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园长的三种角色

时间:2022-04-01 11:55:05 总裁研修 我要投稿

幼儿园园长的三种角色

  保育教育是幼儿园的核心工作,园长应遵循幼儿教育规律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引领教师科学实施保教活动。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幼儿园园长的三种角色:教育者、管理者、领导者,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幼儿园园长的三种角色

  幼儿园园长的三种角色 篇1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一个学校的领导只有把教学和教育以及研究和了解儿童这些学校工作中最本质的东西摆在第一位,他才能成为一位好的领导,成为一位有威信的、博学多识的“教师的教师”。园长作为教育者,基本任务是进行教学领导。所谓教学领导是指园长为实现幼儿园的教育目标,优化教育教学系统,通过规划保教发展远景,制定课程标准,管理课程教学,视导评价保教活动等,以提升教师的保教品质和幼儿的学习成效的动态过程。教学领导包括领导保育教育工作和引领教师成长两项专业职责。

  1、领导保育教育工作

  领导保育教育工作是园长的中心工作,也是园长专业能力的核心体现。园长应当坚持保教结合的基本原则,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重视幼儿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熟悉幼儿园环境创设、幼儿一日生活、游戏活动等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方法,深入班级动态监控幼儿园保教活动的开展情况,科学指导教师实施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与幼儿教育规律的保教活动,领导和保障保育教育研究活动的开展,不断深化幼儿园教育改革,以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人类活动可以分为游戏、学习、劳动和休闲四种基本形式,它们分别是个体在不同发展阶段中的主导活动。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导活动,学习是学龄儿童和青少年的主导活动,劳动是成年人的主导活动,休闲则是老年人的主导活动。游戏之所以是学前儿童的主导活动,是因为游戏是最适合学前儿童发展水平,并最能满足学前儿童需要的活动,能推动学前儿童实现最佳发展。学前儿童游戏具有三种功能,分别是生物功能、心理功能和文化功能。此外,学前儿童游戏还具有主体性意蕴。游戏是学前儿童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在自由意志支配下进行的一种主体性活动。学前儿童在游戏中获得的解放感、自由感,并不仅仅止于逃避现实或从现实束缚中挣脱出来的解放与自由,而是进一步朝向自身的“人性”的解放与自由。对于学前儿童来说,“我游戏故我在”。园长应当深刻认识游戏的重要价值,充分保障幼儿的游戏权,使幼儿在游戏中快乐生活、健康成长。

  园长还要珍视一日生活对学前儿童发展的独特价值。在一日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契机。融保教于一日生活之中,是幼儿园教育区别于中小学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日本学者津守真认为幼儿的生活可以分为三个领域:一是属于幼儿自己的独特的世界,幼儿凭借自己的力量开拓这一领域。二是幼儿与成人共同生活的世界,在这里,成人向幼儿传递文化。三是将课题带入生活的世界,这里的课题是成人与幼儿共同的研究课题,他们通过合作的方式来解决这一课题问题。园长要引领教师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在这三个领域的平衡状态中丰富充实幼儿的生活。

  2、引领教师成长

  引领教师成长是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的关键。园长要积极保护教师的合法权益,尊重教师的专业自主权,为教师身心健康提供有力保障。教师的发展不单是教学技能的提高,还包括心理的成长。园长应重视立德树人,培养优良的师德师风。在此基础上,园长要依据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规律以及不同水平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需求,采取不同方式与不同层次的扶助手段以及相应的激励机制,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学习型组织建设与学习共同体的建立是园长引领教师成长的重要平台。

