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论文

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它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其中部分组成可有可无。

爱国主义论文1

  回忆是一件快乐的事,因为快乐的时候才会回忆,痛苦的时候一般都在现实里徘徊。最近结识了一个朋友,也是一个热血青年,看得起我,和我谈了一些国家历史和政治什么的,谈完以后我很自豪我能说那么多不切实际的话,因为我向来是一个不切实际的人。

  我的不切实际从初中开始。初中以后我忙着思想斗争,我曾经自不量力的谈文学,说国际,品历史,耍文字,这是一个坏毛病,坏毛病通常遵循惯性定律,所以一直到现在,我仍然是一个自不量力的人。

  最自不量力的,是说了几句振奋人心的古文,什么“千古中华”,什么“国家复兴之际”,看一看中央新闻资讯,就自定义为爱国了。 我也曾经被说迂腐,被说空谈误国,被说小辈大话满天飞,但我一直保持热血地走过我的青春,或者说走过我的初中。

  西方人曾经笑话过“爱国主义”,我也曾笑话过西方人。西方人将“个人主义”抬高到国家之上,初中的我是一个不爱西方的人, 不爱,甚至是恨,是鄙视。我自以为,不爱国,无以立,不爱国,毋立于中国。史学界把中国的文化内核归为群体制度【群体本位主义,群体高于个人】,西方则立足于个人本位主义【个人高于群体】。因而中国盛行爱国主义,有其文化因素。

  以前我信仰的是纯粹的爱国主义,也就是不管三七二十一管你美国日本做了多少对的事反正只要中国开口中国一定是对的,仿佛非我族类, 其言必不对。纯粹的爱国主义带给我的,就是瞧不起资本主义,但我也不能说社会主义有什么好的,只不过我认为资本主义国家”非我族类“,所以其制度必低劣,于是我俨然成了纳粹德国只具有一个睾丸的希特勒,自以为是高贵民族。当然了这和我们现在说的”我们中华民族是几千年的伟大民族“这种激励人的话不一样,高贵有不平等性,伟大没有,因为人人都可以说自己伟大。

  现如今,我已经不轻易地说自己爱国了,一来口说无凭,二来空谈误国,三来我接受了西方文化。其实我时时刻刻都在接受着,大家都是,谁不是呢。任何一种二元论思想都必须被摒弃,什么是二元论?就是”非此即彼“,”不对就一定错“,就像说不是男人就一定是女人一样。事实证明,并不是如此,不是男人,也不一定就是女人,可以是一个阴阳人,也可以是一个女性化的男的。 所以任何一个国家不能存在单一制度,就像现如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融合一样,我们有计划经济,也有市场,美国有市场,现在也实行国家干预经济,就是这个道理。

  更何况,爱国主义不一定就是国家高于个人的群体本位主义,因为彻底的个人本位主义意味着——每个人都懂得捍卫自己的权利,也就知道个人权利的重要性,也就会关怀别人,体谅别人,而人人友爱,而小康,而社会主义,而共产主义。当然了,共产主义是不可能实现的,但伟大的理想就是如此,探索不可能实现的东西,以无限接近它,就像计算圆周率一样。

爱国主义论文2

  爱国主义是一个妇孺皆知、耳熟能详的词语,也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而又复杂的概念。目前,我国学术界对于爱国主义内涵的理解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认为,正确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应该在理性分析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回归本真,从爱国主义所处的关系和系统中,正确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

  一、爱国主义内涵的研究现状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于爱国主义内涵的理解是比较多的,总的说来,主要有以下几种代表性的观点。

  “情感论”。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一直把列宁在《皮季利姆?索罗金的宝贵自供》一文中对爱国主义的阐述作为爱国主义的“精辟定义”, [1]本文把这种对于爱国主义内涵的理解概括为“情感论”。

  “主客体论”。所谓“主客体论”,就是从主客体视角对爱国主义的内涵进行理解和概括。有学者认为“爱国主义既有主体又有对象,主体就是爱国者,对象就是祖国。我们既要从主体的角度,又要从对象的角度,来共同解释爱国主义的丰富内涵。”

  “词语解释论”。对于关键词语进行逐一的解释,往往是解释内涵的一种比较常见的方法。同样,也有学者从词源学的角度,对于爱国主义的内涵进行了概括。我们把这种观点,统称为“词语解释论”。

