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校园的景观文化

时间:2022-04-26 12:34:28 环境设计 我要投稿

论校园的景观文化(通用9篇)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写起论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论校园的景观文化,欢迎阅读与收藏。

论校园的景观文化(通用9篇)

  论校园的景观文化 篇1

  摘要:以沈阳药科大学为调查对象,分析沈药具体绿化表现形式,以此探究校园绿化文化在校园文化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和特殊意义。

  关键词:校园绿化;校园文化;沈阳药科大学

  才大伟(2012)[1]校园文化是学校特有的物质环境和文化精神的综合体,物质层面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精神层面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等。校园绿化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一种,是校园文化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校园绿化文化是通过校园绿化植物来传递校园文化,彰显校园特色,通过前期科学合理地规划和设计,配合后期精心的养护和管理,发挥其在校园文化中的重要作用,体现其与生态价值、经济价值、人文价值、学术价值互相渗透、互相影响的深远意义。现以沈阳药科大学校园绿化为例,调查分析蕴藏于校园景观绿化的校园文化。

  1项目概况

  沈阳药科大学(以下简称沈药)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1931年诞生于江西瑞金,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综合性药科大学。学校坚持“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训精神,立足辽宁、面向全国,是药学教育领域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2校园绿化调查

  沈药树木种类为22科,38属,57种。根据笔者调查,沈阳农业大学(不计植物园)树木种类约为30科47属,74种,是沈阳树种最为丰富的高校。二者比较相缺少的科目包括虎耳草科、锦葵科、悬铃木科、漆树科大戟科、胡桃科、柽柳科、杜鹃花科。全校共计1377株树(不计藤本和剪篱数量),红皮云杉225株数量最多,占16.34%;乔木比例排在前位的是银杏11.62%、油松10.75%、桧柏9.3%;灌木比例排在前3位的是红刺玫4.65%、榆叶梅4.43%、紫丁香3.05%,这些树种成为沈药的优势树种。沈药常绿树种数量568株,落叶树种数量809株比例为1︰1.42,常绿树种占所有树木的41.24%,数量过多。沈药常绿树种包括油松、红松、东北红豆杉、云杉等,沈药落叶树种包括垂柳、杨树、刺槐、黄檗、糖槭、梓树、银杏、榆树、京桃、黄刺梅、红刺玫、白丁香、紫丁香等。对赵琳(2013)研究的所有点位结果进行求平均值,将平均数作为比例数比较,东北大学常绿树与落叶树比例为1︰2,沈阳农业大学常绿树与落叶树比例为1︰3.49[2],沈药比例过高,应增加落叶树种的数量,以此丰富季相的变化。沈药乔木数量1052株,灌木数量325株,乔木灌木比率为3.24︰1,乔木占所有树种的76.4%,乔木灌木比例比较理想的数值是1︰3,沈药明显乔木过多,花灌木较少,缺少灌木层次,应增加花灌木的数量。乔木胸径最大为95cm的刺槐,乔木冠幅最大为17.6m的刺槐,灌木冠幅最大为6m的榆叶梅。藤本植物和剪篱植物未计入全校树木数量。沈药观花树种数量为109株,观果树种为40株,比例为2.73︰1,东北大学为2.42︰1,沈阳农业大学为10.53︰1,沈药比例比较接近东北大学,但距离沈阳农业大学的比例还有一定的差距。将观花树种以5月中旬作为分界,沈药春季观花树种包括秋子梨、山楂、山杏、京桃、白玉兰、李子、樱桃、珍珠绣线菊、白丁香、紫丁香、榆叶梅、金钟连翘、小叶丁香、东北连翘、接骨木、毛樱桃、麦李;沈药夏季观花树种包括刺槐、文冠果、国槐、黄刺梅、红刺玫、金银忍冬、长白忍冬、水蜡、红瑞木、四季锦带、红王子锦带。沈药观果树种包括秋子梨、山楂、文冠果、山皂角、银杏、山杏、李子、樱桃、接骨木、水蜡、红瑞木、毛樱桃、胶东卫矛。绿化造景方式以规则式为主,自然式为辅,规则式栽植包括行列式栽植,自然式栽植包括群落式栽植、片植和丛植;以带状绿地为主,团块绿地为辅。

