计,实现岗位生产与岗位学习的有机结合,进行职业岗位的综合技能训练。

  2.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教育贯穿始终。

  将学生职业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依托学校构建的科技活动兴趣小组,通过举行“电子创新设计大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通过“院级电子技能大赛”、“南通市职业技能创新大赛”、“江苏省职业技能创新大赛”、电子兴趣小组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职业协作意识和职业技能,提高学生的敬业责任感和抗压忍耐意志,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与创新能力。

  (二)课程体系改革

  以岗位职业活动为导向,以电子产品的装配、综合测试与辅助设计作为能力培养的主线,以真实的电子产品作为学生学习、实训的载体,开发学习内容与职业技能深度融合的课程体系。把原培养方案当中的基础理论课、专业技术课、专业实践课、选修课修课的模式改为更能体现培养能力要求的文化素质课程、基本能力课程、岗位能力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和实践环节课程设置模式。

  1.素质教育课程改革遵循“服务素质、服务技能”的原则,分为基础性和应用性两个模块,前者是把一些培养人文素质的课程进行学习,后者是面向专业学习必备基础知识进行学习。一方面重视文化课提高学生基本文化素质的功能,另一方面强化文化课为专业课服务的功能。

  2.能力课程分为基本能力课程和岗位能力课程。能力课程改革遵循以技能为中心,以理论够用为度,开发适应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能力课程。

  3.专业拓展课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或就业岗位所需选择需选修课程。

  4.实践课内容紧扣当前企业所需求的专业技能而设定。

  在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采取以下措施:

  (1)按职业岗位能力要求,重构“以真实电子产品项目为载体”的课程体系,确定构成专业课程体系的工作任务、基于电子产品综合测试工作过程的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围绕电子产品综合测试工作任务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

  (2)将一些课程进行整合。如将传统的“高频电子线路”课程和“低频电子线路”课程整合至更能体现技能培养的“放大电路分析与测试”课程中,通过扩音机、收音机、充电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等实际电子产品的设计、安装与测试,锻炼学生的分析、测试与辅助设计能力。

  (3)重点研究体现核心能力本位的课程。如“音视频电路分析与测试”和“家用电器设备电路分析与检测”。“音视频电路分析与测试”课程可以以彩色电视机为项目载体进行教学,锻炼学生整机原理分析能力(识图能力)、装配能力、调试与检测能力;“家用电器设备电路分析与检测”课程以空调、洗衣机、冰箱、微波炉、电磁炉等常用电器设备为载体,研究工作过程、对性能进行检测或进行调试,学生的综合测试能力得到进一步锻炼。

  (4)开设一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拓展课程,如创新设计与制作课。

  (5)开设常用工具和常识性课程,如现代通信技术、专业英语、计算机辅助设计(电子)等。

  (6)按照能力的递进要求设置实训课程,如先装配,再调试和检验,最后对整机产品性能能进行测试,并能对整机的故障进行有效分析和排除。

  (7)开展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相对应的实践环节,对学生的综合技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依据以上措施,根据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整合课程内容,将职业资格证书考核要求与内容融合到专业岗位综合能力项目课程中,形成与生产活动密切相连的、融职业技能要求于一体的课程体系。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模式改革

  在建立与完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把电子产品制作项目融入教学实践全过程,重点建设《放大电路分析与测试》、《控制电路分析与测试》、《音视频电路分析与测试》、《家用电器设备电路分析与检测》等课程。

  根据职业岗位能力分解本岗位的知识和技能要求,重构课程的知识点和技能要求。对《放大电路分析与测试》、《音视频电路分析与测试》等课程进行“学做合一”教学改革,将真实的电子产品作为实训项目,以项目导向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形成相应的项目过程考核机制,强化学生实践技能,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四)考核评价体系改革

  根据课程特点采取多种考核方式,具体方法如下:

  1.文化素质课程:集中考核,以理论为主,兼顾实践,部分课程可采取开卷考核。

  2.常识性或工具性课程:采取集中考核和平时考核并重的方法,既注重平时表现,又要考查其最终掌握程度。闭卷考核。

  3.项目化和案例课程:采取阶段化考核的方法,不集中考核。因此这类课程特点明显,以能力的培养为主线,项目完成与否和项目的最终评价结果,再加上项目报告,就可作为这一项目的评价成绩。最终把所有项目完成后给予其综合评价即可。

