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专业论文

农学专业是研究农业发展的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科学学科,因涉及农业环境、作物和畜牧生产、农业工程和农业经济等多种科学而具有综合性,其中林业科学和水产科学有时也包括在广义的农业科学范畴之内。

农学专业论文1

  摘 要:植物生理学是资源与环境专业教学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深入,植物生理学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的改革也不断深入。针对植物生理学理论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几点植物生理学教学方法的改革见解,以期为相关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植物生理学 教学模式 农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xx)08(c)-0154-02

  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作为生物学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高等院校生物学领域主要的专业基础课,又是进一步学好其他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必要条件和基础,具有理论性强、基础要求高、抽象难学、与生产实际结合紧密等特点,是农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它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工业、医药、国防等领域,在解决食物、能源、资源和人口等5大世界性难题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农学、园艺、植保等多学科及其技术与植物生理学相互渗透,取得了许多突破性成果,植物生理学活动规律中的许多问题得到了解决,使得高等院校植物生理学教学内容更为宽泛,为学生在生产实践中理论联系实际,扩大知识面提供坚实基础。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重点突出、简化难点、增强植物生理学的教学效果是高校植物生理学任课教师必须面对的挑战。

  针对目前植物生理学教学中存在的内容重复多、内容陈旧、实践环节薄弱等问题,结合学科发展特点和在校学生现状,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植物生理学教学模式改革进行探索,提出几点想法。

  1 调整教学内容

  植物生理学与植物学、分子生物学、植物营养学等多学科交叉,课堂上应避免讲授重复内容。增加学科前沿知识,解读重要研究成果,使学生了解“植物生理学”课程发展的前沿动态。课堂知识与科研相结合也为学生实验课和毕业设计的开展打下了一定基础,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在相关领域的触类旁通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此外,目前植物生理学课时不断缩减与课程内容不断扩充、更新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需调整教学内容以适应新时期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如教师要结合植物生理学课程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新的课程内容:一是确定需精讲的学习内容,即课程中的核心内容,这些不被易学生理解的知识,教师应加大该课程内容的课时比例,讲深讲透;二是确定自学内容,即基础的、易于理解的部分内容;三是确定讨论学习内容,即最近更新的内容及不同理解的内容,教师加以指导,组织学生自行展开小组讨论,从讨论中学习并掌握新知识。

  2 优化课堂教学方法

  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以任课老师讲解知识点为主,学生则被动接受,缺乏互动,教师和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不能被激发,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学生开小差、睡觉、玩手机等现象频发。为了改变这些不良状况,任课教师可以采取启发式教学、小组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思维方式和创新意识。如启发式教学方法,即教师课前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查阅文献,了解相关知识,在课堂上组织大家相互交流讨论;针对某些章节内容选择多媒体教学方式,即制作形象、生动的多媒体课件或播放相关视频,看后让学生从中提炼出知识点并发表观后感等;对于课程内容、知识点与生产实践联系较为紧密的植物生理学课程,也可采取案例式教学方式,通过疑问、设问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展开讨论。

  3 引入参观教学法

  植物生理学是一门基础理论学科,虽然大部分知识要通过任课教师的课堂讲授,但为了让学生更加容易掌握书本知识,采取现场参观教学法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组织或指导学生到试验地、生产场地、种植园等地方进行观察、调查、研究和学习,从而获得新知识或巩固已学的知识。任课教师讲授知识的同时,结合讲述章节内容,有针对性带领学生在课堂外进行探究性教学实践,这不同于植物分类学学习完后的集中野外实习,能够更加深学生在课堂上已学的理解和认识,将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更好的结合起来。

  4 合理运用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是一款基于智能手机,可以实现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的移动通讯软件。在系统化教学设计理论基础上,教学准备、实施、评价和反馈是一个环环相扣的整体。将微信引入教学的各个环节,通过运用微信公众平台,任课教师在课前将编辑好的,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图文消息由订阅号群发功能推送,学生通过手机客户端在微信订阅号中查看后,自主学习、完成预习作业或课后作业并提交,教师根据学生作业进行总结性评价,修正课前准备中的不足,优化备课,为下一次上课做好充分准备。

