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美术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亦称美术教育专业,顾名思义,就是学习一些关于美术的知识以及技能,以用来在未来教导学生。专业学习内容包含素描,色彩,速写,油画,国画,装饰画,陶艺,版画,书法,装裱,刻印章,平面设计,立体设计,动画设计等一系列同美术能扯得上关系的技能,当然,政治,英语,体育等课程也还是要的。

少儿美术教育论文1

  【摘要】少儿美术教育是儿童成长的重要一课。要抓好少儿美术教育,首先要尊重少儿的美术天性,重视并严肃对待少儿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表达自己;其次要注意科学引导少儿的美术天性。如何用少儿教育的知识和学问并通过用某种手段或方法去带动少儿美术天性的发展呢?最重要的是激发少儿的美术兴趣。

  【关键词】儿童成长 美术教育 兴趣培养

  圣贤孔夫子说:“绘事后素。”美国教育法中说道:如果一个人没有受过美术教育,我们不能说明他已经受到了完整的教育。由此可见,美术在古往今来人类教育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美术的本质是一种意识形态,用罗丹的话说是“思想”。美术的真谛是艺术地展示内心世界。美术的作用是培养我们的美好心灵,创造想象力。万丈高楼平地起,娃娃抓起是根基。少儿美术教育――儿童成长的,必修课。

  一、尊重少儿的美术天性

  美术,是以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形象,来反映客观世界和表达对客观世界的感受的一种艺术形式。因此,美术又称造型艺术、视觉艺术、空间艺术。主要包括绘画、雕塑、工艺、建筑等类型。大家别以为美术高不可及,其实它是少儿的天性。每个少儿都有自己的美术潜能。

  做父母的几乎都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宝宝会用手以后明显的动作就是涂鸦,在纸上涂、墙上涂,甚至涂到床上、被上、沙发上,说白了就是绘画天性。稍大一点,宝宝就要玩橡皮泥,就要用橡皮泥捏小狗、小猫、小兔子,要模仿大人做饭炒菜等。说白了这就是雕塑天性。再长大一点,宝宝就会喜欢摆积木,摆到高兴的时候他会问你“我摆的漂亮不漂亮”、“我摆的像不像花园”,这就是工艺天性、建筑天性。

  少儿不同于成年人,他们有他们的童话世界,他们有他们表达童话世界的方式,施教者不可以把自己的审美标准强加给少儿。举一个例子,我是从事少儿绘画教育的,有一次我让孩子们每人画一个鸡蛋,其中有一个孩子给鸡蛋画上了眼睛、鼻子和嘴巴。看了这张画,我问这个孩子“你吃过鸡蛋吗”,我问这句话的初衷是想问孩子“鸡蛋长眼睛、鼻子和嘴巴吗?你怎么画成了这个样子”,孩子的回答是“我不想吃它。妈妈非让我吃”。听了这个回答,我激动了,准确的说应该是我被孩子感动了。我立刻理解了在他的童话世界里,鸡蛋是人的头颅,是有生命的活体,是他的小朋友,是可以和他说话、动鼻子、眨眼睛的。这就是少儿的美术天性。

  放学时,我高兴地把这张画交给了这个孩子的妈妈。妈妈看了画,以为我在告孩子的状,顿时对孩子发了脾气,埋怨孩子“没脑子”。

  试想,如果这个孩子的妈妈是我,是孩子的绘画老师,这种批评是多么的不尊重孩子的美术天性。再试想,如果孩子按照施教者的模式,他只知道画一个椭圆形,这是多大的扼杀美术天性,多大悲哀。

  尊重少儿美术天性,就是重视并严肃对待少儿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表达自己,而不是让少儿照着施教者的模式去表达自己。正如一位哲人所说:“孩子如果从开始就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表达了自己的话,他是不可能希望去照着一个已经画好了的形象再去画,这不是孩子的天性。”