  4.实训课程:采取考查方法进行,根据掌握程度和实训过程进行评价。

应用电子毕业论文2

  1前言

  我国电子技术的教育起步较晚,但是在国家扶持下,应用电子技术教育得到高速发展。但应用电子技术教育内容仍然存在落后的问题。随着电子应用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中对电子技术人才的需求不断出现变化,很多学校学生普遍出现了就业困难的问题。情况表明,传统的应用电子教育教学无法满足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应用电子技术教育须在进行课程改革的同时,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实践。

  2应用电子技术发展前景

  应用电子技术发展历史悠久,最早出现在西方第二次技术变革中,当时并不叫做应用电子技术,而是与一些电学相关的知识,以期对电有足够的了解,主要掌握电路的基本原理以及一些安全常识等知识。随着世界技术的高速发展开始出现应用电子技术,目前所讨论的应用电子技术包括了很多种类,如家电智能化、仪器数字化以及微型计算机等。现代应用电子技术是随着电子技术高速发展而出现的专业课程,具有非常大的市场发展前景,具有很大的市场需求。

  3应用电子技术引入教育

  教学是社会发展的需求应用电子技术发展要求教育要培养出大批与之相适应的人才,以促进应用电子技术行业的发展。地方经济的转型与电子技术产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应用电子技术是电子技术产业的代表性专业,更是创新经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校教育引入电子技术教育,培养应用电子技术人才是为满足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4应用电子技术教育教学创新性要求

  应用电子技术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体系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校承担的职责应是为社会培养具有应用电子技术技能的专业人才,满足社会日益发展要求,其中一个关键环节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技术素养,包括优秀的实践能力,逐步加深学生对应用电子技术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新一代的高素质人才。

  近年来,应用电子技术在被很多高校作为重点的教学项目,高职、中职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也招收了相当数量的学生,但是很多学校的应用电子技术教育教学都是千篇一律,缺乏新意,落后于时代发展,难以适应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要下大力气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大力提高教学质量。

  应用电子技术教育教学进行创新需要我们充分了解应用电子技术创新的要求,创新不是简单照搬照抄国外的教学教育体制,也不是仅仅只着眼于教材本身,创新应用电子技术教育教学,应包括对课程、教材、课堂、社会实践等进行一系列的创新。

  5以提高学生技能为主,开展创新实践

  学生是接受应用电子技术教育教学的主体,要积极引导学生真正认识到应用电子技术创新对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改变他们对应用电子技术的单纯甚至是片面的看法,才能更好地让学生自己主动的吸取这门知识的精华。从大的方面来讲应用电子技术确实偏重于理科,但是这不意味着文科生就不能学习。应用电子技术也分为许多的方向,如电子产品的智能设计,要想这样的消费产品在社会上被消费者接受,不仅要具备相应的功能,在设计上也要适应消费者心理需求,讨人喜欢,对设计的艺术感有很高的要求,实现这一过程本身就具有较高的创造性和创新意义,学习应用电子技术,精通它的构造。教师在进行应用电子技术教育教学时要注意更新学生的应用电子技术的学习观念,加深学生对应用技术的全面理解。

  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是整个应用电子技术教育教学创新的重中之重。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只是一味地“念书教学”,降低了学生学习应用电子技术的兴趣。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注意创新教学方法,结合专业特点,鼓励学生学习,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在研究性问题教学中,从创设问题意境出发,合理使用现代教学技术,以实践真实问题为基础,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发生过程,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创新活动的能力。在课程知识培训中,根据专业特色开展训练,制订详细发展规划,形成更加系统的教学体系,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

  在教学模式的开展中,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模式,让学思维方式。如在基本逻辑运算关系学习中,可以采用简单直观的方式描述基本逻辑运算,在复杂逻辑运算关系学习中,就需要引导学生尝试通过以往学习的简单电路描述复杂的逻辑关系,开拓学生的思路。

  长期以来笔者在应用电子技术教育中存在很大误区,存在明显重学历而轻视经历的问题,应用电子技术教育专业性、实践性很强,与实际联系紧密,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需要强调将实践教学理念贯穿其中,重视核心能力的培养,针对实施操作性强的课程,需要强化知识和技能的统一性,保证学生能够同时得到技能和知识的锻炼。加大引导社会力量和企业参与到应用电子技术教育教学中来,社会实践可以使学生感知应用电子技术的各种仪器,提供更多实习机会让学生了解应用电子技术。在教学评价中,注意采用多种考核方式,减少书面考核成绩比例,根据学生整体情况综合评价学习效果,在评价中也可以考虑学生取得执业资格证书情况来评价学习情况。

