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感恩论文

大学生感恩教育主要包括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社会、感恩自然等四方面的教育。其实施路径,一是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二是营造感恩教育的良好氛围;三是充分利用主题教育,激发学生感恩情感;四是充分发掘自我教育潜力,提高感恩教育认知;五是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施恩于人,报效社会。

学生感恩论文1

  一、感恩教育的地位与作用

  (一)感恩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性地位感恩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人德行养成的过程。感恩教育可以激发大学生的孝心爱心,唤醒其亲情良知,唤起其感恩父母之情,激起其报答父母之为。这种感恩品质形成之后就会“迁移”到其他优良品质上,从小爱到大爱,懂得对爱心的回报,报答他人的帮助之恩、老师的教诲之恩,社会的关爱之恩,国家的培育之恩;懂得爱国报国,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领悟人生的真谛,实现真善美的追求,塑造完美的道德人格。可以说,一个不懂得感恩父母的人,不可能会关心他人,更不可能有奉献社会、报效祖国的高尚情操,他的道德人格必定是有缺陷的。当一个人怀着感恩的心面对他人、面对生活,就会多一份宽厚、友善和快乐,就会情愿付出,对别人施以爱心,对社会予以回报,就会对生活寄予希望,懂得相互关爱,树立坚强的意志,为道德的成长奠定基础。因此,我们认为感恩教育是产生“道德移情”的动力源,从感恩父母这一最基础的道德起步,唤起个体心存感恩情感,能驱使个体从感恩父母有孝心“迁移”到感恩他人施关心、感恩社会献爱心、感恩祖国效忠心,升华了感恩的情感,从而完美个体道德人格。感恩教育是培养大学生道德素质的重要基础、一个行之有效的切入点,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基础性地位。

  (二)感恩教育能促进社会正能量的传递,具有辐射效应感恩是社会和谐的催化剂。感恩能够通过亲情恩情的传播在群体间和社会中产生辐射效应,形成良性循环,促进社会正能量的传递,有利于社会和谐文化建设。道德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好比各细胞与有机体间的关系,相互促进与相互依存。个体感恩意识的提高能带动社会成员感恩意识的提高,形成人人懂得感恩的风尚。感恩能够引导社会成员多一些爱心,少一些抱怨;多一些友善,少一些对抗;用感恩的心对待社会中的人或事,缓解矛盾冲突。只有树立知恩图报的社会风范,整个社会才能处于和谐的氛围之中。一个缺乏感恩的社会必定是冷漠的、彼此缺乏信任的社会,更谈不上幸福与和谐。因此,个体感恩意识的提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同时,感恩能够促进爱国主义思想的升华,提高个人的社会责任感。因为一个人只有懂得感恩,才会情愿付出,才会认为自己有责任去回馈社会。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多少仁人志士胸怀忠君报国的信念,“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豪情和马革裹尸的壮举激励着代代中华儿女,守护了国家尊严,铸造了不朽的民族之魂。在当今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新时期,更需要加强感恩教育,强化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激发大学生心怀一颗感恩的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奋发有为,积极进取,忠心报效祖国,积极回馈社会,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

  二、感恩品质的形成机理

  大学生感恩品质的形成不仅受社会、家庭、学校教育等外部环境的影响,而且感恩又是一种心理品质,它的形成同样遵循心理发展规律,是知、情、意、行的交互作用与内化过程,必须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作用,着眼于主体的内化,引导他们识感恩之理、激感恩之情、践感恩之行,最终促使知恩图报成为主体的自我需要,成为他们的一种生活习惯。一个完整的感恩教育过程应包含认知层次、情感层次、实践层次。感恩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人德行养成的过程,感恩教育必须遵循道德教育规律。根据“道德移情理论”,道德移情与个体移情、情感的唤起有关、与个体的认知能力有关,因此,必须激情、明理并施之以行,以求情通理达,促进内化。

