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针灸学重要考点

时间:2021-04-29 18:19:54 我要投稿

2017中西医结合针灸学重要考点

  中西医结合考试针灸学重要考点你知道多少?为方便各位考生复习中西医结合针灸学,yjbys小编为大家归纳中西医结合针灸学重要考点如下:

2017中西医结合针灸学重要考点

  中风

  【病因病机】

  中风的发生是多种因素所导致的复杂的病理过程,风、火、痰、瘀是其主要的病因,脑府为其病位。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肝风妄动;五志过极,肝阳上亢,引动心火,风火相煽,气血上冲;饮食不节,恣食厚味,痰浊内生;气机失调,气滞而血运不畅,或气虚推动无力,日久血瘀。当风、火、痰浊、瘀血等病邪,上扰清窍,导致“窍闭神匿,神不导气”时,则发生中风。

  【辨证】

  1.中经络

  主症 半身不遂,舌强语謇,口角歪斜。

  兼见面红目赤,眩晕头痛,心烦易怒,口苦咽干,便秘尿黄,舌红或绛,苔黄或燥,脉弦有力,为肝阳暴亢;肢体麻木或手足拘急,头晕目眩,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为风痰阻络;口黏痰多,腹胀便秘,舌红,苔黄腻或灰黑,脉弦滑大,为痰热腑实;肢体软弱,偏身麻木,手足肿胀,面色淡白,气短乏力,心悸自汗,舌暗,苔白腻,脉细涩,为气虚血瘀;肢体麻木,心烦失眠,眩晕耳鸣,手足拘挛或蠕动,舌红,苔少,脉细数,为阴虚风动。

  2.中脏腑

  主症 神志恍惚,迷蒙,嗜睡,或昏睡,甚者昏迷,半身不遂。

  兼见神昏,牙关紧闭,口噤不开,肢体强痉,为闭证;面色苍白,瞳神散大,手撒口开,二便失禁,气息短促,多汗腹凉,脉散或微,为脱证。

  【治疗】

  1.基本治疗

  (1)中经络

  治法 醒脑开窍,滋补肝肾,疏通经络。以手厥阴、督脉、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 内关 水沟 三阴交 极泉 尺泽 委中

  配穴 肝阳暴亢者,加太冲、太溪;风痰阻络者,加丰隆、合谷;痰热腑实者,加曲池、内庭、丰隆;气虚血瘀者,加足三里、气海;阴虚风动者,加太溪、风池;口角歪斜者,加颊车、地仓;上肢不遂者,加肩、手三里、合谷;下肢不遂者,加环跳、阳陵泉、阴陵泉、风市;头晕者,加风池、完骨、天柱;足内翻者,加丘墟透照海;便秘者,加水道、归来、丰隆、支沟;复视者,加风池、天柱、睛明、球后;尿失禁、尿潴留者,加中极、曲骨、关元。

  操作 内关用泻法;水沟用雀啄法,以眼球湿润为佳;刺三阴交时,沿胫骨内侧缘与皮肤成45°角,使针尖刺到三阴交穴,用提插补法;刺极泉时,在原穴位置下2寸心经上取穴,避开腋毛,直刺进针,用提插泻法,以患者上肢有麻胀和抽动感为度;尺泽、委中均直刺,提插泻法使肢体有抽动感。

  方义 心主血脉,内关为心包经络穴,可调理心气,疏通气血。脑为元神之府,督脉入络脑,水沟为督脉穴,可醒脑开窍,调神导气。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可滋补肝肾。极泉、尺泽、委中,疏通肢体经络。

  (2)中脏腑

  治法 醒脑开窍,启闭固脱。以手厥阴及督脉穴为主。

  主穴 内关 水沟

  配穴 闭证者加十二井穴、太冲、合谷;脱证者加关元、气海、神阙。

  操作 内关、水沟操作同前。十二井穴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太冲、合谷用泻法,强刺激。关元、气海用大艾炷灸法,神阙用隔盐灸法,直至四肢转温为止。

  方义 内关调心神,水沟醒脑开窍。十二井穴点刺出血,可疏通十二经气,调和阴阳;配太冲、合谷,平肝熄风。关元为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穴,灸之可扶助元阳。神阙为生命之根蒂,真气所系,配合气海可益气固本,回阳固脱。

  2.其他治疗

  (1)头针法 选顶颞前斜线、顶旁l线及顶旁2线,毫针平刺入头皮下,快速捻转2~3分钟,每次留针30分钟,留针期间反复捻转23次。行针后鼓励患者活动肢体。

  (2)电针法 在患侧上、下肢体各选两个穴位,针刺得气后留针,接通电针仪,以患者肌肉微颤为度,每次通电20分钟。

  眩晕

  【病因病机】

  多与忧郁恼怒、恣食厚味、劳伤过度等有关。情志不舒,气郁化火,风阳升动,或急躁恼怒,肝阳暴亢,而致清窍被扰;恣食肥甘厚味,滞脾而痰湿中阻,清阳不升,浊阴上蒙清窍;素体薄弱,或病后体虚,气血不足,清窍失养;过度劳伤,肾精亏耗,脑髓不充,均可导致眩晕。总之,眩晕的发生不越清窍被扰、被蒙和失养三条。

  【辨证】

  主症 头晕目眩,泛泛欲吐,甚则昏眩欲仆。

  兼见急躁易怒,口苦,耳鸣,舌红,苔黄,脉弦,为肝阳上亢;头重如裹,胸闷恶心,神疲困倦,舌胖苔白腻,脉濡滑,为痰湿中阻;耳鸣,腰膝酸软,遗精,舌淡,脉沉细,为肾精亏损;神疲乏力,面色白,舌淡,脉细,为气血两虚。

  【治疗】

  1.基本治疗

  (1)实证

  治法 平肝化痰,定眩。以足少阳、督脉和手足厥阴经穴为主。

  主穴 风池 百会 内关 太冲

  配穴 肝阳上亢者,加行间、侠溪、太溪;痰湿中阻者,加头维、丰隆、中脘、阴陵泉。

  操作 毫针泻法。

  方义 肝经为风木所寄,与胆经相表里,取胆经风池和肝经太冲,清泄肝胆,平抑肝阳。内关宽胸理气,和中化痰止呕。百会用泻法,可清利脑窍而定眩。

  (2)虚证

  治法 益气养血,定眩。加足少阳、督脉及相应背俞穴为主。

  主穴 风池 百会 肝俞 肾俞 足三里

  配穴 气血两虚者,加气海、脾俞、胃俞;肾精亏虚者,加太溪、悬钟、三阴交。

  操作 风池用平补平泻法,肝俞、肾俞、足三里用补法。

  方义 肝俞、肾俞滋补肝肾、养血益精、培元固本;足三里补益气血以治本。风池用平补平泻法,可疏调头部气血;百会用补法可升提气血,二穴配合以充养脑髓而缓急治标。

  2.其他治疗

  (1)耳针法 选肾上腺、皮质下、额。肝阳上亢者,加肝、胆;痰湿中阻者,加脾;气血两虚者,加脾、胃;肾精亏虚者,加肾、脑。毫针刺或用王不留行籽贴压。

  (2)头针法 选顶中线,沿头皮刺入,快速捻转,每日1次,每次留针30分钟。

  面瘫

  【病因病机】

  手、足阳经均上头面部。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寒或风热之邪乘虚入中面部经络,气血痹阻,经筋功能失调,筋肉失于约束,则出现歪噼。足太阳经筋为“目上冈”,足阳明经筋为“目下冈”,故眼睑不能闭合为足太阳和足阳明经筋功能失调所致;口颊部主要为手太阳和手、足阳明经筋所主,因此,口歪主要系该三条经筋功能失调所致。