应用电子毕业论文3

  摘 要: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电子整机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级专门人才。我们通过人才交流市场和电子行业调查了解到,许多招工单位急需招聘电子技术专业人才,而且主要需要生产一线的技能型、一专多能型人才。所以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就业市场前景广阔。

  关键词:课程改革; 技能要求

  世界高科技竞争和突破正在创造着新的生产方式和经济秩序,高新技术渗透到传统产业,引起传统产业的深刻变革,形成了许多融合机械类、电子类、电脑类、电力电子类等的新兴领域和新型产业,必然需要产品设备装配、维修、检测及管理的大量专业技术人员。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群主要为电子及相关企业生产线上的装配工、调试工、检测工、维修工以及一般的管理员工等。

  基于以上事实,我们将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为:

  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电子整机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级专门人才。

  一、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改革旧的课程体系,保证职业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必须抓好专业基础知识学习,使学生打好厚实的专业基础;加强职业技能的培养,突出专业技能;重视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这是我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的主要依据,同时,本专业在“贴近生产、贴近工艺、贴近装备”思想指导下,以电子产品设计、生产、安装、调试、检测及维护能力培养为核心,认真分析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针对中职教育的宗旨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社会岗位的需求,适时的调整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课程增强实用性、实践性,包含更多的现代技术和新技术应用。课程改革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是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的核心,是保证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的关键。电子技术专业的迅速发展,很多课程和教材已不适应专业发展的需要,应加大课程改革的力度,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活动为主线,构建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和运行机制。

  专业课程的任务是向学生传授从业所必需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强化职业技能训练,培养他们爱岗敬业的职业品质、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专业课程应当按照相应的职业岗位(群)的知识、能力要求设置,突出其综合性和实践性。课程内容的综合性——不受学科体系的约束;课程结构的整体性——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课程形式的灵活性——模块化,一体化;课程实现方式的多样性——显性与隐性课程的结合。

  电子企业需要的大部分是生产一线上的装配工、调试工、检测工、维修工以及一般的管理员工等,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第二课堂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合作创新精神,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潜能。将学生课余时间吸引到学习和创造中来。为了使第二课堂活动在充分立足自身专业特色的基础上开展,除了学生积极参与外,教师的主导作用必不可少。因此,我们将“课外活动兴趣小组”在业务上与电子技术教研室挂钩,并且在“教师岗位职责”中明确规定每位教师对学生的课外活动进行指导的工作量,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效果非常突出。

  二、明确毕业生面对四个就业岗位群各自技能要求

  1.电子产品营销岗位

  要求熟悉电路基本理论,掌握电子元器件、材料、电子产品的主要技术指标和相关标准以及应用领域。

  2.电子产品装配工岗位

  要求熟悉电路基本理论,掌握常用电子元件的识别办法、技术参数和装配要求,掌握电子元件的安装工艺与焊接工艺,熟悉电子产品的装配工艺过程,掌握电子产品的调试技术,能熟练使用各种常用焊接工具与焊接材料,具有较强的PCB板图和元件装配图的识图能力以及编写装配工艺流程卡的能力,具有使用新的焊接设备与装配工艺的能力。

  3.电子产品技术维修岗位

  要求熟悉电路基本理论,掌握单片机的工作原理及应用技术,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技术参数和使用要求,并能熟练分析电子产品的工作原理,具备运用常用电子测量仪器去测量、分析与判断电路故障的能力,掌握元器件的替换与焊接技巧,掌握电子产品的运行操作能力与调试技巧,具备良好的电子产品维修技能。

  4.电子产品一线生产、质量检验、调试、管理生产岗位

  要求熟悉电路基本理论,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技术性能和装配要求,掌握电子产品的加工工艺和生产过程,具有较强的组织、沟通与协调能力,具有现代化的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较强的生产安排与调配能力,良好的自学能力以及主动适应现代化生产的管理要求。

  大幅度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加大教学设施的投入,注重校内现代电子实训基地的建设。培养毕业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文化素养,尤其在吃苦耐劳、忠诚企业、讲究诚信、服从管理等方面要加强培养和教育,教育毕业生克服自卑心理和保守思想,勇敢地走出去,去创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毕业论文发表

