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理教育论文

心理教育是心理素质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简称,它是教育者运用心理科学的方法,对教育对象心理的各层面施加积极的影响,以促进其心理发展与适应、维护其心理健康的教育实践活动。学生一般指正在学校、学堂或其他学习地方受教育的人,而在研究机构或工作单位(如医院、研究所)学习的人也自称学生,以前与学生的性质相似的还有徒弟、弟子等等。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

学生心理教育论文1

  摘要:本文对面向心理健康教育的大学生网络舆情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根据对大学生自修时间的影响, 对网络舆情进行分类的思想。只有明确了哪些网络舆情需要抵制, 哪些网络舆情需要宣传, 才能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定向“免疫”辅导, 从而扩展网络舆情的外延, 向学生传播正能量。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 网络舆情;

  一、案例介绍

  苏某, 女, 安徽人;该生入学后各方面表现良好, 并未引起班主任太多关注。然而, 新生心理健康普测结果里其SCL-90量表显示高达300多, 其中躯体化、强迫症、人际敏感、郁闷、焦虑、恐怖、偏执等因子都较高, 通过交谈, 该生一开始相当抗拒心理辅导, 但依旧静心与我分享。据了解, 该学生出生几个月左右就与父母分离, 从小与爷爷奶奶生活, 父母不经常回家, 与母亲的交流常常被其打断, 与父亲基本无交流, 有个比自己小6岁的妹妹, 妹妹从小与父母一起生活, 与妹妹关系陌生。高二的时候曾经因恋爱问题, 遭受父母的强烈反对以及爷爷奶奶的默不吭声而选择自杀, 未遂后至入学前和父母出现争吵时也有过该念头但并未再次付诸实践, 目前在校与舍友关系融洽, 周末时光经常在周边逛逛, 情况基本稳定。

  二、案例分析

  国内外研究都表明, 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子女的心理健康及人格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其教育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是态度和行为所表达出的情感气氛的集合体, 良好的家教背景对人类一生的发展都大有裨益。那些在单调、贫乏环境中成长的孩子, 心理发展更容易受到阻碍, 他们潜能更多地受到了抑制。

  从根源上分析, 大学生心理问题是不良的心理素质在遭遇到现实问题时出现某种症状影响到其健康心态, 即其个人没办法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来应对心理危机。所以说, 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我们可以追溯到其成长的轨迹, 它不会因为上了大学离开父母或者说到了成年的年纪而弱化家庭教育的作用, 家庭教育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所以要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的巨大影响。

  1.早期教育抚养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上述的案例中, 学生从小与父母分离, 在成长过程中缺少父母的关爱,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心理成长是不完整的。在心理学说中, 有一个名词叫做“父爱缺乏综合症”。因为父亲长期不在家极少关注到孩子, 会影响孩子人格发展的全面性, 与母爱的细腻不同, 父亲相对来说会更趋于理性, 逻辑思维和情绪的稳定性上更高于母亲, 所以缺乏父爱的孩子更容易逃避, 苏某从小到基本上与父亲无交流, 在某种程度上说父亲对她而言是个陌生人, 在谈及父亲的时候, 她基本是无任何情绪起伏, 一笔带过。然而母亲对孩子而言, 从有记忆开始在言语上就是不准、不允许来限制其生活, 所以苏某在内心深处极度缺乏安全感, 当提及是否会想念母亲时, 其嘴上倔强地说着不想, 却已饱含泪水。所以, 苏某的内心是矛盾的, 她渴望被关注又害怕关注, 缺乏安全感, 渴望被人疼爱, 但又害怕被爱, 抗拒亲密关系, 又不敢表露自己的情感, 过度自我保护, 久而久之玻璃心和悲观的人生态度。