  【辨证】

  主症 本病常急性发作,常在睡眠醒来时,发现一侧面部肌肉板滞、麻木、瘫痪,额纹消失,眼裂变大,露睛流泪,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歪向健侧,病侧不能皱眉、蹙额、闭目、露齿、鼓颊;部分患者初起时有耳后疼痛,还可出现患侧舌前2/3味觉减退或消失、听觉过敏等症。部分患者病程迁延日久,可因瘫痪肌肉出现挛缩,口角反牵向患侧,甚则出现面肌痉挛,形成“倒错”现象。

  兼见面部受凉史,舌淡苔薄白,为风寒证;继发于外感发热,舌红,苔黄腻,为风热证。

  【治疗】

  1.基本治疗

  治法 祛风通络,疏调经筋。取手足阳明和手足太阳经穴为主。

  主穴 攒竹 鱼腰 阳白 四白 颧 颊车 地仓 合谷 昆仑

  配穴 风寒证者,加风池;风热证者,加曲池;恢复期,加足三里;人中沟歪斜者,加水沟;鼻唇沟浅者,加迎香。

  操作 面部腧穴均行平补平泻法,恢复期可加灸法。在急性期,面部穴位手法不宜过重,针刺不宜过深,取穴不宜过多,肢体远端的腧穴行泻法且手法宜重;在恢复期,肢体远端的足三里施行补法,合谷行平补平泻法。余穴均用泻法。

  方义 面部腧穴可疏调局部筋络气血,活血通络。合谷、昆仑为循经远端取穴,急性期用泻法可祛除阳明、太阳筋络之邪气,祛风通络。在恢复期,加足三里用补法,可补益气血,濡养经筋。

  2.其他治疗

  (1)电针法 选太阳、阳白、地仓、颊车,接通电针仪,通电l0~20分钟,强度以患

  者面部肌肉微见跳动而能耐受为度。适用于面瘫的中、后期。

  (2)刺络拔罐法 用三棱针点刺阳白、颧、地仓、颊车,拔罐,每周2次,适用于恢复期。

  (3)皮肤针法 用梅花针叩刺阳白、颧、地仓、颊车,以局部潮红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适用于恢复期。

  痿证

  【病因病机】

  外邪侵袭、饮食不节、久病体虚为主要病因。外感湿热毒邪,或高热不退,或病后余热燔灼。伤津耗气,使肺热叶焦,不能输布津液;坐卧湿地或冒雨涉水,湿邪浸淫,郁而化热,湿热阻闭经络;饮食不节,脾胃虚弱,气血津液生化不足;或久病体虚,或劳伤过度,精血亏虚,均可使经络阻滞,筋脉功能失调,筋肉失于气血津液的.濡养而成痿证。

  【辨证】

  主症 肢体软弱无力,筋脉弛缓,甚则肌肉萎缩或瘫痪。

  兼见发热多汗,热退后突然出现肢体软弱无力,心烦口渴,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脉细数,为肺热伤津;肢体逐渐痿软无力,下肢为重,微肿而麻木不仁,或足胫热感,小便赤涩,舌红,苔黄腻,脉濡数,为湿热浸淫;肢体痿软无力日久,食少纳呆,腹胀便溏,面色少华,舌淡,苔白,脉细缓,为脾胃虚弱;病久肢体痿软不用,肌肉萎缩,形瘦骨立,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舌红绛,少苔,脉细数,为肝肾亏虚。

  【治疗】

  L基本治疗

  治法 祛邪通络,濡养筋脉。以手足阳明经穴和夹脊穴为主。

  主穴 上肢:肩 曲池 合谷 颈胸部夹脊穴

  下肢:髀关 伏兔 足三里 阳陵泉 三阴交 腰部夹脊穴

  配穴 肺热伤津者,加尺泽、肺俞、二间;湿热浸淫者,加阴陵泉、大椎、内庭;脾胃虚弱者,加太白、中脘、关元;肝肾亏虚者,加太溪、肝俞、肾俞。上肢肌肉萎缩者,加手阳明经排刺;下肢肌肉萎缩者,加足阳明经排刺。

  操作 主穴中足三里、三阴交用补法,余穴用泻法或平补平泻法,夹脊穴用平补平泻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

  方义 阳明经多气多血,取手足阳明经穴位,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夹脊穴为督脉之旁络,通于膀胱经第l侧线之脏腑背俞,可调脏腑阴阳,行气血。三阴交健脾益肾,濡养筋脉。筋会阳陵泉,可疏调经筋。

  2.其他治疗

  (1)皮肤针法 皮肤针反复叩刺背部肺俞、脾俞、胃俞、膈俞和手足阳明经线。隔日1次。

  (2)电针法 在瘫痪肌肉处选取穴位,针刺得气后加脉冲电刺激,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每次20分钟。

  痫病

  【病因病机】

  本病多与先天因素、精神因素、脑部外伤及六淫之邪、饮食失调等有关。母孕受惊或高热、服药不慎,或胎儿头部受损;情志刺激,肝郁不舒,肝、脾、肾等脏气机失调,骤然阳升风动,痰气上壅,均可导致机体气机逆乱,痰浊壅阻经络,扰乱清窍神明,神失所司,脉络失和,产生病证。

  【辨证】

  主症

  (发作期)

  ①大发作:发作前常有头晕头痛,胸闷不舒,神疲乏力等预兆,旋即突然昏仆,不省人事,面色苍白,两目上视,牙关紧闭,四肢抽搐,口吐白沫,甚则尖叫,二便失禁,脉弦滑。短暂即清醒,发作过后则觉头昏,精神恍惚,乏力欲寐。

  ②小发作:动作突然中断,手中物件落地,或头突然向前倾下而后迅速抬起,或两目上吊,大多数秒至数分钟即可恢复,且对上述症状发作全然不知。

  (间歇期)

  兼见急躁易怒,心烦失眠,咯痰不爽,口苦咽干,目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为痰火扰神;发病前多有眩晕,胸闷,痰多,舌红,苔白腻,脉弦滑有力,为风痰闭阻;痫病日久,神疲乏力,面色苍白,体瘦,纳呆,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腻,脉沉弱,为心脾两虚;痫病日久,神志恍惚,面色晦暗,头晕目眩,两目干涩,健忘失眠,腰膝酸软,舌红,苔薄黄,脉细数,为肝肾阴虚;中风或脑外伤后出现痫病者,为瘀阻脑络。

