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夜饭食谱

时间:2023-07-20 17:35:06 进利 其他节日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经典小年夜饭食谱

  小年夜饭吃什么好呢?以下是为大家分享的经典小年夜饭食谱,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浏览!

  经典小年夜饭食谱1.美味酱牛肉

  材料:牛板腱2斤。

  调料:十三香4大匙、草果1个、豆蔻2个、草寇2个、陈皮一大片、白糖3大匙、生抽6~8大匙、盐酌量。

  做法:牛肉洗净入开水锅汆一下,以固定形状。如果锅足够大,最好不要切。取炖锅,将汆好的牛肉、所有调料加入,放水(如有牛肉清汤最佳)没过肉块。水要一次放足,中途切勿加水。以最小火炖煮,大约1小时去翻一次面,中间可以试味,汤在开始的时候比炒菜的咸度略高,不可太咸,因在炖煮过程中会越来越咸。以筷子可以轻易戳入肉块的最中心,又稍有阻力的感觉时为准,大约需要3小时。原锅不动,放置一夜,让牛肉浸泡在肉汤中入味。次日连汤带肉装入冰箱冷藏,随吃随切。

  经典小年夜饭食谱2.玫瑰百合炒虾仁

  材料:虾仁,玫瑰花,鲜百合,姜,料酒。

  做法:虾仁剥好,加料酒,淀粉,少量盐腌十分钟。玫瑰花瓣在盐水里泡一会,消毒。锅内放油烧热,倒入虾仁,翻炒片刻后加百合,加盐炒几下,起锅前放入玫瑰花瓣即可。炒虾仁火不能大。

  经典小年夜饭食谱3.锦上添花

  原料:西兰花、蟹黄。

  调料:精盐、味精、葱、姜、粉芡、色拉油。

  做法:将西兰花切成块(花朵状)用开水焯一下;锅内放少许油,下葱、姜片炒香,下入西兰花,加盐、味精,最后勾一点芡,出锅装盘(花朝上);将蟹黄蒸熟放在西兰花上即可。

  经典小年夜饭食谱4.五谷丰登

  原料:鸡脯肉、腰果、黄瓜、红萝卜、木耳、葱、姜、鸡蛋。

  调料:精盐、味精、料酒、粉芡、香油、色拉油。

  做法:将鸡脯肉切成丁,用鸡蛋、粉芡腌一下;各种配料切成三分见方的块,腰果用油炸到酥脆待用;锅放火上,放入花生油待油热时放入鸡丁滑熟、沥油,锅内留少许油,放入葱、姜炒香,下配料、鸡丁、调料、腰果翻炒,最后勾芡放一点香油,出锅装盘即可食用。

  【延伸阅读】

  小年节日简介

  小年(小年夜,过小年)是我国小年祭灶汉族传统节日,也被称为谢灶、祭灶节、灶王节、祭灶。在不同的地方日期不同,在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或二十五(民俗专家说,在古代,过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传统,也就是说,官家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腊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则是腊月二十五。像北方,在南宋以前都是政治中心,受官气影响较重,因此小年多为腊月二十三;相反,南方远离政治中心,小年便为腊月二十四;而鄱阳湖等沿湖的居民,则保留了船家的传统,小年定在腊月二十五,“无论是哪天过小年,人们辞旧迎新的愿望却是一致的”。)(四川和贵州等部分地区腊月三十为小年,正月十五为大年),在山东部分地区小年为腊月二十三。小年被视为过年的开端。

  小年是我国汉族传统节日,也被称为谢灶、祭灶节、灶王节、祭灶。在不同的地方日期不同,在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或二十五(民俗专家说,在古代,过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传统,也就是说,官家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腊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则是腊月二十五。像北方,在南宋以前都是政治中心,受官气影响较重,因此小年多为腊月二十三;相反,南方远离政治中心,小年便为腊月二十四;而鄱阳湖等沿湖的居民,则保留了船家的传统,小年定在腊月二十五,“无论是哪天过小年,人们辞旧迎新的愿望却是一致的”。)(四川和贵州等部分地区腊月三十为小年,正月十五为大年),在山东部分地区小年为腊月二十二。小年被视为过年的开端。

  清朝的皇帝从雍正年间开始,每年腊月二十三在坤宁宫祀神,为了节省开支,皇帝顺便把灶王爷也拜了。以后王族、贝勒随之效仿,于腊月二十三祭灶,自此开始有了官民在不同日子过小年的分野。