  “序列质论”。还有学者从“序列质”的角度,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这种观点称之为“序列质论”。有学者认为“爱国主义具有由低到高、由隐到显的三级序列质的内涵,这就是一级情感质、二级意识质,三级行为质。这三级序列质通过实践反过来凝聚为爱国主义的根本质。”

  总之,上述几种爱国主义内涵的概括都有一定的长处,同时又存在着一些缺陷与不足。我们认为,应该从爱国主义所处的关系和系统中正确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

  二、爱国主义是一个关系范畴

  爱国主义是只有人类和人类社会才具有的一种社会意识和社会现象。因此,爱国主义首先是一个关系范畴。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应该从爱国主义的关系项入手。

  爱国主义的关系项,就是“谁爱”和“爱什么”的问题。“谁爱”,就是爱国主义的主体;“爱什么”,就是爱国主义的客体,即爱国主义的对象。

  很显然,爱国主义的主体是人,通常主要指个体(团体)。爱国主义的主体具有一定的主体性,主要通过“爱”体现出来,并且具有依次递进的三个层次:爱国情感、爱国觉悟和爱国行为爱国主义之“爱”的三个层次又是一个紧密联系的系统。爱国情感,是产生爱国觉悟和爱国行为最基本的前提条件。爱国觉悟,是爱国情感转化为理性爱国行为的纽带和桥梁。爱国主义之“爱”的最高层次也是最终归宿,就是爱国行为。爱国情感、爱国觉悟都是为爱国行为所做的准备和铺垫。

  爱国主义的客体,就是爱国主义的对象——祖国。祖国与国家是两个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的概念。祖国具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祖国”包含三个层面的相互联系的涵义。一是指一定区域内的土地、山河、海洋等自然风貌和矿产、森林、物产等自然资源所构成的国土;二是指由共同的经济生活、语言文化、社会心理、历史传统等纵横交织的社会关系紧密联成一体的国民,以及由这些国民所创造的文化;三是指国家,即实施阶级统治的强力政治机构。而狭义的“祖国”仅包括前两方面的涵义,即由自然风貌和自然资源所构成的国土和在这片国土上世世代代生存的国民及其所创造的文化。

  爱国主义的主客体还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一方面,祖国的安全稳定、繁荣发展离不开每一个国民的爱国行动。只有每一个国民都自觉、自愿、积极地为祖国的安全稳定、和平统一、繁荣富强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祖国才能长治久安并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另一方面,作为社会共同体的祖国,也应该积极为每一个国民的生存发展创造一切有利条件,从而吸引每一个国民“爱”它,并愿意为之奉献一切,包括最宝贵的生命。目前,我们在对国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比较强调国民对祖国的忠诚和贡献,而对于祖国也是爱公民的这一点则强调得不够,这一点在以后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爱国主义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正确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还应该全面把握爱国主义的系统。爱国主义之“爱”、爱国主义之“国”以及爱国主义之“主义”都充分体现了爱国主义内涵的系统思想。

  爱国主义之“爱”的系统质,前文已有较为详细的论述,此处不再赘述。本部分主要论述爱国主义之“国”的系统质和爱国主义整体的系统质。

  爱国主义之“国”的系统质。具有 广义、狭义之别。爱国主义之“国”的广义的系统质,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这段历史时期,并且主要表现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就是热爱祖国的自然风貌和自然资源所构成的国土;第二个层次,就是热爱生活在祖国这片国土上的世世代代的国民及其所创造的文化。第三个层次,就是爱国家。 爱国主义整体的系统质。不仅爱国主义之“爱”是一个系统,爱国主义之“国”是一个系统,而且爱国主义作为一个整体仍然是一个系统。爱国主义之“爱”与爱国主义之“国”这两个子系统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爱国主义之“爱”的系统运行直接影响爱国主义之“国”的运行。一个没有爱国情感、爱国觉悟的人,是不会产生爱国土、爱国民和爱社会主义国家的爱国行为的。同时,爱国主义之“主义”也具有“系统”之意。“主义”的初始意义是指对客观世界、社会生活及学术问题等所持有的系统的理论和主张。“爱国”与“主义”组成了“爱国主义”这个新概念,这个概念本身也是一个系统。

