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职业道德是指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狭义的职业道德是指在一定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一定职业特征的、调整一定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良好的职业修养是每一个优秀员工必备的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每一个员工都必须具备的基本品质。

大学生职业道德1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有利于大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本文着重从职业道德的重要性、职业道德基本规范、如何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等三个方面来引导大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水平,向更高的职业道德水准迈进。

  职业道德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特定的工作和劳动中所应遵循的特定的行为规范,是一般社会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特殊形式和重要补充。职业道德的基本特点:在范围上,它存在于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中间,是家庭、学校教育影响下所形成的道德观念的进一步发展;在内容上,它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形成比较稳定的职业心理和职业习惯;在形式上,它具有具体、多样和较大的适用性。良好的职业道德,有利于人们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有利于促进社会生活的稳定发展,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有利于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

  一、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一)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一个复杂而又协调的整体,各行各业与现代化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每个行业工作效率的高低和劳动态度的好坏.都直接影响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各行各业只有提高工作效率、改进服务质量和提高产品质量,建立起彼此协作和谐的关系,社会化大生产速度才能提高。

  (二)对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起保证作用社会风尚的好坏.往往是通过各行各业的职业风气这一“窗口”表现出来。各行各业的风气是职工道德水平和道德风貌的总体现,而整个社会的社会风尚又是各行各业道德水平和道德风貌的综合反映。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是促进社会风尚好转、巩固和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

  (三)对提高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起促进作用一个合格的从业人员固然需要掌握一定的专业技术和工作技能,但能否尽职尽责关键在于他的职业道德修养程度。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可以帮助人们树立理想,坚定信念,可以激发人们的劳动热情、积极进取的精神和主人翁责任感,从而自觉钻研业务改革创新、提高效率、遵纪守法、廉洁奉公,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合格人才。

  二、职业道德基本规范

  职业道德基本规范是职业道德原则的具体化,是职业范围内从业人员应遵守的行为要求,它在职业活动中调整个人与他人、集体、社会之间的利益关系.是我国现阶段各行各业从业人员都应当遵循的职业道德基本规范。

  (一)、在岗爱岗敬业乐业在岗爱岗、敬业乐业就是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忠实地履行岗位责任,只有热爱本职工作的人,才可能对自己的职业有一种自豪感和荣誉感,才会尽心尽力地去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人们把这种道德现象所体现出来的精神称为敬业精神。

  (二)、诚实守信平等竞争诚实守信,就是言行一致遵守诺言。平等竞争是指参与市场活动的人无论其社会地位如何,在市场面前一律平等,即面对同等的条件,享有同等的权利,履行同等的义务,处于同一个竞争起点。

  (三)、办事公道廉洁自律办事公道、廉洁自律指从业人员在行使职业职权时要公平公正、公私分明,约束好自己的行为。这一道德要求就是提倡从业人员要秉公办事、不徇私情、克己奉公、不谋私利,自觉维护公众利益,抵制行业歪风,要“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

  (四)、顾全大局团结协作。

  (五)、注重效益奉献社会注重效益.是指从业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合理地利用劳动时间.以较少的消耗取得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奉献社会,指的是在人具有奉献意识和奉献能力的条件下,当社会需要的时候.自愿将自己的体力、智力、财力甚至生命,奉献给社会的行为。从业人员的道德品质最终要体现在其劳动成果上。

  三、如何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一)、树立自信,自觉、自主地进行自我修养。在职业道德修养上,自觉是非常重要的,人一旦有了自觉性,才能在道德活动中处处留心,时时提醒自己,严格要求自己,完善自己的职业道德品格。

  大学生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自我管理和约束能力相对较差,但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若能从自己内心培植职业道德的土壤,建立长效自我约束机制。就会在工作中爱岗敬业、谦逊礼让、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感情上,以为社会多作贡献为荣,以自己的劳动成果能为社会和他人带来幸福为乐.从而更好地在自我教育中提高职业道德水平。

  (二)、学习职业道德理论与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学习职业道德理论与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是提高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方法。

  (三)、向新时期涌现的职业模范人物和身边的榜样学习。

  (四)、自觉地进行内省和慎独。

  (五)、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循序渐进。大学生正处在培养良好职业道德和练就技能本领的大好时期,只有在平凡的日常学习生活中.从点滴小事做起,通过长期积累,才能逐步培养,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因此,在道德修养中,要从我做起,严格要求自己.不能因为他人没有做到而原谅自己.或自己也不去做;也不能因为社会存在不正之风。还有许多不道德的现象出现而放纵自己、原谅自己,甚至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相反,更应该高标准、严要求,朝着高尚的职业道德境界去追求,只有这样,才能自觉形成一种道德习惯,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信念和品质。

