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概念教学论文

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论文在形式上是属于议论文的,但它与一般议论文不同,它必须是有自己的理论系统的,应对大量的事实、材料进行分析、研究,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物理概念教学论文1

  摘要:在日常教学中,结合对学生容易发生差错的一些问题的分析,探讨提高物理概念教学效率的策略和方法,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建立起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

  关键词:高中物理 概念 方法 能力

  物理概念是物理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好物理定律、公式和理论的基础。在物理教学中正确建立物理概念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一个质的飞跃,是物理教学的任务,也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关键。物理概念来源于物理实践、物理事实,它是由实践得来的感性认识而上升成的理论认识,再回到实践中去,用来指导实践,并予以检验和深化。若学生只知道物理事实,而不能上升到物理概念,就不能说学到了物理知识;若学生对物理概念不理解或理解片面,就谈不上对物理概念的认识掌握;若学生对物理概念理解不透、混淆不清,就难以进行判断、推理等抽象活动,更不能正确地应用定理、公式来解决实际问题。

  一、用多种方法,形成物理概念

  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物理学家探索物理的方法与物理教学的方法基本上是一致的。不过前者是物理学家寻觅直接经验,后者是学生在教材、教师的安排、引导下有目的地学习间接知识。所以物理教学不可能像物理学家创立概念、发现定律那样亲身经历、事事实验。这就是说,一些比较抽象的物理概念的形成,就可能因无法通过实验,而只能采用其它方法。

  1、类比方法:如用水流类比电流,用水压类比电压,用电场类比磁场等。

  2、比较思维:如比较电场与重力场,从而讲清电场概念。

  3、演绎推理:如根据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公式推导出洛仑兹力公式等等。

  4、比喻方法:如用地势降落的陡度比喻电势降落的陡度,使“电势降落的陡度”这一概念一目了然。

  5、理想化思维:在物理学中,实际研究对象和它所处的环境一般比较复杂,决定的因素和受约束的条件很多,如果不分主次轻重地考虑一切因素和条件,那么必然会使问题复杂化而无法研究。为了方便研究,暂时抛开次要的或非本质的因素,割断事物的某些联系,保留实际对象的某些主要性质和主要条件,加以概括,这种形成概念的方法,就称为理想化思维。物理学中所研究的对象一般都是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研究物理学如果不采用适当的物理模型,那么就很难理解物理现象的本质,一个物理模型胜过无数个事实。

  二、帮助学生深化物理概念

  学生掌握了物理概念后,在用它解决问题过程中,对概念的理解将会更深刻,内容也会更丰富,且易于巩固。

  物理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自然学科,物理概念都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所以只有把物理概念应用于实践,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才能体现出物理概念的价值与作用,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物理知识不在抽象、难懂。

  三、作概念图,建构网络

  根据人的记忆规律,如果把所学的概念纳入一个网络,就不容易遗忘,而且在解决问题时也更容易快速检索出所需的概念。在概念网络中激活任意一个网点,都将引出相关的联想。

  概念图是表示概念和概念之间相互关系的空间网络结构图。概念图包括概念、分支和层次、概念间的连接线和连接语、例子等几部分。概念图的制作可以用纸和笔,还可用专门的绘图软件。

  虽然概念图的制作没有严格的程序规范,但要制作一个较完整的概念图,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 选取一个熟悉的知识领域,罗列出尽可能多的概念; 确定关键概念和概念等级; 初步拟定概念图的纵向分层和横向分支; 建立概念之间的连接,并在连线上用连接词标明两者之间的关系。

  通过制作概念图可以促使学生积极动手和思考,使他们能够从整体上掌握基本知识结构和各个知识间的关系;通过制作概念图,可促进新旧概念的整合,形成概念网络;随着知识的积累,网络的编织将更加完整。

  另外,概念图的形成是学生经历一次头脑风暴的过程。这既是原有思维的呈现,更是创造性思维的激发过程。当用概念图把知识展示出来时,知识结构会变得更加清晰,这时很容易产生新想法。概念图中的交叉连接需要横向思维,是发现和形成概念间新的关系、产生新知识的重要一环。

