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小论文

历史,简称“史”,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活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研究和诠释。历史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文学家们如何书写历史,历史都以自己的方式存在,不可改变。历史的问题在于不断发现真的过去,在于用材料说话,让人如何在现实中可能成为可以讨论的问题。历史是延伸的。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

初中历史小论文1

  摘 要:

  对初中历史课程教学进行有效改革,不仅是提高目前历史课程教学质量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为学生创造更多发展空间,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必然措施。主要就现阶段初中历史课程教学的有效创新措施展开具体的阐述,希望对初中阶段历史课程教学局面的改善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多媒体;历史教学;有效应用

  就初中历史课程来说,是对学生综合素养以及人文素质进行教育的重要课程,同时也是课程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而就初中历史课程的开展现状来说,似乎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对初中历史教学进行有效创新迫在眉睫,下文将对具体的创新措施展开详尽的阐述。

  一、话剧方式的有效融入

  就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现状来说,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对教学内容提不起兴趣。针对这种情况,就现阶段的历史课程教学来说,教师可以采用话剧表演的方式对历史课程教学进行有效的革新。通常情况下的模式都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历史作用及影响”,在这种模式中,基本上已经构成历史话剧的几大要素,因此如果在初中历史课程教学中采用历史话剧的形式展开有效教学,对具体历史课程教学进行有效创新的话,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同时,对于丰富历史课程教学手段,改善现阶段初中历史课程教学质量都能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二、多媒体教学方式的有效应用

  通过上文的相关论述,我们已经了解到初中历史课程教学面临的主要现状,对其教学过程进行有效创新,除了上文中提到的话剧教学形式之外,还可对多媒体的教学方式进行有效的利用。可以结合教材的具体内容去收集一些相关的影像或者音频资料,将有关信息融入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将影像或者音频资料播放给学生观看,这样一来,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对接下来教学内容的兴趣程度和参与程度,同时还可以有效丰富历史课程教学的具体内容。

  综上所述,就现阶段初中历史课程教学的有效开展来说,教师应对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手法进行有效的创新,通过话剧的形式以及多媒体教学方式对具体的教学策略进行改革,从而提高相应的教学质量和效率;除此之外,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兴趣不断进行教学模式的探索,争取为初中历史课程教学改革作出应有的贡献和努力。

初中历史小论文2

  摘 要:在初中历史与社会的课堂建设方面,如何为学生营造一个高效的学习环境,从而激发其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提高课堂效率、改善学习效果就是广大初中的历史与社会教师必须深思的问题。将结合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对初中历史与社会自主高效课堂的构建加以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初中历史与社会;自主;高效课堂

  所谓的高效课堂,简而言之就是效果好、效率高的课堂教学。打造高效课堂,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高效的课堂环境,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改善课堂教学效果,更为重要的是这样一个充满活力和激励性的课堂环境,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一个高效的课堂环境往往就能够提供更多的交流和学习机会,随着学生与教师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和合作的频繁,学生的合作力、分享力也会潜移默化地得到提升。

  一、善于选择合适的教学切入点

  历史与社会这门课程的教学意义就在于让学生在历史回顾和了解的过程中获得现实的启发和教育,也即所谓的“以史为鉴”。有鉴于此,在初中历史与社会的自主高效课堂的打造中就要据此目标创新教学内容,注重将教材内容与社会实际相联系。所以,教学中切入点的选择甚为重要。具体而言,在初中历史与社会的课堂教学切入点的选择上要考虑以下两个方面。

  1.结合社会热点

  中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特别是对于社会上的新鲜和热点的事物更是如此。为了有效地引导学生将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加以思考,培养学生对历史与现实问题进行辩证观察和分析的能力,初中教师在历史与社会的教学中就应该有意识地结合社会热点问题,通过课堂上的师生交流和学生间的讨论,让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的意见和观点。总而言之,与社会热点和实际紧密相连的教学切入点能够体现新课标的要求,可以提升初中社会与历史教学的实际价值,为教学提供一个实际的社会立足点。

  2.联系学科知识和现实

  历史与社会学科和现实之间的联系是多方面的,是多维联系的。因此,教师在教学切入之时就要对这些复杂的联系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有意识地将其巧妙、恰当地加以衔接起来。在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时,教师应该培养学生从地理、历史、政治等不同角度思考解决现实问题的思维方式。

  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要学好一门课程,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具备对此门课程的兴趣。只有怀着兴趣,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去了解、去学习,才能不断地有所收获。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要想增强学生的学习情趣,一个最好的办法就是营造一个和谐的教学氛围。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课堂学习的乐趣,增强课堂教学的亲切感,从而有参与其中的满足感。如此,学生不仅会积极配合课堂教学,更能够积极主动地融入到课堂中,参与到与之相关的教学活动中,其对于该门课程的学习冲动和兴趣就自然得到了激发。简言之,就要提高初中历史与社会的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就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吸引他们的兴趣。至于营造和谐教学氛围的方法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一般来说,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努力。