  【治疗】

  1.基本治疗

  (1)发作期

  治法 醒脑开窍。以手厥阴、督脉及足少阴经穴为主。

  主穴 内关 水沟 百会 后溪 涌泉

  操作 毫针泻法。水沟用雀啄手法,以眼球充泪为度。

  方义 内关为心包经络穴,可调理心神。水沟、百会为督脉穴,后溪通督脉,督脉入络脑,故针刺可醒脑开窍。涌泉为肾经井穴,可激发肾气,促进脑神的恢复。

  (2)间歇期

  治法 化痰熄风。取督脉、任脉和手足厥阴经穴为主。

  主穴 印堂 鸠尾 间使 太冲 丰隆

  配穴 痰火扰神者,加曲池、神门、内庭;风痰闭阻者,加合谷、阴陵泉、风池;心脾两虚者,加心俞、脾俞、足三里;肝肾阴虚者,加肝俞、肾俞、太溪、三阴交;瘀阻脑络者,加膈俞、内关。

  操作 主穴用毫针泻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

  方义 印堂可调神开窍。鸠尾为任脉络穴,任脉为阴脉之海,可调理阴阳,平抑风阳。间使为心包经穴,可疏通心包经气血。太冲平熄肝风;丰隆为豁痰化浊的要穴。

  2.其他治疗

  穴位注射法 选间使、丰隆、太冲、鸠尾,大椎。用维生素B1和B12注射液,每穴注射0.5~1ml,每日1次。

  不寐

  【病因病机】

  本证与饮食、情志、劳倦、体虚等因素有关。情志不遂,肝阳扰动;思虑劳倦,内伤心脾,生血之源不足;惊恐、房劳伤肾,肾水不能上济于心,心火独炽,心肾不交;体质虚弱,心胆气虚;饮食不节,宿食停滞,胃不和则卧不安,均可导致邪气扰动心神或心神失于濡养、温煦,心神不安,阴跷脉、阳跷脉功能失于平衡,而出现不寐。

  【辨证】

  主症 经常不易入睡,或寐而易醒,甚则彻夜不眠。

  兼见情志波动,急躁易怒,头晕头痛,胸胁胀满,舌红,脉弦,为肝火扰心;心悸健忘,面色无华,易汗出,纳差倦怠,舌淡,脉细弱,为心脾亏虚;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遗精盗汗,舌红,脉细数,为心肾不交;心悸多梦,善惊恐,多疑善虑,舌淡,脉弦细,为心胆气虚;脘闷噫气,嗳腐吞酸,心烦口苦,苔厚腻,脉滑数,为脾胃不和。

  【治疗】

  1.基本治疗

  治法 调理跷脉,安神利眠。以相应八脉交会穴、手少阴经、督脉经穴为主。

  主穴 照海 申脉 神门 印堂 四神聪 安眠

  配穴 肝火扰心者,加行间、侠溪;心脾两虚者,加心俞、脾俞、足三里;心肾不交者,加太溪、水泉、心俞、脾俞;心胆气虚者,加丘墟、心俞、内关;脾胃不和者,加太白、公孙、内关、足三里。

  操作 神门、印堂、四神聪,用平补平泻法;对于病情较重的不寐患者,四神聪可留针过夜;照海用补法,申脉用泻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

  方义 心藏神,神门为心经原穴;脑为元神之府,印堂分布在督脉上,督脉入络脑,两穴相配可安神利眠。四神聪镇静安神。照海、申脉为八脉交会穴,分别与阴跷脉、阳跷脉相通,阴、阳跷脉司眼睑开合,因此,可主睡眠,若阳跷脉功能亢盛则失眠,故补阴泻阳使阴、阳跷脉功能协调,不眠自愈。

  2.其他治疗

  (1)耳针法 选皮质下、心、肾、肝、神门、垂前、耳背心。毫针刺,或揿针埋藏,或王不留行籽贴压。

  (2)皮肤针法 自项至腰部督脉和足太阳经背部第1侧线,用梅花针自上而下叩刺,叩至皮肤潮红为度,每日1次。

  (3)拔罐法 自项至腰部足太阳经背部侧线,用火罐自上而下行走罐,以背部潮红为度。

  郁证

  【病菌病机】

  主要与情志内伤和脏气素弱有关。情志不遂,肝失疏泄,气机不畅,肝气郁结,而成气 郁;气郁日久化火,则肝火上炎,而成火郁;思虑过度,精神紧张,或肝郁横犯脾土,使脾 失健运,水湿停聚,而成痰郁;情志过极,损伤心神,心神失守,而成精神惑乱;病变日久,损及肝肾心脾,使心脾两虚,或肝肾不足,心失所养。总之,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脏腑阴阳气血失凋,而使心神失养或被扰,气机运行失畅,均可出现郁证。

  【辨证】

  主症 精神抑郁善忧,情绪不宁或易怒易哭。

  兼见胸胁胀满,脘闷嗳气,不思饮食,大便不调,脉弦,为肝气郁结;性情急躁易怒,口苦而干,或头痛、目赤、耳鸣,或嘈杂吐酸,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数,为气郁化火;咽中如有物梗塞,吞之不下,咯之不出,苔白腻,脉弦滑,为痰气郁结(梅核气);精神恍惚,心神不宁,多疑易惊,悲忧善哭,喜怒无常,或时时欠伸,或手舞足蹈等,舌淡,脉弦,为心神惑乱(脏躁);多思善疑,头晕神疲,心悸胆怯,失眠健忘,纳差,面色不华,舌淡,脉细,为心脾两虚;眩晕耳鸣,目干畏光,心悸不安,五心烦热,盗汗,口咽干燥,舌干少津,脉细数,为肝肾亏虚。

  【治疗】

  1.基本治疗

  治法 调神理气,疏肝解郁。以督脉、手足厥阴、手少阴经穴为主。

  主穴 沟 内关 神门 太冲

  配穴 肝气郁结者,加曲泉、膻中、期门;气郁化火者,加行间、侠溪、外关;痰气郁结者,加丰隆、阴陵泉、天突、廉泉;心神惑乱者,加通里、心俞、三阴交、太溪;心脾两虚者,加心俞、脾俞、足三里、三阴交;肝肾亏虚者,加太溪、三阴交、肝俞、肾俞。

  操作 水沟用雀啄泻法,以眼球湿润为佳;神门用平补平泻法;内关、太冲用泻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

  方义 脑为元神之府,督脉入络脑,水沟可醒脑调神。心藏神,神门为心经原穴,内关为心包经络穴,二穴可调理心神而安神定志。内关又可宽胸理气。太冲疏肝解郁。

  2.其他治疗

  耳针法 选神门、心、交感、肝、脾。毫针刺,或揿针埋藏,或王不留行籽贴压。

  心悸

  【病因病机】

  本证的发生常与平素体质虚弱,情志所伤、劳倦、汗出受邪等有关。平素体质不强,心气怯弱,或久病心血不足,或忧思过度,劳伤心脾,使心神不能自主,发为心悸;或肾阴亏虚,水火不济,虚火妄动,上扰心神而致病;或脾肾阳虚,不能蒸化水液,停聚为饮,上犯于心,心阳被遏,心脉痹阻,而发本病。