  ①行列式栽植:乔木同种类的行列式栽植包括银杏(主楼)、杜仲(老科研楼)、京桃(图书馆)、垂柳(篮球场)、桧柏(8号楼)。灌木:红刺玫(3号楼)、四季锦带(图书馆)。乔木不同种类的行列式栽植包括银杏+桧柏(AB座)。灌木:大叶垂榆+云杉(2号路)、榆叶梅+云杉(5号楼)。由行列式行道树栽植形成的特色路段是银杏路、杜仲路、京桃路。

  ②片植:东西雕塑园油松林。

  ③丛植:红瑞木(8号楼)。

  ④野花组合。

  ⑤同色花带京桃路(菊芋+黑心菊),带状不同色花带图书馆(鸢尾+宿根天人菊+大花金鸡菊)。

  ⑥花坛:无涯花坛。

  ⑦群落形式进行调查并分析群落树种重要值(查看数据分析结果)。

  3校园绿化文化体现

  整体规划突出校园文化和校园特色,力求做到三季有花,四季有果,植物选择要以乡土植物为主,乡土植物具有来源广、抗性强、地方性、养护管理量低等特性。药科大学规划设计时应突出植物的药用价值,在植物选择上有侧重,以药用植物为特色,凸显药用植物的绿化意义和药用价值,不但能够开发利用植物的药用价值,还能在校园绿化中起观赏作用,例如玉竹,园林应用较少,但沈药将其作为同紫萼玉簪相似的耐阴地被进行栽植,长势也较好。

  4校园绿化文化与生态价值互相渗透

  校园绿化的生态价值已经不再是简单地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蒸腾作用,增加校园空气湿度和隔绝屏蔽削弱噪音,而是利用不同的特性的树木种类发挥不同的生态功能。沈药涉及的化学实验种类广、数量多,即使做到严格的排放处理,也会向空气中释放有毒有害气体,校园绿化植物就会在此时发挥其重要的生态意义。银杏、京桃能吸收二氧化硫,臭椿吸收氯气,紫薇吸收氢氟酸,月季吸收二氧化氮等。校园绿化植物能够包裹空气颗粒物和悬浮在空中的有害病菌微生物,以达到滞尘消毒的作用,95%油松覆盖林下空气含菌量是路旁草坪含菌量的1/4.4~1/6.7[3],有效抑制细菌的扩散。树林和水系能够产生令人愉悦的负氧离子,空气洁净、生活惬意也是一种由校园绿化推衍的校园文化,这都是存在于校园绿化文化中无形的生态价值,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在课余之后精神上的一丝放松和惬意。探讨寓教于乐,教学与实际相结合,针对重要树种和普遍树种订制一些树木标牌,注明中文名、拉丁名、科属、药用价值及观赏价值等,既发掘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植物,又能突出沈药药用植物的特色,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化沈药办学内涵和宗旨,不但对药用植物进行日常积累,起到寓教于日常的科普作用,而且可以利用校园绿化文化烘托校园学术文化。

  参考文献:

  [1]才大伟,王亚林,张宝森,等.校园文化在大学校园绿化中的传承与表达[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2(8):92-94.

  [2]赵琳.沈阳高校植物景观调查与评价[D].沈阳:沈阳农业大学,2013.

