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学论文

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论文在形式上是属于议论文的,但它与一般议论文不同,它必须是有自己的理论系统的,应对大量的事实、材料进行分析、研究,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民俗学论文1

  民俗学课程主要介绍中外民俗类型事象及民俗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使学生从宏观上了解民俗传承发展的规律及其社会功能,从而开拓其文化视野,激发其对中国传统习俗的兴趣和热爱。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民俗学课程在高校教育体系日益受到重视。由于民俗学内容和形式的特殊性,教师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传统的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手段运用的有机结合,充分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教学。为了使多媒体技术能够更好地在民俗学教学中发挥作用,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立足授课内容,选择多媒体教学素材

  良好的教案和教学预备过程是教学活动的开始,也是使教学过程能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民俗学教师授课强调在备课上下功夫,不仅要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来安排授课内容,而且还要将课堂教学中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包括文字、声音、图片、动画等)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合理有序地整合在多媒体课件中,为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的民俗事项,这样才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根据民俗学教材的特点,可以把多媒体备课素材分成以下几种形式:

  1.1以文字资料为主要内容

  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应该立足于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进行教学过程的设计。民俗学课需要文字为备课主要内容的教材很多,比如教材中“民间歌谣”这部分的内容,需要介绍大量民间歌谣来源地的背景知识和歌谣文本,这就需要教师查阅相关资料,通过互联网等渠道搜集相关文字信息,加工整理后制作成可视化多媒体课件,以丰富和充实授课内容。

  1.2以图片为主要内容

  民俗学教材中有大量的教学内容需要通过直观的图片资料来展示,它要求教师在备课时根据教材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搜集民俗事项的图片资料来进行筛选,选择有助教学任务完成的图片整理到教学课件中。如在“民间美术”这一章节中,教师可以把中国民间的版画、年画、雕塑、壁画乃至剪纸、月饼花模的图片搜集起来,按照类别将之整理到课件中,使学生在欣赏各类图片中完成学习任务。

  1.3以视频为主要内容

  民俗学课程强调将民俗学系统的学科理论与民俗事象紧密结合,而大多数民俗事象通常是在表演、仪式或节日等生活情境中存在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种流动的、立体的生活常态。因此,依靠单纯的文字与图片说明仍然无法展示大多数民俗事象的真实形态,相对而言,视频则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展现更多的、更鲜活的民俗学内容。如“民间饮食”这一章节,为了能让学生看到有特色的民间饮食制作过程,我们可以在备课时将各地民间饮食烹饪过程的视频通过剪辑,整合在教学课件中供教学使用。

  2创设情境,采用多媒体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民俗学课以教师讲授、学生倾听的方式进行,但民俗学课仅仅以文字表述、语言授课是远远不够的。民俗学作为研究民间风俗习惯的一门科学,要求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存在于民间的活的民俗事象和蕴含着民俗意义的文化产品。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选取能够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体验的各种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素材,创设民俗情境,将民俗学系统的学科理论与现实的民俗事象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1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使理论知识趣味化

  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运用多媒体课件提供形象材料,将概念化的民俗学知识趣味化、生活化,以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如上“人生礼仪”这一章节时,教师给学生展示中国民间各地有特色的民间婚礼场景,婚礼上新人艳丽的服饰、喜庆的歌舞队,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到了鲜活的民俗情境中,教师则顺势让大家比较视频中展示的各地婚礼服饰的特点、仪式的流程之异同,增强了学生对民间婚礼文化内涵的理解和感悟,同时又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2.2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将抽象的概念直观化

  根据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把抽象的教学内容用形象直观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民俗学课程主要介绍民俗学、民俗文化的基本知识,其中包含有较多抽象的理论和概念。如“服饰民俗”这一章节,教师为了给学生讲解服饰承载的社会观念,可以辅以大量的图片、视频说明。如讲到“崇宗敬祖、强调礼仪伦常”这一观念时,光以语言介绍,学生可能既会觉得枯燥,并且还理解得不深刻。此时教师可以给同学们播放汉族男子成年礼的视频,一一展示成年礼中所用到的淄布冠,皮弁,爵弁,使学生在民俗情境中领悟到服饰在实用功能之外的社会文化内涵。

