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春节的作文

时间:2023-08-22 12:51:55 春节 我要投稿

实用的介绍春节的作文通用(7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介绍春节的作文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用的介绍春节的作文通用(7篇)

介绍春节的作文 篇1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因此春节的习俗也多种多样。因为相传年兽怕红色,怕火光和怕响声,所以人们便有贴春联、放鞭炮、敲锣打鼓等习俗。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习俗都不相同。

  在浙江的春节中,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在农历腊月二十三日,传说这日是“灶王爷上天”之日,因此家家要祭灶神。人们认为灶王爷上天在玉皇大帝面前美言几句,便会给家里带来幸福,可保佑来年一家平安。因此,每年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要祭祀灶神,请求他上天后多说好话、吉利话。民间传说,灶王爷上天专门告人间善恶,一旦那家被告有恶行,大罪要减寿三百天,小罪要减寿一百天。

  农历腊月二十四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过啦十二点就是大啦一岁。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啦,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

  这就是浙江的春节习俗。

介绍春节的作文 篇2

  在我们这里,春节是从腊月二十四开始的,这被称作过小年。

  这一天,是要弄些好吃的,一家人要团聚在一起,吃这一顿饭,还要放鞭炮。从这时候开始就便有了过年的味道。腊月二十四过后,家里要大扫除一次,我们这里称刷阳尘。然后,就开始预备过年需要的物资。大人们开始炒起了瓜子、花生、做起了年糕,年糕上铺满一层鸡蛋黄,看上去黄澄澄的。这时候,也是小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候。男孩子各个手中抱着一堆鞭炮和糖果,文静的女孩子们只能买那些不会响的.银光棒和一些小巧的玩意儿。

  这一段期间,大人们忙的不亦乐乎。终于到了除夕这一天,家家都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家家户户都焕然一新,穿起了新衣服。家家的门上都贴好了红红的对联,鞭炮声震耳欲聋,此起彼伏,人人脸上都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晚上,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团圆饭,桌上摆满了各种菜肴。尤其是鱼,因为鱼象征着年年有余。小孩子们把好吃的食物猛的往嘴里塞,大人们开始祝酒,老人们则在一旁开心的看着、笑着。这一夜,大家会和全国人民一样,看央视晚会,人人都要守岁的,子夜时分,家家户户争先恐后地搬出烟花鞭炮,到处都是鞭炮的声音,这是除夕或者说是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也是最开心的时候大年初一这一天,人人都在休息,家家门前堆放着昨夜燃放的鞭炮纸皮,也不需要打扫,红红的铺满一地,象征红红火火。男人们和小孩子到各家去拜年,家庭主妇在家中接待拜年的客人。人们一见面,第一句话就是新年好。小孩子们拿着鞭炮自顾自的玩着,看样子,他们此时应该比谁都开心吧。拜年的时候,他们总是有接不完的压岁钱,吃不完的糖果,所以小孩子们最爱拜年。

  到了初六、初七,商店都开门了,各大商场趁春节这个机会,许多商品都被打了折,商店的门口都挤满了人。

  十五这一天,大家便把留下的猪头肉、猪尾巴和宵圆拿出来享用,这天称作把把年又称尾巴年,意思是说,这一年春节结束了。

  之后大人们开始照常上班,小孩子们也上学去了,老人们也各自忙开了。和北京的春节一样,我们的春节热闹、喜庆、祥和。于是,人人又盼望着下一个春节的到来,特别是我们孩子。

介绍春节的作文 篇3

  照宁波的老规矩,过年差不多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

  腊月初八一到,人们就意识到了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新的一年也即将从这里翻开美好而崭新的一页,这一天大家就各自忙活开了,香喷喷的腊八粥里,布满了各形各色的米果子,孩子当然是不能放过的,咱们常常争先恐后地品尝着这来之不易的腊八粥,那一个个五彩缤纷的米果,就像在开一个小型的农业展销会,布满情趣的民俗让喝粥的人们那寒冷的'身心得到温暖。腊月中旬,许多商场都有“迎新春”促销活动。那时候的衣服可便宜了,平时两百多元一件的棉衣,此时一百多就可以买到了。因此,人们总会在这时不约而同地来到商场,在“人山人海”中挑选称心的新衣服。