  沈阳大学任春凤老师在《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及对策》中统计过, 结果显示6岁之前抚养人是父母的, 他们在SCL-90量表中显示的总分和其他所有因子都低于6岁前的抚养人是隔代家长和寄养家庭的, 所以说6岁前由父母抚养的孩子心理健康状况是最好的, 然而案例中的苏某从6个月开始就由爷爷奶奶抚养, 其早期的家庭教育对其心理产生了重要影响, 所以孩子的心理健康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其SCL-90量表数据不容乐观。

  2.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由于从小与父母分离, 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 爷爷奶奶在某种程度上代替了父母的角色, 从小苏某对爷爷奶奶很是依赖, 在自己和父母的观念出现分歧的时候, 苏某第一时间想找爷爷奶奶求助, 然后对于某些事情而言, 主导与决定权依旧在父母手里, 爷爷奶奶爱莫能助, 在这样的情况下, 家庭争吵频繁出现, 心理承受能力过低的苏某选择了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 好在未遂, 事后母亲帮其找心理医生被孩子拒绝, 但母亲也因为这件事受到了打击, 开始试着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 请求身边的心理咨询师给与自己意见, 慢慢开始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 不再强迫孩子, 学会弥补在以前岁月里孩子缺失的那份母爱, 渐渐地孩子开始接受母亲, 会与其分享在校的生活点滴, 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 但父亲依旧自显得陌生。

  在任春凤老师的调查中还显示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其心理也产生了影响。基本上父母教育孩子分为严厉、民主、放任和溺爱四种类型。在父亲的教养方式上, 民主型的教养方式总分显示最低, 说明民主型的教养方式对大学生而言心理健康状况是最好的, 与上述案例中苏某的行为相吻合。

  三、基于以上分析对教育的建议

  沟通是指通过谈话或者其他方式进行人与人之间相互的了解。家教是人类教育的起点, 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所以, 在家庭教育里, 家长和子女能否顺畅沟通对于孩子的性格形成以及人际关系起这十分重要的作用。

  (1) 转变家庭教育观念:平等和尊重意识的养成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家长作为一家之主, 常常处于居高临下的状态, 总是用成人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的所作所为, 对于想法较多的子女常常以强制的方式要求其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 不善于倾听与交流, 久而久之孩子失去了与父母沟通的勇气和能力, 也难以把握何时能够精准表达自己想法, 进入大学后, 也不太乐意与人交流, 形成孤僻的性格。所以, 父母应该以平等的心态与孩子交流, 学会倾听, 善于引导, 用自身的经历来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其经过苏某自杀未遂事件以后, 好在其母亲意识到自身的问题, 并求助心理医生来帮助其解决问题, 尝试用平等的方式与孩子交流, 尊重孩子的某些想法和意愿, 学会倾听, 其实多数孩子与父母之间存在代沟, 与父母有隔阂有叛逆, 他们会排斥会抗拒, 所以父母对孩子要有明锐的洞察力, 找到孩子愿意接受的能够沟通解决问题的方式, 做智慧父母。

  (2) 创造稳定家教环境:温馨和谐家庭结构的建立

  温馨的家庭环境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父母在家庭环境中应当遵循以以德治家、勤俭持家、家和万事兴的理念和思想开展家庭教育, 提高家庭的和谐程度。苏某正是因为没有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 其心理阴影较大。首先, 父母要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 工作的艰辛与兼顾孩子上家长取得应当取得平衡, 留守儿童的心理压力当前社会上越发明显, 缺少家庭陪伴是主因。其次, 每个家庭成员的言行举止要符合自己的形象, 当孩子的心理出现偏差时, 要充分发挥父亲的理性思维和母亲的细腻心思, 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与关怀, 班杜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观察模仿的过程, 是将榜样的行为照搬到自己身上来, 从中来总结经验行成自己的行为风格, 对孩子来说, 其思维的可塑性大, 模仿力强, 家长会是孩子模仿的主要目标, 孩子会从家长的日常相处中总结出自己独特的思想意识、生活习惯, 以此来衡量自己的道德规范。

