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胶东的春节习俗

时间:2023-01-29 09:44:25 春节 我要投稿

青岛胶东的春节习俗

  在青岛胶东,人们喝了腊八粥,那就意味着春节不远了。腊八过后,人们就为了春节而忙碌起来了,扫尘、贴春联、贴窗花、赶大集、买年货、祭灶……人人忙得不亦乐乎,以最好的姿态去迎接春节的到来。现在,小编就为大家盘点青岛胶东的春节习俗。

青岛胶东的春节习俗

  腊八日,家家都煮腊八粥。一般人家用小米、糯米、高粱米、豇豆、绿豆、红枣、花生米、大米等熬煮。有些富裕家庭还加莲子、桂圆、核桃仁等滋补品。这天,有的人家将剥出洁白的大蒜瓣,用米醋加糖浸泡,在坛瓶内封固,制作腊八蒜,备春节食用。食时,打开密封的坛瓶,蒜瓣如翡翠玛瑙,呈晶莹的淡绿色。细品,蒜味浸入醋酸,醋里融进蒜味,酸辣甜诸味适中。

  过了腊八,年味渐渐浓了起来。家家户户就开始筹办年货,俗称“腊月忙年”。传统的习俗为“二十三,祭灶王”、“二十四,写对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去打酒”、“三十晚上,玩一宿”。那日程有条不紊地进行,打扫卫生、粉刷墙壁,装扮居室;做新衣、买新帽,蒸豆包(都饱)、做豆腐(都富)、蒸年糕(年高)、割肉买鱼(年年有余),购买筷子(快快发财)、餐具、烟酒糖茶、水果等生活物品。

  腊月的大街小巷,就是一条欢乐的河。人人怀中揣着祝福,脸上漾着笑窝。手里提的,自行车后座带的都是年货。东家大婶忙着蒸饽饽,红枣笑在白胖胖的蒸馍上。西院奶奶在红炉煨鸡汤,煨香了炊烟,煨香了黄昏。在胡同打雪仗的孩子们,如一群叽叽喳喳的花喜鹊,欢迎赶集满载而归的爸爸。嘿,爸爸自行车把上还挂着一挂火红的爆仗!

  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小年这天送灶神爷上天,又称“送灶”、“辞灶”。晚上,在灶神前供上糖瓜、果品和一碗面汤,烧香磕头,希望灶王爷吃了麦芽糖,上天说好话、言好事。有的人还诵念:“灶王爷,你听见,二十三,灶糖粘;吃灶糖,请上天,言好事,行方便”,免得他到玉帝面前揭露自家隐私。看来,这报喜不报忧,自古以来就有之。

  不少人还在灶神爷的供品旁边摆放一盘黄豆、一束草,饲喂“灶王的马”,以便灶王爷骑马风雨兼程奔往天庭,“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这天,外出者均赶路回家,忌“辞”在外面。新过门的媳妇也在小年这天回到婆家,吃团聚饺子,放鞭炮庆贺。小年之后,春节就拉开了序幕,俗话:辞了灶,年来到。

  腊月三十早晨,家家户户在大门上贴上春联。诸如“金玉满堂春送财,吉祥盈门福兴业”,“龙飞凤舞,月满花盈”等。屋内贴喜庆年画,题材主要有五谷丰登、山水风景、花鸟虫鱼等。每到腊月,窗花几乎和对联一样受到青睐,谁家有好的窗花花样,东邻西舍都来拓,然后,再照着样子剪。剪出来后,按门类分别贴在一应家什上。

  中午,多数人家用小米加红枣蒸煮一锅米饭,称“隔年饭”,用大白菜、粉条、豆腐加猪肉做一锅菜,称“隔年菜”,意味着来年有饭吃,有财发,表达了人们祈求幸福的美好心愿。午后,在堂屋八仙桌前围上红缎子“桌头”,摆上祖先牌位或挂起“家堂宗轴”,太师椅上罩上红缎“披子”。家家户户都在准备晚宴,厨房里演奏着煎、炒、烹、炸、炖的交响曲,一种欢乐的温馨环绕在全家人的心头。