  (一)识感恩之理———对感恩的理性认识是产生感恩之情的基础心理学认为,人的情感和意志是受认知的调解和支配的。个体只有对感恩的意义有充分领会,对施恩者的爱心行动有充分的认可,才能产生感动和感激的情绪。因此,在感恩教育实践中,要让学生认知感恩之理,开设识恩的基础理论教育课,引导学生懂得“为何要感恩”等基本道理,强化其对感恩的理性认识,促进施恩理念的确立。个体只有树立正确的感恩理念,掌握正确的感恩方法,才能指导自己的施恩行为。

  (二)激感恩之情———情感的激发是产生感恩行为的前提动力感恩教育作为一种情感的启迪和引导活动,不同于一般的学科理论知识的传授,它不仅是理性的、逻辑感恩知识的传授,而更多的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陶冶过程,是一种化育。感恩情感的产生是实施感恩行为的前提。感恩是从内心深处发出的一种真挚的情感,它通过逐步感染和熏陶,唤起受教育主体的心灵共鸣,从而激发起主体自觉的感恩行为。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相对较强,仅靠呆板的说教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没有情感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甚至会使之产生逆反心理。必须通过情感的疏导来排除其对外部教育的心理阻力。在感恩教育实践中,作为教育者自身必须拥有健康的情感,坚持以情感人、以情育人,把脉学生的情感,运用好情感沟通的桥梁,通过榜样教育法、情感教育法,设计各种活动平台等来开启他们的心扉,见贤思齐,使情感转化为信念和动力。

  (三)践感恩之行———引导个体施恩实践是形成感恩品质的关键感恩教育过程就是一个从“感”到“恩”的启发引导过程。其中,人的知恩、识恩之后的“感动”是初始阶段,“知恩图报”和“施恩不图报”的行为模式的养成是感恩教育追求的最终结果,即感恩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让个体的感恩认知、感恩之情内化为感恩行为习惯,升华为自身的品质。而感恩品质的形成过程是在理性认知的基础上内含情感体验的生活实践过程。如果不经历生活化的情感体验过程,就无法完成向施恩和报恩的转变,对感恩的认知也得不到及时的巩固。可见,情感体验的生活实践环节是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实践能让921学生体验高尚行为的愉悦、获得正确的经验、砥砺坚强的意志,从而固化行为习惯。显然,只有感恩认知、情感激发是不够的,缺少实践环节的感恩教育只能是隔靴搔痒。因此,在感恩教育实践中,要遵循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回归实践,回归生活,要重视让学生付诸施恩的反复实践,可设立“感恩日”,要求学生以各种方式向有恩于自己的人行感谢之为。

  三、感恩教育的路径选择

  我们把感恩教育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以孝亲教育为突破口,以情感教育为主轴,引导大学生践行感恩,培养学生感恩品质,从而健全大学生道德人格。实践证明,感恩教育能促进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意识,为他们的人生奠基,实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富有成效的长期机制,促进高校德育良性发展。

  (一)以感恩课程为教育主阵地,以求学生情通理达感恩是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给自己的恩惠和方便由衷认可,并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和行为。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依据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4]。其中,让受教育者识恩、知恩尤为紧要。我们编写《感恩教育读本》校本教材,按照识恩、知恩、报恩和施恩的思路编排内容,分为知恩篇、感恩篇、报恩篇三大块。同时,创造性地开设感恩课程,以求学生情通理达。感恩课程安排要遵循教育规律和德育自身特点,规范各年级教育内容,使之形成有机联系的序列。大一时,立足于明理,讲授《知恩篇———认知感恩理》,让学生了解古今中外的感恩教育思想,系统领悟感恩基本道理,强化学生对感恩的理性认识,引导学生懂得“为什么要感恩”;大二时,致力于育情,讲授《感恩篇———悠悠感恩心》,用古今中外“感恩典范”感染学生,让学生品味父母养育之恩、老师教诲之恩、他人帮助之恩、社会关心之恩、国家培育之恩,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确立感恩的信念,激发学生施恩欲望;大三时,着眼于导行,讲授《报恩篇———践行感恩为》,循着“感恩父母有孝心、感恩他人施关心、感恩社会献爱心、感恩祖国效忠心”道德提升的路径,进行相关内容讲授,让学生懂得“要怎样报恩”,升华感恩情感。