  (3) 强化家校联动机制:多种沟通渠道的畅通

  对学校而言, 要充分发挥辅导员、心理咨询师和班主任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家校联动机制中的主导作用, 加强家校沟通, 引导家长正确对待自己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所应该承担的监督义务和参与责任。高校应当充分利用自身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为家长提供理论联系和培训的机会, 将家长的力量整合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 通过家里学生家庭档案的方式记录, 特别是纳入心理咨询预警库的孩子, 从而形成家校联动合力。对家长而言, 要配合学校老师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正式孩子出现的问题, 并努力从自己及身边寻找原因, 帮助孩子能够尽早地面对问题, 寻找适合的解决途径, 保持与老师之间畅通的信息交流渠道。

  家庭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需要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家庭对于学生的影响力是任何其他空间都无法替代的, 缺乏父爱与母爱, 孩子的心理是不完整的, 只有让学生从家庭生活中深切感受到真正的温暖与爱, 其心理才会更加健康, 人生的路程才会更为顺畅。21世纪对大学生来说充满机遇与挑战, 但是21世纪又是属于青年的时代, 家长更应该在家庭教育中树立标杆, 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与学校形成合力, 学会用科学的方式教育子女, 做好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让其成为有为青年。

  参考文献

  [1]龚永坚、王芳、李苏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xx

  [2]马珺.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 20xx, 13 (1)

  [3]任春凤.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及对策[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20xx, 1 (38)

  [4]武慧琴.高专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J].理论观察, 20xx, 9

  [5]庄美金.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家校联动机制的建立[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xx, 12 (31)

  [6]王爱玲.在家庭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xx, 28

学生心理教育论文2

  [摘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近年来,高校学生心理问题比较突出。问题解决的效果也不尽如人意。文章探讨当前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分析其原因,提出三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和提升学生白我效能的策略。旨在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从根本上提升育人质量,促成大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一、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我国高等院校发展迅速,育人环境得到很大的改善,特别是教学改革的深化,为学生的成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大多数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这大好时光和有利条件不断积累知识,充实自己,他们积极上进,刻苦学习,专业技能和身心素质都得到健康成长。但也要看到,有一部分大学生,他们意志消沉,不思进取,精神状态萎靡不振,存在着心理疾患。

  据统计,在我国,存在一定心理困惑及轻度心理障碍的大学生比例高达25%~30%。1999年,北京师范大学的纪宏教授曾在1378名大学新生中做过调查,结果显示,偶尔有自杀想法的学生占25%,经常有此想法的占7%。北京1997~1998年做了一项规模较大的调查,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在大学生中存在中度以上心理卫生问题的学生占16.51%;大学生的SCL-90(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分均高于国内正常人的水平,且均具显著性差异。说明大学生群体相对国内正常人群而言是心理卫生问题高发群体。沈阳某高校对其中3384名大学生的心理调查显示,41.54%有心理问题,51.54%的学生有偏执倾向。调查认为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精神压力、人际关系、贫富差距和将来就业四个方面。另一项规模较大的调查是媒体在20xx年3月披露的:南开大学对天津市20所高校2.3万余名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天津市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情况良好,占学生总人数的74.74%,但仍有25.26%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障碍或疾病。

  大学生存在心理疾患和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堪重负于自身成长的压力

  处在青春后期的大学生,自我身心面临着五个重要的发展课题:完成学业、求职就业、自我认同、亲密关系和性。同一时期要处理这么多重要课题,自然会引起紧张。一些学生不堪重负,因而出现了烦躁、焦虑、抑郁和偏执等心理疾患,有的甚至出现侵犯、自虐等越轨行为,严重的则走上自杀不归之路。

