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的论文

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它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

民俗的论文1

  摘要:在全面了解民俗文化教育起源和发展的基础上,针对师范类高职院校在民俗文化教育方面存在的现实性、针对性和实践性不足的问题,运用应用视角,从教学理念、教育模式、平台建设、创新拓展等方面提出民俗文化教育的改革思路,希望借以探索出一条适应现代师范类高职院校发展的民俗文化教育之路。

  关键词:应用视角;民俗文化;师范类高职院校

  民俗文化是依附于人民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文化,它既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也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民俗文化纷繁庞杂,它囊括了几乎所有的社会民间活动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关系,甚至连上层建筑领域的意识形态、各种制度也都可以从民俗文化中找到根由。一般而言,民俗文化可分为5大类:物质民俗类、社会民俗类、精神民俗类、岁时民俗类、人生礼仪类。民俗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或者地区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创造的生活文化,既是民族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途径,也是建立和维持民族自尊心、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的不可替代的重要手段。因此,加强民俗文化教育,是提升国民素质教育和弘扬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在提升国民素质教育过程中需要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职责。高职院校以学校教育的方式来打开民俗文化之窗,让后辈青年在学校教育中来感受本民族祖先们的思想情感和生活方式。本文基于民俗文化的教育功能及师范类高职院校的特殊性,从“回归”、创新、实践、扩展等应用性视角,来探讨民俗文化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之路。

  一、民俗文化教育的起源及发展

  关于民俗文化教育这一主题,其渊源可追溯到春秋时期,孔子讲“礼失求诸野”,将乡野民俗同士大夫阶层中具有教化规范意义的“礼”联系起来,认为民间有着丰厚的道德积淀。在“文化启蒙”和“平民教育”的浪潮中,民俗文化教育的意义进一步凸现。鲁迅在倡导进行“国民文术”研究时,讲到整理各地的民俗、风俗,明确指出要“发挥而光大之,并以辅翼教育”[1]。董作宾在《民间文艺》创刊号上发表文章,强调民俗文化教育的作用是“改良社会,纠正民众的谬误的观念,指导民众以行为的标准”[2]192。国内学者们对于民俗文化教育的探讨,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从总体上阐释民俗文化的教育价值功能,二是关于民俗文化某一教育功能的个案研究。龙梦晴总结了民俗、民俗文化与民俗文化教育的沿革关系,对学校教育与民俗文化发展的关系,以及民俗文化教育的社会意义、策略进行了系统阐述[3];陈妍对高职院校进行民俗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及可行性进行了论述[4];朱永文从功能、主体、内容及方法等方面就构建科学的民俗文化教育评价体系给出了可操作性的方案[5]。国外有关民俗文化教育的研究更多地是从民俗学和民俗运动的角度,将民俗文化植根于国家和民族的高度来探讨其在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方面的价值。因此,他们更多地是在探讨民俗文化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社会功能。意大利的维柯强调民俗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将民俗文化视为民族文化的创造者、传承者,提出将民俗文化教育看作是一种历史当中有效力的、能不断生长的元素;日本学者佐佐木高明从民俗文化起源论的立场提出照叶树林文化论,强调在民俗文化教育中要注意文化要素的共同性,从而抽象出复合文化论的观点;美国学者在研究民俗文化教育时特别关注少数民族文化与美国大文化的冲突,埃里克森从心理学角度提出了“认同感”概念,巴斯从社会学发展出“族群”概念。总的来说,由于东西方历史文化的不同,民俗文化教育或与社会现实相联系,或与宗教相关联,充分体现了其重要的社会教化的应用功能。

  二、师范类高职院校民俗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不少高等院校已经开始关注民俗文化教育,并对民俗文化教育课程教学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和探索。但就整体而言,当前高等院校的民俗文化教育现状不甚理想,尤其是在师范类高职院校,其在民俗文化教育方面的教学水平及效果没有得到有效提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民俗文化教育教学内容与现实脱节

  一些师范类高职院校虽然开设了民俗文化课程,但由于师资队伍薄弱等各方面原因,使教学内容设置不够真实全面,造成民俗文化教育课程与现实脱节,枯燥无味,在开设的过程中并不受大部分学生欢迎。有些教材中有错误的认识,使得学生忽视了民俗文化的内涵;有的教学与当地的民族地区日常生活文化脱节,过多地谈论民俗现象中的奇风异俗,将学生引导到错误的方向等。这些现象的存在,会让学生对民俗文化产生轻视的心理,认为学习民俗文化没有任何的意义,从而排斥学习。民俗文化教育理应成为学生素质教育的实践平台之一,但许多师范类高职院校开设相关课程只停留在作秀或者应景的层面上,成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或展示学校素质教育的一种表面形式。

  (二)民俗文化教育特性不明显

  师范类高职院校中的民俗文化教育的特点是:教育对象既是学习民俗文化的客体,同时将来也是传播民俗文化的主体。然而,当前大多数师范类高职院校都还没有独立设置相应的民俗文化教育课程,即使有相关课程设置,其课时数也不是很多。这样的课程设置模式,对于师范类高职院校而言,难以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难以让学生体会到民俗文化的重要性,必然会有碍于培养下一代民俗文化教育的传承者。

