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治病教学设计反思

时间:2020-08-11 20:46:08 中小学知识资料 我要投稿

扁鹊治病教学设计反思

  《扁鹊治病》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寓言两则》中的一篇。本文取材于战国时名医扁鹊的传说故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扁鹊治病教学设计反思,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扁鹊治病教学设计反思

  【1】扁鹊治病教学设计反思

  真可谓“ 一石击起千层浪 ”,也是我没有预料到的。学生的回答让我看到了学生的世界是充满无限想象力的,他们思维的发散性很强,并富有开拓性,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有自己独特的感受。结合现代语文教学的新理念和新思想,以上教学片段主要体现了三个方面的新观念:

  一、当学生积极主动地成为学习的主人的时候,教师就成了课堂生成的发现者、欣赏者、组织者和引导者。整个教学片段当中教师自始至终没有去干涉学生的学习行为,充分让学生在课堂中交流、讨论、争辩、质疑 …… 。教师只是在规范学生学习行为,维护课堂秩序方面,作了适当地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尽情地发言,抒发对课文的感悟与质辩:扁鹊到底该不该跑呢?他应该怎么做呢?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甚至将扁鹊与现在的医生治病救人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学生地的确确地思考了,探究了,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体现了语文教学开放式的特点。新课程所提出的开放式教学思想的渗透,并不是放任学生,而是对教材的开放,对学生评价的开放,提倡多元化教学,这当中包括学生对教材的不同体验和独特感受,体现了学生对课文人物的不同理解,不同角度的欣赏。

  二、重视语文的熏陶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的同时也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的表述中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要从学生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注意不脱离语文学科的特点,将价值观的引导与提高文化品位、审美情趣联系起来。《扁鹊治病》是一篇非常有趣的故事。它以短小、简单、浅显的故事表达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在本教学片段中,教师在注意上述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的同时,适当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多向思维,多种表达。

  扁鹊该不该逃走,他应该怎么办?这样的问题真正让学生的思维动了起来,当课堂上出现精彩的一幕,我们应该去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解决,日记收上来之后,由于经过了课堂的整理与交流,课后的反复思考,比说的更加有力有据。崔泽宇的日记是这样写的:“扁鹊,虽然你是一代名医,曾经创下了‘起死回生’的神话,当然你也很负责,一次次拜见蔡桓公,希望他可以接受你的治疗。人总是有很多的缺点,况且蔡桓公是一个高高在上的人,当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时,你在哪里?是啊!保命要紧,可你怎么不能去减轻蔡桓公的痛苦呢?也许病是好不了了,但是他也许仍然会感激你,在死之前不带着遗憾。试想如果你穿越时空来到两千年后的今天,医院里到处是患有绝症的病人,难道你也扭头就走吗?我在电视上看到过许多大夫在极力减轻将死之人的痛苦……我欣赏你的才华,但你的做法我实在不能认同……”这孩子以小到大,以古喻今,给这课留下了精彩的回味。

  【2】扁鹊治病教学设计反思

  《扁鹊治病》是一则寓言故事,内容简单易懂,取材于春秋战国时名医扁鹊的'传说故事。写扁鹊拜见蔡桓公,几次指出蔡桓公病在何处,劝他赶快治疗。蔡桓公坚信自己没有病,致使延误了病情,小病酿成了大病,病入膏肓,无药可医。这则寓言就是要警示人们不要讳疾忌医,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防微杜渐,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本课教学安排一课时,由复习《纪昌学射》引到第二则寓言,让学生向大家介绍扁鹊,学生课前搜集过资料,所以说的很到位,点出扁鹊是位名医。自由读,指名读,比赛读,用多种朗读方式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寓言故事首先要让学生知道这则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再引导学生体会寓意。在指名学生说课文主要内容时,第一位学生几乎是把课文复述了一次,连对话都讲的清清楚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还是给了他肯定,适机提出他的问题,在概括大意时要简洁,抓住重点,简单讲述。后来请了几位学生说的比较到位,以后在概括内容方面还要多花时间。 在课堂交流中,学生慢慢体会到寓意,大多学生能说出应该多听取别人的正确建议,不要太固执。其实学生能说到这点就已经可以了,至于“防微杜渐”这个词语,学生是说不出来的,所以这个词语就送给学生,掌握一个新知识。

  上了本课之后,我深切地体会到,老师要启发学生思考,就必须善于引导,善于对话,因为在对话中才能了解到学生想的什么,怎么想的,在对话中发现问题,明确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堂中反应要灵敏,及时抓住学生的回答,并有效的引导学生思考。而我在与学生对话的过程中,还是过于考虑自己的教案,对学生关注不够,特别是对学生的回答没有认真听,对于学生的不足和精彩之处不能及时做出评价。

  【3】扁鹊治病教学设计反思

  《扁鹊治病》一问是一则寓言故事,讲述扁鹊想为生病的蔡桓公治病,而蔡桓公讳疾忌医,最终病入膏肓,不治而亡的故事。在教学时应先引导学生了解语言内容,再通过朗读体会寓意。

  这篇课文我采用谈话导入,师:“同学们学过寓言故事吗?有哪些?她们都告诉了我们一些什么道理呢?”学生汇报。师:“同学们说得真好,那今天让我们一起在学习一篇寓言故事。”板书课题《扁鹊治病》。当你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你都有那些疑问?学生汇报,如:扁鹊是谁?谁生病了?最后治好了吗?等等。好,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进入文本,看看究竟是什么情况吧。

  接下来是学习课文。首先我让学生自由地朗读课文,看看课文都告诉了我们些什么。学生汇报后抓住课文第一自然段中“名医”二字,问学生:“在同学们心里觉得怎样的人才称得上是名医呢?课文从哪里可以看出扁鹊是位名医?有这样一位名医在,蔡桓公怎么最后还是去世了呢?课文中名医扁鹊是怎么回答的?蔡桓公得病一共经历了几个阶段?就这样逐段的和学生讲解、分析。

  再读课文,理解寓意,"你认为蔡桓公要怎样做才能保住自己的性命?是什么让蔡桓公丢失了性命?”拓展:“此时你想对蔡桓公说些什么?”

  以上是我教授这篇课文时的流程。这篇寓言故事内容比较简单明了,发挥了故事的趣味性,引导学生感悟语言中蕴含的人生哲理,课堂上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发言积极,再说寓意,并联系生活实际说说生活中我们该怎么做环节,学生都说得比较好,所以,个人认为这堂课上得相对来说比较成功。

【扁鹊治病教学设计反思】相关文章:

扁鹊治病获奖教学设计05-22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反思05-20

詹天佑教学设计与反思08-27

棉花姑娘教学设计反思08-22

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反思05-20

窃读记教学设计及反思08-26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及反思05-22

曹刿论战教学设计及反思08-22

黄河颂教学设计及反思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