标签:论文发表 时间:2020-12-06
【yjbys.com - 论文发表】

  摘 要: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培养目标是高素质、技能型的人才,但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很多高职院校大学毕业生动手能力不强,基本素养并不高,归根结底是因为高职院校课程教学方式方法陈旧,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本文以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为例,分析了当前学生的情况,阐述了课程教学现状,提出了课程改革的思路,希望能够提高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更多应用电子技术相关范文尽在职称论文发表网。

  关键词:应用电子技术论文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国发[2005]35号)《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江苏省教育厅《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苏教高[2008]16号)的文件精神,为改变传统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的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相脱离、实践与理论相脱离和教学模式落后的状况,从而有针对性地提高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毕业生职业素质,以增强社会竞争力和社会生存能力,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和优势,笔者将对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改的研究总结如下。

  一、课程改革目标与任务

  课程改革是专业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加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环节。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在以能力为本位的现代职业教育思想指导下,开发和构建新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以项目课程开发为中心,重点研究课程的综合化和模块化,强化实践教学,重视职业素养养成,充分体现职教课程的特色。

  通过课程改革,完善专业课程管理体制,彰显就业导向的办学特色;确立符合新课程要求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积极探索教学活动与技术开发、推广、应用紧密结合;构建符合人才需求的,体现多样性、选择性的职业岗位群课程结构,适应学生个性化需求和培养学生岗位变化适应能力;优化教学过程,改变教学方式,完善实践教学的基本标准和规范建设,提高教学实效,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改革评价制度,建立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评价体系;改善学校装备,加快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数字化进程建设,促进信息技术在课程改革中的广泛应用。

现代电子技术在汽车零部件检测中的应用毕业论文

标签:其他类论文 时间:2020-09-25
【yjbys.com - 其他类论文】

  中国一汽的汽车生产,经历了五十个春秋,在这五十年的历程中,经受了由卡车到轿车;由单一产品到多元化产品;由手工制作到年产一百万辆的历练,发生了重大的转变。而汽车零部件质量的检测,伴随着汽车生产规模的扩大,也日益重要。随着科学的日新月异,检测技术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现代电子技术在汽车零部件检测领域广泛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主要在显示智能化、力的测量、形位公差的测量、轴/孔尺寸的高精度测量等方面:

  1 显示智能化

  汽车零部件在生产过程中的检测,是保证质量的重要环节。测量技术的提高,是加工精度提高的前提条件。通常测量精度应高于加工精度一个数量级。

  汽车零部件在生产过程中的检测,就是对工件是否合格的判定。只有合格,才可以进入下一道工序,最终安装在整车上。对检测结果的显示方式,通常有两种方式:

  (1) 界限显示:通过控制加工公差的上限和下限,当工件在这一区间内,合格,落在区间外,则超差,不合格。优点是使用方便,具体应用如:塞规、卡规、水柱式量仪、电子柱量仪等。

  (2) 读数显示:通过使用百分表(或千分表)对工件测量,读出数值,在要求的公差范围,为合格,否则即为不合格。优点是测量准确。有两类不同的使用场合:直接读数法——应用于尺寸的测量(有校准件);间接读数法——需要读取最大值(或最小值),并对读数进行简单计算,应用在平面度、垂直度、同轴度、对称度、跳动等方面测量。