  黄昏时分,每家都在大门外焚香烧纸“接祖先”,火光闪烁,香烟萦绕,空气中流动神秘和庄重。接回祖先后,供上茶水、糖果、点心等,老幼皆拜,以示知古追远之意。除夕的晚饭称“团圆饭”,家宴菜肴丰盛,“四大碗六大盘,鸡鸭鱼肉样样全”。全家人围桌而坐,笑语盈盈,饮酒叙谈,热热闹闹吃团圆饭,享受着浓浓的亲情和欢乐。

  水饺是除夕的大餐(“交子”之意),许多人家在饺子内包入铜钱和枣,吃到铜钱意为新的一年能发财,吃到红枣意为生活甜美,事业红火。凡出门在外的羁客和游子,必定归家吃团圆饺子,尽享天伦之乐。

  有趣的是有的老人,留小许饭菜于小碟中,放于老鼠出没的地方,称“老鼠饭”,认为老鼠吃了美餐,可免啮衣物,似乎老鼠也懂得人情世故。

  饭后,全家人或围炉品茶,相聚叙谈;或食水果、吃瓜子,打牌娱乐。彻夜不眠,称为守岁。“亥子之际”即夜十时至十二时,相传诸神下界。在院子里设立的祭祀桌上,红烛高烧,一家之主拈香跪拜后,将黄表纸、纸元宝同时焚烧。除夕零点为新旧两年的分水岭,它标志着农历旧的一年结束,俗语“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两年”。待午夜钟声一响,夜空焰火礼花五彩缤飞,四处鞭炮爆竹不绝于耳,夜空焰火礼花就腾空而起,流光溢彩,分外壮观。

  五更时分即起,全家老幼衣装焕然一新,祀神祭祖,燃放鞭炮,吃初一饺子。饭后,开始拜年活动。先是家拜,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晚辈压岁钱。初一清晨街坊互拜,先近亲,后邻居,互相拜年问好。最常见的一幕是,拜年的亲友一进院门,北屋的主人隔着窗户早已瞧见,忙掀开门帘迎出来,接进里屋,端出笸箩盛着的花生、糖果,请客人抽烟、吃糖、喝茶。客人不能久待,便吃块糖果,或剥枚花生,小坐一会,这年也就拜到了。接着,又到另一家拜年去了。常常是这拨客人没走,那拨客人又来,屋里院里欢语追逐着笑声……“忙腊月,耍正月”。

  人们春节的兴致一般要从正月初一延续到正月十五。正月初二,开始走亲戚。初二、初四,拜姥家、拜舅妈。初三、六、九拜“丈人”。初七拜姑妈,初八拜姨妈。之后,亲朋好友之间互相请吃“年酒”。唯初五(称“五末日”),忌出行。过新年,庆新春,年拜完了,亲串遍了,人们还要尽情地玩一玩,乐一乐。待过了元宵节,闹完花灯,年味方散。

  中国春节习俗——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是中国春节习俗,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中国春节习俗——扫尘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中国春节习俗——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也是中国春节习俗。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中国春节习俗——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这是中国春节习俗。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春节的由来

  民间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的是,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窜村挨户,觅食人肉,残害生灵。有一个腊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适逢两个牧童在比赛牛鞭子。“年”忽闻半空中响起了啪啪的鞭声,吓得望风而逃。它窜到另一个村庄,又迎头望到了一家门口晒着件大红衣裳,它不知其为何物,吓得赶紧掉头逃跑。后来它又来到了一个村庄,朝一户人家门里一瞧,只见里面灯火辉煌,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好又夹着尾巴溜了。人们由此摸准了"年"有怕响,怕红,怕光的弱点,便想到许多抵御它的方法,于是逐渐演化成今天过年的风俗。

  另一种说法是,我国古代的字书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年”便被引申为岁名了。

  我国古代民间虽然早已有过年的风俗,但那时并不叫做春节。因为那时所说的春节,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