  二、科学引导少儿的美术天性

  少儿的美术天性是珍贵的,它有助于少儿素质和审美的提高。因此,科学引导少儿的美术天性是施教者的神圣天职。

  科学,是当今使用频数最高的一个词,这个词如何解释?中外大百科全书及各种字典、词典的诠释可谓五花八门。窃更接受日本学者的诠释即:科学是各种不同类型的知识和学问。

  何谓引导?这个词如何解释?也是五花八门。窃更接受著名教授高亨的诠释即:指通过用某种手段或方法去带动某事物的发展。

  按照这两个诠释,科学引导少儿美术天性,应该解释为:用少儿教育的知识和学问并通过用某种手段或方法去带动少儿美术天性的发展。

  如何用少儿教育的知识和学问并通过用某种手段或方法去带动少儿美术天性的发展呢?窃以为最重要的是激发少儿的美术兴趣

  兴趣,释义是喜好的情绪,这是少儿学习美术的动力。

  1.通过用经典卡通形象提高少儿的美术兴趣

  《论少儿教育》一书指出:“6岁以后的少儿不但对图书有阅读兴趣,能较长时阔专心地看书,对内容的理解能力较强。而且开始对动漫、动画形象产生浓厚兴趣,很多艺术形象成为他们的朋友和榜样。”举一个例子,有一次上绘画课,我问孩子们“你们喜欢画什么?”回答可谓是五花八门,那时正是北京奥运会开幕前夕,我就有意识地又问“今天大家画福娃好不好?”孩子们几乎一口同声地回答“好”。绘画开始了,孩子们画的那么认真,那么投入,那么开心。其中一个孩子画的福娃还得了全市大奖,作品和一些知名画家共同参展。

  2.通过用游戏法增强少儿的美术兴趣

  《论少儿教育》一书指出:“6岁以后的少儿在相互交往中,开始有了合作意识。他们会选择自己喜欢的玩伴,三五个小朋友一起开展合作性游戏。”由此可见,游戏法是增强少儿美术兴趣的良好方法。

  游戏法是指由两个或更多的参与者在遵守一定规则的前提下,相互竞争并达到预期目标的方法。

  比如,我在教孩子们画海景时,不是要求孩子们同时都画大海,而是把孩子们分成五人一组,像做游戏那样谁是大海、谁是轮船、谁是帆船、谁是鱼、谁是海鸥。扮演大海的孩子画好海面后,其他孩子再分别画上轮船、帆船、鱼和海鸥。孩子们一会儿争论,一会儿大笑,一会儿互相修改。那种场面不像是在课堂绘画,倒像是在游乐园玩耍。

  3.通过用组织活动拓展少儿的美术兴趣

  《论少儿教育》一书指出:“6岁以后的少儿表现欲望强烈,他们会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我的教学实践证明,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少儿用美术表达自己想法的有效途径。

  活动活动,故名词义,就是要活起来,动起来。具体说,就是想办法让少儿的美术天性活起来,动起来;给少儿的美术天性创造一个空间,一个场合,一个平台,让他们天马行空,独往独来的去想象去联想去幻想。

  三、结语

  综上所述,科学引导少儿的美术天性的方式方法很多,但至关重要的是兴趣。正如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所说:“兴趣――准备――结果。”施教者应该善于发现少儿的兴趣、培养少儿的兴趣、发展少儿的兴趣。兴趣像本书,可以打开整个世界。正确引导少儿美术教育。必将受益终生。

少儿美术教育论文2

  林风眠(1900~1991年),广东梅县人,他是一位画家,更是一位美术教育家,在他教学思想、办学方针的影响下,走出了诸多优秀的艺术家:赵无极、朱德群、吴冠中、苏天赐等。这斐然成就充分证明了林风眠的教学思想在中国美术教育实践中的重要价值。

  在教学中,林风眠时常告诫学生“真正的艺术家犹如美丽的蝴蝶,初期只是一条蠕动的小毛虫,要飞,它必须先为自己编织一只茧,把自己束缚在里面,又必须在蛹体内来一次大变革,以重新组合体内的结构,完成蜕变。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它必须有能力破壳而出,这才能成为空中自由飞翔、多姿多彩的花蝴蝶。这只茧,便是艺术家早年艰辛学得的技法和所受的影响”。从小毛虫到蛹、再到蝴蝶,形象的展示了艺术家成长必经的两个阶段,一是入,埋头苦学。二是出,发展创新。小毛虫也好比是我们的少年儿童,终会破茧化蝶,不期能成为艺术家,但其“破”之始,乃为“结茧”,这只茧,便是少儿早期所受的美术教育之影响。笔者细观林风眠先生的美术教育思想,发现其在对当时大学生的美术培养目标中所注入的教育精神,对当今形势下的少儿美术教育也是深有启发的,在此略谈一二。

