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资料

时间:2020-10-30 11:18:09 春节 我要投稿

春节的资料大全

  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可是对于春节,大家又有详细的了解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节的资料大全。

春节的资料大全

  春节来历

  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至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但古时的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旦”,直到中国近代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称春节。

  1949年9月27日,新中国成立,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

  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四川的春节习俗

  四川人对农历新年极为重视。家家户户挂彩灯、贴门神,并在粮仓、家禽牲畜圈上贴写吉祥的语言,以示来年的丰收吉祥。有条件的客家乡镇从正月到二月要耍灯舞,灯的种类有龙灯、狮灯、蚌灯等,这是四川人在原籍的彩灯习俗流传至今。此外,还要举行大型庆典活动--舞龙,有彩龙、火龙、水龙、脱节龙和和上川龙之分。

  在成都年是伴着童谣唱来的……“小子小子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沥沥拉拉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炖猪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面粉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夜;大年初一街上扭。

  童谣中的种种为过年做的准备,加上春节到来后持续到十五的游乐、庆祝:新年撞钟、烧子时香、大庙会、游喜神方、人日游草堂、耍狮子、舞龙灯、元宵观灯,再加上爱玩的成都人“过厚脸皮年”的正月十六游百病,这才构成了一个欢欢喜喜、圆圆满满的成都年。

  过去的成都,每年立冬后,家家户户杀年猪、腌香肠、腊肉,不单农村到处肥猪悲声嘶叫,城里也常见到又白又胖的大肥猪被开膛破肚的情形。

  成都学人郑光路的《成都旧事》中记载,过去的杀猪匠鬼板眼多,他两手紧按猪头,一副不能脱身之状,看热闹的小娃娃往往会把杀猪刀递给他,这时他会低声嘀咕:“猪大爷,不是我要杀你哈,是递刀的叫老子杀嘛”。年猪杀好后,人们在烧柴灶的灶门上方,将鲜肉串绳从梁柱上悬垂下来,利用每次生火煮饭时伸出灶门的火舌和柴烟逐日熏制,直至色泽金黄,闻之甚香,火舌舔肉吱吱作响,令人馋涎欲滴。进入腊月中旬,各家各户又开始推碾汤元粉,为大年初一全家人可以吃到象征甜甜蜜蜜、团团圆圆的红糖汤圆做准备。

  团圆,正是人们做这么多准备所祈求的,正如大年三十必不可少的团年饭。年有四个主题:团圆、吉祥、富裕、欢乐。排第一位的就是团圆,在情感上,始终过着群体生活的`中国人,最美好的向往是人间的亲情与和谐,人情味,也是中国人最浓重的年味。

  竹枝词由古代巴蜀的民歌演变而来,在盛唐前即在民间流行,中唐刘禹锡倡为民歌体。人们手持竹枝歌之舞之,故名“竹枝词”。刘禹锡曾言:“《竹枝》,巴渝(渝,歌也),巴儿联歌,吹短笛,击鼓以赴节。歌者扬袂趄舞(趑趄意。即原地踏步歌唱,故又叫踏歌),其音协黄锺羽,末如吴声。” 四川自古多文人墨客,历代遗留有大量竹枝词,反映了旧时四川的风俗民情。许多有关过年的风习也反映在竹枝词里……

  《打米酥》:年货闺人办得精,粉糖相和以酥名。家家印板零星样,都是钉锤敲击成。《蒸年糕》:白粉红糖拌和匀,做来最好是南人。一气蒸成砖块似,不圆不方式样新。其二:竹器蒸笼热气高,儿童呼母要年糕。年糕留下待宾客,边角犹堪给儿曹。《卖灶马》:涂烟黄纸卖盈城,到处喧呼灶马名。祭灶人家都来买,一张送灶一张迎。《送年花》:买花送去女儿边,样选时新色要鲜。说是年轻人佩戴,好生打扮好过年。《写春联》:贱卖斯文说效劳,春联代写漫挥毫。不言润笔些须事,但说今年纸价高。《吃年饭》:一餐年饭送残年,腊味鲜肴杂几筵。欢喜连天堂屋内,一家大小庆团圆。

  《辞岁》:儿童行礼说“辞年”,长辈都给压岁钱。一见晶莹好“串把(儿)”,磕头领去开笑颜。《守岁》:新岁将临旧岁回,家家守岁意低徊。儿童相伴天明坐,笑问年从何处来。《换门神》:把户尊神气象豪,日夜看守也勤劳。岁杪东主酬恩德,尽与将军换锦袍。《贴喜笺》:家家门户焕然新,都贴喜笺积俗成。红纸空花装体面,柴门也自见新春。《拜年贴》:背填居里面书名,三寸红单式仿京。特向亲旧门口贴,便言尽到拜年情。《放火炮》:过年火炮响连天,除夕“破五”乐无边。就是贫家生计薄,朝朝也放霸王鞭。这里不得不提“爆竹”起源于春秋战国时代,人们为了达到除旧迎新的目的,就利用燃烧竹子,使其发出响声和红光。由于四川多产竹子,巴蜀也是爆竹发源地之一。在宋代火药发明后,纸质鞭炮才应运而生,烟花在清代开始普遍出现。

  《灯市》:城隍庙前灯市开,人物花鸟巧扎来。高挂竹竿求主顾,玲珑机巧出心裁。《看灯》:花灯大放闹喧天,狮子龙灯竹马全。看过锦城春不夜,最妙还夸彩莲船。《灯谜》:元宵灯谜妙无方,十字街前贴数张。几度费心猜得破,赢来鸾笺数十张。《请春酒》:年景花开兰草香,家家春酒客来忙。腌鸡腊肉俱尝遍,不如春韭与黄粱。

  《拜年》:衣帽都随岁序新,互相来往贺新春。到门一例粘红贴,遍拜何曾见主人。至亲须得一登堂,逐户亲临走不遑……自家翻历拣良辰,遍请亲友与比邻。今日亲家明诸舅,预先安排配均匀。新制衣裳费万钱,看来犹说不新鲜……茶点才过又酒盘,接连摆饭共三餐。腌鸡腊肉俱尝遍,尚说连朝胃不安。走遍亲朋拜遍年,谁家款待最周全。便宜惟有回娘屋,儿女多收褂褂钱。

  竹枝词描述的四川旧时年俗,如“买卖灶马”送灶王爷上天,如今已不复见,辞岁、守岁也已被看春晚所代替。但年饭、压岁钱、拜年、灯会、花会等,却延续至今……时代、社会的进步产生了新的理念和风尚,传统的民间习俗确实受到了冲击,“年”的神秘性被越来越淡化。以前过年,人们就是用特殊的节日释放一年的辛苦,现今社会物质极大丰富,在平常日子里,人们需要什么,几乎都可以得到满足,加上国外的节日和生活理念逐渐进入中国,人们对年的期盼就自然被淡化了。

 


【春节的资料大全】相关文章:

有关春节手抄报的资料大全12-09

关于春节黑板报春节资料大全01-17

2017春节手抄报内容资料大全11-05

2017鸡年春节手抄报资料大全11-07

2018年春节手抄报内容资料大全06-27

关于签约违约的资料大全11-14

有关预防溺水的资料大全08-07

春节的黑板报资料01-23

春节手抄报的资料12-26

二年级春节手抄报资料大全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