  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据说这一天,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报告这一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面前说坏话。“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由于中国人基本食用稻米,熟食一般不易保存,必须随时烹煮。不像西方食用面包,可以一次烘烤许多保存食用。所以对中国人来说,“柴”(燃料)是生活中“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里第一位重要的,没有燃料,即使有基本粮食也没有办法食用。西方一般一个村庄只有一个面包炉就足够了,在中国必须每家都有一个炉灶。

  由于每家都有炉灶,所以由此产生一个传说,即玉皇大帝在每家派驻一位监督员-灶神(司命灶君、灶君、灶王爷、灶王),以监督考察这一家一年的所作所为,到了腊月二十三日这一天,灶神将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玉皇大帝根据汇报来决定下一年对这家是奖励还是处罚,第二年新年灶神再回来继续监督这家的作为。祭灶节这一天,实际是各家欢送灶神上天的节日。

  具体操作方式:由于一般每家在灶台附近贴有灶神画像,有时还有灶王奶奶画像陪伴,经过一年烟熏火燎,画像已旧,面目黢黑。要把旧像揭下,用稻草为灶神扎一草马,为了让他“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还要贿赂他,用一块黏稠的糖瓜或者是糕粘在他嘴上,以使其“嘴甜”只能说好事,然后和草马一起烧掉。这个过程被称为辞灶。新年后再买一幅新画像,将灶神请回贴上。在中间这几天内,由于没有灶神的监督,一般人放量暴饮暴食、聚众赌博,放纵自己做一些自己平时也认为不应该犯的小过错。

  祭灶节实际是中国古代世俗社会秩序的一种反映,表现普通人对皇帝及其基层官员的恐惧,以及对基层官员贿赂的风气,所谓“瞒上不瞒下”,只要把和自己最近的官员贿赂好,皇帝不会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即使小有触犯法律也可以逃避惩罚。

  做糖瓜、祭灶是这一天的主要活动,从此后就进入准备过年的阶段,人们精神上开始放松。

  广东小年夜饭吃什么?

  1、传统盆菜叠出怀旧情怀

  据了解,最传统的潮式年夜饭,应该是在家打火锅,还有盆菜。饭菜都由家庭妇女执掌,不管煲、凉拌、炒、焖都颇有家常风味。无论用什么烹法,有些菜肴在潮汕州年夜饭中不可或缺:大蒜,表示年年有钱赚,潮州话中“赚”和“算”同音;猪肝,“肝”和“官”同音,寓意官运亨通。特别注意的是,潮汕人吃年夜饭,点菜不在乎多少,重点是菜肴道数一定要双数,寓意“好事成双”。

  2、潮汕大盆菜

  大盆菜象征着“百鸟归巢”、团圆富贵,企盼来年国泰民安、五谷丰登,是逢年过节的一道特色菜品。今年黄鳝世家、潮皇食府推出盆菜菜式别具特色,荟萃百菜百味,共冶一炉,基本原则是“和味”。

  摆放时按食材的珍贵程度和口感的浓淡分为3层,鲍鱼、瑶柱、鱼肚、花胶、大虾等名贵食材会放在上层,烧肉、花菇、手打鲮鱼球、鸡、鸭、掌亦等较浓味多汁的食物放在中间,底部则放置容易“吸味”的食物,如莲藕、冬瓜、沙葛、萝卜、大白菜等。如此豪华丰盛的菜肴,自然要搭配贵气的美酒,独具匠心的五星金六福是搭配首选,浓郁甘醇,相得益彰。

  3、鲜美丰盛吃出“好意头”

  粤菜馆的年夜饭最强调好意头,餐桌上必然出现鸡、鱼、虾、炒丁、猪手、蚝豉、生菜等,寓意“年年有余”、“百花齐放”、“人丁常旺”、“好事源源”,可谓一道菜一个“意头”。

  广东人讲究健康饮食,不仅菜式强尊重季节性,搭配上也十分注重,在传统的大鱼大肉中加入了大量的蔬菜,色泽上更加好看,吃起来不觉得油腻。

  4、贵妃白切鸡

  白切鸡为广州“十大名菜”之首,西关世家、广州酒家选用的鸡种以清远鸡为主,将元贝、红萝卜等材料烹煮出味后,再浸入全鸡一起烹制而成,出品皮爽、肉滑,连骨都有味,配上姜蒜等特制佐料,最能体现粤菜清而不淡、鲜而不俗、嫩而不生的特色,再搭配甘醇的五星金六福,可谓是浓香清爽两相宜,是节日的必备佳肴。

  北方的年夜饭吃什么?