  5 改进作业和考核方式

  布置课后作业,是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点掌握和运用程度的重要手段,也是师生沟通的一种方式[2]。多样化的课后作业,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理论知识来解释现象,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更可以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科学问题。传统教学中,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而考核又往往采用期末闭卷考试的形式。因此,有的学生在教师授课时甚至询问是不是考试内容而想选择性的倾听,有的教师也会在课程结束时给学生划考试范围。学生死背硬记来应付考试。即使最终成绩很高,但学生对知识的真正掌握情况并不理想。为避免学生“为应付考试而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应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多元立体式的考核评价方式,如将植物生理学总成绩分为平时成绩、课外实践成绩、实验成绩及期末考试成绩等,其中应增加对学生平时成绩的评分比重,让平时成绩占最终成绩40%左右,将学生平时的上课出勤率、发言积极性和试验报告成绩纳入平时成绩,作为最终考核评分标准;植物生理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应从学生实验目的、要求、实验过程及结果等实验报告入手评价学生的实验成绩,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期末考试采用闭卷形式,实行教考分离,试卷中尽可能增加题目类型,减少自由应答型试题,增加客观题,以提高学生对植物生理学知识的理解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6 结语

  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育方法等方面的改革,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强化教学效果,使学生对理论知识及其实践应用性的掌握也更加牢固。新时代植物生理学教学给教师增加了新的挑战,教师必须查阅大量资料,熟悉掌握学科研究热点和前沿动态,拓展科研思路,不断提高自身科研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张立新,胡景江,麻鹏达,等.交叉思维渗透模式在“植物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J].安徽农学通报,20xx,19(14):132-133,154.

  [2]江月玲,刘顺枝,胡为荣.结合课外知识进行植物生理学教学初探[J].植物生理学通讯,20xx,45(2):173-175.

  [3]范曾丽.微信公众平台在“植物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xx(6):260-262.

  [4]郑敏,顾延生,李继红.植物生理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20xx,7(1):37-40.

  [5]陳瑛,黄承才,金叶飞.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xx(11):33-36.

农学专业论文2

  摘要:农学类专业技能训练课程是农学专业本科教育的传统核心课程之一。为了适应农业现代化需要,培养具备高水平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北京农学院对农学类《专业技能训练》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教学实践证明,该课程的改革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了学生动手实践的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有效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独立科研实际操作能力,实现了教学目标。

  关键词:农学类;专业技能训练;教学;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xx)15-0090-02

  农学类专业是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的传统专业,具有应用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兼顾产前和产后,直接服务于农业、农民和农村。其以大田作物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领域和内容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地域性、综合性和持续性等共同特征[1]。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环境资源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化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农业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关键在于农业人才的培养。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全面素质教育中占有相当的比例,培养具有高水平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的高层次人才既是社会和时代的现实需要,也是提现高校社会功能、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农学类专业技能实践教学环节是农学专业重要的组成部分,我校在“强化实验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办学理念指导下[2],围绕专业培养目标,通过实践教学,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动手的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农学类专业技能训练是与生产实践密切结合的课程,通过对此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实际操作能力。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

  专业技能训练课程应采用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学、科研和生产三方面结合,形成特色较明显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3]。理论上采用室内多媒体教学,围绕实践课程内容展开,与实践环节配合。理论课程内容包括对作物基础理论知识进行介绍(如作物生长周期、形态发育特点等),使学生对基本概念有所了解,同时理论课程内容也包括对试验设计原理、实践操作关键技术及主要环节注意事项等进行介绍。在实践课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根据农学专业定位、学科发展和当地(北京市)农业的发展特点及作物种类安排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同时联系农学类专业相关交叉学科如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学、作物化学调控、作物生理学等,使专业技能训练课程与部分基础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此外,还可以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作为农学类专业技能训练课程的教学提升内容。与相关学科交叉设计实践教学内容,可以删减掉试验课程的重复内容,减少课时,省出的时间可以选修其他专业课程。

  二、制定完整系统的教学计划

  农学类《专业技能训练》课程,要在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水平上,加强实践教学,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对农学类专业的感性认识和理论联系实际及创新能力是农学专业教学的优良传统和突出特色。因此,教学计划应根据专业特色、专业定位和办学特色科学地制定。专业技能训练是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实践部分涉及室内实验和田间实验,根据田间试验内容需要,室内实验教学计划可以制定垂直板发芽实验、小麦幼穗分化观察、室内考种等。田间教学计划的制定需要根据作物生长发育规律,预先估算不同作物主要生育时期、时间。同时需要制定2~3个备选室内方案,若遇到雨水天气可以灵活转入室内实验教学。完整系统的实践教学计划制定,使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相互结合,强化实验和实践教学,提高学生专业基本技能和创新能力。

