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提出,大学生创业就变得炙手可热,能够帮助更多有创业志向的大学生理性地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通往成功彼岸的职业道路。现就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统计,借鉴现有高校的成功创业创新的模式,在此基础上健全完善创业教育的体制路径体系策略,为高职院校能够顺利开展创业教育添砖添瓦。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创业教育
一、创业精神、知识和能力
只有在详细了解创业创新教育体系在建设、实施和完善的过程中涉及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之后,才能够让我们更加有目的,有方向的调查对当前高职院校创业创新教育质量提升有影响的关键因素。
(一)创业精神的缺乏
创业精神是指创业者的主观世界中,那些具有开创性的思想、观念、个性、意志、作风和品质等,创业精神对创业实践有重要意义,它是创业理想产生的源动力,是创业成功的重要保证。创业者要具备积极乐观的心态来面对创业过程中的困难和挫折,具备直面现实的勇气,具备坚韧不拔的毅力。然而,如今的大学毕业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所以他们表现出过分依赖,缺乏风险意识、自主适应性、艰苦奋斗和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并且对于挫折失败的承受能力弱,遇到困难挫折时急于否定自己、容易放弃,这就造成了创业精神的匮乏。
(二)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的欠缺
当代大学生教育体系下的大学生的学习范围覆盖面较为狭窄,造成创业只停留在空想状态,因此,大学生创业教育能够传授给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系统的创业所需的各类知识,诸如会计财务、管理学、企业法律、国家的各项针对性的优惠政策等。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创业者,是需要具备超强的个人综合素质的,毕竟大学教育很多都与社会实践脱节,导致大学生在大学学习阶段的综合素质很难培养,以至于盲目创业等不理性的行为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