  南北朝则把春节泛指为整个春季。据说,把农历新年正式定名为春节,是辛亥革命后的事。由于那时要改用阳历,为了区分农、阳两节,所以只好将农历正月初一改名为"春节"。

  春节的传统民俗活动有哪些

  1、扫尘

  在民间,新年前夕有“腊月二十四,扫尘(亦称扫屋)的习俗。民谚称“二十四,扫房子”。民间称做“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年前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扫尘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以祈来年清吉。

  2、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会贴上对联,庆祝新年的到来。

  3、办年货

  中国的年俗文化源远流长,全国各地衍生出纷繁多样的过年习俗,南北迥异,各具特色。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是备年货、送年礼却是几乎全国上下的“过年必备”。置办年货,包括吃的、穿的、戴的、用的、贴的(年红)、送的(拜年)礼物等等,统名曰之“年货”,而把采购年货的过程称之为“办年货”。办年货是中国人过春节的一项重要活动。

  4、祭祖

  新年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祭祖,也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因为中国地大物博,每个地方祭祖的形式也不同,有的是去野外扫墓,有的是祠堂叩拜,不管形式如何,这都是怀念故人。

  5、年夜饭

  年夜饭,又称年晚饭、团年饭、团圆饭等,特指岁末除夕的阖家聚餐。年夜饭源于古代的年终祭祀仪,拜祭神灵与祖先后团圆聚餐。年夜饭是年前的重头戏,不但丰富多彩,而且很讲究意头。吃团年饭前先拜神祭祖,待拜祭仪式完毕后才开饭。席上一般有鸡(寓意有计)、鱼(寓意年年有余)、蚝豉(寓意好市)、发菜(寓意发财)、腐竹(寓意富足)、莲藕(寓意聪明)、生菜(寓意生财)、生蒜(寓意会计算)、腊肠(寓意长久)等以求吉利。中国人的年夜饭是家人的团圆聚餐,这顿是年尾最丰盛、最重要的一顿晚餐。

  6、守岁

  除夕守岁,有的地方(豫西)叫“熬年”,也是最重要的春节活动之一,守岁含有两层意思: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叫“馈岁”;酒食相邀,叫“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叫“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叫“守岁”。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全国多数地方守岁,女的包饺子、洗菜、准备大年初一的饭菜,或者准备全家的新衣服,男的打扑克牌、麻将,或者喝酒娱乐至天亮,或者一家人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节目。

  7、给压岁钱

  压岁钱是春节前晚辈及小孩子梦寐以求的大事。压岁钱也叫“压岁钱”“压祟钱”“压胜钱”“压腰钱”。除夕吃完年夜饭,由尊长或一家之主向晚辈分赠钱币,并用红线穿编铜钱成串,挂在小儿胸前,说是能够压邪驱鬼。清代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中说:“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之压岁钱。”这个习俗自汉魏六朝开始流行。《宣和博古图录》中记载:“钱形长而方,上面龙马并著,俗谓佩此能驱邪镇魅。”因为“岁”与“祟”谐音,“压岁”即“压祟”,所以称为“压岁钱”。因为是守岁夜给钱,所以又称“守岁钱”。

  8、燃放爆竹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宋朝政治家王安石的这首诗也提到了春节燃放爆竹,可见春节燃放爆竹的习俗由来已久了。在春节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噼里啪啦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亦称“炮仗”“鞭炮”“炮”等。

  9、拜年

  大年初一清早,大人小孩穿着节日的盛装,出门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新年大吉大利。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家中拜完年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相互道“恭喜发财”“新年快乐”“四季平安”等吉言。

  10、逛庙会

  一提起逛庙会,就会想起北京春节的庙会,厂甸庙会、白云观庙会、莲花池庙会,人们蜂拥而至,处处交通堵塞,闹市区实行交通管制。庙会又叫“妙会”“庙市”或“节场”。早期庙会仅是一种隆重的祭祀活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交流的需要,庙会在保持祭祀活动的同时,逐渐融入集市交易活动。随着人们的需要,又在庙会上增加丰富多彩的活动。于是过年逛庙会就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娱乐活动。部分地区,每年的庙会宗教色彩越来越淡化,只有娱乐性的仿祭祀活动表演,更多的是“有会无庙”,公园、体育场、商场等都成了庙会的举办场所。庙会也就渐渐地演化成为集娱乐和短期的集市交易为一体的民间活动。