  在解决了教师“量”的保障问题以后,世界各国都日益重视教师“质”的提升问题。教师专业化便是对教师“质”的要求的体现。20世纪50年代,英、美等国率先提出了关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理论。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关于教员地位的建议》,首次以官方文件形式对教师的专业化作出了说明。20世纪80年代,教师专业化发展已经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化意味着幼儿园教师必须是研究者。“教师即研究者”这一观念特别强调教师不只是别人研究成果的消费者,更应是研究者。园长应该引领教师反思教育实践,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保教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保教行为及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教师的专业发展一般分为四个阶段:一是职前储备阶段:虚拟关注期。二是入职调整阶段:求生关注期。三是巩固稳定阶段:任务关注期。四是创新成熟阶段:自我更新关注期。园长应该根据教师发展的不同阶段特点采取不同的支持策略。教师是幼儿园改革与发展最重要、最宝贵的人力资源,园长应该充分尊重、信任、赏识和团结每一位教师,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以激励他们为幼儿园的发展献计献策、贡献力量。

  管理者——组织领导

  幼儿园这一组织机构具有特定的结构与功能。园长作为管理者,应当担负起组织领导的任务。所谓组织领导,是指园长为了组织的利益和实现组织制定的目标,把幼儿园全体员工凝聚成一个和谐向上的集体,使大家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去努力奋斗的过程。组织领导包括优化内部管理和调适外部环境两项专业职责。

  1、优化内部管理

  幼儿园是一个具有内在运行机制的组织系统,园长作为这个组织系统的管理者与第一责任人,应坚持依法办园,实行科学与民主的管理,建立健全幼儿园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优化配置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幼儿园组织系统的效能。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是一个组织内部的管理体系及其对内部成员的行为规范。园长应建立健全幼儿园制度体系,如行政制度、资产管理制度、人事制度、财务制度、保教管理制度、教科研管理制度、卫生保健制度、后勤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突发事件应急制度等。只有健全组织制度,才能够规范幼儿园运行,保障幼儿园各项工作的有条不紊。幼儿园制度建设是一个制定制度、执行制度并在实践中修正完善制度的动态过程。制度建设不仅意味着要完善制度的内容与体系,更重要的是要促使全体员工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科学管理与民主管理是幼儿园管理的双翼,缺一不可。民主管理是科学管理的前提,科学管理是民主管理的保证。科学管理要求园长积极探寻并自觉运用教育和管理规律,以提高幼儿园各方面工作的效率和效能,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民主管理要求园长要致力于将领导权利和领导职能分享给下属,让下属有机会参与管理和决策。

  时代的飞速发展,社会形势的日趋复杂,使得幼儿园时常要应对突发事件。突发事件一般是指毫无预期、突然发生并常常带来恶性结果的事件。园长应提高危机管理的意识与能力。在危机处理过程中,园长一方面要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另一方面还要以开放坦诚的态度了解公众的意见,积极做好沟通工作。危机管理不仅指危机发生后的及时应对,还包括对危机的预防与预测。危机处理能力是当今检验幼儿园园长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2、调适外部环境

  幼儿园作为一个社会性组织,它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存在于一定的场域之中。幼儿园的发展一直受家庭、社区及其他外部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在当今社会,幼儿园与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发生联系。幼儿园要获得良好发展,就需要创设和谐、良好的外部环境,处理好对外公共关系。对外公共关系是指幼儿园与外部公众,包括政府、幼儿家长、社区及其他社会机构之间的关系。若能双向良好沟通,建立和谐关系,则能实现互惠共赢。因此,园长应当积极与政府、幼儿家长、社区等进行沟通,向他们展示幼儿园的办园成绩,说明存在的困难,以赢得他们对幼儿园工作的支持与配合,为幼儿园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与幼儿家长的关系是幼儿园公共关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幼儿园来说,家长既是幼儿园的客户,又是幼儿园教育的合作者,也是幼儿园保教质量的评价者,还是幼儿园声誉的传播者,甚至还是幼儿园教育资源的提供者或中间人。园长应该想办法使家长由幼儿园保教工作的被动参与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可以说,调动了家长的积极性,幼儿园各项工作的开展就有了强有力的同盟军。

  幼儿园与社区是一个利益相关的共同体。园长要坚持合作共赢的基本原则,一方面积极整合社区和社会上的各种资源为幼儿园教育服务,最大限度地实现对园外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充分利用;另一方面又要为社区和社会提供力所能及的人力和教育资源,积极服务社区和社会。