  3引发讨论,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意识

  现代教育强调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角色,因此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只充当“放映员”的角色,而是在运用多媒体的同时,认真地设计问题,通过讨论式教学方法,加强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渴望探究的意识。如“民间戏曲”这一章节,教师首先向学生介绍我国民间戏曲的种类与分布范围;然后再播放一些广西本土的民间戏曲如彩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民间戏曲之美,又激发了学生们对家乡传统文化的自豪感。然后教师可设计问题情境,如“民间戏曲和当地的岁时节俗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学生得出结论后,教师再进一步启发式提问:“现代传媒的介入使得很多民间戏曲被不断地改造和利用,像黄梅戏被加到了通俗歌曲里面,皮影戏被改编成了动画片,大家认为这样的改编,对于民间戏曲在现代的传播和传承,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呢?”围绕这个议题,学生在课堂上以小组的形式展开热烈地讨论,并在课堂上阐述自己的观点。在讨论中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形成主动探究意识,而教师则对学生的讨论内容及时总结,从而使学生对于民间戏曲的当代传承与(上接58页)

  发展有了深入的认识。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其中起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同时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总而言之,在民俗学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创新教学模式,形象、具体地传授课程知识,突出教学重点,促进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优化民俗学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2-3.

  [2]刘芳.论中外民俗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J].成功(教育),20xx(3):108.

民俗学论文2

  摘要:民俗是一个民族最具特色的文化部分,在对外汉语教学的两种文化相互交融的语境下凸显出汉文化独特的文化内涵。因此,民俗学文化不仅有利于母语非汉语的汉语学习者理解汉语词汇,同时也对学习者深入探究语言背后的文化因素、掌握并提高准确运用汉语的能力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对外汉语;民俗;文化;教学

  一、民俗学与对外汉语教学的关系

  随着汉语热的不断升温,人们对于汉语的学习,已经不满足于单纯的语言教学了,而是对隐藏在语言文化背后的文化因素的兴趣更加浓厚。这也就意味着对外汉语教学,也不应是仅仅着眼于语言文字方面的教学,更应当是对语言背后的文化因素的教学。而要想进一步搞好对外汉语教学,完善教学中的文化因素,则应首先着眼于民俗文化,因为民俗文化是语言文化构成的基础,而语言又是民俗文化的载体。因此,民俗文化不仅是连接语言与文化的桥梁,也是引导汉语学习者融入汉语文化的沟通纽带。

  对外汉语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对外汉语教学首先是语言的教学,但在教学过程中,文化教学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是对外汉语教学中不可忽视、必须涉及的。而民俗文化,既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文化的起点,也是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理解中华文化的难点所在。

  二、民俗学因素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体现

  “民俗”是一个从日语中借来的词,、在英语中被称为folklore,直译为“人民的知识”、“群众的智慧”。从这个概念中可以看出,民俗文化中包含了一个民族最源远流长,最富有持久生命力的文化,它是一个民族最富有特色的文化部分。在对外汉语教学这样一种文化交汇的语境中,凸现的便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内涵,而民俗正是这样一种文化现象。

  1.民间语言

  民间语言,是一个民族在特有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蕴含了大量文化因素的语言。包括俗语、谚语、歇后语、称谓语、流行语、吉利语、委婉语、俏皮话、禁忌语、祷词、招呼语和在特殊场合或仪式中使用的行话、黑话、隐语、咒语等。对于学习者来说,是难点,但也是深入了解汉文化的突破点。

  2.节俗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节俗便是其中的典型性的代表。通过节俗文化,学习者们可以了解一些中国特色的词语,以及具有中国特色的礼仪方面的词语等。例如:在教师介绍春节时,会涉及到“过年好”“拜年”“恭喜发财,红包拿来”等词语。在介绍端午节时,一定会涉及到“粽子”“龙舟”等词语。在介绍元宵节时,一定会涉及到“元宵”“汤圆”“灯谜”等词语。这些都是极具中国特色的词语,对于学习者来说,是陌生的,也是新奇的。因此,必须在教学中使学生了解拜年、发红包、吃粽子,赛龙舟、猜灯谜等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节俗,才能使学生明白并掌握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节俗词语。假若学习者只是简单了解却不理解这些词语和礼仪背后的民俗文化以及这些节日对于中国人的意义,便更加不可能学习好、利用好汉语了。

