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审计论文

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论文在形式上是属于议论文的,但它与一般议论文不同,它必须是有自己的理论系统的,应对大量的事实、材料进行分析、研究,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内部控制审计论文1

  所谓内部控制审计,是指注册会计师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及其运行情况有效性进行的审计。自美国20xx 年公布SOX 法案起,国际上很多国家都相继建立起自己的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其中包括中国和日本。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是由《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的应用指引、评价指引和审计指引组成的。

  相比而言,日本作为亚洲经济发达国家,其内部控制制度相对完善;而且日本作为我们的邻国,在文化上与我们有许多相似性,因此,他们的实施效果和推动过程中的困难,对我国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健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中日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共同点

  美国在1994 年和20xx 年分别发布了《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和《企业风险管理框架》,这两部准则一直被国际上的很多国家采用为自己内部控制体系的模板,其中包括中国和日本。这样不仅可以与国际接轨,而且为公司境外上市提供便利。在规范方面,两国审计准则的设计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了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业务,提高审计质量;在审计方法上,两国也都强调自上而下的审计方法,注册会计师都需要先识别风险,然后选择拟测试控制的基本思路。在执行方面,我国首次执行《审计指引》并出具审计报告的941 家企业,只有5 家被出具了非标准内部控制审计意见,占总样本的0.5%;在日本首次执行《准则》及《实施准则》的2670 家公司中,只有10 家被出具了非标准内部控制审计意见,占总样本的0.4%。该数据显示,中日两国企业的内部控制审计非标意见的比例都很低。相比较的是,美国在20xx 年初次内部控制审计时该比例就要高出中日两国。其原因有三,一是由于亚洲与欧美文化、社会背景不同造成的;二是我国与日本都是指导性质的内部控制准则,而美国是详细性质的审计准则

  二、中日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差异

  1. 内部控制审计规范差异中日两国在借鉴美国COSO 框架的基础上,也都分别根据自己的国情进行相应修改,这就使得中日两国在规范的很多方面有不同的规定。下面笔者就两国在审计范围、审计主体、审计意见以及编制报告形式等四方面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

  (1) 审计范围:我国内部控制审计范围不局限于财务报告范围内,如果审计过程中发现了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需要增加“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描述段”;而日方则不同,审计范围只限定在财务报告范围内。

  (2) 审计主体:我国注册会计师可以单独进行内部控制审计,亦可以与财务报表进行整合审计。而日方则要求内部控制和财务报表审计必须由同一事务所的同一合伙人完成。

  (3) 审计意见:首先,形式上,我国注册会计师是直接针对被审公司内部控制情况发表审计意见,而日方则是间接对管理层出具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发表审计意见;在内容上,日本的内部控制审计意见类型有5 种,我国则为4 种,区别在当审计范围受到限制的时候,我国的《审计指引》要求注册会计师解除业务约定或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而日方则需要注册会计师进行判断,当判断其重要性影响未达到对内部控制报告无法表示意见的程度时,要出具附有除外事项的有限定合理意见,并在审计实施概要中记载未能实施的审计手续,在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记载该事项对财务报表审计的影响。

  (4) 编制报告形式:《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规定注册会计师独立发表内部控制审计意见,并编制单独报告;而日方则规定原则上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与财务报表审计报告合并编制。

  三、内部控制审计的执行情况差异

  在执行效果上,由于我国内部控制审计指引要求比较严格,所以效果较好;而日方出于节省审计成本的考虑,导致内部控制审计效果不是很好。数据显示,我国首次执行新的《审计指引》时,只有3 家公司管理者出具非标准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但是有5 家被注册会计师给出了非标准内部控制审计意见;而日方首次执行《准则》及《实施准则》时,有65 家管理者出具非标准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却只有10 家企业被注册会计师给出了非标内部控制审计意见。可见,日方虽然节省了审计成本,但审计效果不佳。

  ( 三) 完善我国规范的建议内部控制制度是公司管理及公司文化的体现,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保证财务信息真实,是预防财务舞弊的天然屏障。日本作为我们的邻国,他们在实施内部控制审计过程中的创新点以及遇到的问题,对我国内部控制审计的发展都有参考价值。因此笔者试图通过对日本内部控制审计的研究,总结出它的特色和不足之处,最后给出几点完善我国规范的建议以供参考。

  1. 强调对IT 技术的运用与完善当前大型企业基本都有自己的ERP 或SAP 等管理系统,通过这些管理系统,企业管理者可以足不出户就了解到每个部门的运作情况及每名职员的工作完成情况。因此,在我国《审计指引》中,也应强调企业在内部控制上对IT 技术的使用与完善,一方面可以加强企业内部监管,另一方面也为外部内部控制审计提供便捷的获取信息的渠道。