  心理学认为,抑郁是一种情绪的混乱,其最典型的情绪状态是无望和无助交织在一起。“许多抑郁的人可能丧失食欲而使体重下降,睡眠减少的情况时有发生,也有一些抑郁的人睡得较多,甚至多睡几个小时,以致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另外还有一些人可能会很容易入睡,但睡得很早,而且一醒后再也难以入睡。随着饮食和睡眠的问题的出现患者会感到疲惫不堪,甚至有身体要垮掉的感觉。”许多大学生陷入抑郁状态时也会选择睡觉、玩游戏、疯狂购物等(特别是女生)方式逃避现实。抑郁会影响一个人的思维,它不仅使一个人思维迟钝,还会在不同程度上让人觉得存在的无价值感,会有一种莫名的负罪感。戴尔·卡耐基曾经说过:“忧虑最大的坏处就是摧毁我们集中精神的能力,一旦忧虑产生,我们的思想就会处于混乱状态,从而丧失做出决定的能力。”大学生处于抑郁忧虑的状态时就会无法集中精神去完成一些要求注意力长时间集中的任务,从而导致学习、生活、工作中的挫折失败。

  (二)社会变革带来的冲击和困惑

  经济全球化、信息和价值观的多元化的结果,直接导致了传统价值观念的裂变,一些具有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精神也被抛弃。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其激烈竞争,也使社会出现了贫富差距、认知落差等问题。反映到高校,有的学生经常高消费,有的吃咸菜度日,强烈对比的结果,对于自我意识尚未成熟的大学生来说,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因而直接导致了大学生心理错位。

  同时,社会的开放、科技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竞争,也带来价值观的多元和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今天的大学生面对的是一个真正的“花花世界”,这个世界充满机会和诱惑,同时也充满着风险和不确定性。而刚刚脱离父母掌控的大学生,尚未对如何选择并承担选择的后果做好准备,因此很容易陷入种种的困惑。类似如网络成瘾、执著于性生活追求等,也就出现在大学生的一些群落中。

  (三)高中应试教育的影响

  近年来,虽然上大学的比例越来越高,但中学的应试教育却愈演愈烈。中学生所面临的压力前所未有。可以说,大学生的很多心理问题是在中学形成的,是应试教育的后遗症。应试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去人性化”,即把学生当作学习的机器,而不考虑他们的其他需要,如休息、娱乐、交往、了解社会等等。中学生的成长任务被窄化为学习,而且是以应试为目的的、最狭隘意义上的“学习”。因此中学阶段很多成长的任务,如对自我的了解和认识、增强自主性和独立意识、人际交往的能力、自我管理等等,都没有完成。一旦进入大学,生活提出更高的要求时,就变得很难应付,难免产生焦虑和挫折感。

  (四)心理积弊的极端发泄

  不少大学生对现状不满,他们感到痛苦难受,进而扭曲压抑,心理上积累了过多的负担,积重难返的结果是,容易爆发出过激的侵犯和越轨行为。著名心理学家伯克威茨认为“痛苦往往引起愤怒,痛苦的刺激导致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引起人们倾向于产生侵犯行为”’。大学生产生侵犯行为正是由于心中的不满与愤怒。这些不满与愤怒很多来自于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大学学校的管理措施、大学生个人之间的攀比、对社会的看法以及对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担忧等等方面。社会生物学认为:“

  (1)侵犯是人与动物共有的本能;

  (2)侵犯是人类生活必有的不可避免的组成部分,必须定期发泄;

  (3)侵犯会以能量的形式聚积,遇有刺激会有发泄;没有刺激,但聚积过满也会发泄;(4)能量可以用开发替代竞技等富于侵犯性的方式进行引导。”当这些不满与愤怒以“能量”的形式聚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有宣泄的需要,遇到有刺激或是聚积过满的时候就会以侵犯越轨行为的形式发泄出来。

  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迫切要求。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而正在转型的社会现实,诸如腐败、分配不公等一些不良现象会给他们带来负面的影响,不仅容易造成大学生思想认识上的偏差,也会造成大学生心理出现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往往同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交织在一起,并互为作用。教育实践证明: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心理素质具有核心的地位和作用。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一起构成了一个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辩证统一的完整体系。因此,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必须把帮助大学生消除心理障碍与理想信念、道德修养等的教育在各个层面全面展开,使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创造良好条件。