  3.称谓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注意节俗和一些特有的汉语民间语言,还要注意在口语交际中的民俗语言文化。例如:在称谓方面,中国人喜欢称与自己对年龄差不多的男女为大哥、大姐。或者在姓氏后加上哥,姐等,如“张哥”“王姐”等。这事实上是中国人热情、淳朴、豪放的表现,表达了中国人的一种平等意识。但对于留学生来说,可能无法理解一个陌生人为什么叫自己的哥哥或姐姐,使得他们在交际过程中产生一种抵触心理。

  4.表达方式

  中国人在交际过程中的表达方式往往偏于谦虚、礼貌、委婉。例如:中国人在面对夸赞时,往往都会回答:“哪里哪里”,而欧美国家的留学生在面对夸赞时会欣然接受,并表示谢意。因而,在他们热情夸赞中国人,却往往得到一句“哪里哪里”的回复时,可能会不理解,甚至认为中国人虚伪。而此时,单纯的进行交际问题告诫,并不会使留学生完全理解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必须将蕴藏在语言背后的中国民俗文化讲解给汉语学习者,使他们真正明白中国人在称谓中体现的谦逊、热情。

  因此,中外文化差异常常造成语言交际上的误解。中国人的含蓄委婉常常时留学生觉得中国人虚伪,不真实。而国外文化的开放直接常常使中国人难以理解。只有使汉语学习者理解中国语言背后的中国民俗文化,才能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和语言交际中做到举一反三。

  5.特有的民俗意象

  中国的农耕经济使得牛在中国文化中一直是正面形象,而狗、狼、鼠则常常是奸诈狡猾的反面形象。因此,许多与狗有关的词语,例如:狗仗人势、狗咬吕洞宾、鸡鸣狗盗、猪狗不如等,往往都带有贬义。而西方文化是在采集狩猎的经济生产模式基础上产生的,人们在采集狩猎过程中需要狗的协助,因此,一些与狗有关的词语,例如:luckydog,jollydog,worklikeadog等词语中,狗都是表示可爱的,努力的。所以,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中,面对截然不同的民俗文化学习者,我们如果只是简单的将语言的含义教授给学生,必然不能使学生完全理解,再次面对类似的语言现象时,仍旧不能够学会处理,只有我们将民俗文化的内容以及形成的原因告诉给学生,才能使他们理解,避免闹出笑话并在再次遇到类似情况时,学会独立处理这种语言现象。

  在颜色方面,中国人一直喜欢喜庆的红色,将白色作为丧葬时使用的颜色。因此会有红红火火、三尺白绫等词语。在学习这些词语时,如果是一个日本学习者,看到这样的词语,一定会将红红火火认定为不好的词语,而将三尺白绫认为是积极向上的词语。原因就在于中国的民俗文化和日本的民俗文化对于红白两个颜色所象征的含义是完全相反的,这就需要教学者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不能全面了解各个国家的民俗文化与中国民俗文化的差异,就必须处处注意带有中国民俗文化特色的词语,这样才能使来自不同国家的汉语学习者都能够全面深刻的学习语言知识。

  三、民俗文化因素对对外汉语教学的意义

  从民俗学的角度,我们既可以解决留学生由于文化差异产生的错误,又能准确揭示语言的内在文化含义,从而培养外国学生正确理解、恰当运用汉语的能力。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必须采用一定的方式,既使得学习者能够深入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也在教学中将汉民族文化的特色部分传播开来。需要说明的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即便加入对民俗文化因素的考虑,但文化部分永远也不能超越语言部分的教学,单纯依靠文化的汉语教学是不成立的。民俗文化应当成为仅次于语言部分的第二部分,对语言学习起到辅助作用。

  总之,汉语的教学不应当是自上而下的灌输,而应当将使学生尽可能多的接触目的语环境,了解目的语文化。学习者不仅仅要学习语言,更要通过语言这个载体去了解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民俗文化。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使学生了解文字背后深层次的民俗语言文化,进而培养学生使用目的语交际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衍军.中国民俗文化[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xx.7.

