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师节的由来及简介

时间:2023-09-08 10:16:40 其他节日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国教师节的由来及简介

  1985年9月10日,新中国第一个教师节诞生了,全国的教师们迎来自己第一个教师节。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国教师节的由来及简介,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中国教师节的由来及简介

  中国教师节的由来

  中国有悠久的尊师重道的传统,古代就有“人有三尊,君、父、师”的说法。《吕氏春秋·尊师》云:“生则谨养,死则敬祭,此尊师之道也。”《师说》中:“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中国几千年的灿烂历史中,“师”,总是受人尊敬,被人爱戴的。老师,是人类文化得以传承的功臣,他们做的贡献是极其巨大的。

  尊师重教是中国的优良传统,早在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就提出“弟子事师,敬同于父”。教师节,就旨在肯定教师为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1985年,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同意了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会议决定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1985年9月10日,是中国第一个教师节。

  教师节的宗旨就是提高人们对教师为教育事业所做贡献的认识和评价。1931年,教育家邰爽秋、程其保等在南京中央大学集会,发表要求“改善教师待遇,保障教师工作和增进教师修养”的宣言,并议定6月6日为教师节,也称双六节。不久,国民党政府先是同意6月6日为教师节,后又将教师节改为8月27日(孔子生日)。

  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作出决议,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我国的教师节。1985年9月10日,是中国恢复建立第一个教师节,从此以后,教师们便有了自己的节日。

  中国教师节的简介

  教师节,旨在肯定教师为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多个日期曾作为教师节。直至1985年,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才真正确定了1985年9月10日为中国第一个教师节。

  2023年教师节主题为“躬耕教坛,强国有我”。

  中国台湾教师节

  中国台湾9月28日庆祝教师节,此日亦为中国古代教育先驱孔子的诞辰。

  经历数及考纪专家将孔子诞辰换算为公历应为9月28日;台湾于1952年把教师节改为9月28日,直至今日,每年的教师节,不但各地孔庙都会举行祭孔大典,以最隆重的礼仪,表达对孔子无上的敬意;在教育行政单位,及各地举办的“庆祝教师节大会”中,也会分别颁发资深及优良教师奖状,以表彰教师们对社会的贡献。

  祭孔大典6时开始,以鼓三严启幕,正(分)献官就位后,依序启扉、瘗毛血、迎神、进馔、上香、行三献礼、正献官饮福受胙、撤馔、送神、焚烧祝文与丝帛、阖扉,完成仪式。

  牛、羊、猪三牲也早被送进大成殿,架上孔子神位前。

  当祭孔仪式结束,在大成殿行礼如仪的人,不论老少,一拥而上抢拔黄牛头上的“智慧毛”,尤以耳朵、眼睛及眉心最抢手。孔庙人员说,这三个地方的毛,有“耳聪目明”之意。

  与此同时,宜兰市等地孔庙也举行祭孔典礼,并安排学生进行国乐及六佾舞表演,一切遵循古礼展开。

  教师节的意义

  建立教师节,标志着教师在我国受到全社会的尊敬。这是因为教师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国家的未来。教师的工作同每个家庭、每个儿童、少年、青年息息相关。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教师起着巨大的作用。教师是铸造人类文明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

  人类文明发展的连续性,有赖于一代又一代的教师的劳动。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教师辛勤的、有效的劳动,那么,这个社会、国家和民族的文明进程就会遭受损失。所以,一部文明史,离开教师的因素,是不可想象的。

  庆祝方式

  由于教师节并非中国传统节日,所以各地每年都会有不同的庆祝活动,没有统一、固定的形式。

  政府、学校方面,有举行教师节庆祝表彰大会,为教师颁发奖金、证书;有组织学校学生、歌舞团等,为教师献上歌舞表演;有走访、慰问教师代表,还有组织新入职教师进行集体宣誓等活动。