  园长在带领员工练好“内功”,把提供优质教育作为处理好幼儿园对外公共关系基础的同时,还要努力塑造和维护幼儿园良好的公众形象,不断扩大幼儿园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争取公众的理解、信任与支持,以获取更多的资源和发展助力。

  总之,园长应努力扮演好领导者、教育者、管理者三种角色,切实承担起规划幼儿园发展、营造育人文化、领导保育教育工作、引领教师成长、优化内部管理与调适外部环境六项专业职责,严格按照《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来规范、约束、完善自己,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与业务能力,以引领幼儿园沿着正确的方向高水平地向前发展。

  领导者——价值领导

  幼儿园园长是幼儿园的领导者,是幼儿园发展的设计师与引导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幼儿园发展的方向。优秀的园长能够以战略眼光对幼儿园的发展作前瞻性、长远性、全局性的思考与设计,并能带领全体员工建立起共同的愿景与价值观。

  作为领导者,园长的任务是进行价值领导。所谓价值领导就是运用核心价值理念,激励、团结幼儿园的全体员工,通过构建幼儿园发展愿景,创建幼儿园教育价值目标,使全体员工(乃至幼儿家长)认同这一价值目标,自觉接受幼儿园价值目标的规范,按照幼儿园价值目标评价保教行为,完成幼儿园教育任务的过程。价值领导的目的是促进幼儿园全体员工以及幼儿家长的个人价值认同与幼儿园组织的价值认同协调一致,以共同实现幼儿园的组织目标。价值领导包括规划幼儿园发展和营造育人文化两项专业职责。

  1、规划幼儿园发展

  园长有责任为幼儿园发展设计蓝图。从《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看,正确把握幼儿园的办园方向,充分认识学前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等具有的重要意义,准确理解国家的教育方针和相关的法规,了解国内外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趋势,努力继承优良的办园传统,凝聚园内外各方智慧,以共同愿景为引领,科学合理地制定幼儿园的发展规划,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规划的有效落实是园长的基本专业职责。事实上,幼儿园发展规划的制定与落实就是园长办学理念的现实化过程,体现的就是园长对幼儿园发展的价值领导作用。

  制订幼儿园发展规划,园长需要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第一,了解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明确幼儿园的发展方向。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对幼儿园的办园方向作出了政策性规范,其价值取向就是幼儿园的发展方向。园长应当在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中寻找幼儿园的发展契机,有目的、有步骤地培育幼儿园的发展优势,有意识地克服幼儿园发展的瓶颈。第二,诊断幼儿园的发展现状,准确把握幼儿园的'发展定位。诊断幼儿园的发展现状,可以运用SWOT分析法。SWOT分析法可以帮助园长确定组织自身的竞争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从而将组织战略与组织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园长可以通过与多方人员的合作以及归纳、对比的方法,对幼儿园的发展历史与现状作系统分析,一方面准确把握幼儿园具有的优势与存在的劣势,另一方面判断外部环境给幼儿园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从而准确定位幼儿园的发展方向。

  幼儿园发展规划的基本结构通常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一是现实基础。包括:

  (1)幼儿园的发展历史与概况。

  (2)幼儿园的发展成就与优势。

  (3)幼儿园的发展劣势与主要问题。

  (4)幼儿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二是发展思路。包括:

  (1)指导思想。

  (2)发展目标,包括发展愿景、整体目标和具体目标(或是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

  (3)办园理念,主要包括办园宗旨、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园风、园训等。办园理念不仅反映了一所幼儿园的主体信仰、精神气质和文化特征,而且构成了一所幼儿园绵延流传的理想支撑和精神动力,是幼儿园持续发展的灵魂。