  【辨证】

  主症 自觉心跳心慌,时作时息,并有善惊易恐,坐卧不安,甚则不能自主。

  兼见气短神疲,惊悸不安,舌淡苔薄,脉细数,为心胆虚怯;头晕目眩,纳差乏力,失眠多梦,舌淡,脉细弱,为心脾两虚;心烦少寐,头晕目眩,耳鸣腰酸,遗精盗汗,舌红,脉细数,为阴虚火旺;胸闷气短,形寒肢冷,下肢浮肿,舌淡,脉沉细,为水气凌心;心痛时作,气短乏力,胸闷,咳痰,舌暗,脉沉细或结代,为心脉瘀阻。

  【治疗】

  1.基本治疗

  治法 调理心气,安神定悸。以手厥阴、手少阴经穴为主。

  主穴 内关 郄门 神门 厥阴俞 巨阙

  配穴 心胆虚怯者,加胆俞;心脾两虚者,加脾俞、足三里;阴虚火旺者,加肾俞、太溪;水气凌心者,加膻中、气海;心脉瘀阻者,加膻中、膈俞;善惊者,加大陵;多汗者,加膏肓;烦热者,加劳官;耳鸣者,加中渚、太溪;浮肿者,加水分、中极。

  操作 毫针平补平泻法。

  方义 心包经络穴内关,郄穴郄门,心经原穴神门,以宁心定悸。心包之背俞厥阴俞配以心之募穴巨阙,可益心气、宁心神,调理气机。诸穴配和以收镇惊宁神之效。

  2.其他治疗

  (1)耳针法 选交感、神门、心、脾、肝、胆、肾,毫针用轻刺激。亦可用揿针埋藏或用王不留行籽贴压。

  (2)穴位注射法 选穴参照基本治疗,用维生素B1或维生素B12注射液,每穴注射0.5ml,隔日1次。

  感冒

  【病因病机】

  感冒的发生主要由于体虚,抗病能力减弱,当气候剧变时,人体卫外功能不能适应,邪气乘虚由皮毛、口鼻而入,引起一系列肺卫症状。外邪有偏寒、偏热的差异,偏寒者则致寒邪束表,肺气不宣,阳气郁阻,毛窍闭寒;偏热者则热邪灼肺,腠理疏泄失司,肺失清肃。感冒虽以风邪多见。但季节不同,多夹时气或非时之气,故临床以风寒、风热多见,又有夹湿、夹暑之兼证。

  【辨证】

  主症 恶寒发热,头痛,鼻塞,流涕,脉浮。

  兼见恶寒重,发热轻或不发热,无汗,鼻痒喷嚏,鼻塞声重,咳嗽流涕,痰液清稀,头痛,肢体酸楚,苔薄白,脉浮紧,为风寒感冒;微恶风寒,发热重,有汗,鼻塞涕浊,咳嗽,痰稠或黄,咽喉肿痛,口渴,头痛昏胀,苔薄黄,脉浮数,为风热感冒;夹湿则头痛如裹,胸闷纳呆;夹暑则汗出不解,心烦口渴。

  【治疗】

  1.基本治疗

  治法 祛风解表。取手太阴、手阳明经及督脉穴为主。

  主穴 列缺 合谷 大椎 太阳 风池

  配穴 风寒感冒者,加风门、肺俞;风热感冒者,加曲池、尺泽、鱼际;鼻塞者,加迎香;气虚感冒者,加足三里;咽喉疼痛者,加少商;全身酸楚者,加身柱;夹湿者,加阴陵泉;夹暑者,加委中。

  操作 主穴用毫针泻法。风寒感冒,大椎行灸法;风热感冒,大椎行刺络拔罐。配穴中足三里用补法或平补平泻法,少商、委中用刺络出血法,余穴用泻法。

  方义 太阴、阳明为表里经,故取手太阴、手阳明经列缺、合谷以祛邪解表。督脉为阳脉之海,主一身之阳,温灸大椎可通阳散寒,刺络出血可清泻热邪。风池为足少阳经与阳维脉之交会穴,“阳维为病苦寒热”,故风池可疏散风邪以解表,与太阳相配又可清利头目。

  2.其他治疗

  (1)耳针法 选肺、内鼻、下屏尖、额,用中、强刺激。咽痛加咽喉、扁桃体穴,毫针刺。

  (2)拔罐法 选大椎、身柱、大杼、肺俞拔罐,留罐l5分钟,或用闪罐法。本法适用于风寒感冒。

  (3)刺络拔罐法 选大椎、风门、身柱、肺俞,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拔火罐于穴位上,留罐10分钟后起罐,清洁消毒局部。本法适用于风热感冒。

  咳嗽

  【病因病机】

  咳嗽病因,临床分为外感、内伤两类。外感咳嗽是由外邪侵袭引起,内伤咳嗽则为脏腑 功能失调所致。外感风寒、风热之邪,从口鼻皮毛而入,肺合皮毛,开窍于鼻,肺卫受邪, 肺气壅塞不宣,清肃功能失常,影响肺气出入,而致咳嗽。内伤咳嗽,多因脏腑功能失调, 如肺阴亏损,失于清润;或脾虚失运,聚湿生痰,上渍于肺,肺气不宣;或肝气郁结,气郁 化火,火盛灼肺,阻碍清肃;或肾虚摄纳无权,肺气上逆,均可导致咳嗽。

  【辨证】

  1.外感咳嗽

  主症 咳嗽病程较短,起病急骤,或兼有表证。

  兼见咳嗽声重,咽喉作痒,咳痰色白、稀薄,头痛发热,鼻塞流涕,形寒无汗,肢体酸 楚,苔薄白,脉浮紧,为外感风寒;咳嗽,咯痰黏稠、色黄,身热头痛,汗出恶风,苔薄黄,脉浮数,为外感风热。

  2.内伤咳嗽

  主症 咳嗽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可兼脏腑功能失调症状。

  兼见咳嗽,痰多、色白、黏稠,胸脘痞闷,神疲纳差,苔白腻,脉濡滑,为痰湿侵肺; 气逆咳嗽,引胁作痛,痰少而黏,面赤咽干,苔黄少津,脉弦数,为肝火灼肺;干咳,咳声短,以午后黄昏为剧,少痰,或痰中带血,潮热盗汗,形体消瘦,两颊红赤,神疲乏力,舌红少苔,脉细数,为肺阴亏虚。

  【治疗】

  1.基本治疗

  (1)外感咳嗽

  治法 疏风解表,宣肺止咳。以手太阴、手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 列缺 合谷 肺俞

  配穴 风寒者,加风门;风热者,加大椎;咽喉痛者,加少商放血。

  操作 毫针泻法,风热可疾刺,风寒留针或针灸并用,或针后在背部腧穴拔火罐。

  方义 肺主皮毛,司一身之表,列缺为肺之络穴,散风祛邪,宣肺解表;合谷与列缺, 原络相配,加强宣肺解表的作用;取肺之背俞穴使肺气通调,清肃有权。

  (2)内伤咳嗽

  治法 肃肺理气,止咳化痰。以手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 太渊 三阴交 肺俞

  配穴 痰湿侵肺者,加丰隆、阴陵泉;肝火灼肺者,加行间;肺阴亏虚者,加膏肓;咯血者,加孔最。

  操作 主穴用平补平泻法,或配用灸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

  方义 内伤咳嗽,肺阴损耗,肺失清肃,取肺俞调理肺气,清肃之令自行。太渊为肺经原穴,本脏真气所注,取之肃理肺气。三阴交疏肝健脾,化痰止咳。

  2.其他治疗

  穴位注射法 选定喘、大杼、风门、肺俞,用维生素B1注射液100mg,或胎盘注射液,每次l2穴,每穴注入药液0.5ml,选穴由上而下依次轮换。隔日l次。本法用于慢性咳嗽。

