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论文

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论文在形式上是属于议论文的,但它与一般议论文不同,它必须是有自己的理论系统的,应对大量的事实、材料进行分析、研究,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区域经济学论文1

  摘要: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伴随着国家“一五”计划的实施而不断变化发展着,改革开放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了蓬勃发展的态势,新时期,我国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总结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历程,分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挖掘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有利于国家制定科学合理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最大程度发挥区域经济发展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推动作用。

  关键词: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发展规律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1978年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认真总结建国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布局的经验教训,同时结合当时国际、国内形势,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战略,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在新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指导下,国家充分利用东部沿海地区工业基础好,交通便利,对外交往方便等有利条件,通过设置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等政策措施,大力推动东部地区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与此同时,通过扶持中西部落后地区的发展,实现各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改革开放后实行的一系列有关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措施,极大地推动了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并推动形成了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区,使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由模糊的概念变成了现成的模式。

  (一)区域经济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我国的区域经济也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势头。首先,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在中国大江南北遍地开花,在原来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唐三大经济区的基础上,在东、中、西部相继建立起了一大批具有鲜明区域特色和一定经济基础的新经济区,如辽沈经济区、成渝经济区、武汉经济圈、长株潭经济圈、北部湾经济区等。中国的区域经济已经实现了由点到面的全方位发展。其次,新时期区域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了推动我国经济社会不断深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我国,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区等大大小小的经济区集聚了全国的主要工业产业,其经济总量在全国范围占有绝对多数的比重,广大的内陆、边缘地区和欠发达的中小城镇经济规模普遍偏小,产业落后。因而,各经济区代表了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代表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也成为了新时期推动我国经济社会进一步深化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第三,区域经济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国家和社会大众的广泛认可,国家通过制定一系列具有战略性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为我国区域经济的科学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在国家战略政策的扶持下,广大中西部新建立的经济区获得了政策、税收、土地等方面的优惠,有利于新经济区实现跨越式发展,其在发展过程中也展现了勃勃的生机和活力。

  (二)区域经济在高速发展的进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的问题。

  当前,虽然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迎来了一个崭新的良好局面,但是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深层次问题:(1)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2)区际分工弱化,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当前,我国在东中西等各个方位都建立起了新的经济区,区域经济结构趋同,各经济区之间相互竞争,冲击了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造成了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区域经济结构的这种趋同化,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区域经济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推动作用。(3)区域经济发展内在动力不足,具有强烈的政策依赖性。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日益加剧,东南沿海地区迅速崛起,中西部地区则发展缓慢,根本上也反映出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内在动力的不足。

  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及其规律

  (一)区域经济由点带面,实现了全方位的发展

  经济的发展首先是由工业城市这些一个个“点”的发展带动起来的,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也不能例外。建国初期,我国利用原有一些工业城市的基础,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在此基础上,国家合理布局工业产业,实现了由沿海到内陆的工业城市布局,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也随着这些工业城市的发展而不断向前迈进。改革开放后,我国建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等经济特区,在这些经济特区的带动下,加之东南沿海原有大中型城市广州、上海等的经济辐射作用,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逐渐形成了以广州、深圳为龙头的珠三角城市群及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城市群。上述城市群的出现,迅速凝聚了大量的生产要素,实现了经济总量的迅速扩张,在此基础上,各城市之间通过产业的合理分工,进行着经济结构的调整,使得社会生产要素实现了最有效分配,推动了上述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

  在东南沿海区域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的基础上,国家逐步开始布局广大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以实现全国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为此,国家相继实施了一系列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在东北、华中、西南、西北等各地区成立了各具特色的经济区,以期望通过经济区的成立和发展,带动广大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内陆各经济区成立之后也大张旗鼓地开展了经济建设,在国家相关优惠政策的扶持下,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工业园区遍地开花,一大批有实力的内外资企业纷纷入驻,内陆的经济区开始迅速崛起。在它们的辐射作用下,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进程了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呈现了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态势。

  (二)区域经济发展由不均衡向逐渐均衡转变

  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内部,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出现阶段,区域内的大中城市总是凭借其基础和政策优势迅速崛起,把区域内的资源都吸收到自己附近,一定程度挤压了区域内其他城市的发展。但是,随着核心城市经济发展的饱和,其产业必然向周边进行辐射和转移,因而也带动了区域内其他城市的发展,区域内城市之间发展的联动效应大大活跃了区域内的生产要素,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一直是东南沿海强,中西部地区落后。建国后,国家实施了“一五”计划,在内陆地区合理布局工业产业,以实现东西部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东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仍然存在,而且还在不断地加大。