  目前,我国正在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发生着很大变化.职业道德建设面临着新的形势和许多新的问题。尽管如此,职业道德修养仍然是职业道德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个人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社会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作为当代大学生戒们更应首当其冲,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水平,向更高的职业道德水准迈进。

大学生职业道德2

  职业道德是指职业人在其特定的工作或劳动过程中所应遵守的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作为职业素养的核心要件,职业道德正是大学生谋求生存、服务国家、建功立业、实现价值的必备条件。然而,当前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现实问题十分突出,化解教育危机必须回归德育本真,进行深层伦理学思考和实践创新。

  一、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现实危机

  1.培育大学生职业道德的社会环境十分恶劣 2.大学生职业道德的主体性精神欠缺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要大力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鼓励人们在工作中做一个好建设者。”从中可以提炼出国民职业道德的三项主体性精神:责任担当、诚信精神、服务意识。从大学生职前职后的实际情况来分析,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欠缺这些事关职业持续发展的主体性精神。研究表明,责任担当在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指标中列第二位,然而在大学生最欠缺的指标中认居第一位。大学生欠缺责任意识主要表现为:工作拈轻怕重、缺乏耐性、多抱怨、少思考、不善协作共事、怕负责任。诚信是市场商业活动的主导精神,大学生在职场中缺乏诚信主要表现为:虚构应聘资料,伪造实践经验,频繁更换工作,职场意志不坚定,对于企业的客户资源、核心技术、商业机密等把风不严。从服务意识和工作态度看,相当一部分初涉职场的大学生仅把工作看成一种谋生的手段,表现出工作热情不饱满、工作作风不严谨、专业技术和职业技能不熟练等缺陷。

  3.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思想认识有偏差,方法手段需创新

  我国教育系列中,思想道德素质通常被看作是“软指标”而极易忽略。高校虽然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就业指导课,但与其他核心专业课程相比较,不受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大学四年,涉及职业道德理论教育的只有“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一门课程,课程中职业道德的内容偏少,理论性与原则性很强而专业性和和实践性却不足,难以满足社会发展对不同专业学生在职业素养方面的要求。就业指导课则注重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就业技巧和专业技能等显现因素,对职业道德这一隐性素质关注不够。此外,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上只关注道德知识的灌输和道德原则的教化,忽略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情感和职业认同,致使教育的内化效果不明显,教育实效性大打折扣。实践教学本应是培养大学生职业道德的主要平台,然而教师们普遍认为,扎实的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就是干好本职工作的全部内容,至于职业道德,应该是就业之后在工作中自然养成的事情,不是在校期间所要考虑的,事关职业道德的校园文化主题活动也很少有人发起和策划。

  二、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伦理学思考

  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所面临的现实危机促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做出深层伦理学思考,不从根本上变革指导职业道德教育的哲学思想,现有的问题恐怕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1.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伦理学基石及其弊端

  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是促使当代大学生从片面发展、利益驱动的“经济人”向全面发展、德性驱动的“道德人”转变。遗憾的是,一直以来,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建立在规范伦理学的基础之上,从根本上改变了道德和道德教育的本有特征,消解了道德教育自身的本体论意义,终使职业道德教育呈现出一种去道德化的不良倾向。具体来说,规范伦理学有两大基本理论,后果论与义务论。后果论实质上是功利主义的现代形式,后果论中的“后果”与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即“最终的好处是个人的好处”,其他事物的价值在于它们能够促进个体的好处与福利。义务论最有代表性的哲学家是康德,康德坚信道德责任并不来自人们对善与恶的价值判断,仅仅来自理性。以康德的视角,以前的道德理论都是他律的,都是从道德以外的原则中引申出来的,充满着强制、神意和欲求。从本质上说,道德源自责任,人们只根据能成为普遍规律的准则来行事,就算是道德人也“仅仅只是出于义务才活着,而不是由于他对生活感到丝毫的趣味”。

