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兽医毕业论文

一寸光阴一寸金,晃眼间有快到了毕业季,对于大部分的大学同学来说撰写毕业论文是一个比较头疼的问题,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论文写作方向,不但字数要达到标准,而且还得进行知网查重等考核。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提供了畜牧兽医毕业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畜牧兽医毕业论文1

  摘要:

  奶牛皱胃变位是奶牛最常见的皱胃疾病,是危害集约化养牛尤其是高产奶牛的多发性腹腔疾病之一,随着奶牛养殖业的发展,该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死亡率较高,成为威胁奶牛养殖业发展的一种严重疾病。现就该病的发病规律和防治方法简单介绍如下:

  关键词:

  奶牛 真胃变位 防治措施

  1病因

  高精料日粮在奶牛瘤胃中产生的大量挥发性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均可明显的抑制真胃运动,导致真胃迟缓,在真胃弛缓的基础上,由于分娩、体位突变等继发真胃变位。

  分娩是该病发生的真正病因。由于奶牛在怀孕后期,妊娠子宫使瘤胃从腹低被抬高,真胃可转入瘤胃下部甚至左侧。分娩后瘤胃由于重力下沉,使真胃被压在左侧,形成左方变位。

  真胃黏膜损伤、黏膜下神经组织破坏继发真胃弛缓,在此基础上形成奶牛真胃变位。

  年龄、体重、高产以及胎衣滞留、子宫炎、乳房炎、消化不良等都与本病有一定的关系。

  2发病规律

  奶牛真胃变位的发病率为2.5%--5%左右,其中85%--88%的病例为左方变位,右方变位的病例较少。病程一般4--5天,病牛有腹痛、脱水、体温降低、代谢性碱中毒等临床症状。

  2.1奶牛真胃变位与奶牛年龄的关系

  育成牛、成乳牛均可发病,其中产2--4胎的奶牛最易发病,占发病总数的81%,犊牛和公牛偶尔也有发病现象,犊牛的真胃变位大多数为右方变胃。

  2.2奶牛真胃变位与营养的关系

  饲喂大量精料容易引起奶牛真胃变位,过多饲喂精料时瘤胃和真胃的蠕动减慢,而且精料很快在瘤胃中发酵,产生大量的挥发性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引起胃肠道弛缓,特别是真胃弛缓。高精料的日粮瘤胃发酵过程中产生气体增多,使瘤胃充气上浮,使瘤胃和腹壁底部的空隙增大,弛缓、扩张的真胃很容易向左方游走,移行到左侧腹腔,形成真胃变位。

  2.3奶牛真胃变位与分娩的关系

  奶牛真胃变位在分娩前后都有发病,其中在分娩后发病占96%,特别是在分娩后一个月内的发病率较高,产双胎、胎儿过大的奶牛最易发病。奶牛在怀孕后期,妊娠子宫使瘤胃从腹底被抬高,真胃可以移到瘤胃底部,甚至左侧造成生理性变位,分娩后子宫内压力突然减小,瘤胃将真胃推回右侧。另一方面怀孕后期出现代谢紊乱,如代谢性碱中毒、低氯血症、低血钾、酮病等造成真胃弛缓,蠕动减慢,真胃不能及时收缩回位造成真胃变位。特别是饲喂高精料日粮的奶牛,真胃内气体、液体增多时真胃很难复位。

  2.4粗饲料过短过细的牛群真胃变位的发病率高

  一般玉米青贮的长度8--10cm,苜蓿干草、禾本科干草最好喂长草。一方面这些长草,长的青贮有利于促进咀嚼、反刍,促进唾液分泌,防止出现瘤胃酸中毒和促进瘤胃、真胃蠕动。另一方面粗饲料过短过细不利于在网瓣口形成一道粗饲料屏障,未充分咀嚼的饲草进入瓣胃、真胃造成真胃黏膜损伤,真胃弛缓,从而引发真胃变位。

  3临床症状

  一般在分娩后几天食欲不振,或无食欲,产奶下降,有不同程度的酮病,但治疗后常不能见效。体温、心跳呼吸一般正常,排便少,比正常的软,但可发生周期性腹泻,瘤胃因被真胃挤压隔绝蠕动音,次数减少,或听不到,真胃的听诊可在左侧第10-11肋间隙(肋弓后缘处)进行,可听到一种高朗的叮零声的拍水音,蠕动音可频繁发生,如在瘤胃背囊压诊同时作真胃听诊时更清楚。