  改革开放后,东部沿海地区实现了经济的腾飞,广大中西部地区却长期徘徊不前,为扭转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国家通过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及中部崛起战略等,大力扶持中西部地区经济区的建立和发展。于此同时,东部沿海地区也产生了经济发展的溢出效应,部分产业开始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广大中西部地区凭借自身资源和人力资本优势及国家政策扶持,大力承接东部地区产业的转移,实现了西部地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开始由差距进一步扩大向逐步缩小差距方向转移。

  (三)区域经济发展由政策推动向内力

  推动转变无论是建国后国家在内陆城市进行工业产业布局,平衡东西部地区工业产业发展,改革开放后,国家成立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支持东部沿海地区实现率先发展,还是新时期国家大力扶持中西部地区建立经济区,实现东西部地区区域经济均衡发展,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始终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推动和扶持。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中国区域经济的出现和发展是国家政策推动的直接结果。出现这种现象一方面与我国建国后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有关,在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各地区有严格的条块分割,各生产要素得不到自由的流动,也就使得区域经济的发展变得空谈。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经济基础薄弱,交通、通讯、厂房、设备等的建设都需要大量的入,而这些投入地方政府很难承担得起,因而也就有必要依靠国家的资金和政策来建立发展起来。各经济区发展的初期阶段无一不与国家政策紧密扶持分不开。国家的支持,为各经济区的发展破除了体制和政策障碍,同时也提供了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有利于推动经济区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快速发展。

  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国家的扶持容易使得地方政府和地方企业出现懒惰的心态,认为仅依靠国家的优惠政策就能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不注重去发掘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孰不知,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缺乏内在竞争力的产品必将为社会所淘汰。当前,我国长三角和珠三角大量小企业倒闭正是没有注重培养自身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结果。

  值得欣慰的是,国家早就以战略的眼光注意到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作用,一直鼓励、支持经济区的企业采用和发展高科技,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实现企业的做强做大和可持续发展。国际经济的风云变化也对我国各经济区的企业进行大浪淘沙,一大批科技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面临着成本的不断上升而纷纷倒闭破产,或者向内地转移。部分采用高科技,注重科技研发和科研成果运用的企业则通过自身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在国际国内市场站稳了脚跟,从而也推动了区域内其他企业采用高技术、发展高科技。例如:当前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纷纷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而在区域内则注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金融服务业,不断增强自身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四)区域经济发展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大变革而不断深化建国初期,我国在西部内陆省份布局工业产业,促进西部地区工业化发展,与我国当时正大张旗鼓进行工业化建设是紧密联系的。建国后,党和国家面临着将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富强的工业国的艰巨任务,在中西部地区布局工业产业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实现工业化的较快发展。

  改革开放后,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的推动下,世界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地发展,而我国则由于长期的阶级斗争和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未能有效利用新科技革命的成果。国家在东南沿海成立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则是为了更便利的吸收和利用新科技革命成果,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东南沿海经济区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逐步发展起来的。

  新时期,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贫富差距加大,东西部发展不均衡,城乡差距等。当前时期,国家在推动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进程中,已经不再一味的强调经济的单纯增长,开始更多的关注区域内部经济、社会、人口和自然的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学论文2

  摘要:中原经济区具有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等区位条件,是平衡全国经济结构的关键。依据区域经济学原理,配合梯度转移理论和“点—轴”空间结构理论,以实现第一阶段的非均衡发展;依据区内的资源交通条件,重点推动产业集群,实现地区分工专业化;保证区域发展的协调稳定可持续。综合协调三种模式,将有效推进经济区的平衡发展。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区域经济学;战略分析;理论配合

  中原经济区是指以河南省为主体,以经济为主干,包括周边若干区域, 涵盖经济、文化、社会等重要领域的区域经济综合体。随着日前被正式纳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中原经济区的建设成为影响我国整体经济格局的一个重大战略课题。

  区域经济学从人类经济活动的地理分布和空间组织界定经济活动,将地区经济作为一个国家经济的空间子系统来研究。本文旨在综合区域经济学经济活动区位、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关系等方面理论,对中原经济区的建设进行初步的分析和规划。

  一、中原经济区特点、现状与战略分析

  (一)区域特点和现状

  中原经济区具有地理位置关键、资源能源丰富、基础产业发达、在全国分工中层次较低、区内发展不平衡等主要特点,它们既为中原经济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社会条件和潜力,同时也显示出了本区存在的问题和加速构建完善本区域经济结构、促进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以中原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省为例,20xx年生产总值居全国第5位,生产总值增速居全国第22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居全国第14位,进出口总额居全国第17位,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居全国第16位。

