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基本功教学用语

时间:2022-04-01 11:21:43 声乐器乐 我要投稿

二胡基本功教学用语

  二胡(拼音:Erhu) 始于唐朝,称“奚琴”,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一种中国传统拉弦乐器。二胡,即二弦胡琴,又名“南胡”、“嗡子”,二胡是中华民族乐器家族中主要的弓弦乐器(擦弦乐器)之一。二胡基本功教学的技术性很强,那么二胡基本功教学用语是什么呢?下面一起来看看!

二胡基本功教学用语

  一、搭上去

  搭上去是左手持琴、按弦,右手持弓运弓时对琴弦旋力方法的一种通俗、形象的描述,也是左右手对弦施力时重力下沉的一种感觉。“搭”字在《现代汉语词典》(1978商务印书馆)中第一种释义就是支、架的意思,如搭桥。笔者认为应理解为:甲物体全部或部分重力放在乙物体上;乙物体对甲物体的重力起到支撑作用。笔者在教授二胡基本功时强调松肩捏杆,就是要保证左右手臂的重力搭落在琴弦上。

  所谓松肩,一是充分发挥两个肩关节“万向轴”的作用,给手臂自由转动,按需要改变角度的余地;二是大三角肌等有关肌肉根据手臂重力下沉和角度变化的需要适时适量的放松,避免因肌肉紧张而无法使重力下沉和角度改变。所谓捏杆,从左手说是要拇指指关节内侧与食指掌指关节前后对应向琴杆施力,形成一个能够承受手臂重力的支点,奏空弦时直接支撑住松肩后下沉的手臂重力;按弦时,它与按弦指尖(肚)触弦点所形成的左右对应力,共同支撑住上述下沉的手臂重力。从右手讲,捏杆主要是拇指末节侧面与食指第一关节上下对弓杆尾勾处施力,它和食指指肚与中指末节前后持弓点在一定角度下形成杠杆作用,依手指、手掌、小臂间的不同角度,让手臂和琴弓的重力分别搭在靠近琴筒上方的里外琴弦上,并让弓毛摊成片状。能否让手臂重力有效地搭在琴弦上,除上述两点之外,还必须注意让两个肩关节分别与按弦手指触弦点和弓毛触弦点之间直接形成一定的支撑力(即对应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练习搭到琴弦上,应先练肩关节自然放松,手臂重力自然下沉的感觉,通过正确的运弓与按弦动作,奏出较松弛圆润、中等力度的声音。待养成习惯有了一定把握之后,再练习重力稍小、更小或重力稍大、更大的运弓与按弦,奏出各种不同力度、不同音色的声音。练习时要注意后边给多少重力,前边就接多少重力;前边要多少重力,后边就给多少重力。千万别拿着二斤给四两,或用二斤的力量接四两的重力;更不能给了不接,或者要了不给。特别要注意接和给,给与接,即松肩捏杆是必须同时发生的,不能出现时间差。

  二、悠起来

  “悠”字按《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悠荡,悬在空中摆动之意,如坐在秋千上来回悠荡。笔者在二胡基本功教学中用来描述左右手特别是右手运弓过程中对弦施力时,动能与势能相互转换,重心左右移动的动作状态,容易被学生理解。因为悠字强调了肩作为手臂总支点的轴心作用和肱骨头的滚动摩擦,手臂重心以肩关节为轴转动时的离心力和惯性作用,所以能以较小的力产生较大的功效。左手按弦时或换把时,手臂重心也有按一定节律以肩为轴的动问题。所以从整体上讲,左右手臂配合起来应该做到后边放松,前边集中,左右对称,全体贯通。