  [2]华霄颖.对外汉语语言教学中的民俗解说[J].云南:云南师范大学报,20xx.3.

  [3]曲凤荣.民俗文化视域下的对外汉语教学[J].黑龙江:黑龙江高教研究,20xx.10.

  [4]岱年.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5]陈汝东.对外汉语修辞学[M].桂林:广西教育出版社,20xx.181.

民俗学论文3

  摘要:我国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里面包含着诸多的文化艺术,傩舞音乐文化艺术正如这其中的一颗璀璨的明星,闪烁着独特的光芒。傩舞音乐文化表现了古代人对神秘力量的一种征服,株潭镇的傩舞音乐文化有着很好的继承和发展,并且巧妙的把艺术的特点和文化底蕴结合在一起。这不仅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同时为我国民俗艺术的发展又增加了更多丰富的内容。

  关键词:民俗视野;株潭镇傩舞音乐;变迁

  随着现代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重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人们对傩舞音乐文化这种音乐艺术也越来越重视。本文在民俗学的独特视野下,结合株潭镇傩舞音乐文化背景对其特征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对其传承和演变进行了讨论,从而为民俗研究工作者提供一些有价值的资料,同时进一步宣传和促进株潭镇傩舞音乐文化的发展。

  一、株潭镇傩舞音乐文化的变迁

  (一)乐器的变迁

  在傩舞音乐的发展中,其伴奏的乐器大都是从民间而来,只要能发出声响的乐器它都可以拿来使用。在我国音乐文化的变迁中,如从先秦的土鼓到唐朝的锣鼓等,这样乐器的变化和传承也带来了傩舞音乐文化结构的传承和变化,并且在这样的演变过程中,傩舞的伴奏乐器越来越丰富。比如在各地的傩舞音乐中,有的里面包含有笛子和唢呐,有的则含有丝弦乐器和海螺等。人民在对傩舞音乐文化和伴奏乐器有效融合的同时,不仅很好的保持了傩舞音乐那种古朴粗狂的表现形象,而且增加了傩舞音乐更多的表现形式。在这样的演变中,随着乐器的丰富,其音乐伴奏更加的完善,并且很好的控制了傩舞音乐的表演节奏,为傩舞的表演提供了更好的环境。

  隋唐时期,因为跟西域文化的进一步交流,傩舞伴奏乐器种类增多。尤其是鼓类乐器,這是由于歌舞音乐的发展所导致的。傩舞的打击乐器有铜钹、节鼓、杖鼓、腰鼓、羽葆鼓、桴鼓、齐鼓、担鼓、羯鼓、风首箜篌、都昙鼓、毛员鼓、答腊鼓、鸡娄鼓等三十多种;傩舞的弦乐器有独弦琴、三弦、棡鼓、匏琴、轧筝、五弦琵琶、奚琴等二十多种;傩舞的吹管乐器有幢箫、义嘴笛、叉手笛、拍板、太平管、桃皮荜篥等二十多种。这段时期在傩舞伴奏乐器上有着重要变化是出现奚琴和拉弦乐器轧筝,开辟了傩舞乐器演奏的一个新时代。而株潭镇傩舞音乐文化中主要的伴奏乐器也由笛、方响变成了鼓、腰锣和大鼓等。班鼓主要是有木头或者竹子制成的,它的长度一般是三十厘米,高度一般是六十厘米。其声音的特点是清脆干净,给人一种灵动的感觉。腰锣的材质是铜,其直径一般是五十厘米,厚度一般是二、三厘米。它的声音特点是浑厚低沉,尾音有力,并且会随着演奏者敲击的力度和位置的不同而带来不同的声响效果。大鼓的使用频率最频发,它的直径一般是五十厘米,厚度一般在三十厘米左右,在演奏的时候需要用到鼓锤,它声音的特点是比较低沉,但是其中却充满力量,其伴奏的声线会跟着傩舞表演的情节和气氛而发生改变。