  综上所述,爱国主义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概念。爱国主义是处理个体(团体)与祖国关系的一种范畴。从主体来看,爱国主义是个体(团体)的爱国情感、爱国觉悟和爱国行为的有机统一。从客体来看(特指社会主义时期,针对祖国大陆的公民而言),爱国主义还是爱祖国的自然风貌和自然资源所构成的国土、爱祖国的国民及其所创造的文化和爱社会主义国家的有机统一。简言之,爱国主义是个体(团体)对于祖国所形成的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始终如一的高尚的思想或精神。爱国主义者高于爱国者。

爱国主义论文3

  【摘要】校园文化是全体师生员工在特定的校园环境及长期的工作中共同创造的,即与社会和时代发展密切联系又独具特色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及其过程,其中主流文化占主导地位,非主流文化属从属地位,非主流文化中有优有劣,必须用爱国主义教育加以引导,使非主流文化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校园文化;非主流文化;爱国主义教育オ

  校园文化是全体师生员工在特定的校园环境及长期的工作中共同创造的、即与社会和时代发展密切联系又独具特色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及其过程。它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可分成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两部分。主流文化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大学生文化。主流文化在校园文化中占主导地位,它影响并支配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标准和行为方式。非主流文化则在校园文化中处于一种非主导的地位,相对于主流文化而言的一种易于流行的次文化或亚文化。它同样影响并支配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标准和行为方式。

  一、校园非主流文化的表现形式

  1、非主流宿舍文化

  宿舍文化既是校园文化的折射,又是家庭文化的反映,更是社会文化的缩影。健康向上的宿舍氛围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宿舍是学生们平均一天呆最长时间的地方。宿舍是学生近距离交流思想的场所。但因宿舍本身还具有一定的隐私性,也有一部分学生把它扩大成自己的领地,不讲卫生、打麻将、喝酒、大声喧哗不顾及其它同学,破坏了宿舍文化。

  2、非主流网络文化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网络已成为人们快速、便捷获取信息的通道。网络文化也随之产生。据中国互联网络中心发布的统计布告,在校大学生上网的比例接近50%,现今的大学校园可谓是“无人不网”,给学生提供了查阅资料、抒发情感的平台,网络文化在此孕育而生,但也带来了一些网络的毒害,如:互联网游戏、网络色情、聊天贴吧无聊颓废的贴子。

  3、非主流手机文化

  在当今社会,大学生要想拥有一部手机已不是什么难事。手机原是远距离人与人交流的工具,但自从手机开通短信服务后,手机文化也悄然而生,在学校课堂上、马路边到处都可见一些埋头做“拇指运动”的学生,手机已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4、非主流音乐文化

  音乐是一门具有教育作用的艺术,好的作品能带动人、鼓舞人、激励人、教育人。而当今的校园里较少听到弘扬爱国的、积极向上的、传统和主流的歌曲。充斥在校园内的都是一些如《背叛》、《亲亲》、《今天我要嫁给你》等流行歌曲。这些宣扬情爱的歌曲对于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是不利的,影响着大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

  5、非主流商业文化

  广告业迅猛发展的今天,各种商业活动充斥着城市的各个角落,这股风也刮进了校园。各种晚会、活动拉赞助,企业纷纷来冠名、宣传,学校的墙上常看到小纸条,招合租、寻“枪手”、租“钟点房”。“商机”不断在学校里出现。

  6、非主流校园恋爱文化

  现在校园恋爱已不是什么罕见的事,“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有许多大学生从大一起就开始了自己的恋爱旅途。对于他们来说“大学是恋爱的天堂而不是学习的乐园”。恋爱本身无可厚非,如果双方在学业上能相互促进、相互监督也不是坏事,但现在校园常看到,食堂里,你喂我一口,我喂你一口的情侣,学校主干道上也有热情拥抱的恋人。

  二、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它在各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基础上产生,随着历史的发展,又反过来给予各民族的历史发展以更大影响。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这种感情集中表现为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表现为人们为争取自己祖国的独立富强而英勇献身的奋斗精神。它是一种伟大的凝结力和向心力,是推动各民族向前发展的巨大精神力量。

  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基础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时也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这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的。该《意见》强调要“深入开展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开展各民族平等团结教育,培养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树立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要把民族精神教育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在时代和社会发展进步中汲取营养,培养爱国情怀、改革精神和创新精神,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因此,加强和改进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就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爱国主义教育对非主流文化的渗透

