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烧塔习俗的来历讲解

时间:2022-02-24 09:25:10 中秋节 我要投稿

中秋节烧塔习俗的来历讲解

  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秋节烧塔习俗的来历讲解,欢迎参考。

中秋节烧塔习俗的来历讲解

  一、“烧塔”来历

  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是为“仲秋”;而八月十五恰在“仲秋”中间,被称为“中秋”。中秋之夜,满月当空。中秋始于魏晋盛于唐宋,在宋代,民间中秋赏月之风非常盛行。明清之后,每逢中秋,人们便在庭院里赏月、畅谈。关于中秋传说,有“嫦娥奔月”之说,有“吴刚伐桂”之说,还有“白兔捣药”之说等等。但中秋却赋予江西吉安一种特殊的传说——“推翻元朝”。

  据传知,元朝统治中国后,采取各种歧视政策,剥夺人民的许多权利,并采用监控措施,对百姓活动进行监视。元朝统治者把五户人家编成一甲,由元朝政府派一名蒙古贵族当甲长。元朝贵族在各乡村作威作福,勒索百姓钱财。元朝末年,黄河连年水灾,物价上涨,人民流离失所。一些爱国志士便纷纷奋起反抗,并事前密约:于八月十五这一天,在空旷地方用瓦片砌塔,燃烧猛火,作为行动信号,一起行动,推翻甲长。从此,烧塔便成为中秋习俗而流传下来了。

  “烧塔”这一民俗活动,吉安府志有记载。清朝有一书籍中记载:“中秋玩月,儿童烧塔为乐。”江西吉安烧塔多为青少年玩乐活动。八月十三日,少年们就忙碌起来,四处捡残破瓦片,积聚枯树枝,废木片,于八月十四日下午开始砌塔。塔的累砌也很讲究,塔的塔基要铺上红砖块或土砖块,然后按“品”字形的格局建构。为了使塔身通风透气,所有的瓦片都按“品”字形架放。塔下留出目对的两扇门,一个用于投放燃料,另一个用于掏出木炭和木灰。塔的顶端留出空口,供吐火舌,火炯之用。砌建瓦塔的地方,大都是在空旷的平地上,在同一场地中,有时砌上好几个塔。祭完塔神后,将燃料放入塔内开始燃烧起来,这些燃料的相当一部分是由大伙儿凑起来的,包括稻草,竹片,秕谷,汽油,醋等。至燃烧猛烈时,瓦片被烧得通红透亮,塔顶的火焰直冲云天,与明月争辉。就在这个时候,人们把秕谷,汽油,醋等撒向塔身,塔发出劈啪的响声;火势更大,醋的香味弥漫满村。也就在这个时候,便有大人带着小孩唱上几段,如“烧塔烧得红,养猪养到二百五;烧塔烧得白,养猪养到没尾巴??”在我的故乡坪田村还有赛烧塔之俗,以烧得全塔通红而不倒者为胜。

  故而,烧塔是个极富审美理想召唤的民俗审美活动。赛烧塔便是整个中秋节日中最兴奋的活动,人们分成若干组,每组人数相等,材料相同,自己搭建塔,以烧的全塔通红而不倒者为胜。一时间,满场喝彩呐喊和击鼓助威声不绝。因为村里男人们始终相信:把塔烧红是一种幸运的象征。“烧塔烧得红,养猪养到二百五;烧塔烧得白,养猪养到没尾巴??”对于生活水平比较低的坪田村人们来说,“猪”便是他们最好的心理寄托。所以,赛烧塔之俗已经不是纯粹的娱乐活动,而转化成为一种在自我的审美理想召唤结构指引下而做的,一种作为主体的人们的内心作出的一种旨在获得肯定性的精神价值的物质与精神相融合的审美活动。

  即便如此,而我却觉得:现代的传统节日民俗信仰的成分已开始淡化,娱乐性质渐趋显著地位,有些甚至直接就商业化了。所以,传承传统节日是我们重温传统的第一步。江西吉安烧塔习俗的`商业化还不是很浓,因此,我们应从文化的角度出发,使中秋烧塔之俗自身所蕴藏的文化魅力和深厚的历史积淀焕发出无限的活力,守住我们的精神家园,防止传统文化的割断。

  对于中秋节,古人追求的多在于亲人团聚,赏月赋诗的精神需要,而江西吉安的中秋烧塔习俗却有其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它是稻谷节节饱满,家里红红火火,亲朋平平安安的象征,寄托了江西吉安人几千年来的审美情趣。在这一点上,它能够增强民族的凝聚力,还能够融洽人际关系,增进人与自然的感情,感受精神母乳给人们带来的内心的充实和满足。

  二、烧塔风俗的主要文化内涵

  (一)点缀美好生活,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快乐,幸福是江西吉安人孜孜不倦追求的生活目标。受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熏陶,无论是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时代,还是在当今市场经济时代,勤劳的江西吉安人民辛勤劳作,迫切需要有身心得以释放和宣泄的时刻。而中秋节时恰好是人们已经收割完水稻,一年的忙碌转入了空闲,而且烧塔习俗以其特有的娱乐功能,满足了身心疲惫的农民的心理需求。中秋,是他们该放松的时候了。年复一年,周而复始的烧塔民俗,以其精彩纷呈的活动,有效地满足了人们欢乐、喜庆的心理需求,有效地点缀了美好生活。