  (三)民俗文化教育教学过程欠缺实践性

  民俗文化基本是从人们的生活中发展而来,因此具有实践性和应用性强的特点。而民俗文化教育在大多数高校的课程设置中属于选修课程,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极少获得学校的专项经费去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因此,对于民俗文化课程的教学,通常只流于形式,而难以深入其实质,导致学生只能知其表象而不懂其精髓。另外,高等院校的民俗文化教育基本上以课堂教育为主,未建立有效的民俗文化体验和实践平台,使学生只能获得浅表的概念认识,而无法达到深层次的认识,更别提进行实践拓展。综上所述,民俗文化教育课程必须从应用视角去进行改革之路,重点在于发挥民俗文化的情感感召力,提升民俗文化教育课程的实践性和针对性,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三、师范类高职院校民俗文化教育教学改革路径探析

  师范类高等职业教育有别于其他层次的教育,高职教育应更加注重教学的实践性,这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根本保证,也是高职教育的特色所在。民俗文化实践性较强,单纯依靠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应努力从多种形式、渠道和平台来帮助学生开阔眼界,开拓思路,使学生获得更为丰富的民俗文化知识。

  (一)注重民俗文化教育的“回归”特性

  无论是国际上流行的公众民俗学(又被称为“应用民俗学”),还是国内的家乡民俗学[5],其共同启示是:民俗文化教育的研究和开展最终都要以它的“草根性”回归作为立脚点,加强教学中的“现在”及“家乡”元素,从而更好地解决教学与实践相互脱节的问题。以江苏省连云港市为例,连云港市具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如花果山庙会、僮子戏、三元节、钉船、六月六晒龙盐等,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以这些民俗文化为切入点,组织学生开展日常的体验活动和课堂实际模拟,激发学生参与热情,从而让学生对民俗文化产生心灵共鸣,并真正了解和掌握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二)创新民俗文化教育的教学模式

  要针对师范教育的特殊性,在传统教学模式上进行创新,采取多种形式来切换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定位,锻炼学生以指导者的身份来进行民俗文化教育的体验。第一,现场式教学。民俗文化教材不是课堂教育的唯一资料,教师要大力拓宽自己的视野,充分利用丰富的实地资源来强化教学效果。如可以通过让学生参观民俗文化博物馆、科技馆、社区文化中心等这些可以作为教学资源的场所,以及利用讲座、讨论、实习等途径,来提升教学的“广度”。同时,可以通过民俗文化网站、数据库、博客等网络资源,指导学生深入学习民俗文化中的精髓,加强学生的心灵体验,从而增加教学的“深度”。第二,交互式教学。即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说出自己对民俗文化的理解和认识,且允许大家相互辩论,从而加深对相关问题的认识。作为师范类高职院校,应该让学生主动在课堂上扮演老师的角色,尝试以自己的理解和方式传播民俗文化。通过互动式教学,教师可以针对每个学生的不足和存在的普遍问题而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教学。第三,活动式教学。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民俗歌舞、戏剧表演、故事会、专家讲座、视频观摩等方式来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寓教于乐,教学效果将更加显著。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民俗文化教育主题的不同,将各类活动和各种课堂形式穿插进行,以获得最优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生源地不同的优势,引导学生就自己所熟悉的当地民俗文化来进行课堂内的相互交流和课堂外的特色展示,使民俗文化教育更加形象生动,让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

  (三)创建民俗文化教育的实践平台

  民俗文化教育应在师范类高职院校中突出“职业”特点,课堂教学必须要延伸到社会实践中去,通过社会实践平台的反馈来加深对课堂教学的理解。学校应积极与相关民俗文化平台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让学生有机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开展相应的民俗文化实践活动。第一,开展田野调查。民俗事象虽纷繁复杂,但大致可分为三类:公众习俗,信仰和行为,传说、故事、歌谣和俚语。可指导学生就某个选题开展民俗文化田野调查活动,譬如从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饮食习俗、节庆习俗、服饰习俗等方面入手,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群体座谈、个别访谈、网络搜索等形式来进行资料的记录、收集、整理和研究。田野调查既激发了学生学习民俗文化的兴趣,也加深了他们对民俗文化基本原理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调查研究的能力,是非常值得大力提倡的。第二,打造创业平台。师范类高职院校应积极以校企共建、院地共建等方式,来创建民俗文化创新创业平台,鼓励学生不仅要掌握民俗文化的理论知识,更要学会挖掘和利用民俗文化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教师应指导学生以创业小组或团队的模式,来开展民俗文化创业、艺术创作、网络传播等活动,积极参与和利用当地的民俗文化节,创新民间手工工艺品制作等。当学生在创业实践过程中,对民俗文化有了亲身体验以后,就会对民俗文化有一个更为深入的了解,从而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职业选择空间。民俗文化是从民间不断发展而来的,师范类高职院校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接触到民间生动的民俗文化,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民俗文化的实用性,同时也领悟到民俗文化的魅力所在。只有获得了这样真实的感受,学生才会对民俗文化产生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和研究。

