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三农论文

三农,指农村、农业和农民。所谓“三农”问题,就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研究三农问题目的是要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实际上,这是一个居住地域、从事行业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民族复兴。

服务三农论文1

  摘要:现如今互联网已经与社会各个领域融合,不仅促进了新兴产业的发展,而且也加快了传统产业的转型速度。在新常态下,顺应“互联网+”的战略导向,运用互联网金融开拓市场,帮助我国农业发展,此次主要是针对“互联网+金融”的战略导向下服务“三农”的现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对后续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三农;服务;现状;趋势;创新

  1农业产业“互联网+”应用提速

  1.1生产环节提速

  这一环节主要是以实时信息采集和远程监控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这些技术手段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企业一方通过生产监控、配送、资金清算等信息化技术来完成对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掌控,从而实现生产的精细化管理。随着互联网渠道占比的不断提升,电商在整个市场发展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明显,很多的农户和农业企业都在利用电子商务拓宽自己的销售渠道,由此可见,一些涉农电子商务在今后的发展中必然会保持一个较高的发展势头,并且还会有更加科学合理的涉农方法来全面提升农业发展水平。

  1.2流通环节提速

  “互联网+”使得供需双方实现了直接对接,减去了中间的环节,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益,除此之外,涉农物流的各项优惠政策也有了极大的改变,不仅降低了省县的单车物流成本,而且也在各大省市地区创建了物流园,进一步缩短了物流距离,提升了物流运作效率。

  2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逐渐完善

  近几年我国针对农村相继开展了网络下乡、三网融合等一系列工程,农村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也在不断完善中,目前农村家庭宽带的普及率已超过百分之五十。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也带动了农民上网群体的增加,再加上智能终端价格的不断降低也增加了农村的消费水平,智能手机等设备在农村地区的普及率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3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服务“三农”的现状分析

  3.1商业银行运用互联网技术来开展“三农”服务

  现阶段,我国的很多传统金融机构开始以物理网点经营为主的1.0重资产模式向线下网点+在线金融服务平台的2.0轻资产模式进行转型。

  3.2互联网巨头以电商为切入点开展涉农金融服务

  现阶段的互联网巨头为农民以及农业企业提供产品展示以及配送等服务于一体的电商服务平台,并以此将小额信贷和投资理财都融入进来。具体见表1。

  4“互联网+”影响下的“三农”金融创新建议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互联网影响下,我国农业的发展理念、模式、技术及市场渠道都出现了极大的变化,“三农”产业化模式的转变从某种程度上也体现在农民的生活逐渐由传统的经营运作模式向着集约化的方向发展,农民产业组织的形式也越来越标准化、合理化、科学化,农业领域的金融需求重点体现在产业结合和实际发展的过程中,与农业相关的资产增值及农业生产资金需求也越来越多,而需要重点关注的是,金融需求与非金融需求在进行结合混搭的时候还需要注重以下几点:

  4.1实时顺应农业规模化的生产趋势

  我国的农业分布相对比较广泛,在经济相对比较发达的东部地区以及大规模机械化的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产业化趋势是非常明显的。其金融需求主要体现在各个行业的公司贷款、生产经营贷款以及产业链融资等等。“互联网+金融”的创新要注意与当地的产业龙头企业以及合作社等具有一定规模的经济群体的实际生产需求进行有机整合,并在此基础上以在线供应链金融模式来服务农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

  4.2积极配合农产品销售

  由于受到仓储成本以及物流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国内的农产品销售仍旧是以专业的农产品市场为主,而近几年随着电商直销模式的不断发展扩大,农产品专业市场的发展重点也逐渐向着信息化的方向靠拢,专业市场通过与市场管理方进行对接,将电商和信贷服务都融入到了专业市场发展中,不断引导农业生产大户与各个企业对接,借助电商平台宣传自己,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相关的金融服务。

  4.3实时顺应农业产业的融合趋势

  我国的农业生产要积极促进多元产业的融合互动,将融资由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贷款向多元化的消费类贷款转变,并以电商为基础,促进在线安全支付和分期支付同时进行,满足农业领域的支付需求,从这一点来看,“互联网+金融”的创新要充分关注这一点,发挥电商以及相关社交平台的综合属性,做好资源引流,开展综合金融服务。

  4.4积极扶持“三农”实体经济的发展

  由于受到农产品市场需求以及农业产业化政策的影响,很多外部投资运作及农业合作社等组织形态也呈现出了快速发展的趋势,农民土地入股等新型金融需求也发展良好,“三农”领域内“互联网+”的发展将极大地缓解农业领域的信息不对等现象,有效降低交易的成本,而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再加上国家对涉农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支持,相信“互联网+金融+农业”的发展模式将会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5结语

  “互联网+金融”服务“三农”是我国农业领域最为领先的发展模式,它的出现标志着我国传统农业的发展逐渐向着信息化、智能化的方向递进,我国的农业发展也在积极地响应“互联网+”的战略运营模式,运用互联网金融来开拓农业市场,将农业市场引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并将农业大户以及相关的农业生产企业与社会各个领域进行对接,全面推进农业领域的多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守宏.当前农业农村发展中需要研究的几个重大问题——在中国农业经济学会20xx年年会上的讲话(摘要)[A].加大城乡统筹力度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农村现代化,20xx.

