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牙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4-01-24 17:00:16 其他节日 我要投稿

尾牙是什么意思

  尾牙,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民间传统节日,源于拜祭土地公的仪式。每月的初二、十六,是福建商人祭拜地基主和土地公神的日子,称为“做牙”。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尾牙是什么意思,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尾牙是什么意思

  祭祀土地公称为“做牙”,是泉港的一种民俗节令。一年中有好几次“做牙”,农历2月2日是福德正神(土地公)诞辰,祭祀活动称为“头牙”,以后每逢初二、十六都要祭祀,每年农历十二月十六日是一年中最后一次的祭祀活动,俗称“尾牙”。此节与古代的互市有关。古时,商人们做交易前先拜祭土地公,还要款待客人和伙计。

  牙的涵义

  “牙”是中国民间祭拜土地公的仪式。传统习俗中,南方沿海地区做生意的人在农历每月初二及十六日,都必须准备一些三牲四果、香枝与纸钱等、祭拜地基主(土地最早的主人)以及土地公,在牲礼当中不可少的是一只雄鸡拔毛煮熟的白斩鸡,这是用来象征生意兴隆的。而祭拜后的菜肴可以给家人或员工打打牙祭,因此也称为“作牙”;农历的二月初二是头牙,十二月十六是尾牙。

  尾牙宴:从“吃尾牙面忧忧”到充满温馨感激的企业活动

  旧时的商家店主,俗话叫“生意人、买卖人”,尾牙这一天,供奉完神明后,商家、地主晚上要招待自家的雇工与仆婢,那些供品就成了雇工与仆婢的美味佳肴。另外在尾牙这一天,商家、地主一般会给他们分发奖金红包,还有明年是否要继续雇用,也要在这天做最后的决定,所以有“尾牙既是慰劳日,又是相送日”的说法。尾牙宴最后一道菜一般是一盘鸡,如果明年要“辞头路”(闽南语,解聘)哪一个雇工,就将鸡头朝向谁,如果有不止一个“辞头路”的人,就拿起筷子夹起鸡头分别朝向将解聘的雇工。要是不想解聘谁的话,就把鸡头对准自己。

  在传统家庭中,不管是农民、渔民或者其他人也都要通过焚香祭拜向神明表示感谢,以祈求来年能够有好收成。所有祭祀活动结束后,当晚一家大人小孩就围在一起吃刈包、润饼等。刈包就像现代的肉夹包,是一种外形似荷包的面包,里面一般夹“三层肉”(闽南语,指瘦肉与肥肉相间的肉)、“土豆灰”(闽南语,炒熟的花生碾末)、咸菜、笋丝等;润饼也叫嫩饼菜(和其他地方的春卷差不多),是用润饼皮卷包土豆灰、虎苔(闽南语,一种海藻)、肉丝、胡萝卜、豆芽菜、笋丝、豆腐干等等,卷起后外形有点像一捆包着的铜钱,刈包、润饼菜等在当时既是不敢多求的伙食改善,又寄托着民众对新一年平安发财的祈愿,是尾牙的应节食物。

  尾牙习俗

  供奉神明

  “尾牙”这一天,福清店家们,大多数都备办丰盛三牲礼品孝敬土地公和门口公,焚香点烛,祈求来年生意兴隆,然后烧金纸冥币,燃放鞭炮。

  犒劳伙计

  重点来了,任何一个节日都离不开吃,尾牙当然也不例外。古代“做尾牙”尤为隆重,当天不但要举行平日做牙的一切拜祭活动,而且要备上酒菜,犒劳辛苦劳作一年的伙计。

  鸡头隐喻

  以前尾牙宴中白斩鸡是有隐喻的,雇主将要解聘任何员工,则以鸡头相向,假如被免职的不只一人则执筷子夹起鸡头分别朝向将被辞退者。

  凡是尾牙鸡头所指员工,即表示不再雇用,假如雇主不想解聘任何员工,则将鸡头朝向自己或拿掉以示全体慰留。

  另外在尾牙这一天,商家、地主一般会给他们分发奖金红包,还有明年是否要继续雇用,也要在这天做最后的决定,所以有“尾牙既是慰劳日,又是相送日”的说法。

  赶工结帐

  福清把做“尾牙”之后的日子,即农历十二月十七日到二十二日作为赶工结帐时间。所以,也称二十二日为“尾期”。“尾期”前可以向各处收凑新旧账,延后则就要等到新年以后才收帐了。