  规范伦理学引导人们将道德束缚在某些静态的、非连续性的利益和规则之上,道德价值的载体因此而充斥着事态、利益和规则而看不到人。对职业道德教育来说,这一哲学基础产生如下后果。首先是道德的意义被僭越,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工具化”倾向明显。规范伦理学将道德教育看作是以人接受规则为目的的教育,使道德失去本有价值的同时也使道德教育成为一种“工具性”的存在。故此,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形式枯燥、缺乏激情,学习只是一种单向性规则灌输。其次是道德与人的割裂致使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主体”缺位,教育虚而不实,缺乏核心与重点。规范伦理学将道德的基础建立在责任或效益上,以此确定道德上的善、正当与合理,进而形成了道德推理和道德判断的基本方法。道德价值的去“人”化必然会割裂道德与人作为道德意义载体的内在联系,使职业道德教育从根本上成为一种充满义务、责任的规则性教育,而规则性教育的内容具有静态、片面、非系统性等特性,所以大学生一旦在职业实践中运用起来出现与书本不一致的情景时,将深感教育内容的虚浮而丧失宝贵的学习兴趣。

  2.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回归德育本真的伦理学思考

  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要回归德育本真就是要矫正现有的规范式道德教育,以德性伦理学为指导,重塑教育思路与理念。德性伦理学的兴起是基于对主流伦理学的强烈质疑,它将生命、生活与道德紧密关联,注重道德行为中的人生体验和个体感受,关注品质与选择,强调道德存在在人身上所形成的稳定品性,从而凸显其理论的鲜活性、实在性和教育性。德性伦理学的代表人物哲学大师斯宾诺莎认为:“就人的德性而言,就是指人的本性或本质,或人所具有的可以产生一些只有根据他的本性的法则才可理解的行为的力量。”可以看出,保持道德价值的本质在于探索道德价值形成与人格的关系,一旦道德价值的载体定格于人格,德性即可理解为支配人意愿行为的品质或人的一种本质力量。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己任的德性伦理学必然主张道德教育中把人格作为道德的载体,从而为道德教育寻找到了核心和重点。进一步说,道德教育的价值就是帮助人们生成能够向善、行善的人格和品性,从而促进人的发展。“人格”成为了下一步考察的重点,大哲学家舍勒认为,“人格是连续的现行性”,他告诉我们:人格不是静态和僵化的,而是一种动态的、流畅的、活的东西,人们在对道德的学习和实践中自身存在的人格会不断更新变化。人格发展的连续性说明道德价值也具备动态特征,一旦人被置于道德教育的中心地位,人格和品性自然会成为教育的焦点,规则、义务的灌输也仅能为此目标服务。在道德实践中,人是主体,主体实践着“真、善、美”当然也体验着“真、善、美”。德性伦理学指导的道德教育所生成的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道德人,其人格力量成为了道德的本质源头,且完全融入到主体存在的整个精神结构层面,即使主体的物质躯壳消亡,其精神力量仍然发挥着难以估量的影响力。

  综上所述,职业道德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一个分支,不可能完全超越于人自身的存在,为了缓和并最终彻底解决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危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在意识上必须关注大学生本身,关注他们人格发展的体验与需要;在方法上强调“以人为本”,刻意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弘扬大学生的主体精神;在实践中紧密贴近社会现实,开拓思路、创新体制机制、增强教育的内化效应。 "

  三、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回归德育本真的理念与方式创新

  1.在意识上关注大学生人格发展需要,通过帮助大学生深刻体验职业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培育职业情感,认知职业道德

  俄国学者季塔连柯认为:“如果知识不在人的感性体验、偏爱和需要的烈火中熔化,任何的道德规范、义务、禁令等知识都不能保证个人道德上的可靠性。”强化大学生对职业的价值体验,努力培育他们的职业情感能够顺利的将职业道德要求有效内化,满足大学生人格发展需要。为此,在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帮助大学生深刻体验职业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十分必要。首先,体验职业的社会价值就是要通过大学生的职业实践提醒他们理解和认识自己从事的工作能给社会带来什么样的贡献,培育职业的社会认同感。其次,体验职业的个人价值就是要教育学生在职业的理论学习和实践中自觉自愿的将身心投入其中,体会发挥自己才能和优势后的职业成功,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职业能给自己带来利益和机遇的同时也会带来严峻的竞争和挑战。最后,在教育实践中,这些职业情感的培育很难通过框框条条的机械背诵以及抽象观点的宣讲而收获,这些传统方式缺乏实效性和针对性。不同专业对应的职业情感是具体的,各专业课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课堂上和学生实践中,分析职业行为可能遇到的道德事件,说明职业道德素养在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个人利益、组织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时发挥极为关键的作用,也可以通过大量实例来佐证自己的观点,如阐述会计信息失真、商业贿赂、伪造产品信息等职业失德行为的危害。

