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天入梅

时间:2020-09-07 14:13:23 其他节日 我要投稿

2017年哪天入梅

  2017年哪天入梅?各地气候时节不同,入梅期也各不同。如下为相关内容,仅供参考!

  2017年哪天入梅

  入梅时间是公历2017年6月8日,农历五月十四。

  出梅时间是公历2017年7月19日,农历五月廿五。

  我国传统方法上,入梅和出梅的确定是根据节气结合干支来推算的。按照历法规定,芒种后逢第一个丙日为入梅,小暑后逢第一个未日为出梅。如果芒种当天的天干为丙,则将该日定为入梅,小暑当日地支为未,则将该日定为出梅。

  梅雨是主要出现于副热带季风气候区的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台湾、辽东半岛、朝鲜半岛的最南部、日本的中南部的一种天气现象。在气象上,把梅雨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分别称为“入梅”(或“立梅”)和“出梅”(或“断梅”)。

  黄梅天入梅出梅标准

  入梅:连续5日平均气温超过22℃,有4天为雨天才算是入梅,

  出梅:反之,连续5天姘居气温超过30℃,且不下雨,就代表着出梅了。

  雨带停留时间称为“梅雨季节”,梅雨季节开始的一天称为“入梅”,结束的一天称为“出梅”。 一般是指初夏时节经常出现一段持续较长的阴沉多雨天气的现象。主要分布于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台湾、日本中南部、韩国南部等地,每年6月中下旬至7月上半月之间持续天阴有雨。 由于梅雨发生的时段,正是中国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中国人称这种气候现象为“梅雨”,这段时间也被称为“梅雨季节”。

  梅雨季节饮食注意事项

  梅雨季节要注意生熟食物分开,避免交叉感染,隔夜餐须回锅加热,冰箱里的食物不能存放太久,不要随便在小摊上吃东西。得了急性胃肠道疾病,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旅途中如感到进食后肠胃不适或食物不太新鲜,可适当喝一些蔬菜汤或白开水,也可服用少量抗生素,如黄连素片,起到预防作用。

  水果须洗净、消毒,对于杨梅、桃子等时令鲜果要适量取食,不能暴食,尽量少吃或不吃冷冻物品。在梅雨阴雨天可以多吃些健脾化湿的食物。本身有肠胃功能不良的患者要特别注意饮食,多吃些易消化吸收的食品,如粥、青菜和豆制品,尽量避免难于消化的生冷食物、肉食和油腻食物。益气健脾、消暑化湿的药食两用食物有许多,如山药、扁豆、赤小豆、薏苡仁等,我们可以适当吃用。

  防潮除湿的最佳方式便是预防为主

  一般来说,家中被子、枕头以及布艺沙发套等家居配件在连续使用一个月左右就应当放置于太阳底下晾晒几个钟头。因为阳光是最环保也是最有效的`杀菌剂,不但可令被子蓬松柔软,而且晒过之后的被子闻起来充满了阳光的温暖香味,准能给你带来一夜好梦呢。

  早晚关窗:

  当潮湿的"回南天"来袭,大家千万要记得紧闭家中的窗户,特别是关闭朝南和东南的窗户,不给窗外虎视眈眈的湿气任何潜入的机会。防潮的最重要时段是每天的早晨和晚上,这两段时间的空气湿度较午间更高,若不及时关上门窗,水汽将严重渗透至家居的每个角落。另外,如果觉得门窗紧闭令室内空气无法流通,建议大家在中午时短时间开窗通风。

  挂干燥剂:

  如今,超市里有不少专用于防潮除湿的干燥剂。最常见的是吸湿盒和除湿包两种类型。不少吸湿盒具有各种香味,柠檬、薰衣草、甜橙等味道,可令家居满室飘香,适合放在客厅、房间、洗手间和厨房等日常生活的大空间里。当使用一段时间后,可以将吸湿盒里的物质取出,购买散装干燥剂装入盒中再次使用。

  防潮利器:

  防潮除湿还可以借助科技手段,动员家中一切有除湿作用的电器来降低室内的空气湿度。如今,一般家庭使用的空调器都有除湿的功能。不过,用空调器来调节室内空气湿度的方式见效较慢,一般需要两三个钟头,而且会使室内的人感到寒冷。此外,冬天人们用于取暖的暖风机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室内湿润的状况,只是暖风机的有效辐射范围小,无法起到立竿见影的除湿效果。这时大家就应该用到专业调节空气湿度的除湿机,也是目前市场上最重要的防潮除湿利器了。


【2017年哪天入梅】相关文章:

女生节是哪天08-10

苏州人才落户哪天执行03-18

消防宣传日是哪天10-12

2017圣诞节是哪天10-23

国际旅游日是哪天08-24

2017年圣诞节是哪天10-23

今年的圣诞节是哪天10-23

我国消防宣传日是哪天10-11

全国消防宣传日是哪天10-11

17年圣诞节是哪天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