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自主管理论文
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论文在形式上是属于议论文的,但它与一般议论文不同,它必须是有自己的理论系统的,应对大量的事实、材料进行分析、研究,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班级自主管理论文1
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基本上是以老师为主的,学生在老师的领导下循规蹈矩的进行学习和生活,这不仅不符合教育的目标,也不适应社会变快的发展步伐,我们必须加快高中班级的自主管理,改革班级管理模式。高中班级自主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应运而生,在教育改革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自主管理的现状,自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关于如何对该管理进行改进都做了相应的分析和探讨。
一、高中班级自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老师对班级的管理理念有待改善。从对教师的访问及调查中得知,部分班主任走向了两个极端:一方面,一部分班主任过分地夸大学生自主管理的作用,把班级完全交给学生管理,做一个班级的旁观者。另一方面,某些班主任忽视学生自主管理的作用,习惯于自己在班级中获得主导地位。就算班级实施了自主管理,但由于不放心等因素,班主任还是对这种所谓的“自主管理”进行干涉。而产生上述两种极端的源头还是教师对班级自主管理的理念老旧,使得学生在班级中自主管理不能实现。
2.老师对实现自主管理的策略有待改进。通调查和访问,我们得知大概43%的班主任对班级自主管理的知识了解甚少。因为班主任在高校其间几乎没有受到过班主任工作培训的专业知识,所以班主任只有通过实践中自学理论书籍、听取他人经验来获得他们所需的管理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班级管理学等知识。而这就很可能使班主任对于这些知识了解的不够透彻,造成要么是从形式上搞班级自主管理,要么就是自己无能为力,只能放手完全由学生来管理。综上所述,这些都直接影响着班级自主管理目标的达成。
3.学生自主管理意识没有形成。在对多个学校的学生进行调查后发现,学生没有机会参与班级制度的制定中,而且绝大多数学生也没有意识参与其中。从高一、高二的学生中调查发现60%的学生对于班干部是谁并不关心,而70%的学生并不愿意参与班干部管理学生,高三学生几乎不参与班级的自主管理。当被问及知道学生是班级的管理者时,超过56%的学生认为这些只是形式上的,而且觉得参与到班级的自主管理是一件麻烦事。综上可知,学生对于班级自主管理的意识及其淡薄。
4.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不足。学生具有自主管理的能力是实现班级自主管理的第一要素。大部分学生希望在自习时没有看见老师,这说明学生渴望有个相对独立的空间,但这独立的空间又需要老师给予一定的控制。经过调查发现,学生对于如何自主管理班级并不了解,甚至于部分学生从未有过想法,这都说明老旧的思想在他们脑海里根深蒂固。但打破枷锁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这需要我们学校的积极宣传和培养,使学生具有自主管理的能力。
二、高中班级自主管理策略的改进
1.转变老师对于班级自主管理的认知。加强老师对班级自主管理理念的认识,开展班级自主管理的教育工作,创新班级自主管理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明确学生是管理班级的主体,要以学生的角度来思考班级管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时,班主任在关注学生成绩的基础上还要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这当然就包括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随着班级管理理念的改善,高中班级自主管理就能更好的实施。
2.提高老师班级自主管理的能力。班主任的管理水平严重影响着班级自主管理的实施,而想要提高老师的管理水平,一是班主任认真学习班级自主管理的相关知识,而不是一知半解,并运用相关知识来实施班级的自主管理。二是老师在班级自主管理中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制定管理方案,不断地探索出新方法,从而提高老师的管理水平。通过组织活动等方式让学生了解自主管理的知识,使他们具有自主管理的条件。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中,使学生在管理中产生使命感和责任感。这样,学生自主管理的意识将渐渐加强。