  2.在方法上强调“以人为本”,帮助大学生将个人发展的需要与职业发展的要求有机融合,培育大学生的主体性职业精神

  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本真在于对大学生“主体意识和主体精神”的回归。因此,培育大学生的职业道德首先要思考作为主体的大学生,他们的根本需求是什么,对于这个群体来说,什么才是最有意义和价值的,职业道德在满足他们根本需求,实现他们最高价值中将起到怎样非同寻常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告诉我们,经济社会的发展最终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对于即将踏入社会的高素质大学生来说,个人的发展更多的体现在未来事业的发展上,谋求生存、服务国家、建功立业、实现自我的社会价值才是最有意义的事。思政工作者应帮助大学生将个人发展的需要与职业发展的要求有机融合,强调职业道德在个人发展和职业进步中的关键作用,依据当代大学生的性格特点,突出培育“四种精神”即敬业精神、诚信精神、协作精神和吃苦精神。在大学生职业道德的培育当中,敬业精神是基础,最能体现出职业道德对发展经济、服务社会、造福民众等方面的重要功能;诚信精神是核心,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社会整体的精神文化素质,直接影响到国家经济文化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建立;协作精神是保障,在职业道德教育中培育学生的协作精神,既是对现代化大生产分工协作的一种呼应,也是帮助他们意识到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通过同心协力的合作,争取双赢、多赢,求得事业的发展是一种极其强烈的成功体验;吃苦精神是根本,意志力、忍耐性差的独生子女是大学生群体的主力军,大学生需要学会放下架子从基层做起,少讲条件和实惠,多讲实干和奉献,刻意锻炼自己吃苦耐劳的精神,以此作为打造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根本要素。四种精神的培养应成为大学生锻造自我的自觉行动,可以通过军事训练、社会调查、“三下乡”活动、参观考察、企业实习、民情体验、志愿者服务等各级各类主题活动和实践平台将四种精神融入到大学校园文化之中,成为一种稳定而持续的大学精神。

  3.在实践中紧密贴近社会现实,帮助大学生树立职业道德的精神典范,以校企合作为纽带构建体现职业特色的新型职业道德教育体系

  在道德教育中,典型示范、精神引领的作用十分重要。就培育职业道德而言,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组织丰富多彩的职业道德教育活动,引导大学生反思社会现象、领悟职业精神、形成积极向上、拼搏进取的职业使命感和荣誉感。例如,结合专业特点,组织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研讨会、辩论会或演讲比赛;聘请职业精英结合专业知识和技能对相应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进行有说服力的诠释;邀请英模人物、学校具有突出成就的校友和走出校门不久的优秀毕业生来校现身说法向大学生畅谈他们关于职业道德方面的心得体会;组织学生到一些管理规范、诚信度高、社会声誉好的企事业单位观摩、学习和实践,亲身感受从业者的职业道德和精神风貌;开展职业生涯再设计活动,将职业道德的实际内容融入其中,使自己的发展规划更加全面有效。

  当前大学生职业道德建设离不开校企合作这一重要平台,关键在于将企业的经典文化与大学的校园文化对接,以此构建体现职业特色的新型职业道德教育体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研究企业道德与社会责任的典型案例,吸纳优秀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如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回报社会的企业精神,平等、友好、和谐的合作意识等与校园主体文化思想对接。二是在企业物质支持和精英参与的条件下主办一些介绍企业文化和职业道德的刊物和网站,在教室宿舍的文化布置、实践工作的用品与服装设计、校园建筑的布局创意等方面考虑学校的专业特征和学生未来的职业特征,让学生潜移默化地体验职业感受和专业思想,努力营造形成良好职业道德的校园氛围。三是与优秀企业进行全面深层次合作,建设一流的实训基地和实验室,突出职业性、行业性和技能性等特征,全力培养一批深入企业或生产一线,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知识新、技能强的专业实训教师,为帮助学生培育良好职业道德提供一流的硬件条件。四是学习企业先进的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学校各方面规章制度,塑造良好的校园制度文化。职业道德本身就带有约束、限制、严格要求等内涵,有效的校园制度对大学生培养克己奉公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具有较大意义。