  其中,生产总值增速位次比起20xx年的第5位和20xx年的第1位,以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位次比起20xx年的第7位和20xx年的第10位,都呈递降趋势。20xx年底,河南省人口已达9 967万,约占全国总人口7.5%,其生产总值约占全国生产总值的6%。其中,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占全国的7.8%,第二产业占7%,而第三产业仅占3.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5.4%,进出口总额仅占0.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全国平均水平的83.7%。

  上述数据显示,河南省具有优越的农业基础、人力资源和区位条件,其创造的生产总值亦名列前茅。然而,近几年来,河南省生产总值增速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起国内其他地区都不同程度上出现了延缓和减缩的趋势。同时,河南省第三产业和进出口情况明显与应达水平不符,而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也低于全国水平。可见,河南省作为东部沿海开放城市的经济腹地作用还未得到充分发挥,工业、服务业和进出口贸易都有很大发展余地。而河南省内,20xx年中原城市群生产总值占全省的58%,黄淮地区占20%,豫北地区占11%,豫西豫西南地区占12.4%。其中,中原城市群的人均生产总值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37.4%。

  省内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自然形成了发展梯度,为梯度转移提供了条件。中原经济区的建设正是势在必行之举。

  (二)区域发展战略分析———基于SWOT的角度

  根据区域SWOT分析,综合中原经济区的优势和劣势、机遇和威胁,我们可以根据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的组合,初步明确自己的区域发展战略定位。

  1、S+O战略(发挥优势、抓住机遇)。充分抓住国家支持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机遇,争取更多利于发挥人力资源、能源资源、交通资源等方面优势的政策、项目、资金扶持,进一步提高中心城市的城市化水平,巩固原有产业基础,大力发展旅游业。

  2、W+O战略(克服劣势、抓住机遇)。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大力推动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同时消化吸收新技术新成果,着力培育自身的技术优势。进而以良好的技术条件和发展环境吸引资金,扩大开放程度。

  3、S+T战略(发挥优势、规避威胁)。坚持走“三化”同步协调发展道路,在保证农业技术发展、农业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在解决三农问题的同时提高工业化水平,推动发展第三产业,探索一条不以土地和环境为代价的发展道路。

  4、W+T战略(减少劣势、规避威胁)。在保证三大产业协调发展的同时,有意识地扶持高技术产业,在对外开放并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注意吸纳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技术。合理分配人力资源,促进区内协调分工,实现平衡发展。

  二、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理论应用

  (一)梯度转移理论与“点—轴”

  空间结构梯度转移是指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生产活动逐渐从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而这种梯度转移过程主要是通过多层次的城市系统扩展开来的。

  “点—轴”系统理论是对发展中区域的优化空间经济结构与优化发展模式的理论概括,要使发展中区域获得较快发展,必然要求以“点—轴”系统模式对社会经济要素客体进行组织。

  佩鲁提出的增长极理论进一步完善了“点—轴”结构,着重描述了极化过程和扩散过程,首先是空间聚集,然后是空间扩散,以渐进的方式推动区域经济活动成为有机整体。

  首先,培育区域增长极,建设经济核心区,以郑州为中心,由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济源、平顶山、漯河等在内的中原城市群是中原经济区的经济隆起带。提升郑州作为区域一级中心的首位度,全方位提高其经济实力、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推进流通体系综合配套改革,同时大力发展物流、会展、金融等现代服务业。这将有效辐射周边区域,作为带动整个经济区最终实现协调发展的第一个步骤。在建设经济核心区的第二阶段,需进一步将郑州周边开封、洛阳、许昌、焦作、新乡、平顶山等市根据各地不同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合理分工,建成分工明确、聚集效应明显的二级区域中心,进而促进这些区域核心向全区域辐射,带动区域内的经济发展,实现作为增长极的作用。

  其次,以主要交通线为发展轴,发挥辐射区域优势。作为全国交通运输枢纽,中原经济区优越的交通区位为梯度转移提供了有利条件。以京广铁路、陇海铁路、焦枝铁路为主发展轴,京珠高速、连霍高速、107国道、310国道、新焦铁路、新荷铁路、漯平铁路等为次发展轴,促进区域各增长极的产业沿轴线向全区域转移,实现技术的外向扩散,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在梯度转移的同时,全区的协调发展一体化也不可忽视。一体化经济模式需要依靠各地区之间有意识的合作,因此,统一的统筹机制、控制机制和保障机制必不可少。