  2. 降低内部控制审计成本作为日方内部控制审计准则的主要特色之一,降低审计成本同样应成为我国所重视的问题。随着上市公司审计费用的连年增长,注册会计师审计也开始成为企业的财务负担之一。因此,我们也可以借鉴日方相关规定,如要求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必须为同一合伙人,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的证据可以相互利用等,这样既减轻企业审计负担,同样也提高了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效率。

  3. 优化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形式日方分别在管理者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和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增加了“附注记录”和“追加记录”两项,用于记载一些特殊情况。这样就使报告更简单明了,同时也为信息使用者查阅报告提供便捷。我国也可以借鉴这种方式,让报告更加简洁明白的呈现出来,以方便一些没有财务知识的利益相关者查阅报告。

内部控制审计论文2

  一、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概念与范围

  内部控制审计是企业以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为基础,评价企业内部控制及时性、经济性、有效性的过程。或者说,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是在特定期限内,分析与判断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各种缺陷并对这些缺陷进行评定,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合理化改进意见的过程。目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审计还处于起步阶段,其理论与实践还不够成熟,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与学习。内部控制审计范围包括:企业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和非财务信息的全面审计。对信息使用者来说,有效的内部控制审计,是保证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避免错报发生的最有力工具。同时,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可以增加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的信心,而对企业做出投资决策。因此,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现状分析

  鉴于我国市场经济刚刚起步,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工作还处于摸索阶段,相应的基础理论及规范呈现出混乱的局面,企业经营者对内部控制审计的认识明显不足,审计方法相对比较落后,已经不能再适应复杂的经济环境,因此,审计弊端日渐凸显;另一方面,许多企业的管理者认为,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只对企业内部的经济问题进行检查,审计工作会影响内部的团结;还有一部分管理人员认为,内部审计工作削弱了自身的权利,使企业失去了自主经营的权利,从而对于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工作进行干扰,使内部审计部门形同虚设、审计过程流于形式,丧失了其在企业运营过程监督与管理的权威性。

  与国外企业的内部控制审计相比较,我国审计体系不够健全、起步时间也比较晚,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企业“内部人控制”现象比较严重,内部控制相对薄弱,有关挪用、侵占或诈骗企业财产的行为亦屡见不鲜,企业所有者的权利得不到有效的保护,致使企业产生严重的经济损失,陷入经营困境。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企业内部控制问题不断,已经有许多企业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因此,需要我们高度关注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将其提升到战略高度,保证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不合理

  目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及流程的不合理,决定了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机构失控。许多管理者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将内部审计机构控制在本职权利内,使其受自身控制,因此,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机构,不具有独立性与权威性,人为控制、回避审计的现象普遍存在。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机构设置不合理,隶属关系不明确,甚至有的企业的财务部门负责人兼任内审部门的领导,导致企业内部监督不力。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受到企业内部利益的限制,当企业出现违规行为时,内部控制审计就会失效,最终引起审计风险。

  (二)企业内部审计人员专业化技能不足

  首先,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对内部控制审计的认识不到位,内部审计人员后续教育制度不健全,局限于企业内部环境的限制,缺乏审计部门的专业指导。其次,内部审计人员缺少专业技能,许多内部审计人员都是由财务人员兼任。从专业角度来说,专业化技术不精,审计过程会习惯性的用会计眼光、思路审视问题,使审计工作效能低下、审计质量不高,查处力度不到位,影响审计工作的深度发展。最后,内部控制审计刚刚起步,许多内容都比较新颖,审计人员的工作经验明显不足,理论与实务的把握程度不够。因此,协调审计工作差异,实现资源共享,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三)对内部控制审计的重视度不高

  许多企业的管理者认为,审计工作是会计师事务所的事,与本企业的内部控制与管理没有关系,也不需要配备专业的人员,因此,企业实施内部控制审计的自觉性不够,致使企业内部控制基础薄弱。企业管理者对于各种管理服务缺少必要的理解,并没有认识到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巨大潜力,只是片面的认为审计是对自己的工作找毛病,从心理上就对内部控制审计进行排斥,致使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受到管理者权利的控制,不能发挥应有的职能,也不能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分析、评判问题,尤其是企业管理者进行违规操作时,内部控制审计更是无能为力,不能做出客观的评价,使企业财务工作不能得到监控,为企业埋下经营隐患。

  四、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主要措施

  (一)建立适合本企业的内部控制审计

  身为企业的管理者,需要充分认识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在内部控制审计部门配置适宜的技术、资源及人力,努力提高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机构人员的地位,坚持规章制度的严肃性,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框架,建立符合企业自身经营状况的审计机构,在审计部门与被审部门之间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力求将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权限、责任,以书面形式形成规章,得到企业管理者及各部门的认可。审计部门需要及时汇报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从而赢得管理者的信赖,确保审计权利可以有效执行。