大学生职业道德3

  当代大学生是21世纪的开创者,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我们不仅要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拥有健康的体魄,还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如何加强当今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教育,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教育研究者必攻的难题,到目前为止关于道德修养教育还没有一个完整的科学教育体系。

  当今的大学生独生子女很多,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孩子需要什么就给什么,大多数父母忽视了对孩子们思想道德教育,造成一部分孩子自私、狭獈、唯我独尊的习惯。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宣传教育,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教育,特别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作为大学承担着培养四化建设所需人才的摇篮,在人才质量把关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未来的社会发展需要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在人才质量关上起着重要意义。高尚的道德品质并不是一夜之间就可以形成的。因此,我们要在大学期间学习科学技术知识的同时,也要学模范、创先进,不断提高我们自身的道德修养。 为了提高我们自身的道德修养和对现实状况的真实了解,我们经过的仔细的调查。调查结果:

  乱丢垃圾“丢掉了文明”

  教室生活中,一些学生乱丢垃圾不文明行为犹如校园里一道“绚丽”的风景!影响着学院卫生管理,乱丢垃圾看似小事,实则不然,乱丢垃圾不仅是一种不良习惯,也是缺乏社会公德的表现,事实上,乱丢垃圾不仅会影响校容校貌,损害校园形象,还会危害到学生人体健康,乱丢垃圾也给蚊子制造了“好的”环境,它们可以在垃圾中拼命繁殖后代,给同学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许多麻烦!良好的习惯是一种素质和修养,体现着学院文明的程度,“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只要同学们管好自己的手,同时监督好其他同学,才能让我们的校园更加美丽!下面请同学们来看一下其他同学的表现

  大学生道德观——节约粮食

  作为大学生,首先要树立“节约是社会责任”的道德观,众所周知,我们这个人口大国人均耕地仅为世界平均水平拥有量的三分之一,如果中国十分之一的粮食依靠进口,也是粮食市场将“崩溃”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资源的短缺和资源的严重浪费,低效利用并存。节约是我们每个公民的社会责任,我们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从自己做起

  无偿献血

  作为一名大学生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众所周知,血液是每个人的生命之源,也是维持一个人生存的必需品,现在每个医院里用来补充病人的血液是供不应求,许多急需要用血的病人难以找到合适的血液!当我走在大街上,经常看到一些无偿献血的巴士,也会看到少量的人去献血,我认为无偿献血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或者是“责任”,前几天,我们宿舍就有两位同学在校园门口献血了,我个人认为他们非常有爱心,我们应该向他们两位学习!

  课桌“文化”

  如今课桌文化越来越风靡校园,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当年在三味书屋中刻下大“早”字是众所周知的,他是为了警醒自己不再迟到而刻的,是一种励志的行为。而如今的80后、90后们却将其内含变味了。认为课桌文化内心世界的展示,一种特别的广告,一种时尚。在中小学的课桌上,“免费送号”、“打击小广告”等字,学生们只要有个同学在上面留言则后面便会跟随这其他反驳的话语。而在大学校园中的课桌上则刻着诸如“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是坠落人”、“成功就是成为最好的自己”、“就这样孤单一辈子”等,这都是大学生内心世界的心声。还有一些密密麻麻的蝇头小字,其内容均为数学公式、英语单词、政治观点、历史事件等教学内容,以方便自己考试。

  课桌文化虽然使的学生们展示了自己,但却是不可取的行为。使得洁净的课桌变得不雅观,影响学生上课使得学生上课不专心。而在课桌写着数学公式、英语单词更是一种不可取的使得学生变得懒惰不诚信,是一种不公平竞争的行为。 大学生考试作弊之我感

  大学生是什么概念,读大学是为了什么。当然,一般的人都会说 大学生是个知识份子,读大学是为了如何做人,如何社交,如何为自己的前途奋斗。 然艾,我看见大学生为了考试不挂科,通常都已作弊等等方式通过考试。我认为这种大学生,在学校读书只是为了应付父母,为了好玩。这是一种自私的想法。我对这种做法非常反感。这种人却在大学生中站一部分。我做为13级新一届的大学生。想问这一部分人作弊到时候。想想自己的父母拿钱等你读大学是为了什么。同时,我也对这一部分人说 读书是为了自己不要专门只想贪图享乐。我也希望志同道合的大学生劝劝自己身边的大学生“一起创造我们21世纪新大学生的作风” 。