  (四)加强民俗文化教育的科技性和拓展性

  师范类高职院校对民俗文化的教育,不能只限于对已有文化及其载体的传播,更重要的是要在高科技条件下加强创新,在教育手段、知识结构、文化内涵、产业合作等方面加以拓展,这也是在民俗文化领域强化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第一,基于信息化的教育手段拓展。现代信息化科技为民俗文化教育提供了更多手段,可充分利用QQ、手机APP、电影、微信、微博等来辅助开展课堂教学。譬如通过制定数字教育整体解决方案,将信息技术与民俗文化教学深度融合,建立未来教室、云学习体验区和云备课体验中心,打造“快乐互动课堂”,让学生在虚拟世界中充分体验民俗文化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第二,基于产业化的教育创业创新。积极鼓励学生开展民俗文化创新创业活动,以实际的活动去推动民俗文化的传播和传承。设立专项基金,通过举办“创客”比赛等形式,开发利用民俗文化产业中的休闲、娱乐、饮食、广告、摄影、艺术演出、文化产品等项目,使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充分领会和挖掘民俗文化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第三,基于层次化的教学内容细分。加强与校外民俗文化机构的合作,引入师资、资金、平台,以联合办学、设立研究机构、共同开展活动等方式来丰富民俗文化教育层次。另外,在民俗文化教育过程中细分出民俗体育、民俗德育、民俗信仰、民俗价值等外延性内容,提高教学的层次感,使民俗文化教学从纯粹的理论教学中解放出来,让学生有机会去探索更加丰富的民俗文化新内容。

  四、结语

  现代意义上的所有科学都不是凭空出现的,都是伴随一定的社会需要而产生的。一门科学能否生存与发展,取决于它是否能帮助人们说明并解决某些实际问题[6],民俗文化教育亦是如此。民俗文化具有传承性、社会性、可变性的特点,因此其教育模式必须与时俱进,打造教学实践平台,积极拓展教学内涵,学会“眼光向下”“思路向上”[7],加强民俗文化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践性,探索出一条适应现代师范类高职院校发展的民俗文化教育之路。

  参考文献:

  [1]鲁迅.拟播布美术意见书[EB/OL].(2017-06-04)[2018-05-04].

  [2]赵世瑜.眼光向下的革命[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龙梦晴.民俗文化教育发展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2(6):79-81.

  [4]陈妍.高职院校开设民俗课程的重要性[J].辽宁高职学报,2007(7):28,47.

  [5]朱永文.构建科学的民俗文化教育评价体系[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0(3):11-14.

  [6]林德山.论高职民俗教育[J].现代教育,2014(5/6):7-9.

  [7]杨筝.回归家乡:民俗学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尝试[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89-92.

民俗的论文2

  关键词:民俗类文学作品;探究;品味;开发利用

  1.引导学生走入文本,探究民俗文化内涵。

  乡土风情、传统节日、饮食特色等民俗往往反映了当地人民的愿望、情趣和审美倾向。这些在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文化积淀,无不体现着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解读此类文本的首要任务是内容梳理,理解其中蕴含的美好内涵,让学生与文本对话,让学生走进文本,让文本走进学生的心里。

  “梳理课文内容”这项作业初中学生基本能独立完成。因此,我们可以把它作为“前置作业”,出现在预习案中,可设计成“请用一个动词加一个名词的方式,概括本文的主要事件”;也可以作为教学的第一环节,用“假设情境法”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以生为本,激发兴趣。然后,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判断文本架构全篇的方式。最后,在“悟意”中完成“审美”,直指文本内核。这样,把握了文本的主要内容,理清了文本思路,也就形成了课文教学的线索。

  2.采用多种形式,品味乡土语言。

  民俗类文学作品往往会为读者勾勒民俗民风的美丽画卷。为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大部分作品都会采用“场景描写”。在教学中,可着力引导学生用“批注法”自主品析场景,引导学生从段、句、词的角度,来细细赏析场景。如,“用一个段描摹一个场景”“用一个句勾画一个场景”“用一个词点染一个场景”。场景品味时,要注意品中有评、边品边导,品中有读、读中有思,品中有比、前后勾连。可在情境中品,在比较中品,在拓展中品。教师还可以用丰富的语言训练活动,引导学生从描写分析的角度,感受场景描写的有主有次、有声有色、点面结合。如,可让学生通过朗读或是情境表演,感受文章的语言精练,内涵丰富,情趣饱满;可用“替换法”“对比法”或“改写法”,引导学生体会场景描写中运用动词的精当。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始终扮演“导游”和“主持人”的角色,将学生由“自发主体”引向“自学主体”,实现由“共生课堂”走向“内生课堂”的理想教学目标。