  三、优化实践教学体系

  1.认知阶段。专业技能课程需要连续开设,从入学第一学期开始,培养学生学农爱农的意识,增强学生对农学的感性认识。课程内容以观摩为主,组织学生参观作物标本园和试验实习基地,了解多种作物形态,观察作物结构,了解园区内多种种植模式,参观多种灌溉设施,在试验基地中观察同一作物不同品种的形态差异,不同试验处理对作物形态结构的影响等;参观现代化农场,从种植业到养殖业全面了解农业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参观现代化温室种植基地、对全天候种植果蔬和反季节农作物、有机温室种植有一定的了解。通过相关内容的参观学习,开拓学生视野,使学生对农业概况和现代农业发展有初步认识和了解,树立专业的思想。2.能力培养阶段。第二学期春季开始到第三学期结束,对学生进行基本实践能力培养,根据不同作物的不同生长习性开展专业技能训练实践学习。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在教师指导下统一安排作物播种、形态学观察、田间管理、收获考种等实践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掌握播种技术、认识不同的作物及作物形态结构、掌握作物田间管理关键技术和注意事项等技能。在实践教学中增加科学趣味性,学生自由分组进行高产田竞赛和科学探索实践,安排学生种植玉米、小麦、大豆、棉花等大田作物。(1)在高产田竞赛中,每组学生播种相同面积的土地,以生产田产量、田间记录表内容的详尽、生产总结等衡量学生的成绩。通过种植生产田,让学生初步掌握田间主要作物种植基本环节,发挥学生积极性,每组学生独立进行实践操作,从作物播前的准备到后期收获测产的整个过程中,按照作物生长发育特点,灵活安排自己的管理时间,全程让学生自己管理,要求学生有田间记录本,使学生初步掌握田间生产记录项目[4]。此实践活动在收获季根据作物产量决出高产优质组。(2)在科学探索实践中,科学探索实践的试验方案由老师设计,教师注意把握处理方式的难易程度,使学生便于理解和观察差异。学生对同一种作物进行不同的播种期、种植密度、使用肥料配比或不同调节剂的实践,观察不同处理方式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初步培养学生对科研工作的兴趣。3.能力训练阶段。从第四学期开始,学生开始与导师合作进行专业的科研技能训练。学生根据导师的研究方向,选自己感兴趣的项目,与导师联系开始进行科研技能训练,并完成毕业设计。在此阶段训练过程中,学生学会查阅文献,运用平时学到的基础知识掌握独立设计实验、准备实验、完成实验,学会基本的数据分析。教师在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实验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对科研的兴趣。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一般课程教学中,仅由一名教师授课或一名授课教师和一名实验员即可完成所有的教学和实验课程内容的全程讲授和实验实践指导。专业技能训练课程由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在优化的实践教学体系中增加了专业选作试验如高产田竞赛和科研探索实践,这对指导教师的生产实践经验和科研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指导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各个作物的理论基础知识,还要具有针对不同作物生产需要的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生产技能。因此,仅由一名指导教师负责授课已经不能保证整个专业技能训练课程体系所有教学和实践技能训练的质量。根据应用型人才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培养的要求,按照实验模块,分层次建立了实验指导教师团队[5]。专业技能课程教学团队由基础指导教师、试验指导教师和实验员组成。基础指导教师主要负责基本理论授课内容,由青年教师承担。试验指导教师主要负责田间实践部分,由具有丰富生产经验和开展作物应用基础研究科研项目的中年教师承担。实践教学涉及不同的作物和不同的应用方向,为了达到更好的专业技能训练效果,可由不同研究方向的老师分别承担实践部分内容,使教学、科研和实践共同发展。实验员配合教师准备好每节课所需的种子、劳作工具、田间试验耗材等,并协助教师指导学生实践操作[6]。教师团队中,中青教师结合,青年教师除了讲授理论课程外可协助试验指导教师,不断的向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这样也有利于青年教师的成长,使他们尽快成为基础知识牢固、实践技能经验丰富的教师。

  五、结束语

  随着北京都市农业的快速发展,京郊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我校农学类专业的改革促使教学课程和课程内容的改革,特别是实践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针对农学专业实践性和综合性强的特点,强化学生综合技能培养,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的基础上,强化实践教学。因此,农学系将《专业技能训练》课程重新定位,课程体系重新规划,课程重新制定,力求突出专业特色,建立农学类专业技能训练课程体系。该体系从大一开始,到大三结束,贯穿整个基础课的学期,与专业课对接,为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通过农学类《专业技能训练》教学综合改革,确定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系统地制定教学计划,优化了实践教学方案,进而提高了教学质量,拓宽了农学专业学生的知识,同时加强了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进一步培养了农学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马峙英,李存东,李雁鸣,陶佩君,陈景堂.农学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学科建设良性互动机制的研究与实践[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xx,6(2):30-35.

