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春节的作文

时间:2023-09-10 16:11:56 春节 我要投稿

介绍春节的作文大全(8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介绍春节的作文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介绍春节的作文大全(8篇)

介绍春节的作文 篇1

  照宁波的老规矩,过年差不多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

  腊月初八一到,人们就意识到了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新的一年也即将从这里翻开美好而崭新的一页,这一天大家就各自忙活开了,香喷喷的腊八粥里,布满了各形各色的米果子,孩子当然是不能放过的,咱们常常争先恐后地品尝着这来之不易的腊八粥,那一个个五彩缤纷的米果,就像在开一个小型的农业展销会,布满情趣的民俗让喝粥的人们那寒冷的身心得到温暖。腊月中旬,许多商场都有“迎新春”促销活动。那时候的.衣服可便宜了,平时两百多元一件的棉衣,此时一百多就可以买到了。因此,人们总会在这时不约而同地来到商场,在“人山人海”中挑选称心的新衣服。

  最有戏剧性的要算是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了。许多人家都供奉着一位叫灶王爷的老神仙。他在每年的腊月二十三要升天,向玉皇大帝汇报人间一年来的好坏事。

  过了二十三,人们就更忙了。大家必须准备过年用的东西。

  除夕到了,家家赶做年菜,到处飘着酒肉的香味。门上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和倒“福”字,屋里也贴好了各种各样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面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须赶回家来吃团圆饭。吃完团圆饭后,长辈们还要给孩子们发压岁钱。这一夜,很多孩子都会把压岁钱压在枕头底下。

  正月初一咱们都赶着拜访亲戚。晚上,就都又要忙活开了,不论大人还是孩子,都要上前搀和一下,帮助长辈做春卷,裹汤圆,薄皮甜馅,蕴含着咱们对新年美好未来的期盼与憧憬。

  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就到了。正月十五晚上,家家都在吃“宁波汤圆”。吃过晚饭后,人们都会不约而同地到公园看灯展。这里的灯种类很多——走马灯、宫灯、纸灯,还有纱灯……

  过了正月十五,年味儿也如硝烟一般,淡忘了。大人们还是要照常去忙碌地工作,咱们又要开始紧张地学习了。

介绍春节的作文 篇2

  我的家乡在安徽省铜陵市,那儿的习俗可多了,就先说说春节和清明节的`习俗吧。

  春节早上,要先洗澡,洗完澡后全身换上新衣服。快到中午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开始烧年夜饭。不一会儿就散发出了,浓浓的香味。一会儿咱们全家老少团团圆圆就座在餐桌前津津有味地吃起了年夜饭,非常热闹,开心。吃完年夜饭,可以去外面玩一会儿。到了晚上就可以痛痛快快的玩一个通宵了,咱们这儿叫守岁。也就是所谓的过年了,也叫春节。

  每当清明节到来时,咱们都会烧宣纸和冥币来思念已经去世的人,这时我还会想起一首古诗,它的名字叫《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我的家乡习俗还是挺有趣的吧!

介绍春节的作文 篇3

  我国春节,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象。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上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

  送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然后将竹篾扎成的纸马和喂牲口的草料。用饴糖供奉灶王爷,是让他老人家甜甜嘴。有的地方,还将糖涂在灶王爷嘴的四周,边涂边说:"好话多说,不好话别说。"这是用糖塞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别说坏话。在唐代著作《辇下岁时记》中,间有"以酒糟涂于灶上使司命(灶王爷)醉酒"的记载。人们用糖涂完灶王爷的嘴后,便将神像揭下,和纸与烟一起上天了。有的地方则是晚上在院子里堆上芝麻秸和松树枝,再将供了一年的灶君像请出神龛,连同纸马和草料,点火焚烧。院子被火照得通明,此时一家人围着火叩头,边烧边祷告: 今年又到二十三, 敬送灶君上西天。 有壮马,有草料, 一路顺风平安到。 供的糖瓜甜又甜, 请对玉皇进好言。

  送灶君时,有的地方尚有乞丐数名,乔装打扮,挨家唱送灶君歌,跳送灶君舞,名为"送灶神",以此换取食物。

  送灶习俗在我国南北各地极为普遍,鲁迅先生曾写有《庚子送灶即事》诗: 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 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

  他在《送灶日漫笔》一文中说:"灶君上天的那日,街上还卖着一种糖,有柑子那么大小,在我们那里也有这东西,然而扁的,像一个厚厚的小烙饼。那就是所谓'胶牙饧'了。本意是在请灶君吃了,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调嘴学舌,对玉帝说坏话。"鲁迅诗中提到"黄羊"的典故,出于《后汉书·阴识传》:"宣帝时,阴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腊日晨炊,而灶神形见,子方再拜受庆;家有黄羊,因以祀之。自是巳后,暴至巨富。至识三世,而遂繁昌,故后常以腊日祀灶而荐黄羊焉。"阴子方看见灶神,杀黄羊祭祀,后来交了好运。从此,杀黄羊祭灶的风俗就流传下来了。