  哮喘

  【病因病机】

  本病之基本病因为痰饮内伏。小儿每因反复感受时邪而引起;成年者多由久病咳嗽而形成。脾失健运,聚湿生痰,或偏嗜咸味、肥腻或进食虾蟹鱼腥,以及情志、劳倦等,均可引动肺经蕴伏之痰饮。痰饮阻塞气道,肺气升降失常,而发为痰鸣哮喘。发作期可气阻痰壅,阻塞气道,表现为邪实证;如反复发作,必致肺气耗损,久则累及脾肾,故在缓解期多见虚象。

  【辩证】

  1.实证

  主症 病程短,或当哮喘发作期,哮喘声高气粗,呼吸深长,呼出为快,体质较强,脉象有力。

  兼见咳嗽喘息,咯痰稀薄,形寒无汗,头痛,口不渴,脉浮紧,苔薄白,为风寒外袭;咳喘痰黏,咯痰不爽,胸中烦闷,咳引胸胁作痛,或见身热口渴,纳呆,便秘,脉滑数,苔黄腻,为痰热阻肺。

  2.虚证

  主症 病程长,反复发作或当哮喘间歇期,哮喘声低气怯,气息短促,体质虚弱,脉象无力。

  兼见喘促气短,喉中痰鸣,语言无力,吐痰稀薄,动则汗出,舌质淡,或微红,脉细数,或软而无力,为肺气不足;气息短促,动则喘甚,汗出肢冷,舌淡,脉沉细,为肾气不足。

  【治疗】

  1.基本治疗

  (1)实证

  治法 祛邪肃肺,化痰平喘。取手太阴经穴及相应背俞穴为主。

  主穴 列缺 尺泽 膻中 肺俞 定喘

  配穴 风寒外袭者,加风门;风热者,加大椎、曲池;痰阻肺热者,加丰隆;喘甚者,加天突。

  操作 针用泻法,风寒者可合用灸法,定喘穴刺络拔罐。

  方义 手太阴经列缺以宣通肺气,祛邪外出。选其合穴尺泽,以肃肺化痰,降逆平喘。局部取气之会穴膻中,可宽胸理气,舒展气机。取肺之背俞穴,以宣肺祛痰;定喘为平喘之效穴。

  (2)虚证

  治法 补益肺肾,止哮平喘。以相应背俞穴及手太阴、足少阴经穴为主。

  主穴 肺俞 膏肓 肾俞 定喘 太渊 太溪 足三里

  配穴 肺气不足者,加气海;肾气不足者,加阴谷、关元。

  操作 定喘用刺络拔罐,余穴用毫针补法。可酌用灸法或拔火罐。

  方义 肺俞、膏肓针灸并用可补益肺气。肾俞补之以纳肾气。肺经原穴太渊、肾经原穴太溪,可充肺肾真元之气。足三里调和胃气,以资生化之源,使水谷精微上归于肺,肺气充则自能卫外。定喘为平喘之效穴。

  2.其他治疗

  (1)耳针法 选平喘、下屏尖、肺、神门、皮质下。每次取23穴,捻转法,用中、强刺激,适用于哮喘发作期。

  (2)穴位贴敷法 选肺俞、膏肓、膻中、定喘。用白芥子30g,甘遂15g,细辛15g共为细末,用生姜汁调药粉成糊状,制成药饼如蚕豆大,上放少许丁桂散,敷于穴位上,用胶布固定。贴30~60分钟后取掉,局部有红晕微痛为度。若起泡,消毒后挑破,消毒纱布敷盖。

  (3)穴位割治法 选膻中穴,常规消毒后,局部浸润麻醉,切开穴位1cm,割去皮下脂肪,缝合后,外用消毒敷料固定即可。每l0~15天做l次,一般做1~2次。

  呕吐

  【病因病机】

  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以和降为顺,若气逆于上则发为呕吐。导致胃气上逆的原因很多,如风、寒、暑、湿之邪或秽浊之气侵犯胃腑,致胃失和降,气逆于上则发呕吐;或饮食不节,过食生冷肥甘,误食腐朽不洁之物,损伤脾胃,导致食滞不化,胃气上逆而呕吐;或因恼怒伤肝,肝气横逆犯胃,胃气上逆,或忧思伤脾,脾失健运,使胃失和降而呕吐;或因劳倦内伤,中气被耗,中阳不振,津液不能四布,酿生痰饮,积于胃中,饮邪上逆,也可发生呕吐。

  【辨证】

  1.实证

  主症 发病急,呕吐量多,吐出物多酸臭味,或伴寒热。

  兼见呕吐清水或痰涎,食久乃吐,大便溏薄,头身疼痛,胸脘痞闷,喜暖畏寒,苔白,脉迟,为寒邪客胃;食入即吐,呕吐酸苦热臭,大便燥结,口干而渴,喜寒恶热,苔黄,脉数,为热邪内蕴;呕吐清水痰涎,脘闷纳差,头眩心悸,苔白腻,脉滑,为痰饮内阻;呕吐多在食后精神受刺激时发作,吞酸,频频嗳气,平时多烦善怒,苔薄白,脉弦,为肝气犯胃。

  2.虚证

  主症 病程较长,发病较缓,时作时止,吐出物不多,腐臭味不甚。

  兼见饮食稍有不慎,呕吐即易发作,时作时止,纳差便溏,面色白,倦怠乏力,舌淡苔薄,脉弱无力,为脾胃虚寒。

  【治疗】

  1.基本治疗

  治法 和胃降逆,理气止呕。以手厥阴、足阳明经穴及相应募穴为主。

  主穴 内关 足三里 中脘

  配穴 寒邪客胃者,加上脘、胃俞;热邪内蕴者,加合谷,并可用金津、玉液点刺出血;痰饮内阻者,加膻中、丰隆;肝气犯胃者,加阳陵泉、太冲;脾胃虚寒者,加脾俞、胃俞。腹胀者,加天枢;肠鸣者,加脾俞、大肠俞;泛酸干呕者,加公孙。

  操作 足三里平补平泻法,内关、中脘用泻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虚寒者可配用艾灸。呕吐发作时,可在内关穴行强刺激并持续运针1~3分钟。