  (二)唱腔的变迁

  傩舞的演唱方法是来自于东汉,在当时是宫廷音乐的一种,它不仅包含有音乐的唱词,而且也有说词,这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文化意义。其唱腔特点为锣、鼓跟一些打击乐器。表演傩仪傩舞的组织称为“傩班”,组织人员一般有十人左右,有着非常严格的班规。傩舞出现的场合一般是傩仪仪式过程中常的高潮部分和节目开始阶段出现,全国各个地方的傩舞节目内容丰富,一般都带有祭祀和娱乐的几重功效,在民间傩舞音乐文化的表演集中体现在祭祀活动的中,祭祀主要分成八小坛和四大坛,同时结合傩舞的音乐又设计了二十四戏。后来到唐朝与山歌、小调、戏曲等民间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傩舞音乐文化的唱腔形式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

  现在株潭镇的傩舞音乐中,其唱腔的特点主要取决于配乐的方式,在实际的表演中,纯唱腔的歌曲相对较少,大多数都需要有伴奏结合进行表演。而且在傩舞表演者,非常注重开口傩的唱腔结构,因为歌词的内容大都是以叙事为主、所以在表演形式上是有唱词也有说话。它的唱词是有高有低,错落有致,婉转动听。而说话口语式的表达方式则使整个唱腔结构的旋律似有若无,给人一种跌宕起伏、意境深远的感觉。并且唱词和曲调很好的结合,不仅是增加了其表现形式和感染力,同时也是对音乐语言表达的一种升华。比如《鲍三娘与花关索》的唱词就有这样突出的特点。傩舞音乐的唱腔有这很特别的地方,它的音域比较窄,而旋律有一种即兴发挥的特点,其音乐的旋律大都是下行线条居多,这样也更体现了唱词的原始感和沧桑感,同时因为这样的唱腔结构很符合当地人民的审美,所以能得到广泛的传承和传播。

  二、民俗文化对株潭镇傩舞音乐文化的影响

  (一)民俗在傩舞音乐文化的体现

  株潭镇傩舞音乐文化的许多的节目都是从人们的现实生活中来的,其中主要表现了人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体现了人们祈求自己的生活可以吉祥安康等,所以株潭镇的傩舞表演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比如《拜年》这一傩舞表演就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节目。因为就节目名字便可以看出,这其中包含了人们对新年的向往,以及在新年来临的时候对新的一年的祝福和期盼,这样符合民意,顺应民景的节目肯定受大家的欢迎。而傩舞中的《绿品》这个节目则是借助歌词来表达一种希望丰收的情感,全给人们带来财富,保证丰收季节可以顺顺利利的进行。在《土地》傩舞表演中,表演者通过表演土地公的形象来表现出人们对土地的尊重之情,而且这也不仅仅代表了人们对新年的祝福,而且也表现了人民祈求明年可以风调雨顺,工作顺利,走上致富小康的道路。在最开始的傩舞表演中,主要是以人为蓝本来构建故事情节,从而促进表演者和观众的互动。比如在《小鬼钻圈》的节目中,演员扮演两只小鬼在人群中互相追逐大闹,不时的还会拉扯周围群众的衣服,在这期间还可以邀请一些观众也参加到表演中来,这样不仅仅是提高了节目的观赏效果,而且也很好的让观众们了解了节目的内容。

  (二)民俗文化对乐器的影响

  在株潭镇傩舞音乐的发展和变迁中,傩舞音乐的伴奏乐器在其表演的时候非常的常见,而且这些乐器有着非常明显的民族特征,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想前文提到过的腰锣和班鼓等,因为这些乐器的使用方法和艺术表现形式更加的接近人们的日常生活,所以在其最后的成型的表演方法很受人们的喜爱。特别是在有傩舞音乐艺术的不断发展中,人们可以很快的将新的东西融入到其乐器的节拍和旋律中,而且当地的傩舞艺人也可以很快的学习和掌握傩舞发展的新形式,在其进行表演的时候,观众们也常常可以跟着一起唱上两句。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与其乐器的民俗性,使得傩舞音乐艺术在发展中有着坚实的人民基础。