  “尾牙”活动是一年的尾声,也是春节活动的先声。对于这个活动,泉港的各大企业非常重视,都会举办“尾牙宴”,辛苦一年的大伙坐在一起吃吃喝喝,诉说一年的收获以及来年的期盼,怀着一颗虔诚之心希望在“尾牙宴”上吃出健康平安;当然每家每户也非常重视,大清早就能听到阵阵鞭炮声,再摆出贡桌,各处的庙宇祠堂也是人头攒动,香火不绝。除了这些隆重的祭祀外,到了晚上,大家都必须赶回去与家人团聚,吃上一顿丰盛的“尾牙饭”。

  说起尾牙这一节俗,原本只是生意人的祭祀方式,后来才慢慢演变成泉港民间普遍的节俗。每一个节俗的背后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尾牙也不例外。相传,明代有个叫陈米牙的人,是个经营米业的商人。每次卖米给百姓,他只用长指甲在已卖出的大米中留下一指甲的米作为利润。虽然每次只赚那么一点点,但是到他家买米的人却越来越多,童叟无欺,也因此在江南民间传为美谈。为了纪念和效仿他,泉州商人就在每年春节之前和元宵之后,也就是农历二月初二出外做生意的人和十二月十六日在外的生意人都会赶回来过年的时候,都要举行祭祀陈米牙的仪式,敬“福德正神”。后来就简称为“做牙”或者“祭牙”。

  随着经济条件的不断提高,做牙的档次也越来越高。“做牙”的时候要在门前,摆上果品、酒菜,比如炒米粉、炒面条、甜丸子,鸡鸭猪各种肉类,还有虾类等。但要注意不可有鱼类,因为有“衰如鱼”的说法。还有些家庭喜欢简单点,只用干品,比如苹果、梨、香蕉、茶酒、还有肉包、饼干、等各种糕点作为祭品。接着就开始烧香、烧贡银、银纸等。

  这些都是家里的女性在做,目的很简单,就是一求生意兴隆发家致富;二求在外工作的亲人身体健康、一帆风顺、孩子能够考上好大学,找份好工作;三求子女能够有好姻缘、能够幸福一辈子;四求“六畜兴旺”(猪、羊、鸡、鸭、猫、狗等)。再则也是想希望通过这个节俗和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叙旧、拉家常。

  尾牙作为一年中最后一次“做牙”,过了这一天就意味平安的过了一年,所以也被看作是一种福气,有“尾牙吃欢喜”的说法。同时“尾牙”也有过小年之称,所以它的到来意味着年关的开始。过了“尾牙”,大家就开始置办年货,而在外的泉港人也陆续回家准备过年咯。

  历史渊源

  流行地区

  尾牙节这一节日主要流行于东南沿海,尤其是闽台地区。但是它却的的确确是土生土长的南方沿海地区民间传统节日,这一节日与中国人的土地神崇拜有关。

  社神由来

  做牙源于祭拜土地公(社神)的仪式。土地公,又称福德正神、社神等。土地载万物,又生养万物,长五谷以养育百姓,此乃人们亲土地而奉祀土地的原因。在我国南方地区,如在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区普遍奉祀土地公,奉祀土地公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土地神信仰源于古人对土地的崇拜。土地神的称号众多,但探索其来历,实际与我国古代社会所祭“天、地、社、稷”中的社、稷之神有关。古代把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都叫“社”,按照民间的习俗,每到播种或收获的季节,农民们都要立社祭祀,祈求或酬报土地神。汉代是我国南北风俗融合时期,土地神信仰最迟在汉时期就已传入北方地区,在古时候北方百姓也有奉祀土地公的习俗。土地公信仰寄托了人们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时至今日,古老的“社神”已有了很多变化,但祭祀土地神的习俗一直在我国南方一些地方保留下来。

  牙祭由来

  牙的本义是军中帐前的大旗,大军在出征之前,照例要祭拜大旗,确保旗开得胜、一路平安,称之为“禡牙”。这个典礼后来被商号援用,于每年过完年后第一次开市时,同样来个祭典,希望财源广进,生意兴旺。他们祭拜的对象,主要是福德正神,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土地公。这一祭礼称为“牙祭”或“做牙”。

  尾牙源自于拜土地公做“牙”的习俗。所谓二月二为头牙,与二月二龙抬头日期重叠,以后每逢初二和十六都要做“牙”到了农历十二月十六正好是尾牙。尾牙同二月二一样有春饼(南方叫润饼)吃,这一天买卖人要设宴,白斩鸡为宴席上不可缺的一道菜。据说鸡头朝谁,就表示老板要解雇谁。因此有些老板一般将鸡头朝向自己,以使员工们能放心地享用佳肴,回家后也能过个安稳年。