  (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素质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文化素质三大类。生理素质是其他两类素质的载体和发展的物资基础:社会文化素质起着主导作用,决定着素质发展的方向;心理素质在整个素质结构中则起着关键和联结作用,具有较大的能动性。它既影响生理潜能的发挥和人的生理健康,又制约着社会文化素质形成和发展的水平,对促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切实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不仅能使大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接受思想品德、科学文化教育的同时,也能给大学生接受其他方面教育提供良好的心理条件。可见,心理健康教育是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等学校为大学生排忧解难办实事的具体体现。世界纷繁复杂,社会发展变化,现实社会的种种影响给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复杂,嫉妒、自卑、任性、孤僻、逆反心理等等,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屡有表露,致使厌学、逃学、斗殴、离家出走等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导致犯罪、自杀等恶性的事件出现。导致这些问题的导火线是多样的,但有的主要是心理疾病,或者直接与心理障碍有关。值得庆幸的是,随着心理健康教育在高等学校的逐步开展和完善,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中的影响越来越大,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开始懂得通过自我调整和心理咨询来消除心理障碍,从而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投入学业中。

  如广西一所在校本科生6000人的学校,近5年来就有3000多人次走进了心理咨询室,有20xx多人次通过心理咨询热线、300多人通过信件进行心理咨询。这说明,大学生希望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来获得心理健康知识,消除心理障碍已经成为一种心理需要,一种摆脱心理疾病的方式和途径。然而,在一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有的还被认为是“软任务”、“虚工作”,没有像解决学生的经济、就业问题那样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因而没有受到重视。这种认识是十分错误和有害的。其实,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无论是经济上的还是思想、心理上的,都是具体的、实在的,作为育人者,学校都得一件件为他们解决,来不得“虚”的和“软”的,如在心理健康教育上,要设置专职人员、拨出专项经费和场地、配备专用设备等等,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良好条件。诸如此类,大学生遇到的烦心之事、困难之事,就会得到及时化解消除,学生的问题解决了,这就是为大学生成长成才办了好事实事。

  三、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策略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通过转变育人观念,实现对学生的人文终极关注,实现学校管理的人本化。

  (一)切实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坚持“三结合”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与解决大学生的实际困难相结合。据调查,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大致有情感类的失恋、失去亲人;经济类的生活困难;压力类的学习成绩差、就业难;社交类的人际关系不好等。对于大学生中出现的这些问题,都应该采取心理健康教育与解决具体问题相结合的方法,即一方面进行心理辅导,另一方面想办法帮助解决具体困难,及时铲除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病因,积极防止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比如广西医科大学,他们在对生活困难的大学生进行“自主、自强,成就自我”为主题的个别心理辅导或者团体心理辅导,引导贫困生直面生活,乐观向上,在困境中磨砺自己,消除因贫困而产生的如敏感、自卑、封闭等心理障碍的同时,尽可能为贫困生提供勤工助学机会,目前设立的勤工助学岗位超过500个,帮助贫困生获得国家助学贷款100多万元,使这些贫困生不因生活困难出现心理障碍,以良好的心态顺利完成学业。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校园文化建设是学生德育的载体,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载体,学校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要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元素,如建筑物的色彩要和谐温馨,绿化美化要赏心悦目,标语口号要催人奋进,人文景观要意境深厚,用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来潜移默化大学生的心理品质。要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广播、橱窗、报刊等传媒,广泛宣传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普及心理健康常识和心理调节方法,使大学生懂得如何防止心理问题,有了心理问题如何去摆脱和消除。有的学校通过组织大学生表演心理情景剧来对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这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育形式,大学生通过表演心理情景剧,既能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自觉要求,又能增长心理健康知识,可谓一举多得。 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有目的地培养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调节心理机能,开发心理潜能进而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等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和谐发展的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理的自主构建相互作用的社会活动过程。既然是社会活动过程,那么,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无疑是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准最直接、最生动的方式。因此,要创造机会让大学生走出校门,进入厂矿、乡村、社区接触群众,认识社会,了解国情,一方面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为群众服务,体验自身价值和人生意义,一方面锻炼他们的意志和品质,提高他们遇到挫折的心理承受力,战胜挫折的意志力,融入新环境的适应力,促进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组织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既要顾及到大多数人,扩大参与面,更要有目的地组织那些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参加,让这些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心理素质。