  11、舞龙

  舞龙又称“龙舞”“龙灯舞”“舞龙灯”等。龙是传说中的神奇动物,能在天上呼风唤雨,也能为人间隆福消灾。早在汉代就有舞龙祈雨的活动。当时四季祈雨,春舞青龙,夏舞赤龙或黄龙,秋舞白龙,冬舞黑龙。舞龙时,锣鼓喧天,爆竹齐鸣,场面十分热烈。每一个动作都有名号,诸如:“二龙戏珠”“二龙出水”“黄龙过江”“白龙出洞”“穿越龙桥”“打草惊蛇”“银龙翻江”“金龙倒海”“海底捞月”。如果两队舞龙相遇,一定大摆龙门阵,争夺高下。有的地方,败北者一方要为胜者一方奏锣鼓、放鞭炮。云南、贵州的苗族,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舞龙,同时家家户户堂屋神桌上摆糯米糍粑和酒肉,点燃香纸蜡烛,敬奉“金角老龙”,含有欢庆丰年、祈求吉祥的意思。

  12、舞狮

  舞狮子活动在河南豫西一带称作耍狮子。耍狮子活动比较经典的动作有:狮子蹦上高桌、狮子过独木桥、狮子翻跟头。广东海丰盛行春节“听鼓手、看舞狮、听唱曲”。舞狮主要有麒麟、狮、客仔狮、外江狮四种,唱区主要有西秦曲、白字曲、潮州曲等多种。鼓手就是唢呐,也叫大笛或吹班。每班由二人吹大笛,一人打铜钹,一人打小鼓。一般从除夕下午就开始到商铺里去吹打,一直到初三、初四才停止。初一、初二最热闹。舞狮子的队伍挨家挨户舞弄,到了人家门前,说声“恭喜”之后就开始吹奏起来,直到主人掏出红包,带队的拿到红包才离去,紧接着到下一家去舞狮。

  13、踩高跷

  踩高跷娱乐活动历史悠久。表演者双脚绑扎木制1~3尺高的跷棍,扮演成各种滑稽人物表演古怪动作。踩高跷,北京称作高跷或高跷会,陕西、甘肃、河南等黄河流域称作“扎高脚”。踩高跷有文跷、武跷两种活动之分。文跷以边走边唱为主,夹杂有简单的舞扭动作,武跷则表演倒立、跳高桌、叠罗汉、劈叉等高难度动作。

  山东春节年俗介绍

  年除日

  腊月的最后一天为除日,除日晚上叫除夕、大年夜、大节夜、大尽等,民间称年三十、大年三十。除夕零点为两年的分水岭,俗语说:“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

  除日的活动很多,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响(放鞭炮),二是红(贴春联),三是火(点灯守岁)。

  贴年画、春联:

  山东各地都盛行贴年画,年画内容十分丰富,有各种故事如《唐僧取经》等,有历史故事如《李自成》、《楚汉相争》等,有戏曲故事如《回荆州》、《白蛇传》等,还有山水画等。年画的形式有中堂、单开、四条屏等。在诸多的年画中以鸡画、鱼画、娃娃画较为普遍,因为鸡表示吉祥,鱼意味着钱粮有余,娃娃则象征人丁兴旺。胶东、滨州、茌平等地几乎家家贴窗花,窗花一般都是红颜色,其内容因时而异。

