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呼吁勿误读传统节日 七夕节不是中国爱情节

时间:2020-09-18 10:05:46 其他节日 我要投稿

学者呼吁勿误读传统节日 七夕节不是中国爱情节

  8月2日(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节日“七夕”。随着民间传说中的经典爱情代表人物牛郎、织女即将“相会”,各地商家为“中国爱情节”商战硝烟再起。

学者呼吁勿误读传统节日 七夕节不是中国爱情节

  七夕坐看牵牛织女星,是中国民间古老习俗。相传,每年这个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之时。凡间的妇女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或源于牛郎织女再相会的凄楚动人神话故事,这一节日如今多被称为“中国情人节”或“中国爱情节”。对此多位学者表示,七夕节不是中国爱情节,呼吁请勿误读传统。

  石家庄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燕赵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梁勇教授表示,七夕节在古代从来不是什么爱情节,而是关于女性社会角色认知的文化节日,起源于中国,后遍及东亚各国。因要求妇女明确女红修养,节日活动以乞巧为主,故而称为“乞巧节”或“少女节”、七巧节、“女儿节”。

  梁勇说,七夕节原本习俗就是妇女们进行各种乞巧活动。这是一个女性的节日,文化精髓就是学好女红,是中国妇女传统美德之一。乞巧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各地区乞巧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

  “乞巧节习俗如今在许多大城市已被某些人误读,甚至被扭曲为所谓中国的情人节,而失去了乞巧节本真的特色和文化内涵。”梁勇说,在韩国以及中国台湾,乞巧节的文化仍然保持着女性家庭角色定位的本色。家长鼓励少女学习女红手艺,传承男耕女织的传统美德。

  对此,中国民协副主席、河北省民协主席郑一民也认为,对传统节日要有正确的.解读,中国七夕节按历史文献记载和传统文化内涵及表现民俗事项看,此节是乞巧的节日,是女人祈求上天或神灵使自己变得聪明伶俐,实现女人梦想的节日。“如果中国传统节日被商业外衣包裹后,节日的价值会变得轻多了,也容易造成误导。”

  郑一民说,节日内涵以女人为主体,是女人自省自立自强,实现女人梦想的节日,不是爱情。但客观说也有爱情因素在其中,如女人除实现自身目标外还有选择称心如意伴侣的梦想,“但完全称之为中国的爱情节,并不合适。”

  河北省民俗文化协会会长袁学骏认为,叫“爱情节”和“夫妻节”都有局限性,叫七夕节最为标准,如端午节一样本身内涵就非常丰富。但为突出爱情主题,叫“情侣节”也是探索和创新发展。

【学者呼吁勿误读传统节日 七夕节不是中国爱情节】相关文章:

中国象棋初学者入门09-04

中国家庭伦理剧情节设置的雷同性研究10-08

作文情节评语03-08

爱中国名言01-23

中国传统节日主题征文6篇01-10

中国传统节日日记200字10-07

中国古典舞初学者需知的步法身法09-21

中国的传统节日主题英语演讲稿01-09

中国传统节日手抄报内容:中秋习俗09-19

澳洲教育学者称中国留学生应避免三大陋习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