  三是发展任务,包括文化构建、保育教育、队伍建设、内部管理、外部调适等。四是保障措施,包括组织保障、制度保障、条件保障、政策保障等。

  幼儿园发展规划不能仅停留在文本上。园长要强化自己对幼儿园发展规划的执行力,明确完成各项目标的具体进程,责任到人,保障到位,扎实推进发展规划。与此同时,还要注意建立健全有关规划落实情况的评价与诊断机制,及时发现规划落实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规划目标以及执行方式等,以确保幼儿园朝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

  2、营造育人文化

  文化本质上是一种人类生存方式。人创造了文化,文化至少包括人类在物质、制度、精神三个方面创造的成果。文化也在塑造着人,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优秀的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园长应当重视幼儿园文化在价值引领、目标激励、情感陶冶和行为规范等方面的教育功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文化建设,将尊重和关爱师幼、体现人格尊严、感受和谐快乐作为幼儿园育人文化建设的核心,将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融入幼儿园一日生活和游戏之中,综合运用环境陶冶、思想宣传、制度规范、活动渗透等方式,营造陶冶教师和幼儿情操的育人氛围和精神家园。

  幼儿园文化是幼儿园特有价值观念及其指导下的活动形式与物质形态的总和,包括幼儿园的教育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行为规范、环境及符号等精神、物质、制度和行为等方面的内容。精神文化是幼儿园文化建设的灵魂,也是幼儿园最高层次的文化建设。幼儿园精神文化是幼儿园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并被全体员工普遍认同的价值取向和心理诉求,它是幼儿园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园长应营造积极向上、宽容友善、充满爱心、健康活泼的园风园貌。幼儿园的物质文化是幼儿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的规划布局、建筑风格、设施设备、物质材料等,都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可体现出幼儿园独特的物质文化。幼儿园的制度文化建设是幼儿园文化建设的保障。制度规范人、约束人、强制人,文化激励人、教化人、引导人。园长应努力建设民主、科学、平等、高效的制度文化。幼儿园的行为文化建设是幼儿园文化建设的落脚点。行为文化主要是指幼儿园的教师和幼儿在保育教育、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形成的行为规范和习惯,是一种体现幼儿园价值观的约定俗成的行为模式。行为文化直接反映了幼儿园倡导的理念是否得到了有效的贯彻落实,制定的制度是否科学合理并得到了严格执行。

  幼儿园园长的三种角色 篇2

  幼儿时期既是儿童极其脆弱的时期,也是具有巨大潜力的时期。要想为儿童的幸福和未来发展打下基础,就必须在这个时期为其提供充分的保护、照顾和激励。因此,学前教育对于幼儿个人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基础性的、不可或缺的重大意义。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已有更多的社会力量进入幼儿教育领域,使得办园形式日益多样化,办学体制进一步多元化。根据《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1],2005、2006、2007年,全国分别有12.44万、13.05万、12.91万所幼儿园,民办幼儿园则分别有6.88万、7.54万、7.76万所。同时,在园幼儿数也在不断增加。然而,能否办好幼儿园,为儿童提供专业化的教育服务,实现幼儿园(所)应承担的社会职责,取决于科学而有效的管理。管理的关键在于管理者。本文所指的管理者即幼儿园园长,幼儿园是包括公办民办在内的各种幼儿园。

  1、园长的职责和角色

  园长的工作具有极强的复杂性,需要运用各种技巧。有的园长自嘲说自己是“马戏团的抛球高手”。园长必须保证幼儿园活动涉及的方方面面和人员都在有效发挥作用。事实上,幼儿园园长的职责主要有以下方面:

  ①决策与合作:作出关于本园的各种决策或规划,以及寻求与相关机构的合作并达成协议;

  ②会议及落实:参加必要的会议并负责会议精神的落实;

  ③报告与总结:负责向上级机关和主管部门报告工作,向同事通报工作进展;

  ④自评及自身发展:对作为园长的工作开展自评,并为自身的专业成长制定计划。

  另外,即使有副园长或其他助手的协助,园长也不可避免地涉及有关学生入(退)学、教学督导、添置设备与美化环境、财务、人事、社区(家长)联络、健康与安全等事务。从园长的职责上看,园长既负责确定本园的发展方向及管理各种资源,又要营造幼儿园的“教育氛围”。因此,园长既是管理者也是领导者。这就要求园长必须具有良好的教育管理的实践积累以及对幼儿成长与发展的理解,必须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