  (二)加强大学生的自我效能培养

  自我效能感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Ball.dura,1977)提出的一个心理认知概念。意思是指个体在执行某一行为操作之前对自己能够在什么水平上完成该活动所具有的信念和自我判断。作为一种个人预测,自我效能感是个人对自己能否顺利地进行某种行为以产生一定结果的自信。“被知觉到的效能期待不只是影响活动和场合的选择,也对努力产生影响。被知觉到的效能期待,决定努力的程度和面对困难的忍耐力。即被知觉到的效能期待越强,越倾向于做更大程度的努力。”从性质上看,自我效能感是使个体自我调节而使行为和动机得以维持的关键变量,对个体行为和结果有三个方面的影响作用。一是影响个体对活动的选择。当个体在面对不同选择时倾向于选择自己认为能够有效控制的活动环境和活动内容时,这种对环境和活动的选择通过实际活动的进行转化成为直接经验,对个体发展方向和水平产生影响;二是影响个体活动的坚持性和动机水平。具有较高自我效能水平的个体有更高自信心和面对困难的勇气,为实现目标能使用更多行为策略;三是影响个体活动过程的精神状态。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水平影响个体面对不利环境事件的应激水平,水平低的个体在应对外界事件时,能更强烈体验到应激状态和焦虑唤起,倾向于更多地采取防御性行为来被动适应外界环境,限制和妨碍了主体能力的发挥和发展。

  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宜多从实践引导的角度,通过摈除心理障碍,增强自我效能,提高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须知唯有自身内因的崛起,才是问题解决的根本途径。

  自我效能的提升,除了上述三个结合,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强化实践活动之外,还需要指导学生学会积极的自我强化。

  自我强化对调节人的行为很重要,它是以自我奖赏的方式激励或维持自己达到某个标准的行为过程,这是个体自我效能提升的外现,当自我强化达到自己的标准时会提高自我效能感,反之,则易于对自己的行为能力丧失信心。

  培养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强化,关键是使学生建立合适的标准。标准过高则易遭受失败和挫折,标准过低又不利于激发进一步努力的热情。学生的标准是通过学习和实践内化而来的。在一个具体的认知行为中,学生可以通过观察自己的进展情况或问题解决的程度来判断自己的能力,这基本上是一个客观的标准。但在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学生还必须通过与其他同学、其他因素进行比较来确定自己的能力。所以,指导学生学会进行有目的的比较,是实现自我强化、提升自我效能的好办法。

  一是自我比较。学会看到自己的优点和进步,建立信心,学校和教师看到差生有进步就应及时地给予适度的鼓励。二是减轻差生的自卑心理,可以和较低水平的学生进行比较,借以建立信心,强化自我。三是在学生遇到学习困境、求职失败时尽量避免将他们与和自己能力相似的人作比较。

  当然,自我强化的前提是设立适当的标准,较近的目标易达到,因而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目标设得过于远大和不切实际,无助于学生估价自己的能力和培养自信。同时,自我效能信念易于在类似的实践任务中产生迁移并得到巩固加强。在活动中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不但有利于相关活动的进行、问题的解决,重要的是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模仿的方式学习其他人的优点,又能在团队合作中发挥各自特长。使原来已建立起来的具体领域自我效能信念在实践的过程中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泛化和迁移,最终形成一般的自我效能。总的来看,使学生学会设立目标,借助实践深化,促使其进行自我比较,是提高自我效能、解决心理疾患的一种有效的办法。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以爱心和事业心为前提,以大学生心理健康需要为起点,以创造和谐社会为基础的阳光教育活动,需要高校教职员工的全员参与,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只要大家共同努力,就能有效地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促成大学生精神健康和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