  通过应用现代电子技术,在汽车零部件检测领域,引入传感器技术、单片机应用技术,实现了显示智能化。它综合了前述两种方式的优点,使测量更准确、更方便。应用范围更广泛。

电子商务毕业论文-电子商务在我国保险业中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标签:电子商务毕业论文 时间:2020-08-23
【yjbys.com - 电子商务毕业论文】
摘 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商务作为一种新的商务模式在我国各行各业广泛并迅速发展。而我国竞争日趋激烈的保险行业也不甘落后,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开展一种全新的保险经营方式——保险电子商务。介绍了保险电子商务的涵义,以及我国保险业应用电子商务的现状;对我国保险电子商务的网站主要模式进行了归类;最后预测了电子商务在我国保险业应用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电子商务 保险电子商务 信息化 第三方网站
  1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促使了电子商务的产生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Internet的蓬勃发展,电子商务也在迅速崛起。电子信息技术、已迅速进入、农业、贸易和服务等各种行业,呈现出电子商务潮流。而作为金融业一大支柱的保险业,和信息是紧密相连的。保险是一种承诺、一种无形产品、一种服务商品,保险中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信息。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保险业的是巨大的,特别是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日新月异,其中所蕴涵的无限商机使得无数商家纷纷把目光投向电子商务。于是一种全新的保险经营方式——保险电子商务应运而生。网上保险作为一种新兴的营销渠道和服务方式,以其具有的成本低、信息量大、即时传送和反馈、服务的连续性等特点,正在被越来越多国家的保险公司和消费者所认可和接受。在国外,网上保险的发展已相当成熟,成为继个险、团险和银行保险之后的“第四驾马车”。
2 保险电子商务的涵义
发达国家大多数保险公司已经应用电子商务网络为客户服务,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发展势头甚为强劲。电子商务为人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管理商业交易的。因此,了解电子商务已成为特别是金融服务业必须面对的课题。那么,什么是电子商务呢?广义的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是指,利用电子工具(电话、传真、广播、电视、网络)从事的商务活动,如市场、客户联系、物资调配等。狭义的电子商务主要是指利用因特网进行的商务活动。根据电子商务的定义,保险公司或保险中介机构以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技术为工具来支持保险经营管理活动的经济行为,可以称之为保险电子商务(网上保险)。
笔者认为,保险电子商务指保险人或保险中介人利用机和网络技术所形成的对组织内部的管理、对客户关系的管理以及经营业务的部分或完全电子化这样一个综合的人机系统来进行的商务活动。这种商务活动可能是与原先的传统业务相并行的或者是相融合的。因此,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保险电子商务包含两个层次的含义。
从狭义上讲,保险电子商务是指保险公司或新型的网上保险中介机构通过互联网为客户提供有关保险产品和服务的信息,并实现网上投保、承保等保险业务,直接完成保险产品的销售和服务,并由银行将保费划入保险公司。
从广义上讲,保险电子商务还包括保险公司内部基于Internet技术的经营管理活动,对公司员工和代理人的培训,以及保险公司之间,保险公司与公司股东、保险监管、税务、工商管理等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
3 我国保险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
我国保险业经过25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保险市场有了广泛的拓展,保险业已经成为国家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国保险业的发展才刚刚起步,保险业的经营与管理,和世界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差距;除此之外,2004年12月11日起,我国按照入世时的承诺,对外资保险企业全面开放市场,保险业的竞争日趋激烈。我国保险公司为了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纷纷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去发展电子商务这一新的商务模式,将电子商务引入到我国的保险业中去。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电子商务在我国保险业中的应用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我国的网上保险业务还只能处于传统保险业务的补充地位,真正意义上的网上保险还需要一定的发展过程。
我国第一家保险网站是在1997年,由保险学会和北京维信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共同发起成立的——中国保险信息网(china-insurance.com),这是中国最早的保险行业第三方网站。同年11月28日,由中国保险信息网为新华人寿公司促成的国内第一份网上保险单,标志着我国保险业才刚刚迈入网络的大门。此后,中国保险网在主管部门、行业组织、保险公司和业内外人士的大力支持下,一直是国内规模最大、最丰富、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保险行业综合网站,点击率始终为国内同类网站第一名。成为中国保险行业的电子信息窗口以及保险业内各方面的网上交流渠道,为推动国内保险业信息化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000年8月15日,太平洋保险电子商务网站(www.cpic.com.cn),标志着中国保险业第一个贯通全国、联接全球的保险网络诞生,这是太平洋保险公司面对激烈的`竞争市场致力于保险电子商务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2001年3月,太平洋保险北京分公司与朗络开始合作,开通了“网神”,推出了30余个险种,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保险网上营销。当月保费达到99万元,让业界看到了保险业网上营销的巨大魅力。
而国内其他保险公司纷纷开设自己的电子商务网站,进行网络营销的积极探索,保险电子商务的网络营销渠道功能逐步显现。2000年8月18日,中国第一家以保险为核心的,融证券、信托、银行、资产管理、企业年金等多元金融业务为一体的紧密、高效、多元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启用一站式综合理财网站PA18(www.pa18.com),平安大步进入电子商务。以平安门店服务中心、平安电话中心、互联网中心组成的3A服务体系的运行标志着平安的客户服务向国际水平迈进,其强有力的个性化功能开创了国内先河。9月22日,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独家投资建设的大型保险电子商务网站——“泰康在线”(www.taikang.com)全面开通,这算的上是国内第一家由寿险公司投资建设的、真正实现在线投保的网站,也是国内首家通过保险类CA认证的网站。