  [2]王芳.农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高的新途径[J].实验室科学,20xx,14(1):1-3.

  [3]陈洪涛,曹丽颖,吴锡冬.关于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8(3):48-50.

  [4]齐绍斌,刘逊,屠乃美.构建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新体系[J].高等农业教育,20xx,(4):55-57.

  [5]袁颖.植物生产类专业植物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安徽农学通报,20xx,17(24):112-113.

  [6]曹敏建,郭玉华,刘恩才,陈振武,李建东.农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施[J].高等农业教育,20xx,(2):66-68.

农学专业论文3

  一、华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1.学校农学专业概述农学专业是华南农业大学最早设立的专业之一。在近百年的办学过程中,专业实力不断提高,其中作物遗传育种学科和生态学科被列为学校“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作物遗传育种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该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特色专业,20xx年成为广东省的重点专业。2.农学专业教学模式分析20xx年,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院长张桂权教授提出,要结合当下农学专业人才培养需求趋势,为农学专业设立更为细致的方向,在专业下设立了三个方向,即农业信息技术方向、农产品标准化与贸易方向、农业生物技术方向。每个方向的培养方案各具特色,同时实施教师队伍的培养提高、教学方法的改革等措施。在各个专业方向课程的安排上,有五分之二的课程相同,涉及通识课及专业课,即农学专业要求每一位学生具有扎实的农学基础理论知识,专业上总体呈现大同小异的特点。在技能方面,农学专业注重培养学生进行田间试验和统计分析、进行作物高产栽培、培育作物新品种、组织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农产品质量检测和农产品经营管理与国际贸易等方面的基本技能。3.人才培养模式创新(1)特色实践教学模式。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在课程体系中加大实践课比重,提出了实践教学体系的指导思想: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办学,建立特色实践教学模式,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专业人才。(2)导师制培养方式。华南农业大学教学相关文件规定,农学专业学生大二即启用导师制,导师负责指导学生进行试验及毕业论文,每位学生选择导师一般是先考虑本院系内老师,若是对其他院系老师的研究方向感兴趣,亦可跨系选择导师,甚至可以跨学院跨学校选择导师。(3)设立本科生科技创新项目。科技创新项目的开展对于培养大学本科生的科研实践能力、团队意识等都有着促进作用。从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近3年的项目审批情况来看,各类科技创新项目立项已超过82项,参与人数约350人,结题率高达98%,投入金额约10万元。对比往年数据,每年参与科技创新项目的学生获得各类奖学金的人数都在递增,在专业学习、综合能力提升等各方面都有较为明显的提高。

  二、农学专业毕业生近年就业情况分析

  1.就业形势好转《20xx-2010年本专科专业就业状况》数据资料显示,农学专业就业形势逐年好转。据有关媒体报道,近两年广东省应届大学生就业率高达95%,农学类本科生就业率超过95%。经统计,华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就业率在20xx年至20xx年逐年提高,近两年排在同类专业的前列,20xx年农学院三个不同方向的农学专业就业率达到100%。除此以外,20xx年农学专业有5名本科毕业生因获国家留学基金委“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的资助而出国深造。2.就业流向多样调查显示,华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毕业生在20xx-2013年的就业率依次为96%、97%、97%、99%。针对农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流向进行调研分析,进入国企相关机构的所占比例连续三年维持在的10%左右,进入私营企业的比例呈增长趋势。升学深造占农学类总人数的比例依次为8%、12.2%、31.9%、23.4%,农学类专业本科生选择升学深造的人数越来越多。调查显示:超过一半学生考研的动机是为了职业发展,考研成为农学专业本科生重要的毕业去向。3.就业对口率低针对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毕业生就业流向进行调研分析,近四年从事农业相关工作的毕业生所占比例依次为45.8%、57.5%、37.9%、36.7%,比例逐年下降。跨专业就业的毕业生中,30%迫于家庭压力,28.3%对农业不感兴趣。