  1 中西结合,取长补短

  在美术教育的问题上,林风眠提出“融合中西方艺术”的美术教学方针为核心的艺术观与教育观,这是一次打破了中西方艺术边界的历史性创举。在当时的国立杭州艺专,传统的中国本土文化与新奇的西方外来文化并驾齐驱,相互交融。林风眠的“中西结合”教育观对少儿美术教育也很有启示。笔者查阅数据资料,关于研究少儿美术教育的论著,多以西方国家为主,国内研究寥寥无几。即使有所研究,也多借鉴西方的少儿美术理论。然而,东西方文化存在一定差异,所做研究也未必完全适应于我国国情。因此,少儿美术教育研究者在理论的输入中应当有所甄别,既要顺应时代,中西结合,又要个别吸收,取长补短。

  2 多元化启迪儿童的美术认知

  在办学、教学方面,林风眠的美术教育观无不体现着“多元化”。林风眠认为灵感来源于生活,他常说“画画前,要先把东西搞清楚,研究清楚,很熟悉了再体验出自己的感情。不要去临摹,要去写生,有了体会再画出来。”因此,他也非常重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对艺术理论等各方面知识的修养和学习“:去读一些文艺、哲学、历史方面的书吧!充实你的心灵,增进你的感受力,启开你混浊的心智。”将文学、哲学、音乐等学科融入艺术教育中。办学期间,他开办图书馆、劝学生欣赏音乐、把体育当作工具培养学生的性格气质。林风眠早年的学生们以他们半个多世纪的艺术经历及人生体会,深刻地认识到这种多元、开放启发式教育,重素质教育,使他们获益匪浅,对他们的成才甚至起了决定作用。早期的受教育环境对人类后天发展的影响举足轻重,林风眠的多元化美术教育理所当然的启发了当代的少儿美术教育。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儿童的发展决定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单一乏味的教育必然不会培养出富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在艺术教育里,艺术只是一种达到目标的方法,而不是一个目标;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使人在创造的过程中,变得更富于创造力,而不管这种创造力将施用于何处。假如孩子长大了,而由他的美感经验获得的较高的创造力,并将之应用于生活和职业,那么艺术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就以达成。现在的少儿美术教育,无论公立、私立,大多忽视了创造力的培养,美术就是画画、就是画得像、就是几张美术等级证书……美术应该是一种表达,是情感的表达、是创想的表达。首都师范大学的杨景芝教授认为:儿童美术教育并不以培养画家为目的,而是培养儿童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儿童借绘画表现、舒展自己内在的意欲和情感,从而培养儿童美的情操和陶冶他们完美的人格。在儿童美术教育里,“多元化”更多的是意味着体验的多元化。对儿童来说,尤其是幼儿,当言语不足以表达他们的欣喜、忧愁、恐惧时,绘画为他们打开了一扇窗,使其可以尽情地涂画和畅想,这是儿童对生活的一种表达。但这种表达在少儿接受了正式的美术教育时,或多或少丢失了原始气与纯真气。一些教师只关注作品的呈现效果,以成年人的眼光评判儿童画,原本一个孩子看到圆形会说盘子,现在也被教化地认清了“本质”,脱口而出“圆形”。儿时的生活经验化为乌有,不再对记忆有怀念。美术教育要强调儿童的生活习惯,更应保护孩子的原创与本真。在孩子确立了自己的绘画语言时,多元化的培养尤为重要。美术的多元化既是材料的多元化,又是绘画内容的多元化。材料易得,而绘画内容涉及生活种种,体验若不够,自然无所表现。林风眠先生为学生所创设的环境都是为了丰富其体验。多元化地启迪儿童的美术认知,要求教师不断学习,培养孩子的兴趣使其多元化,引导其自主学习,继而改造、创造。因此,当代教师们必须打破传统的藩篱,将引导与学生的自主相结合,激发并促进儿童“结茧”能力的发展,从培养好习惯入手,锻炼其自主自觉能力。