  悠起来主要是以肩关节为轴把左右手臂重心悠起来,但这种感觉还可以扩大到以腰(或脊柱其他关节)为轴连同躯干的部分重力一起悠起来;也可以缩小到手的重心以腕为轴悠起来(如左手揉弦,右手抖弓)和手指以掌关节为轴悠起来(如左手指按弦,奏颤音等)。悠起来是二胡演奏动作的一种基本感觉。演奏不同节奏、不同速度、不同力度、不同音色的音乐时,还必须在这一感觉的基础上有所变化,例如右手奏较快的短弓时,可能用摆起来、甩起来更确切些;奏音色较柔、力度较弱、速度较慢的音乐时,可能用飘起来更为确切(波浪形曲线的弧度较小)。

  练习运弓时悠起来的感觉,要从中等速度、中等力度的两拍一弓或较慢的一拍一弓练起,注意前半弓手臂重力下沉,后半弓手指主动做屈伸换弓动作;要反复练习,细心体会,并用圆、亮、厚的声音效果要求,随时调整动作成分和动作方式。

  三、方向感

  二胡演奏和做其他任何动作一样,用力方向总是第一位的,方向有误不但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还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二胡演奏中的方向感就是要演奏者能够根据演奏效果的需要,准确地感知并掌握演奏时的动作方向。拿最基本的长弓运弓来说,推拉弓动作就是要琴弓在接近琴筒的地方,与琴筒呈15度角、与琴弦呈90度角的平面上做左右方向的直线运动。奏外弦时加入向前的力,奏内弦时加入向后的力。就是说拉外弦向右前方对琴弦施力;推外弦向左前方对琴弦施力;拉里弦向右后方对琴弦施力;推里弦向左后方对琴弦施力。左右前后两种力的比例按其合力方向来说应该在30度到15度角为佳,如奏很浓很重的声音时前后用力成分可更多些,但如接近45度角容易出噪音,如奏很轻很淡的声音时前后用力成分可更少些,但如过少容易出虚音。运弓中除这两种力之外,还有比如奏长弓时前半弓重力下沉,后半弓重心上移那种上下方向力的成分,三种不同方向的合力动作方向便是:拉外弦为右前下一上,推外弦为左前下一上;拉里弦为右后下一上,推里弦为左后下一上。演奏者可以以是否发出圆亮且厚的好声音为检验标准反复体会,逐步建立起准确可靠的运弓施力方向感觉。

  左手按弦(包括抬指、按指)、揉弦、换把也都是左右、上下、前后三种不同方向的合力组成,其中主要是左右和上下两种力的合力。按弦动作首先是手指屈伸(主要是第一指手指与掌骨之间的角度变化)和手臂与其反作用之间形成的左右方向的力;其次是手臂重心下沉和上移(各节手指之间及末节手指与琴弦之间的角度变化)所形成的上下方向的力,以中速的一拍一次按弦动作为例,手指对弦施力方向应为前半拍左下,后半拍左上(后半拍若抬指则为右上);此外,按弦时的前后方向作用力,主要是保证手的重心在与琴杆平行的轨道上做上下较小幅度的运动。揉弦时的动作方向与上述一次按弦过程相同,只是动作幅度更小,动作速度更快,并贯穿在一次较大的按弦动作之中。换把时的动作方向也是由三种不同方向的合力组成,但它以上下方向的作用力为主、左右方向作用力小于上下方向的作用力。由低把到高把换把时手指向左下方对弦施力,手的重心与琴杆平行下移;由高把到低把时手指向左上方对弦施力,手的重心与琴杆平行上移预备动作均与此相反。前后的作用力也主要是保证手的重心沿与琴杆平行的轨道上下运行。

  练习二胡演奏中的方向感,可先将合力分解,有所侧重的一一练习。比如练习演奏《良宵》第一段时,可先练前后方向,心里想着“后、前、前、后、后(下略)”;结合拉推弓并左右手配合,心里想着“开、合、开、合、开(下略)”;结合打节奏,心里想着“下上、下上、下上、下上、下上(下略)”;同时练左手按弦动作想着“按、抬、按、抬、按(下略)”,最后综合起来也要抓住演奏中的主要动作方向,例如奏《三门峡畅想曲》第一段时的主要动作口诀为:“开那个合,开那个合、下去、上来、下去、上来,前边,后边、开那个合、开那个合(下略)”。这样,就抓住了主要旋律动向,用力通顺了,声音效果也就好了。