  (二)提高内部控制审计人员的专业化技能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领域,应积极倡导学习理念,在审计部门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部门之间定期进行业务交流,探索不同业务的审计流程,鼓励审计人员从实践工作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深入思考面临的新问题、新环境、新形势,将每一个内部控制审计项目当成一门课题来研究与分析,冲破传统思想的禁锢,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拓展审计空间,提升审计人员的审计水平。企业内部控制审计人员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面对利益的诱惑时,应以淡然平和心态尽其职能,不为利益所动。同时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沟通能力,从交谈中找到审计线索,完成审计工作。

  (三)提高对内部控制审计的重视度

  为了保证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工作更好的完成,一定要在企业内部改变观念,高度重视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利用自我评价的方式,优化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审计机构的建立,通过对经营、财务状况的了解,及早发现企业运营中存在的缺陷,并及时整改。结合自身的实际状况,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内部审计部门。协调企业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关系,建立良好的审计形象,通过促进内部控制审计的快速发展,减少外部审计工作量及审计成本,达到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及经济效益的目的。

  (四)增强内部控制审计法规的执行力度

  由于受当前市场竞争环境的影响,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的相关法规不够完善,对于企业内部违规操作的处罚力度不强,相关法规的执行力度不到位,加大了企业违规操作的概率,给企业带来了各种风险。许多审计人员为了个人利益,与企业管理者相互勾结、铤而走险,出具虚假审计信息,影响信息使用者的正确判断。所以,当前应不断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政策、法规,严格控制违规操作行为的发生,加大对内部审计人员失信行为的处罚力度,使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具有真实性、完整性与独立性。

  总之,现阶段,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尚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研究,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保证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的高效运行,努力降低企业审计成本,使内部控制审计成为企业健康发展的源动力。

内部控制审计论文3

  摘要:内部审计既是内部控制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系统,又是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的重要手段,在内部控制框架构建中如何正确认识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针对不同的审计任务制定灵活适用的审计方案,以确保审计质量、提高审计工作的实效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内部控制;内部审计;实施

  1 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

  内部审计既是内部控制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系统,又是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的重要手段,内审制度的完善是健全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同时内部审计还能为改进内部控制提供建设性的建议。

  1。1 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关系

  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之间存在一种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内在联系。

  (1)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内部审计是为加强内部经济监督和经营管理的需要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是企业内部一种独立的评核工作,通过检查会计、财务及其他业务,为管理当局提供咨询、建议等服务。内部审计作为监督的一个重要角色置于整个内控的较高层。

  (2)内部审计又是对内部控制的控制。内部审计又是全面审查、监督内控制度的专门组织,它立于会计控制之外,具有其他任何部门和控制所无法代替的重要作用。目前,内部审计范围已从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扩展到经营管理的各方面,另外根据国际惯例,内部审计通常代表管理层对整个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有效性及其遵循情况等进行评价,所以它又是对内部控制的控制。

  1。2 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

  (1)内部审计的角色由监督者逐步转变为控制者。

  内部审计曾一度被定位于“监督者”的角色。英国着名的特恩布尔报告认为,内部审计师的主要作用是“确证和建议”,而不再是以往的“监督和复核”。这一转变赋予了内部审计更多的内涵,也将内部审计定位成增值性审计。目前,内部审计职能已逐渐发展为“保证和咨询服务”,内部审计正在充分发挥其评价职能的作用,增加组织价值和改善经营管理,提高有关数据和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通过咨询活动,为管理当局提供专业服务,为风险管理出谋划策,降低企业风险,从而在实质上促进财务报告内容的确定性和质量的提高。内部审计师也应该成为企业内部战略的计划者。

  (2)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内部审计的发展方向。

  随着风险导向内部控制时代的来临,内部审计的工作重点也发生变化,由“控制”转向“风险”。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观念下,年度审计计划与公司最高层的风险战略连接在一起,内部审计人员通过对当前的风险分析确保其审计计划与经营计划相一致,使用风险管理原则改变审核过程。当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主要将大部分精力用于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合法性的查证和生产经营的监督,管理审计尚未得到广泛的开展。因此,笔者认为要顺应内部审计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实践中有意识地推动内向型管理审计的发展。从强调确认和测试控制完整性,逐步转向强调确认和测试风险是否得到有效管理。审计建议应不再仅是强化控制、提高控制效率和效果,而应该是规避风险、转移风险和控制风险,通过风险管理的有效化,提高整体管理效率和效果。