  实践证明,制作概念图是学生乐于接受的一种学习方式,因为它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思维工具,为学生主动建构概念开启了一扇门。

  四、重视物理概念比较法教学,提高学生概念应用能力

  物理概念按不同的划分标准,可分矢量和标量,状态量和过程量,特性量和属性量等。掌握了概念的种类后,学生对概念就会有更深的理解。概念的种类是概念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步,如果讲得不清、不透彻就会影响学生解决相关物理问题的能力。如讲授加速度概念时,首先让学生知道这是一个人们为了研究运动规律的需要,通过对运动现象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出来的概念。再引导学生将加速度和速度两个概念用比较法进行分析。此外,提醒学生要明确加速度跟速度、速度增量的联系与区别:加速度的方向决定于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跟速度增量的方向一致,但不一定跟速度的方向一致;负加速度不一定就是匀减速运动,反之亦然。

  综上所述,物理概念教学是物理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只有搞好物理概念教学,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为进一步学习物理规律和定律打下良好的基础。

物理概念教学论文2

  物理概念是整个物理学知识体系的基础,如果把物理这门学科比作高楼大厦,那么物理概念就是构成这座大厦的基石。若学生物理概念模糊不清则寸步难行。因此物理概念教学是物理教学的核心,教学中,让学生准确牢固的建立起物理概念是物理基础知识学习的重要环节。结合教学实践,我认为物理概念教学应做到三个“重视”。

  一、重视物理概念的引入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充满趣味的概念引入教学是培养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重要契机,千万不可错过。平时教学实践中,我引入新概念时,曾采用多种引入方法,现总结如下:

  1.演示试验引入概念。如初中物理课,在讲“浮力”概念时,先做一个演示实验:在弹簧秤下悬挂一个重物,手向上托重物,弹簧秤示数变小;再把重物放入水中,可观察到弹簧秤的示数也变小了,据此引入“浮力”概念,学生易于接受。

  2.用类比法引入概念。如:在引入“电压”概念之前,讲水流与水压的关系,再通过类比,引入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从而引入“电压”概念。这种方法,形象生动、学生易于理解。

  3.通过物理现象引入概念。如:在引入“惯性”概念时,引导学生观察乘坐汽车的过程中,当汽车刹车、加速、拐弯时所发生的现象,通过分析引入“惯性”概念,学生易于接受。

  4.通过物理故事引入概念。在引入“磁场”的概念时,可讲述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5.比值法引人物理概念。在初中物理学中,由比值法定义的物理概念有速度、密度、压强、功率、比热、电流、电阻等,它们既是初中物理的重点,又是初中物理的难点。近年来,频频在中考试题中出现。归纳这些比值类概念的区别与联系,进行适当的辨析,无疑会帮助同学们领会比值法定义物理量的方法,深化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此外还有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引入新概念,由逻辑推理引入概念等。不同的探究内容,可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引入物理概念。

  二、重视物理概念的形成

  物理学借“物”求“理”。物理概念的形成首先应该给学生呈现足够的感性材料,(如生活中熟悉的实例、或观察模型、实物、示意图、或进行实验等等)然后启发诱导,让学生观察、思维、分析、比较“现象”的共同属性,概括抽象出本质,得出物理概念的定义。概念的形成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利用实验探究形成概念。物理概念的教学要注重物理概念形成过程的教学,尽量接近科学家们在其研究过程中形成的概念,以使学生从中领会物理学家的实际创造过程和他们所运用的研究方法,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实验探究是一种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的发现知识过程的活动。新课程理念下的实验探究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主体实践活动为基础,以学生的探究学习为主体,以学生素质提高为目标的教学过程。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将科学探究列入内容标准,旨在将学习的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转化,从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物理是一个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实验也是揭示物理概念和规律最直接形象的方法。初中物理适合实验探究的内容很多,一定要注意实验的新颖性、趣味性、准确性。