  四、量 感

  量与质密切相关,量的准确与否决定质的优劣,所以量感在二胡演奏中的.重要性仅次于方向感。从基本功的角度而言,量感应解读为手臂及躯干对琴弦施力的多少、动作幅度的大小和动作速度快慢的感知能力与掌控能力,左右手臂对琴弦施力多少决定于所奏音乐的需要。少者可仅为几十克甚至几克;多者可增至千克乃至更多(加部分躯干重力)。一般中等胖瘦的成年男子,左手持琴按弦时,在肩部自然放松,不加躯干成分的情况下,拇指持琴点与按弦手指触弦点所承受的重力应为一千克左右(约为臂重的一半)。读者不妨用弹簧秤或电子秤进行试验,在秤盘与肩等高时,是否有近半的重量落在秤上。因为演奏音乐的力度千变万化,所以读者应在琴上反复体会各种不同重力时肩部肌肉不同的松弛程度的不同感觉。

  从右手运弓来说,首先是不同长度即不同的动作幅度的感觉,比如在音乐力度速度桕同的情况下,奏全弓、奏半弓、奏L/4弓、奏1/8弓、奏1/3弓、奏1/6弓、奏1/9弓等各种不同长度、不同弓段的运弓动作,施力方法都不相同,包括手指屈伸角度和快慢,肩部肌肉放松程度多少以及重心位置的变化等,都要细心加以体会,并且经过反复练习使之成为下意识的反应;其次是不同弓速的感觉,比如在音乐力度基本不变的情况下,一个全弓可以奏两拍、三拍、四拍乃至更长,也可以奏成一拍,奏成半拍,右手手指屈伸的速度和肩部肌肉放松的速度以及重心位置也都有所不同,也要通过练习找到感觉;第三是不同的弓法组合,比如以中速稍快的速度奏2/4拍的连续16分音符组合时,其动作幅度应表现为,“大、小、较大、小”(一个字一次动作往复),其运弓长度就是“长长短短,比较长长短短”,这样才能奏出符合2/4拍强弱关系的节奏组合。

  从左手按弦讲,手指按抬动作幅度的大小(高低)速度的快慢也是一个量感的问题。在音乐力度相同的情况下,音符的时值越长,手指按抬动作幅度相对越大;音符时值越短,手指按抬动作幅度相对越小。在音符时值相同的情况下,所奏音乐力度越大,手指按抬动作幅度相对越大,动作速度相对越快;所奏音乐力度越小,按抬动作幅度就相对越小,动作速度相对越慢。比如同样在一拍中手指往复按抬一次,强拍动作幅度相对越要大;弱拍动作幅度相对要小。再如奏2/4拍中8个16分音符时,无论赶到哪个手指,无论是抬还是按,其动作幅度均表现为“高、高、低、低,比较高、高、低、低”这样一种不同动作幅度的组合。如果演奏没有这种不同量的感觉,音乐的节奏规律也就表现不出来了。

  左手换把、揉弦,也都有量感的问题,尤其是换把中的量感对音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篇幅问题这里就不冉一一赘述。

  五、过程感

  二胡演奏中,无论是奏一个音还是一组音,小到一次揉弦,一次颤弓,一个顿音,一个跳音;大到两拍以上的长音,音阶,一个短句或一个乐旬,都有一个从开始到结束,有其内在发展逻辑的完整过程。演奏者有没有这种感觉,是能否奏出自然、流畅、生动、富有生命力的声音和音乐的关键因素之一。从一个音分析,每个音都由音头、音腹和音尾三部分组成。其基本要求应该是音头清晰,音腹圆润,音尾松弛,连起来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从点与线的关系看,点是音头,线是音腹和音尾,点是线的源头,线是点的自然延续或者是两个点的自然连接。点的用力方向、重力大小和初速快慢,决定线的长短、粗细和运行速度。不同长短、不同音色、不同力度、不同节奏组合的音,演奏动作的过程感都有很大不同,演奏者应该分别加以练习。