3.加强学生自主管理的意识。当学生具有自主管理的意识之后,他们才会主动的去参与班级的管理中去。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意识的方法有很多。而重中之重就是学生要明确自己才是班级管理的主人,而这就需要老师不断的引导学生产生这种观念,使学生从老旧的思想中走出来,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自己要积极投入到班级的管理中,维护班级利益,建立集体荣誉感。然后,学生要多接触自主管理的知识。
4.提高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能力。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的强弱显著地影响着班级的管理。只有学生具有较高的自主管理能力时,班级的管理就会越来越顺畅。而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并非易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养成的。而是需要老师、学校甚至是家长的长期指导,使学生养成自主管理的习惯。其大概方法有以下几种:
(1)体验法。班级管理中的教育场景是多样的,而老师就要抓住这些教育场景,并让学生自行讨论,如当有学生违反校规时,让学生站在学校管理者、老师的角度思考问题,讨论如何解决问题。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自主管理能力。
(2)多岗位多人法。老师在班级中设置多个不同的管理者者职位,除却班长、学习委员等常见的班干部外,还可增加诸如心理委员、班级电器管理委员等。而且有的岗位可设置两个人,增加了班级的团结合作。通过多岗位多人法既整体增强了班级的管理能力又锻炼了个人的自主能力。
(3)角色互换法。该法就是让学生尽可能的在班级中轮换的担任不同的班干部,促使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如何管理班级,从而更好地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中去。而且学生在担任不同的班干部时,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更加了解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这样,在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不断轮换,逐步提高了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三、结束语
高中班级自主管理是符合现代化教育发展规律的,更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我们必须对其进行相应的改革和管理,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作为传道授业的主体,应在自主管理中发现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通过不断地实践来完善班级自主管理,学生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自主能力,共同使班级自主管理真正落实下去。
班级自主管理论文2
内容摘要:调查访谈显示:素质教育理念提倡十几年来应试教育思维仍大行其道,“一考分数定终身”依然桎梏着学生自主管理的手脚。教育的一切要从人出发,以人为本,分析人,关注人,发展人。家长、学校、老师要集中力量推进素质教育的真正落实。
关键词:高中生;自主管理;高考
目前的学生自主管理状况与上个世纪典型的应试教育环境下的情况差别不太大:干部或“露脸”起管理协调作用的同学优先选用成绩排名靠前的学生,成绩排名在后半的同学基本被排斥在外。现阶段形成的局面是:分数追捧没有上限,“不出事”的安全追求向“不做事”倾斜,自主管理的退却没有下限。全面发展沦为实实在在的空谈,学生的活力与个性遭到“好意”扼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整体上被不断弱化。学生成了学习和考试的“机器”,我们所实施的乃是“无人的教育”。提升高中生班级自主管理能力的主要思路
1.家长应放手让孩子参与日常生活,让孩子体认“在境遇中生长”
生活是最好的课堂,家长应放手让孩子参与日常生活,让孩子体认“在境遇中生长”,可实现每个学生的最大可能的发展,以引导学生自主管理能力顺利萌芽。日常生活、学习中的交往则是一种不着痕迹的自然的教育,且这种“隐性教育”对于“造就一个人”所产生的影响可能更加深远。
2.班主任要负责引导学生将班级自主管理活动落到实处
班级是学生提升自主管理能力的主要训练场。学生班级自主管理能力的提升需要班主任老师做大量工作。考虑到学生自主管理是一种专门性工作,可考虑尝试班主任专职化,专门负责学生的自主管理。给班主任指导的学生自主管理计工作量,且与上课待遇完全等同。即在工作量和待遇方面将教书、育人地位一致起来,避免厚此薄彼。
3.学校需创设良好环境,为学生班级自主管理能力的成长提供有利条件