  如果说校园文化是一道菜肴的话,主流文化就是校园文化的主菜,那么非主流文化则是佐料,它对主流文化起到一个补充、添色彩的作用。非主流文化虽然有优有劣,但丰富了校园文化,使之与社会联系的更加紧密。如何用爱国主义教育加以引导、渗透,使非主流文化向正确的方向发展,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1、弘扬民族精神,融入校园非主流文化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是民族文化的最本质、最深刻的体现。五千年华夏文明铸就了璀灿的中华文化,也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它是维系着中华民族长期统一和延续,它激励着全民族奋发有为,促进中华民族前进和发展。作为高校的政治工作者,要把民族精神带入校园非主流文化中,如在校电台多播放一些富有时代、民族精神的歌曲,经常开展一些宣扬民族传统、民族文化的活动,更大力度的弘扬民族精神。

  2、加强爱国思想品德教育,竭力控制劣性校园非主流文化的自由蔓延

  (1)加强“两课”教育,为校园非主流文化确立正确方向。教师在“两课”教授过程中结合学校工作实际,研究当前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特点,不断的改进“两课”教学,拓宽教学的模式,不再是单一灌输式教学,而是多层面、互动式教学。发挥“两课”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用马列主义来武装学生的头脑,特别加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培养和教育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只有这样,学生在非主流文化的影响下,才能分辨是非,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2)爱国主义教育从课堂走入生活,走入校园非主流文化。爱国主义教育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传授,将爱国主义教育带入学生的生活中,使爱国主义不再是单纯的理论,而是实实在在的、摸得着看得见的东西。

  在校园里广泛开展爱国主义宣传,如定期观看爱国题材的影片;定期组织学生瞻仰烈士陵园;定期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宿舍、班级的形式开展爱国为主体的讨论、学习、研究,使爱国主义生活化、平民化、融入校园的非主流文化中,爱国不再是空谈。

  【参考文献】

  [1]陈慕真,高校非主流校园文化透析.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xx.4.

  [2]杨学峰,关于校园非主流文化的思考.湖南商学院学报.20xx.10.

  [3]张捍东黄伟良,高校非主流文化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与对策.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xx.2.

  [4]叶云明,非主流文化对校园文化安全的影响与应对.中国成人教育.20xx.7.

  [5]龚世星江立成,论高校校园非主流文化新视野.东南大学学报.20xx.7.

初中美术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渗透的探析的论文

标签:美术学毕业论文 时间:2021-04-24
【yjbys.com - 美术学毕业论文】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是美育的基本途径之一,同时也是中学美术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根据美术教学以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为主的特点,在中学美术课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主要包括:欣赏课和技法课,即通过欣赏美等审美教育和表现美等课业实践来实现,开辟一个贯穿爱国主义教育与继承发扬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相结合的教育新天地。在美术教学中,努力挖掘德育内容,恰当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则会振奋学生的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觉悟。

  笔者通过多年的美术教学研究,认为要想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渗透,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了解美术史,培养民族自豪感

  我国美术有着悠久、辉煌的历史,它的每一发展历程都闪耀着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光辉。中国美术为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世界文明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无论是绘画、雕塑,还是工艺美术,都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和青睐,受到各国人民的高度赞扬与评价。

  在美术作品欣赏的教学中,可通过参观、讲解美术作品,让学生了解美术的历史,并认识到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对人类的'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做出的伟大贡献和杰出成就,借此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从而产生学好美术的强烈动机,树立为人类文明做贡献的理想。

  二、利用我国著名画家的事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美术欣赏课中,结合欣赏革命历史名画,可适当介绍画家的故事,介绍他们为追回国宝而不惜重金、倾囊借债的爱国行为,不为高官厚禄而移其志的民族精神,扎根生活、反映工农火热斗争的革命热情及推陈出新的创造精神等。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美术知识,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对人民艺术家的敬仰和爱戴,进而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熏陶。可供美术欣赏课选择、介绍的艺术家主要有任伯年、高奇峰、徐悲鸿、齐白石、张大千、刘海粟、黄宾虹、潘天寿、丰子恺、华君武、廖冰兄、丁聪、古元、王式廓、董希文、罗中立、周思聪、关山月、傅抱石、叶浅予等。除了在课堂教学中恰当渗透德育内容外,还可以利用第二课堂,通过召开故事会、搞知识竞赛等课外活动形式进行。