  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园长的角色既可以看作是经理人、也可以看作是组织者和交流者。第一,作为经理人:幼儿园园长的首要目标就是创造出一个大于其各组成部分的总和的真正的整体,创造出一个富有活力的整体;能够把投入于其中的各项资源转化为较各项资源的总和更多的东西。可以把园长比作一个乐队的指挥,各种资源比作乐器。在乐队指挥引导下,各种乐器演奏形成了具有生命的乐章。不同的是,乐队指挥以作曲家的乐谱为蓝本,他只是一个解释者。而作为经理人的园长,则既是作曲家,又是乐队指挥。第二,作为组织者:为使得现有资源得到最佳利用,园长的首要工作就是把任务制定合适的计划,分派给最佳人选并规定恰当的工作时间,这样可以使员工能更多地参与组织任务的落实当中并有效完成任务。当然,指派任务并不意味着园长“袖手旁观”。第三,作为交流者:绝大多数园长把他们绝大部分的时间用于一些不是“管理”的事情上。园长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员工、学生、家长、主管部门及其他方面的人员进行交流。其中,根据不同需要,园长主要采用口头交流和书面交流两种形式。

  2、园长管理的类型和方法

  俗话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即所谓的一校之魂在校长。所以,园长的管理风格就会成为幼儿园的主要办学特色。由此,幼儿园就有了不同的氛围。当家长或其他人来园参观时,就会发出感慨:“这是一个适合孩子成长的好地方。”

  或者说:“我不想把孩子送到这里。”实际上,家长很难去分析不同幼儿园之间的差异,更多的是靠主观感受来判断。根据员工对决策的参与程度,有学者把园长的管理类型划分为“独裁型”、“民主型”、“放任型”[2]。

  2.1独裁型的管理者。园长认为自己有更多的知识经验,有责任替他人作决定,为他人的工作做出安排,而不考虑他人的需要和实际。管理者认为自己做出的决定是正确的。因此,其他人(包括教师)很少有机会获得尝试和锻炼,只需按照园长的指示执行。这样的氛围容易使人感到压抑,也容易使教师过早产生厌倦。

  2.2民主型的管理者。园长允许更多的员工参与到决策过程中,并让更多的人参与决策。有更多的员工协助园长做大量的工作。但为达到“民主”,需要更多的时间,更复杂的过程来制定决策。

  2.3放任型的管理。相对与上述两种管理类型,放任型园长更为消极。园长允许教师随心所欲,不用考虑本园目标的整体性和连续性,不考虑本园的整体利益。管理者几乎成为“旁观者”。但是,对于成熟、能干的员工,因为他们知道什么时间该做什么、怎么做。他们也许会“喜欢”这种类型的管理者。对于那些经验不足或不自信的员工则需要园长能够给予及时的指导,他们不希望被冷落,需要园长的引导和帮助。

  还有学者将幼儿园管理方法的类型划分为“独裁型”、“权威型”、“放任型”[3]其中,权威型管理是指管理者对孩子的行为有所限制并由孩子自己承担违规责任,但还是会和孩子交流。管理者所制定的规则更加民主。在此环境下,孩子还是能够体会到快乐、成功,这样的孩子成长后也会能干。

  笔者认为,要成功管理幼儿园,使幼儿园产生“1+1>2”的效果,园长如果能够做到“信息共享”和“共同掌权”的话,将对本园的管理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也就是说,一方面,要让每一位员工明确地认识自己是本园的一个有效分子;同时,把涉及本园发展的重要信息及时发布,让每一位员工在第一时间都能及时了解,实现“信息共享”,这样至少能够帮助员工理解园长的决策。另一方面,园长不把自己当作是领导,而是建立在学术自由基础上的合作伙伴,与其他员工一道共同为本园的发展出谋划策,实现“共同掌权”。园长和职员之间不单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而是真正的同事,互相支持、合作,每个人都受到重视并得到尊重。在这样的氛围下制定的决策,更容易得到贯彻和落实。