  (二)产业集群理论与地区专业化

  按照迈克尔·波特的观点,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产业集群的最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它的地理集中性,这种产业地理集中将产生包括节约成本、促进技术创新等在内的广泛的集聚经济效益。

  地区专业化是生产专业化的空间表现形式。产业集群将有力推动梯度转移的进行和完善,它既是梯度转移的动力,又是梯度转移的结果。

  哈盖特提出的区位熵惯常被用来测算某一地区一个产业部门的专门化程度,进而衡量某一区域在高层次区域的地位和作用,也称专门化率。现利用区位熵指数衡量中原经济区当下的产业集聚程度。

  区位熵指数大于1,则说明该区域经济在全国经济中发达;区位熵指数越大,则说明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

  分析可见,虽然河南省工业产值占全国的7%,但省内产业集聚程度不高,整体工业分工在全国范围内的地位比较低。即便是六大优势产业中专业化程度较高的有色金属冶炼业和食品制造业,也是依托区域内资源优势而发展起来的。所以,大力促进优势产业集群和地区专业化,仍是建设中原经济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梯度转移理论中,当增长极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具有支撑与辐射周边的能力后,要素将改向周边聚集,形成不同分工的经济发展副中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注重对各地区进行个别分析和准确定位,将次级增长极的培育与产业集群和地区分工有机结合起来。目前中原经济区中各地区优势突出,但显而易见,区内原发性产业集群多,很大一部分是借助“一五”期间重工业产业延伸形成的产业链集群,而新型的、承接的、技术含量高的产业集群就相对较少,较低端的现有产业集群又导致了各功能区域间互动不良,更加不利于产业更新换代。

  因此,在根据各地的不同资源禀赋和充分发挥区域优势的同时,应做好产业升级准备,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实现产业集聚,加快传统优势产业优化升级,以承担起更为重要的经济功能分工。

  (三)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根据绿色GDP核算公式,即:SSNNP=NNP-DE-DNC式中SSNNP为可持续社会国民生产净值,NNP为国民生产净值,DE为防御性支出,DNC为自然资产折旧。

  可以看出在区域经济建设中,自然资源的折旧和环境污染损失的价值不容忽视,它们直接作用于可持续经济的实现和经济增长价值的保持。当然,外部因素调整项即环保部门新创造价值可以弥补一部分绿色GDP,但更加关键的是整个生产过程中的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在中原经济区的建设中,亦须注意吸收消化外来高新技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先进适用技术与传统产业生产方式融合,提升制造业整体水平和实力,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由资源、能源、原材料单向输出以及高耗费的粗放型向具高附加值的资源节约型转变。

  另外,中原作为全国的粮食主产地的特殊性,又强调了本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从理论上来讲,工业化同时也是城市化的过程,城市化不仅不会占用更多的耕地,而且还应该通过人口的集中而节省下来更多的土地用于农业生产。因此,通过有效适当的改革和创新,应能够解决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土地问题。为探索出一条不牺牲农业和粮食的科学发展新道路,中原经济区需立足粮食生产优势,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业技术装备,提高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培育粮食持续稳定增产的长效机制,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推动城乡格局向分工合理、产业对接转变,抓住全球化、信息化和市场化的趋势,在城乡间谋求融合发展、协调共生,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和三大产业和谐共荣的发展方式。

  在中原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中,值得一提的还有文化产业。对于中原经济区的资源依赖型产业结构,文化产业能够促使资源与知识相结合,推动新的生产方式的产生完善,减轻对自然资源的依赖,而该产业中明显的创新性又赋予其极大的增值能力,从而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应从中原经济区的实际出发确立合理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目前,应将文化产业建设的重点放在已有历史文化的维护和发掘以及区域信息和技术的整合提升上面,并着力引导其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产生有利影响。

  三、结束语

  中原经济区的建设是一个需要各方面要素合理配置、多种经济发展方式配合利用的系统工程。根据对该区域与其他经济区域的比较和区内经济特征的分析,笔者认为应配合区域经济学中的梯度转移理论和“点—轴”空间结构理论,实现第一阶段的非均衡发展;并依据区内的资源交通条件,重点推动产业集群,实现地区分工专业化;与此同时保证区域发展的协调稳定可持续。这就要求有一个立足当下、放眼长远、统筹全局、涵盖各方面经济因素的建设规划,协调统一这三种模式,最终实现中原经济区的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施祖麟.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xx.

  [2]中原经济区区域发展问题研究.

  [3]王彦武.中原城市群几个问题的探讨[J].中州学刊,20xx,(5).

  [4]区域经济学开题报告.