从国内外学生自主能力培养活动中的成功经验来看,学校有意识地为铺设有利于班级自主管理活动有效开展的校园环境是提升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重要保证。”结合我国的教育实践来看,学校应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其一,学校应着重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学校的整体价值取向和校园主流风气必然影响到其中的每一名师生。实践证明,民主和谐相容共生的学校氛围比一味专制管控冲突的学校氛围更利于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成长。其二,因为班级和家庭是学生最重要的两个学习和生活场所。学校应建立通畅的家校沟通平台,为家长和班主任的沟通提供有效渠道。
4.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改革
高考及录取方式。“应试“和“分数”本身没有问题,问题在于教育阶段的人才选拔机制和就业阶段的人才选拔标准严重偏离。目前,全社会对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优劣对比认识得比较清楚,并在行动上有所体现。如考试命题方面以考查知识记忆为主要特征的“纸上谈知”,正在向考查知识运用能力的“纸上谈能”过渡;综合素质的测试正引导学生由“知”向“行”转变,旨在培养锻炼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校本活动正在积极探索中,高中生追求参与的志愿者活动、社区活动等社会化活动也以燎原星火式展开(尽管这种活动学校不组织、家长可代办盖章等事宜)。总体来说,“纸上谈知”不如“纸上谈能”;校本自主管理活动不如社会化自主管理活动。虚以应付的社会化实践不如学校家长共同组织引导学生参与的实践活动。家长包办代办不如孩子帮家长做事。目前,我们仍然主要依赖应试教育选拔着适合教育的学生,而“适合学生的教育”的研究和实践还在路上。笔者建议:切实改革高招录取方式:一年多次高考取高分,减轻应试压力;高校录取注重学习成绩的全过程评价,能力考察注重多项多面评价,自主招生公开透明公信力高,高分低能少能学生备受冷落———一旦这样的高考及录取机制形成气候,则应试教育的弊端可望一扫而空,学生自主管理活动必会遍地开花———鉴于高中生的年龄特点和升学任务,自主管理活动的开展原则上应以全面启蒙、必要体验为度,其积聚的潜能可待进入大学后充分释放。既然应试教育的指挥棒能够带来全社会对高分的崇拜,那么,高考及录取方式改革后纲举目张,学校、老师、家长、学生顺势而为———素质教育的指挥棒能带来自主管理路径下全体学生尽可能多的发展。
班级自主管理论文3
星期三下午课间活动时间,张雨欣同学在走廊不慎摔伤,膝盖磕开了一条一寸多长的大口子,顿时血流如注。可他却没有到仅有五米之遥的校医室进行伤口处理,却捂着伤口哭着跑到三楼办公室去找班主任老师。老师带他到医院去缝合伤口,鲜血一滴一滴落在往返的路上……作为一个老师,面对此景此情,你有何感想呢?好学、乖巧的学生往往深得老师喜爱。但也正是这样的孩子,他们往往存在强烈的依赖性,缺乏主见,缺乏独立意识。
仔细想想在班级管理中,学生的吃喝拉撒,班主任都得管,这种一手包办的管理方式很长时间都存在着,尤其是小学。自然这样的环境里出来的孩子就没有主见,依赖心强,遇到事情除了找老师就不知道怎么办了,显而易见,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是很难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生活的要求。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最好的教育是教学生自己做自己的先生。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是多么重要。作为一个班主任应该如何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呢?
通过学习和实践,我觉得下面的策略比较有效,提出来和大家商榷。
一、制定班级自主管理的目标,增强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
制订目标是任何管理活动的起始环节。目标是前进的方向,也是前进的动力。在班级管理中应设立合理的目标,让学生在目标竞争中不断进取。
接到新的班级,我会和全班同学商量制定班级奋斗的总目标:创设良好环境,形成健康向上的班级风貌。要实现这个总目标需要全体同学的努力,这就需要每个同学确定自己的个人目标。
个人目标如何确立呢?通常我会根据学校工作的安排把活动细化。如:比赛类的活动,学校一学期一般安排的有四次墙报比赛,四次洁、净、美班级环境比赛,四次主题班队会比赛,国旗下讲话评比,运动会出场仪式比赛,广播操比赛,书法比赛,艺术节上摄影美术比赛等等。按照学校活动安排,我就召集全班同学来商量,确定每次活动的负责人,根据实力确定我们在活动中能够取得的名次,要取得这些成绩所需要做好哪些准备,需要向哪些人寻求帮助等等。利用好这些契机,与学生一起制定目标,然后一起向既定目标努力,这样培养和激发他们的群体意识,使学生把自己的思想、情感、行为与整个班级联系起来,自觉地为创造健康向上的班风而努力奋斗。开学初定下的目标,学生开学初就开始着手准备,在各个阶段去落实完成。