  在谈及杭州艺专在近代艺坛上人才辈出之问题时,当年艺专的学生李霖灿讲到这样一原因“不能学书,弃而学剑”。“西湖艺专不但培养出杰出的艺术人才,而且是方方面面的人才,甚至可以说是叹为观止。”作为一个杰出学者,李霖灿的现身说法,足以说明林风眠“学术自由、兼容并蓄”的教学理念,对培养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具有重大的意义。应当引起当今艺术教育者的深思,多元化培养少儿的美术认知,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少儿美术教育论文3

  一、少儿美术教育存在的弊端

  1.评价模式单一

  很多美术教师在点评少儿的美术作品时,一般都是采用现场评估的方式,并惯于让少儿之间的绘画进行对比,然后指出其优劣。更为重要的是评价的内容都是针对所学习的美术知识以及绘画技能,对于少儿在绘画中表现的情感、人生观、价值观、学习的进程、学习的具体方法却较为忽视,与此同时还缺少对美术教师教学的艺术性以及实践性的有效评价。这些都严重影响着少儿美术教育的质量。

  2.教学方法呆滞

  当前形势下,少儿美术教育的教学方法过于呆滞。一些美术教师总是根据成人化的美术教育理念开展教学,从而让教学方法显得过于死板。譬如目前的少儿美术教育,皆是由教师示范性地画,然后让孩子们跟着老师一起画,最后就是教师对孩子们所作的画进行评价,谁画得最像示范画,谁的画色彩最为协调恰当,谁的画最为漂亮。然而这种模式化的美术教育已经完全超出了少儿美术教育的范围,这应是属于以成人为对象的专业基础绘画教育的范畴。长期运用这种成人化的方式教学,会严重钳制少儿美术教育的质量。因为这种美术教学方式仅是单纯地传授了绘画技巧与绘画技能,而没有注重开发少儿的美术思维,扼杀了少儿在美术方面的想象能力与创新能力,更为严重的是还会影响少儿对美术的审美能力。因此,上述呆滞的美术教学方法是少儿美术教育中应该禁止的。

  二、提升策略

  1.转变教育理念

  在少儿美术教育的进程中,不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必须改变既有的教育观念。在上文中很多家长与美术教师都认为少儿美术教育只要注重绘画知识与绘画技能的培训即可,这是一种世俗态美术教育观念,是片面的,倘若教师按照这一理念教学,家长按照这一理念督促孩子学习美术,会严重钳制孩子在美术上的发展。对此,笔者认为美术教师与家长必须彻底摒弃这一教育理念,树立以“启蒙”为根本的教育理念。这种教育理念是指在少儿美术教育中必须注重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欣赏能力、思维能力、认知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即在少儿美术教育中不但要教授绘画知识与绘画技能,还应注重培养孩子对美的感悟能力以及对美术所形成的特有灵感,以此调动孩子们学习美术的积极性。美术教师与家长只有形成了启蒙的教育理念,才能有效提升少儿美术教育的质量,才能让每个孩子在现有基础上有所进步。

  2.从少儿角度实施多维度的教育方式

  少儿美术教育应从少儿的角度进行全方位的考虑,彻底放弃单一化的传统教学,实施多维度的教育方式。虽然少儿从宏观范畴来说,年龄属于同一个阶段,可是他们在美术方面的兴趣截然不同。因此,在少儿美术教育中必须着眼于少儿的具体情况,实施不同的教育策略,才能有效促使他们在美术领域获得持续发展。对少儿美术作品的评价绝对不能像评价成年人一样如实指出,而应根据少儿的心理特征实施以鼓励为主导的评价模式,以此调动广大少儿对美术的兴趣。少儿在美术领域的创作往往不是很成熟,倘若经常运用鼓励、表扬的方式肯定他们的绘画作品,会让他们对绘画更感兴趣,从而画出更多的画,久而久之,他们就会明白自己的缺陷所在,绘画质量也会得到大幅提升。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少儿美术教育不但要教授孩子绘画知识与绘画技能,还应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创造能力。这就需要广大美术教师与家长必须改变陈旧的教育理念,根据少儿的心理特征实施与时俱进的教学策略,构筑具有激励性的评估体系,方能促进少儿美术教育质量更上一层楼!