  在邯郸市农业银行5100万被盗案中千错万谬的根源在于,违背忽略一项审计人员耳熟能详的“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 国家规定“金库不得直接对外办理现金收付业务,绝不允许管库员携带现金出入金库”。邯郸市农业银行在有关的内部制度中也有相关规定,如果内部审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真正起到规避风险、转移风险和控制风险的作用,将严格的制度真正执行到位,变事后“亡羊补牢”“防患于未然”,那么类似于邯郸市农业银行的事件也就不再会发生。

  (3)促进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和有效性,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国外把必须设置内部审计机构作为一个公司若要上市的必备条件之一,以显示其内部治理结构的完整性。在COSO框架中更是将内部审计的作用作为要素之一进行了描述和要求。《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404条款明确了管理层必须对企业内控运行情况进行有效性评估,这一被称之为“管理层测试”的过程通常由内部审计部门代表管理层来进行,内部审计部门通过对日常活动的监督和控制,从而减少风险,保证财务信息数据的加工、传递和披露的可靠性。笔者认为,今后可以通过持续的内部控制测试将审计范围延伸到企业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替代例如常规财务审计、制度审计、合同审计等审计,并且其审计成果也可被其他专项审计所利用,从而将审计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咨询和建议上来。

  (4)内部审计作用的充分发挥有赖于其地位的进一步提高。

  要加强内部审计工作,首先要提高内部审计的地位。内部审计应该具有独立性和权威性,它代表企业董事会和管理当局对其他部门开展的业务活动及其成果、内部控制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在国外,内部审计部门是直接对董事会中的审计委员会负责,具有较强的相对独立性,内审部门的许多人也最终进入了企业高级管理层。但在我国,由于种种原因,内部审计独立性实际被大大削弱了,甚至有些企业将内部审计与纪检、监察部门合并在一起,极大影响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笔者建议,上市公司在建立内控体系之时,应当根据相关法律要求建立并发挥好审计委员会的职能,对于内部审计部门的设置应当高于其他职能部门,应该设立如总审计师等职位专门负责本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及与其他部门的协调工作;内部审计部门应当隶属于审计委员会和企业最高管理当局,实行双向负责制,在特殊情况下可以越过管理当局直接向审计委员会报告,这样就可以提高内部审计的地位和独立性,

  维护必要的内部审计权威,从而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中的重要作用。

  (5)内部审计作为监督要素中的最高层次,在内控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根据COSO框架中“监督”要素的要求,企业的监督可以分为持续性监督活动和内部审计定期的、相对独立的评估两部分。这样一来,可以将整个内控体系划分为三个相对独立的控制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经济业务发生部门严格按照企业内部设计的程序、相互牵制的制度开展业务活动,建立起第一道监控防线。有关人员在处理业务时,必须明确业务处理的权限和应承担的责任,严格按照控制步骤流程办理。第二个层次,经济业务最终的流向都是反映到财务报表中去,因此财务部门就要在事后建立起第二道监控防线。要对原始的数据、凭证、票据进行日常性、规范化的检查稽核,要及时把监督的过程和信息反馈给财务负责人。第三个层次,内部审计部门要建立起以“查”为主的监督防线,通过内部控制测试来发现管理流程中的不足和风险,提出改进措施,促进内控体系建设趋于完善。

  2 内部审计的实施方法研究

  内部审计有一套独特的程序和方法,这是执行内部审计监督与服务职能的基础业务技能。但在错综变化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如何针对不同的审计任务制定灵活适用的审计方案,以确保审计质量、提高审计工作的实效,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在实践中不断地积累、总结、分析、挖掘,对内部审计的方法进行研究。

  比如,原来的内部审计多以事后审计为主,对其结果的合规性和效益进行审计,但是随着企业经营活动的多元化和管理的现代化,内部审计必须及时扩展到事件发生前的决策、可行性论证和事件发展中的过程控制,规避风险、转移风险和控制风险,通过风险管理的有效化,提高整体管理效率和效果;原来的内部审计关注企业财务收支的合规性,随着经济发展,内部审计的领域涉及内部控制、公司治理、工程项目、投资效益等内容。内部审计的方式也由传统的严肃揭露式转为积极参与、合作的审计方式。在审计过程中,征求被审计部门或人员的意见,及时与当事人讨论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与被审计部门及时地沟通信息,从协作的角度分析问题的成因,切合实际地提出建设性意见,便于被审计单位理解、接受和积极主动的改进、完善。内部审计的任务不同,其审计方法也应在基础业务方法上重新调配。在日新月异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内部审计人员面临极大的考验,许多新的业务没有既定的方法,只有适时调整和改变审计方法和策略,才能应对新的挑战。