  方义 内关为手厥阴经络穴,宽胸利气,和胃降逆止呕。足三里为足阳明经合穴,疏理胃肠气机,通降胃气。中脘乃胃之募穴,理气和胃止呕。

  2.其他治疗

  耳针法 用胃、贲门、食道、交感、神门、脾、肝,每次选3~4穴,中等刺激。亦可用揿针埋藏或王不留行籽贴压。

  胃痛

  【病因病机】

  常见病因有寒邪客胃、饮食伤胃、肝气犯胃和脾胃虚弱等。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若寒邪客于胃中,寒凝不散,阻滞气机,可致胃气不和而疼痛;或因饮食不节,或过食肥甘,食滞不化,气机受阻,胃失和降引起胃痛;恼怒抑郁,气郁伤肝,肝失条达,横逆犯胃,亦可发生胃痛;若劳倦内伤,久病脾胃虚弱,或禀赋不足,中阳亏虚,胃失温养,内寒滋生,中焦虚寒而痛;亦有气郁日久,瘀血内结,气滞血瘀阻碍中焦气机,而致胃痛发作。总之,胃痛之实证为气机阻滞,不通则痛;虚证为胃腑失于温煦或濡养,失养则痛。

  【辨证】

  1.实证

  主症 上腹胃脘部暴痛,痛势较剧,痛处拒按,饥时痛减,纳后痛增。

  兼见胃痛暴作,脘腹得温痛减,遇寒则痛增,恶寒喜暖,口不渴,喜热饮,或伴恶寒,苔薄白,脉弦紧,为寒邪犯胃;胃脘胀满疼痛,嗳腐吞酸,嘈杂不舒,呕吐或矢气后痛减,大便不爽,苔厚腻,脉滑,为饮食停滞;胃脘胀满,脘痛连胁,嗳气频频,吞酸,大便不畅,每因情志因素而诱发,心烦易怒,喜太息,苔薄白,脉弦,为肝气犯胃;胃痛拒按,痛有定处,食后痛甚,或有呕血便黑,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细涩,为气滞血瘀。

  2.虚证

  主症 上腹胃脘部疼痛隐隐,痛处喜按,空腹痛甚,纳后痛减。

  兼见泛吐清水,喜暖,大便溏薄,神疲乏力,或手足不温,舌淡苔薄,脉虚弱或迟缓,为脾胃虚寒;胃脘灼热隐痛,似饥而不欲食,咽干口燥,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弦细或细数,为胃阴不足。

  【治疗】

  1.基本治疗

  治法 和胃止痛。以足阳明、手厥阴经穴及相应募穴为主。

  主穴 足三里 内关 中脘

  配穴 寒邪犯胃者,加胃俞;饮食停滞者,加下脘、梁门;肝气犯胃者,加太冲;气滞血瘀者,加膈俞;脾胃虚寒者,加气海、关元、脾俞、胃俞;胃阴不足者,加三阴交、内庭。

  操作 足三里用泻法或平补平泻法,疼痛发作时,持续运针1~3分钟,直到痛止或缓解。内关、中脘用泻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寒气凝滞、脾胃虚寒者,可用灸法。

  方义 足三里乃胃之下合穴,“合治内腑”,可疏通胃气,导滞止痛。中脘为胃之募穴,腑之所会,可以健运中州,调理气机。内关宽胸解郁,行气止痛。

  2.其他治疗

  (1)耳针法 用胃、肝、脾、神门、交感、十二指肠,毫针刺用中等强度,或用揿针埋藏或用王不留行籽贴压。

  (2)穴位注射法 用中脘、足三里、肝俞、胃俞、脾俞,每次取2穴,诸穴可交替使用。以黄芪、丹参或当归注射液,每穴注入药液1ml,每日或隔日1次。

  泄泻

  【病因病机】

  泄泻病变脏腑主要在脾、胃和大小肠。其致病原因,有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情志所伤及脏腑虚弱等,脾虚、湿盛是导致本病的重要因素。急性泄泻,因饮食不节,进食生冷不洁之物,损伤脾胃,运化失常;或感受湿暑热之邪,客于肠胃,脾受湿困,邪滞交阻,气机不利,肠胃运化及传导功能失常,以致清浊不分,水谷夹杂而下,发生泄泻。慢性泄泻或由脾胃素虚,久病气虚或外邪迁延日久,脾胃虚弱,受纳运化失职,水湿谷滞内停,清浊不分而下;若情志不调,肝失疏泄,横逆乘脾,运化失常,而成泄泻;或肾阳亏虚,命门火衰,不能温煦脾土,腐熟水谷,而致下泄。

  【辨证】

  1.急性泄泻

  主症 发病势急,病程短,大便次数显著增多,小便减少。

  兼见大便清稀,水谷相混,肠鸣胀痛,口不渴,身寒喜温,舌淡苔白滑,脉迟,为感受寒湿;便稀有黏液,肛门有灼热,腹痛,口渴喜冷饮,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濡数,为感受湿热;腹痛肠鸣,大便恶臭,泻后痛减,伴有未消化的食物,嗳腐吞酸,不思饮食,舌苔垢浊或厚腻,脉滑,为饮食停滞。

  2.慢性泄泻

  主症 发病势缓,病程较长,多由急性泄泻演变而来,便泻次数较少。

  兼见大便溏薄,腹胀肠鸣,面色萎黄,神疲肢软,舌淡苔薄,脉细弱,为脾虚;嗳气食少,腹痛泄泻与情志有关,伴有胸胁胀闷,舌淡红,脉弦,为肝郁;症见黎明之前腹中微痛,肠鸣即泻,泻后痛减,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为肾虚。

  【治疗】

  1.基本治疗

  (1)急性泄泻

  治法 除湿导滞,通调腑气。取足阳明、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 天枢 上巨虚 阴陵泉 水分

  配穴 寒湿者,加神阙,可配用灸法;湿热者,加内庭;食滞者,加中脘。

  操作 毫针泻法。神阙用隔姜灸。

  方义 天枢为大肠募穴,可调理肠胃气机。上巨虚为大肠下合穴,可运化湿滞,取“合治内腑”之意。阴陵泉可健脾化湿。水分利小便而实大便。

  (2)慢性泄泻

  治法 健脾温肾,固本止泻。取任脉、足阳明、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 神阙 天枢 足三里 公孙

  配穴 脾虚者,加脾俞、太白;肝郁者,加太冲;肾虚者,加肾俞、命门。

  操作 神阙用灸法,天枢用平补平泻法,足三里、公孙用补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

  方义 灸神阙可温补元阳,固本止泻。天枢为大肠募穴,能调理肠胃气机。足三里、公孙能健脾益胃。

  2.其他治疗

  (1)穴位注射法 选天枢、上巨虚。用黄连素注射液,或用维生素B1、Bl2注射液,每穴每次注射0.5~1ml,每日或隔日l次。

  (2)耳针法 选大肠、胃、脾、肝、肾、交感。每次以3~4穴,毫针刺,中等刺激。亦可用揿针埋藏或用王不留行籽贴压。

  痢疾

  【病因病机】

  痢疾多由饮食生冷不洁之物或感受暑湿疫毒所致。外邪与食滞交阻肠腑,气机不利,大肠传导功能失职,湿热相搏,气血阻滞,脏腑经脉受损,而致下痢脓血,形成湿热痢。若因脾胃素虚,脏腑气弱,贪凉受寒,暑湿乘虚而入,以致寒湿不化,形成寒湿痢。若感受疫毒之邪,毒邪熏灼肠道,热毒内盛,引动内风,蒙蔽清窍,而成疫毒痢。若湿热蕴结中焦,脾胃功能失其升降功能,以致呕恶不能食,是为噤口痢。若痢疾迁延日久,中焦虚弱,命门火衰,正虚邪恋,常因受凉或饮食不当而反复发作,成为休息痢。