  学生方面,有自发通过原创参与、将祝福写在板报、贺卡、绘画上;有将合影照及活动感言晒至个人空间、微博上,来表达对教师的真挚祝福及衷心问候。

  香港在敬师日(教师节)当天,举行典礼表彰优秀老师,还会统一印制贺卡,学生可以免费领取后填好赠送给老师。卡片、鲜花、公仔一类小礼物通常是香港学生对老师表达教师节祝福最常见的礼物。香港的敬师运动委员会在每年的9月10日举办“敬师日庆典暨表扬状颁发典礼”,典礼由学生乐队担任现场伴奏,家长唱歌的形式表达对老师的感谢和敬意,在现场也会播放师生间的感人故事视频,体现师生情。此外,敬师会还举办“表扬教师计划”、“师生共育苗”种植活动、征文比赛、心意卡设计比赛、香港学校音乐及朗诵节敬师杯等活动。

  古代的“教师节”

  古往今来,尊师重教一直是我国的美好传统。韩愈在《师说》中说道:“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更是论定了教师的职责。如今,每年的9月10日是我国的教师节,以感谢老师们的辛勤付出,感恩老师们的谆谆教诲。

  在古代,老师的角色也同样重要,《吕氏春秋·尊师》云:“生则谨养,死则敬祭,此尊师之道也。”可见老师的重要地位。从古以来,关于老师的称谓也非常多,“教师”一词最早见于《学记》一文:“教师者, 所以学为君也。”最初教师与军队关系很大,一般指传授军事技能的军官。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才向文官靠拢。此外 ,还有“西席”“山长”“师长”等称谓,柳宗元就有诗写道:“若道柳家无子弟, 往年何事乞西席“。同样古代也有着类似“教师节”的节日。圣人孔子的诞辰日往往充当着这样的角色,孔子本身对教育界有着伟大影响,其诞辰随着时代的发展,影响不断拓展,演变为全社会性的纪念日,甚至具备节日的特征。塾师的生日,学生们也会送上特定的祝福。国人祭孔, 源远流长,据《东家杂记》记载:哀公十七年, 鲁人“立庙于旧宅, 守陵庙百户”,说明从孔子去世的第二年开始,人们就开始祭奠孔子。

  黄宗羲《与陈乾初论学书》中就记载了,汉晋时期庆祝孔子诞辰的一些活动。时间是每年的经历的8月27日,皇帝要带领文物百官去孔庙祭拜孔子,还要邀请国子学、太学的经师入宫开宴,吟诗作赋。“为饮食之客,席间词赋其娱”。各地也纷纷效仿,“置休”经师,给老师放假,同样也会准备宴席。

  到了唐朝,唐玄宗封孔子为“文宣王”。在孔子诞辰这一日,除了朝廷及地方州县的孔庙祭拜大礼,各地方还会选拔出表现优秀的一些传道授业者,上报朝廷,朝廷会给予奖励。在清代,祭典仪式更为隆重盛大,皇帝不仅会在孔庙举行大典,有时还会去曲阜亲自拜谒。清代还有规定:每逢孔子诞辰, “自大内至王公文武各官以及军民人等, 均应致斋一日, 不理刑名, 禁止屠宰, 永著为令”。孔子诞辰已成为全国性质的纪念日,民间和官方都十分重视,体现出尊师重道的精神。成绩突出的老师在这一日还会被授予官职,提升为院长、监院、掌教、馆师等。在晚清时还出现了一些庆典活动,例如在孔子诞辰举行的书院的宣讲活动,肃瞻遗像仪式,还有直接的教学活动。

  在教育界,在孔子诞辰,私塾学东也要“集资设宴宰牛祭拜孔子;延请塾师赴宴, 表示慰意”。除此之外,在学年开始或者结束或者在一年之中的某些节令的时候,家长会为学塾老师准备一些礼物,这称之为“节敬”。有些地方还流行着“三节两寿”的说法。“三节”是指端午节、中秋节、年节,“两寿”则是指孔子诞辰日和塾师生日。在这些日子里,学生都会用“节敬”表示对老师的敬意。在所有的“节敬”中,最基本的就是贽敬或贽见之仪,也就是拜见之礼,拜见的同学并且呈上拜见礼物。

  到1985年,全国人大才统一设立了教师节,那年的9月10日是第一个教师节。赵朴初抄录的《金缕曲》作为教师节的礼物送给老师们,歌颂了老师无私奉献的精神。

  古代就有“博士”、“教授”的称呼

  “老师”最初指年老资深的学者或传授学术的人,如《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 后来,人们把教学生的人也称为“老师”。其实,除了“老师”之外,古代对教师的称呼还有很多,比如先生、夫子、师父、师傅、西席、教授、助教、博士等等……那么,有些在现代社会中常见的称呼和古代是表示同样的意思吗?

