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关于植树节的来历
大家都知道3月12号是我们的植树节,是国家用来让我们来爱护植物保护植物的,那你知道植树节的由来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的植树节的关于植树节的来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植树节的来历1
植树节是按照法律规定宣传保护树木,并组织动员群众积极参加以植树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
中国古代在清明节就有插柳植树的传统,历史上最早在路旁植树是由一位叫韦孝宽的人于1400多年前从陕西首创的。韦孝宽是西魏、北周时期的一位名将,在公元552年因军功被授予雍州刺史。自古以来,官道上每隔一华里便在路边设置一个土台,作为标记,用以计算道路的里程。韦孝宽上任后,发现土台经风吹日晒、雨水冲刷后很容易崩塌,需要经常维修,既费时费力又劳民耗财。便毅然下令雍州境内所有的官道上设置土台的地方一律改种一棵槐树,用以取代土台。这样一来不仅不失其标记和计程作用,还能为往来行人遮风挡雨,并且不需要修补。
近代植树节则最早由美国的内布拉斯加州发起。19世纪以前,内布拉斯加州是一片荒芜的平原,树木稀少,黄沙漫天,人民深受其苦。1872年,美国著名农学家朱利叶斯·斯特林·莫尔顿提议在内布拉斯加州规定植树节,动员人民有计划地植树造林。当时州农业局通过决议采纳了这一提议,并由州长亲自规定今后每年4月份的第三个星期三为植树节。此后的16年间,又先后植树6亿棵,终于使内布拉斯加州10万公顷的荒野变成了茂密的森林。为了表彰莫尔顿的功绩,1885年州议会正式规定以莫尔顿先生的.生日4月22日为每年的植树节,并放假一天。
众所周知:地球正在沙化,沙漠的覆盖面积正在逐年的增加——可我们似乎觉得这些离我们还很远,但是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在默默无闻地为这片大地播种着绿色,他们有的被称为“英雄"、有的被称为“当代愚公”,有的甚至是外国友人……他们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植树是全人类的大事,是造福子孙万代的伟业。
拓展阅读:
植树节的意义
植树节的意义就是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减轻污染。而且植树造林不仅可以绿化和美化家园,同时还可以起到扩大山林资源、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农田、调节气候、促进经济发展等作用,是一项利于当代、造福子孙的宏伟工程。
植树的作用
一、平衡地球的二氧化碳。
森林是二氧化碳的主要消耗者,每公顷森林生产10吨干物质会吸收16吨二氧化碳,释放12吨氧气,这使得森林成为一座巨大的氧气库。因此植树造林已成为减缓温室效应的主要途径。
二、防风固沙。
森林可以通过降低风速、改变风向减少风蚀的强度;林木,尤其是灌木树的强大根系,可以固着土壤颗粒。实践证明,通过营造防风沙林,配合农业、水利措施,会取得良好的防风固沙效果。
植树节的来历2
近现代以来,人们都在为全球气候变暖而担忧。因为随着现在技术的飞速发展,植被,水资源等无限的被开发导致气候失调。而世界阻止为了避免水土流失,调节气候,而建立了一个节日,那就是植树节,其实小编觉得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节日。这个节日的建立提醒了人类应该保护树林,植树造林,创造绿色环境。那么有些小伙伴还不知道植树节的来历和意义,下面让小编来具体给大家说说吧!
一、植树节来历和意义
1、来历:
我国的植树节是3月12号。
中国古代虽有劝民植树的说法,但由国家以法律形式明文规定植树节日则是现代的事。
3月12号这天孙中山先生逝世的纪念日。确定这一天为植树节,一是从植树的季节考虑,二是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一生提倡植树造林的功绩。
1883年仅只有18岁的孙中山,千里迢迢从美国檀香山带回幼苗亲手栽种的,在他的精心培育下终于成材。孙中山也是我国近代最早极力提倡植树造林的人。
他亲自起草的政治文献《上李鸿章书》中提出,中国欲强,必须“急兴农学,讲究树艺。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先生提出了在中国北部和中部大规模植树造林的计划。
1924年他在广州一次演讲中强调:我们防方止水灾和旱灾的根本方法就是要不断植树造林,而且要造大规模的森林。此外,他还在许多著作和演讲中反复强调毁林的危害性和植树造林的重要性,并囯身体力行,亲自植树。
中国的植树节由林学家韩安、凌道扬等倡议设立。198年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将植树节改为3月12日。
1981年夏天,四川、陕西等地发生了历史罕见的水灾。根据邓小平同志的倡议,1981年12月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
1990年3月12日,邮电部又发行了一套4枚¨绿化祖国邮票,第一枚为“全民义务植树”。
决议指出,凡是条件具备的地方,年满11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除老弱病残者外,因地制宜,每人每年义务植树3棵至5棵,或者完成相应劳动量的育苗、管护和其他绿化任务。
如今生态环境的恶化,污染的`加剧,资源的过渡开发,如果我们的家园已经干疮百孔,所以植树节的意义越发重要,建立生态文明的意识和观念,植树造林,修复生态、增加森林资源,建设美丽中国。
2、意义:
中国设立中国植树节的根本目的在于保护森林,增种树木。
每一棵大树的生长都对人类社会有相当大的积极作用。国外曾有学者对树的生态价值进行过计算:一棵50年树龄的树,产生氧气的价值约31200美元;吸收有毒气体、防止大气污染价值约62500美元;增加土壤肥力价值约31200美元;
涵养水源价值37500美元;为鸟类及其他动物提供繁衍场所价值31250美元;产生蛋白质价值2500美元。除去花、果实和木材价值,总计创值约196000美元。
成群的树林能对生态系统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一公顷林地与裸地相比,至少可以多储水3000立方米。1万亩森林的蓄水能力相当于造价千余万元、蓄水量达100万立方米的水库。
有专家预测,假如地球上失去了森林,约有450万个生物物种将不复存在,陆地上90%的淡水将白白流入大海,人类面临严重水荒。森林的丧失更会使许多地区风速增加60%~80%,因风灾而丧生的人可达数亿。
在城市,行道树同样可对人类社会作出有益贡献。一棵树一年可以贮存一辆汽车行驶16公里所排放的污染物。很多树木可以吸收有害气体,如1公顷柳杉林每天可以吸收二氧化硫60千克,其他如臭椿、夹竹桃、银杏、梧桐等都有吸收二氧化硫的功能。
二、植树节的由来
植树节的提议人斐义理先生正是南京大学前身之一的金陵大学农林科的创始人。大约在1914年,金陵大学创办农科,随后设林科,后合并为农林科。创始人斐义理先生向当时的北洋政府建议设立植树节,并建议选在清明节这一天。
北洋政府农林部做出了积极回应,但大概因为时局动荡,并没有推行开。1929年北伐成功,斐义理的建议又被提上议程,行政院讨论后决定,鉴于孙中山先生生前积极倡导国家造林运动,以改善民生,因此,定每年的3月12日(孙中山逝世纪念日)为植树节,还通过了一个《植树节举行造林运动办法》,通令全国实施。
【植树节的来历】相关文章:
小学生中国植树节的来历和意义03-10
对联的来历02-03
春联的来历12-26
除夕的来历03-29
冬至的来历12-23
孙姓的来历03-22
中秋的来历及习俗03-24
中秋来历的英文04-08
龙抬头的来历05-04
汉字来历的资料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