  2.分析归纳形成概念。如:力的概念的教学。力的概念是物理学的一根主线、一条大动脉,然而,由于日常生活中学生受“力气”、“劲”等生活用语的干扰,在形成力的概念时,对“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往往感到费解。在学习这一概念时,为了促进这一概念的形成,上课时我设计了一个小实验,让学生搬自己的书桌,搬桌子时,人的肌肉会紧张,同学们能感觉人的手对桌子用了力。再用一绳子把一重物挂起来,比较绳子没挂重物和挂重物时的不同之处,然后问学生绳子对物体是否施加了力。再通过多媒体出示马拉车、人推车的图片,通过分析这些共同的现象,引导学生归纳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并深刻的理解作用的含义。

  3.运用比较形成概念。为了帮助学生对概念的认识,可通过概念比较的方法,例如:在初中物理中重力和质量两个概念容易混在一起,在学习质量和重力时可列表让学生对质量和重力加以区别,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又如学习蒸发和沸腾、压力与重力、功率和机械效率、电功和电功率时都可以采取比较的教学方法。

  三、重视物理概念的内化

  要使学生牢固、清晰地掌握概念,必须经过概念的巩固、深化阶段。这一阶段可以从下三个方面入手:

  1.对易混淆的概念进行辨析。将易混淆的概念加以对比、辨析,明确它们的区别与联系,是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概念,理解、巩固和深化概念的有力措施,也是形成清晰概念、层次清楚的认知结构的必然要求。

  2.通过练习形成运用概念的技能。学习概念,是为了能运用概念进行思维,运用概念解决问题。依据认识论的观点,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必须经过“由感性的具体上升到抽象的规定”和“再由抽象的规定发展到思维中的具体”这样两个科学抽象的阶段。因而概念的运用阶段也是物理概念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但要注意,练习的目的在于巩固深化概念,形成技能,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选题要典型、灵活多样,对题目的挖掘、探讨要力求深入。将做习题与概念教学分离,甚至相对立,搞题海战术的做法,不仅浪费时间、浪费精力,还容易使学生形成呆板、机械、生搬硬套的思维习惯,不利于深化、活化概念,也不利于分析能力的提高。

  3.概念和规律的整理。学生对概念和规律的掌握不能只停留在这一知识本身的运用上,对这一知识而言,应形成这一知识本身的系统并将它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去,这样才能说是对概念和规律的全面掌握,所以说对概念和规律的整理是必不可少的教学阶段。对概念和规律教学要求整理的内容主要有:概念规律的内容(准确精炼);概念和规律的应用条件;在练习中总结的规律;物理概念和规律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教学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在物理教学中,只有不断创新,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才能提高物理概念教学的水平,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培养自学能力,逐步掌握物理学科的学习方法。

谈谈物理概念和物理量的区别论文

标签:教育学 时间:2022-02-28
【yjbys.com - 教育学】

  导语:我们可以将物理概念比喻成一个外表抽象,内涵复杂的“系统”。物理量只是对相应同名物理概念的量的表述,物理概念除了量的性质以外,还有其他很多质的性质。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谈谈物理概念和物理量的区别论文,一起来看看吧。

  在已发表的文献中,关于物理概念教学的文章很多,但在这些已发表的文献中,许多作者并没有区分好物理概念和物理量,混淆了两者的界限,其中尤以同名的物理概念和物理量为重,常见表述为“定量的物理概念,即物理量”或者“物理量就是定量的物理概念”。

  其实,物理概念和物理量是有本质区别的:物理概念是物理教学论文量的前提,也是物理量的基础,物理量从属于与之相应的同名物理概念,没有物理概念,就谈不上物理量;物理量通常都有与其对应的同名物理概念,但物理概念不一定有与其对应的同名物理量,即使同名,两者也有很多不同,物理概念比物理量具有更加丰富的含义。下面从两个方面进行说明。

  1、广义的物理概念和物理量的区别

  1.1 定义不同

  物理概念是一类物理现象的共同特征和本质属性在人脑中概括和抽象的反映,是对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抽象化和概括化的思维形式。物理概念所反映的不再是个别的物理现象,也不再是具体的物理过程或物理状态,而是物理世界中具有本质属性的物理客体、物理过程和物理状态的抽象与概括,故称为“概—念”。

