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岗教师考试真题

特岗教师是中央实施的一项对中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特殊政策。通过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县、县以下农村学校任教,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从事农村义务教育工作,创新农村学校教师的补充机制,逐步解决农村学校师资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满分:150 时间:150分钟)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

  1.以宪法为依据制定的我国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中的基本法是(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2.依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的教育是( )。

  A. 幼儿教育B. 初等教育

  C. 中等教育D. 义务教育

  3. “两免一补”具体是指( )。

  A. 免学费、免杂费、逐步给学生补助生活费

  B. 免学费、免书本费、逐步给学生补助生活费

  C. 免杂费、面书本费、逐步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D. 免学杂费、面书本费、逐步补助每个学生学杂费

  4.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基本标志是( )。

  A. 团结协作B. 为人师表

  C. 敬业爱业D. 清正廉洁

  5.马老师根据考试成绩给学生排座位,把成绩好的排在前面,成绩差的排在后面。马老师的做法( )。

  A. 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

  B. 可以有效地管理班级

  C. 侵犯了学生受教育的权利

  D. 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权

  6.程某从小就想做老师,但因犯过失伤害罪被并缓期执行,执行期满后程某得知自己不可能有机会做老师了,但想考教师资格证,满足一下自己的愿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程某当下可以报考 B. 程某永远不能报考

  C. 程某五年之后可以报考D. 程某经过严格审查之后可以报考

  7.美籍华人谢女士一直资助某山区小学。当地政府为了表示谢意,想安排她在学校担任一定职位。下列之外不能安排的是( )。

  A. 校长 B. 学科教师

  C. 教学管理人员 D. 教学辅助人员

  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说明了教学应遵循( )。

  A. 系统性原则 B. 巩固性原则初等教育

  C. 因材施教原则 D.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9. 一般来说,进入初中阶段,学生生理、心理发展都比较急剧,因此教育者应该( )。

  A. 因材施教B. 循序渐进

  C. 有针对性D. 抓住关键期

  10. 校风、校训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把它视为课程,它应属于( )。

  A. 综合课程B. 学科课程

  C. 隐性课程D. 活动课程

  11.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上所有细节,而在于根

  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这说明教师的劳动具有( )。

  A. 创造性 B. 复杂性

  C. 示范性 D. 延续性

  12. 孙老师正在上课,突然外面传来一声巨响,学生不由自主地往外看,孙老师

  批评大家注意力不集中。心理学上把学生的这种注意叫做( )。

  A. 有意注意B. 无意注意

  C. 随意注意D. 有意后注意

  13. 为了让学生记住马克思生于1818年5月5日,吴老师告诉学生:“马克思一巴掌(18)一巴掌(18)打得资产阶级(55)叫。”这种认知策略属于( )。

  A. 复述策略B. 调节策略

  C. 组织策略D. 精细加工策略

  14. 个体把已经学到的经验用到内容难度、复杂程度和概括层次上类似的其他情境中。这种学习迁移属于( )。

  A. 纵向迁移B. 横向迁移

  C. 顺向迁移D. 逆向迁移

  15. 珍珍尝试了八次就一字不落地背诵出了《春晓》。为了巩固背诵效果,陈老师紧接着又让她背诵了四遍。陈老师对珍珍采取的知识保持方法是( )。

  A. 及时学习B. 分散学习

  C. 适当过度学习 D. 分散集中

  二、 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本大题共10题,每

  题2分,共2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界定的未成年人是指未满16周岁的公民。

  2.对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的犯罪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

  3.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被撤销教师资格的人,自撤销之日五年内不得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

  4.一般来说,学生的品德结构包括知、情、意、行几个方面,这说明德育活动从来就是单方面进行的。

  5.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内在心理活动的反映。

  6.对于大多数学习而言,集中复习的效果要远远优于分散复习的效果。

  7.凡是教学效果好的老师,都会有意无意地关注学生的学习风格。

  8.心理定势对问题解决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

  9.某男教师对某留守儿童实施了性骚扰,学校根据《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xx年修订)》,对该教师进行了严肃处分。

  10. 宋老师为了避嫌,节假日从来不对学生进行单独辅导,以免有人怀疑自己私下收了同学的礼物。

  三、 简答题(本大题共3题,每题8分,共24分)

  1. 简述启发性教学原则的含义及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2. 简述班主任在建设与管理班级组织的过程中应采取的基本策略。

  3. 简述教学过程中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策略。

  四、 按照新课程三维目标的要求,简要设计以下短文的教学目标(16分)

  卢(lú)沟桥

  卢沟桥在北京郊(jiāo)区的永定河上。它修建于公元1189年到1192年间。

  卢沟桥的设计科学,造型美观。它全长26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gǒng)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短的16米,唱的21米多。石拱之间有石桥墩(dūn),把11个桥拱连成一个整体,所以叫连拱桥。以前永定河发大水时水势很猛,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连拱桥却完好无损(sǔn)。桥宽约8米,桥面平坦(tǎn),几乎与河面平行。桥面用石板铺成,两侧有石栏、石柱,石柱上面有精刻的石狮,共501个。这些石狮姿态各异:有的母子相抱,有的相互戏耍,有的像在倾听流水声,有的像在检阅(yua)桥上的车马……真是千姿百态,栩(xǔ)栩如生。桥东的碑(bēi)亭内立着一块汉白玉碑,上面刻着清朝乾(qián)隆皇帝题的“卢沟晓月”四个大字,为燕[yàn]京八景之一。

  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那时候有个叫马可.波罗的意大利旅行家来过中国,他说卢沟桥“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柱上的狮子是“美的奇观”。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qīn)略者向卢沟桥发起攻击,我国军队奋起反抗。这就是注明的“卢沟桥事变”,也称“七七事变”。从此,我国开始了八年的抗日战争。

  现在卢沟桥附近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guǎn)和纪念碑。每年7月7日,这里都要开展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缅(miǎn)怀历史,悼(dào)念先烈。

  五、 案例分析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

  1. 某小学为了激励所谓的“差生”,督促他们不断反省自己,积极要求进步,

  进而取得良好的成绩,给他们戴上了绿领巾。

  你认为校方此种做法是否正确?谈谈自己的看法,并说说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2. 近年来,许多中小学(尤其是农村寄宿制学校)采取了一种叫“全封闭、半

  军事化”的学生管理模式,比如学生全天不能出校门,所有活动都在校内进行,只能在特定时间(星期六、星期日)出校活动、回家。学校认为这样做可以减少校外不良因素对学生的干扰,保障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提高升学率,建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请用“德育过程是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接受多方面影响的过程”的规律分析上述做法对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影响。

  六、 写作(30分)

  夏丐尊先生在《爱的教育》一书译者序中写道:“好像掘池,有人说方形好,有人说圆形好,朝三暮四地改个不休,而于池所以为池的要素的水,反无人注意。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 根据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论述文,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