  三、农学类人才培养与供需分析

  1.人才供给分析通过对20xx年毕业生进行就业跟踪问卷调查,发现华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学生在培养中存在一定的不足,具体分析如下。农学院20xx届毕业生318人,约64%的人认为影响就业的最大因素是个人实际能力,有20%的人的认为是所学的专业,接着是计算机技能、英语能力、学校社会声誉、家庭背景等。因此,学好本专业知识和提高个人的实践能力,对农学毕业生来说是就业的重要筹码。有64%的毕业生认为求职过程中遇到最主要的问题是专业不对口或专业面太窄,24%的毕业生认为是信息严重不足。因此,多方面发展自己,增加就业技能,重视拓展就业信息,重视自己的职业规划,应该是农学院毕业生必须考虑的。2.人才需求分析近年来,人们逐渐意识到现代农学和过去农学有许多不同。农业院校培养出来的农学专业毕业生会使用现代信息技术、高端测试设备和仪器,从而能在先进的实验室里学习知识和技能,在现代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等技术平台上进行科学的探索和研究。通过对吸收农学专业人才相关农业企业的问卷调查,总结各用人单位在选聘毕业生中考虑问题的星级指数,可看出,综合素质与学生专业是用人单位最看重的两个要素。所以,农学专业毕业生在农业领域就业的竞争力是最大的。

  四、农学类本科人才培养建议

  1.明确培养目标,开展特色培养华南农业大学对农学专业进行整合改革后,构建了“四模块”的教学体系。因此具体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可依循通用型教育的思路,并密切结合市场实际人才需求开展特色培养,使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优化。根据人才市场需求,从本专业、本学校及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毕业生反映的专业面太窄这一问题,研讨出具有广泛性、具有地域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把培养能力作为专业教学的重点,培养能在新形势下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实用型人才。2.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专业培养应该提供较多高质量的课程实践,使培养计划落到实处,使学生专业能力能够得到提高;同时学校应该提供更多的技能培训课程或学习平台,这样可以提高学生除专业技能外的其他综合能力。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填鸭式”教学日趋严重,因此应对施教方法进行改革,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可通过设立论坛演讲答辩、讨论解析、师生自由辩论等多种形式,把学生放在教学主体地位,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提高语言表达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等多种能力。3.推动校企交流合作,增强人才培养实效性从企业一线岗位的优秀人员中聘请、聘用一部分流动师资,这些优秀的工作人员相对于长时间待在学校“编制”内的教师有更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能传授给学生更贴近实际的管理、营销手段。两种师资相结合,既能保证课程理论体系的完整,又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学生将来更快地适应市场的需求。4.加强创新创业教育,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根据农学类人才的特点,利用本校本地区学科与教学优势,学校可以开展与动植物生产、电子商务及特色农产品开发等相关的特色创业培训。在国家农业创业政策、农业市场环境分析及生产技术环节上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让他们为未来做好准备。

  五、对其他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建议

  1.创新农学人才培养模式根据社会对农学专业人才的实际需要,华南农业大学调整了农学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在农学专业教育改革上多次进行创新,形成了较为成功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把专业课程设置的横向拓宽与纵向深入统筹起来。通过建立教学和就业实习基地,适度、适量地增设研究型课程与实践型课程,同时在教学计划中增加并强化了社会实践环节,把社会实践和教育实践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同时,华南农业大学还聘请一线企业技术和管理人员走进课堂,讲授栽培、育种等的实际情况和实践经验,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职业设计和人生规划。2.优化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企业及学校双方注重“校企联合培养模式”。联合培养不仅限于毕业实习,部分课程实习亦可在企业完成。首先,整个农业行业的企业为学生提供机会和平台,学生可以学以致用,提高专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同时,企业也能提前发掘适合自身需要的人才,解决人才缺口问题。3.加大科研支持力度农学专业学生培养除了依靠专业知识教学外,科技创新项目申报也起着推动作用。一直以来,华南农业大学积极申报科技创新项目,同时鼓励学生毕业论文与教师科研课题相结合,不仅能巩固农学专业毕业生的专业知识,还有利于培养其思维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今后走上科研道路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向东,张桂权,苏雄武.基于现代农业的农学专业改革与实践——以华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为例[J].高等农业教育,20xx(9).

  [2]李伟,刘春燕,王维.农学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近三年实践教学为例[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xx(6).

  [3]刘圆,陈霄.近两年广东应届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5%[N].,20xx-11-09.

  [4]朱冬莲.地方农业院校农学类本科专业学生就业问题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xx.