  (二)以孝亲教育为突破口,为培养健全的人格奠定基础孝为仁之本,仁为德之本。只有首先做到孝敬父母,才谈得上其他社会道德。同样,感恩教育必须以“感恩父母有孝心”为突破口,促使感恩品质升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在感恩课程中,我们安排“难忘父母恩”这一教育内容,让学生走进父母之爱,体味父母生养之恩,激起他们孝亲报恩之情。在感恩父母中,我们具体要求学生做到“四心”:多沟通不耍脾气,主动向父母问好,让父母舒心;自尊自爱,心态健康,心胸豁达,让父母放心;勤俭节约,减轻家庭负担,主动承担责任,让父母省心;笃学修身走正道,学有所成早立业,让父母称心。在孝亲教育的基础上,着眼于移情,把对父母的感恩推广到对朋友、老师和社会的感恩,拓展感恩教育的内涵,共分三个维度:一是感恩老师教育我,增强尊师意识,尊重老师的人格、尊重老师的劳动和创造;二是感恩朋友帮助我,增强关爱互助意识,促进人际关系的良性031发展,增强感情交流能力,形成和谐愉悦的心境;三是感恩社会温暖我,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回报于社会;四是感恩祖国培育我,树立振兴中华、报效国家的理想,升华大学生的道德人格。

  (三)以情感教育为主线,创设学会感恩的校园文化氛围提高感恩教育的实效性必须充分发挥情感体验的教育功能。通过情感体验,使得情感与认知相协调,达到内化为感恩信念和感恩行为的目的。我们充分尊重主体,以情感教育为主线,精心设计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感恩的校园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充分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第一,榜样激励,催化感恩。情感的相互影响,更多的靠感染,而不是说教。信息化的时代使得学生有了更强的独立意识,更多的学生热衷于从自己的情感出发去对待榜样。感恩教育的主阵地中,我们充分利用榜样素材,创设一种促使学生“学会感恩”的校园文化氛围,激发学生的感恩意识,催化学生的感恩之情。从三方面入手:一是挖掘古今中外的感恩榜样。我们用古今中外“感恩典范”的事迹感染学生,还可组织学生集中观看《道德模范》视频和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等节目,诠释着道德的真谛,激起他们道德体验的共鸣,引导学生热衷于做感恩模范的粉丝。二是树立教师的感恩榜样。我们通过树立教师中的孝亲典范,发挥教育者自身的感染力,言传身教,增强感恩教育的说服力。三是树立学生身边的感恩榜样。我们通过“校园十大感恩之星”的评选,树立同龄人的感恩典型,让其“现身说法”,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浓厚的感恩氛围中,从校园的感恩环境中受到启发和教育。第二,创设载体,体验感恩。要使感恩教育达到潜移默化,必须讲究教育载体。

  我们精心设计活动载体,多渠道进行感恩教育活动。一是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感恩宣传与交流。通过QQ群、网站、微博活动平台宣传社会上的感人事迹和校园的典型事迹,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和道德正能量的传递。二是利用主题活动进行感恩教育。通过感恩主题文艺晚会、“家书传真情”“爱心祝福语传递”等形式使学生更加深刻体认父母的恩情,架起学生与家长沟通的桥梁;通过师生互位体验、师生座谈会等形式,让师生平等交流,懂得尊师重教;通过“朋辈沙龙”“新老生爱心接力”活动、困难帮扶活动等让学生懂得感恩朋友,增强学生关爱互助意识;通过开设“感恩论坛”,引发学生情感的激荡。三是利用传统节日进行感恩教育。通过母亲节、中秋节等感恩父母养育之情;通过教师节表达对老师的感恩之情;利用清明节、国庆节等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等。为了感恩教育的常态化和持续性,我们规定每周六为“感恩日”,通过持续的活动体验,促使学生的感恩意识得到强化,为报恩和施恩积蓄了情感力量。第三,社会实践,深化感恩。实践是联结知与行的桥梁。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感恩教育必须走出校门,走向社会,通过亲身实践,才能内化为自觉的行动。我们通过关爱空巢老人行动、民工子弟学校结对帮扶、参与公共服务等志愿者活动,让学生用实际行动来报答他人和社会的恩情,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我们通过与敬老院、民工子弟学校、社区居委会等合作建立了十多个日常志愿者服务基地;在各地贫困乡镇或村建立了二十多个长期的暑期“三下乡”服务基地;与当地四十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的顶岗实习服务基地。同时,我们要求学生在假期参与家庭所在社区的服务活动。这些都为学生的感恩实践提供了充足的平台,让学生用实际行动来报答他人和社会的恩情,增强社会责任意识。这些平台的构建,加强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形成教育合力。学生在生动的实践活动中体验报恩与施恩的乐趣,并在家庭、社会和学校的共同参与下反复修整,深刻领会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义务,促进人生观的完善。