  [5]区域经济发展与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区域经济学论文3

  【摘要】区域经济学是具有前沿性、实务性的新型应用经济学科之一,本文通过对我院区域经济学教学问题探讨,提出本学科教学深化的意义与对策建议。

  【关键词】区域经济学 教学 深化

  区域经济学是目前我国经济学门类中发展最为迅速的新型应用经济学科之一,由于社会需求巨大,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任务繁重,教学和研究队伍正在日益扩大,然而,作为一门相对年轻的应用经济学分支学科,在各方面还不尽成熟,特别对于其教学的内容及其方式的改革迫在眉睫。

  一、区域经济学教学深化的意义

  1、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经济学素养,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

  由于区域经济学这门学科的“新型性”,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本学科的了解不够深入。对区域经济学教学进行改革,通过深化有助于本质上提升本科生对区域经济学的认识程度,提高研究生的研究深度和能力。

  多数学生认为其乏味枯燥,太理论化,并不实用,并未意识到本学科的重要性和实际运用性。通过对区域经济学的教学深化将会使学生的思想对区域经济学有一个全新层次的认识并达到一定深度,从而激发学生在本学科上的兴趣,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地去学习探究本学科知识,教学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让学生了解到区域经济学真正的内在意义,并理论联系实际,走出校门能真正解决区域经济学的实际问题。区域经济学教学深化最终对学生的经济学素养和职业规划有着重要的影响力。

  区域经济学教学深化改革,让学生特别是研究生更多意识到我国区域现状,从理论的课内知识来了解我国各省的非平衡发展现状,根据这种实际现状,来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能够真正正确地深刻分析我国区域经济的内在本质,最终能将区域经济学知识有效的运用到我国的区域经济建设中来。

  2、有助于提高教师素质,提升教学质量

  通过区域经济学教学深化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学基础理论和较系统的区域经济学教师,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具有运用区域经济理论和方法,分析、研究和解决区域经济学问题的能力,能在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过程中更好完成任务。

  通过区域经济学的教学深化,使高校的教学质量实现一次新的飞跃。使教学实践中的如师生关系不平等、满堂讲或当讲不讲、重形式轻实效、方法单一、形式呆板等诸多问题得到解决。也会使得高校的区域经济学教学质量从不太成熟到成熟阶段有一个大的迈步,使整体教学质量有所提升。

  二、区域经济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的多重性、复杂性导致学生理解和掌握不易

  区域经济学教学与其他经济学科的显著不同点是区域经济学教学内容差异很大,区域经济学课程体系远远没有和国际接轨,高校处于自我发展阶段。这一特点突出的表现在区域经济学的教材建设和教学内容上,每套教材都有自己的体系,每个体系又表现为不同的教学内容,这样的后果导致了老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统一,影响区域经济学教学水平的提升。

  区域经济学教学内容中包括了大量难以记忆和理解的名词概念、复杂的区域结构和相互交织在一起的联系过程及其区域政策等等。在教学重点和难点上对于课时的分配也因学生的差异难于统一,对于这些教学内容,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普遍感到无从入手,难以消化。

  2、区域经济学教学方式陈旧

  尽管很多高校已经建立起了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体系,但并未完全运用于区域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无法在必要的时候展示教学课件,无法用影像来形象地解释具体问题,使得区域经济学的问题变得抽象化和复杂化,学生往往无法明白。区域经济存在着“新行性”,没有先进的技术来展示模型,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现在大多数老师还采用传统的板书方式授课,这样不仅浪费课堂时间,而且教学效果不佳。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由于上述硬件设施的限制,老师也只能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仅仅是“老师教,学生听”的模式,传统模式下,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被动状态,其主动性、积极性难以发挥。既不能保证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3、区域经济学教学师资力量不强

  师资问题是决定教学环节的一个关键因素,目前师资的问题主要有:教师数量少,教师结构不合理,教师教学能力不高等。

  高校教授区域经济学课程的教师一般数量都较少,教师代课任务较重。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青年教师所占比例少。部分教师教学能力不高,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师资方面还存在教师缺乏对区域经济的深入了解,教师很少有机会和国外先进的区域经济学专家进行学术交流,而且高校本身在这方面为教师创造的机会很少,结果导致师资与国际接轨方面难以满足培养国际性的高等专门人才的需要。

  4、区域经济学实践教学欠缺

  受传统思想影响,区域经济学也存在重理论、轻实践,不重视实践教学的弊端。区域经济学属于应用经济学,大多发达国家不但在本科教育阶段有充分的实践教学环节,而且在这之后还必须接受几乎全部为实践技能训练的继续教育。但是区域经济学课程没有实践教学课时分配,只是理论授课的现象普遍存在。