目标给人的心理效应是:这是我自己的目标,我要尽可能地完成。因此,在设立目标时我是根据个人及班级具体情况设立跳起来能够摘到果子的可行性合理目标。比如在常规管理活动中,我按照周次来制定目标:一周不迟到、一周按照学校要求着装和佩戴校卡、队员标志、一周按照要求完成各科老师的作业,(确实不会做,或者有特殊情况不能完成需要有家长的反馈信息。)一周坚持做好一次值日生,一周坚持做到出操集队40秒之内安静整齐,一周坚持做好眼保健操,每个同学都有一张常规评比的表格,坚持做好记录。做不到的做到的都要登记。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通过记录掌握自己的表现,根据表现再给自己制定一次比一次有进步的新目标。有时一周一目标学生做起来比较难,有困难的孩子还可以让他一天一目标,一天一反馈,这样做起来难度降低了,孩子也就能够感受到做好这些小事并不难,而每一个小目标的实现都使他们产生自信心,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产生成就感。这样就激发他们朝更高的目标奋进,每个学生都有了自主管理的参与意识。但是坚持做好这些小事是需要有毅力的,坚持下来不容易,但是坚持下来了就会让自己感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感受到自己用自己的行为为这个班集体的建设做出的努力,体会到自己是一个有用的人。在形成习惯的同时也进行自我教育。
另外,我还在班级里面要求孩子们给自己确定一个追赶目标,比如每一次测验后,你看看自己的成绩,再看看你前面排名的哪一位同学,你们之间的差距是多少,下次你能不能赶上他。小学阶段虽然反对公布成绩和排名,我也反对把分数当作衡量学生水平的唯一标准。但是孩子们在当下这种依然以分数来选拔人才的制度下,我觉得不重视分数或者帮助孩子回避分数的观点也是不可取的。所以我会告诉孩子他前面和后面孩子的成绩,让他明白自己的目标是谁,他们之间的差距是多大,在差距不大的情况下,孩子们目标明确,就会有追赶的动力。有句话说得好:比赛就是动力,大家都有过这样的体验,有人追自己,自己跑得会快一点,自己被人追,自然也会跑得快一点,用尽全部的努力不就是做了最好的自己吗?如果每个人,每件小事都尽力去做,班集体怎么可能形不成健康向上的班级风貌呢?
在制定班级管理的目标中一定要让每个孩子感受到自己是重要的,是有用的。所以在制定目标的时候班主任只能够指导而绝不能包办代替,要由学生自主制订,这样就会符合他们的实际水平和需要。内容要具体化,有可操作性。同时制订的班级的教育管理目标要体现激励性。
二、创设班级自主管理的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参与兴趣
著名的教育家魏书生曾这样说过:班级像一个大家庭。班集体作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因此,建立好一个班级,要培养好一个班级的集体荣誉感。班主任要激发他们对集体事情的关注的热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营造自主管理的班级,就要激发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兴趣,让班级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
每个学生都渴望成功,都愿意自己在班内发挥作用,得到价值认同。所以班主任要尽量在班级设置明确的岗位让更多的学生在集体中担任责任、服务集体,从管理者的角度锻炼能力。除了班干部应属职责之外,我还设立了黑板清理师、讲桌清洁员、早读考勤员、路队纪律监督员、图书管理员、课间走廊红领巾督查员、两操督查员、课桌椅摆放督查员,甚至每一科的课程都有相应的纪律督查员等等岗位。尽可能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展示才气,获得成功的机会。让学生在发挥本身作用中,看到本身的价值,在班级中取得有利的地位,从而刺激引发其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具体安排时,我本着扬长避短,增强自信心,发掘同学的潜能的原则。如杜鲲洋同学工作能力强,有很好的表达能力,又能够在各种竞赛中取得优秀的成绩,我就专门开设了一个岗位叫做班主任助理,由她负责对班级干部的培训,负责召开班干部会议,及时指导各个部门做好工作,尽量学生的问题由学生们自己来解决。张语欣、周心悦同学画画水平很高,又有很强的组织能力,我就让他们负责每学期的墙报,他们不仅仅要把每次出墙报的同学按照好中差水平编组,还要给与墙报前的指导,包括主题内容、编排设计、色调的选用、墙报出好后还要进行评价,学生轮流出墙报,有了他们的指导,我是既省心又开心,因为孩子们一次比一次有进步,几年下来,好多同学都赶上老师的水平了!谷新研同学爱打闹,直接就让他担任课间值日生,负责课间走廊的纪律登记。冯婉琪早读不够认真,总是坐在教室里东张西望,早读班长可有意见了,反正老师在教室里,她表现不错,老师一走,就跟班干部对着干。于是干脆也让她也来做早读班长,冯婉琪当上早读班长了,立刻就有了展示的平台,通过锻炼,还在20xx年的旅游频道被录取担任春晚的小主持人呢!