  量是对事物在数值上的具体表征与量度。物理量就是物理学中量度物质属性或描述物体运动状态及其变化过程的量。对于有单位的物理量,必须要同时用数字和单位来描述,否则不能产生任何物理意义。

浅析初中物理概念教学论文

标签:物理毕业论文 时间:2021-03-22
【yjbys.com - 物理毕业论文】

  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方法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在这“三基”中最重要的是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只有理解了基本概念,才能理解基本方法。初中物理概念涉及声学、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等范围,其概念为揭示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主要通过语词说明来定义,对感性材料进行抽象与概括,揭露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共同特征。新课程要求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基本概念、基础知识上,为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作好铺垫。笔者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是如何上初中物理概念课的。

  一、创设情景,建立概念

  创设情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智慧的火花,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建立物理概念创建一个良好的氛围。

  1.联系生活,设疑激趣,建立概念

  没有问题就没有紧张的思维活动,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思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联系生活,把生活实际问题引入课堂,这样建立的物理概念学生易于接纳。

  例如,在学习“重力”时,用“为什么水往低处流”和“为什么我们跳起后总要落回地面”的问题来创设情境建立重力概念。在学习“惯性”时,用“当汽车突然加速时,车上的人为什么会向后倾倒”和“而当汽车突然减速时,车上的人为什么会向前倾倒”的问题来建立惯性概念。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情感,使学生体会到物理就在身边。这样不但可以使教学内容具体化,更能使学生有学好新概念的强烈愿望,主动参与学习,增强学生学习物理概念的兴趣。

高中物理概念记忆与提取策略论文

标签:物理毕业论文 时间:2020-10-22
【yjbys.com - 物理毕业论文】

  都说物理难学!难在哪里?难在概念的记忆与应用,不过我们也看到班级内部有一部分学生学习物理很轻松,如果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稍加留意,我们会发现物理学的好的学生在概念的记忆上很全、很牢固,对于不同概念有明显的区分,在提取概念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能够很准确地提取,说明学生对概念的辨析能力较强.那么,对于概念的记忆和提取有没有什么技巧呢?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就该问题谈几点笔者的思考,望能有助于高中物理教学实践.

  一、概念的记忆策略

  概念的记忆和保持主要取决于学生的复习过程,虽然主要发生在课外,但这也离不开教师进行策略指导.

  1.概念分类策略

  物理概念繁多,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合理分类,这就是所谓的“概念分类策略”.分类策略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归类,学生要将不同类型的概念进行分类整理,结合研究领域的差别、定义方式的差别、具体内容的差别进行合适的类别划分;(2)求同,学生要在同一类概念中寻求共同点,从而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分类;(3)求异:学生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面来辨别概念的差别;(4)联系,学生要结合求同和求异过程的结论,进一步寻求概念之间的联系,从而将概念串联起来,进行整体性理解和记忆.例如,在学过能量的'有关概念之后,学生可以先按照能量的形式进行分类:机械能、电磁能、内能、光能、核能等;然后学生再进行求同操作:电能和势能属于机械能;磁能和电能属于电磁能;下一步是求异:学生通过对比明确动能和势能的描述角度不同,动能是与运动有关的能量,势能是与位置有关的能量;最后一步是联系,所有能量之间都可以发生转化,遵循能量守恒定律.

