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本科毕业论文

大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基础学科就是数学,学好数学有利于大学生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在大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能够让大学生对于数学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激发大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兴趣,在学习中发现数学的乐趣,养成用严谨的态度看待周边的事物,为大学生今后步入社会做好准备。

数学本科毕业论文1

  【摘要】国家为提高国民基本素质,优化人口架构,提供义务教育让所有适龄儿童都能够接受同等教育,在此基础上,国家与企业最需要的人才是具有探究学习能力和创造思维的人才,数学作为教育教学中开发学生逻辑思维的一门学科,在本门课程的教学中培养出学生对于知识技术的探究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创造性思维,是教育活动的主要目标之一。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提问;创新;教学效率

  初中数学教师首先得将自身的思想扭转过来,以开放进步的心态来进行教学,顺应信息化、现代化时代的发展趋势,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与创新思维的培养。

  一、加强对学生的思维引导

  初中数学教师要逐步更新自身教育理念,改善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有效引导,引导学生主动地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究,开发其逻辑思维与发散思维,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探究问题的习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摒弃往日求“量”的教学,而要开始追求课堂教学的“质”。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每个小组在共同探讨中解决问题,教师最后进行总结升华,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始终作为主体存在,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思维得以升拓。

  二、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1.创设情境进行问题设置。教师在进行课堂问题设置的进候,应该根据实际的情况创设出一定的情境来,从而提高数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学生对有趣味的东西或者问题往往兴趣会比较大,这样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也会更加的积极,课堂氛围自然也会更加的良好。

  2.问题设置必须有一定的启发性。教师在设置问题的时候,应该设置一些灵活性比较强的题目,并对学生进行启发,教会学生举一反三,这样学生的思维会更加的灵活,很容易学会一类题的解法,教师在进行问题设置的时候,应该特别注意和学习中的难点、重点有关系,这样学生便能够不断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更好的突破学习中的一些难点,提高自己的数学成绩。

  总之,高中数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师在进行课堂问题设置的时候,必须注意提高其问题的质量,保证其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思维创造能力,提高教学的效果,保证教学目标的完成。

  三、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想创造。创新意识是指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数学课堂教学中首先应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之想创造,我认为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是唤起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也是创新加培养的基础,好奇心是儿童的天性,他们常常会对一些问题感兴趣,发生疑问,从而产生好奇心理,这乃是创新意识的萌芽。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使他们敢创造,创新精神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过程,它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要有敢于创新、不怕挫折的恒心和毅力,要看对真理执着追求的勇气,每个学生都具有潜在的创新才能,要把这种潜能转化为现实的创新力。首先,数学教师自身要具备创新精神,在教学中,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形成,教师起主要作用,一位心理学家说:“教学是一个涉及教师和学生的理性与情绪两方面的动态的人际过程。

  探索新知,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一把钥匙。根据学生自己主观的认识水平和己有的能力,在这个范畴之内所形成的方法设想案,就是学生的创造。在教学活动中,学会学习数学,既长了知识,又长了智慧。

  四、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反过来又能为实际生活服务。实际生活离学生的生活很近,所以他们能提出很多问题,还能利用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解决问题,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很强的学科,数学能够扩展人的思维丰富人的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增强人的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能力。学生应该明白,学习数学是有用的,他们用他们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了实际问题,同时又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又锻炼了学生的实际能力。

  现代生活离不开电视电脑。我还常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把电子网络引入课堂,这些现代化教学手段,具有直观、生动、情境强的特点,能将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有机结合起来,增强了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能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创设让学生思维层层展开,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多媒体教学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对讲过的知识回放,这有利于进行课堂总结回顾,从而提高初中数学效率。

  五、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每门功课有每门功课的教学方法,初中数学的教学方法应有自己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年级阶段、学习能力、教学任务等采取一定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不可一概而论,只能是按照一定的原则,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比如,在教授代数和几何时,方法就不能一样。讲授代数方程式的时候,教师宜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假设条件,推导结果,这个教学方法是诱导式教学方法。在讲授三角形特性时,则要通过图形观察、平移线段、做辅助线等动手操作完成,通过亲自动手操作达到认知目的。初中数学学方法的可变性,是保证初中数学教学具有实事求是性的重要条件。

  开展课堂大讨论,教师就某些知识提出问题,让学生们自己分组讨论,这样的讨论过程由于没有教师的参与,学生们放松精神状态,能够集中精力、甚至能从多角度地讨论、思考问题,进而加深了所学知识的印象,还锻炼思维能力和应辩能力。让每个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阐述自己的见解,教师对于正确的观点给予表扬,对错误的观点给予纠正,从而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同样是平行线性质问题,当教师讲授到这时,教师应该明确提出此处是重点、难点,鼓励学生攻坚克难。在介绍平行线性质的時候,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教学,用模型教学,让学生加深平行线性质印象,同时,让每个学生自己动手画出平行线性质图形,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让每个同学都摆弄数学教学模型,操作多媒体,亲身感受平行线性质。学习知识的目的是应用知识,教师可以找几道题目,鼓励学生运用刚学到的知识支解答,巩固重点、难点知识的教学成果,彻底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的教学,不留死角、不留后遗症。让学生善于驾驭重点知识、善于解决难题,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一个标志。