  [3]卓立环,陈龙清.园林树木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论校园的景观文化 篇2

  1引言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实力的提升,高校对校园的建设力度在不断增强。然而,各大高校一味重视大容量、高速度的校园建设,要求校园的大气壮观的同时,却忽视了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科学性、合理性指导,使得校园精神、文化软实力在基础设施硬实力面前显得“发育不良”,导致了我国高校软硬实力上的失衡,阻碍了我国大学向更高水平发展的步伐。校园文化景观是承载大学文化和精神的重要物质载体之一。它依托于校园空间,以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表现形式,以历史纪念、实用功能、观赏娱乐等类型服务于在校师生的校园活动,并长期影响着师生的理想信仰、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等。校园文化景观属于城市景观,同时也是文化景观的特定类型。然而在当下,高校在营造校园文化景观时忽略了对其校园属性和文化属性的重视。究其原因,一方面,设计方没有深入挖掘校园的历史文脉和场所精神,设计元素东拼西凑,存在跟风抄袭现象;另一方面,校方对校园的规划建设缺少前瞻性的指导。因此,深入研究校园文化和校园文化景观的营建关系,探索校园文化景观建设的原则和要求,对于提高校园景观的文化内涵,增强校园师生的归属感和凝聚力,改变大学校园文化景观的同质化现象等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2校园人、校园文化与校园文化景观

  校园文化是校园文化景观表达核心内容,校园文化景观是校园文化展现的物质载体,二者之间相互依赖相互渗透。而在探讨二者的关系时,校园人的角色成为理解校园文化和校园文化景观之间关联的重要因素。校园人以学校师生为主体,同时还包括管理者、建设者、服务者等,其群体的行为需求、价值观念、文化交流和自我发展等既促成了特定背景下校园文化和校园文化景观的产生和发展,反过来也受校园文化和校园文化景观的制约和影响。可以说,在校园文化和校园文化景观之间存在着校园人的转化作用。

  2.1校园人和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一种特定空间范围内的人文环境,是在一定时期由校园人具有的包括精神、思想、理念、行为、制度等的群体意识,具有继承性和发展性。一方面,在不同时空背景下,大学由于校园人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校园文化。如沿海高校和中西部高校,以汉族学生为主体的高校和少数民族高校,成立时间较长、颇具资历的高校和近十多年来新建的高校,它们展现的校园风貌和文化氛围都有所不同。而另一方面,一所大学虽受不同的校园人经营,但自身的校园文化却保持着延续性。已形成的校园文化犹如传播的种子,根植于一批又一批的校园人心中,优良的传统、正确的意识、向上的心态、健康的习惯等都会得以保留,并被发扬光大。所以,校园人是校园文化的创造者和经营者,同时也受已形成的校园文化影响,二者之间是共生的关系。

  2.2校园人和校园文化景观

  从行为和意识上看,校园人与校园文化景观的关系主要有人的主动选择和被动接受两个方面。主动方面上,校园人的自身需求决定了其要选择什么样的环境,并通过各种类型活动产生的不同效应来影响甚至改变环境的性质和意义。如在课外生活之余,师生会选择较为私密和安静的场所进行休息和交流,久而久之这个场所就会赋予这样的功能。被动方面上,由于必要性、强迫性或者自发性的行为,校园人也会受到来自校园文化景观的约束和改变。如在去教学楼的必经之地所建的一组名人雕像,往往会激励前来学习的师生们。或是其生前的卓越贡献,或是自身的高尚品德,或是求学时的刻苦经历,这些都会在潜意识上激励着校园人。因此,不论是主动选择还是被动接受,校园人与校园文化景观一直都是相互影响的。

  2.3校园文化和校园文化景观

  校园文化通过校园人的媒介作用创造并改变着校园文化景观,校园文化景观也通过满足校园人不同的功能需求进一步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可以说,校园文化和校园文化景观的关系更应该理解为人、文化、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不同的校园文化在不同的民族和地域的背景下,渗透在环境中,而环境又恰恰在另一方面反映着文化,为人认知文化起到阐释的作用。如少数民族聚集地的大学校园呈现的是不同于汉族传统的校园环境,从校园的建筑、植物到人的服饰、言语都显示了异于汉族文化的魅力。因此,校园文化和校园文化景观是相互依存,相互反映的关系。

