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春节作文

时间:2023-07-27 10:44:01 春节 我要投稿

实用的介绍春节作文【精品】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介绍春节作文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用的介绍春节作文【精品】

介绍春节作文 篇1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过得真快,新的一年即将来临。

  新年又到了!“砰!砰!砰!”烟火像花朵一般,开出灿烂的花朵。我的心里五味杂陈,有欢喜、有希望、有悲伤……。新的'一年,送走羊年,迎接猴年,我希望我的功课更进步,也希望我的体育变棒!

  我应该努力去追求梦想,向好同学看齐,不要想不劳而获,不要偷懒,不要老是让妈妈碎岁念,因为我长大了,应该更懂事了。

  过年快到了,我期待能领到更多红包。我打算将红包好好利用,一部份存起来,一部份拿来缴学费,减轻妈妈的负担。

介绍春节作文 篇2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阿姨、叔叔一起去西阳拜年。咱们到了西阳,买了许多年货放在车上,准备去姨奶奶家拜年。咱们开着车到了姨奶奶家,只见丰盛的果实放在了桌上,看得人很想吃,姨奶奶还给了我压岁钱、鸡蛋和糕,然后咱们拜过了姨奶奶又去拜小爷爷。

  小爷爷家改了,变成了更大的.,白白的,油漆铺在了地板上。小爷爷家有许多炒货,比如:夏威夷果、瓜子、花生等。我还祝愿小爷爷身体健康、新春快乐。爸爸妈妈祝愿小爷爷万事如意、恭喜发财。咱们吃着炒货,聊着家常事,心里美滋滋的。听大人们说,以前过年可没有这么多好吃好穿的,也没有这么热闹,过年也就显得冷冷清清的了。现在过年,可真像对联里写的那样:欢天喜地度佳节,张灯结彩迎新春。

  今天我去西阳拜年,知道了以前过年什么样,也学到了知识。

介绍春节作文 篇3

  今天是新春佳节,农历大年初一。早晨,太阳渐渐升起,阳光驱散了薄雾,天空瓦蓝瓦蓝的。

  我和爸爸、妈妈出门去玩,我们一出门,就看到街上非常热闹,空气里荡漾着炮竹的硝烟味,人们都穿上节日的新装,个个喜气洋洋。对于我们孩子来说,新年更高兴了。我手上拿着红艳艳,黄澄澄,绿盈盈的气球,笑个不停。

  我们一家人来到了古彭广场。节日的`古彭广场人山人海,张灯结彩,披红挂绿,到处都漂浮着一串串彩色的气球和条幅;锣鼓声一阵紧似一阵,人们舞着长龙,扭着秧歌,真是一片欢乐的海洋,我们都沉浸在这节日的欢庆气氛之中。

介绍春节作文 篇4

  我国春节,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象。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上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

  送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然后将竹篾扎成的纸马和喂牲口的草料。用饴糖供奉灶王爷,是让他老人家甜甜嘴。有的地方,还将糖涂在灶王爷嘴的四周,边涂边说:"好话多说,不好话别说。"这是用糖塞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别说坏话。在唐代著作《辇下岁时记》中,间有"以酒糟涂于灶上使司命(灶王爷)醉酒"的记载。人们用糖涂完灶王爷的嘴后,便将神像揭下,和纸与烟一起上天了。有的地方则是晚上在院子里堆上芝麻秸和松树枝,再将供了一年的灶君像请出神龛,连同纸马和草料,点火焚烧。院子被火照得通明,此时一家人围着火叩头,边烧边祷告: 今年又到二十三, 敬送灶君上西天。 有壮马,有草料, 一路顺风平安到。 供的糖瓜甜又甜, 请对玉皇进好言。

  送灶君时,有的地方尚有乞丐数名,乔装打扮,挨家唱送灶君歌,跳送灶君舞,名为"送灶神",以此换取食物。

  送灶习俗在我国南北各地极为普遍,鲁迅先生曾写有《庚子送灶即事》诗: 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 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

  他在《送灶日漫笔》一文中说:"灶君上天的那日,街上还卖着一种糖,有柑子那么大小,在我们那里也有这东西,然而扁的,像一个厚厚的小烙饼。那就是所谓'胶牙饧'了。本意是在请灶君吃了,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调嘴学舌,对玉帝说坏话。"鲁迅诗中提到"黄羊"的典故,出于《后汉书·阴识传》:"宣帝时,阴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腊日晨炊,而灶神形见,子方再拜受庆;家有黄羊,因以祀之。自是巳后,暴至巨富。至识三世,而遂繁昌,故后常以腊日祀灶而荐黄羊焉。"阴子方看见灶神,杀黄羊祭祀,后来交了好运。从此,杀黄羊祭灶的风俗就流传下来了。

  唐宋时祭灶的供品是相当丰富的。宋代诗人范成大的《祭灶词》对当时民间祭灶作了极其生动的描写: 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 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米饵圆。 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 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 送君醉饱登天门,勺长勺短勿复云, 乞取利市归来分。

  腊月二十三日的祭灶与过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在一周后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爷便带着一家人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一同来到人间。灶王爷被认为是为天上诸神引路的。 其他诸神在过完年后再度上天,只有灶王爷会长久地留在人家的厨房内。迎接诸神的仪式称为"接神",对灶王爷来说叫做"接灶"。接灶一般在除夕,仪式要简单得多,到时只要换上新灶灯,在灶龛前燃香就算完事了。

【介绍春节作文】相关文章:

春节的介绍作文11-06

(精选)介绍春节作文07-20

(经典)介绍春节的作文07-21

介绍的春节作文11-23

春节的介绍的作文11-20

春节介绍的作文10-30

春节介绍作文11-14

介绍春节作文01-05

介绍春节的作文10-18

介绍春节的作文[经典]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