  演奏一个音的过程感可以称之为单一型过程,是练习动作过程感的基础。读者可以抓住要领先将一个音、一次运弓(含换弓换弦)、一次按弦(含抬指、按指)练好。一个较大的动作过程含有两个以上较小的动作过程,可称之为复合型动作过程。复合型动作过程包括右手一次运弓中左手做两次以上按弦动作,左手一次按弦过程中右手做两次以上运弓动作,以及左右手均有若干较小动作过程组成一个较大动作过程。比如以一弓演奏八个十六分音符奏一个八度的D调七声音阶(2/4拍),第一小节上行的一次拉弓动作中,左手一、二、三指先后做了抬、按、按、按,抬、按、按、按八个较小动作;第二小节下行一次推弓动作中,左手四、三、二、一指做了按、抬、抬、抬,抬、按、抬、抬八个较小动作;第三小节主音两拍长音结尾,左手食指抬为一个较大动作。上、下行的两小节中,奏强拍时两个手臂重心均下沉;奏弱拍时手臂重心上提,加上躯干动作的适当补充,左手两组较小按弦动作就自然地统一到右手两次较大的运弓动作之中了。再如在一个中速的一拍长音按弦动作中,做六次揉弦动作,前三次小的下上动作随手臂重力下沉,总倾向逐渐向下;后三次小的下上动作随手臂重力上移,总倾向逐渐向上,这样大小动作也就有机地统一起来了。右手奏连顿弓道理与此相似,在一次较大的长弓运弓包含了若干较小的同向运弓动作。

  研究二胡演奏动作的过程中,千万不要忽视正式动作前的预备动作和两次正式动作之间的衔接。预备动作与正式动作密不可分,而且预备动作幅度大小、速度快慢及其趋势感,决定着正式动作所奏音乐的速度、力度和音色。演奏中两个正式动作之间的衔接过程,实际将后者的预备动作体现在前一动作的后半部动作过程之中了。读者可根据所奏音乐的不同速度、力度和音色,对其预备动作认真练习,并对每一个动作过程的趋势感进行仔细的研究。

  六、对称感

  对称感是二胡演奏动作的基本要求之一,特别是左右手配合的一项基本原则。只有做到了左右手对称,才能使演奏动作保持整体上的相对平衡,才能做到又松、又稳,达到全身贯通,演奏出好的效果。两个手臂的左右对称感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左右手臂搭在琴弦上的重力是相等的,左手给多少,右手也给多少,即量是一样的。(二)左右手对琴弦施力的时间是一致的,左边什么时间发力,右边也什么时间发力;左边什么时间用完力,右边也是什么时间用完。(三)左右手对琴弦上下、前后施力方向基本是一致的,左边重力下沉,右边也下沉;左边重心上移,右边重心也上移;左边重心前移,右边重心也前移;左边重心后移,右边重心也同时后移。(四)左右手臂的左右方向动作相反,右边重心右移,左边重心左移,按照右手主要运弓方向(不是每次较短拉推弓)和音乐的节奏,形成有规律的开合往复(拉弓开、推弓合),就像大鸟展翅飞翔一样。这种左右反向动作是两手对称感的核心内容。

  不少二胡演奏者对于对称感的问题认识不足,或者说不太注意,有时发现动作不太协调却不知道原因何在。笔者认为,问题大部分出在左手拇指持琴点与按弦手指触弦点形不成对应力的关系;或者按弦施力过死,持琴点起不到轴的作用;还有就是手臂各个环节之间的角度过死,都会导致肩不敢放松或不能放松,手臂重力下沉不下来;因此,左手悠不起来,左右也就无法对称了。当然,右手悠不起来,也会影响左手,使两臂都不能起飞。读者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细心体会对称感,并通过练习形成正确协调的动作习惯。