  【辨证】

  主症 大便次数增多,粪中带有黏液脓血,腹痛,里急后重。

  兼见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相杂,肛门灼热,小便短赤,或恶寒发热,心烦,口渴,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湿热痢;腹痛,里急后重,痢下赤白黏冻,或纯为白冻,胃脘痞闷,喜暖畏寒,头身困重,苔白腻,脉濡缓,为寒湿痢;发病急骤,腹痛剧烈,痢下脓血,里急后重甚,壮热口渴,烦躁不安,甚则神昏、痉厥,舌红绛,苔黄燥,脉滑数,为疫毒痢;痢下时发时止,日久不愈,发则下痢脓血或黏液,临厕腹痛里急,饮食减少,神疲乏力,畏寒,舌淡苔腻,脉濡软或虚数,为休息痢。

  【治疗】

  1.基本治疗

  治法 清热化湿,通肠导滞。以手足阳明及任脉经穴为主。

  主穴 天枢 下脘 上巨虚 关元 合谷

  配穴 湿热痢者,加曲池、内庭;寒湿痢者,加中脘、气海;疫毒痢者,加大椎、太冲、十宣;噤口痢者,加内关、中脘;休息痢者,加脾俞、肾俞;久痢脱肛者,加百会、长强。

  操作 关元用平补平泻法,其余主穴用泻法。急性者每日治疗l~2次,每次留针30分钟。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寒湿痢、休息痢及久痢脱肛者,可配合艾灸;大椎、十宣点刺出血。

  方义 合谷为大肠原穴,天枢为大肠募穴,二穴同用能通调大肠的气血,血行则脓血自愈,气调则后重自除。上巨虚为大肠下合穴,合治内腑,配下脘可清化肠道湿热之邪。下脘为任脉与足太阴经交会穴,关元为小肠之募穴,两穴可疏调肠腑气机,理气化滞。

  2.其他治疗

  (1)耳针法 选大肠、直肠下段、胃、脾、肾、腹。每次3~4穴,急性痢疾用强刺激,留针30分钟,每目1~2次。慢性痢疾用轻刺激,亦可用揿针埋藏或用王不留行籽贴压。

  (2)穴位注射法 选穴参照基本治疗,用黄连素注射液,或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用维生素B1注射液,每穴注射0.5~lml,每日1次。

  便秘

  【病因病机】

  本证的发生与脾胃及肾脏关系密切,可以概分为实证和虚证两类。

  实证便秘,多由素体阳盛,嗜食辛辣厚味,以致胃腑积热,或邪热内燔,津液受灼,肠道燥热,大便干结。或因情志不畅,忧愁思虑过度,或久坐少动,肺气不降,肠道气机郁滞,通降失常,传导失职,糟粕内停而成便秘。

  虚证便秘,多由病后、产后,气血两伤未复,或年迈体弱,气血亏耗,气虚则大肠传导无力,血虚则津亏肠失滋润,或下焦阳气不充,阴寒凝结,腑气受阻,糟粕不行,凝结肠道而成便秘。

  【辨证】

  主症 大便秘结不通,排便艰涩难解。

  兼见大便干结,腹胀腹痛,身热,口干口臭,喜冷饮,舌红苔黄或黄燥,脉滑数,为热邪壅盛(热秘);欲便不得,嗳气频作,腹中胀痛,纳食减少,胸胁痞满,舌苔薄腻,脉弦,为气机郁滞(气秘);虽有便意,临厕努挣乏力,挣则汗出气短,便后疲乏,大便并不干硬,面色白,神疲气怯,舌淡嫩,苔薄,脉虚细,为气虚(虚秘);大便秘结,面色无华,头晕心悸,唇舌色淡,脉细,为血虚(虚秘);大便艰涩,排出困难,腹中冷痛,面色白,四肢不温,畏寒喜暖,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沉迟,为阳虚阴寒内盛(冷秘)。

  【治疗】

  1.基本治疗

  治法 调理肠胃,行滞通便。以足阳明、手少阳经穴为主。

  处方 天枢 支沟 水道 归来 丰隆

  配穴 热秘者,加合谷、内庭;气秘者,加太冲、中脘;虚秘气虚者,加脾俞、气海;虚秘血虚者,加足三里、三阴交;冷秘者,加神阙、关元。

  操作 主穴用毫针泻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神阙、关元用灸法。

  方义 天枢乃大肠募穴,疏通大肠腑气,腑气通则大肠传导功能复常。支沟宣通三焦气机,三焦之气通畅则腑气通调。水道、归来、丰隆可调理肠胃,行滞通腑。

  2.其他治疗

  耳针法 选大肠、直肠、交感、皮质下,毫针刺,中等强度或弱刺激,或用揿针或用王不留行籽贴压。

  阳痿

  【病因病机】

  本病由房劳纵欲过度,久犯,以致精气虚损,命门火衰,引起阳事不举;或思虑忧郁,伤及心脾,惊恐伤肾,使气血不足,宗筋失养而导致阳痿;亦有湿热下注,宗筋受灼而弛纵者,但为数较少。

  【辨证】

  主症 阳事不举,不能进行正常性生活。勃起困难,时有滑精,头晕耳鸣,心悸气短,面色白,腰酸乏力,畏寒肢冷,舌淡白,脉细弱,为虚证;如勃起不坚,时间短暂,每多早泄,阴囊潮湿、臊臭,小便黄赤,舌苔黄腻,脉濡数,为实证。

  【治疗】

  1.基本治疗

  治法 补益肾气。以任脉、足太阴经穴及相应背俞穴为主。

  主穴 关元 三阴交 肾俞

  配穴 肾阳不足者,加命门;肾阴亏虚者,加太溪、复溜;心脾两虚者,加心俞、脾俞、足三里;惊恐伤肾者,加志室、胆俞;湿热下注者,加会阴、阴陵泉;气滞血瘀者,加太冲、血海、膈俞;失眠或多梦者,加内关、神门、心俞;食欲不振者,加中脘、足三里;腰膝酸软者,加命门、阳陵泉。

  操作 主穴用毫针补法,可用灸;针刺关元针尖略向下斜刺,使针感向前阴放散。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

  方义 本病主要为肾气虚衰,肾虚宗筋弛缓,阳事不举。关元为元气所存之处,补之使真元得充,恢复肾之作强功能。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补益肝肾,健运脾土。肾俞以培补肾气。

  2.其他治疗

  (1)耳针法 选肾、肝、心、脾、外生殖器、神门、内分泌、皮质下。每次以3~5穴,针刺施以弱刺激,每日或隔日1次。或用揿针埋藏或用王不留行籽贴压。

  (2)穴位注射法 选关元、三阴交、肾俞、足三里。可以鹿茸精、胎盘组织液、黄芪注射液、当归注射液、丙酸睾丸酮5mg或维生素B150mg,每次每穴注入药液0.5~lml,隔日1次。