  (四)以评价导向为引擎,把感恩品质纳入德育评价体系为了发挥感恩教育的长效机制,固化感恩教育的效果,我们把学生的感恩品质纳入德育评价体系中,充分发挥德育评价的导向功能。感恩教育属于隐性教育,它的教育效果也具有隐形性,无法用一般学科的考核方式进行评估。我们在遵循客观性、主体性和公平性原则的前提下,采用动态评价和静态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重视过程评价和纵向评价,建立和健全感恩品质评价体系。一是依托实践活动进行过程评价,关注个体的参与程度。我们编制了《大学生感恩成长记录册》,对学生的感恩实践活动情况进行每周一登记,每月一汇总,结合活动项目进行量化;二是采用学生自主评价和互相评价的办法,鼓励学生客观主动地总结和评价自己和同学,找到差距与不足,督促自我完善;三是建立家、校、社会反馈评价制度。我们充分发挥校内外各种教育资源对学生的思想行为表现进行反馈和评价,在学校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家长意见反馈和企业社会实践的评价反馈,进行评价。在全面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每年评选出“校园十大感恩之星”“校园微感动人物”。总之,在综合评价时,既要重结果,也要重过程,全面看待,建立起有效的评价体系,才能提高感恩教育的实效性。

  作者:刘锦霞

学生感恩论文2

  摘要:《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及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现在和今后的一二十年内培养出来的学生,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战略的眼光来认识新时期学校德育的重要性。”因此,笔者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对新时期中学生感恩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原因进行剖析,并试图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加强中学生感恩教育,增强传统文化的传承,培养其道德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感恩教育培育;中学生;问题研究;道德文化

  1中学生感恩教育培育的内涵和基本内容

  1.1感恩教育培育的主要内涵

  感恩教育即用感性的方式,让青少年在他人、自然和社会的“恩”中认识到感恩的存在;以理性的形式,让青少年认知到来自痛苦、挫折和失败带来的“恩”。最后形成积极健康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一种特殊教育。它是整个思想道德教育的关键。感恩教育包括三个方面:“一、认知方面,即认识自身所获得的恩惠和方便,并在内心产生认可,成为“知恩”;二、情感方面,即在认知的基础上,衍生出一种愉悦幸福的情感,从而转换为自主的感恩意识,一种回报恩情的冲动,成为“识恩”;三、实践方面,将感恩意识转换为报恩乃至施恩的具体行为,形成回报恩情、甘于奉献的习惯,称为“报恩”。①