物理概念教学之管见学科论文

标签:物理毕业论文 时间:2020-09-29
【yjbys.com - 物理毕业论文】

  人从事中学物理教学以来,发现加强物理概念教学对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都知道正确理解物理概念是学好物理的关键。学生们在分析物理现象或处理物理问题时,常常出现错误的判断或者束手无策,究其原因,其重要的一条是没有正确理解物理概念。物理概念既然重要,那么,什么叫物理概念?物理概念有哪些特点?掌握基本物理概念的过程及如何进行物理概念的教学等等,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的一种抽象。某一物理概念,就是某一事物、现象的本质在人的大脑中的反映,它是在大量观察、实验,获得感觉、知觉,形成观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综合、归纳、想象,区别出个别与一般、现象与本质,把一些事物的本质的、共同的特征集中起来加以概括而建立的。一切概念都要通过词语来表现,定义是对概念内涵(物理意义)的揭示,条件是对概念外延(适用范围)的限制。

  任何一门学科,如果没有一些概念作为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的出发点,就不可能揭示这门学科的全部内容,也就失去这门学科存在的价值。因此概念教学是极为重要的。

  一、物理概念的特点

  1、物理概念是观察、实验与科学思维的产物。

  例如,我们观察到下列一些现象:天体在运行,车辆在前进,机器在工作,人在行走等等。尽管这些现象的具体形象不同,但是我们可以撇开它的具体形象,从它们的共性去考虑时,就会发现其共同的特征,即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的位置随时间变化。于是,我们把这个从一系列具体现象中提炼出来,又反映着这一系列具体现象本质特征的抽象,叫做机械运动。机械运动就是一个物理概念。总之,任何一个物理概念,都是观察、实验与科学思维相结合的产物。

毕业论文如何深入准确地理解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

标签:物理毕业论文 时间:2020-09-15
【yjbys.com - 物理毕业论文】

  一、要在更广泛的知识和更普遍的背景材料上把握物理概念、物理规律

  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就需要对概念、规律的提出、建立有一定的了解,对概念、规律内容的各种表达形式(文字的和公式的)有清楚的认识,能理解它们的确切含义,理解它们的成立条件和适用范围,理解它们在物理理论大厦中的位置,会应用它们分析解决问题。在复习前考生对此已经有一定的认识、理解,但是应该知道,基本物理概念、物理规律揭露了客观事物的本质,是人类经过长期曲折的历史过程的结晶,具有深刻的、丰富的意义,对它们的实质和意义的理解是分层次的,在高中一、二年级学习时的理解是低层次的,在复习过程中要努力提高一个层次。

  例如,对电场的理解就是一个从静止电荷产生的静电场到变化的磁场产生涡旋电场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从低层次到高层次逐步深化的过程。电场强度的定义是放入电场中的电荷受到的电场力和电荷所带电量的比值。

  全部学完高中教材后应该清楚有两种电场:即静止电荷产生的电场和随时间变化的磁场产生的电场。电场强度的定义对这两种电场都适用,它是电场强度的普遍定义。这两种电场的性质不同,即:静止电荷产生的静电场,其电场线起于正电荷终止于负电荷,沿着电场线电势降落,不可能闭合;变化磁场产生的涡旋电场,其电场线没有起点、终点,是闭合的,也没有沿着电场线电视降落的说法了。电动势的.本质是非静电力移动电荷做的功,电感线圈中的自感电动势、变压器副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都是涡旋电场产生的。

初中物理前概念探讨论文

标签:物理毕业论文 时间:2020-08-28
【yjbys.com - 物理毕业论文】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提倡的课程理念,初中物理概念教学要联系生活与社会,一方面要利用生活中的物理情境,帮助学生建立准确的物理概念,并应用它解决社会问题;另一方面要转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错误的前概念,帮助学生用科学概念重新认识世界。

  在多年的初中物理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中,笔者感受到,在以下力学和电学方面形成的错误的前概念对初中物理教学影响较大。

  关于力的前概念

  1.只有有生命的人(或动物)才能施出力来,或只有人(或动物)及发动机、磁铁、带电体等几种特殊物体才能施出力来。

  2.力的作用是单方面的,如人、动物或磁铁等施力于某物体时,并不受到受力物体的反作用力。

  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前概念

  1.运动必须要有力的维持;要使物体运动,一定要有力的作用。

  2.要使物体做匀速运动,必须有大小不变的力作用在它上面;要使物体做加速运动,作用力要不断增加。

  3.人或动物只要依靠自身的力量,就能克服阻力做匀速或加速运动。

  关于电流的前概念

  1.电流是从电源出发的电荷像流水一样定向移动而到达用电器的过程。

  2.受到电流概念中“流”的影响,学生认为越靠近电源正极的地方,电流会越大;电流通过电路元件时,后面的电路元件得到的电流是前面用完剩下的;电流被认为是依赖于时间、空间顺序的一个事件,当电流经过电路元件后,它剩下的部分回到电源负极……