  年夜饭又称团圆饭,团年饭。除夕这一天对华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是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圆饭。家庭是华人社会的基石,一年一度的年夜饭充分表现出中华民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

  1.北方年夜饭:更岁交子

  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有的包饺子时,还把几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币包进去,说是谁先吃着了,就能多挣钱。

  吃饺子的习俗,是从汉朝传下来的。相传,医圣张仲景在寒冬腊月,看到穷人的耳朵被冻烂了,便制作了一种“祛寒娇耳汤”给穷人治冻伤。

  他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温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样子的“娇耳”,下锅煮熟,分给穷人吃,人们吃后,觉得浑身变暖,两耳发热。

  以后,人们仿效着做,一直流传到今天。新年吃馄饨,是取其开初之意。传说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状态,盘古开天辟地,才有了宇宙四方。长面,也叫长寿面。新年吃面,是预祝寿长百年。年夜饭的目的并不光是为了填饱肚子,而是为了互相之间近距离的交流。

  2.关东年夜饭:保留古风俗汉满互影响

  中国知名民俗专家曹保明介绍说,年夜饭在除夕的夜晚又称“团年”或“合家欢”,因为这顿饭以后就要告别旧岁迎来新岁了,所以又称“分岁”。在古代,人们认为年夜饭还有逐疫、驱邪、健身的作用。因此,年夜饭的特点是全家大团圆的宴会,无论男女老幼都要参加,为了这个团圆,外出的家人或子女都要赶在除夕前返回家来,如果没能及时赶回来,餐桌上要给未归人留一个空位,摆一双筷,表示全家团聚。

  年夜饭通常是旧时关东农家中一年内最丰盛的一顿饭,必须要在年三十当天掌厨做出来。满桌的酒菜中必须要有鱼,表示新的一年有余钱、余粮,一切都很宽裕。还必须有一碗红烧丸子,表示阖家团圆。曹保明介绍说:“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

  关东老百姓始终有“穷过年,富过年,不吃饺子没过年”的说法。吉林省民俗学会理事长施立学介绍说,饺子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围绕饺子的起源,民间产生过不同的传说和故事,但关东人一直崇尚春节的第一顿饺子在除夕夜子时(零点)吃,此风俗遍布关东城乡,并世代相传至今。

  如今在东北的许多农家,年夜饭依然保持着古时的许多风俗,如吃饭前祭祖,放鞭炮,吃饺子等。但由于近年来年夜饭的吃喝已不重要了,施立学认为:“年夜饭早已超出了‘吃’的范围,而在于那份人与人之间的温馨,它温暖在一家人的问候和温情中。既有对即将逝去的旧岁有留恋之情,也有对即将到来的新年怀有希望之意。”

  3.朝鲜族:“岁酒”和“德固”占据特殊位置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中国朝鲜族主要聚居地区,春节也是朝鲜族的传统的和最重要的节日。朝鲜族的年夜饭有着自己传统的食品和特色。

  民俗专家曹保明介绍说:“朝鲜族的年夜饭非常丰富,大大小小的盘子七八十个,有的人家甚至达上百个。其中占特殊位置的是‘岁酒’和‘德固’二种。”

  春节前夕,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各乡村,很多朝鲜族村民都在酿造“岁酒”。今年52岁的金真实是珲春市密江乡的村民,她介绍,朝鲜族在年夜饭有喝“岁酒”的习俗。这种酒多在过“岁首节”前酿造。岁首节相当于汉族的春节,“岁酒”以大米为主料,配以多味中药材,是一种药酒。用于春节期间自饮和待客,他们认为饮用此酒可以避邪、长寿。

【小年夜饭食谱】相关文章:

晚餐食谱大全05-22

中考期间的食谱06-19

中考三天食谱06-09

夏至养生的民间食谱11-29

春分养生食谱03-23

儿童午餐食谱大全05-19

谷雨养生食谱04-18

健身食谱一日三餐增肌食谱09-08

肺结核症状及治疗食谱09-22

立冬养生食谱推荐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