关于少儿美术教育论文(通用8篇)

标签:美术学毕业论文 时间:2022-09-05
【yjbys.com - 美术学毕业论文】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都写过论文吧,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相信写论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少儿美术教育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少儿美术教育论文 篇1

  【摘要】

  少儿美术教育是儿童成长的重要一课。要抓好少儿美术教育,首先要尊重少儿的美术天性,重视并严肃对待少儿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表达自己;其次要注意科学引导少儿的美术天性。如何用少儿教育的知识和学问并通过用某种手段或方法去带动少儿美术天性的发展呢?最重要的是激发少儿的美术兴趣。

  【关键词】

  儿童成长 美术教育 兴趣培养

  圣贤孔夫子说:“绘事后素。”美国教育法中说道:如果一个人没有受过美术教育,我们不能说明他已经受到了完整的教育。由此可见,美术在古往今来人类教育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美术的本质是一种意识形态,用罗丹的话说是“思想”。美术的真谛是艺术地展示内心世界。美术的作用是培养我们的美好心灵,创造想象力。万丈高楼平地起,娃娃抓起是根基。少儿美术教育――儿童成长的,必修课。

  一、尊重少儿的美术天性

  美术,是以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形象,来反映客观世界和表达对客观世界的感受的一种艺术形式。因此,美术又称造型艺术、视觉艺术、空间艺术。主要包括绘画、雕塑、工艺、建筑等类型。大家别以为美术高不可及,其实它是少儿的天性。每个少儿都有自己的美术潜能。

地域文化在少儿美术教育中的作用论文

标签:美术学毕业论文 时间:2020-08-01
【yjbys.com - 美术学毕业论文】

  摘要:艺术源于生活,又归于生活。地域文化构成优秀的中华文化,各地区的文化特色是艺术教育创作和学习最主要的素材。所以,现在很多从事艺体教育的学者都深入各地区,融入不同的地域去考察地域文化,并成立课题进行研究。

  关键词:地域文化;少儿美术教育;作用

  引言

  教师通过传授美术构图技巧将美术文化传递给儿童,这也是文化的传播和传承,而儿童对美术的学习,就是一个接受优秀中华文化的过程,同时也能够培养美学意识和美学鉴赏能力。通过研习各地域的文化,可以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的影响力和其文化价值,同时扩展美术学习的教学方法和延伸教学文化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美学品鉴能力,同时开阔学生的眼界,认识不同地域文化的差异性,从而更好地学习和了解中国的地域文化。

  一、地域文化及其对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地域文化是指以特殊的地理位置划分地区的文化,包括地域内人们的生活习性、特色风俗习惯、思考方式、宗教文化、饮食文化等,每个地区的文化都是地方人民的精神支撑,对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地域文化是进行学校艺术教育最重要的教学辅助。世界各地的高校艺术类学生可以查看地方馆藏资源、浏览文化博物馆以及观赏地方名胜古迹,这些都可以快速了解当地的`文化特色。其次,地域文化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了解地方特色,有助于学生技能的提升。高校学生来自不同地方,地域差异较为明显,而艺术类学生的就业通常具有突出的地域性,往往喜欢回归故里。所以,把地域文化融合到艺术教育的范围,能够更好地让学生学习和了解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从而扩展学生的眼界和思维,让他们在就业过程中处于优势地位。地域文化和艺术教育一起学习,能够促进学生创新和创作。学校传授地域文化知识,能够激起学生对地域文化的保护和关注,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再次,二者的结合能够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地域文化的传播,地区特色的弘扬,能够带动经济发展,也能够设计出更多地域特色的产品。最后,艺术类学校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对高校艺术学生提出新的人才要求,学校也要开设符合时代需要的课程,提升学生的技能和培训强度,学习不同地域的特色文化,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浅谈林风眠美术教育思想对少儿美术教育的启示论文