学生心理教育论文3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微信使用的现状来探讨微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正面作用与负面影响。并探讨了如何发挥微信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正面作用。

  关键词:微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微信及大学生微信使用现状

  微信(WeChat)是腾讯公司所推出的一款快速发送文字和图片、支持多人语音对讲的手机应用软件。微信具有迅速广泛的信息传播、简易上手的操作方式及个性多样的创新模式等特性,这使它快速成为流行的即时通讯软件,自从20xx年11月微信项目正式启动直到今天,它已渗入教育、医疗、酒店、零售、百货、餐饮、票务等数十几个传统行业,使用微信正在成为一个全新的“智慧型”生活方式。到20xx年的第二个季度,中国94%以上的智能手机已经被微信覆盖,每个月的活跃用户达到8.06亿,20xx年12月28日,微信团队在20xx微信公开课上公布了《20xx微信数据报告》,数据显示微信日用户高达7.68亿,且还在不断增长。在众多微信用户中,由于大学生群体具备迅速接受和掌握新鲜事物的特性,使其迅速成为使用微信的主要群体,调查数据表明,大学生一天时间内最少会打开一次微信的占比高达59.7%。当前微信已经成为大学生社交的一种重要方式。鉴于此,怎样将微信平台,与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联系起来,从而使其更好的为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便成了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人员必须考虑并解决的问题。

  二、微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微信对大学生具有独特的吸引力,但同时也给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起到了多种的影响。

  (一)微信对其心理健康的正面影响

  微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正面促进作用,具体表现在:

  1.微信能够增加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由于微信聊天不受时间地域的阻隔,因而其只需要拥有一部智能手机及消耗部分流量就能在任何时候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参与小组互动讨论、在线咨询等活动,这种条件十分利于将心理健康知识渗透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

  2.微信能够扩大心理健康教育受众面。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除了部分公共必修课程是面向全校新生开设外,只有部分在校大学生能够直接参与到团体心理辅导、心理主题班会或心理拓展训练中去,而微信平台能够极大的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受众面。包括那些有意愿报考的学生、甚至毕业生,均可随时关注并持续关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微信平台,从入校前到离校后都可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持续受益。

  3.微信能够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趣味性与互动性。学生大多在课外的休息时间利用微信平台接触心理健康教育知识,通过过度专业的说教方式进行宣传,往往会使学生产生厌烦甚至抵触情绪。因此在微信平台发布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不应等同于理论化和专业化的教材内容,而应该向通俗心理学靠拢,让学生以休闲娱乐的心情接触微信平台发布的心理健康知识或相关活动,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自愿选择内容进行关注。具有显著的网络虚拟特性的微信平台,这会使其不用考虑自己会因为表达不当言论而受到别人的当面嘲讽,使学生能够更加自由的在微信平台上即时抒发自己的看法,并在表达和互动中巩固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二)微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

  微信在方便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使大学生对虚拟社交产生迷恋,对正常学习生活产生不利影响。微信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手机通信软件,其负面影响往往与手机网络一起出现,对微信产生上瘾症状的人如同“网瘾患者”一样,时刻离不开微信,潜意识里觉得不上微信就会错过重要信息,症状严重的人一会儿不上微信就会难受,有些人则会不断地刷新朋友圈,刷新间隔很短。大学生群体仍应以学业为重,这样的习惯会浪费他们很多宝贵时间。微信毕竟是一种虚拟的社交方式,部分大学生过度沉溺微信的虚拟环境,一定程度会造成对现实人际交往的忽视,形成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

  2.增加了大学生接触不良信息的可能性。大学生对手机媒体的依赖日益明显,但对不良信息的鉴别能力却较为缺乏。微信对大学生人际交流有促进性,但同时也对其接触不良信息的可能性有所增加。从调查数据发现,56.5%的大学生判断不良信息的能力在较差、一般间。