  3、园长的专业发展

  通过多年的实践与思考,笔者认为,一个好的幼儿园园长,必须具备较强的策划能力,对幼儿园的发展拥有正确的办学理念,能够组织制定合理的办学目标。沟通能力和用人技术既是园长个人的能力需要,也是完成事先制定的宏伟蓝图的关键因素,对幼儿园的成功起到决定性作用。同时,园长的应变能力将在处理应急事件和在不同环境下开展有效工作发挥重要作用。因此,现阶段幼儿园园长的专业发展可以考虑围绕以下四种能力进行:

  3.1策划能力。笔者认为,园长的策划能力是当前幼儿园管理工作的核心能力。策划两个字分开来看,“策”的原意是赶马的工具,比如古文《马说》中的“策之不以其道”和“执策而临之”的“策”就是这个意思;“划”古语中同“画”是用尺度刻线的意思。可以看出,两个字都有深刻地作用,对作用对象产生影响的意义。将策划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可以理解为“通过特定的思维、工具和方法,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和产生良好效果的活动”。从现代引申意义来看,策有“策略、计策、方法和创意”的意思,划有“分析、规划、计划、安排”的意思。按照美国哈佛企业管理丛书编委会的解释,策划是一种程序,其本质是一种运用脑力的理性行为。策划是找出事物的因果关系,衡量未来可采取之途径,作为目前决策之依据,即策划是预先决定做什么,何时做,如何做,谁来做。

  事实上,园长作出策划的本质就是让园长做的事情能深刻去影响全体员工并对员工产生正面积极的影响。因此,就像市场需要策划能力一样,幼儿园工作本身也要求园长具有良好的策划能力,从而能使全体员工更有效、更顺利地履行园长的职责和使命。

  一般地,园长的策划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①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形成幼儿教育发展和管理规范的专业理解;

  ②在工作经验基础上的方法、机制、体制创新;

  ③理论指导下的完备的、系统的发展规划;

  ④选择适当时机、在恰当的位置投入恰当的力量达成最佳效果;

  ⑤能够产生全面、正面、有利于幼儿园健康发展的深刻影响;

  ⑥执行效果能够充分验证策划方案。

  为此,需要幼儿园园长具备以下基本能力:

  ①人格特质关联能力;

  ②热情学习能力;

  ③敏感创造能力;

  ④坚韧思维能力;

  ⑤灵活整合能力;

  ⑥开放洞察能力;

  ⑦文案能力;

  ⑧执行能力。

  3.2沟通能力。沟通能力包含着表达能力、争辩能力、倾听能力和设计能力(形象、动作、环境)。沟通能力看起来是外在的东西,而实际上是个人素质的重要体现,它关系着一个人的知识、能力和品德。

  当前,不少园长的沟通能力欠缺。这与我国的教育方式有关。在家庭教育中,许多父母更多的是以长辈自居进行说教,使孩子处于一种思想压抑的状态,难以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在学校教育中,流行的是灌输式的教育,基本上都是老师讲、学生听。即使是研讨会等学术活动,很少有自由讨论和辩论的时间。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沟通能力的欠缺,使得常常会有这样的误差:在交流时,我们清楚自己的意图,而且总以为其他人也明白自己的意思。结果却并非如此:

  不是误解了,就是差之千里。因为,即使是相同的词语也会由于存在不同的语音、语调及其他非言语信息(如动作、表情和姿势)而产生不同的理解。

  沟通能力的培养,首先要具有独立思考的习惯。有了独立的思想,再充分表达出来。因此,在沟通时,首先要端正态度。同时,注意以下几点是非常必要的:

  ①明确传达内容;

  ②恰当选择时机;

  ③留出足够的反应(反馈)的时间;