标签:美术学毕业论文 时间:2020-07-22
【yjbys.com - 美术学毕业论文】

  林风眠(1900~1991年),广东梅县人,他是一位画家,更是一位美术教育家,在他教学思想、办学方针的影响下,走出了诸多优秀的艺术家:赵无极、朱德群、吴冠中、苏天赐等。这斐然成就充分证明了林风眠的教学思想在中国美术教育实践中的重要价值。

  在教学中,林风眠时常告诫学生“真正的艺术家犹如美丽的蝴蝶,初期只是一条蠕动的小毛虫,要飞,它必须先为自己编织一只茧,把自己束缚在里面,又必须在蛹体内来一次大变革,以重新组合体内的结构,完成蜕变。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它必须有能力破壳而出,这才能成为空中自由飞翔、多姿多彩的花蝴蝶。这只茧,便是艺术家早年艰辛学得的技法和所受的影响”。从小毛虫到蛹、再到蝴蝶,形象的展示了艺术家成长必经的两个阶段,一是入,埋头苦学。二是出,发展创新。小毛虫也好比是我们的少年儿童,终会破茧化蝶,不期能成为艺术家,但其“破”之始,乃为“结茧”,这只茧,便是少儿早期所受的美术教育之影响。笔者细观林风眠先生的美术教育思想,发现其在对当时大学生的美术培养目标中所注入的教育精神,对当今形势下的少儿美术教育也是深有启发的,在此略谈一二。

  1 中西结合,取长补短

  在美术教育的问题上,林风眠提出“融合中西方艺术”的美术教学方针为核心的艺术观与教育观,这是一次打破了中西方艺术边界的历史性创举。在当时的国立杭州艺专,传统的中国本土文化与新奇的西方外来文化并驾齐驱,相互交融。林风眠的“中西结合”教育观对少儿美术教育也很有启示。笔者查阅数据资料,关于研究少儿美术教育的论著,多以西方国家为主,国内研究寥寥无几。即使有所研究,也多借鉴西方的少儿美术理论。然而,东西方文化存在一定差异,所做研究也未必完全适应于我国国情。因此,少儿美术教育研究者在理论的输入中应当有所甄别,既要顺应时代,中西结合,又要个别吸收,取长补短。

美术教育对少儿成长的重要性研讨论文

标签:美术学毕业论文 时间:2020-07-17
【yjbys.com - 美术学毕业论文】

  摘要:美术教育一直伴随在整个学生生涯,它通过基本知识和技巧来提高人们对美的理解和表达。美术教育对少儿审美、人格、智力、创造力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现今,加强美术教育的理念已经引起了更多家长的注意,但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下,对美术教育的忽视使得想要在美术上有所造诣的孩子无法找到一个相应合适的环境。因此,提供展示平台、重视少儿美术教育、让少儿艺术修养回归正道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少儿美术;艺术教育;美育

  新世纪以来,国家对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与发展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的地位日益凸显。1999年在全国第六届教育工作会议上,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首先倡导“全面育人”的观念,定义教育是“促进全体学生全面而主动的发展”的活动;其次将美育列入教育方针,认为“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个国家的进步与发展不仅需要科学技术,更要重视美育,因为美育是促进科技、人文、社会进步的思想动力。此外,家庭、学校和社会应重视少儿的美育教育,从源头上提升美育水平。第三届中国西安国际少儿美术节的成功举办,不仅响应了国家的倡议,还让孩子有了与国际对话的机会。自画展举办以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很多人都积极的参与进来,每一位参与者都希望少儿美术教育能够获得更多的支持,让少儿美术教育能够发挥出更大的价值。作为一名少儿美术工作者,对于进一步提升少儿美术教育的价值,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少儿美术教育成人化倾向研究论文

标签:美术学毕业论文 时间:2020-07-11
【yjbys.com - 美术学毕业论文】

  摘要:少儿美术教育已经成为现代教育重点,是培养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关键,但经过长期实践工作得知,现阶段少儿美术教育带有明显的成人化倾向,并不利于少儿全面发展,同时也降低了少儿学习美术的兴趣。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将从导致少儿美术教育成人化倾向的原因入手,研究做好少儿美术教育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少儿美术教育;成人化;倾向