  当然,关于电压、电阻的的前概念也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例举。错误的前概念是一种生活经验,是在观察和思考的基础上自发形成的,没有经过严密的科学分析与实验证明,错误的知识结构对新的知识结构的建立会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并形成负迁移。

初中物理教学中核心概念的传递论文

标签:物理毕业论文 时间:2020-08-24
【yjbys.com - 物理毕业论文】

  概念教学是帮助学生构建理论知识的基础,也是让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加完善的一个教学前提。在初中物理课堂上,针对概念的教学,教师要选取更多高效的方式,在概念的传递策略上要有一些灵活的变化与革新。这样才能够让概念变得生动、直观,促进学生对概念的充分理解与吸收。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物理课程的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来灵活有效地开展教学,这样才能够让概念的传递更加轻松直观,并且让学生对于所学概念有更深入的理解。

  一、以实验为背景导入概念教学

  很多教师会简单地认为实验教学和概念教学是两个完全独立的个体,很少有老师能够发现两者间的关联。其实,教师如果善于进行教学革新,并且创新教学设计,那么实验过程能够很好地为概念教学带来帮助,并且可以成为概念传递的一种有效策略。很多概念简单地从理论层面进行分析,学生的感受并不直观,学生也很难马上获知概念的实质。但是,有的概念却能够在实验过程中清晰直观地呈现在大家面前,经过一些简单的实验就能够让学生认识到概念的实质。这便是高效的概念传递策略,也是概念教学创新时值得采用的一种教学引导方式。以“比热”这个概念的教学为例。这个概念比较抽象,也很难从生活实例中找到具体的例证来加以证实,所以便成了教学难点。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与思路,以实验为背景来创设概念传递的路径。比如,可以以“水”和“煤油”两种不同物质的吸热现象为实验来讲授这一概念。实验过程要保证在同一标准下进行,必须排除对“质量”和“温度升高”等方面的干扰,对实验条件进行如下控制:取相等质量的水和煤油,控制初温相同,两者吸收的热量也相等。对于这个实验而言,一定要突出物体吸收的热量和物质种类间的关系,这样才能够让“比热”的概念更直观地体现出来。通过实验,学生能够清晰地感受到“比热”这个概念的实质,这也是一种非常高效的让学生对于这个抽象概念形成认知的教学过程。

对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教学的认识论文

标签:物理毕业论文 时间:2020-08-21
【yjbys.com - 物理毕业论文】

  物理概念、物理规律是中学物理知识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内容。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物理概念、规律的教学不够重视,方法不够得当,讲解不够清晰,就会造成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不透彻,对物理规律的“来龙去脉”不清楚,只是死记硬背概念、公式,而不理解其物理意义。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应用物理概念、规律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就会存在较大困难,就会产生“物理真难”的负面情绪,从而严重影响他们学习物理知识的积极性。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物理概念、规律教学,切实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一、重视物理概念的引入

  引入新概念的方法和途径很多。可以创设情境设疑引入,也可以采用演示实验直观引入等。但是不管采用什么途径引入概念,都必须使学生认识到引入新概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新知识的愿望。这是教好物理概念的重要环节。

  二、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概念、规律教学

  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领会方法、提高能力、接受熏陶的过程。而无论是掌握知识,还是领会方法、提高能力,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都要有一个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的逐步积累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安排和习题的筛选等方式方面,都应充分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渗透,分步到位。