  3校园文化景观的建设原则与要求

  3.1建设原则

  3.1.1生态性大学校园依托于一定的场地,校园长期的建设需要正确的认识校园内部空间和外部自然的关系,不能忽视场地的生态条件而孤立的发展。同样,校园文化景观也要遵循生态性的原则,校园的山水林木,花草鱼虫都是校园文化景观动态建设的一部分。过分的注重材质、体量和造型,而忽视生态这一文化景观建设的土壤,其实是舍本逐末的做法。将水文气候,地质地形,动植物群落等纳入文化景观建设规划的体系之中,才是校园文化景观发展的长久之路。

  3.1.2保留性不论是历史悠久的老学校,还是建立不久的新学校,都会有代表学校成为典型的文化景观,这些景观有可能是存活百年以上的古树名木,也可能是遗留的名胜古迹,亦可能是已被校园人认可的建筑、大门、纪念碑、凉亭等。在长久的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这些标志性文化景观对于校园人的重要性,并使其继续见证学校历史,使之成为校园场所精神的物质表现。在不影响校园总体规划建设和功能需求的基础上,保留性是校园文化景观建设参考的重要原则。

  3.1.3统一性坚持校园文化景观的统一性,就是要在规划过程中保持空间布局上的整体性,个体和整体协调统一,使整个校园的文化景观纳入系统建设之中。形式上,文化景观的尺度、比例、造型、色彩、材质等要素能够很好的融入校园的整体环境中,具有母题性;内涵上,文化景观的不同主题要呈现有序性。如此一来,校园文化景观才能既彰显个性,又保证共性。

  3.1.4可持续性大学校园的文化景观应传承过去,定位现在,着眼未来。校园文化景观建设中,既要能满足当下师生员工的需求,也要注重校园生态建设功能建设、文化建设的可持续性。要在学校的长期发展中,延续优良文化传统的同时,适时适度的扩展校园文化的深度和广度,给予校园以时代精神,给予文化以新的活力,并减少对已有文化资源的透支和自然资源过度索取。

  3.2建设要求

  3.2.1传达价值取向大学精神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包含了诸如求真务实、尊师重道、开拓进取、博学笃志等价值观念和道德品质。大学校园文化景观的建设应该以传达正确的价值取向为目的,在当今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和享乐主义充斥的背景下,为校园人传播正能量。

  3.2.2满足功能需求满足校园人功能的需求,是校园文化景观创建的目的之一。停坐舒适、有良好的遮阴效果、便于寻找、周围环境宜人,校园中这样一座凉亭自然会受到校园师生的喜爱,因为它满足了校园人的基本生理需求。若这座亭子虽建造时间久远但依旧坚固,曾经是学校前辈们读书的地方,而现在又是学生晨读的地方,那么这座亭子的文化性就进一步得到体现。因此,优秀的校园文化景观要基于其实用功能的充分发挥才能更好了实现育人明理的延伸性作用。

  3.2.3呈现艺术美感大学校园文化景观的创建应该体现一定的形式美感和艺术内涵。从色彩、线条、构型到理念、精神和主题,文化景观的建设应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的美感营造的规律,把握美感的创新性性、时代性和民族性,推动形式美和内涵美的创造,使校园文化景观达到艺术美感的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4结语

  大学校园文化景观的建设需要设计师和建设者正确认识校园人、校园文化和校园文化景观的关系。在校园人和校园文化的关系上,校园人是校园文化的创造者和经营者,而校园文化也影响着校园人的认知并依赖校园人传承与发扬。在校园人和校园文化景观的关系上,校园人因为自身需求会主动选校园文化景观并通过行为对之进行改变,而校园文化景观会因为校园人的行为习惯让校园人被动接受。因此,校园人是校园文化与校园文化景观相互作用的媒介,它促使着二者在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的转化。在当代大学校园的建设中,由于缺少对校园人、校园文化和校园文化景观之间关系的认识,使得校园原有的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景观被破坏,新建的文化景观又难以体现大学校园的历史文脉和治学精神。对此,大学校园的建设者们需要总结经验和教训,摒弃照搬照抄的旧观念,深入思考在大学校园内人、文化与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挖掘每一所大学的优秀因素,在科学性、合理型、前瞻性的规划指导下,通过的适宜的、艺术的造型传达一定的精神内涵。因而,在建设大学校园文化景观的过程中:

  ①要秉承生态性、保留性、统一性、可持续性的建设原则;

  ②要实现传达价值取向、满足功能需求、呈现艺术美感的建设要求。当代的校园文化景观的建设者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扎根于校园文化,在设计的过程中科学严谨,富有创意,才能建造出优秀的新时代大学校园文化景观。

  论校园的景观文化 篇3

  摘要:如何设计校园景观,如何在校园景观中表现大学文化,需要将文化艺术融入到校园设计中,将其作为灵魂和主线进行景观设计,充分了解大学历史,学习国外先进高等学府校园景观设计观念与理论,打造出属于校园独有的校园景观。

  关键词:校园文化艺术;校园景观设计;设计观念与理论

  1校园文化艺术

  校园文化艺术是一种有别于特定文化气氛及精神面貌的文化艺术,经过一定实践,历经发展形成。校园文化艺术形式具有多样化,包含学生独有的思维方式,做事行为和特点,还有平时在课外常举行的文化活动,比如一些歌舞比赛,校园十佳歌手,志愿者协会社团等等各种节目与活动。大学校园文化艺术传达着特有的人文情怀以及重要价值观的内涵形态。每个学校所经历的故事不同,起点不一,历史发展与文化背景也各异,因而导致形成了千差万别的校园文化艺术。校园文化艺术代表着2方面的层次,分别是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大学校园文化在物质方面讲主要包括校园环境,比如各种楼层建筑,图书馆模式,教学楼形式,公共场所设备等等;大学校园文化在精神方面来说,包括学校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生活形式,该大学是否具有好的学风和好的校风,可以通过校园学生的外在气质来表现。物质是精神的载体,精神是物质的内涵。

  2校园景观设计

  校园景观设计主要针对两类进行,一类是对校园自然景观设计,一类是对校园人文景观设计,其在景观中拥有特有的形式类型。设计自然景观通俗讲就是将一些地势形貌、水体形态以及校园花草植物进行设计;设计人文景观就是将满足人们精神和物质需求,融入一些特有文化气息的景观。因此,学校领域内的自然景观也属于校园文化的一部分,设计时可以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结合起来设计,这样可以很好地通过校园景观反映出校园文化,于此同时,校园景观有可以很好地反映扯校园文化内涵,可以同其他类型校园景观区分开来[1]。

  3校园景观设计中校园文化艺术的完美体现

  3.1充分了解校园历史文化

  大学的发展经历各个阶段,从无到有,从初期到成型,陪伴着一代代莘莘学子,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精英。每个大学建立背景不同,出发点各异,有的为培养党国精英,有的为传承中华文化,各有各的特点和个性。在景观设计中如何完美体现校园文化艺术,如何展现其特有的历史轨迹和文化内涵。也可以说如何通过校园景观反射出大学的文化精神。因此,校园景观设计时,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在保证校园原有设施不被大肆破坏的基础上,又能融入体现校园文化历史的设计,增加校园浓厚气息感。可以选择保留一些代表性景观、设施、建筑,在风格上保持设计一致性,达到完美体现校园文化艺术的校园景观设计。

  3.2展现未来,始于当下

  在大学校园景观设计时要注重展现未来,不要盲目追逐过去,校园历史固然重要,但要适时展现当下发展。社会发展在飞速前进,所处环境在不断改变,这就需要校园文化迎风而上,不断与时俱进。在设计大学校园景观时明显区分新旧格局,在为了满足扩招规模带来的空间需求,重新在原有设施上增加新的建筑设施,这样一来,虽然满足了物质需求,但破坏了原有校园文化的精神面貌,造成校园景观脱节。在此建议,进行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与时俱进的同时考虑原有大学历史文化,展现未来风貌,将新旧文化设施融为一体,使校园文化艺术不断传承和升华其内涵。