  新课改以后要求教育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少儿教育要以培养想象能力与创造能力为主。然而,少儿美术教育却存在明显的成人化倾向,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对少儿绘画提出了要符合成人思维的要求,导致少儿美术创新能力下降,少儿也逐渐失去了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因此有必要找出导致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一、导致少儿美术教育中的成人化倾向原因

  1、社会与家长的认识存在误差

  通过与少儿交谈得知,真正由于自己喜欢美术而学习的学生很少,多数都是家长认为孩子应该学习美术强迫孩子来学习的,这样就导致少儿美术教学质量不高,学生不是出于自愿也就不认真学习。之所以家长要求孩子学习美术实际上是为了满足的自己的虚荣心理,让别人认为自己的孩子多才多艺,并借孩子的作品向他人炫耀[1]。同时,在学生的作品中可以明显看出成人思维的影响,很多美术作品过于成熟,与学生实际年龄并不相符,这也是家长与社会对学生影响的结果,家长与社会认为只有符合实际的作品才能获得他人的认可,社会上的比赛也是这样来要求少儿美术作品的,这样就导致少儿美术作品带有成人化倾向。

窥探提升少儿美术教育质量的策略论文

标签:美术学毕业论文 时间:2020-07-07
【yjbys.com - 美术学毕业论文】

  一、少儿美术教育存在的弊端

  1.评价模式单一

  很多美术教师在点评少儿的美术作品时,一般都是采用现场评估的方式,并惯于让少儿之间的绘画进行对比,然后指出其优劣。更为重要的是评价的内容都是针对所学习的美术知识以及绘画技能,对于少儿在绘画中表现的情感、人生观、价值观、学习的进程、学习的具体方法却较为忽视,与此同时还缺少对美术教师教学的艺术性以及实践性的有效评价。这些都严重影响着少儿美术教育的质量。

  2.教学方法呆滞

  当前形势下,少儿美术教育的教学方法过于呆滞。一些美术教师总是根据成人化的美术教育理念开展教学,从而让教学方法显得过于死板。譬如目前的少儿美术教育,皆是由教师示范性地画,然后让孩子们跟着老师一起画,最后就是教师对孩子们所作的画进行评价,谁画得最像示范画,谁的画色彩最为协调恰当,谁的画最为漂亮。然而这种模式化的美术教育已经完全超出了少儿美术教育的范围,这应是属于以成人为对象的专业基础绘画教育的范畴。长期运用这种成人化的方式教学,会严重钳制少儿美术教育的质量。因为这种美术教学方式仅是单纯地传授了绘画技巧与绘画技能,而没有注重开发少儿的美术思维,扼杀了少儿在美术方面的想象能力与创新能力,更为严重的是还会影响少儿对美术的审美能力。因此,上述呆滞的美术教学方法是少儿美术教育中应该禁止的'。

  二、提升策略

  1.转变教育理念

  在少儿美术教育的进程中,不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必须改变既有的教育观念。在上文中很多家长与美术教师都认为少儿美术教育只要注重绘画知识与绘画技能的培训即可,这是一种世俗态美术教育观念,是片面的,倘若教师按照这一理念教学,家长按照这一理念督促孩子学习美术,会严重钳制孩子在美术上的发展。对此,笔者认为美术教师与家长必须彻底摒弃这一教育理念,树立以“启蒙”为根本的教育理念。这种教育理念是指在少儿美术教育中必须注重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欣赏能力、思维能力、认知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即在少儿美术教育中不但要教授绘画知识与绘画技能,还应注重培养孩子对美的感悟能力以及对美术所形成的特有灵感,以此调动孩子们学习美术的积极性。美术教师与家长只有形成了启蒙的教育理念,才能有效提升少儿美术教育的质量,才能让每个孩子在现有基础上有所进步。

馆院协作下的少儿美术教育新模式探索论文

标签:美术学毕业论文 时间:2020-07-05
【yjbys.com - 美术学毕业论文】

  【内容摘要】针对传统的少儿美术教育多偏重技能培训,缺乏对少儿审美素质的培养、对优秀艺术作品的阐述、对学生个性化特点的激发等问题,作者通过研究、设计、开发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等课程,探索儿童美术教育的新模式,以期推动少儿积极参与艺术活动,促进少儿美术教育的新发展。