  [2]陈鹏.中国农村发展的三种生产理论视角[A].循环农业与新农村建设——20xx年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xx.

  [3]李远行.经济危机下的农村发展的战略选择[A].第二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20xx.

  [4]刘传明,段娟,郑敏.城乡信息网络建设与农村发展[A].认识地理过程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xx年学术年会文集,20xx.

  [5]杨新元.奋力抗震救灾加快农村发展[A].20xx全国农村改革与发展座谈会论文集,20xx.

服务三农论文2

  关键词:工商毕业论文范文毕业论文范文毕业论文格式范文会计毕业论文范文

  引言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家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解决好三农问题,是确保社会稳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需要。在中国,如果没有2/3以上的农民人口的稳定,就没有国家的稳定。如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势必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难点和重点都在三农。20xx年以来,中央连续六年出台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通过强化支农政策,创新生产经营方式,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中央在新时期指导三农工作的精神,更加重视对市场机制的利用,并指出要充分发挥期货市场引导生产、稳定市场、规避风险的功能,对期货市场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期货市场的功能

  期货市场服务三农的基础是它具有发展价格和套期保值的功能。一方面,期货价格通过买卖双方充分竞争形成,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现货市场未来的供求状况和价格走势,具有前瞻性、透明性和权威性的特点,已经成为国际贸易定价的基准价格。另一方面,在期货市场建立与未来现货市场相反、数量相等的头寸,无论之后期货和现货价格如何变动,期货合约到期时,期货和现货的损益均可抵消,市场参与者达到套期保值、规避价格风险的目的。

  以棉花的期现货数据分析为例(数据来源于中国棉花信息网),验证棉花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的引导关系,以期检验两个变量在时间上的先导、滞后关系。具体检验结果为:

  之后为系统默认的2期,现货价格不是期货价格的Granger原因的F值较小,而P值较大,因此现货价格是期货价格的Granger原因较弱;期货价格不是现货价格的Granger原因的F值较大,而且P值较小,因此期货价格是现货价格的Granger原因。因为人为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之间存在着Granger因果关系,现货价格领先于期货价格的强度较弱,而期货价格领先于现货价格的强度较强。因此中国棉花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具有很强的正相关性,棉花期货价格对现货价格具有较强的互相引导关系,较好地实现了期货市场价格发现的功能。

  二、美国期货市场的现状

  美国期货市场在全球占据龙头地位。据美国期货业协会(FIA)的统计,20xx年全球场内期货及期权交易量达到99亿张合约,其中美国为35.3亿张,占到全球成交总量的35.7%。与中国同时期相比,美国交易所市场期货及期权衍生品成交总量从1995年的6.02亿张上升至20xx年的35.3亿张,增长了6倍,年均增长率达到17.7%。

  截至20xx年11月12日,美国共推出农产品期货期权品种208种,其中食品饮品类69种,谷类47种,牧畜和肉类35种,油料类24种,作物收益类20种,木料类9种,还有其他类的4种。覆盖面非常广,在具体分支下也涉及了众多农产品品种的细分。

  在美国,农户为避免粮食价格下跌风险,非常普遍使用期货市场进行避险。一些较大的农业生产者直接参与期货市场回避风险,而绝大多数中小农业生产者则是通过各种销售合作社来参与粮食流通,销售合作社开展期货套期保值业务来回避价格风险。根据美国审计总署(GAO)的一份报告显示,美国从事套期保值的生产者的比率介于19%~25%之间。年销售收入在25万美元以上的农场主更有可能使用套期保值、远期合约等风险管理工具来规避风险。而年收入在5万美元以下的农场主则主要采用多样化经营来降低风险。而不同品种使用期货和期权进行套期保值的比例也不同,分别为:棉花46%、玉米42%、小麦23%。其他田间作物24%、牛肉和猪肉20%、乳制品18%、家禽20%。