  第一步,了解基本情况。通过询问管理人员,查阅文件、会计资料等获取相关信息:行业、历史沿革、组织结构、人员规模、岗位设置、单位资产规模、生产经营特点、主营业务、辅营业务与各业务量、财会机构及重要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等内容。

  第二步,了解内部控制体系的整体框架,按业务循环检查控制状况。了解内部控制体系,初步评价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主要针对货币资金、实物资产、采购与付款、成本费用、销售与收款等业务循环,检查控制点。

  第三步,实施符合性测试。符合性测试的重点是通过检查控制信息的载体,如凭证、报告、合同等,测定内部控制各组成部分是否按规定的控制步骤、方法运行,是否由规定职务的人执行(健全性、有效性测试),以及是如何一贯执行的(遵循性测试)等内容。对初评中内控无效或效果很好的,可不考虑符合性测试。对下列可进行符合性测试:大量发生的业务或控制点;业务不大量发生但金额很大;控制程序复杂的。通过符合性测试,再评内部控制健全性有效性等,揭示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第四步,根据单位基本情况、内部控制体系状况、内部控制符合性测试后的结果,分析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可能导致的管理疏漏,进一步提出改进和完善的建议,并撰写内部控制审计调查报告。

  总之,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是企业自身的需求,也是企业面对市场风险与挑战的需要。内部审计部门更应该发挥好作用,认真总结和探索新方法、新思路,促使企业以合理成本促进有效控制,从而从根本上确保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朱荣恩。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的思考[J]。会计研究,20xx,(2)。

  [2]@吴水澎,陈汉文,邵贤弟。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与启示[J]。会计研究,20xx,(5)。

内部审计部门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研究论文

标签:审计毕业论文 时间:2021-05-27
【yjbys.com - 审计毕业论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论文,肯定对各类论文都很熟悉吧,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你写论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内部审计部门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研究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审计是内部审计部门的主要职责,也是提高企业管理和发展效率的重点途径。目前企业内部控制审计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为企业运营增加了不稳定因素。本文主要分析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现状以及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的关联点和不同点,并阐述了科学的审计程序和方法,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士提供有力的参考,增强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完整性和有效性,从而充分发挥内部审计部门的职能,促进企业的良性运营。

  关键词:内部审计部门;企业内部控制;

  引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内部审计部门也更加重视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审计工作。但是从目前的企业内部控制审计体系来看,很多审计人员都没有熟练掌握审计流程和方法,对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之间的关系不明确,大部分企业对内部控制审计存在抵触情绪,种种问题都导致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无法顺利开展。因此,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审计体系是势在必行的。下面我们就针对内部审计部门如何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审计展开策略探讨。

  一、内部审计部门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审计时面临的问题

  (一)企业对内部控制审计不够重视,人员配合度不高

  纵观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现状,实施效果并不理想。追根溯源,主要原因是企业对内部控制审计不够重视,人员对审计工作的配合度也不高。在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中谈及财务、策划、生产等内容,几乎是无人不知的,但是如果提及内部控制审计,大部分人员对其内容和目的都不甚了解,甚至有人会将内部控制审计与调查监督画等号,产生严重的畏惧和抵触情绪。导致他们在实际的内部控制审计中不能积极配合审计人员,进而影响了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的开展实效。这些都是企业对内部控制审计没有提起重视的结果,重视程度的不足,不仅压低了内部审计部门在企业中的地位,也难以调动全体人员配合内部控制审计的积极性,既造成了内部审计部门的职能无法充分发挥的不良局面,也加大了企业经营发展效率提升的阻力[1]。

谈内部审计业务外包管理及质量控制论文

标签:审计毕业论文 时间:2021-05-27
【yjbys.com - 审计毕业论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论文写作的过程是人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相信写论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谈内部审计业务外包管理及质量控制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摘要:高校内部审计机构选择合适的审计外包形式,遴选优质的中介机构,对审计项目实施委托审计。内审机构全过程参与监督、协调和管理,对审计结果和审计报告进行检查、复核和论证,实施审计质量控制,合理规避审计外包风险,以达到审计目的和取得理想的审计效果。

  关键词:内审业务外包;管理;质量控制;高校;

  一、高校内部审计业务外包的内涵及政策依据

  高校内部审计业务外包,简单来讲就是指高校通过购买社会审计服务,将内部审计业务的全部或者部分外包给社会中介机构,借助社会中介审计机构的专业力量,独立完成或者协助高校内审机构完成审计工作任务。

  《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审计署令第11号)提出,内部审计机构可以根据内部审计工作的需要,向社会购买审计服务,并对采用的审计结果负责。《规定》为高校内部审计业务外包提供了政策支持,使高校内部审计业务外包有据可依,既符合近年来高校内部审计业务量大质高的发展要求,也有利于高校内部审计机构优化资源配置。