  尾牙的活动

  一年有24个“牙期”,尤以“尾牙”为隆重。另有一说是古代商场买卖介绍人称为“牙郎”,人在年终算其所赚利润时而向牙郎致谢请客之方式。因为社会变迁,土地公崇拜已经不只是与农业有关,也与工商业有所连系,成为财神象征。配合“牙祭”,尾牙成为工商界年终酬谢员工聚餐活动。

  每年月的初一、十五或者初二、十六,是东南沿海一些地区商人祭拜土地公神的日子,称为“做牙”。二月初二为最初的做牙,叫做“头牙”;腊月十六的做牙是最后一个做牙,所以叫“尾牙”。

  尾牙的发展

  尾牙发展到今天,最流行的风俗是各公司企业在当日举行聚餐晚会和员工联谊活动,称作尾牙宴,还有尾牙聚会、尾牙烧烤、尾牙晚会甚至尾牙舞会等,总之,基本样式是企业宴请员工进行年末的聚餐和联谊,以感谢和表彰员工的辛勤工作。正是富人情味的地方——让员工有心理准备,不至于影响到该名员工的家计生。由于劳工权益抬头,劳资双方都希望能有一个较和谐的关系,所以“尾牙聚餐”时都将“鸡头”朝天(上),以免造成劳资关系紧张。不过,这种风俗已绝迹。除了日益盛行的尾牙聚餐外,按传统习俗,全家人都围聚在一起“食尾牙”。

  其实,各公司举办的“尾牙宴”,也在透露着公司财大气粗的讯息,当日公司股票的股价和成交量也会有反响。当然,也有公司是秉承勤俭的传统美德,热闹但不浪费。

  尾牙的形式分两种:宴会和晚会。公司规模不大的,通常只办宴会聚餐;规模大且又赚钱的公司,除各部门聚餐外,另办大型歌舞演唱会娱乐员工。

  很多地方不过尾牙,但却受到了这种文化的影响。直到改革开放以后,人们还把大吃一顿美食叫做“打牙祭”,就是这种文化的遗存。

  英国著名管理学家韩第(Charles Handy)就指出,随着科技的发达,组织越来越虚拟化,高科技带来的影响是需要“高接触”(high touch),“关键在于信任与默契”,韩第提醒,企业如果没有共同的目标,员工就只会把“自己的目标”放在第一位。很多人已经意识到企业办“尾牙”已不再把它看成传统仪式,而是现代组织管理中的团队激励活动。

  地域文化

  台湾人的尾牙

  台湾人过“尾牙”,和大陆年终聚会有点儿相似。

  台湾民间农历每月初二、十六有拜土地公(福德正神)的习俗,供桌上摆各种供品,让土地公 “打牙祭” ,即为所谓的“牙”。民间有种说法叫“二月二(土地公生日)敬土地”,到一年的最后一次,也就是腊月十六就称为“尾牙”。这一天,百姓人家都要准备牲礼拜祭土地公,全家团聚吃“尾牙”,还要吃“润饼”(厦门叫“薄饼”,类似大陆常见的“春饼”),以求来年家庭富裕润泽。

  台湾过“尾牙”盛行,是因为商家视土地公为守护神。为保佑来年生意兴隆,商家吃“尾牙”会比一般的家庭更为盛大,内容更为丰富。当晚,做“头家”的会宴请公司同仁,以犒慰他们平日的辛苦。过“尾牙”也是缓和劳资关系,拉近距离和情感的一种方式。传统过“尾牙”,白斩鸡是不可缺少的菜,如果鸡头朝向在座的某个人,就表示此人将被解雇;如果鸡头朝向老板自己,大家就可放心享用美味了,这道菜端上时已将鸡头去掉,解雇的意味已经渐渐淡化了。吃“尾牙”热闹而和谐,老板会亲自给员工敬酒,员工也可以跟其没大没小。

  福建人的尾牙

  上述的尾牙不只是台湾才有,也不是从台湾商人流传到大陆的民俗或宗教节日,而是福建及台湾地区特有的影响广泛的文化民俗活动。“尾牙”即农历十二月十六。源自农历每月初二、十六拜土地公“做牙”(用供品“打牙祭”)的习俗,到农历年末腊月十六就称为“尾牙”。

  ☆古代福建有个习俗,“尾牙”这天晚上,凡有雇佣店员、伙计的商行店主都要备办一顿丰盛的晚餐,宴请全体员工,席间,老板对来年聘用人员的变动采取多种形式给予表态以示去留,如对不称职者要予辞退,便在宴席上将一盘鸡的鸡头对准那位员工的席位,意即解雇;或是对要辞退的伙计,在其席位前反排筷子,意即辞弃;还有一种是老板亲自向那位准备解聘的伙计敬酒,表示辞行。这些不动言词的辞退风俗,却令人感到十分尴尬,也闹出过不少吵架责骂之事,后来便逐渐废除,改为通过介绍人转达辞退之意。