此外,我还让学生主动挖掘班级岗位,看看有没有自己可以负责的工作,结果我们班曾维嘉同学实在是找不着岗位,没有他可干的事,让他自己找,结果人家告诉我说要负责垃圾桶。我说垃圾桶有什么好负责的,他说他要保证课间垃圾桶里没有垃圾。我说那不是每节课课间都得去倒垃圾吗?他说不用,人家一上任就宣布为保证班级良好环境,每人自己带个垃圾袋,课间不能乱扔垃圾,放学才可以打包分类放在垃圾桶。后来学校搞环保垃圾分类,我们班早就形成习惯了。多好啊!
考虑到学生需要,有部分岗位还采用了交替制和合作制。交替制即两个或几个学生轮流担任某一角色;合作制即两个或几个学生合作担任一个角色。这种方式,分工细致具体,颇受学生欢迎。不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锻炼和学习的机会,而且促使那些管理能力较差的学生参与活动,在集体活动中提高他们的能力,促进全班学生管理能力的平衡发展。
三、注重班级自主管理的指导,提高学生自主参与的能力
把班级还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参与班级的管理活动。但是学生并不是天生的管理者,学生的管理能力是需要在实践活动中锻炼出来的,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班主任老师的指导和帮助。
首先,竞选班干部。过去,一般情况下,班干部是由老师指定或由学生提名,然后投票产生。为了让每个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我在班上实行班干部竞选制,只要自己认为适合哪个职位或想担任哪个职务,都可以参加竞选,每人写一份演讲稿进行演讲,让其他同学根据演讲和平时工作能力对竞选者进行投票。通过参与竞选,使学生有了自我表现的机会。
其次,分工要明确。在班干部队伍地建设过程中。班主任所起的作用是扶持,帮助,指导班委会明确各个岗位的具体职责,参照魏书生老师的部分做法,联系班级实际情况,我帮助班委会确定的基本分工。如班长:负责班内全面工作,组织班内、学校的各种活动。副班长:协助班长和其他班干部的各项工作。体育委员;负责课间操的考勤,组织,检查,保证课间操、眼保健操的质量,组织各种体育活动。卫生委员:负责卫生值日的安排及大型卫生活动的组织、检查。纪律委员:负责考勤,及课间、自习、活动等纪律的检查,保证好的自习纪律。宣传委员:负责组织板报组出好黑板报,配合墙报小组的同学及时反馈评优结果。写好班会的标题等。科代表:及时收发作业,配合任课教师的工作,并把学习情况,作业情况等及时通报给任课教师和值周组的记录组长进行登记张榜等等。这一点很重要,每一个岗位的学生通过岗位职责就清楚地明白自己该管什么,该怎么管。
第三、增设值日班长。除了班长,还设立一名值日班长,值日班长是按座位每人轮流当一天,这一天内的职责就是和班长一起组织学生参加当天的各种集体活动,督促检查班级的各种日常工作。这种形式为每一个人提供了参与班级自我管理的机会和条件,锻炼了每位同学的能力,使更多的学生在班级管理活动中得到发展。
第四,建立监督机制。班干部竞选产生,值日班长轮流当,谁来制约他们呢?他们毕竟是小学生,不可能时时刻刻能管好自己。鉴于此,我在班上设立了监督岗,如果学生对班干部的工作有意见,可以进行投诉,由监督岗的成员进行调查处理。学生们中间发生的事情尽量让让他们自己去解决。既锻炼了能力,又使他们学会了工作的方法,更明白行使班级管理权力的同时,更感到一种责任,一种制约。
最后,在班上建立竞争机制。在班级里可以进行先进小组的竞争,在小组里可以进行先进个人的竞争,通过评选,可以为表现最优秀的小组及个人照一张相,并打印出来,贴在展示栏。没有竞争就没有发展,没有发展就没有创新。通过竞争使每个学生把自我管理看作是自己的责任,学生在竞争中既培养竞争意识,又提高竞争能力,养成学生自强自立,自信向上,坚韧顽强的品格。班级也会充满活力,充满朝气。