爱国主义教育论文

标签:教育毕业论文 时间:2020-11-25
【yjbys.com - 教育毕业论文】

  【论文摘要】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从传统文化中学习忧患意识,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本文认为,增强中学文言文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需要从提升教师的文言文素养、在文言文中培养学生的忧患爱国意识以及把握正确的策略方法三个方面着手,才能达到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求。

  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制定,为中学语文人文精神的提升奠定了基调:“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而实现的基本途径在于“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利用传统文化特别是课本中的文言文,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已是当今中学语文教育的重中之重。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要求,放在首位的是爱国主义情感。爱国主义,作为人类的一种高尚情感和精神品格,常常表现在许多爱国诗人、文人的作品之中。忧患是表,爱国是本,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正是爱国爱民的爱国精神。教师应该在文言文教学的过程之中,引导学生体会作品中的忧患爱国意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1.提升教师的文言文素养

  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语文教学则更加具有艺术特性。通常而言,教师自身人文素养不高,是制约语文人文教育改进提高的瓶颈。在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应该是主导者,去激发、调动学生的审美热情和独创冲动。实现这一要求的前提条件是教师自身应该充分理解文言文中作者要表达的爱国精神的实质性内容,才有可能在教学过程中感染学生。比如,在讲授杜甫《春望》这首诗的时候,教师应当了解,杜甫深受儒家思想影响,一直坚守着“仕不可不弘毅”的传统的士人精神。而“安史之乱”的时代背景,使得他对国家的命运充满了忧患,并以安定国家为己任。因此,当国家危乱的时候,他会“济时敢爱死”,立志“再使风俗纯”。教师只有在这样深刻理解作者爱国意识的前提下,才能明白杜甫与三春花、鸟移情共感的人文背景,感动自己,从而引导学生领会“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惊心动魄,凄呛销魂。而在讲授这一文本的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回忆《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剑外忽闻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的诗句,体会作者既因国事而忧,亦为国事而乐的完整爱国情怀。在古文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一切教学活动的实施,都离不开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一旦缺乏对人文精神的体悟,教师的教学就会常常易带匠气,难以迸发出创造的激情,也无从感染学生,领会课程教学中的人文精神。语文教师的人文修养包括知识的积累程度、审美的感受力度、创造力的提升程度等,加强文言文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全面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势在必行。

爱国主义教育美术教学论文参考

标签:教育毕业论文 时间:2020-11-22
【yjbys.com - 教育毕业论文】

  一、在向学生传授美术技法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学习美术不仅仅停留在欣赏的层面,还要让学生懂得基本的技法,进行创作的实践活动。只有学生参与了课堂实践,或者是走出了教室,走向了生活,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临摹,进行创作,才能掌握中国传统美术的技法,形成基本的技能。让学生对美术作品物象的理解,必须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兴趣和爱好是学习好美术的基础,有了这兴趣和爱好,学生就会跟着教师去临摹,去感悟,去体会。这个过程就是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过程,也是激发学生爱国之情的过程。让学生临摹,教师必须根据教材安排好学生的实践活动。每一次的活动都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时机,教师要把握好时机结合教材的内容,或者学生的作业,适时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其实,绘画的题材、用料和技法都有民族的特点。它表现了我们民族非凡的创造力,是任何一个民族所无法比拟的,仅凭这一点,就足以引起我们的自豪,让我们为之骄傲。在布置作业时,我们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国画。

  中国画历史悠久,流传至今,依然是中国绘画的主要内容,保持着恒久的魅力。教师可以抓住材料的特点重点介绍,就题材的多样性重点展示,就技法的独特性当堂演示。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是一个好办法。如在辅导某一作品临摹或某一实景写生时,教师可围绕作品外在形式的美,围绕其写生场景,结合直观演示向学生讲解中国画艺术特色及其技法特点,着重指出中国画十分重视对事物本质的表现,讲究形式美;塑造形象以线条为主,尤其重视用笔用墨;构图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也不受焦点透视的'束缚,并十分注意画面空白的运用;同时强调文学、书法、篆刻与绘画的有机结合;在创作过程中,从观察生活、研究事物到表现形式上都有它独特之处等要点。通过这样的讲解,使学生对中国画艺术特点有较深的认识,便于学生从艺术角度来加深理解、掌握传统绘画的表现手法及技能技巧。中国画技美妙多姿,学生一定会为此而感染,为它的艺术魅力而折服。学生热爱的艺术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就会主动地去欣赏优秀的作品,临摹优秀的作品,从中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