  1.教师要放低姿态,做学生的学习伙伴

  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严师”形象,真正化身成学生学习的好伙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地去思考和探索。而对于学生在思考和探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则要给予合理的引导,决不能一味地纠正甚至是批评。如果教师真正把姿态放平,用真心去和学生交流、合作,学生自然也愿意和老师谈论自己的疑惑和问题。如此,在双方有效的沟通、合作之下,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自然就会大大提升。

  2.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

  很多历史问题都可以充满趣味性的方式加以解读,比如一些有趣的故事和问答。这些趣味性十足的故事和问题就可以有效地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调动他们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借助一些趣味性的故事和问题,不但能很好地切入到教学主题,更是能够营造一种良好的教学气氛,对于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都是很有利的。

  三、借助多媒体

  现代化的多媒体设备能够有效地协助教师开展课堂教学,因而任何教师都应积极地运用好这些设备,以提高教学效率,创造高效课堂。多媒体的利用是多方面的,既包括用于制作图文并茂的课件,又可以是用来播放影音短片,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而关键还是在于教师的善加利用。

  总之,打造初中历史与社会高效课堂的方式和方法还有很多,以上几点是笔者根据多年实践经验所总结的一些比较重要的方面,希望能给同行带来一点思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单中惠,朱镜人.外国教育经典解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xx.

  [2]丁晓腊.搭建历史与现实的桥梁:论初中历史教学中沟通历史与现实的若干方法[J].科教文汇,20xx.

  [3]光,陈启胜.构建学案导学模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xx.

  [4]王卫东,宋兆银.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实施探索[J].当代教育科学,20xx.

初中历史小论文3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有利于选拔人才,那种机会均等,公平竞争,择优录用的原则,达到了“学而优则仕”的境界,有利于中国古代的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科技发达,也备受西方人推崇对欧洲文官制度的确立产生积极影响。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说:“中国只有通过严格考试的人才能出任官职‘中国由那些及第的人治理者’,政治清明,经济繁荣。”

  科举制产生于隋朝,唐朝时得到发展,宋代得以完善。科举制的推行,打击了腐朽的士族的势力,符合庶族地主经济发展的趋势,适应了巩固国家统一的需要。科举制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也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稳定、政治清明廉洁。同时,也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唐朝学制完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也推动了宋代科技革新,使得宋代科技领先于世界。科举制度对中国封建社会达到高度繁盛发达起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新航路开辟以后,来华的西方传教士潜心研究中国的典章制度,不断向欧洲传递东方的信息。16世纪中期来华传教士克鲁兹在他的游记中把中国科举制介绍到欧洲。欧洲人了解到中国科举制度以后,都异口同声的称赞。16世纪的门多萨认为,中国是世界各国中治理得最好的一个,他把原因归于中国竞争性的科举制度,说中国通过竞争开放一切官职,从而利用了所有中国人的聪明才智。牛津大学教授纽曼说:中国行政制度是迄今为止存在于东方的无与伦比的优秀制度。他们认为科举制是一种出类拔萃的制度,值得效法。法国首先师承中国,在1791年进行了文职人员的考试,德国在1800年。1833年,英国确认了通过考试择优录用的原则,但直到1847年,英国某一驻外机构为聘任办事员,才进行了最早的竞争性的考试。1855年,英国成立第一个文官委员会、主持普通文职人员竞争性考试。1855年,英国颁布法令,使文官的竞争性考试正常化,英国文官考试制度最终确立。英国文官考试面向公众,定期举行,强调入选者必须备有良好的品行和确定试用期,与中国科举制度的形式非常相似。《大英百科全书》对英国文官制与中国科举制的渊源关系也有公允的结论:“在历史上,最早的考试制度出现在中国,它用考试来选拔行政官员,并对已经进入仕途的官员进行定期考核。”英国文官制吸收中国科举制的精华,又影响了欧洲其他国家。

  可见,中国科举制对中国乃至于世界都发挥其积极作用。中国的科举制是一种出类拔萃的制度啊!科举制最大的功,在于给草根平民出人头地提供了一条通道,为维护封建统治立下大功.剩下都是过了.反观我们当今社会,平民百姓当官到底从何渠道进入?连个游戏规则都没有了,老子当官儿子跟着当,老子种地儿子跟着种, 这还不如科举制呢!请诸位注意,我们同学们这些当官当吏的,可还是20年前高考制度的产物,那时还是科举制的残余,"学而优则仕"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