  【关键词】馆院协作;少儿美术教育;艺术科普;创新模式

  将文博、文化机构资源与院校学术研究资源整合,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合力,这方面的实践与理论总结在国外相关机构已有很多成功案例。例如,国际知名的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英国大英博物馆、德国柏林博物馆等都长期设有针对儿童美术教育的社区项目,并取得较好的效果。因此,在新时期文化艺术发展的大背景下,积极开展馆院协作,推进少儿美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必将有助于推动基础美术、少儿美术教育模式转变。

  一、少儿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传统的少儿美术教育多偏重技能培训,缺乏对更为重要的少儿审美素质的培养,缺乏对优秀的艺术作品的分析,缺乏对学生个性化特点的激发。针对这一现状,笔者在原有教育模式转型基础上,积极探索与寻求社会各文博、文化机构的支持,充分借助辽宁省主要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等机构的馆藏与学术资源,开展横向合作,将少儿美术教育与各个文化场馆的社会教育项目对接,充分利用各自优势进行互补性实践。首先,通过资源检索,找到各馆资源中能够为儿童美术教育服务的具体内容。针对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的馆藏资源整合,确立一整套资源系统,将各馆的特色资源、展示方案、展出时间的数据进行整合,再结合不同年龄儿童能接受的知识内容进行分类设计。前期阶段,可以根据馆内的时间周期进行设计,一旦数据资料整理完成,课程体系搭建成功,就可以参与到各馆的展出内容设置中,为各公益场馆的儿童服务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和课程支持。其次,进行课程设计,加强馆院协作,进行互动教学的实施。根据现有资源,笔者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的常设展厅及临时展厅的年计划都进行了数据整合,并在2016年、2017年、2018年做了6次不同场馆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总结的项目实践。

林风眠美术教育思想对少儿美术教育的启示分析论文

标签:美术学毕业论文 时间:2020-06-20
【yjbys.com - 美术学毕业论文】

  林风眠(1900~1991年),广东梅县人,他是一位画家,更是一位美术教育家,在他教学思想、办学方针的影响下,走出了诸多优秀的艺术家:赵无极、朱德群、吴冠中、苏天赐等。这斐然成就充分证明了林风眠的教学思想在中国美术教育实践中的重要价值。

  在教学中,林风眠时常告诫学生“真正的艺术家犹如美丽的蝴蝶,初期只是一条蠕动的小毛虫,要飞,它必须先为自己编织一只茧,把自己束缚在里面,又必须在蛹体内来一次大变革,以重新组合体内的结构,完成蜕变。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它必须有能力破壳而出,这才能成为空中自由飞翔、多姿多彩的花蝴蝶。这只茧,便是艺术家早年艰辛学得的技法和所受的影响”。

  从小毛虫到蛹、再到蝴蝶,形象的展示了艺术家成长必经的两个阶段,一是入,埋头苦学。二是出,发展创新。小毛虫也好比是我们的少年儿童,终会破茧化蝶,不期能成为艺术家,但其“破”之始,乃为“结茧”,这只茧,便是少儿早期所受的美术教育之影响。笔者细观林风眠先生的美术教育思想,发现其在对当时大学生的美术培养目标中所注入的教育精神,对当今形势下的少儿美术教育也是深有启发的,在此略谈一二。

  1 中西结合,取长补短

  在美术教育的问题上,林风眠提出“融合中西方艺术”的美术教学方针为核心的艺术观与教育观,这是一次打破了中西方艺术边界的历史性创举。在当时的国立杭州艺专,传统的中国本土文化与新奇的西方外来文化并驾齐驱,相互交融。林风眠的“中西结合”教育观对少儿美术教育也很有启示。笔者查阅数据资料,关于研究少儿美术教育的论著,多以西方国家为主,国内研究寥寥无几。即使有所研究,也多借鉴西方的少儿美术理论。然而,东西方文化存在一定差异,所做研究也未必完全适应于我国国情。因此,少儿美术教育研究者在理论的输入中应当有所甄别,既要顺应时代,中西结合,又要个别吸收,取长补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