浅析音乐课堂中的爱国主义教育的论文

标签:音乐学毕业论文 时间:2020-10-30
【yjbys.com - 音乐学毕业论文】

  论文摘要: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智慧的结晶,音乐最能体现的是民族自身最宝贵的财富。一个民族的音乐所涵盖的情感和精神,往往就是这个民族的灵魂和思想,是这个民族智慧的发源地。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精神教育的主要阵地,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的基本任务之一。音乐教师在教学中要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教学目标之一,贯穿于音乐教育之中,以音乐来陶冶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论文关键词:音乐陶冶学生爱国主义情操爱国主义教育

  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不仅体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而且是鼓舞人们建设祖国、保卫祖国,为祖国贡献一切的强大的精神力量。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应该责无旁贷地把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中,使他们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

  1用音乐来陶冶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音乐是历史的产物,跳动着时代的脉搏,记录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欣赏音乐,可以准确地让我们去理解作品,在音乐课的教学中,注入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是新课改的要求。

  中华民族素来就有热爱祖国的优良传统。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表现爱国主义的音乐作品真象满天的繁星一样,数不胜数。如何利用这些丰富的文化瑰宝,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是摆在每一位音乐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一方面选择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同时又有很强的思想性,能培养学生美感的优秀作品。另一方面教师要精心挖掘教材的内涵,并充分揭示作品中丰富的内容及艺术形象,才能使以音乐之美来陶冶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的目的得以实现。

教学课堂与爱国主义教育的论文

标签:教育毕业论文 时间:2020-10-29
【yjbys.com - 教育毕业论文】

  众所周知,德育工作贯穿于中学时期的整个教学与管理中,并且渗透到各门学科的实践应用中。教师通过课堂不仅向学生传播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传播知识向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大家都知道,我们教育是为社会主义的中国培养人才,因此,爱国主义教育在品德教育中占首位。那么数学课怎样和爱国主义教育联系呢?我认为可以从了解祖国从古至今的数学成就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以及数学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应用,激发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使学生为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而努力学习。中学数学的主要内容是对初等数学的研究,有许多知识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让学生了解知识的来源,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情感,更有利于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德才兼备的接班人。那么,怎样在数学课堂上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呢?

  (一)在引言课中,给学生介绍有关中国数学史,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的教育。如在中学《几何》第一册的前言部分中,为了帮助学生了解几何学产生的背景,可以指导学生阅读课后材料,也可以结合引言课的教学,补充介绍一些有关数学历史。我国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我国劳动人民积累了内容丰富别具特色的几何知识,这些在《墨经》、《周髀算经》、《九章算术》等数学典籍中均有记载,且在世界数学史上处于领先地位。通过阅读和讲解,学生不但了解到几何是一门怎样的学科也使他们为我国人民在世界几何学上的贡献感到振奋和自豪,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科学。

中美合作办学模式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论文

标签:教育毕业论文 时间:2020-10-06
【yjbys.com - 教育毕业论文】

  一、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在中美合作办学模式下的现状

  1.基本状况

  多數大学生在对国内社会热点问题保持着较高的关注度;对贴近生活的电视节目或者纪录节目的关注度也不曾减退;对有关国家政治、经济的问题,大学生也时常关心;对于“爱国途径”“国籍选择”等问题,部分大学生会持观望、迟疑态度,此时,大学生的原则和观点具有不确定性。首先,爱国主义教育受经济全球化冲击较为严重,在此背景下,中美合作办学模式下的大学生爱国主义意识逐渐弱化,民族观念逐渐模糊,甚至少数大学生还会全盘否定我国传统文化。其次,学校对爱国主义教育不够重视。大学生在中国校区接受政治课程教育时,教师讲授传统课程的时间远远多于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时间,致使学生的爱国思想未能得到有效升华。最后,学生个体问题明显。由于这一阶段的大学生正处于“三观”形成期,学生在这一阶段思想极易被影响和改变。此外,还有一些媒体借助网络平台歪曲事实和主观报道,甚至传播历史虚无主义,如果爱国主义教育仍以传统方式进行,那么教育效果会远远达不到预期。