  最有戏剧性的要算是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了。许多人家都供奉着一位叫灶王爷的老神仙。他在每年的腊月二十三要升天,向玉皇大帝汇报人间一年来的好坏事。

  过了二十三,人们就更忙了。大家必须准备过年用的东西。

  除夕到了,家家赶做年菜,到处飘着酒肉的香味。门上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和倒“福”字,屋里也贴好了各种各样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面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须赶回家来吃团圆饭。吃完团圆饭后,长辈们还要给孩子们发压岁钱。这一夜,很多孩子都会把压岁钱压在枕头底下。

  正月初一咱们都赶着拜访亲戚。晚上,就都又要忙活开了,不论大人还是孩子,都要上前搀和一下,帮助长辈做春卷,裹汤圆,薄皮甜馅,蕴含着咱们对新年美好未来的期盼与憧憬。

  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就到了。正月十五晚上,家家都在吃“宁波汤圆”。吃过晚饭后,人们都会不约而同地到公园看灯展。这里的灯种类很多——走马灯、宫灯、纸灯,还有纱灯……

  过了正月十五,年味儿也如硝烟一般,淡忘了。大人们还是要照常去忙碌地工作,咱们又要开始紧张地学习了。

介绍春节的作文 篇4

  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春节是中国农历岁首,也是中国民间最热闹的古老传统节日。中国民间过春节的习惯大概是从原始社会的时代‘腊祭’演变而来的。

  春节的.习俗有:每家每户门口都要贴红对联,有的人家大门上有挂红灯笼,放鞭炮,拜年。有的家长拿压岁钱给咱们。人们都穿新衣服,舞龙,登山玩乐。

  每年的春节都一样。过年这天咱们穿好新衣服去跟长辈拜年,要说好话祝福语。吃团圆饭,热热闹闹的。小孩子都喜欢过春节。

介绍春节的作文 篇5

  除夕的晚上,我匆匆地吃完年夜饭,就拿着十几只花炮、一大把“狗尾巴”和一包鞭炮来到大门口,但天空早已就是五彩缤纷。一颗颗五颜六色的火花飞升降落,时而如天女散花,时而如信号弹飞射,忽明忽暗,把夜幕点缀成鲜花的世界。这真就是“火树银花不夜天”,烟花飞舞迎新年啊!

  我先燃放完手中的“狗尾巴”,然后找了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准备放花炮。我的花炮也很美,但最好看的要数魔术弹。你看,我点燃魔术弹的引线后,冒出的火花五颜六色,有红色、黄色、绿色……一颗颗飞上天空,仿佛一颗颗小星星在天空中眨眼睛。

  邻居家的小朋友也出来放烟花了,他们的烟花同样就是绚丽多彩,不一会儿,整个天空让人看得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立刻就要12点了!快把鞭炮准备好!”爸爸大声地说。我点燃了鞭炮,之后赶忙捂住耳朵,但仍然无济于事。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此起彼伏,千家万户的烟花交错升起,整个城市沸腾了,新的一年来到了。

介绍春节的作文 篇6

  寿县春节习俗颇多,进入腊月,也属农闲,家家户户都要腌制咸鸡鹅,一面备节日待客之需,一面也把丰收的喜悦和对来年的祝福腌进浓浓的腊味。改革开放前经济尚不宽裕时,群众诙谐地说“不吃二两猪毛不算年”。要知道由于腌制手法有异,家家户户腊菜的味道都是不同的。“吃完腊八饭,就把年来办”,上街赶集的群众更多起来。过后十来天就要“扫尘”,“要想发,扫十八;要想有,扫十九”,家中里里外外打扫一新,规整利落,人们心里也更加敞亮起来,大多数人家整个春节的准备工作到此至少已经完成一半。