  3.开展实践活动,开发利用民俗文化资源。

  为了加深学生对民俗文化的了解,学习这类文本的时候,教师还可以创新实践作业,让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和思考。

  例如,学习中华传统节日的文本時,可布置综合实践活动作业——《人们为什么要过节》,引导学生研究传统节日:可让学生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节日,如,人类为什么要过节?节日是怎样缓解人们的工作和社会压力的?还可从节日的文化意义或文化功能的角度进行研究,充分利用人们在节日热爱文化表演的特点,对节日进行综合研究。可要求学生“五人结伴三步走”——第一步“观察与记录”:是什么?在哪里?其意义与价值?第二步“分析与推理”:现状怎么样?造成这现状的原因有哪些?第三步“反思与实践”:方法与建议?我的思考?为了完成这一实践活动,学生或走访身边大街小巷,或借助网络,或求助父母或老人,等等。此类语文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利于学生语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促进素养的全面提升。

民俗的论文3

  0 前言

  花瑶地处我国湖南省境内的湘西南腹地,这种地域特点使得其长期因交通不便而较少受到现代社会发展的影响,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特点。20xx年1月26日,我国虎形山-花瑶正式获颁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这也使得花瑶的旅游业发展开始受到各方关注,而作为花瑶旅游业的精华所在,对湖南花瑶民俗舞蹈的研究也开始引起了一些业界人士的重视,而本文就湖南花瑶民俗舞蹈审美价值探析所展开的研究,正是受这一重视影响所致。

  1 花瑶概述

  花瑶地处的湖南省境的湘西南腹地隆回县,位于海拔1300米左右的崇山峻岭之中,作为瑶族的一个分支花瑶约有1.2万~2万余人,之所以被称为花瑶,主要是由于其服饰独特、色彩艳丽,且挑花技艺异常精湛所致。在东汉应劭所著《风俗通义》中,起便明确记载了瑶族祖先“积织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这与当下花瑶的民族特点极为相似,这也是我们认定花瑶属于我国部族史料遗失的瑶族分支的原因之一。虽然我国当下认定花瑶属于瑶族分支,但花瑶并不知“盘王”,也并不过“盘王节”,花瑶具备着一套自身独有的文化节日体系,每年农历五月十五至十七举行的“讨念拜”、七月初二至初四,初八至初十举行的“讨僚皈”是花瑶最隆重的三大节日。提到花瑶,我们就不得不提到花瑶的挑花艺术,我们刚刚提到的东汉应劭所著《风俗通义》中所记载的“积织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就属于这一挑花艺术的原型,这一艺术具备着以简练生动手法表现出复杂的自然形象和抽象的人类思维理念的特点,是花瑶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服饰。不同于我国传统的机绣、湘绣,花瑶的挑花艺术全凭花瑶女性的一双慧眼与巧手,而这一艺术所创作的挑花服饰,也为花瑶的民俗舞蹈增添了几分魅力。

  2 文化产物与花瑶民俗舞蹈

  在我国经济与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原本藏匿于大山深处与世隔绝的花瑶也开始进入我们的视线,近些年花瑶在旅游业取得了一定喜人的成果,这就使得花瑶人民的整体生活水平开始不断提高,这种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使得花瑶民俗舞蹈的创作与发展迎来了一个小高峰。据笔者的实际调查得知,花瑶为了提高自身对于游客的吸引力,在近几年大力开展了花瑶民俗舞蹈人员的培育力度,这就使得花瑶民俗舞蹈的观赏性与艺术性得到了较大的提升,这种提升对于花瑶民俗舞蹈更好地发挥自身艺术价值,有着很强的积极效用。在这种对花瑶民俗舞蹈发展的扶持下,花瑶民俗舞蹈也进行了自身的创新,这种创新对于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也有着不俗的促进效用。对于我国当下的花瑶来说,旅游事业的发展关系着整个民族能否较好的立足于我国民族之林,而提高自身民族舞蹈的艺术魅力,就必须得到我国花瑶民众的广泛重视。