  [5]刘向东,郭海滨.现代农学专业实验课整合改革研究——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J].中国农业教育,20xx(5).

  [6]李伟,吴丽姬,王维.关于农学专业本科生学风建设的几点思考——以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为例[J].考试周刊,20xx(58).

农学专业博士学位论文提纲范文

标签:论文提纲 时间:2020-11-30
【yjbys.com - 论文提纲】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稻田复种轮作对土壤特性和水稻生长的影响研究进展

  1 复种轮作的含义和特点

  1.1 复种轮作的含义

  1.2 复种轮作的特点

  2 国内外复种轮作的发展

  2.1 国内复种轮作的发展

  2.2 国外复种轮作的发展

  3 复种轮作对稻田土壤特性的影响

  3.1 复种轮作对稻田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3.2 复种轮作对稻田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

  3.3 复种轮作对稻田土壤生化特性和酶的影响

  4 复种轮作对水稻的影响

  4.1 复种轮作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4.2 复种轮作对稻田生产力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5 值得研究的问题

  第二章不同复种方式对稻田土壤特性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 数据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复种方式对稻田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2.2 不同复种方式对稻田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2.3 不同复种方式对生物学性质和土壤酶的影响

  3 讨论

  3.1关于土壤物理特性

  3.2关于土壤化学特性

  3.3关于土壤生物学特性和酶活性

  4 小结

  第三章不同复种方式对水稻生长发育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和方法

  1.4 有关指标的计算方法

  1.5 不同处理化学肥料施用量

  1.6 数据处理

农学专业论文提纲精选3篇

标签:论文提纲 时间:2020-10-28
【yjbys.com - 论文提纲】

  论文提纲是一个反映了论文的基本观点、佐证材料、论证角度和步骤,以及依照逻辑关系层层展开的纲目体系。下面是YJBYS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3篇农学专业论文提纲,供参考阅读,希望您喜欢!

  篇一:农学专业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农地投资国外研究现状

  1.3.2 农地投资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外农业风险研究

  1.3.4 国内农业风险研究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2 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

  2.1 基本概念

  2.1.1 农地类型

  2.1.2 农地流入方

  2.1.3 农地投资

  2.1.4 农地投资风险

  2.2 基本理论

  2.2.1 风险管理理论

  2.2.2 系统论

  3 农地流入方的农地投资风险识别与分析

  3.1 农地流入方的农地投资风险的成因分析

  3.2 农地流入方的农地投资风险因素识别

  3.2.1 风险识别方法

  3.2.2 农地流入方的农地投资风险因素的识别

  3.3 农地流入方的农地投资的风险分类

  4 农地流入方的农地投资风险评价方法选择

  4.1 农地流入方的农地投资风险评价方法

农学工程与管理专业硕士论文提纲

标签:论文提纲 时间:2020-10-27
【yjbys.com - 论文提纲】

  论文提纲是一篇论文的骨架和纲领,撰写毕业论文时,要先拟好提纲,没有好的提纲,很难写出质量优秀的论文。下面是YJBYS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一篇以《农村流入方进行农地投资的风险分析》为例的论文提纲范文,供参考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农地投资国外研究现状

  1.3.2 农地投资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外农业风险研究

  1.3.4 国内农业风险研究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2 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

  2.1 基本概念

  2.1.1 农地类型

  2.1.2 农地流入方

  2.1.3 农地投资

  2.1.4 农地投资风险

  2.2 基本理论

  2.2.1 风险管理理论

  2.2.2 系统论

  3 农地流入方的农地投资风险识别与分析

  3.1 农地流入方的农地投资风险的成因分析

  3.2 农地流入方的农地投资风险因素识别

  3.2.1 风险识别方法

  3.2.2 农地流入方的农地投资风险因素的识别

  3.3 农地流入方的农地投资的风险分类

  4 农地流入方的农地投资风险评价方法选择

  4.1 农地流入方的农地投资风险评价方法

农学土质工程专业硕士论文提纲

标签:论文提纲 时间:2020-10-27
【yjbys.com - 论文提纲】

  论文提纲是一篇论文的骨架和纲领,也是一篇论文的雏形和缩影。撰写毕业论文时,要先拟好提纲,没有好的提纲,很难写出质量优秀的论文。下面是YJBYS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一篇以《新型高分子土壤稳定剂的研制及其应用研究》为例的论文提纲范文,供参考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存在问题