  初中数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好奇心、联系实际的能力,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教学素材,引导学生将数学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去,让数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并由此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和浓厚的兴趣。这样,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把数学学好、学通、学会。

  初中数学教学责任重大、意义深远,需要教师不断总结和探索,任重而道远。

数学本科毕业论文2

  大学数学系列课程是工科院校各专业普遍开设的重要的公共基础课,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培养工程技术人才所必备的数学素质的重要手段。因此不断深化大学数学系列课程的教学改革,是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必然需要。我们从工科院校的大学数学系列课程教学改革的实际出发,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探索。

  1完善课程体系

  我校数学系列课程主要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学建模》等。其中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课程是基础中的基础,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和数学建模等课程则是应用数学的工具性课程。在课程体系上应该注重课程之间的有机衔接与相互融合,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础与创新相结合,构建融理论、实践、应用于一体的课程体系。

  2教学内容改革

  教学内容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心所在。在数学系列课程的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说,教师在授课时过分依赖教材,教学内容千篇一律,不能兼顾学生专业的差别,理论与应用相脱节,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等。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采取了以下做法:

  2.1我校按照一般工科院校各专业对数学知识的实际需要,针对不同专业将大学数学课程分为四大类别、四种课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学科竞赛培训、课外科技小组活动)、二个层次(普通班、提高班)的“四四二”分类分级教学模式。使得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教学内容上有所区别、有所侧重,更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

  2.2实际的教学中,在强调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巧的同时,要增加一些相关具有代表性的应用实例,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比如在《高等数学》中,在讲到拉格朗日乘数法的时候,针对经管专业的学生,就可以介绍一个经济学中的最优价格模型。学生在数学的课堂上不仅学到了数学知识,而且学会了用数学知识解决专业问题,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3“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课教师在讲授知识点的时候应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帮助学生对所学课程建立一个整体的知识框架,注重讲授学习数学知识的方法和思想,以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利用数学方法独立地分析和解决实际的问题的能力。而不要照本宣科,单纯地为了做题而讲题。比如说《线性代数》这门课学生普遍感觉比较抽象,知识点容易混淆。授课教师在第一次课时就应该让学生明确《线性代数》的两个核心问题一个是解线性方程组,它贯穿于《线性代数》的始终,另一个是从物理学和经济学中的问题抽象而来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向量理论的发展为了研究方程求解的理论,在求解的过程中提炼了两个工具,分别是矩阵和行列式,这样一来,学生就很容易建立起整体知识框架,在学习的时候自然就会把各章节的内容有机联系在一起。再比如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教学中就要注意对统计思想的讲解和理解,尽可能多地应用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因为统计部分是这门课的精华所在,也是应用非常广泛的一部分内容。

  2.4由于数学课程内容上纵横交错、知识前后联系紧密,一题在解法上也灵活多变,因此鼓励学生在一题多解上下工夫,有利于掌握定理和公式的内在联系,建立知识网络,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分析能力。

  3教学方法改革

  3.1适度地引进多媒体,与“粉笔+黑板”的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授课教师应清楚地认识到二者的优缺点。受数学学科自身特点的影响,尽管使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使一些枯燥难懂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和直观,增大信息量,但却容易加快课堂节奏,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理解,尤其是理论推导时,这时就需要“粉笔+黑板”的传统教学手段。因此在数学的课堂上,必须将两者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感受学习的乐趣,增加了学习兴趣。

  3.2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比如说在课堂教学中加入了讨论课,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体,通过讨论,学生对知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教师掌握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可以更好地做到有的放矢。

  4教材体系的建设

  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从知识结构、理论应用、特色体现等不同角度,编写了相应的教材。目前《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学建模》均采用学校自编教材,其中《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学建模》教材在每一章的后面都附有相应的数学实验内容,新教材强化了数学在工程方面的应用。由于数学系列课程具有逻辑性强、抽象难懂等特点,学生对课程的教学、作业和习题课中出现的问题理解和掌握的不好,对证明题和应用题显得尤为吃力。针对这种状况,我们还编写了部分辅助教材,比如说《高等数学习题课教程》,不仅简要地归纳了各章的知识脉络,而且按照章节列举了相应的典型例题,甚至包括一些考研题。这类教材的编写帮助学生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对数学系列课程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教材建设等方面的改革与实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方面起到了积极地作用。