刚开始时,班主任要事无巨细手把手地教,讲清方法,讲清要求,有时甚至要以身作则,亲力亲为。基本要求基本方法都得要领之后,就要引导学生自己开动脑筋想办法管理好自己,管理好班级。在他们有困难时,班主任要暗暗地帮他们,为他们创造条件和机会。最重要的一点,要敢于放手,把班主任的权力下放,让负责相关工作的人大胆工作。只有全体学生都把自己当作班级的主人时,才会有班级之间的力争上游,才会有同学之间的你追我赶,学生才会真正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 魏书生也说过:管是为了不管。我坚信,只要我们有心去做,有心去培养他们,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一定会更强,当真正到达不用扬鞭自奋蹄这一境界时,我们也将体会到作为一个班主任是多么的幸福!
激发后进生进行班级自主化管理论文
班级自主化管理中班级的概念就包括班级内的所有成员,那么后进生是班级不可或缺的一员,在班级的各项活动中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在每个班级内后进生都会占着一定的比列,往往有的班主任会忽视后进生,这会给班级的各项工作增加难度,对班级的整体影响不容小觑。
每个学生都是班级的主人,前段生,中等生,以及后进生。要使每个学生都认识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自己在班级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离开自己,我们这个集体就是个不完美,缺乏斗志的集体,这样学生的责任意识会明显的增强。会考虑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会对班级产生影响,会或多或少关注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为班级争光添彩。
一、尊重和关爱
作为班主任要尊重和关爱后进生,这是最首要的前提条件。就是说,班主任对待后进生也要像对待其他学生一样,不能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后进生。尊重和维护后进生的人格,尊重他们的权利与义务、意愿和情感、要求和意见,要信任他们、关心他们,激励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缺点与不足,敢于改正自己,发展自己,在集体中健康快乐的成长。当班主任尊重和爱护后进生时,会引起师生的情感共鸣,其他同学对他们也会减少偏见,那样他们在自主化的管理中,也乐于进行自我比较,自我约束,促进自我的发展。
二、家访
家访是最有效也是最直接了解学生的渠道。通过家访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深层次的了解,引起学生的重视,同时也促进家长的重视,也可以使家长认识老师,了解学校;彼此信任,相互理解。特别对后进生的教育往往有其特殊的效果。通过家访,了解后进生之所以成为后进生的根源,然后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不会因为不了解而盲目教育导致一些难以预料的事情发生,当班主任对学生家访之后,在教育后进生的时候更加上手。
浅谈构建自主化班级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论文
随着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的发展,教育和社会的关系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保姆式”、“xx式”的班级管理显然不符合德育规律,更不适应现今的社会。综观当前的教育改革,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成为现代班级管理的重要追求目标,因为这达到了“管,是为了不管”的最高境界。作为一个班主任,应该更新教育观念,给学生创造自我发展、主动成长的机会和空间,让学生完成自己能够想到的事,让他们自主管理属于他们的班集体。那么,如何实现班级自主化管理呢?