  1.4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论文结构及内容

  第二章 聚醋酸乙稀酯型粘性土稳定剂的研制

  2.1 粘性土稳定剂种类的选择

  2.2 粘性土稳定剂的研制过程

  2.3 粘性土稳定剂的性能参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聚醋酸乙稀酯型粘性土稳定剂室内试验研究

  3.1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研究

  3.1.1 试验方案

  3.1.2 试验结果与分析

  3.1.3 机理分析

  3.1.4 小结

  3.2 抗剪强度试验研究

  3.2.1 试验方案

  3.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3.2.3 机理分析

  3.2.4 小结

  3.3 胀缩性试验研究

  3.3.1 试验方案

  3.3.2 试验结果

  3.3.2.1 膨胀试验结果

  3.3.2.2 收缩试验结果

  3.3.3 机理分析

  3.3.4 小结

农学专业的论文提纲范例

标签:论文提纲 时间:2020-10-21
【yjbys.com - 论文提纲】

  论文提纲是一个反映了论文的基本观点、佐证材料、论证角度和步骤,以及依照逻辑关系层层展开的纲目体系。下面是YJBYS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农学专业的论文提纲范例,供参考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一:农学专业的论文提纲范例

  (以江苏省沭阳县农田土壤理化特性时空变异及其影响因素为例)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土壤特性变异的研究现状

  1.1.1土壤酸碱性的时空变异研究

  1.1.2土壤养分的时空变异研究

  1.2土壤特性变异的影响因素

  1.3土壤特性时空变异的研究意义

  1.4土壤特性时空变化的研究方法

  1.4.1Fisher 统计法

  1.4.2地统计学研究方法

  1.4.2.1区域化变量和随机函数

  1.4.2.2内蕴假设和平稳性假设

  1.4.2.3半方差函数

  1.4.2.4克里格法和土壤类型GIS连接法

  1.5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5.1研究内容

  1.5.2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研究区概况

  2.1.1经济条件

  2.1.2自然条件

  2.1.3成土母质和土壤类型

  2.1.4种植结构

  2.2 土壤样品采集与资料收集

  2.2.1 土壤样品采集

  2.2.2资料收集

  2.3样品测定和图件处理

  2.3.1 土壤样品的预处理

  2.3.2样品的测定

农学专业博士学位论文提纲

标签:论文提纲 时间:2020-10-19
【yjbys.com - 论文提纲】

  下面是YJBYS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一篇以《不同复种方式对水稻生长发育和土壤肥力影响研究》为例的论文提纲范文,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对您写作有所帮助。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稻田复种轮作对土壤特性和水稻生长的影响研究进展

  1 复种轮作的含义和特点

  1.1 复种轮作的含义

  1.2 复种轮作的特点

  2 国内外复种轮作的发展

  2.1 国内复种轮作的发展

  2.2 国外复种轮作的发展

  3 复种轮作对稻田土壤特性的影响

  3.1 复种轮作对稻田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3.2 复种轮作对稻田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

  3.3 复种轮作对稻田土壤生化特性和酶的影响

  4 复种轮作对水稻的影响

  4.1 复种轮作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4.2 复种轮作对稻田生产力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5 值得研究的问题

  第二章不同复种方式对稻田土壤特性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 数据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复种方式对稻田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2.2 不同复种方式对稻田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2.3 不同复种方式对生物学性质和土壤酶的影响

  3 讨论

  3.1关于土壤物理特性

  3.2关于土壤化学特性

  3.3关于土壤生物学特性和酶活性

  4 小结

  第三章不同复种方式对水稻生长发育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

农学专业硕士论文提纲

标签:论文提纲 时间:2020-10-19
【yjbys.com - 论文提纲】

  论文提纲是一篇论文的骨架和纲领,也是一篇论文的雏形和缩影。撰写毕业论文时,要先拟好提纲,没有好的提纲,很难写出质量优秀的论文。下面是YJBYS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学专业硕士论文提纲范文,供参考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一:农学专业硕士论文提纲

  (以农村流入方进行农地投资的风险分析为例)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农地投资国外研究现状

  1.3.2 农地投资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外农业风险研究

  1.3.4 国内农业风险研究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2 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