  与此同时,由非保险公司(主要是公司)搭起的保险网站也风起云涌,最大的是一家由人寿、平安、太平洋、友邦等十几家保险公司协助建立、由上海易保有限公司开发并运营的易保网(www.ebao.com)。通过易保网广场,客户可以客观比较各家保险公司的养老、医疗、意外、理财险等保险产品;可以通过网上招标获得量身定制的个性化保险方案;提供理财、投保、理赔等常识;提供车辆保险、家庭财产险等网上直销专业服务。而保险公司、保险中介、保险相关机构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设立个性化的专卖区,客户只需要在一个网站浏览就可以完成对十几家国内大型保险公司的保险咨询,特别是其推出的保险需求评估工具,如同在线器,客户只要在网页上输入个人需求,服务器就能自动的列出各家保险网页,通过信用卡完成保费支付。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易保网上保险广场致力于为保险买、卖双方及保险相关机构和行业提供一个中立、客观的网上交流、交易的公用平台;帮助客户轻松了解、比较、购买保险;帮助保险公司和保险代理人通过网络新渠道开发客户资源、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质量;帮助保险相关服务机构和行业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质量。
4 我国保险商务网站的主要模式
从上面的例子来看,我国目前的保险电子商务网站主要有以下两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是第三方保险网站,即独立的保险网,他们不属于任何保险公司或附属于某大型网站,他们是为保险公司、保险中介、客户提供技术平台的专业互联网技术公司。前文所提到的中国保险信息网(china-insurance.com)、易保网上保险广场(www.ebao.com),都是目前国内具有较大影响的第三方保险网站。中国保险信息网将自己定位为向保险从业人员提供资讯的一个提供商,它为保险的内外勤人员提供从保险新闻到行业知识的各类专业信息,属于保险业内信息提供商;而以“网上保险广场”命名的易保网,将自己定位为利用互联网技术为保险业各方提高效率的网上平台,它包括B2B,B2C两种电子商务模式,致力于为行业中的各方提供一个交流和交易的技术平台;第三类为直销平台,如网险,它以代理的身份通过网络进行保险销售,从销售中提取佣金。以上是我国目前第三方保险网站定位的三大种类。
第二种模式是保险公司自己开发的网站。例如本文所提到的太平洋保险网站www.cpic.com,平安的www.PA18.com,泰康在线www.taikang.com,以及我国最大的商业保险集团——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的www.chinalife.com.cn等等。应该说,随着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在我国的日益完善,现在几乎所有的保险公司都建有自己的网站,这些保险网站,大部分处于电子商务的初级阶段,即利用保险网站发布一些有关保险公司文化、保险产品及服务的简单介绍,还没有真正的网上保险业务。这类网站主要在于推广自家公司的险种,进行网络营销。这是我国大部分保险公司发展电子商务所处的阶段,但是也有像太平洋保险公司这样的保险对电子商务的到了互动、在线交易这样的阶段。2001年,太保集团公司新成立的电子商务部对太保网进行全新改版,网络销售和服务功能大为提高,网上支付功能基本实现,成为B2C业务中重要的销售渠道。太保网建立至今,网上B2C销售总计实现收入3500多万元,其中在2003年5月,一位北京客户在线购买“安居理财保险”,成功通过太保网网上支付10万元保费,成为太保网开通以来最大一笔金额的网上交易,展现了电子商务作为公司重要销售渠道的发展前景。
5 我国保险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
保险电子商务发展是涉及到保险公司各类资源整合,涉及到公司所有利用互联网(包括Internet与Intranet)、无线技术、电话等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电子化交易、电子化信息沟通、电子化管理的活动,贯穿公司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保险电子商务是随着互联网技术兴起并逐渐成熟后,新的信息技术在保险公司内又一轮深层次的商务应用,是信息技术本身和基于信息技术所包含、所带来的知识、技术、商业模式等在公司内的扩散和创新。随着我国《电子签名法》的颁布实施,我国保险企业将在现有B2C销售平台的基础上,积极开发电子保单和电子签章,策划推出电子商务专有产品,对保险网站进行全新的改版,以网上销售保险完全电子化流程为目标,继续全面推进电子商务的建设,抓住未来网络保险快速发展的机遇。
面对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浪潮,我国保险业应积极准备,精心策划,利用互联网进行保险宣传和销售保险产品以及提供全方位的保险服务活动,并通过电子商务加强与国内外保险公司的业务往来和经验交流。我们相信,全方面发展保险电子商务,有利于推动我国民族保险业的长足发展,使之以全新的姿态积极参与国际保险市场的竞争。

1 保险电子商务:保险业的新趋势[N].电脑频道,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