  叩诊可和听诊结合检查,用手指或叩诊垂板在左腹壁中1/3部9—12肋间叩击气性的真胃,还常出现“钢管音”(金属性回响音),以叩诊与听诊结合的方法,可在其左侧倒数第二和第三肋间听到金属性回响音(钢管音)。急性病例少见,亚急性病例食欲呈间隙性,有时可能选择性吃点干草。直肠检查:右上腹部空虚,瘤胃变小,左上腹部内压降低,偶尔瘤胃呈现臌气,如为前方变位,听诊瘤胃音似乎正常,在心脏后上方或两侧胸部可听到因真胃膨胀而出现的潺潺流水音。

  4诊断要点

  (1)主要发生于产后,左方变位多在分娩后数日或3周以内发病。 (2)慢性消化紊乱:食欲时好时坏,喜食粗料拒食精料,产奶量急剧下降 (3)将听诊器放于左侧倒数第一、二肋间上部,同时,用手弹击左腹肋弓区,可以听到一种类似叩击金属管所发出的共鸣音—“钢管音”。

  (4)在左下腹肋弓区听诊,常常可听到皱胃运动发出的流水音。

  5治疗

  5.1保守疗法

  真胃变位的早期病例可以通过药物促进瘤胃、瓣胃、真胃蠕动,促进真胃内的食物流动,及时缓解低钾血症、低氯血症和代谢性碱中毒。为促进胃肠蠕动可肌肉注射维生素B1 20-30毫升,氨甲酰胆碱类药物如新斯的明10-15毫升或强力胃肠舒10-20毫升。

  5.2翻滚法

  翻滚法和手术方法相比,翻滚法操作简单、易行,不需切开腹腔,对奶牛损伤小,缺点是疗效不确实容易复发,在治疗左方变位时成功率在20-30%左右。右方变位和孕牛患真胃变位时不能采用翻滚法。使用翻滚法前先禁食、禁水两天,使腹腔体积缩小,结合腹腔注射温生理盐水20xx-2500毫升,翻滚后每天3-4小时的逍遥运动。对一次翻滚无效的病例可以重复使用一次。

  5.3手术疗法

  5.3.1麻醉及消毒

  用速眠新1 ml、阿托品1 ml混合肌肉注射进行全身轻度麻醉。用普鲁卡因或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手术器械及术者消毒:手术器械、创巾、止血纱布、缝合线用新洁尔灭溶液浸泡消毒,术者及助手,第一助手用新洁尔灭溶液清洗、浸泡手及手臂消毒。术部用温肥皂水充分清洗术部及四周被毛,用手术刀剃去术部被毛,用碘酒棉球消毒,再用酒精棉球脱碘。

  5.3.2手术

  铺好创巾、巾钳固定。一次切开皮肤,切口长度约20 cm。平头剪刀一次剪开肌腱及腹膜。术者手沿腹壁伸入腹腔,牵拉皱胃并向腹腔右侧推送,常常可以听到胃内气体移动的“咕噜”声,表明复位成功。如果皱胃和腹腔粘连,须用手小心地分离粘连组织再复位。

  5.3.3皱胃固定

  用12号或18号缝合线双线将靠近皱胃幽门部的皱胃与网膜连接部固定在创口右侧的腹壁上(既可在皱胃小弯一侧固定,也可以在皱胃大弯一侧固定)。

  5.3.4缝合及术后消毒

  腹腔内撒布青霉素粉后,用18#丝线双线和弯三棱针“8”字一次缝合腹膜和肌腱层,再用生理盐水冲洗,撒布青霉素粉,然后结节缝合皮肤,最后,创口碘酒消毒,做结系绷带保护创口。术后创口每天用碘酒涂抹消毒一次,每天静脉注射青霉素、葡萄糖等药物抗菌消炎、强心补液等措施,连续5~7天。术后1~2天禁食,待反刍基本正常后逐渐转为正常饲养。

  5.3.5术后护理

  术后奶牛加强护理。对术后孕牛每周注射两次黄体酮。术后奶牛放置在干燥的土制地面的牛舍,以免滑倒。每天饲喂优质长苜蓿干草和长禾本科干草。饮水清洁充足。

  切口和真胃固定线处每天用碘酊涂擦2-3次,每隔3-5天右侧肷窝处腹腔注射油剂普鲁卡因青霉素50毫升。连用2次。

  手术后的奶牛每天输液一次,连用5天。庆大霉素80-100毫克,xx20毫克,5%葡萄糖生理盐水3 000-3 500毫升,25%葡萄糖500-1 000毫升,钙磷镁合剂500-700毫升,复方氯化钠500毫升,10%氯化钠500毫升,氯化钾1-1.5克,维生素B1 30毫升,一次静脉注射。氯化钾输液时要稀释成0.3%以下的浓度,速度要缓慢。体质虚弱的奶牛可在液体中加三磷酸腺苷20毫升辅酶A10支。