一、构建自主化班级管理模式的基本条件
1.营造民主和谐的班级管理氛围
尊重学生是营造民主和谐的班级管理氛围的基本前提,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平等地与学生相处,应使学生明白他们虽然在知识经验上与老师有一些差距,但在这个班级中大家的地位是平等的,都有权表达自己的见解,都有权参与班级的管理;要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对于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同时,尊重学生的意见,使学生感受到班主任是在尊重他们的选择权利,感受到教师的期待和爱心,从而自觉融入到班级中去;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让每一个学生都认识到他们才是班级的主人,一言一行不仅仅代表自己,而且代表整个班级。
2.调动每个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
调动每个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使每个同学都尽可能的学会自我管理,并积极参与班级管理,才能实现班级的自主化管理。对于一些学习成绩优秀但缺乏参与班级管理热情的同学,要经常和他们谈心,帮助他们逐步转变思想观念,正确认识个体与集体的关系;对于那些因表现不突出甚至落后的同学班主任就要给他们创造自我表现的机会,并随时予以肯定和表扬,增强他们参与班级管理的信心。
谈高中班级的自主管理学科论文
随着基础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教育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成了教育科研的热点。班级管理作为学校教育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班风、班貌有重大影响,而且也影响着整个学校的教育。因此运用素质教育的育人理念.探索并实施班级自主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一、班级自主管理的特点
l、民主、客观 学生自主管理的班集体,应是让全体学生参与管理,参与全面管理,参与管理的全过程,即无论班级的大小事情都让学生参与决策、参与行动、参与评价,从而体现他们在班集体中的丰主人翁地位。做到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关心集体、热爱集体、建设集体,为班级建设作贡献。学生的自主管理应从事情的本身出发,更多地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等方面的情况,往往更符合学生的客观实际,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同时也更能体现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避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相反许多教师在处理问题时容易受平均分、升学分、合格率、升学率的影响,造成对问题的歪曲和处理问题的偏差,而缺乏针对性和客观性。
2、公开、公正 公开是实现民主教育的重要条件和手段。班级管理也应有相当高的透明度,以体现师生间、学生间的平等关系,从而赋予学生了解权和知情权,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建设好班集体。其中实施和推进班务公开是班级民主管理的必要举措。例如:班规的制定和具体细则,学生的奖励和惩处,学生干部的产生、分工和更换,操行的评定和评语,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牛干部的评选等,都应公开、透明。发动学生参加自主管理,做到原则公开、管理过程透明、管理结果受到监督。这种公开和透明,保证了班级管理的公正、公平,使学生参与班级管理、接受班级管理的自觉性得到提高,进而提高了班级管理的效益,促进班级建设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自主合作式班级管理论文
经常会听到班主任老师抱怨:现在的孩子难管,一个班级四十来个学生更难管,何况班级日常事务繁多,管了这头漏了那头。我曾经也有这样的烦恼,但是,自从参与了学校的小组合作的课题,将自主合作式模式带入班级管理,班主任工作顿时轻松又有效,而在自主合作式班级管理中,评价这一环节是“抓手”。
一、标准制定:民主产生达成共识
标准的制定是评价的基础,自主合作式管理的班级不同于传统班级,我们的标准都是由学生民主产生。每学期第一周的班会课上,我们将民主产生小组、个人评价的标准。我们几位任课老师都会依据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将他们分成若干小组,并根据学生的能力、性格制定好每一组的主持人(全面负责该小组的日常事务),班会课上由每一组的主持人带头,自主设计组名、组规、组训,制定组牌,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自主权和优势,也让学生产生深深的归属感。之后,组员在主持人的带领下,根据管理、学习这两方面设定加分和扣分的条例,我惊讶地发现:学生们想得远远比我全面、细致、周到。标准是学生制定的,自然比较贴近孩子,更是能反应班级日常管理生活出现的问题,这样的.标准,孩子们愿意接受,也心甘情愿地接受,民主制定评价标准,既充分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归属感,又发展了学生的管理能力,班主任老师何乐而不为呢?