  校内外实习基地没有充分发挥作用。校内实训基地由于大都在筹建过程中,影响了实践教学和人才培养,成为实践教学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校外实习基地当今由于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厂家怕干扰生产秩序,影响经济收益,不愿甚至拒绝接待学生实习,致使校外实习只能走马观花,学生得不到相应的专业技能训练。

  毕业生的毕业论文写作,也没有和教学紧密联系起来,不仅区域经济学这一学科如此,毕业生的实习显得太仓促,太草率,有些“形式化”的感觉。而且毕业前的实习也没有受到广大师生的重视,最终导致实习并不能体现出它本来的意义。毕业生论文针对实践问题的联系与深入探讨方面还很欠缺。

  三、区域经济学教学深化的对策建议

  1、注重结合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和多重性,通过案例突破重点和难点

  构建以经济学为基础的合适的区域经济学教学体系。区域经济学本质上属于经济学范畴的区域经济学。大力引进国外先进的理论、研究方法和优秀教材,尽可能统一区域经济学教材,但教学内容的改革绝对不仅是教材编写的技术性问题,它必然要涉及到教育思想与观念的转变和革新。

  按实际需要确定教学内容与方法,根据社会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设置专业课程内容体系。在教学大纲设计和教材编写工作中,紧密联系社会经济生活,以适用、实用为基本原则,注意向学生传授先进实用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实行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技能培训相结合,形成具有特色的专业教学内容体系。

  针对重点和难点增加案例教学,在课程体系深化改革中,可以发挥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教学积极性。教师是教学中“教”的主角,学生是“学”的主角。如何使双方都能够有效进入教学角色,是在课堂教学中始终致力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也是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的突破口。通过增加案例教学部分,引导学生完成教学角色转变,提高学习积极性,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学习目标。

  2、积极完善硬件设施,改变教学方法

  大力加强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施的构建完善,以确保能为教师教学提供足够的硬件设施,为教学提供必要的基础前提,以有效的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应用现代化教学方式对教师的教学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要做自己的电子课件,为学生提供更多传统教学方式无法提供的影像资料,有效地利用电子授课设施,提高学生对区域经济学的兴趣,改变学生对区域经济学的传统看法,让学生能够主动去学习,熟练掌握有关区域经济学的知识,以达到教学目的。

  最后,还应多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环节。在课堂上师生之间进行话题,案例等的交流,交换意见。教师多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还有在课后,教师分配给学生课后任务,这样学生在课后也有时间去了解一些其他更多关于区域经济学的知识,也有利于拓宽知识面。

  3、形成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增加区域经济学教学师资力量,集中力量重点解决骨干教师的素质提高问题,使他们作为未来的专业课程教育常设稳定的中坚力量,确保区域经济教学的稳定发展和质量提高。

  尽力积极扩大国际与国内校外学术交流与合作,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国内学术交流与合作,开设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的专题讲座,提高教师素质。要求教师尽量提高在课堂上的教学效果,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求教师提供给学生非课本的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对区域经济学有更加深入地了解。努力培养出一支动态、稳定的高学历的教师队伍。

  4、全面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首先,对学校的实验室,图书馆要全面开放,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实验室的使用率。要根据进步的需要,注重更新实验教学内容,提倡实验教学与科研课题相结合,创造条件使学生较早地参与研究和创新活动。在进行项目研究的时候,除研究生积极吸纳外,本科生中的优秀者也应该参与进来。一是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对本学科有更深入的认识;二是可以集思广益,获得更多的建设性想法,对区域经济的发展项目起到促进作用。

  其次,高度重视毕业生的实习。在毕业生之前尽量找到对应的实习单位让学生有时间实习,建立和完善校内外实习基地,高度重视毕业生实习,提高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的质量。

  与此同时,号召学生应积极参加学院组织的国内学术会议和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使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学习能真正深入落实到实践当中去,为国家经济建设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 踪家峰:中国区域经济学教学的现状、问题与改革方向[J]。经济研究导刊,20xx(5)。

  [2] 毛久措:管理学课程本科阶段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xx(4)。

  [3] 徐年富: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合一的探索[J]。消费导刊,20xx(7)。

  [4] 王冬: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与实践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xx(5)。

  [5] 夏晓红:基于创业教育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xx(7)。

  [6] 孙久文等:“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发展研讨会”综述[J]。教学与改革,20xx(1)。