  1.2感恩教育的基本培育内容

  第一,教会学生知恩、识恩。感恩教育是用人格影响人格的一种教育。感恩教育的目的要让青少年认识到,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并非是天经地义、凭空而来的,除了自身的努力,还有更多的人在背后的辛勤创造、奉献。自己时刻享受着学校、社会及父母朋友老师他人给予的帮助,要永远记住这些,并准备随时为回报他们而采取相应的行动。第二,教会学生知恩图报。感恩教育是以德报德的教育。报恩是一种情感的延续,是从自己做起把爱心的力量传承下去。通过感恩教育让学生明白,“人有恩于我不可忘”,“知恩不报非君子”。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遵守知恩与图报的基本道德准则,都应具备做人的基本的道德修养,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代代相传下去。第三,教会学生施恩不图报。一个人不仅要知恩图报,还应当施恩于身边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每个人不应该将自己的付出视作对他人的施舍,而应把付出当作生活中必备的美德。怀有知恩不图报的心理才能真正做到感恩社会,回报社会,将自己的人生意义无限放大。

  2中学生感恩教育培育的现状

  2.1中学生感恩教育培育的成就

  今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教师以自己的方式关注并改善着当下感恩教育匮乏的现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教育部门也频频发出文件从宏观角度对学生感恩教育做出了规划。《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及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就指出:“现在及今后的一二十年内培养出的学生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我们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战略性的眼光来认识新时期学校德育的重要性。道德教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②当然教育因其复杂性、长期性无法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在多项文件出台的过程中仍表现出各方面的不足。这些不足与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中学生攀比心理随着物质条件的不断改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也日益增强,给家庭和社会不断带来挑战。

  2.2中学生感恩教育培育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中学生感恩教育培育中遭受到诸多难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弄清楚形成问题的根源,我将从对感恩教育认识不足,评价指标单一,缺乏感恩氛围以及培养目标随意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2.2.1家庭方面对感恩教育培育的认识存在不足

  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家庭教育对其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的形成上起基础性作用。孩子的父辈们都希望孩子比自己当年过得好,由于种种现实原因,孩子可能成为父母实现自己理想的工具。父母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孩子提供丰富的物质生活,甚至不惜降低自己的生活水平来满足子女的任何要求。实际上,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感受不到来自父母的苦心,他们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不懂如何感恩他人,不能与人为善,只知索取,不懂得奉献;只知受惠,而不知感恩;只知接受,而不知责任。

  2.2.2学校方面重智轻德,对学生评价标准单一

  我国思想道德教育一向以学校为主体,但各级各类中小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主攻文化知识教育,造成德育课时无法保证按时按量完成,德育教师资格不到位,明显背离了学校的职责和功能。生活中学校多数重智育轻道德教育,对学生的评价也主要来自于学习成绩的要求,对于学生道德方面的要求与管理缺乏一定的了解,单纯地把文明习惯定义为道德规范,忽视了道德教育中信仰的核心。德育方面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重视德育的理论灌输,轻视道德的实践教育,重视道德规范教育,忽视道德信仰教育,德育成为了单纯的理论说教,而未转化成为学生的行为习惯。”

  2.2.3社会方面缺乏感恩教育培育的氛围

  改革开放后我国不仅改变了国家经济体制更打开了面向世界的大门,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优秀制度的同时也传播了多元的思想潮流,社会上一些人开始追求西方的所谓“个性”和“自由”,认为人活世上全然为了赎罪应当无所牵挂追求本心,认为来自父母家庭的关爱是对自身“个性”与“自由”的束缚。将国外的糟粕奉为行为准则,使传承千年的道德体系受到震动。

  2.2.4学生个人方面感恩意识不足

  除上述三个方面的外在因素外,当代青少年自身也存在着难以轻易改变的缺点:首先,在家庭生活中,青少年习惯有优越感,对父母及长辈的关怀和细心照顾习以为常。在学校生活中,一些青少年在强烈的虚荣心驱使下,一味追求物质享受,互相攀比。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紧张;对来自同学与老师的帮助不懂感恩;不尊重老师的劳动成果等等。再次,对祖国和社会提供的优越条件仍感到不满,一心羡慕国外的教育教学环境。中西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无疑冲击了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的走向。

  3中学生感恩教育培育的对策

  对于出现的问题,从微观角度出发可以分为四个方面:

  3.1以亲情为纽带,注重习惯养成教育,发挥家庭的作用

  首先从家庭教育者——父母的角度来讲,家长必须提高自身素质认识到感恩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的重要性并以身作则,这样才能对子女的教育更有说服力。此外家长还需要改变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重视孩子的感恩教育,不能把孩子的教育问题全推给学校和社会。其次,和谐稳定的家庭环境才有利于对青少年进行感恩教育。父母双方与子女建立平等融洽的关系,重视与孩子的沟通,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3.2改变学校教育评价体系,注重知与行的结合

  首先,从学校教育者的角度来讲,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因此建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对加强学生的感恩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教师应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并结合道德实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社会主义价值观等抽象内容具体化,引导青少年确立正确的善恶分辨标准。其次,学校应加强校园感恩气氛建设,优化感恩环境。取缔原来的以考试成绩定优劣的单一评价标准,健全感恩教育评价体系。

  3.3营造好的社会教育氛围

  首先要提高全体公民的道德水平和感恩情怀,净化社会风气。社会上的歪风邪气不仅破坏现有的正常生活秩序更会给未成年人带来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其次,构建良好的感恩教育环境,提高社会环境的正面影响。信息化的时代,以社会舆论为核心的社会风气,凭着现代化的传递手段,往往很快就能影响舆论并控制全局,左右青少年的思想和言行。所以,在建设良好社会风气的同时,还要充分地利用网络及大众传媒的正面影响,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感恩活动。

  3.4注重中学生的个性教育

  家庭、学校、社会都是外在因素,学生主体是内在因素,而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因此,强调对学生个性素质的提高是高效实施感恩教育的前提与关键。

  3.4.1从父母的溺爱中走出来,学会独立

  一个养尊处优、备受呵护的孩子仅有认知层面的感恩是不易被感动的,更不懂如何报恩。家长要从自身做起,当你得到孩子关爱或帮助时,不要吝啬一句“谢谢”,用自己的言语行为慢慢去感化孩子,鼓励他们,与他们架起沟通的桥梁,使孩子自己慢慢体会感恩带来的满足。同时,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养观,疼爱孩子是为人父母的天性但不能过分溺爱,让孩子拥有更多独立的时间与空间,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人生的成功才是父母关爱子女的最终目的。

  3.4.2让青少年走进社会,了解现实,感悟人生

  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现实能直接影响个体创造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在适当的情况下,他们会力争达到某些积极的社会目标。青少年由于学业压力沉重,部分家长承担了所有的家庭琐事,使他们对社会及家庭缺乏真实的了解和客观的认识,社会和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让学生积极参与社区服务,定期看望孤寡老人;在家帮父母做家务,从中体会父母每日劳动的艰辛和繁琐;学校开设参观实训基地等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生活百态,了解生活,感悟人生。

  参考文献:

  [1]卢元楷.课堂教学与素质教育[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9.

  [2]胡艳辉.“问题少年”矫治体系[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xx.

  [3]李汉琳.感恩:家庭教育的重要元素[J].检查风云,20xx(15).

  [4]感恩教育、不竭之泉——关注中学生感恩教育[J].人生十六七,20xx(Z1).

  [5]胡茂鑫,赵华鹏,高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的青少年感恩教育[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8).

  [6]严加银.当代青少年感恩教育探究——以传统孝道为视角[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7).

  [7]刘震中,罗成毅.论青少年感恩教育的途径[J].湖南省“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资助项目,20xx(4).

  [8]李建云.90后青少年感恩教育探究[J].德育园地,20xx(6).