  福建人流传着在每一个农历月的初二和十六“做牙”的习俗。这一天的供奉对象,是地主(福州十邑对地基主的俗称)或其他属阴类的神明;过后,人们也能吃献祭过的供品,一饱口福。

  这一天,也是神坛“犒军”的日子。“犒军”的对象,如果属天兵天将的性质,可以选择在初一和十五;万一主神手下的兵马都是阴兵阴将,祭祀日就肯定落在属阴数(双数)的初二和十六。

  “做牙”的意思与吃喝有关系。广东人说的“打牙祭”,意思即是以吃、喝为乐,不过福建人“做牙”的对象首先是灵界,其次才轮到人类享用。人们要等到祭祀之后,才能分享曾经用来供奉灵界的食物。

  福建人最重视在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做“头牙”,以及在十二月十六做“尾牙”二月初二是“社日”土地神之纪念日,是一年的第一次“做牙”,被认为是头牙,而十二月十六,则是一年中最后一次“做牙”,称为“尾牙”。

  福建人做“尾牙”特别隆重,这一日过后,也宣告时间就快走向另一个年份了。

  而莆田民俗“尾牙节”,较为隆重,有过小年之称。莆田人过“尾牙节”是有讲究的,祭祀用的香、纸、烛必不能少,供桌上水果、肉类、面食也必须齐全,商人尤其重视,莆商也正是秉承陈米牙这种诚信的精神成就事业,很多大老板要同员工一起吃牙宴,说“只要一起吃了牙宴,明年就一定会在一起继续团结奋斗”。

  “做牙”的时候要在门前,摆上果品、酒菜,比如炒米粉、炒面条、甜丸子,鸡鸭猪各种肉类,还有虾类等。也有人说不可有鱼类,因为有“衰如鱼”的说法。还有些家庭喜欢简单点,只用干品,比如苹果、梨、香蕉、茶酒、还有肉包、饼干等各种糕点作为祭品。接着就开始烧香、烧贡银、银纸等。

  牙的演变

  1、牙门

  后来牙传到了官府,早前官府称为“牙门”,之后慢慢演变成“衙门”。

  2、牙人

  这种习俗传到了民间,在商户中发展起来,把商品集中的场所称为“牙”,商人称为“牙人”,卖鱼的称为“鱼牙”,卖柴的叫“柴牙”。

  3、尾牙

  这种尾牙习俗后来又从商家流传到家财较为殷实的富裕人家,其内容则主要是祭祀本境土地等社神。同时,普通人家则较少单独“做尾牙”。因此在清乾隆版《福清县志》中并没有“做尾牙”的习俗。

  一年有24个“牙期”,农历正月初二叫“头牙”,六月十六叫“半年牙”,十二月十六叫“尾牙”。商家最重这“三大牙”,尤以“尾牙”为隆重。

  这天,商家们为了感谢土地公一年的照顾,都会准备丰富的祭品来酬谢土地公,而祭拜完的东西就会犒赏给员工们。

  尾牙日的活动

  这一天,台湾及福建地区一般平民百姓家要烧土地公金以祭福德正神(即土地公),还要在门前设长凳,供上五味碗,烧经衣、银纸,以祭拜地基主(对房屋地基的崇拜)。各商家行号也要在今天大肆宴请员工,以犒赏过去一年的辛劳。福建晋江一直保持着尾牙日活动。

  现代尾牙活动

  在如今,企业的“尾牙”就是指“年会”。企业单位可以利用这一日,举行公司内部的年终聚会,对上一年的公司状况进行总结,并对有功劳的职员论功行赏,所以可以说是每个企业单位职工最期盼的聚会。因为年终时也伴随着圣诞、元旦还有春节的来临,所以很多公司干脆就把年会就着这3个节日的期间举办,这样更增添了年会的欢乐气氛。很多企业在“尾牙宴”上也举行一些抽奖活动,企业所有员工都参加,大家和气融融,有着大家庭的感觉。

  “尾牙”的祭品

  尾牙这一天,百姓家要烧土地公金以祭福德正神,还要在门前设长凳,供上五味碗,烧经衣、银纸,以祭拜地基主(对房屋地基的崇拜)。各商家行号也要宴请员工,以犒赏过去一年的辛劳。不过,这种风俗已渐绝迹。主要的食物是润饼和刈包。润饼系以润饼皮卷包豆芽菜、笋丝、豆于、蒜头、蛋燥、虎苔、花生粉、香茄酱等多种食料。刈包里包的食物则是三层肉、咸菜、笋干、香菜、花生粉等,都是美味可口的乡土食品。