  比如,“加速度”的概念是高一物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让学生正确理解“加速度”的概念,将会对其以后运动学及动力学部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而要真正理解“加速度”的物理意义及定义公式,学生必须具有较高的抽象思维能力,而这时学生才刚步入高中不久,多数学生的思维水平仍处在形象思维阶段,抽象思维能力不高,这就给“加速度”这一概念的学习造成了较大困难。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能操之过急,应分阶段逐步进行。在第二章初次学习“加速度”时,只要求学生在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概念的基础上,知道加速度的定义公式a=(vt vO)/t中各个符号的意义及a的单位、读法;对于“加速度”的物理意义,在这里只要求学生理解类似如下情形:火车出站时a=O,3m/s2表示火车的速度每过1秒均匀增加0,3m/s;汽车刹车时a=-2m/s2表示汽车的速度每过1秒均匀减小2m/s;即: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a的-大小反映的是物体速度大小变化的快慢;然后再依据公式a=(vt vO)/t,结合实例引导学生弄清式中(vt-vO)和a的区别和联系,知道a的大小是由(vt-vO)和t两个因素决定的;至于a的方向,可以告诉学生等学习了“牛顿第二定律”之后就明白了。

浅析大学物理课中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学习对素质教育论文

标签:物理毕业论文 时间:2020-08-20
【yjbys.com - 物理毕业论文】

  【摘 要】本文就当代大学生中出现的“物理课学习就是背公式、记定理”的不良现象原因进行分析,探讨了大学物理课中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学习对素质教育的重要作用,并指出了如何发挥其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素质教育 大学物理课教学 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一、素质教育

  对于什么是素质教育,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理解。从广义的方面来说,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和培养国民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国民教育体系及相关模式。从狭义的方面来说,指国家通过对全体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的全面教育,以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技术素质为宗旨,以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的学校教育体系及相关模式。其中,狭义素质教育的内容是以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主的,包括全部生存素质和发展素质在内的全部素质。

  二、大学物理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物理学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门基础课程,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了国内外专家和学者的重视,大学物理课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越发的突现出来。“大学里的物理课绝不仅仅是物理知识的教育,更不是主要为专业课服务的,我们认为,物理学是整个自然科学的基础。对于任何专业,大学基础物理课的目的,都是使学生对物理学的内容和方法,工作语言、概念和物理图象,其历史、现状和前沿等方面,从整体上有个全面的了解。这是一门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基础课。”

物理概念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论文

标签:其他类论文 时间:2020-08-19
【yjbys.com - 其他类论文】

  摘 要:所有的定律、定理都反映了若干个物理概念的有机联系,所以让学生掌握物理概念是物理教学的关键。但学生在形成物理概念时,往往会由于种种内在的因素或客观因素的影响妨碍了正确物理概念的建立。

  关键词:物理概念课 定律 定理 日常生活经验或观念 感性认识

  物理概念是客观事物的物理本质属性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物理规律和物理理论的基础。因为物理规律包括定律、原理、公式和定则等,它们都反映了物理概念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例如阿基米德定律,如果学生对物质的密度、液体内部的压强、重力、力的平衡、物体体积等概念不理解,就无法正确理解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排开的液重的关系这个物理定律。再如学生对电流、电压、电阻和电路等物理概念不清楚,就无法正确理解欧姆定律。

  由以上可知,所有的定律、定理都反映了若干个物理概念的有机联系,所以让学生掌握物理概念是物理教学的关键。但学生在形成物理概念时,往往会由于种种内在的因素或客观因素的影响妨碍了正确物理概念的建立。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情况,我觉得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生活经验中形成的不正确、不科学的观念的干扰

  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或观念对物理概念的形成可能会产生负作用。本来,物理概念来源于感觉、知觉,但概念又不同于感觉、知觉,它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学生在学习物理之前早已生活在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之中,已有了许多感性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已反映了某种概括和抽象,但这种抽象并没有反映出物质的本质和特征,形成了虚幻的概念。例如,在生活中,看到某人肌肉发达,就说他“力气大”,即使他不对其他物体施加作用或作用不强,造成将日常用语“力气”与物理概念“力”混淆了。再如在讲惯性时,凭生活经验总是认为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只有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形成了只有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的错误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