服务三农论文3

  一、绪论

  在当代社会,金融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有目共睹。而我国作为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大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及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宏伟目标,离不开金融机构对三农的服务与支持。尽管党中央和国务院对三农一直高度关注,金融改革也逐步深化,但金融机构在三农服务中的定位一直不明确。因此,在深化金融改革的过程中,关键是要让金融机构更为全面贴切的服务三农,强化金融机构服务职责,这是建设新农村的必然选择。在金融机构服务三农越来越被重视的今天,我们从中发现正在面临的严峻挑战和重重挑战。为了促使金融更好地为农村经济建设创造条件、为人民的高质量生活服务,强化金融机构服务三农职责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金融机构服务中的主要问题

  (一)金融机构服务职能不明确。当前,由于金融机构的定位不明晰,导致政策性金融机构与商业性金融机构之间的关系仍未理顺。由于涉农信贷资金需求量小、频率高,导致金融机构从事此类业务的成本高、业务范围发展很有限,于是近年来政策性金融机构服务于三农的数量逐渐减少,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为例,其提供政策性贷款的提供,目前也主要是针对重要农副产品(粮、棉、油等)的收购。虽然基层农村发展银行近年来也开始扩展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主的信贷业务,但其所占比例相当有限;至于商业性金融机构的融资主要是以盈利为主,农业之所以很难成为其融资对象跟农业收入的不稳定、收益低、投资长等特点分不开。广大农村、农业和农民也并不是股份制商业银行信贷服务的重点;而农村信用社自身力量不足,无法对三农提供有效支持;于是非正规金融逐渐活跃,但依然无法满足需求的空缺,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了严重阻碍。

  (二)农村金融服务产品单一,金融产品仍然缺乏创新。农业银行以传统产品为主,难以适应县域经济的高速发展,涉及农业产业化企业、涉农中小企业的贷款,不仅难以设置抵押物、手续繁多、办理周期过长,并且具有较高的准入门槛,大多数农村企业都无法达到要求。这些制度上的不完善都制约了农村和县域三农资产业务的展开。

  (三)金融服务网点覆盖率低。广大的农村区域中,金融网点的分布显然不足,农民普遍存在存贷款困难现象。从表面上看,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在组织形式上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在农村金融机构的构成比较齐全,主要有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等正规金融机构,但是正规金融机构的网点覆盖率比较低。

  (四)农村信用担保机制欠佳。由于农村信用体系及担保机构不建全,对农村金融环境的建设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一是抵押难、担保难。由于农业的不稳定,以及广大农村地区相对贫穷,农民无法提供质押抵押的资产;且农业信用担保机构数量少,专业化服务水平较低,无法为需要资金支持的农村企业及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二是风险补偿机制不完善。由于三农固有的特点,金融机构的营销成本较高,对农贷款风险较大,也没有相关政策提供补偿或者担保,贷款产生的风险全部由相关金融机构承担,导致风险过大而收益甚微,对涉农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积极性产生了严重影响。三是农村信用环境差。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比较落后,且大多数农民贷款被限制。从而导致农户小额贷款不良占比不断上升。因此不良贷款控制的难度和压力将也不断增加,经营成本随之增高。

  (五)金融监督管理体制缺位。金融体系之所以能够良好运转需,与相配套的金融监管分不开。我国金融监管至今采取一行三会的模式。尽管县级以下分布着不少涉农金融机构覆,但不能得到大多设立在县市一级的监管机构的有效监管。由于金融机构所在地缺乏相应的监管部门,从而加大了现场监管以及实地调查的开展难度。因此,很难防控金融活动中产生的各种风险,在出现问题之后也无法做出及时的补救措施。于此同时,相关的法律建设也不健全,并没有完备的法律对金融机构的活动是否合理进行界定。这些监管体制的缺位都是金融机构服务三农过程中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强化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对策建议

  (一)发展农村普惠金融。要优化布局处于广大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网点,从而加大金融机构为广大农村提供基础性金融服务的覆盖范围,同时增设网点,为农户提供自助银行服务,加大金融扶贫力度。要充分发挥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邮政储蓄银行、信用社等各类金融之间的互补优势,全面优化金融服务,为三农发展尽职尽责,早日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目标。

  (二)推动金融产品服务创新。在金融机构推动三农的过程中,金融产品和服务是不可缺少的。在为三农提供产品服务时,必须要从实际出发,找准定位,把握好市场需求。在传统农区发展金融就必须立足三农,引导金融机构在做好基础金融服务的同时有所提升和创新。比如推广手机银行等适合偏远地区使用的手段、增加金融机构的服务网点、为农区安装自助设备并及时教会农户使用相关业务等,开发适合农区生活实际的理财产品、为农户贷款设置简化手续等,以切实方便农区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和水准。