  3.3学习先进,打破陈旧进行创新

  国外许多高等学府,如哈佛、剑桥等学府拥有其自己独特的校园景观,我们可以学习借鉴国外设计,结合本校特色进行创新[2]。例如,大学文化墙,其在很多大学实施开来,在文化墙上可以进行海报宣传、进行文明倡议、开展活动提示以及诸多形式展示。仿照其独特的设计思路进行其他景观设计,可以展示校园文化的同时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让学生成为景观的践行者。设计时要避免盲目仿照,要结合东西方特色,取其精华文化融入其中。

  4结语

  校园文化代表着一所大学的综合实力,流淌在校园各个角落环境。一所好的大学所呈现出的良好文化氛围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学校优良传统,让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享受身心愉悦。良好的校园景观传承者校园历史,校园文化,让学生感受大学底蕴,继承传统优良学风。将校园文化艺术应用到校园景观设计上,将两者紧紧结合,散发出大学校园精神与物质的气貌。培养专业人才,树立正确人生价值,创造美好校园环境。

  参考文献

  1赵蕊.大学校园文化景观设计策略探析[D].河北农业大学,2012(12)

  2王小冬.大学校训精神内核在校园景观设计中的体现———以昌吉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景观设计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2(3)

  论校园的景观文化 篇4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向大众化阶段迈进,众多高校都在城市的边缘建立了新校区,同时校园广场的设计也成了校园景观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校园广场的设计,旨在传承本地的.历史传统,结合校园独特文化,以师生文本,构筑具有现代意义,集文化、艺术、休闲为一体的校园文化景观。

  关键词:高等教育;文化广场;校园景观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向大众化阶段迈进,大学校园及其在校人数也在不断扩充,新建院校及高校新校区的建设如火如荼。但是大规模的高校数量及在校人数,使得高校在文化营造特别是校园广场的建设上出现了较高的要求。校园文化广场不但承接着校园师生聚会、文娱的功能,同时也体现着该校的校风及文化传承。欧美国家对于环境友好型校园建设的探索已经初具成果,尤其是在生态建筑和生态社区的设计方面有许多可借鉴之处。国内一部分学校也在摸索和尝试新型校园文化技术的应用。现以南阳理工学院为例进行探索和分析。南阳理工学院主要文化广场周围主要是学生教学区、休息区和体育运动区和一个餐饮区,四周以道路景观贯穿,将这几个区连接在一块。

  中间的栗河将该区域一分为二。该学校文化广场以音乐作为设计元素,结合周边环境的映衬,凸显对艺术的崇尚和热爱,同时又有水的动感,像一曲跳动的音符,生机盎然而又妙趣横生。以音乐为主题,结合校园文化,充分考虑地质地貌等原始生态,把科技、安全、生态、艺术、人文结合起来运用到设计中去。打造出以人为本、以生态学为出发点、景观与科技共存、教育与管理并存的校园生态环境。校园文化广场与单元建筑、道路、环境协调相统一。该校园广场的设计引入了很多的设计手法:

  1)自然环境的引入手法。

  2)公共雕塑及一些环境艺术设施。

  3)校园广场轴线手法的合理运用。

  1平面布局与功能分析

  从自然生态的布局上来说,中国人居住环境的理念是“天人合一”,强调“人与天调,然后天下之美生”。而该广场的设计同样从自然生态出发,充分利用现有的水资源,地形条件,沿河景观,把生态放在第一位回归自然,注重追求创造宜人的、富有情趣的绿色休闲空间,保护与再现特定环境场所的景观特色及空间结构特征,都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延伸和体现。南湖音乐广场设计在充分利用地形地貌的条件下以吉他为造型元素,将音乐符号溶于其中,动静结合。