  除日的主要活动是挂家堂字画,贴春联、年画、窗花,祭天,请神,祭祀等。家堂(卷轴图画)、字画要贴在堂屋正中。春联的内容十分丰富,一般大门上贴的是“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之类显示门第家风的春联,进门迎壁墙上要贴“抬头见喜”、“万象更新”之类的年关吉利的单联,正房门上贴“国泰民安,人寿年丰”之类祈求福寿安康的对联,中堂两边要贴“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之类的祝福祝寿的对联。店铺要贴“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之类寓意招财进宝的对联,天地堂两边贴“晨昏三叩首,早晚一炉香”,宅神堂两边要贴“年年多吉庆,月月保平安,”之类祈求保佑的对联。粮囤上贴“五谷丰登”、“粮食满仓”,猪羊圈贴“六畜兴旺”,牲口槽贴“骡马满槽”,大车上贴“日行千里路,夜行八百里”,其他地方还要贴“福”字(有些地方把“福”字倒贴,意为“福到了”)。鲁西、长岛和蓬莱沿海农村,家中有人去世,三年中不贴红对联,改用绿色对联。日照沿海渔民除日午后到渔船贴对联,将“招财进宝”合为一字,贴于船头,五桅风船的桅杆上分别贴“大将军八面威风”、“二将军日行千里”、“三将军随后听令”、“四将军一路平安”、“五将军马到成功”。长岛县渔民除日早晨为渔船挂大吊子(长方形大旗)拉米旗,傍晚,到船上挂灯笼,设祭桌,敲锣打鼓,放鞭炮,焚香纸,祭海龙王。

  过小年

  过小年腊月二十三日为祀灶日,民间俗称为“过小年”,亦称小年、小年下、小年节。这天送灶神上天言事,称为送灶、辞灶、醉司命。

  祀灶是在二十三日晚间进行的。胶东地区灶神画像贴在正屋东面的锅灶墙上,两旁有一副“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对联,横批是“一家之主”。祭祀时,摆上糖瓜、果品和一碗面汤,然后烧香叩头,把旧灶神揭下烧掉,这就是送灶王爷上天了。烧时要加一些谷草和杂粮,好给灶王喂马。过去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山东通常都由男人致祭,但在恩县、博平等地却是妇女率儿童焚香拜奠祀灶。旧灶烧了以后,有的把新灶当时贴上,有的则到除夕再贴,所以对联又有“二十三日上天去,正月初一下界来”的词句。

  祀灶多用甜和黏的食品。普通用的是糖瓜、枣等,临朐地区还用羊枣、柿饼,威海用糯米饼、小糖瓜,无棣、恩县、博平、招远、日照等地加用黍糕或枣糕,意思是粘住灶王的嘴,不让他上天说坏话,或者是让灶王的嘴甜,光说好话,所以成武等地称此为“涂神口”,有的还真在灶神的嘴上或锅灶门口粘上一小块糖。也有的在灶门口抹点酒糟或酒,谓“醉司命”。

  供品除糖瓜之类外,有的供水饺,取民间“起身饺子落身面”之意,有的供面条,有的还供上用秫秸插成的灶马、灶鸡,好让灶王爷骑马上天,一路顺风。祭祀之后,还要举行欢送仪式。一家人跪在灶王像前,一边磕头一边烧掉旧灶王像和一匹纸马,同时老年人念念有词:“灶王灶王,你上天堂,多说好,少说歹,五谷杂粮全带来。”那些迫切需要生儿育女的则念道:“腊月二十三,灶王上西天,多说好来少说歹,马尾巴上带个胖小子来。”这样就算把灶王爷送走了。淄川、招远等地在辞灶之后还有卜灶的习俗,即悄悄外出听人说话以卜吉凶。 辞灶后,据说是诸神上天,百无禁忌,民间家贫不能成礼者多在此时嫁娶,谓之“乱岁”。古代称大寒后10日为阳宅乱岁,嫁娶无禁。现在农村还多在年底结婚。

【青岛胶东的春节习俗】相关文章:

胶东地区春节习俗解读11-04

胶东的七夕习俗11-22

青岛地区的春节习俗10-03

青岛过年习俗01-03

青岛端午节习俗12-03

青岛的清明节老习俗11-18

东北春节的习俗-春节习俗介绍10-19

春节有哪些习俗?地方春节习俗介绍10-29

春节习俗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