  (二)有助于人们寄托美好的祝愿和期盼

  人们总是通过各种形式憧憬未来,对生活寄托美好祝愿和期盼。烧稻草代表来年稻谷节节饱满,烧竹片以图竹扳平安,同时也寄托了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红红火火,平平安安。

  (三)有利于凝聚人心,增进友谊

  中秋烧塔,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合是它的精神文化核心。人们总是通过各种途径推进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烧塔时,全村人都聚在建塔的空旷的平地上谈话:谈论秋收,谈论稻谷的去向。每个农民都是乐呵呵的,即便是农忙时节因某些过结而产生过不愉快的人们,此时也都是笑脸相迎。族群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族群的认同感不是天然形成的,它使人们想起推翻元朝统治者的爱国志士的团结,凝聚力,因而,在这种文化节庆活动里,不知不觉地运用了它赋予江西吉安人民的价值观念。

  (四)有利于传承传统文化

  人是离不开传统的。人们总是生活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在既定的,从先辈继承下来的环境里开始自己的文化创造和文化借鉴活动。没有传统文化的传承就不可能有民族文化的发展。烧塔对江西吉安文化的传承意义主要有:一方面,表现在文化的载体上,包括鞭炮,果品等具体物品,还包括猜灯谜,赛烧塔等活动里;另一方面,表现在具体内容上,如祭塔神等宗教崇拜文化。烧塔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巨大的文化魅力,使得江西吉安人民对烧塔习俗负载的传统文化充满着依恋,饱含着深情。

  (五)有利于人们的身心调节

  现在,仍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的江西吉安农民,一年四季,辛勤劳作。他们需要庆祝丰收,需要休息调适,放松心情,保养身体,中秋烧塔为他们提供了契机。

  (六)有助于人文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烧塔是一个具有浓情雅趣的节日活动,美育价值极为丰富,是一笔重要的有待于开发和利用的人文资源。一是和谐精神。和合是烧塔的精神文化内核,它渗透着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和谐。二是乐观自信。在整个烧塔过程中,人们淋漓尽致地表现自己的乐观心境,同时又使其与周围人群相互沟通,交流彼此的心理,共同分享物质和精神的快慰。三是历史意识。烧塔文化渗透了人民反抗元朝残酷暴行的历史内容。为纪念此项历史内容而兴起烧塔习俗,反映了人们尊重历史,感念先人功德的浓郁而深沉的历史意识。 另外,据江西吉安坪田村委透露:中秋烧塔最核心的文化内涵是祝愿家庭团圆幸福和社会和谐进步。由此可见,中秋烧塔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扩展:

  中秋节习俗禁忌

  中秋节习俗禁忌1、男不拜月

  旧时汉族中秋节的拜月风俗流行于全国各地。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中秋节“惟供月时男子多不扣拜。故京师谚曰:‘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俗谓月亮属于太阳,而月神嫦娥是女性,所以拜月活动只能又女性参加。

  中秋节习俗禁忌2、忌身体弱、体质差的人赏月

  中秋节的时候,身体很弱的人不建议去野外赏月,拜月。特别是最近流产过或者刚生育过宝宝的妇女,也不宜赏月,就算在自家阳台也最好不要看月亮。

  中秋节习俗禁忌3、忌失意、运势弱的人赏月

  如果最近的运势比较低落,情绪差,比较失意者,比如官场失利,情场不顺,工作不顺心,家庭不顺心,考试考砸,生意亏本的人等,最好不要赏月。

  中秋节习俗禁忌4、忌刚刚搬家,而又没有“闹房”的人赏月

  最近刚刚搬家,而搬家后没有“闹房”的人最好不要赏月,或者感觉搬家后自己的身体,运势不好的人,最好谨慎赏月。

  中秋节习俗禁忌5、忌头发遮额头

  如果有刘海的女生最好把自己额前的头发捋向后边或者两侧,千万不要让额头被头发遮住,因为这是你的神灯所在。

  中秋节习俗禁忌6、忌出门前或者回家后不烧香

  中秋节出门前烧香可以保佑出行平安,回家后烧香则是表示答谢,为今后一年的出行平安而祈福。

  中秋节介绍

  中秋节,中国传统节日,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传说是为了纪念嫦娥奔月。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一年有四季,每季三个月,分别被称为孟月、仲月、季月三部分,因此秋季的第二月叫仲秋,又因农历八月十五日,在八月中旬,故称“中秋”。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

  《新唐书·卷十五志第五·礼乐五》载“其中春、中秋释奠于文宣王、武成王”,及“开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庙,以留侯张良配。中春、中秋上戊祭之,牲、乐之制如文”。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为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中秋节”;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习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

  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遗俗。

  中秋节简介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中秋节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烧塔习俗的来历讲解】相关文章:

圣诞节来历习俗10-23

七夕的来历与习俗04-07

圣诞节的来历和习俗10-23

关于国庆节的来历及习俗12-25

圣诞节的来历和习俗英文介绍10-23

中秋节的来历作文5篇02-26

中秋节的来历作文4篇02-23

中秋节手抄报之中秋节的来历10-25

【必备】中秋节的来历作文三篇03-09

关于中秋节的来历作文六篇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