  首先从整体上来看,中间景桥将整个广场一分为二,一半是以绿地景观为主,另一半以水景观为主,而中间的雕塑广场又将两个区域合二为一,组成一个整体。四周模拟成道路环绕。左边的主入口的广场是以音乐喷泉为主,以绿地进行环绕分割,使人们在坚硬的混凝土地上享受着喷泉随着音乐起伏带来的美妙感受。而沿河景观采用曲线组成,有曲线美之称。而在音乐喷泉广场的下方则是绿地景观,也就是所谓的小游园设计,运用音乐符号元素构成,与整体相呼应。临湖景观的设计、音乐喷泉的设计音乐动感区域的设计,将整个广场上升到了艺术的高度。

  2主题建筑结构

  广场周围主要是教学楼、体育场,因此为了降低建筑密度,在广场设计上没有明显的建筑物,多为连廊、花架、景观桥、雕塑和景观亭来突出广场的意境。景观亭子主要运用木结构,顶棚配置稻草,与诸葛亮三顾茅庐中的茅草屋相吻合,营造一种汉魏主题风格的味道。水面以木质平台为主,材料主要为防腐木,上下相呼应,与水面相互映衬,配上景观石,构造出一种自然和谐的画面。

  3水景的布置

  中国园林素有“有山皆是园,无水不成景”之说,由此可见水对于景观的重要性。在设计水景时,我们更应该考虑地域水资源的状况,尤其是在水资源缺乏的地区如何设计水景更应该值得考虑。从地域分析,溧河贯穿整个区域,而且南部有一块南湖,因此有充足的水资源可以利用,同时有利于水景的整体布置。水体设计分为小水体设计和大水体设计。

  首先从南湖的水景规划出发,鉴于南湖面积较大,而且水资源四季丰富,因此在湖面进行大水体的设计符合本地区的现状。其次在水景设计时坚持宜“曲”不宜“直”的原则,在进行湖面的设计时进行了曲线设计,不仅增加了意境,而且进行了变换。亲水平台与水面喷泉相互结合,旱水相结合,则是水体设计的又一重要原则。

  4植物的配置

  针对植物的配置,首先要了解本地区的气候条件,南阳市地处中原,属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季风的进退与四季的替换较为明显。冬干冷,雨雪少;夏炎热,雨量充沛;春回暖快,降雨逐渐增多;秋季凉爽,降雨逐渐减少。因此植物的配置则需要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来确定。植物分为乔木、灌木、地被。大乔木中心广场以银杏为主,游园里以皂角和五角枫孤植效果更佳,五角枫秋天叶变红,则效果更好,银杏叶子变金黄,更增加了秋天的金黄。

  沿溧河则以垂柳为主,配上灌木和植被,形成三层景观效果。行道树则以法桐为主,灌木则以花灌木为主,地被则以喜荫而且生长好的草被植物为主。同时广场游园区内达到四季有花,而且设计了一个牡丹园和花17百草园、果园,要特别注重花灌木的搭配,主要花灌木有百日红、桂花、碧桃、紫叶李、樱花、红枫、杏树、梨树、紫丁香、山楂、腊梅、石楠球等。而灌木则以大叶黄杨和金叶女贞进行搭配,因为耐修剪而且可以随季节修剪成各类造型。

  5地面铺装

  在开敞的城市多维空间中,地面铺装直接影响到景区的环境质量。良好的步行环境,通过地面铺装的形式,质感和色彩的处理,能使行人在生理上和心理上产生舒适、愉快的感觉。就功能而言,步行环境的设计主要是提供一个不易磨损的路面系统,使行人能安全、有效、舒适地步行到目的地。

  6道路的设计

  景观道路的设计在一方面对道路的交通起作用,另一方面它对环境的美化,环保方面都起到一种举足轻重的作用。广场主要交通流向分为行人路线、车行路线、消防通道和停车场。该广场交通便利,能够满足师生出行的需要。在园区主要道路上进行了无障碍化设计,满足老人和残疾人出行的需要。南阳理工学院音乐广场设计校园生态环境的设计下手,融入音乐元素,结合校园的文化,充分考虑地质地貌等原始生态,把科技、安全、生态、艺术、人文结合起来运用到设计中去。打造出以人为本、以生态学为出发点、景观与科技共存、教育与管理并存的校园生态环境。