二、落实跟进:满足内需关注差异
美国犹太裔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一书中提出的需要层次论,将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即马斯诺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理论之一。其中最高端的需求是自我实现需求,这也正告诉我们了一个人的外在表现跟他的最高需求是直接相关的,学生亦是如此,在班级小组合作管理中要落实评价,就要让不同的学生的不同层次的需求都得到满足,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得到实现,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我们班级里,在小组合作管理的基础上实行“我的地盘我做主”的自主管理和评价方式。每一组的学生在主持人的带领下,大家一致商议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及需求申请另一块地盘,有的组相对来说能力比较弱,他们就会申请简单的,比如说黑板、窗台;有的组相对而言能力强了一点,他们可以在允许的范围内申请班级管理,比如说四人一小组负责班级早读,四人一小组负责班级板报、学习园地等等。如果有两组同时选择了一个内容,那么允许两组组员良性竞争、轮流分管,在这样的氛围下,老实的孩子会特别起劲而且负责;那些平时善于偷懒、调皮淘气的孩子迫于面子不得不参与到选择与劳动中。同时,在老师和值日班长以及主持人的督促、评比下,他们的管理水平也会不断提升,班级的日常管理也蒸蒸日上。现代教育理念提出: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发展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生活、学习中更大程度的张扬和展现自己的个性,同时关注差异、尊重差异,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自身发展的方式,促进他们最大限度的发展。班级里面的俊豪孩子,按照我们常规的评价标准是班级里的尾巴了,一个彻彻底底的学困生,对学习已经产生了厌恶之情。但是我用“勤劳”这尺子发现了俊豪的闪光点,挖掘了他的价值,在小组合作管理,这种特殊的管理模式下,他为自己寻得了一片别样的舞台。二年级开学初,我们按照惯例,将学生根据能力、性格等等分成了四人一小组,并且要按照惯例落实岗位到每一位孩子身上,轮到“生活小助手”这个岗位时,只有俊豪把手举得高高的,这个活儿确实吃力不讨好,看着俊豪那么卖力地争取,我也只好让他试试,心里还心存顾忌:每天俊豪学习这么忙,他有时间完成么?事实证明:我错了。这位小助手是三个学期以来班级里最认真的,每天每节课的下课总会看到俊豪卖力地在排他们小组的桌子,而每节课的下课,他们组的孩子总是在俊豪的提醒下喝水,铃声响的时候看看他们小组,没有一位孩子不做好课前准备。我忍不住在全班孩子面前表扬他,在我的表扬和同伴的羡慕下,俊豪似乎找到了他的存在价值,逐渐活泼、自信,这份难能可贵的自信使他更好得融入课堂、融入集体。
高中班级自主管理问题及改进论文
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基本上是以老师为主的,学生在老师的领导下循规蹈矩的进行学习和生活,这不仅不符合教育的目标,也不适应社会变快的发展步伐,我们必须加快高中班级的自主管理,改革班级管理模式。高中班级自主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应运而生,在教育改革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自主管理的现状,自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关于如何对该管理进行改进都做了相应的分析和探讨。
一、高中班级自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老师对班级的管理理念有待改善。从对教师的访问及调查中得知,部分班主任走向了两个极端:一方面,一部分班主任过分地夸大学生自主管理的作用,把班级完全交给学生管理,做一个班级的旁观者。另一方面,某些班主任忽视学生自主管理的作用,习惯于自己在班级中获得主导地位。就算班级实施了自主管理,但由于不放心等因素,班主任还是对这种所谓的“自主管理”进行干涉。而产生上述两种极端的源头还是教师对班级自主管理的理念老旧,使得学生在班级中自主管理不能实现。
2.老师对实现自主管理的策略有待改进。通调查和访问,我们得知大概43%的班主任对班级自主管理的知识了解甚少。因为班主任在高校其间几乎没有受到过班主任工作培训的专业知识,所以班主任只有通过实践中自学理论书籍、听取他人经验来获得他们所需的管理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班级管理学等知识。而这就很可能使班主任对于这些知识了解的不够透彻,造成要么是从形式上搞班级自主管理,要么就是自己无能为力,只能放手完全由学生来管理。综上所述,这些都直接影响着班级自主管理目标的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