  3 湖南花瑶民俗舞蹈审美价值

  总的来说,在对话要民俗舞蹈审美价值的研究中,笔者将这一舞蹈的审美价值分为民俗美、动作美以及信仰美等三个方面。具体来说,在民俗美这一花瑶民俗舞蹈审美价值中,这一审美价值的出现主要源于花瑶勤劳、豪爽、朴实的性格特点,这也就使得我们能够从花瑶的舞蹈中体会到欢快、向上的民俗气息,这种舞蹈特点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了花瑶人民生产生活的影响。对于花瑶这一交通极为不便利的瑶族分支来说,长期以来其一直生活于汉民族的视域之外,而生活的保证则最为受到花瑶人民重视,这就使得花瑶民俗舞往往与生产生活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拜火》、《挑花裙》等舞蹈就是这一特点的典型反映,由此我们也能够体会到花瑶民俗舞蹈所具备的悠久文化历史、对幸福生活的渴望这一民族特色之美;而在动作美中,这一审美价值的出现主要受花瑶民俗舞蹈动作多样特点的影响,在笔者的调查中发现,花瑶民俗舞蹈在反映花瑶人民生活情境与对美好生活祈求的同时,自身具备着较强的动作之美。在花瑶最重要的三大节日中,由于这三大节日都是纪念以往受到的封建统治者压迫,这就使得这类节日中的花瑶民俗舞蹈往往会采用鼓类乐器,并采用绕圈的方式完成具体的舞蹈表演,以此彰显自身民族的孔武之美,而这种民俗舞蹈就对表演者的动作流畅性有着较高的要求;而在花瑶民俗舞蹈的信仰美中,不同于瑶族的“盘王”信仰,我们从花瑶的传统节日中能够看出其信仰可以归纳为敬天法祖,这与我国汉民族的传统信仰有着一定相似之处,而从花瑶将自身民族的苦难日作为节日,我们也能够看出花瑶这一民族的刚强之处,受此影响花瑶民俗舞蹈多有反映热爱生活、祈求风调雨顺的舞蹈作品,而由于花瑶较为重视对自身环境的保护,更有“宁砍一个人,不砍一棵树”的习俗,这就使得花瑶的民俗舞蹈也具备着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审美价值特点。

  4 结语

  花瑶民俗舞蹈属于一种较为具备民族特色的舞蹈形式,本文就湖南花瑶民俗舞蹈审美价值进行了具体研究,较为详细地了解了花瑶民俗舞蹈的特点,也了解到了我国当下花瑶民俗舞蹈的发展现状,这里笔者建议花瑶人民应随着时代的创新与发展对花瑶民俗舞蹈进行创新,并加大对舞蹈工作者的培训力度,这样才能够为花瑶民俗舞蹈注入新的活力,发挥花瑶民俗舞蹈最大的审美价值。

城市民俗文化与农村民俗文化差异论文

标签:论文范文 时间:2022-03-17
【yjbys.com - 论文范文】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说理文章。那要怎么写好论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城市民俗文化与农村民俗文化差异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论文关键词:

  城市民俗、民俗文化、差异、整合

  论文摘要:

  民俗,指一个国家或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反复出现、并代代相习的生活文化事象。而民俗以空间观念划分类型可分为“农村民俗”与“城市民俗”,它们作为彼此分离又相联系的文化范畴在日常生活中无形的控制着人们行为,我们从民俗的主要功能出发,分析城市民俗文化与农村民俗文化的内涵,探究城市民俗文化与农村民俗文化在社会结构、文化背景以及特征上的差异,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更多因素的出现,城乡民俗文化呈现出整合的趋势。

  民俗是作为主体的人所创造并享用的对象,它存在的全部价值就在于具有实在的功能,满足着主体的需要。从乡村到市镇、再到都市,是流动、聚集和社会发展的渐进性结果,它们各自的民俗文化形态正是不同空间下主体的阶段性需要的表达。“城市民俗”与“农村民俗”作为民俗空间类型中最重要的两个领域,其研究既是人的研究,也是社会的研究。

  一、城市民俗文化与农村民俗文化在社会结构上的差异

  不同的社会结构是产生不同文化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城市民俗文化与农村民俗文化之所以能存在着截然不同的质的差异,即在于城市与农村的社会结构带有截然不同的性质。

幼儿园实施民俗文化大课堂的教育价值与路径论文

标签:教育学 时间:2021-07-17
【yjbys.com - 教育学】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论文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那么一般论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实施民俗文化大课堂的教育价值与路径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摘要: 

  幼儿园应秉持大教育的理念,以大课堂的形式拓展教育内容并创新课程实践模式。幼儿园民俗文化大课堂即是一种基于民俗文化教育价值与实践方式而构建的新型教育组织形式,可以为幼儿提供一个更为开放、多元和真实的学习环境,同时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这种大课堂应依据地方民俗文化资源的实际情况选择课程内容,并注重幼儿在认知、情感、审美、身体、动作等多方面的综合发展。幼儿园既可以在社会民俗文化活动中嵌入此种大课堂,也可以在园内组织专门的民俗文化活动,还可以联合社区和家庭共建民俗文化活动平台,以生活化的方式促进幼儿对民俗文化活动的认识和参与。

  关键词:

  民俗文化;民俗活动;园本课程;

  引言:

  学前儿童的学习具有启蒙性,对他们的教育离不开幼儿所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与文化环境。对于学前儿童来说,一切关于自然、社会、文化和生活的内容都可成为学习的对象,一切可供自身探究和活动的场所都可成为学习的课堂。[1][2][3][4]幼儿园教育应该秉持大教育的理念,应该通过多元、开放和包容的教育活动来为幼儿构建全方位的学习环境,并要将课堂从园舍之内扩展到幼儿园之外,以大课堂的形式来拓展幼儿园教育的内容范畴和创新幼儿园教育的课程实践模式。