  唐宋时祭灶的供品是相当丰富的。宋代诗人范成大的《祭灶词》对当时民间祭灶作了极其生动的描写: 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 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米饵圆。 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 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 送君醉饱登天门,勺长勺短勿复云, 乞取利市归来分。

  腊月二十三日的祭灶与过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在一周后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爷便带着一家人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一同来到人间。灶王爷被认为是为天上诸神引路的。 其他诸神在过完年后再度上天,只有灶王爷会长久地留在人家的厨房内。迎接诸神的仪式称为"接神",对灶王爷来说叫做"接灶"。接灶一般在除夕,仪式要简单得多,到时只要换上新灶灯,在灶龛前燃香就算完事了。

介绍春节的作文 篇4

  春节时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的'日子,也是在一年中最忙的日子和最热闹的日子了。

  俗话说:“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割年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贴花花;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虽是在濮阳过年,但是我们很快乐。

  “二十三 ,祭灶官”是因为传说二十三这天是灶王爷上天汇报人间情况的日子,要买来麻糖,麻糖又甜又粘,吃了以后能粘住灶王爷的嘴,让灶王爷只说好,不说坏。

  “二十四,扫房子”新年快到了,房间已经有几个月没有打扫了,得快点打扫干净利落才行,快点行动吧。

  过了二十四,大人们都忙了起来,就连我们小孩子也忙了起来,大人们在家磨豆腐、割年肉、炖肉肉,贴花花、蒸馒头……我们小孩子就去买鞭炮、放鞭炮 。有的时候还帮帮大人在家里装饰房子,把家收拾的漂漂亮亮整整齐齐的。

  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来了,更使人们激动人心了,除夕,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热热闹闹,充满了爱地气息,大人们把早就准备好了地地年夜饭端出来,门外地鞭炮声声响震耳欲聋。吃完饭,好看地春节联欢晚会就开始了,这一夜,每家每户地灯都亮着,都还没有睡,钟表一分一秒地走动着,12点了,响起了一声声地鞭炮声……大年初一,大家早早地就起了床,吃完饭,就去串门了,“噔噔噔”

  家里又来了一位客人,一进门,就互相说:“新年好!新年好!”拜完年他们就回家了……过了这几天,春节也就过完了,学生们就应该上学了,我们也该忙碌地生活了!

介绍春节的作文 篇5

  春节快要到了,我们大家可忙得要命。女人们打扫房间,男人们贴春联,小孩子们穿新衣,老人们做好吃的东西。爷爷买了一些甘蔗,弟弟想吃,爷爷告诉他这些甘蔗要放到房间的门后面,我们过年才能节节高。弟弟听了爷爷的话,只好出去玩了。

  春节终于到了,家家户户变得热闹起来:大众们把之前准备的东西拿出来,好香啊!哦,原来是爸爸在做饭呢。终于开饭了,我们边吃饭,边看春节晚会。一 会儿吃完饭了,小孩子们对大人说:“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大人们把红包拿给小孩。小孩子们收好钱就去看烟花了。烟花真漂亮 ,有的像菊花的,有的像玫 瑰,有的像三角梅……真美丽。

  元宵节到了,大家都围在一起吃饭,吃饭的`时候还要吃元宵。你看,那又鲜又嫩的元宵吃起来一定很好吃!“真好吃呀!”弟弟大声说。“我也要吃吃看。” 我说。我吃了元宵大叫起来:“太好吃了。”我就夹一个、二个、三个……弟弟看见还有最后一个,马上把最后一个元宵抢走了。大人们看见了都笑了。

  大年初一爸爸、妈妈带我去亲威家、朋友家拜年。

  怎么样我们家乡的春节很有趣吧!

介绍春节的作文 篇6

  今年寒假,我回长沙了。长沙可真冷,还下大雪。我好久没有看到雪了,一出机场,就兴奋得穿上外公带来的大棉袄,在雪地上踩来踩去。我一边兴高采烈地玩雪,一边问爷爷:“外公,今年我们还包饺子吗?”“好啊,我孙女喜欢,当然要包了!”外公开心地说。

  我等啊等,终于等到了过春节的那一天。天刚黑下来,我们就开始了“包饺子行动”。外公外婆和舅舅很辛苦地和好面、剁好陷,然后我们就在客厅包起了饺子。我一边包一边说:“我包,我包,我包包包,我要把饺子包成包子。”外公外婆都被我逗笑了,但我果然包了个“巨型包子饺”,舅舅说:“这个‘巨型包子饺’就归你了!”我于是又给每个人都包了一个。

  看春节晚会的时候,我们一边包、一边煮、一边吃、一边看,真是其乐融融啊。

  吃完饺子,我和舅舅叫上邻居妞妞姐姐一起放烟花,灿烂的烟花在漆黑的天空一朵朵开放,真美呀,我真是大开了眼界。

  时间过得太快了,眼到了晚上12点,家家户户都不敢出门了,为什么呢?因为大家都在家门口放鞭炮,在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我们迎来了200X年。新年到了,今年的春节我过的真快乐呀!