  (三)民俗文化对傩舞音乐唱腔的影响

  株潭镇傩舞音乐文化非常具有地方的特色。在傩舞音乐表演的时候,艺人们通过运用简单易懂的演唱方法来表达出人民最朴素的情感,这样不仅可以让观众们产生共鸣,而且也很容易把观众带到表演的情节中,让观众有最好的观赏体验。而且在傩舞表演中的说唱阶段,通过利用地方的方言进行表演,这更能拉近傩舞艺术和观众的距离、使观众产生亲切感,同时还突出了其地方的特色。傩舞在传播和发展中,都能形成自己地域独特且鲜明的表演框架。比如在《土地》这个傩舞节目中,它的唱词大都是用口头语言来表达,而且其唱腔也相对的简单,整个表演通俗易懂,确实很好的把民俗和音乐文化融合到了一起,确保了人民在欣赏艺术的时候,也懂得了其中的内容和艺术其实都是源自于生活。

  三、株潭镇傩舞音乐的发展

  傩舞音乐和纯音乐也影响到了现在的音乐,这更加充分的体现了其社会价值和功能性。这既反映出了文化上的不同,同时也提升了现代音乐的创作水准。株潭镇傩舞音乐文化和传统的音乐文化相比,株潭镇傩舞音乐带有更加民族和民俗的特色,以及和社会融合的价值,这对于株潭镇傩舞音乐的发展来说是一个提升。而且在傩舞音乐艺术的不断发展当中,传统的音乐艺术也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音乐的发展涉及到了祭祀和艺术的结合,从而促进了株潭镇傩舞音乐文化很好的传承。在株潭镇傩舞音乐文化的体系中,其包含着许多丰富的社会价值,人们利用傩舞音乐这样的方法和神明进行沟通和交流,从而为自己的将来的生活做出美好的祝愿。在株潭镇傩舞音乐的发展中,不但实现了民俗民风的传播,也体现传统劳动人民朴素的生产愿望。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现代人们对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的情况下,株潭镇傩舞音乐艺术文化在时间的变迁中发生着不断的变化和发展。人们对这样的传统傩舞音乐文化有了更加深层次的认识,人们不但看是研究它的艺术性和历史性、同时也注重思考了这种艺术存在的方式,从而挖掘出它更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然后构架起更加完善的文化艺术体系。从民俗学视野下来对其分析,是为了让株潭镇傩舞音乐更好的发展,同时深化这门艺术的传承和演变。

  [参考文献]

  [1] 聂萌慧.民俗学视野下的株潭镇傩舞音乐文化研究[J].大众文艺, 20xx,18:48-49.

  [2] 王龙生.赣南宁都中村傩舞文化研究[D].云南艺术学院,20xx.

  [3] 孔令平.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传统舞蹈保护与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xx.

古代文学民俗学论文

标签:古代文学毕业论文 时间:2020-08-26
【yjbys.com - 古代文学毕业论文】

  古代文学民俗学论文

  一、语文教材中的民俗文化

  在现行中学语文教科书中,许多课文涉及了民俗文化和民俗事象。如中学语文教科书中鲁迅、茅盾、巴金等著名作家的小说、散文、古代四大名著等,记录着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民俗事象。在历年高考考试说明中对现代文阅读的要求都指出要“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作品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发掘”。如2006年高考(江苏卷)语文试卷第19题:“请参照下面材料中画线的部分,另选我国两个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等),仿写句子。要求字数相同,句式相似”。

  二、民俗文化对人文教育的影响

  德国伽达默尔说:“语言与文化具有一种镜象关系,即语言如同镜子一样,总是可以反映出一种文化的各种特点,其中包括一个民族在数千年文明史上的各种追求与追求的结果。”如果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能更多地呈现“民俗”,呈现群体社会心理,反映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特定时期的社会状况,规范制约人们思想和行为博大的文化现象入手,去发掘潜藏在方块字背后的审美和诗意价值,无疑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祖国的语言文字。

  1.从汉语词汇的演变了解民俗文化的演变。纷繁的民俗事项,必然会促进汉语言词汇、词义的丰富与发展。例如:“冠”是最常见的服饰词之一,“冠”指的就是帽。由“冠”衍生出来的词也为数不少,“冠带”一词就是其中之一;我国古代贵族男子因为在20岁时要行加冠礼,结发加冠以示成年,由这一习俗而产生了“冠礼”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