  2.存在问题

  一方面,教育脱节现象严重。爱国主义内涵具有明显的时代性,我国爱国主义教育缺乏时代性,尤其是和平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不够系统和深入,这对中美合作办学模式下大学生的影响较大,强化这类大学生爱国教育观念迫在眉睫。另一方面,缺乏教育实效性。学生能否获得中美合作院校的入学资格,受语言、专业成绩等条件制约。为了获取入学资格,学校特意设置了针对性较强的语言和专业课程,过度重视学生的理论知识,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最终导致出现爱国主义理念和知识发展不均衡的现象。此外,学生来到美国后,需要花费较多时间适应环境、教育模式以及生活方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爱国主义教育中断。

博物馆如何做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的项目管理论文

标签:教育毕业论文 时间:2020-10-02
【yjbys.com - 教育毕业论文】

  一、前言

  博物馆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是培养国人情感、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新时期,如何进一步解放思想、挖掘内涵、创新载体、拓宽渠道,使教育基地在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中真正发挥作用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也是博物馆工作的中心。

  二、博物馆做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重要意义

  中华民族之所以能源远流长,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国人具有爱国情怀,且千百年来从未改变。爱国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的发展,振奋了民族精神,所以宣扬爱国主义有一定深远的意义。而博物馆作为爱国主义的载体,历史的载体,在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升公众的民族自豪感

  博物馆做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首个重要意义就是能够帮助公众提高民族自豪感。博物馆对社会免费开放,是非营利性社会机构,具备为社会发展服务的特性,容易被人民群众接受和认可。人们在参观博物馆研究收存的能体现历史发展的文物时,博物馆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体验学习和欣赏历史的良好机会,也帮助人们激发容易被忽视掉的民族自豪心和自信心。博物馆内的历史文物不但有助于宣传国家意识形态的作用,还有助于促进城市的文明与文化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使人们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不断增强。

  (二)有利于加强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博物馆在不断发展过程中被赋予了新的内涵,面对历史变化发展的要求,博物馆要进一步地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帮助引导大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科学观,不断改革与创新教育的发展方式,积极利用自身阵地优势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才能最终实现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用音乐欣赏点亮爱国主义的新火苗论文

标签:音乐学毕业论文 时间:2020-10-02
【yjbys.com - 音乐学毕业论文】

  这是一个真实的课程故事,它就发生在我今天的一节校本课程《音乐鉴赏》课中。

  鉴赏课,我一直将它看成是真正的音乐素质教育课(因为没有大范围的考核要求),所以我们音乐组教师在这样的课上,一般都是一个阶段以一个体裁的音乐为主展开多角度的聆听,几乎可以将一个音乐类型的大部分作品都进行分析和了解。这样听赏下来的效果是可想而知的。这个阶段我们欣赏的是“进行曲”风格的音乐。而今天这节课我是在复习的基础上,让学生将自己课余时间听过的一首“进行曲”和同学、老师进行交流,并从中选出一首大家都很熟悉的《义勇军进行曲》、也就是《国歌》让学生在笔记本上自己做作品分析。

  意想不到的,却又好象是意料之中的事发生了:只见孩子们在音乐声中闭目聆听、写写画画、也有些学生在做轻声的交流,我竟找不到一个象模象样听国歌的人。按照平时欣赏音乐的常规来说,他们没有“犯规”,因为我对他们在音乐播放时的要求就是“听”,至于摆成什么姿势“听”、怎么“听”?基本就是:你爱咋的就咋的。可我现在的心里可真不是个滋味啊。我的脑海里立刻就浮现出了以前看过的一则报道:上海有所小学一年级的班里来了一位美国男孩,这个男孩在星期一的早晨总是在自己的课桌上摆一面美国国旗,边唱国歌边自己升国旗,有时还激动得边哭边唱。这段文字一直都在震撼着我的心灵!