  2.1 基本概念

  2.1.1 农地类型

  2.1.2 农地流入方

  2.1.3 农地投资

  2.1.4 农地投资风险

  2.2 基本理论

  2.2.1 风险管理理论

  2.2.2 系统论

  3 农地流入方的农地投资风险识别与分析

  3.1 农地流入方的农地投资风险的成因分析

  3.2 农地流入方的农地投资风险因素识别

  3.2.1 风险识别方法

  3.2.2 农地流入方的农地投资风险因素的识别

  3.3 农地流入方的农地投资的风险分类

  4 农地流入方的农地投资风险评价方法选择

农学专业毕业论文提纲

标签:论文提纲 时间:2020-10-18
【yjbys.com - 论文提纲】

  下面是YJBYS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学专业的毕业论文提纲范文,供参考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一:农学专业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以不同复种方式对水稻生长发育和土壤肥力影响研究为例)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稻田复种轮作对土壤特性和水稻生长的影响研究进展

  1 复种轮作的含义和特点

  1.1 复种轮作的含义

  1.2 复种轮作的特点

  2 国内外复种轮作的发展

  2.1 国内复种轮作的发展

  2.2 国外复种轮作的发展

  3 复种轮作对稻田土壤特性的影响

  3.1 复种轮作对稻田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3.2 复种轮作对稻田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

  3.3 复种轮作对稻田土壤生化特性和酶的影响

  4 复种轮作对水稻的影响

  4.1 复种轮作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4.2 复种轮作对稻田生产力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5 值得研究的问题

  第二章不同复种方式对稻田土壤特性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 数据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复种方式对稻田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2.2 不同复种方式对稻田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2.3 不同复种方式对生物学性质和土壤酶的影响

  3 讨论

  3.1关于土壤物理特性

  3.2关于土壤化学特性

  3.3关于土壤生物学特性和酶活性

农学专业的硕士论文提纲

标签:论文提纲 时间:2020-10-18
【yjbys.com - 论文提纲】

  下面是YJBYS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一篇农学专业的硕士论文提纲,供参考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引言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耕地分等定级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2.2 我国耕地分等定级估价研究状况

  1.3 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

  2.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2.1 研究方法

  2.2 技术路线

  3.数据来源与研究区概况

  3.1 数据来源

  3.2 研究区概况

  4.影像预处理与耕地信息提取

  4.1 影像预处理

  4.1.1 几何精校正与影像配准

  4.1.2 数字图像镶嵌与裁剪

  4.1.3 大气校正

  4.2 耕地信息提取

  5.基于GIS的耕地分等定级

  5.1 资料准备

  5.2 数据库建设

  5.3 技术准备

  5.3.1 确定耕地地力评价因子

  5.3.2 确定评价单元

  5.4 耕地地力评价

  5.5 划分耕地地力等级与成果图件的.制作

  5.5.1 计算耕地地力综合指数

  5.5.2 确定最佳的耕地地力等级

  5.5.3 成果图件输出

  5.6 耕地地力等级分析

  5.6.1 耕地地力等级面积统计

  5.6.2 耕地地力空间分布分析

  5.6.3 耕地利用现状与特点

  5.6.4 耕地地力状况及问题

  6.耕地分等定级结果的验证

  7.耕地地力评价在土地流转上的应用

农学专业博士论文提纲格式模板

标签:论文提纲 时间:2020-10-14
【yjbys.com - 论文提纲】

  所谓论文提纲,是指论文作者动笔行文前的必要准备,是论文构思谋篇的具体体现。构思谋篇是指组织设计毕业论文的篇章结构,以便论文作者可以根据论文提纲安排材料素材、对课题论文展开论证。下面是一篇农学专业博士论文提纲格式模板,供大家阅读参考。

  目 录

  1 绪 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坡耕地利用研究现状

  1.3.2 特色农业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思路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与方法

  2 坡耕地特色农业的`涵义及理论基础

  2.1 坡耕地特色农业的涵义

  2.1.1 特色农业

  2.1.2 坡耕地

  2.1.3 坡耕地特色农业

  2.2 坡耕地特色农业的系统分析

  2.2.1 坡耕地特色农业的要素

  2.2.2 组成要素的相互作用分析

  2.2.3 坡耕地特色农业的目标分析

  本章小结

  3 坡耕地特色农业发展的可拓分析

  3.1 可拓方法概述

  3.2 坡耕地特色农业的可拓分析

  3.2.1 不相容问题的确定

  3.2.2 坡耕地系统的共分析

  3.2.3 坡耕地系统的相关分析

  3.2.4 坡耕地系统的蕴含分析

  3.3 坡耕地特色农业种植结构优化模型

  3.3.1 模型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