  ④合理选择交流地点;

  ⑤灵活选择交流方式。另外,善于剖析“弦外之音”对于获取更多信息是非常重要的。

  3.3用人技术。漂亮的建筑和完善的设施并不是一所优秀幼儿园的全部,幼儿园还需要受过良好训练的员工使其产生活力。为了获得成功,园长必须认真挑选和合理调配符合工作特点所需的员工。中国古代有句话叫“善用人者为之下”,即“善于用人的人要善于当别人的助手或下属”,表达了事业至上、心胸开阔的大领导的用人原则。园长要掌握两个用人之招,第一招叫“技术用人”,第二招叫“艺术用人”。所谓的技术用人就是你针对不同员工订立不同的分配政策和考核机制,用管理制度去用人。因为人才是分类的,一类是拼命干的人,我们把他称之为雷锋、焦裕禄;还有一类是损人利己的人,大概会占10%;其他大多数人都属于合法利己类型。幼儿园需要订立的制度,是鼓励更多的人成为雷锋、焦裕禄,但不让这些雷锋、焦裕禄吃亏;同时鼓励合法利己的人愿意多做事情,鼓励这些人不断地去努力,让我们那些钻空子的人不要再钻空子。这就需要我们建立幼儿园管理制度,熟悉每个员工的个性,掌握每个职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以制度用人,即所谓的合理用人、公平用人、安全用人、组织用人,这就是用人的技术层面。

  3.4应变能力。应变能力,是一种根据发展变化的主客观条件,随时调整行为的能力,是复杂的现代活动对一个人的素质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确保活动获得圆满成功的一个先决条件。在当今世界,事物各方面的发展日新月异,千姿百态。

  但就其和领导活动的关系而言,归纳起来,主要是两种情况:其一,变化尚未偏离活动的前进方向;其二,变化明显偏离活动的前进方向。对于第一阶段情况,一般无需对原决策方案作根本性的变动,只需要适当地对方案作某些局部的调整,以适应变化的环境。但是,对于第二种情况,就需要进行审慎的斟酌,对原先的决策作较大的改动,甚至“推倒重来”。

  一个优秀的幼儿园园长具有的应变能力,往往就表现在对一些复杂的“突发事件”和“非规范问题”的处理上。从规范计划的修订到灵活实施都需要有机智的应变能力。应变能力是建立在科学判断基础上的原则性和灵活性的高度统一,在确知无法达到预定目标时能果断地“刹车”,及时转换工作思路和方法;在明确必须坚持时,能够顶住压力,排除各方面的干扰,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园长必须能够在发现客观环境的变化时,能够审时度势,及时改变难以达成目标的预定决策方案,作出新的最佳决策,保证活动的顺利实施。

  4、对园长的评价

  事实上,幼儿园园长大多是因为教学实践的成功而被选聘或提拔的。他们多数并没有准备好,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常常不知道自己是否走错路了”。实际上,园长的成长过程也是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的:职业生存阶段、职业确立阶段、职业成长阶段、职业挫败阶段、职业反思阶段、职业停滞和再发展阶段。因此,在对园长的工作进行评价时,除应对园长的基本素质(态度、情感、知识和能力)进行评价外,必须分阶段、确立不同的重点、设立不同的标准,以园长的职责和办学目标达成度为主要评价内容,采取量化或等级的评价方式,通过对员工、学生、学生家长及有关领导进行问卷、访谈等途径获得准确的数据和信息,以保证评价的科学、客观、公正。通过评价,达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提高幼儿园园长的自身素质。

【幼儿园园长的三种角色】相关文章:

幼儿园角色游戏11-13

幼儿园角色游戏案例03-18

幼儿园角色游戏计划11-13

幼儿园角色游戏规则08-10

幼儿园角色游戏教案反思08-08

幼儿园大班角色游戏教案08-07

幼儿园角色扮演教案08-07

幼儿园小班角色游戏教案11-13

幼儿园角色游戏计划教案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