学生感恩论文3

  近年我国经济已经高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由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还有一些省份、地区人均收入较低,存在贫困家庭。贫困家庭对支付孩子的大学学费、生活费存在一定压力和困难。“不让一个大学生因贫困辍学”是国家的承诺、高校的责任,为此,政府高校出台了一系列的资助政策。大多数贫困家庭的受资助学生都能珍惜上大学的机会,但也有相当数量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以贫困为借口,完全依赖于学校和社会的资助,认为是国家、高校应当做的,感恩意识淡薄,令人唏嘘。加强经济困难大学生感恩教育已成为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成因

  (一)学生自身因素和感恩教育的欠缺

  高校贫困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感到理想与现实冲突,生活在别人的“异样眼光”中,容易形成自卑心理。一些经济困难学生认为国家、学校是出于同情、怜悯,在内心很难产生自愿回报社会感恩心理。据报道某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获得一个基金会的助学金,每年享受4000元资助,按该基金会要求,一学期写一篇思想汇报,该同学每次都是被班主任再三敦促才很不情愿去写,还说“烦死了”。另外经济困难学生家庭由于生活压力大、文化水平不是很高,为了子女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疏于感恩疏导与教育;高校教育管理者和老师对经济困难学生在生活及学习上给予很多关怀,但多是“钱、财、物”,疏于交流和沟通,疏于对经济困难学生感恩教育。以上这些不图回报的付出淡化了高校贫困学生的感恩意识,使他们习惯了“做享其成”,不愿、不想回报社会、回报他人。“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是中华传统美德,任何时候都不能加以忘记。

  (二)社会上各种思潮、多元文化的负面影响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以及信息全球化、思潮多元化的发展,中华传统文化面临着强烈的冲击及弱化。各种思潮的涌现、变异、渗透等借助新媒体、新技术更令当代大学生难以分清良莠、无所适从。多元文化、思潮的“哗众取宠、与众不同”更容易引起对新鲜事物好奇心强的大学生的关注、认可和迷恋。一些大学生作为信息辨别的弱势群体,他们很难准确判断、理性批判、去伪存真。同时,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也不断地冲击着学校和家庭。市场经济追求利润最大化,追求投入与产出的最大化。高校为了吸引优秀生源,对高分考生重金奖励,对生源基地学校给予财务支持。家长为孩子上重点中学,不计血本交择校费、上各种高价辅导班。高校和家庭的这些做法影响着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闹得沸沸扬扬的QQ和360的“世界大战”等就反应了市场经济带来的公司与公司之间、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利益、市场、产品之争。某高校对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家访,发现一些学生家庭并不是真的贫困,有的为争取学校困难补助,故意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有的开虚假家庭贫困证明;有的家庭存款做生意而不交学费;有的楼房在村里首屈一指。

  (三)新媒体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

  新媒体环境下计算机互联网,无线网、物联网飞速发展,其传播迅速、信息容量大,不受时间、地点、空间的限制,人人为自媒体、信息源。学生学习不再受时间、地点、教师的限制,与教师、辅导员面对面交流的的时间与机会也在减少。一些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虚拟世界中,网络综合症、信息过敏症、手机依赖症等由新媒体引起的各种网络病症也随之越来越多,不但影响着大学生的精力,而且身心健康发展也受其影响,成为“亚健康”一族。近几年,高校因沉迷网络而荒废学业导致退学的人数逐年增加,已经引起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的极大担忧。感恩意识在以自我为中心的网络环境中愈发显得无足轻重,一些说服教育显得苍白无力。

  二、高校感恩意识教育缺失的危害

  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其对社会、集体、个人的危害是不可低估的,容易造成信任危机与情感缺失。

  (一)对和谐校园建设会带来消极的影响

  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心存感恩是和谐的基础。感恩意识的缺失不利于大学生之间和谐相处,容易引发各种矛盾,分散当代大学生的宝贵精力,不利于“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国家战略的实施。经济困难学生经济贫困不可怕,但感恩意识贫困对于大学校园和谐与稳定会产生十分消极的影响,也会对当前和谐校园建设带来严峻的挑战。另外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其作用不容忽视,事关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众所周知的“郭美美”事件,通过互联网的发酵、传播,造成了民众对国家红十字会的信任危机,单位和个人捐款锐减,信任度降至冰点,损失不可估量。