  七、空间感

  空间感有两种含义:一个是艺术表现要求的身体之外的想象空间;一个是演奏时左右手臂搭到弦之后在胸前形成的,好像是充了气的气囊一样的实际弹性空间。从基本功角度主要体会胸前这个弹性空间,这种空间感觉上下左右前后都有相当大的张力:上下好像有一个气柱,左右前后好像有一个弹性可大可小,形状可圆可扁的金属圈,它把肌肉活动、气息活动结合起来,使整个与演奏相关的环节,形成一个以腰(或臀部)为总点、两肩为主要分支点的,牵一发能动全身的有机整体,使之真正能够做到全身贯通并且达到人琴合一,奏出浑厚优美和多变的音响效果。

  空间感从张缩的角度看,奏拉推弓分别为左右较大幅度的张缩,奏里外弦分别为较小幅度的缩张;拉外弦是大张加小张;推外弦是大缩减小张;拉里弦是大张减小缩;推里弦是大缩加小缩;外弦强奏时前后的张力加大;弱奏时前后的张力减小;里弦强奏时前后收缩力加大;弱奏时前后收缩力减小。从空间形态变化的角度看,它可以左右开、前后合,左右合、前后开;也可以前后左右同时合,同时开,它们都能产生有效作用与琴弦的力量,而保持胸前空间的一定弹性和张力(有时需要较大的弹力和张力)充分发挥脊柱和气柱的伸缩作用,则更能产生较稳较深的音响效果。一般是上述三种情况兼而有之,根据需要有所侧重。

  以上简单解释了有关二胡基本功训练的七个关键词,实际是提出了七项基本要求。前两个搭上去、悠起来,是解决人与琴的力学关系和左右手基本用力方法的;方向感、量感、过程感是针对左右手运弓运指等演奏动作提出的既概括又具体的三项要求;后面两个对称感、空间感,则是从两手配合、两手与身体其他部位的配合,及其与气息活动相配合的两项基本要求。笔者认为,读者如能够将这七项要求一一付诸演奏实践,你的基本方法就会更科学,基础打得就会更牢,继而学习起来进步就会更快。

  【拓展】二胡力度的基本知识

  1、力度的定义。

  力度指演奏、演唱乐曲时音响的强度。音乐中所说的力度是用强弱来表示的。对于二胡演奏而言,所谓力度,就是琴弓对琴弦所施加的压力的程度,以及产生摩擦力的大小,从而控制声音强弱的变化。

  2、力度的层次。

  为了说明力度的变化,在这里借用摄影艺术的层次概念。众所周知,摄影是用光的艺术,是用光的层次来表现各种画面的质感。在黑与白之间,有无数个灰度的层次。灰度的层次的多少,决定照片质量的高低。目前的数码相机已达到1000万象素,但是其灰度的层次仍然达不到光学镜头的标准。这说明灰度的层次可以分解成相当多的级别。灰度的层次越丰富,照片的质量就越高,一张缺少层次的照片是没有艺术表现力的。

  二胡演奏中的力度也是同样的道理,在二胡演奏中强弱的变化也可以分为若干个层次。层次越多,强弱的变化越丰富,其表现力也就越强。力度最基本的层次是:强-中-弱。如果只有这三个层次,其变化的范围就很小,因此无法表达出乐曲内涵的要求。如果我们把力度划分成八个层次,其强弱变化的范围就会增大,表现力也会增强。下面列出常见的力度的八个层次:

  p代表弱, f代表强。

  PPP –最弱 f f f -最强

  pp -很弱 f f -很强

  p -弱 f -强

  mp-中弱 mf -中强

  另外,在二胡演奏中,还有动态的强弱变化形式,如:渐强、渐弱、强-弱-强、弱-强-弱,等。

  力度的变化层次能不能再分下去呢?当然可以,如再细分为十个或以上的层次。但是层次越多,控制的难度越大。由于力度的强弱在演奏中难以定量化,演奏者只能靠自己的功力和感觉,对力度进行有效的控制。如能熟练地掌握运用这八个层次是很不容易的。因此,能够定性地区分出六个至八个层次或等级来控制力度的变化,已经算是高手的水平了。更高级的演奏家可能会有效的控制更多的力度层次,因此他们的表现力会更加丰富。