区域经济学教学论文

标签:经济学 时间:2020-12-09
【yjbys.com - 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综合性和应用性强的研究区域经济发展规律的学科,是经济类本科生必修的一门学科。作者结合自身区域经济学教学的准备工作及取得的成绩,分析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具有很强综合性和应用性的研究区域经济发展规律的学科,是经济类本科生必修的一门学科。作为一名高校青年教师,在区域经济学教学工作中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在学院领导和老教师的关心和帮助下,笔者不断地学习,认真总结教学经验和教训,以期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将区域经济学教学体会总结如下,供同行们参考。

  一、区域经济学教学准备及取得的成绩

  (一)教学准备

  充分钻研教材,弄清教材的基本框架、基本概念、基本思想,了解教材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运用自如;及时补充教学资料,制订好教学计划和教案;充分运用教学大纲和教案,了解学生,确定要教什么内容,让学生掌握什么知识,训练什么技能,教给什么学习方式,用什么方法来教;了解学生原有知识技能的质量,及其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并积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这样,我们才能做到课课有所教,学生也能堂堂有所得。课前由院里组织青年教师进行试教,并组织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前辈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二)取得的成绩

  1.每章节教学有引言和总结。

  引言或是实际案例导入,或是对上一章节内容的复习巩固,从而引出后续章节。比如在进行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这一章节的教学时,引用了这样一个案例进行导入:首先,在黑板上划出凯里市、麻江县两块区域的缩略图,以及找出凯里市经济开发区,介绍开发区的基本情况。其次,提出问题。如凯里市经济开发区为何当初设立在凯里市与麻江县之间(涉及区域地域结构、区域选择和布局),开发区的经济如何发展(涉及区域经济自组织),开发区与凯里市、麻江县这两块地区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涉及区际之间的联系),开发区具有什么样的政策(涉及区域政策)。上述几个问题能够在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内容中找到答案,紧贴教学实际。

关于区域经济学的论文

标签:经济毕业论文 时间:2020-09-19
【yjbys.com - 经济毕业论文】

  导语:经济学术语是经济学理论和概念的载体,是其学科知识的结晶,是其学科展开深入研究的基础。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区域经济学的论文,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关于区域经济学的论文

  【摘要】发展经济学是诠释发展中国家如何由贫穷落后走向繁荣发达的经济学,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主题,发展经济学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对我国后发展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更是具有普适性。

  【关键词】发展经济学;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一、发展经济学的产生

  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谈到一个国家如何由穷变富的问题,实质上已涉及到发展经济学的研究主题。亚当斯密关于经济发展的构想是: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是一个宏观经济问题,是国民财富和社会财富的集聚与增长。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和劳动力人数的多少决定了国民财富的增长。这是发展经济学的雏形。但是,发展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则产生于二战后。当时一些国家为摆脱殖民压迫,纷纷独立,迫切需要发展经济。当时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遇到的问题主要是:在实践上,一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二是当时战败国的经济复苏问题;要么对原有理论加以改造,这比较容易,要么建立新的理论,这相对困难。一些学者深入研究各发展中国家之后发现,其环境与发达国家最初完全不一样,传统理论无法复制和拷贝到发展中国家。西方国家的经济增长理论由于条件不同、问题很多、相去甚远,也无法照搬到发展中国家。所以当时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迫切需要一门新理论,由此发展经济学诞生了。早在1939年,克拉克(Clark,C.G.,1939)就出版了《经济进步的状况》一书,对后来经济发展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20世纪40年代出版的《落后地区的工业化》和《东欧与东南欧工业化问题》是发展经济学的开山之作,在发展经济学的发展中具有引领性和开创性的历史地位,是发展经济学的标志性文献。

区域经济学论文

标签:经济毕业论文 时间:2020-09-19
【yjbys.com - 经济毕业论文】

  区域经济学也称地区经济学)是经济学与地理学交叉而形成的应用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是从经济学角度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关系协调的科学。以下是小编精心准备的区域经济学论文,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

  【摘要】区域经济学是具有前沿性、实务性的新型应用经济学科之一,本文通过对我院区域经济学教学问题探讨,提出本学科教学深化的意义与对策建议。

  【关键词】区域经济学 教学 深化

  区域经济学是目前我国经济学门类中发展最为迅速的新型应用经济学科之一,由于社会需求巨大,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任务繁重,教学和研究队伍正在日益扩大,然而,作为一门相对年轻的应用经济学分支学科,在各方面还不尽成熟,特别对于其教学的内容及其方式的改革迫在眉睫。

  一、区域经济学教学深化的意义

  1、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经济学素养,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

  由于区域经济学这门学科的“新型性”,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本学科的了解不够深入。对区域经济学教学进行改革,通过深化有助于本质上提升本科生对区域经济学的认识程度,提高研究生的研究深度和能力。