  二、高校内部审计业务外包存在的问题

  在国家政策允许条件下,高校内部审计业务外包不但为内审机构分担了工作责任,也为社会中介机构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中介机构与高校相关职能部门不存在关联关系,可维护审计的独立性、权威性和自主性;社会中介机构通常配备经验丰富的专业审计人员,有利于保证审计工作的质量;中介机构审计人员立场较为客观公正,审计结果具有实用价值,审计建议切实可行;社会中介机构的参与,可优化内部审计机构的资源配置,缓解内审力量和技能的不足,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在高校内部审计涉审范围增大、审计方法和手段落后、审计人员数量欠缺、业务素养和能力低下的情况下,实施内部审计业务外包,不但可优化内审部门的职能和资源配置,也可对内审人员起到培训和指导的作用优势。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内部审计业务外包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控制研究论文

标签:审计毕业论文 时间:2021-05-21
【yjbys.com - 审计毕业论文】

  现如今,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借助论文可以达到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目的。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控制研究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摘要:内部审计是指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经济活动进行调查,而财务会计的报告和企业自身的内部控制制度是衡量该企业是否出现漏洞和缺陷的一大重要指标。安全稳妥的内部审计能够在保证企业收益稳定和控制企业风险的同时对企业经营与管理做出突出贡献。而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角色和保持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中流砥柱,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是否健全的问题更应被广泛关注。但就现阶段而言,大多数国有企业虽设立了审计部门,但在实践中不难发现其工作开展得并不顺利,甚至处于摆设状态,仍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完善。

  关键词:内部审计;国有经济;风险控制;

  目前国有企业存在的各种问题有待通过审计部门一一解决,来提升国有企业的价值。本文提出了一些问题和解决方案,希望能对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完善发展和风险的规避提供借鉴。

  一、强有力的法律法规做后盾

  我国现阶段公司内部会计控制相对薄弱,市场公平竞争的环境和秩序还未完全成熟,因此,企业的发展要遵循法律,才能做到有效规避法律风险。我国现有的相关法律文献有:民间审计的《注册会计师法》、国家审计的《审计法》、内部审计的法律只有审计署颁发的《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使得业务无法可依,给业务人员的工作造成极大不便。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又因有效的法律依据很难被提供,使内部审计的结果难以获得人心,说服大众。内部审计开展工作并未上升到法律高度,执行时也没有法制化的支撑,国家应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其行为,使其有法可依。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问题与开展建议论文

标签:审计毕业论文 时间:2021-05-19
【yjbys.com - 审计毕业论文】

  相信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特别是其中的议论文,更是常见,议论文又叫说理文,是一种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如何写议论文才能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问题与开展建议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摘要:现阶段,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离不开内部控制审计的支持,对财务风险水平的控制也离不开内部控制审计的实施。内部控制审计不仅能够推动企业工作优化,还能够完善企业流程管理,维护资产安全完整,推进企业经济高效运行。然而,在内部控制审计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就内部控制审计的重要意义及存在问题做出说明,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内部控制审计;内部控制;整合审计;

  一、内部控制审计现状

  我国的内部控制审计是以企业为主、政府监管为辅,中介机构审计的实施机制。由财政部、审计署、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制定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是内部控制审计的重要依据。

  (一)内部控制审计概述。

  内部控制审计就是确认、评价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过程,包括确认和评价企业控制设计和控制运行缺陷和缺陷等级,分析缺陷形成原因,提出改进内部控制建议。从企业角度来看,内部控制审计是对内部控制的再控制,是企业增进效益、改善管理、快速发展的有效工具。从事务所角度来看,执行内部控制审计工作是为了对内部控制是否有效作出鉴定,利用审计程序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审查,对存在的缺陷与风险进行分析,而后对整体做出评价并给予完善内控工作的合理化建议。

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论文

标签:会计统计 时间:2021-04-08
【yjbys.com - 会计统计】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论文是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那么一般论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摘要:

  本文从内控五要素的角度,分析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之间的关系,以更好地促进企业对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的理解,发挥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的作用,促进企业降低风险、实现既定目标。