湖南花瑶民俗舞蹈文化的发展现状与开发策略论文

标签:舞蹈论文 时间:2021-05-11
【yjbys.com - 舞蹈论文】

  现如今,大家都有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很是熟悉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你所见过的论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湖南花瑶民俗舞蹈文化的发展现状与开发策略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摘要:花瑶族是湖南少数民族的一个分支,民俗文化相对来说也比较丰富,在歌舞文化方面表现得最为突出。花瑶民俗舞蹈文化目前已经申请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的长远发展依然不容乐观。本文阐述了湖南花瑶民俗舞蹈文化的具体特征,接着明确了花瑶民俗舞蹈文化的发展现状,最后从加强花瑶民俗舞蹈文化的政府保护力度、实现民俗舞蹈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打造花瑶民俗舞蹈文化的传承人模式、疏通花瑶民俗舞蹈文化的资金支持体系、实现花瑶民俗舞蹈的多元化传播五个方面,提出了花瑶民俗舞蹈文化保护性开发的策略。

  关键词:湖南花瑶;民族舞蹈;舞蹈文化;保护性开发;

  花瑶族平时生活场景相对来说比较封闭,与外界的交流也比较有限。这也使得花瑶族保留了原生态的民俗生态文化特点,使得花瑶民俗舞蹈文化具有较为显着的艺术内涵。但由于受到多元文化冲击,花瑶民俗舞蹈文化在当前社会环境中也遇到了较多的发展困境,不利于花瑶民俗舞蹈文化的长远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部门就应该充分关注花瑶民俗舞蹈文化的发展,同时还要在平时做好花瑶民俗舞蹈文化的保护性开发活动。本文将立足于这一点,全面探索湖南花瑶民俗舞蹈文化的保护与开发策略。

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翻译的功能探析论文

标签:文化毕业论文 时间:2020-12-12
【yjbys.com - 文化毕业论文】

  摘要:勤劳淳朴的赣南人民在日常生产劳动中创作了丰富多彩的民俗体育运动。赣南民俗体育可以强生健体、团结乡邻,具有显著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如何让赣南客家民俗体育走向世界,外宣翻译是重要的环节。外宣翻译工作任务艰巨,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包括建设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数据库,建设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的翻译语料库,和提升译者翻译能力。在翻译实践中,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具有更大的包容性,符合地方特色文化的翻译。译者可以根据译文目的,选择工具性翻译和文献性翻译。

  关键词: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功能主义;外宣翻译

  1.赣南客家民俗体育的文化特征

  赣南民俗体育是指在赣南的民俗土壤之中,由广大赣南民众创造、享用和传承,依托赣南民俗节日产生发展的民间体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赣南民俗体育具有强身健体、团结乡邻的作用。此外,赣南客家民俗体育和特定的民俗精神相联,具有特定的文化和精神内涵,担负着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功能。

  1.1赣南客家民俗体育的主要形式

  赣南占地4万平方公里,辖区内18个县市(区),共有民俗体育数百项。丰富多彩的客家民俗体育活动流传范围不同,有着不同的特点,根据不同的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1.1.1村落农耕类

  民俗体育。赣南村落农耕民俗体育种类繁多,主要有舞春牛、花棍舞、扁担顶力、禾秆拔河、稻草龙、打石子、扭秧歌、抬杆、抖空竹、骑竹马等。

  1.1.2节日庆典类

  民俗体育。赣南地区民俗体育集中在上九会、元宵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寒食、除夕、元旦等节日中。每个节日,都有多姿多彩的民俗体育活动,包括九师拜象、竹篙火龙、抢打轿、扮故事、凌龙、罗汉舞、梨狮、席狮、板凳龙灯、龙舟竞渡、傩舞等。

浅析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特征论文

标签:文化毕业论文 时间:2020-12-08
【yjbys.com - 文化毕业论文】

  摘 要:客家民俗体育继承了不仅继承了古代中原汉民风俗风格,也融合了客家文化而具有浓郁的文化特征,本文将对以赣州为代表的客家民俗体育进行分析,既展现了它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所蕴含的独有魅力,也为客家文化的回归与保护提出了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

  关键词:民俗体育;文化特征;客家文化

  赣南是历史上客家人的重要集散地和当今客家人最大的聚居地。历史上一直处于赣南中心的赣县,其地居赣江源头,成了最早接纳南迁中原汉人的重要一站,是客家人的主要发祥地、中转站、大后方之一。从赣南各县市姓氏源流资料来看,河东片唐朝宋以来世居姓氏较多,以宁都、石城为代表,河西片明末清初回迁姓氏居多,有的县占百分之六、七十。他们中的一部分进入赣南后,再循着北上至赣中之吉安,赣西之安福、宜春、萍乡、万载及湖南之醴陵、浏阳、平江,至赣东之铜鼓修水等县,大大扩展了客家人的分布区域。因而,赣南在客家民系的发展壮大中,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赣南是客家民系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有一个说法,比较贴近实际:客家民系,形成于赣南,成长于闽西,成熟于赣州,发展于海外。