  3.使大学生活不再单纯而安全。调查显示,66.3%的大学生经常使用“摇一摇”、“漂流瓶”、“附近的人”这些微信交友功能,41.3%的大学生会对陌生人加好友的请求进行回应或主动与其招呼,24.3%的学生有过一两次与陌生微信好友见面的经历,甚至有些人会经常与微信好友见面。微信的这些交友功能在拓宽大学生交际面的同时也潜藏着危险。目前,微信交友功能已经引发了问题,媒体曾经报道过一些有关大学生使用微信而引发的犯罪案件,均与微信的交友功能有关系,这些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都是通过微信聊天的形式先去结识被害者,然后通过热聊慢慢取得被害者的信任和好感,最后在指定地点与其见面,再对受害者进行不法行为。

  三、发挥微信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正面作用

  微信的诸多特点如:省资费、时效强、方便快捷等,都给大学生带来方便、快捷与快乐,但同时也隐藏着诸多弊端。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如何发挥微信的优势,避免它的弊端,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呢?笔者结合实际进行探讨,并提出以下建议:

  (一)建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公众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公众号应该是一个双向的学习交流平台,作用不仅限于单向的信息公布。它应该开放的、自由的、互动的发布更多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吸引他们的关注并积极参与其中。平台的建立可以考虑从两处着手:一是考虑建立高校各级部门的微信平台,以教学系、学院、或心理职能部门的名义管理此类平台,进行面向较广范围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二是考虑建立心理辅导员和心理健康老师等的个人微信平台。对比各级部门的微信平台,学生更有可能对教师或辅导员的个人微信平台产生信任感,从而产生微信互动的意愿。

  (二)调动学生使用微信了解心理健康的积极性。调查发现,通讯是微信被使用最频繁的功能,其次才是公共平台浏览。大学生更多是进行娱乐休闲性质的微信浏览,缺少主动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学习的意识。如何使大学生意识到利用微信加强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呢?笔者认为各高校可通过课堂的宣讲、成立校园专栏等方式进行宣传,着重提醒大学生学习利用微信等自媒体在课堂之外不断提升自己;强调通过微信自学心理健康知识对于提升自我心理健康水平的必要性。各高校还可积极探索多方合作,设立合理的奖惩措施,从外部调动学生积极性,比如与教务处、学生处合作制订相关规定:每学期在微信平台表现积极活跃、通过心理健康考核的同学可获得额外学分。

  (三)设置迎合学生需求的微信平台心理服务。首先,公共平台发布的内容要形式新颖多样、贴近生活实际、及时更新内容、互动积极热情。其次,设计一些主题鲜明的网上心理团体辅导活动或沙龙,利用平台发布消息,选定参与群体,创建朋友圈,举行网络沙龙或团体辅导。与一般心理辅导相比,微信朋友圈可匿名、更隐蔽,容易引起一些有心理辅导要求但没有充足的勇气的学生参与。再次,建议开展网络咨询服务,尝试建立一支学生心理工作团队,他们由心理学爱好者和各班级心理委员组成,可以通过系统的培训使之拥有一些常用的心理健康调节技巧及普通的心理健康知识,通过考核的人员晋升为朋辈心理咨询师,他们既可以通过平台对需要的同学进行心理疏导,又能够具体负责微信平台的日常管理。

  (四)保证微信平台的正面引导作用。微信具有虚拟性,容易因不便监管而不可避免地出现非理性甚至虚假言论等现象。在进行管理时,高校需要健全相关制度,倡导积极正面的网络言论道德,及时发现不良言论并进行过滤,保证微信平台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起到正面积极的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周家华,王金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xx.

  [2]吕文静.微信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今日中国论坛,20xx(17).

  [3]张祖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现状——挑战及对策[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xx(35).

  [4]管龙陵.论微信对大学生社交行为影响与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发挥[J].教育教学论坛,20xx(37):51-52.

  [5]水永生.微信平台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xx,8(7):152-154.

  [6]郭静静.自媒体背景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创新[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xx(7):25-27.

  [7]常雅娟.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科教导刊,20xx(17):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