  关键词:内控五要素、内部审计、既定目标

  一、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的关系

  (一)内部控制环境与内部审计

  当企业控制环境有效时,管理者的经营理念、经营方式等被员工所认同,员工就会对工作充满激情,就会竭尽全力为企业服务,把企业发展真正当作自身价值实现的体现,会努力保护和节约企业的资源,同时可减少审计成本的投入,提高审计效率;另外,完整的工作记录以及各部门工作严格按照要求开展的情况下,可以为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便利,也就可以产生良好的审计效果。积极的审计结果又会激励企业不断向前发展、不断创新,激励员工努力,使企业和员工的价值得到体现,如此往复,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对企业和员工的发展都有极大的帮助。若控制环境无效,管理层的管理理念、管理态度和方式等可能不被员工所认可,可能会对审计工作的开展都会产生很大阻碍。为了彻底查出部门业务的情况,内部审计部门就需要投入更多的审计人员、制定一个较长的工作时间表,因而会耗费较多的人、物、财。但是,最后也未必能得到有价值的信息以及预期的审计结果。内部审计结果的公布,又会影响企业对各个部门的看法。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内部环境的有效与否对内部审计的`实施有着全面的影响,内部审计的结果好坏又会对内部控制环境的改善起到重大影响。

内部控制审计经典论文

标签:审计毕业论文 时间:2021-04-04
【yjbys.com - 审计毕业论文】

  引导语:内部控制审计就是确认、评价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过程,包括确认和评价企业控制设计和控制运行缺陷和缺陷等级,分析缺陷形成原因,提出改进内部控制建议。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内部控制审计经典论文范文,欢迎阅读!

  摘要:企业要想发展,除了进行外部的市场扩展之外,企业内部也要进行控制,也就是要抓紧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审计体系,从而对企业内部的各个流程各个环节进行监督控制,让企业实力增强,从而提高企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但是目前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审计体系还不够完善,很多企业甚至还没有企业内部控制审计体系,这就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比较大的影响,所以企业要想发展,就必须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审计体系制度,因此,在这种背景下,研究企业的企业内部控制审计体系制度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从企业出发,对企业内部控制审计体系的定义以及建立的程序和方法作了说明,并且指出了目前我国存在的在审计方面的一些问题以及需要改进的方面,并且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和意见,供企业在进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体系建立的过程进行一些借鉴。

  关键词:内部控制;内部审计

  现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一席之地,就需要加强企业自身的能力,其中加强企业的企业内部控制审计体系是很有必要的,企业内部控制审计体系指的是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对企业的大的战略决策,经营管理方面,企业业绩的实现等目标,整体的企业内部控制审计体系是由从公司决策者,到管理者具体到每个工作人员都要进行的一种企业自我风险管理系统。

内部控制审计与组织效率的论文

标签:审计毕业论文 时间:2021-03-23
【yjbys.com - 审计毕业论文】

  「摘要」本文从考察内部控制的产生和演进轨迹入手,探寻内部控制与审计之间的逻辑联系,分析内部控制与审计的互动与耦合,并引入组织效率概念和简化的组织效率函数,以便在企业组织的框架内定格出内部控制和审计的性质和功能,在此基础上为相关问题的分析和解释提供一条更为科学、合理、开阔的思路。

  「关键词」企业组织 内部控制 审计 组织效率

  关于内部控制与审计的历史渊源和逻辑联系的研究,对于梳理二者自身的发展脉络,从而准确地把握内部控制和审计的性质和功能至关重要,也是科学地分析一些现实问题的关键。既有的研究成果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认为内部控制和审计是各自独立发展的两个范畴,只不过是审计摆脱详细审计(账项基础审计)模式之后,内部控制才被纳入审计之中,作为审计的对象和审计技术的基础,这是比较主流的观点;另一类认为审计本身就是一种经济控制(蔡春,2001),由此以来,内部控制与审计是此控制与彼控制的关系,只不过是运用不同的控制手段作用于不同的控制对象,从而实现不同的控制功能,自然二者会出现交叉乃至互补。应该说,这两类观点出于不同的角度,都有一定的合理性。然而,笔者认为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参照体系和核心线索,很难揭示二者本质上的逻辑联系,也很难解释二者互动和交叉发展的深层原因。这也是为什么不同的说法似乎都不能自圆其说的缘由所在。

  本文旨在从考察内部控制的产生和演进轨迹人手,探寻内部控制与审计之间的逻辑联系,分析内部控制与审计的互动与耦合,并引人组织效率的概念和简化的组织效率函数,以便在企业组织的框架内定格出内部控制和审计的性质和功能,在此基础上为相关问题的分析和解释提供一条更为科学、合理、开阔的思路。本文的突出特点在于将内部控制和审计置于企业组织这一参照体系中进行研究,并且引人组织效率这一核心概念将二者联结起来。显然,本文的论述并非不能推广到非企业组织,之所以仅限于企业组织,只不过是出于研究的侧重点和方便性的考虑。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方法研究论文

标签:审计毕业论文 时间:2021-03-15
【yjbys.com - 审计毕业论文】

  1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现状分析

  内部审计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方面,对企业资产增值及管理参谋的作用日益显现,成为企业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目前,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方面存在一些尚待探索和改进的问题。