  作为新生代的力量,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大学生的道德状况和思想素质将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成功,关系到能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高职院校学生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的重要环节。道德为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甚至会影响到大学生以后的发展方向。但是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观念是令人担忧的,在就业,经济,社会等方向的压力下。大学生的道德状况值得人们去思考。

  为了了解我们西北师范大学学生的思想状况和道德素质,人那个我们更加正确地认识自己,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会做人做事,遵纪守法 自我警醒 自我评估的能力。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20份,收回有效问卷20份,调查对象涉及校内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调查内容包括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素质以及个人道德素质。

  调查问卷分析:

  1、乱扔果皮纸屑,公车让座以及购物找零这几件事在生活中事随处可见的。作为一个有道德修养的大学生,理应事选“自己捡起来扔进垃圾桶”,“主动让座”,“会主动退还”。但是根据调查结果表明,有25﹪的人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甚至在第2题中还有5﹪的人选择“别人不让我也不让”,在第3题中有40﹪选择“不会主动让座”!所以,虽然现在大学生的道德已经较高了,对于奉献及住助人为乐等高尚品德有了较强的认同感,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要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道德素质应以细微处做起。

  2、大学生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道德价值取向,道德认知,心理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对于一个大学生未来的发展都是很重要的。

  问卷中有一题:“您对考试作弊的行为有什么看法?”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有35﹪的认为“反感,自己从来不作弊”,有20﹪的认为“为了考高分,可以理解”,甚至30﹪的人认为“总比补考好吧!”15﹪的认为“没什么大不了,我也干过”。第6题“你认为自己诚信度如何”,这道题中有65﹪的人认为“比较好”,30﹪的人认为“非常好”,还有5﹪的认为“比较差”。第5题“您对校园中的‘课桌文化’有什么看法?”,这道题中有50﹪的人认为“讨厌这种事”,25﹪的人认为“蛮不错的,有品味”,10﹪和15﹪的人认为“没什么大不了,我也干过”和“不是我做的,与我无关”。大学生的心理已经去想成熟了,但是对于事物认识不稳定行和矛盾性仍然不能忽视。当代大学生对于考试作弊问题虽然都有了正确的认识,但是仍然因为各种原因而作弊或作弊无奈与认同。这其实也与整个社会的一些不良风气影响大学校园有关。大学校园作为大学生过度到社会中人的一个平台,大学生很容易被不良风气误导,价值观很容易被扭曲,但是社会一些好的价值观也会对大学生起到良好作用这取决于大学生如何去选择。前几天,我们小组的两位成员去献血了。他们的表现令人敬佩。献血不仅对自身有好处,而且可以去帮助别人,这种精神值得弘扬。在此我们小组也倡导同学们积极加入到无私奉献的行列中,突现人生的自身价值。

  3、 大学生的道德取向,是社会道德的风向标,它的好坏可以直接反映出这个社会所存在的问题。第十题“目前我国公民的道德现状怎样?”此题中,35%的人选择“很好”,25%的人选“一般”,40%的人选择“不是”,60%的人选择“知识和思想品德一样重要”,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生读自己的道德越来越关注,希望自己以后可以成为一个德智兼备的人,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素质,但某些大学生并不关注自身这一方面, 一些学生将吃剩的早餐碎片扔在教室。即使是在学校禁止学生将早餐带进教室的情况下,所以,还是有一部分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有待提高。

  通过此次调查,以及对调查结果的总结和分析使我们更深刻认识到当代大学生所存在问题和不足,以及思想道德的重要性。他不仅关系到我们个人的素质问题和今后的发展,甚至还可能会影响到国家、社会的建设与发展。

  1 、对扔在垃圾桶旁的果皮,明明自己想去捡起来扔进垃圾桶,但是看到别人不捡,自己就不敢去捡;

  2 、大学生还处处在人生价值观形成时期.对事物认识有不稳定性,不全面性和矛盾性;

  3 、我国公民的整体素质不够高.,社会大环境对大学生从小的道德教育产生影响;

  4 、 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学校过分注重成绩,而忽视了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 5 、家长长期的溺爱,使当前部分大学生依赖性强,独立性差,承受挫折的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欠缺;

  6 、 就业体制的不完善及观念的落后,阻塞着大学生的就业渠道,侵蚀着思想道德教育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意见与建议:

  1 、大学生进行正面教育,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法制观;

  2 、 学校开展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将大学生的知识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3 、 思想道德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一个、两个人所能完成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