介绍春节的作文 篇7

  作为一个福建人来讲,对于当地的习俗,我可是再熟悉不过了。不管是节日习俗,还是其他的。我都是有问必答。就拿春节的习俗来说吧,对于这方面,我可称得上是“万事通”呀!我们泉州从初一到十五,都称为“过年”,要等过了十五,“年”才算过去。

  从正月初一到初四,人们都欢度春节,初五,百业经营,俗称“初五隔开,初六淘肥,初七人生日,初八五谷生日。”当零点一到,四处爆竹声响成一片,人们就会在家中厅堂设案,摆上三牲、水果、清茶、金猪等供品,点上三支清香,点蜡烛,恭拜“天公”,祭祀祖先,这种祭祀一直持续到初四。除夕之夜要守岁至深夜12点钟,迎来了新年黎明,家家户户都燃放烟花爆竹。开门迎春纳祥,俗称“开正”。元日,每家每户都会把自家的孩子早点叫起来,帖红春联,逢门必贴,无论前后,无论大小。

  清晨,无论男女老少,纷纷起床盥洗,穿上早已准备好的新衣。早餐合家吃面线加鸡蛋,吃蛋去壳,意在除霉气,迎吉祥;面线则象征福寿绵长。早餐后都会出门走访邻居,笑脸相迎,首次见面皆要互道“恭喜”。就拿春节的习俗来说吧,对于这方面,我可称得上是“万事通”呀!到了正月初九,也就是“天诞日”,民间普遍都要“敬天公”,放爆竹、点上一对红烛灯。祈求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在大厅的天井口用两条长凳架起一块八仙桌,桌上靠后摆上一道纸糊的高大“天公庙”,桌前摆上三牲,隆重的主牲是大猪头,其次是五斤大猪脚,边牲是鸡、鱼、或鱿鱼干、目鱼干,这三项组成三牲,放在一个大盘子里。以及酒瓶、酒杯。这些都得在当天的清晨摆好。长辈领着全家大小,跪在桌前叩谢玉皇大帝保庇平安顺舒的浩大天恩。与此同时,也向玉皇大帝有所祈请,并许愿日后隆重酬谢。

  正月十五,元宵节,在这一天,大家都要吃“元宵丸”。泉州的元宵丸闻名遐迩,其制法与其他地区与众不同。以炒熟的花生米磨成沫,加上白糖、芝麻、蜜冬瓜、金桔泥……捏成丸陷,沾湿后置于有干糯米的盘子里。除此之外,我最兴奋,最期待的事情就是“闹花灯”了,这个活动,把元宵节的气氛推向了高潮,每一个人都会去逛花灯,整条街道上都挂满了花灯,还有许多的灯谜。这些可不是一般的花灯,都是请泉州的`灯匠精制。品种繁多,平时都很少见。这也大大丰富了泉州人民的文娱生活。这就是泉州春节的风俗民情,每家每户都是红红火火地过年;都是开开心心地迎接新年黎明的到来!

介绍春节的作文 篇8

  过年,对于小孩子来说是最高兴且最有意义的日子,有得吃、有得穿、有得玩、又有钱花,真是快乐异常。

  新年的前一天晚上,就是除夕,这时候大家其乐融融,欢聚一堂。因为在外的家人不论东西南北,都要再这一天晚上赶回家来团圆,大家围在桌前享受着丰富的'晚餐:鱼呀!肉呀!菜呀!摆得满桌皆是,更有一道 具代表性的传统名菜——火锅。吃饱了年夜饭,大家等着领红包,拿到之后总是喜上眉梢,不论多少,总是很开心的连夜不眠。

  当晚,大家翻来覆去的睡不着,或许是太兴奋的缘故,因为明天就是穿新衣、带新帽的大年初一,这是从去年过完年就一直盼望到现在的,怎不令人兴奋!我跟弟弟在被窝哩,一面听着外面的鞭炮声,一面心理不断的希望明日早到来。一大早,天还没亮,大家就起床了,穿上新衣,向父母鞠躬拜年,然后开始这一 天的玩乐,兄弟姐妹有的吃糖果、有的放鞭炮、有的大唱“新年好”,一片热闹。也有的跑去逛街或逛百货公司,好不快乐!

  总之,过年是大伙儿最快乐的日子,到处洋溢着一片快乐而合谐安乐的气氛。

【介绍春节的作文】相关文章:

(经典)介绍的春节作文09-02

【精选】介绍的春节作文09-09

(精选)介绍春节作文07-20

春节的介绍作文11-06

介绍春节的作文10-18

春节介绍的作文10-30

春节介绍作文11-14

介绍的春节作文11-23

春节的介绍的作文11-20

介绍春节作文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