  (三)健全金融机构服务体系。应当培育拥有适度竞争机制的农村金融市场,建立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新型农村金融体系以适应三农特点,更好的服务三农。众所周知,垄断对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效率有害无利,因此必须要加快完善市场准人退出制度,健全建立拥有适度竞争机制的农村金融市场。要以坚持产权关系清晰、组织形式多样化原则为前提,同时大力发展小额信贷组织、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构建高效的农村金融竞争体系。

  (四)健全三农业务风险防范意识。要健全三农业务风险防范体系。首先应当给农户们树立保险意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定期安排相关金融专场,普及基础性的金融知识,从而让农民了解认识金融,提高自身的风险意识;同时要加强对保险的宣传力度,尽可能的增加农业保险的普及率。除此之外,要强化金融机构的责任意识。充分发挥监管部门的作用,落实责任到位,从而规范管理经营行为,充分借助财政部门部门,担保公司以及司法部门为金融机构对三农服务提供有力保障;与此同时要完善问责机制,对各项岗位的绩效进行考察。另外要健全风险管理机制。落实风险管控的责任,明确制定各类业务的风险容忍度及免责条款。最后要落实三农信贷业务调查。通过采取实地调查的方式,借助相关民政部门和组织对贷款农户进行推荐和评级,从而对风险进行掌控。

  (五)完善金融体制加强监管力度。在广大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的经营成本相对较高至于担保方式的问题,尤为明显。由于农村无法提供足够的财产用来抵押担保,对放贷的规模和质量产生了极大影响。同时不能忽视民间金融的存在,通过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其金融行为,出台相关财政政策为民间金融发展积极创造有利条件,从而引导民间金融向有利于三农发展的方向发展,使之尽快成为农村金融市场的重要竞争主体。国家要鼓励金融机构对三农提供服务,引导信贷资金支持三农发展。在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的前提下,相关监管部门应正视民间融资存在的合理性以及重要性,尽快通过立法确定其法律地位,规范融资运作,降低民间融资的相对高风险性,充分发挥民间融资对当前市场经济的辅助作用,更好的为三农发展服务。

职业教育如何嫁接服务于三农论文

标签:教育毕业论文 时间:2020-07-02
【yjbys.com - 教育毕业论文】

  摘要:园艺专业课做为中等职业学校涉农专业的骨干专业课,要适应社会需求,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送教下乡,服务“三农”。本文以秦皇岛市职业技术学校为例,从利用资源和技术优势为当地特色农业服务,把最新的技术传授给学生和果农,指导学员生产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科学合理地安排课程内容和学校要成为科研和生产实践之间沟通的桥梁等方面论述了职业教育如何与当地“三农”嫁接服务的问题。

  关键词:职业教育服务农业

  职业教育不仅要面向城镇,面向工商业、服务业,还要面向农村、农业、农民。对于职业教育来说,农村是广阔的天地,服务“三农”是大有作为的。园艺专业课做为中等职业学校涉农专业的骨干专业课,要适应社会需求,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送教下乡,真正解决好职业教育如何与当地“三农”嫁接服务的问题。

  一、利用资源和技术优势为当地特色农业服务

  中职学校在课程设置时应充分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围绕当地农业生产,普及和推广适合本地特色的种植、养殖或其他项目的相关科技知识,用农业知识帮助农民致富,助推当地的农业经济发展。以秦皇岛市职业技术学校推广大樱桃的种植技术为例,秦皇岛市职业技术学校地处秦皇岛市山海关区,本地的气候和自然地理环境极为适合大樱桃的生长,大樱桃色泽鲜艳味美,经济收益高,大樱桃的种植也有相当的规模,因此本地有大樱桃之乡的美誉。但是当地很多种植户并不懂得大樱桃的种植技术,大樱桃的田间管理仅是简单借用其他果木的经验,产果率不稳定,经常欠收,渴望得到系统的培训。同时还有很多农民担心亏损而不敢种植。过去职校的课程设置当中没有涉及到大樱桃方面,现在考虑到农村的实际需求,学校组织骨干教师通过外聘专家、走访农户,外派学习等方式学习积累了一定的大樱桃的种植知识,专门编写出校本教材《大樱桃种植技术》。该校本教材在本校园艺专业的常规教学和专门针对周边农业知识普及的送教下乡活动中作为正式教材推广使用,参加本校送教下乡的农民学员每期多达1000余人,已经持续举办了4期,由此使得该技术能够广泛传播。乡亲们利用学到的技术发财致富,然后做大做强,大樱桃成为品牌,成为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在技术支持下,山海关区大樱桃的生产规模逐步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