  一、客家民俗体育的分类与特点

  客家的血脉源于汉族,明月古道见证了客祖南迁的迁徙足迹,在客家的丰富的节日中,民俗体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活动,成为提高民众身体素质和活跃百姓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客家的民俗体育大体分为两类,一是民俗体育活动由客家民俗节日应运而生的,与我国大部分基本是相同的,这类体育活动是从汉族先祖的民俗活动中传承下来,如春节期间的舞龙、舞狮等作为客家非常有特色民间体育活动,就带有浓烈的`汉族民俗特征,特别是扭秧歌和耍狮子依然是我国北方地区元宵节扮玩的保留项目,还有就是端午时节举行的赛龙舟等体育竞技活动,在缅怀伟大诗人屈原的同时更说明了客家人依然心向中原的一种情愫,二是客家人在长期的艰苦劳动和与当地土著居民通婚杂居中,融合了当地的一些体育项目而产生的新的民俗体育活动,如以娱乐为目的的舞蹈表演杯花舞、布马舞等,既有灵活流畅的柔美,又有飒爽英姿的豪迈,集音乐、舞蹈、工艺、美术、体育竞技为一体,体现了粤东地区深厚的民间文化艺术。不仅如此,客家民俗体育如同一条纽带,联系了不同地域的客家文化,充分展现了客家民俗体育活动的魅力与精髓所在。

浅析民俗文化在《墙头马上》的主要表现优秀论文

标签:文化毕业论文 时间:2020-12-08
【yjbys.com - 文化毕业论文】

  民俗文化在我国古典戏曲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人情,以《墙头马上》为例,该剧从多个方面反映了元朝时期我国的民俗文化。

  一、语言的民俗化倾向

  《墙头马上》中所运用的俗语和方言比比皆是,具有明显的口语化倾向。《墙头马上》的语言雅俗兼收,其中运用了大量的民间俗语和俚语,体现了元杂剧的民俗化的倾向。如 :

  【天下乐】我可便提起东来忘了西,(梅香云)昨日几家来问亲,小姐不语怎么?

  (正旦唱)咱萱堂又虚着面皮,至如个穷人家女孩儿到十六七,或是谁家来问亲,那家来做媒,你教女孩羞答答说甚的?”。

  这里李千金的语言就表现了元代的婚礼民俗风气,无论是贫穷人家的,还是富贵家的女子都得经过说媒,而不能由女孩子当面出来说话。

  《墙头马上》还运用了市井语言,如 :

  【三煞】不肯教“一床锦被权遮盖”,可不道“九里山前大会垓”,绣房里血泊浸尸骸。解下着搂带裙刀,为你逼得我紧也便自伤残害,颠倒把你娘来赖。你则是“拾得孩儿落的摔”,你待致命图财。( 第二折 )

  其中的“一床锦被权遮盖”,“九里山前大会垓”,“拾得孩儿落的摔”均为民俗语言,是元代所通用的市井语。大意分别为“敷衍过去”,“鱼死网破的争斗”,“弄巧成拙”。

  由上可知,白朴的《墙头马上》的杂剧创作中,运用了大量的民俗语言,从中可以了解到当时社会的一些民俗文化。

  二、戏剧中的民俗文化的意象

  《墙头马上》出现了大量的民俗文化的意象,这就充分地展示了该剧的民俗文化的内涵。这些民俗化意象的使用,使该剧的生活气息更加浓烈,从而更加贴近现实和人生。《墙头马上》中的民俗意象,突出地表现为下面几种意象 :

关于民俗文化的论文

标签:文化毕业论文 时间:2020-12-07
【yjbys.com - 文化毕业论文】

  摘要:当前,随着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尤其是近些年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加深,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碰撞日益增多。而民俗文化作为一个国家、民族的重要代表,是我国历史文化遗留下来的精髓。为了能够使我国的民俗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进一步加深,就要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通过对我国的民俗文化进行翻译,从而扩大其在社会上的传播,增大其社会影响力。但就目前以功能理论视角而言,我国在民俗文化翻译方面还存在诸如词汇以及语义方面的翻译难题亟待解决。本文就功能理论视野下得到民俗文化翻译展开研究。

  关键词:关于民俗文化的论文

  一功能理论概述

  基于功能理论视野下的翻译论是在20世纪起源于德国的一种新型的翻译理论观念。它强调在翻译过程中不能只是注重对原文以及译文两者之间进行文章翻译的评价,而是强调要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能够在对原文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功能翻译理论运用一定的翻译原则对文章进行翻译[1]。这种基于功能理论视角下的翻译方式与传统的那种强调文本等值的翻译原则相较而言具有明显的科学性。

  二民俗文化概述

  (一)民俗文化内涵概述

  民俗文化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其中蕴含着那个时代、那个民族下丰富的精神生活以及物质生活状态。从这一视角我们可以看出,民俗文化是老百姓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基于时间方面的视角观察,民俗文化是在整个人类演进过程中逐渐积淀而成;基于空间方面的视角而言,民俗文化无论是在当下的现代社会,还是追溯到古代的传统社会,都是人类发展必不可少的产物;再次,从民俗文化关系的视角观察,民俗文化可以说是民间文化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民俗类文学作品教学策略论文