  6预防

  6.1产后奶牛加强护理

  奶牛产后1个月是真胃变位的高发时期,产后奶牛身体虚弱容易发生前胃迟缓、低血钙、生产瘫痪、酮病、胎衣不下、重症乳房炎等疾病,而引发真胃变位。产后奶牛要加强护理,犊牛出生后给母牛饮麸皮糖盐水2-3桶,灌服磷酸氢钙20g,健胃散250-300g,肌肉注射催产素100单位,以恢复体力,促进血钙恢复,促进子宫收缩,排除子宫内的液体,加速子宫复旧。

  6.2日粮中的粗饲料避免切的过短过细

  奶牛日粮中的青贮玉米应切成3-6cm的长度,避免切的过短过细,苜蓿干草和禾本科干草最好喂长草,长纤维的干草能促进牛反刍时咀嚼,增加唾液分泌,有利于胃肠蠕动和食物排空,防止出现前胃迟缓、真胃积食、变位等疾病。

  6.3奶牛每天要有一定的运动量

  奶牛运动场最好采用土质地面,尽量开阔,地势平坦。积粪、积尿及时清除,有条件的奶牛场最好建两个运动场,每月更换一次,交替使用。水槽和料槽距离尽量远,保证奶牛有一定的逍遥运动,以增强体质,促进胃肠蠕动。特别是新产牛每天最好定时驱赶运动。

  6.4奶牛饲料粗精搭配合理

  奶牛日粮应粗精搭配合理,营养全面,混合均匀。特别是高产奶牛应该适当控制精料喂量,最高每天不能超过10-12kg,配制日粮时注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饲槽内准备盐、舔砖、碳酸氢钠供奶牛自由舔食。

  切实保证供足奶牛日粮总干物质量,粗饲料的比重不低于40%,并保证粗饲料的“粗糙度”,防止粉碎过细,更不宜制成颗粒;从干奶期到分娩,精料的增加和日粮变换不宜过快,一般要有7~10天的过渡期;夏天,要做好奶牛的防暑降温工作,预防热应激对奶牛的不良影响:经常观察牛体健康和采食、反刍状况,测量牛的体温、呼吸、脉搏;察看排粪、排尿,一旦发现传染性疾病,及时治疗;保证奶牛有充足的采食、饮水空间,防止牛群过于拥挤。同时,经常保持牛槽、牛床、水槽和运动场的卫生,保证奶牛有良好的采食、饮水和反刍条件。

  7小结与体会

  在左腹部听叩诊结合听到类似叩击金属管所发出的“钢管音”是本病的一个主要示病症状,但事实上,许多疾病过程中(如皱胃积食、胃肠臌气等)均可以在左腹部听到“钢管音”,而许多兽医却把这一症状作为确诊本病的标志,一旦听到“钢管音”就确诊为本病造成许多误诊误治,一般单纯皱胃左方变位病例,“钢管音”一般仅局限于左腹部肋弓区较小的范围内,如果出现大面积“钢管音”往往不是本病。

  大量实践证明,手术整复是治疗本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一般手术后12~24 h食欲、反刍恢复正常。对保守疗法无效的病例和病程较长的病例可以采用手术疗法。手术疗法的优点是将真胃固定,疗效确实是根治的方法。缺点是操作复杂,手术和术后护理花费较高。对左侧变位,常左右侧腹肷部同时开口,两边协力将皱胃由左侧拉向腹底,再牵到右侧,将胃壁与右腹壁缝合固定之。手术疗法效果

  确实是根治的方法,但是对于病程较长产生腹膜炎,腹腔积水的病例效果较差。 手术治疗奶牛皱胃左方变位有多处手术通路,常用的有左肷部切口、右肷部切口、左右肷部同时切口、腹中线切口、腹中线旁切口、右侧乳静脉与肋弓下缘之间切口等,通过大量实践,我们认为以腹中线旁切口(腹中线与乳静脉之间切口)为最佳部位,其优点是:

  (1)切口小:在肷部切口时,由于有腹部肌肉限制,一般其切口长度均在30 cm左右,而腹中线旁切口仅需18~20 cm即可。

  (2)离皱胃近,易于观察、整复、固定皱胃。

  (3)易于检查皱胃、肝胆、肠道等腹腔器官,及时发现其他疾病,如发现疾病,易于治疗。

  (4)不易复发:由于整复、固定均在眼睛直视下进行,因而整复确实、固定牢靠,因而不易复发。在腹中线旁切口时,缝合后张力相对较大,因此我们在缝合时,采用双线“8”字缝合,可以大大提高切口缝合后的抗拉能力,在许多例手术中,全部一次成功,创口愈合、恢复良好。

畜牧兽医毕业论文2

  摘要:

  文章主要根据在基层中对于畜牧兽医的动物相关预防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出主要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基层工作;畜牧兽医;动物预防;解决措施

  基层的防疫体系在我国对于动物防疫工作来说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基层防疫也会随着持续发展的状况不断增长着。由于基层防疫站的建立,让相关工作逐渐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尤其是在重点病情的治疗上,完善管理和优化机制是保证防疫工作的顺利展开的关键点,其中体现的防疫价值尤为明显。文章主要结合瓜拉、白崖沟、包哈图等村庄的畜牧工作进行主要分析。

  1工作重要性

  所谓基层畜牧工作体系,其实就是在防疫工作的基础上实现与市场需求的相互连接,并以此处理好两者间的枢纽带。而相对于公共卫生而言,基层畜牧防疫工作是其中重要的内容,必须高度重视,这主要是因为独立的基层经营者在一般程度上无法满足社会产量的需求,并且独立的经营户存在的风险较大,也没有绝对的预防措施,这就使得基层畜牧的生产结构在总体产业上出现极不协调的比例。现阶段,由于我国在法律制度上的不完善让动物的相关产品在质量上出现了很多问题,与此同时,世界性的重大疫病出现让我国的防疫工作存在着巨大的挑战性。为此,专业性兽医队伍的建设很有必要,良好的管理秩序能够分析市场需求来进行规范管理,相关部门需要积极的拓展市场,以保证畜牧业的良好发展。最后,完善相关部门的职能和专业人员的素质是保证防疫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只有防疫工作的顺利才能促进我国畜牧行业的发展和当地居民的人身健康。

  2工作重点

  2.1定期检查

  管理基层畜牧的工作,需要有着极其认真的工作态度,对该区域的动物进行详细的检查并记录,了解不同动物的身体状况。除此外,还需要对动物进行疫苗的定期注射,防止有些病毒的突然侵入。

  2.2疾病控制

  在基层畜牧的防疫工作中疫病的控制是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因此需要在实际的工作进展中,必须对相关方面予以高度重视。并对所有动物进行身体状况的检查,对于不同疫病要采取相关措施的治疗,对于突发的疫病预防,要采取相对应的措施进行解决,保证动物的身体健康。

  2.3完善设施

  在基层防疫站中的设备机构中,对于各类设备都要进行合理科学的分配,这样对防疫工作开展所需要的场地提供必要条件。

  2.4专业人才

  基层防疫工作的开展离不开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因此技术人员的工作合理分配很有必要。基层的畜牧防疫工作在我国也是近些年才重视起来,所以,高素质的全能型人才引进很重要,并加强在职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需求的全面发展,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此外,专业队伍的组建也对工作的顺利进展有着很好的帮助。

  3解决措施

  3.1改善环境

  现阶段很多基层机构的相关职能一直被淡化,这就让很多防疫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较为差劲。特别是基层防疫的工作人员,工作量很大,从注射疫苗到建档登记,有限的时间规定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压力,从瓜拉、白崖沟、包哈图等村庄的畜牧动物数量变化来看,我们就能很明确的了解环境对动物的生长有多么重要。所以,在基层工作中,协调好组织职能和防疫职能的相关工作很重要,并且加强工作环境的改善,能够让工作人员在舒适、安逸的环境中进行工作。

  3.2建立制度

  针对防疫相关队伍的老龄化现象,基层的相关单位需要制定相关机制,促进着基层队伍的专业化、年轻化发展。此外,为减少防疫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应当适当的增加防疫人员的数量,以此能有效的环节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和过度劳动等。同时,在资金上也要有较为良好的待遇,增大该地区的资金使用,在使用药物的采购、运送和保护工作上需要严格的筛选,为避免相关工作的疏忽而造成动物伤亡。

  3.3提高素质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开始进入了信息时代,但在动物的防疫工作上也不能掉以轻心,顺应时代的需求来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工作开展,信息化技术的引进能够从疫病的源头出发,从根本上彻底防止疫病的出现,从而提高国家的防疫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但因为客观方面的因素,懂得信息化技术的相关人员并不多,而且综合素质也较为低下,这对于高新技术的防疫工作开展是极为不利的。为此,需要从全方位吸引人才,扩大相关防疫工作的专业队伍。此外,工作制度的完善推动着管理体制的改革与优化,较高素质的专业性人才队伍对基层畜牧防疫工作的进展有着很好的帮助作用。

  4结束语

  关于基层畜牧动物在防疫工作上的开展目前还存在着一定的影响因素,而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也是来源于对畜牧动物在防疫工作上的控制和管理,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畜牧动物的防疫工作效果。这样才能保证我国在基层畜牧动物的防疫工作中的工作水平提高和服务水平提升,从本质上促进国家畜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