  多数学生认为其乏味枯燥,太理论化,并不实用,并未意识到本学科的重要性和实际运用性。通过对区域经济学的教学深化将会使学生的思想对区域经济学有一个全新层次的认识并达到一定深度,从而激发学生在本学科上的兴趣,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地去学习探究本学科知识,教学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让学生了解到区域经济学真正的内在意义,并理论联系实际,走出校门能真正解决区域经济学的实际问题。区域经济学教学深化最终对学生的经济学素养和职业规划有着重要的影响力。

网络技术发展引发区域经济学变革的思考论文

标签:经济学 时间:2020-07-21
【yjbys.com - 经济学】

  信息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和发展导致了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生产要素、发展动力和产业形态多方面的变革,距离、运输成本、信息不对称等传统的制约因素得到了缓解,知识、创新等新因素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一、网络技术对区域经济学的冲击与挑战

  (一)对经济学基本理论的影响

  1.网络营造了更趋理想的市场环境。经济学里的许多理论经过了抽象、提炼和假设,并不是完全真实的现实反映。而网络技术使这些理论接近了实际,比如竞争的充分性、信息的对称性。相应的,那些因传统经济下市场扭曲而出现的理论解释力则有所下降,比如羊群效应和马太效应。

  2.网络重塑了经济学理论新秩序。一方面为新理论的创立提供了机遇,另一方面需要对原有理论加以梳理、修正和完善。比如蝴蝶效应、多米诺骨牌效应就由不显眼的后台走向了光鲜的前台,挤出效应、手表效应也更为常见。

  3.部分经典理论在网络空间领域失真、变形、失效。比如,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以简单劳动为基准衡量价值量,然而当前把知识化、信息化的劳动统一化为简单劳动来衡量其创造价值大小已很难反映实际情况了。此外,边际收益递减理论、经济周期理论、产权理论等在网络经济下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挑战并变得更加多元化。

  (二)对区域经济学理论的冲击

  1.市场领域由实体经济扩展到虚拟经济世界。由于网络技术过去仅存于理论中的“大市场”假设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实现,经济活动趋于网络化、全球化。网络技术不仅把同一产业的上下游紧密连接起来,而且把不同行业的服务和产品融入一个市场,特别是把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融合起来。对于任一区域,它所面对的都将是建立在网络技术上的全球市场。

区域经济学变革分析论文

标签:经济学 时间:2020-06-21
【yjbys.com - 经济学】

  摘要:在当前网络经济革命背景下,我国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换方式等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也使得原有的、传统的区域理论不适应于当前的网络经济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众所周知,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不同的文化形式以及社会制度等,它们所具有的基本理论在作用于实践时也会根据所处形势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本文主要立足于当前的网络经济革命的背景,了解网络信息技术对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影响,分析其对以及区域经济基本理论带来的变化,探索未来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发展方向,从而促进新常态下经济发展以及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

  关键词:网络经济革命;区域经济学;具体分析

  区域经济学主要研究的领域是社会经济活动以及生产力的发展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运动规律。随着杜能、克鲁格曼以及波特等众多学者在区域、空间等问题上所进行的一系列研究与探索,区域经济学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由此可见,区域经济学的实际应用能力强,一些重大的社会经济条件的变革,都会促进区域经济理论的改革创新。

  一、了解网络技术发展对社会经济活动产生的影响

  网络经济革命带来了一个新的改革时代,促进社会经济活动开展变革创新,网络技术发展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具体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虚拟化商务模式的涌现。传统的产业经营活动有时会因为距离远而导致生产经营走下坡路,但是在当前网络经济革命的背景下,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市场等方面的经济信息的传递基本不受空间距离的约束,各行业都可以及时准确的获得市场信息,市场范围已经扩大到全球,再加上虚拟化这种新型商务模式的出现,消费者的地位有了很大提升。二是重视经济管理模式的创新。随着信息网络技术快速发展,传统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已经不再适应于市场发展需求,要想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就需要以科学技术为依托,重视经济管理模式的创新优化。在互联网技术创新对国家GDP贡献率不断上升的时代,国家也在不断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不仅肯定了网络对经济的助推作用,还激发了个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来开辟经济增长的新道路。三是追求多元化商业经营方式。目前,传统的单一商业经营模式已经不符合如今经济发展潮流,在网络革命的冲击下,商业活动不断涌现新的经营模式,大部分的厂商都选择不过分重视眼前的利益,将工作重心集中在提供更加个性化、优质、高效、多元化的服务以及生产高质量、虚拟与现实相融合的新型产品,从而满足消费者的优质化服务需求,并从中获取更好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