标签:文学毕业论文 时间:2020-12-06
【yjbys.com - 文学毕业论文】

  关键词:民俗类文学作品;探究;品味;开发利用

  1.引导学生走入文本,探究民俗文化内涵。

  乡土风情、传统节日、饮食特色等民俗往往反映了当地人民的愿望、情趣和审美倾向。这些在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文化积淀,无不体现着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解读此类文本的首要任务是内容梳理,理解其中蕴含的美好内涵,让学生与文本对话,让学生走进文本,让文本走进学生的心里。

  “梳理课文内容”这项作业初中学生基本能独立完成。因此,我们可以把它作为“前置作业”,出现在预习案中,可设计成“请用一个动词加一个名词的方式,概括本文的主要事件”;也可以作为教学的第一环节,用“假设情境法”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以生为本,激发兴趣。然后,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判断文本架构全篇的方式。最后,在“悟意”中完成“审美”,直指文本内核。这样,把握了文本的主要内容,理清了文本思路,也就形成了课文教学的线索。

  2.采用多种形式,品味乡土语言。

  民俗类文学作品往往会为读者勾勒民俗民风的美丽画卷。为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大部分作品都会采用“场景描写”。在教学中,可着力引导学生用“批注法”自主品析场景,引导学生从段、句、词的`角度,来细细赏析场景。如,“用一个段描摹一个场景”“用一个句勾画一个场景”“用一个词点染一个场景”。场景品味时,要注意品中有评、边品边导,品中有读、读中有思,品中有比、前后勾连。可在情境中品,在比较中品,在拓展中品。教师还可以用丰富的语言训练活动,引导学生从描写分析的角度,感受场景描写的有主有次、有声有色、点面结合。如,可让学生通过朗读或是情境表演,感受文章的语言精练,内涵丰富,情趣饱满;可用“替换法”“对比法”或“改写法”,引导学生体会场景描写中运用动词的精当。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始终扮演“导游”和“主持人”的角色,将学生由“自发主体”引向“自学主体”,实现由“共生课堂”走向“内生课堂”的理想教学目标。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高校民俗教育论文

标签:教育学 时间:2020-10-19
【yjbys.com - 教育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提出的“人类口头的、无形的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承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其范围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传统表现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以及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等。

  一、现阶段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现状

  (一)本科教育缺少相关专业

  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是本学科最为主要的两个专业,但目前该专业并没有纳入本科专业教育体系之中,只在研究生教育中体现出来,这极大影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学科的建设和发展,相关知识难以普及,造成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重视程度不够,保护与传承缺乏有效手段,缺少相关人才,难以促进相关行业发展。

  (二)高校缺少相关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大多数高校未将民俗学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课程作为显性课程进行设置,民俗学等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课程应和《大学语文》课程一样受到高校的重视。民俗学等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课程应当也作为国学教学中的一部分,予以普及,它起到了传承传统文化精髓,保护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用优秀文化影响社会的.深远作用。

  除了显性课程外,高校应设置民俗学等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隐性课程,旨在让学生通过各类实践教学,进一步体会课程的本质与内涵,深层次理解相关文化知识,达到情感上的认同与共鸣,从而激发其社会责任感。

民俗文化教育人文论文

标签:文化艺术 时间:2020-10-01
【yjbys.com - 文化艺术】

  一、语文教材中的民俗文化

  在现行中学语文教科书中,许多课文涉及了民俗文化和民俗事象。如中学语文教科书中鲁迅、茅盾、巴金等著名作家的小说、散文、古代四大名著等,记录着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民俗事象。在历年高考考试说明中对现代文阅读的要求都指出要“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作品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发掘”。如2006年高考(江苏卷)语文试卷第19题:“请参照下面材料中画线的部分,另选我国两个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等),仿写句子。要求字数相同,句式相似”。

  二、民俗文化对人文教育的影响

  德国伽达默尔说:“语言与文化具有一种镜象关系,即语言如同镜子一样,总是可以反映出一种文化的各种特点,其中包括一个民族在数千年文明史上的各种追求与追求的结果。”如果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能更多地呈现“民俗”,呈现群体社会心理,反映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特定时期的社会状况,规范制约人们思想和行为博大的文化现象入手,去发掘潜藏在方块字背后的审美和诗意价值,无疑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祖国的语言文字。

  1.从汉语词汇的演变了解民俗文化的演变。纷繁的民俗事项,必然会促进汉语言词汇、词义的丰富与发展。例如:“冠”是最常见的服饰词之一,“冠”指的就是帽。由“冠”衍生出来的词也为数不少,“冠带”一词就是其中之一;我国古代贵族男子因为在20岁时要行加冠礼,结发加冠以示成年,由这一习俗而产生了“冠礼”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