  尾牙祭的相关饮食

  1、润饼

  食材

  饼皮若干、带糖花生粉少许、甜辣酱少许、五花肉200g、鸡蛋1个、豆干2片、芹菜2根、卷心菜四分之一个、胡萝卜半根、豆芽菜少许

  做法

  1、所有食材洗净,备好待用。

  2、鸡蛋打散,加少许盐,搅匀,将蛋液倒入平底锅煎成蛋皮,切成长条状备用。

  3、五花肉切成大小均匀的薄片,热油快炒后转小火煎至表面微微焦黄,加点盐,翻炒出锅。

  4、豆干切成长条,倒入刚才炒肉的油锅,煸到表面略微焦黄,加一点点盐,出锅备用。

  5、锅中烧水,水开后依次将胡萝卜丝、卷心菜、芹菜、豆芽菜放入,焯熟捞出。

  6、平底锅刷薄油,放入饼皮加热一下,关火出锅。

  7、饼皮上先抹一层甜辣酱,均匀撒一层花生粉,放入鸡蛋丝和肉片,最后放上蔬菜,将饼皮两边向内对折,从底部向上卷成卷即可。

  2、刈包

  食材

  中筋面粉300g、牛奶150ml、白糖10g、酵母5g、盐3g、食用油少许、五花肉700g、酸菜400g、八角2个、花椒少许、姜片少许、大蒜少许、葱适量、香叶4片、冰糖20g、老抽20ml、白糖2g、香菜少许、盐4g、料酒少许、红辣椒1根、花生粉适量

  做法

  1、把五花肉改刀成2公分的厚片,水沸后,加姜片、料酒,快速汆烫下,变色捞出。

  2、起油锅,下肉片煸到微微焦黄,夹出,剩余的油爆香八角、花椒,姜片、大蒜。

  3、再把肉回锅,加葱结、香叶,倒入适量净水,再加老抽、冰糖、盐、料酒,大火煮开,转小火慢炖一个半小时。

  4、浸泡切碎的酸菜只需在热油中煸干水分,炒出香味,加白糖简单调味,再来点红辣椒炒匀即可。

  5、在面粉中加入牛奶,和到快成团的时候,加入盐和食用油,可以让面团更筋道,再揉成团,用保鲜膜盖住,醒发至两倍大小。

  6、醒发好的面团分成约60克等大的剂子,揉捏成小团子,盖上湿布继续醒发十分钟,擀成椭圆形,一面刷上食用油,对折,放入蒸屉继续醒15分钟。

  7、上锅前,用纱布包住盖子,避免水滴落在饼皮上,上汽后,蒸足十分钟即可。

  8、蒸好的刈包在中间先铺一层酸菜,再来一大块肉,撒点花生粉,最后撒一点香菜,刈包就做好了。

  3、白斩鸡

  食材

  三黄鸡1只、小葱1颗、生姜1块、盐少许、料酒1大勺、生抽2大勺、白糖少许、麻油适量

  做法

  1、冰箱里冷冻好冰块,小葱一半切葱花一半打葱结,生姜一半切姜末一半切姜片,鸡洗净控干水份备用。

  2、把鸡放入锅中,冷水没过四分之三鸡身,加葱结、姜片、料酒和盐,大火煮沸,转小火十分钟;中间翻一次鸡身,熄火后加盖焖十分钟。

  3、时间到把鸡捞出,过一下冷水,然后放入冰水里浸泡5分钟。

  4、准备蘸汁。用小半碗煮鸡的汤汁,加入葱花、姜末、生抽和白糖煮开熄火即可。

  5、取出浸泡的鸡,用厨房纸吸干水分,刷上麻油,等鸡完全冷透不存余温即可斩件装盘,蘸汁上桌。

  腊月十六尾牙节的习俗并没有很好地传承下来,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它只是在闽南与台湾地区有所传承。值得欣慰的是,你可以在每个公司举办的年会上看到一点尾牙宴的影子。

【尾牙是什么意思】相关文章:

尾牙是什么意思10-20

尾牙是什么意思?01-17

尾牙是什么意思?尾牙是几月几日?06-26

尾牙是什么意思?尾牙创意节目推荐06-26

尾牙是什么意思?尾牙习俗有哪些?12-28

何为尾牙?尾牙是什么时候?01-07

清明的意思是什么04-04

小雪是什么意思?07-17

入伏是什么意思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