  腊月廿三过小年,俗称“祭灶”,隐北地区也有廿四过小年的,长年在外的人们多在此前回家团圆,这一天要祭灶王爷,吃白面、麦芽糖制成的祭灶糖,大块厚过月饼,小块状如弹珠,寄意请灶王爷回天庭向玉帝多说好话,以求家庭来年殷实。有趣的.是,在寿县农村,春节一定要把未过门的媳妇接到家里过节,而且要给她买一身新衣服,这样才有礼有面子,否则亲家是要恼的——什么意思,是不是不想做这门亲事了!在热闹的筹备中,人们终于迎来了年三十,中午过后,家家早贴春联,早鸣鞭炮,早吃团圆饭,爆竹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子夜再度燃放烟花爆竹辞旧迎新。

  年初一大早,大人、小孩身穿新衣,家家户户烧香点烛,吃饺子,晚辈给近亲长辈拜年,长辈给压岁钱。这时常有乞丐来家门旁贴财神,可不是一两个小钱就能打发了的。初二多到同事家拜年、走走亲戚, “往年酒”活动也就拉开了序幕,你来我往,一般要持续到正月里甚至二月份。初三送年,农村都在初三早饭前,烧香、点烛,拜祖祭神后,将封檐钱纸、松枝取下,送到室外场地上,燃火尽烧,鸣爆,以示送年;商家和集镇居民,多在初三傍晚送年。送了年也不要紧,有的是热闹——“正月里面都是年”,到相隔几十里的亲戚家走走拜个年并不晚,熟人见面时还要说“过年好、恭喜发财”。

介绍春节的作文 篇7

  在我的记忆中,印象最深的就是四川那别具一格的新春佳节。

  对于四川人来说新年是很重要的。从初一开始,人们都要“走人户”,互相到亲戚朋友家串门。一家老小都要一起“游喜神方”。在古时候人们都要一起出南门到武侯祠,烧香拜神,吃茶会友……对于四川的新春佳节来说,还有一项不可缺少的习俗——逛庙会。

  在庙会开始时,不管大人还是小孩都穿着崭新的衣服,欣赏着庙会这个盛大的“嘉年华”,在这里艺人们表演着各形各色的绝活,变脸、吐火等高难度技巧层出不穷。孩子们最喜欢的就是滚铁环、做公鸡车、抽陀螺……各种好玩的游戏、精彩的表演、好吃的小吃,整条街上洋溢着喜气。

  初七是人日,据说杜甫曾与他的友人高适等人在这一天到草堂作诗,互表思念之情。所以在成都的人们都要到草堂和杜甫一起过;初八初九,大街小巷都会点起“天灯”,每到那时,整条街都被照得像白昼一样;正月十五,家家户户吃元宵,敬神送年,又是一番热闹的景象。

  四川的新春佳节与别处不同,正月十七新春佳节才算结束,因为正月十六还有一个习俗,那就是“游百病”。据说西北一带妇女多操持家务,因此体质较弱,容易生病,所以在每年正月十六日这天夜里,以驱病邪为主要目的',出门四处游走,天长日久,形成了“游百病”这个风俗。身体弱的人们登上城墙,据说一年都可以不生病。

  每当回想起这一切时,就好像自己还留在那时候一样,热闹的大街、特别的习俗、独特的绝活儿,那里的一切都让我无法忘怀。

【介绍春节的作文】相关文章:

(经典)介绍春节的作文07-21

(精选)介绍春节作文07-20

介绍春节作文(精选)08-17

介绍春节作文(精选)08-12

介绍春节作文(经典)08-13

[经典]介绍春节作文08-15

[精选]介绍春节作文08-15

春节介绍的作文10-30

介绍春节的作文[经典]07-23

【经典】介绍春节的作文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