  3、力度的特点。

  力度的相对性。力度的强弱是可测量的,声音转化为音频信号,其电平可用分贝值(DB)来表示。对不同等级的强弱也可以定量规定。但在演奏过程中,不可能按照规定的力度等级的量化标准进行严格的控制。对于不同的乐器,其力度强弱的程度有很大的差异,如二胡与吹奏乐器、打击乐器之间的强弱程度不在同一起跑线上,没有可比性。其次,同一把二胡,同一首曲子,不同的人来演奏,对力度的控制也会有一定的差异。这与演奏者的功力、风格、以及对乐曲的理解和技术处理等因素有关。因此,力度在演奏中的表达具有相对性。还有一种情况,人们对演奏中的音准和速度上的差异比较敏感,对力度的衡量是有滞后性的,对力度的感受只是一种感觉。而且对力度两个层次之间的界限的认定也比较模糊,一般都是通过前后的对比作出判断。例如,听了二胡曲的第一个音是什么强弱等级,很难作出准确判断,只有听了较长一段时间,用后面的强弱与第一个音相比较,才能感觉出强弱层次的变化程度。这也是力度相对性特点的一种体现。二胡虽然不是一件音响很大的乐器,但它可以表现最弱的力度,可以最弱到若即若离、若有若无的程度,这是其他乐器很难达到的。正是这一特点,使二胡的最弱音与它的最强音之间,形成了很大的力度反差,造成了更多的力度层次的空间,因而能够深刻地表现各种复杂的情感世界。

  力度的形态。在二胡演奏中,力度的表现形态大致有三种,即点状、块状、线状。点状是指力度在一个很短促的时间内表达出来,就像一个点,点与点之间是不连续的、断开的。如顿弓、连顿弓、跳弓等,其力度或强或弱,都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琴弓的走距极短、与琴弦的摩擦力较大;块状,是指一个音符按规定的时值把强弱表现出来,或称其为较短的线段。如16、32分音符、每分钟120-180拍的快弓,在一个音符或一个小节中,其强弱和速度是均衡的,是没有变化的;线状,是指一个音符的时值比较长,琴弓的运行距离也较长,如一条线。在这种慢长弓的情况下,其力度有很大的变化空间,最适宜表现多层次的强弱变化。

  力度的色彩。二胡的无指板结构特点,为力度的变化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使二胡在力度的变化中具有鲜明的色彩。二胡能够入细入微地表现柔弱之音、柔美之情。在适宜的力度控制下,可以表现如歌如吟、如梦如幻、如泣如诉的意境;二胡由爆发力所控制的音头、顿弓、砍弓及表达如鞭子猛抽的钢性效果,与其柔弱的力度反差大相径庭;二胡的波弓,能使力度发生一张一弛的波动性变化;恰到好处的力度,加上能改变琴弦张力的压揉、扣揉、滑揉手法,可以表现浓厚的感情色彩和浓郁的地域风情;二胡力度的弹性和韧性,以及特殊手法的配合,能够惟妙惟肖地模拟自然界中的空山鸟语、战马嘶鸣、敲锣打鼓、人声哭笑等生动的音响。二胡力度的鲜明色彩,极大地增强了二胡演奏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二胡基本功教学用语】相关文章:

二胡初级基本功09-05

傣族舞基本功教学08-08

篮球运球基本功教学12-03

古典舞基本功教学10-10

民族舞基本功教学10-23

武术基本功教学反思范文08-26

小学武术基本功教学反思07-11

咏春拳基本功教学08-09

爵士舞基本功教学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