  1.1审前调查研究不深入,几乎不做审前调查报告

  由于审计任务重、时间紧,审计人员经常不做审前调查,直接进入被审计单位实施审计,忽视对被审计单位的业务特点、相关经济及法规环境等情况的了解,审前调查报告几乎不做。

  1.2审计方案中审计程序相对固化,审计人员分工不明确,对审计实施工作指导性不强

  审计方案的制定应该依据被审计单位的经营规模、业务复杂程度等确定,而不应是脱离实际的模式化审计方案,对具体操作的指导性不强。

  1.3工作底稿编制随意性大,取证不充分,“引规”不准确

  工作底稿编制不规范,叙述不清楚,取证不充分,审计证据不能证明发现问题的来龙去脉。“引规”上因找不到恰当“引规”出现引规不准确。

  1.4审计报告质量不高

  经常出现审计评价不准确,发现问题阐述不清,引用法规不准确或者引用已废法规,审计意见缺乏可行性及针对性等情况。

  1.5与被审单位交换意见,有时发生重大质量妥协,降低审计报告质量

  内部审计人员执业中,未遵循重要性及谨慎性原则,面临内部管理高层的压力时,经常是审计报告避重就轻,审计处理意见不痛不痒,造成被审单位对审计意见不重视,整改不到位。

  1.6与被审计单位主动沟通不够,影响审计质量

银行内部审计外包的操作和控制论文

标签:审计毕业论文 时间:2021-03-12
【yjbys.com - 审计毕业论文】

  内容提要:

  银行实行内部审计业务外包策略,不仅能节约内部审计成本,而且还可以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但也会产生一定的风险。文中就银行在操作内部审计业务外包时,如何把握好风险评估、外包商选择、外包合同审查和事后监督控制等主要环节进行了探讨。

  (一)

  银行业务外包是一种商业战略,就是银行把自身内部业务的一部分承包给外部专门机构。外包的理论基础是企业再造理论。企业再造根本思想就是彻底摈弃大工业时代的模式,重新塑造与当今时代信息化、全球化相适应的企业模式。它是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企业组织如何去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包括把内部审计业务等一些银行非核心业务外包出去已成为一种趋势。

  就银行方面而言,实行内部审计业务外包策略的主要好处不仅能节约内部审计成本,而且还可以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1、以优补绌。

  我国各家银行内部审计资源普遍不足,这种不足不仅表现在数量上,更表现在质量上。一是缺少普遍适用的专业实务标准和审计条例。二是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不能满足需要,特别是在收集信息、检查、评价和交流方面能力不够,审计的手段、方法落后,不能适应银行业务活动日益增加的技术复杂程度和内部审计部门需要承担的繁重任务。三是银行审计理论滞后。国内银行的内部审计人员是一个相当规模的群体,但尚无一成熟的理论和专业标准。从银行方面讲,内部审计业务外包能使银行利用自身所没有的专业技能,有机会利用外部先进的审计技术和理论,比如获得特别审计项目的专门技能和知识,而银行内部是不具备这种知识的。通过业务外包可扬长避短,以优补绌。对于某些规模和风险程度都不大的小银行来说,可以考虑将内部审计职能外包给外部专家,并由高级管理层负责监督实施审计师的建议,确定负责实施建议的人员。

集团公司的内部控制审计的研究经济论文

标签:审计毕业论文 时间:2021-03-08
【yjbys.com - 审计毕业论文】

  摘 要:

  首先介绍内部控制审计的两种形式,并强调专项内部控制审计已成为有效的管理工具。接着说明制度和组织保证是内部控制审计的前提条件,最后详细分析做好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的关键要点。

  关键词:

  集团公司;内部控制;审计

  1 对集团公司开展内部控制审计的意义

  1.1 贯彻法律法规的要求

  2000年7月实施的《会计法》明确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第一次对内部控制提出了法律要求。证监会2001年1制作月发布了《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指引》,要求所有证券公司从内部控制机制和内部控制制度两方面建立和完善公司的内部控制。财政部于2001年颁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等一系列规范,要求企业从会计信息、资金管理、对外投资、资产处置等方面建立起一套内部控制机制。2006年新修订实施的《审计法》要求企业建立起内部控制制度。 这需要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肩负起监督的职责,检查和评价内部控制的建设情况和执行情况。

  1.2 集团公司内部管理的要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集团公司面临着经营地点分散、控制跨度增加、控制权利层次增多等难题,商业欺诈、资金周转不力等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越来越大,管理任务更加艰巨,需要集团内部协调一致,加强监督和控制,防止工作差错和舞弊,提高经营效率,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因此集团公司无论在客观还是主管上都要求建立起具有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功能的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