  博士

  如今的“博士”通常指的是拥有或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人。然而在古代,早有“博士”一词。“博士”在古代是个官名。秦汉时期,“博士”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如明代初期,朱允炆曾封方孝孺为“文学博士”等。

  教授

  如今的“教授”一词是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种职称,但在古代太学中则是讲学的博士。中国汉、唐两代太学都设有博士,宋代中央和地方的学校始设“教授”,元代各路、州、府儒学以及明清两代的府学也都设有教授。

  助教

  如今的“助教”有助理教师的意思。然而在古代,“助教”指的是在国子监任教的教师。西晋咸宁二年立国子学,始设“助教”,协调国子祭酒、博士传授儒家经学。此后除个别朝代外,国子监中都设“经学助教”,称“国子助教”、“太学助教”、“四门助教”、“广文助教”等。

  古代教师节的活动

  古代的教师节虽然没有像现在这样有法定的日期,但据史料记载,在古代每年的这个日子,皇帝就会率领众文武官员前去祭拜孔子,各个地方的文人雅士也会相约去祭奠孔夫子。

  到了清代,八月二十七这天,不但祭典孔子的规模和范围愈加宏大,还将提高各个书院、学府、监院教师的薪金,成绩卓著者在这天最高的会授予八品职衔,提升为院长、监院、掌教、馆师等。清代许多著名学者如颜元、阮元、惠士奇等就是在那时得到的提拔。

  民国时期,我国也有段时间把这个日期定为教师节。即使1985年后定9月10日为教师节之后,也有相当一部分专家学者建议把孔子的生日定为教师节。在我国的台湾地区,每年孔子的生日依然是庆祝教师节的日子,而香港在未回归祖国之前,也是把孔子的生日当作教师节。

  古代要求老师治学严谨,严谨才能得到学生和民众的尊重,这在《学记》里有详细的记载。“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由此可见严师之难已不是现代教育存在的普遍问题,早在我国古代就已出现。

  古代如何给教师送礼

  古代的启蒙学塾分为私塾、家塾、义塾三种类型,“在家塾中,老师的收入大致包括束脩、膳食、节敬等三部分。在每年特定的节令,或者一学年开始或结束,或者学塾开办或关闭的时候,东家往往会向塾师致送银钱或礼物,这被称之为“节仪”。因为节仪是用来表示对塾师礼敬的,所以也被称之为“节敬”。有一些私塾,明文规定节敬和膳食都包括在束脩之内,在节令时也就不再另行致送。还有一些私塾,平时并不向塾师支付束脩,而在节令时支付。这时支付的束脩,就有了束脩和节敬的双重意义。

  节令的确定,主要依照我国传统的节日,但各时代或地区也有差别。有的地区特别重视清明、夏至、端午、七月望、中秋、十月朔、冬至七节,有的家族则在四节致送,四节就是清明、端节、七夕和重阳。在很多地方,最重视的是三节两寿:“三节”是指端午节、中秋节、年节,“两寿”则是指孔子诞辰日和塾师生日。

  在所有的节敬中,贽敬或贽见之仪是最基本的。贽敬或贽见之仪是拜见之赀,也就是学生第一次进学拜见老师敬呈的礼物,一些地方俗称“拜见”。节令或塾师生日时可以不送礼,但第一次进学从师,贽见礼是必不可少的。学童第一天入塾,按传统习俗,先向孔子神位跪下磕头,后跪拜塾师,并献上“贽敬”。

【中国教师节的由来及简介】相关文章:

关于教师节的由来简介08-15

国庆的由来简介10-06

国庆的由来简介【热门】10-07

清明节的由来简介11-15

母亲节的由来简介05-10

世界水日的由来简介03-10

中国鬼节的由来09-01

关于母亲节的由来简介05-15

2023父亲节的由来简介06-16

国庆节的由来简短简介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