  癃闭

  【病因病机】

  本病或由膀胱湿热互结,导致气化不利,小便不能,而成癃闭;或肺热壅盛,津液输布失常,水道通调不利,热邪闭阻而成癃闭;或跌仆损伤,以及下腹部手术,引起筋脉瘀滞,影响膀胱气化而致小便不通,此属实证。或脾虚气弱,中气下陷,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则小便不利;或年老肾气虚惫,命门火衰,不能温煦鼓舞膀胱气化,使膀胱气化无权,形成癃闭,此属虚证。

  【辨证】

  1.实证

  主症 发病急,小便闭塞不通,努责无效,小腹胀急而痛,烦躁口渴,舌质红,苔黄腻。

  兼见口渴不欲饮,或大便不畅,舌红,苔黄腻,脉数,为湿热内蕴;呼吸急促,咽干咳嗽,舌红苔黄,脉数,为肺热壅盛;多烦善怒,胁腹胀满,舌红苔黄,脉弦,为肝郁气滞;有外伤或损伤病史,小腹满痛,舌紫暗或有瘀点,脉涩,为外伤血瘀。

  2.虚证

  主症 发病缓,小便淋漓不爽,排出无力,甚则点滴不通,精神疲惫,舌质淡,脉沉细而弱。

  兼见气短纳差,大便不坚,小腹坠胀,舌淡苔白,脉细弱,为脾虚气弱;若面白,神气怯弱,腰膝酸软,畏寒乏力,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为肾气亏虚。

  【治疗】

  1.基本治疗

  (1)实证

  治法 清热利湿,行气活血。以足太阳、足太阴经穴及相应俞募穴为主。

  主穴 秩边 阴陵泉 三阴交 中极 膀胱俞

  配穴 湿热内蕴者,加委阳;邪热壅肺者,加尺泽;肝郁气滞者,加太冲、大敦;瘀血阻滞者,加曲骨、次、血海。

  操作 毫针泻法,秩边用芒针直刺2.5~3寸,以针感向会阴部放射为度。针刺中极等下腹部穴位之前,应先叩诊,检查膀胱的膨胀程度,以便决定针剌的方向、角度和深浅,不能直刺者,则向下斜刺或透刺,使针感能到达会阴并引起小腹收缩、抽动为好,每日1~3次。

  方义 秩边为膀胱经穴,可疏导膀胱气机。三阴交、阴陵泉醒脾利湿,消除瘀滞。中极为膀胱募穴,配膀胱之背俞穴,俞募相配,促进气化。

  (2)虚证

  治法 温补脾肾,益气启闭。以足太阳经、任脉及相应背俞穴为主。

  主穴 秩边 关元 脾俞 三焦俞 肾俞

  配穴 中气不足者,加气海、足三里;肾气亏虚者,加太溪、复溜;无尿意或无力排尿者,加气海、曲骨。

  操作 秩边用泻法,操作同上。其余主穴用毫针补法,亦可用温针灸,每日l~2次。配穴用补法。

  方义 秩边为膀胱经穴,可疏导膀胱气机,通利小便以缓急治标。关元为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穴,能温补下元,鼓舞膀胱气化。脾俞、肾俞补益脾肾。三焦俞通调三焦气机,促进膀胱气化功能。

  2.其他治疗

  (1)耳针法 选肾、膀胱、肺、肝、脾、三焦、交感、神门、皮质下、腰骶椎。每次选3~5穴,毫针用中强刺激,或用揿针埋藏或用王不留行籽贴压。

  (2)穴位敷贴法 选神阙穴。用葱白、冰片、田螺或鲜青蒿、甘草、甘遂各适量,混合捣烂后敷于脐部,外用纱布固定,加热敷。

  消渴

  【病因病机】

  本病主要由禀赋不足,饮食不节,情志不调,劳欲过度所致。先天禀赋不足,五脏虚羸,精气不足,复因调摄失宜,终致精亏液竭而发为消渴;或饮食不节,过食肥甘、醇酒厚味,以致脾胃受损,内蕴积热,消谷伤津,发为消渴;或因情志失调,五志过极,郁而化火,消灼津液,引发消渴;或房事不节,纵欲过度,耗伤肾精,肾精亏虚,则下焦生热,热则肾燥,肾中燥热则为消渴。

  【辨证】

  主症 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或尿有甜味。

  兼见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量频多,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为肺热津伤,属上消;多食善饥,口渴,尿多,形体消瘦,大便干燥,苔黄,脉滑实有力,为胃热炽盛,属中消;尿频尿多,混浊如膏脂,或尿甜,腰膝酸软,乏力,头晕耳鸣,口干唇燥,皮肤干燥,瘙痒,舌红苔少,脉细数,为肾阴亏虚,属下消;小便频数,混浊如膏,甚至饮一溲一,面容憔悴,耳轮干枯,腰膝酸软,四肢欠温,畏寒怕冷,阳痿或月经不调,舌淡苔白而干,脉沉细无力,为阴阳两虚。

  【治疗】

  1.基本治疗

  治法 清热润燥,养阴生津。以相应背俞穴、足少阴、足太阴经穴为主。上消取手太阴、手少阴经为主;中消取足阳明、足太阴经为主;下消取足少阴、足厥阴经为主。

  主穴 胰俞 肺俞 脾俞 肾俞 太溪 三阴交

  配穴 上消者,加太渊、少府;中消者,加内庭、地机;下消者,加复溜、太冲;烦渴、口干舌燥者,加廉泉、承浆或金津、玉液;多食善饥者,加合谷、上巨虚、丰隆、中脘;便秘者,加天枢、腹结、阳陵泉、大敦;多尿、盗汗者,加复溜、关元;阴阳两虚者,加关元、命门;合并视物模糊者,加光明、头维、攒竹;头晕者,加上星;上肢疼痛或麻木者,加肩、曲池、合谷;下肢疼痛或麻木者,加风市、阴市、阳陵泉、解溪;皮肤瘙痒者,加风池、大椎、曲池、血海、照海。

  操作 主穴用毫针补法或平补平泻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注意严格消毒,防止感染。

  方义 胰俞为奇穴,是治疗本病的经验效穴。肺俞培补肺阴,肾俞、太溪滋补肾阴。三阴交滋补肝、脾、肾三脏。脾俞健脾而促进津液的化生。

  2.其他治疗

  (1)耳针法 选胰胆、内分泌、肾、三焦、耳迷根、神门、心、肝、肺、屏尖、胃等穴。每次以3~4穴,毫针用轻刺激,或用揿针埋藏或用王不留行籽贴压。

  (2)穴位注射法 选心俞、肺俞、脾俞、胃俞、肾俞、三焦俞或相应夹脊穴、曲池、足三里、三阴交、关元、太溪。每次选取2~4穴,以当归或黄芪注射液,或以等渗盐水,或用小剂量胰岛素进行穴位注射,每穴注射0.5~2ml。

【2017中西医结合针灸学重要考点】相关文章:

10-09

10-14

10-09

10-09

08-12

11-08

10-23

10-22

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