  音乐放完了很久我都默默无语,其实在我的心里正挣扎着一种矛盾,这好象不是我音乐教师的事,我只需引导学生从音乐的角度对旋律进行分析就OK了。但我却又实在不能坐视不管。无论他们的家庭教育是怎样对待这件事的(也可能有些家庭根本就没拿这事当回事),我终于对着我喜爱的这些孩子们,举起了我手中的教鞭(实话实说,我平时还真不经常拿这玩意儿,我总觉得对学生挥舞起教鞭是老师最无奈也是最无能的表现。但我不是排除教鞭的真正的用途)。学生们惊讶地看着发怒的老师,不知所措!

浅述中学图书室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作用的论文

标签:教育学 时间:2020-09-05
【yjbys.com - 教育学】

  摘 要:由于学生对在上阅读课时挑选的书看了收效不大,笔者对此问题进行查证,总结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以此起到中学图书室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作用。

  关键词:中学图书室;爱国主义教育;作用

  “爱国主义教育”作为一个经久不衰的教育内容,在世界各国都受到了极大的重视,其教育的方式、方法也是纷呈多样。其中我们最为熟悉、感知也最为强烈的就是:站在自己的国旗下、听着雄壮的国歌声、看着飘扬的国旗冉冉升起。不由自主的一种民族的豪迈之情就会油然而生,并且为生为自己祖国的人民而感到骄傲、自豪,并愿为自己国家的强大、富裕贡献自己的一切、包括人生最宝贵的——生命。

  可是,爱国主义教育仅有这些感性的现象还远远不够,我们还必须在深层次的学习上去认识他、体现他。因此,爱国主义教育在中小学的课堂教学中体现的尤为突出。而我,作为一个基层中学图书室的馆员,更感到肩上责任的'重大。我们学校在语文教学中有专门的语文阅读课,课堂内容基本上来自图书室的书籍。以前语文老师利用阅读课主要是为了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因此,上阅读课时学生自己选书、自行阅读,没有一定的步骤,也没有一定的方法。这样过了一段时间以后,笔者发现效果不是太好。一是因为我们是一所很普通的初中学校,学生的年龄结构偏小,大都在12~15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可以说自控力很差,并且在信息、网络如此普及的时代,他们对纸质的书籍兴趣不大。上阅读课时总是挑一些故事性强的书籍去看,看过就忘。还有一些同学虽然也挑一些科学性、知识性强的书籍去阅读,但是,一节课时间有限,并且初中生的逻辑思维、空间想象能力较弱,因此,书是看了但收效不大。为此,笔者在学生上阅读课这个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并付诸实施,其效果很好。为此,笔者总结了一下:

爱国主义教育在学校德育工作的渗透论文

标签:教育毕业论文 时间:2020-08-26
【yjbys.com - 教育毕业论文】

  我国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随之也产生了一些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消极因素,使学生德育工作面临新的形式。具体表现为:在行为习惯方面,表现出懒散,守时守纪差,不讲礼貌、不讲卫生的外显行为;在意志品格方面,表现为独立意识差,依赖性强,缺乏持久精神;在道德认识方面,表现出自私,缺乏自尊和尊人意识;在思想观念上,表现对过奖观念淡漠,民族意识减弱等。更有甚者出现了讲吃、讲穿、比阔、孝顺颠倒,“小皇帝”等令人忧虑的现象。针对这些问题,在中小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各种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忧思。学生的弱点说到底是民族的弱点,学生的隐患自然也是民族的隐患。现在的中小学生是跨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振兴中华的重任历史的落在他们身上。他们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如何,是关系到民族命运和国家前途的'大事。

  为此,我们应结合学校德育工作实际,采取相应对策,不断优化教育内容,明确提出学校德育工作的核心内容是爱国主义教育,扎扎实实抓好落实使德育工作具有针对性。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在统一学校班子成员思想认识的同时,如何把这种认识转化为学校共同的认识,首先,用理论武装头脑。我们要坚持每学期召开三次班主任工作会议,学习“三育”工作理论,研究“三育”课题,交流“三育”工作经验。通过理论灌输,实践操作,统一领导和教师的认识。其次,通过强化学校“三育”工作的地位提高认识,提高学校对其工作的认识。第三,通过检查评估工作提高认识自上而下坚持开展工作,法规文件贯彻和落实情况的检查和评估,通过评价手段,发挥导向功能,强化学校领导和教师认识教育工作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