  (二)不利经济困难大学生优秀品德的形成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栋梁,承担着历史重担与社会责任。应当有宽广的胸怀,可以容忍别人,容纳各种事情,不计个人利害得失。心胸狭窄,与人为难、与己为难,时常忧愁,局促不安,就不可能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期间是青年优秀品德形成及巩固的黄金时期、最佳时期。如果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则容易导致忘恩负义、自私、冷漠、孤僻、自卑等性格缺陷。感恩是一种健康的心态、积极的状态,它能使人心胸广阔,乐于奉献,勤于助人,从而促进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健康发展,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不利于经济困难大学生的成才

  “受人点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感恩是受过资助的大学生应该具有的最基本的道德准则,也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之所以要求贫困大学生有感恩意识,是因为没有别人的资助,自己很可能因为贫困无法继续学业,何来成才。当前不少大学生缺乏感恩之心,误解学校、社会、国家的良苦用心,不思进取、自暴自弃、脱离集体,可以想象得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很难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单位取得优异成就,更不可能担当大任,成为单位的骨干,成为国家的栋梁。在国家没有实行经济困难学生生源地贷款之前,经济困难学生的贷款是由学校联系当地银行贷款。由于银行要求必须有班主任作为担保人方可以贷款,很多老师处于爱心作了担保。学生毕业后,大部分贷款的学生能够在合同期限内认真还款,但有一些缺乏感恩心的学生恶意拒绝还款,更换单位,更换与班主任的联系方式。银行联系不到欠款人,只有找担保人,使很多班主任疲惫不堪。带来的结果是恶意欠款的毕业生被银行标记为“缺少诚信”,以后无法从银行再进行贷款,班主任从此也再不敢、不愿去做学生的贷款担保。

  三、加强经济困难大学生感恩教育的途径

  (一)充分利用新媒体,全方位营造“感恩”环境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互联网市场,成为用户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我国智能手机用户已占手机用户的80%以上,大学生是智能手机用户的主力军。高校可以利用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适时开展多种形式的感恩教育,唤起学生的感恩之心。通过营造良好的“感恩”环境,饮水思源,让经济困难学生明白感恩、知道感恩。高校每年都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进行“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为此,各高校制定了各种评定办法与考核体系,力求公平公正公开,但都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借助大数据分析则能够很容易的统计出学生的消费水平,比如通过分析学生一卡通每天的消费金额及构成就很容易掌握学生的消费水平。大数据分析不仅能准确评价学生消费水平,还能引导形成节约、感恩的校园氛围。

  (二)充分利用新媒体,建立感恩教育的长效机制

  高校通过开展一系列感恩教育主题活动,架构感恩教育体系,建立长效机制。可以举办优秀校友回馈学校事迹报告会、感恩主题演讲等活动,并通过微信、微博进行延伸宣传、教育,并将感恩教育活动放在学生工作网站上。可以定期组织经济困难学生观看视频,重温“感恩”教育的同时激发“感恩意识”。充分发挥新媒体、信息技术功效,营造一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感恩氛围,形成长效机制。

  (三)依托新媒体,建立起感恩教育的“互动机制”

  感恩意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健全人格的体现。新媒体环境下学生的“感恩意识”教育会受到各种不良信息的干扰,这就要求我们建立起有效的“监督体系”,实现互动功能。比如利用手机短信、微信等定期告诉经济困难学生家长学生的学习、思想、生活等状况,与家长多交流,形成良性互动;在高校网站开辟专门的学生“自强、自立、自助”资助专栏,宣传经济困难学生的优秀表现、感恩行动。通过交流互动,潜移默化地对缺少感恩意识的学生进行感化;建立资助工作专门的QQ群、微信群,加强与经济困难学生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采取有效措施,形成有效的互动机制。总之,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感恩教育,通过新媒体、新技术将学生感恩教育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去,从而构建新媒体时代经济困难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新格局、新途径、新体系。

  参考文献:

  [1]陶志琼.关于感恩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教育科学,20xx(4):9-12.

  [2]胡虹霞.高校德育应补上感恩教育这一课[J].北京教育(高教版),20xx(5):12-14.

  [3]赵晓芳.关于高校感恩教育的思考[J].社会科学论坛,20xx(7):117-119.

  [4]周红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20xx(3):106-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