数学本科毕业论文3

  在数学领域里,应用数学占有重要的位置,理论上应用数学包括运筹学和线性代数,还有概率论及数理统计等学科,这些学科的广泛应用都体现了应用数学的思想。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教学中也对应用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应用数学教学要重视与生活的联系性,及与其它学科的关联。让小学生能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1、丰富的生活与应用数学的联系

  教师要注重生活素材的积累,并能将这些有用的素材贯穿到教学中,把数学书本中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让小学生更好地进行消化和理解,认识到应用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根据学习的内容老师可以有针对性布置一些作业。比如在进行米,厘米的学习时,可以让学生回家里量一下床、门、饭桌等家俱的尺寸,在学习元角分等时,可以让学生自己走超市买矿泉水等进行实践,这样可以加深对学习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并起到一定的巩固作用,是一个非常好的教学方法。

  2、开启小学生学习应用数学的积极性

  小学生的应用数学知识,大多比较简单,在生活中很容易找到切入点和联系性。所以要求老师在教学中,多进行书本与实际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多把理论化的数学知识转化成实际的问题。这样不仅让学生认识起来更清晰,还会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应用数学的价值,积极想办法用应用数学的思想解决问题。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就能够对应用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有探究下去的意识,这才是教学的目的所在。例如分数部分的讲解,就可以通过分蛋糕、分苹果等生活中实际事例来进行讲解,这样学生不仅能很快理解,而且会明白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去应用分数,所以这样往往教学效果比较理想。

  3、不忽视教材的作用,教材融于生活

  随着教学方法的推陈出新,很多老师对教材开始忽视。因为越来越多的教学方式,象分组辅导活动、多媒体教学、课外设计等各种形式教学的开展,老师对教材就不象过去那么重视和依赖了,其实这种想法也是错误的。任何的教学活动也是要以教材为蓝本的,都是互为补充的关系,教材起到统领性、目标性的作用,任何形式的教学都是围绕教材来进行的,如果脱离了教材就失去了意义,所以老师要充分地利用好手中教材的作用,并与实际生活展开联系。

  如:小小采购员、小管家、数字与编码、节约能源、调查利率,计算利息等,这些实践活动内容既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基础,又符合学生的生活背景。因此,我们可充分利用这些资源,遵循教材的要求组织具体、有趣、富有实践性、全员参与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经历应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将数学问题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获得应用数学的成功体验。

  4、生活情境化的练习促进应用数学的学习

  对于应用数学的教学,最合适的方法就是放到具体的情境中去讲解,这样更利于学生的思考,并使数学看起来更有趣,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个方面,就需要教师用心去设计一些生活场景,并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多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老师适当进行引导。这样让学生在回答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进行了应用数学知识的学习。

  比如,在学生学习加减法时,可以让几个同学进行分组,分别扮演顾客和营业员,拿钱和一些简单的货品进行加减法的运算练习,可以有同学喜欢的糖果,饮料等,也可以有一些平时常见的书包、本子和笔等文具。这样学生会有参予的积极性,也会对加减法的运算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通过分组练习了解了加减法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这种情境式教学方法,就是让学生在最熟悉的环境中去感受接触到新知识,在应用数学的教学中受到学生普遍好评。

  5、学习应用数学的过程就是培养实际能力的过程

  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不断发现问题,然后再想办法去解决问题。这整个的过程,都可以让学生不知不觉中去探究知识,增加逻辑思维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通过学生问问题,其它同学和老师解答,还可以加强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在与老师和同学的交流探讨中,还可以让同学懂得集体的力量,懂得克服困难有时需要帮助,从各个角度和层面上,让学生了解感受数学在实际中的应用,应用数学的魅力及学习它的重要意义。

  在教学低年级学生学习比多比少,比大比小的知识并能做简单的减法讲讲算算后,可让学生调查家里人的岁数,编成应用题,如奶奶66岁,爸爸30岁,奶奶比爸爸大几岁?等等,讨论谁的年龄大,谁的年龄小,谁比谁小多少,谁与谁相差多少?两人相加是多少岁?谁的年龄是谁的几倍等。再如教学乘法、除法的含义时,通过摆一摆学具的活动,掌握抽象的概念。教师要鼓励学生多思考、多观察,从中发现数学问题,并将其分析、探索、组织、锻炼、筛选等活动方式自编应用题,有利于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全方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结束语

  在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有着大量的应用数学问题。只要小学数学教师能够将平时收集和观察到的实践问题的资料,经过总结、概括、处理之后,就能够设计和提炼出相关的应用数学问题,让学生把他们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生活当中去,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开拓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和能力。因此,充分发挥应用数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不仅能够教会学生如何运用学到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应用数学问题,还能激发每个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季山红。对小学生数学建模思想的培养[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中旬,20xx(09)

  [2]郭霞。在小学阶段进行数学建模的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xx(13)

  [3]吴信钰。小学数学教学联系生活策略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