  本次设计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绿色环保问题、污染问题、文化与生态结合问题、自然生态的复原、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及可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噪音的控制与削减、校园布局结构及道路交通的规划等。满足师生生活、学习、休闲的需要。校园设计中文化广场的设计是校园设计的重要课题,它反映了校园整体性设计的重要性,说明在任何一个环境设计中,整体的得失都比局部的好坏重要得多。校园文化广场的环境设计虽然只是校园设计的一个方面的内容,但它的设计手法却与校园的总体布局与环境质量密切相关,校园设计正是通过对校园中每个小的局部的设计及对校园总体的考虑来实现的,并最终达到校园整体性环境的统一。

  参考文献:

  [1] 王晓俊.风景园林设计[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2] 王祥荣.生态与环境――城市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调控新论[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3] 石丹.中国园林史略[J].建筑师.

  [4] 徐祖同.园林生态技术的应用途径[J].园林,1994.

  论校园的景观文化 篇5

  摘要:文化脉络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集中体现,它不仅对校园文化的传承具有引领作用,更多的是对在校园中活动的主体有着潜在的巨大影响。校园景观设计中的文化脉络主要是由校园历史文化、学校教学的特征、整体风格的导向所组成,高校不仅是做学问的地方,更是一个不断衍生新的文化气息,并可以直接进行文化传承的地方,也是进而影响广大公民素质的文化基点。所以,在高校校园景观设计中,文化脉络的体现是不可或缺的,而如何在校园中体现文化脉络,这就需要我们来进行不断的研究。

  关键词:高校校园景观设计的文化脉络;构造;环境;传承

  高校校园中的景观设计是归纳自然、人文要素所构成的,由实物景观、文化特性、行为特征、内部构建所组成的精神文化状况的相对集中的反映。[1]校园景观设计中的文化脉络主要是由校园历史文化、学校教学的特征、整体风格的导向所组成,高校不仅是做学问的地方,更是一个不断衍生新的文化气息,并可以直接进行文化传承的地方,也是进而影响广大公民素质的文化基点。所以,在高校校园景观设计中,文化脉络的体现是不可或缺的,而如何在校园中体现文化脉络,这就需要我们进行不断的研究。

  一、高校校园景观设计的原则

  1、景观构造的整体把控高校的校园是一个系统性极强的集团,校园内部空间的辨认程度有赖于景观布局的整体性。做好景观构造的整体把握对高校学生的情感依托、价值形成有着潜在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这对学校历史文化及校园精神的传承有着重大的意义。由此来看,怎样才能够把文化脉络与高校校园景观相融合,是我们首先需要梳理的理论方法,这样才有可能设计出独具特色且特征典型的校园景观。

  2、文化脉络与生态保护的契合近几年,国内各地方的高校普遍进行扩招、合并,现如今许多高校都面临着新建、扩建、改建等诸多问题。[2]许多高校为了满足扩招的需求,不惜以破坏校园文化、生态元素为代价,压缩规划时间与质量,一定程度上片面追求利益与形式主义。现在的高校校园景观普遍存在如下问题:

  ①整体规划的形式性浓重。校园规划的建设应在极大程度上根据人的需求、环境的需求来设定,而不是盲目追求视觉上的冲击,这样对于文化脉络与生态文明的传承并没有促进作用,反而有时会阻碍它们的发展。

  ②生态保护的不注重导致生态平衡的破坏,不仅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并且会给生态方面的传承带来阻碍。

  ③过多注重文化脉络的营造,反而对生态有一定的忽略。

  3、人本观念与最高效率原则高校校园景观中还有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分别是穿插其中的人本观念和最高效率原则。高校校园景观设计必须注重以人为本,每一个设计的细节必须注重受众的体验,不能把景观孤立而谈。高校不单单提供了一个学习的环境,更是提供了可以交流的机会。校区内部景观恰是孕育了这样的一种环境,所以人本观念在高校各个校区的景观设计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最高效率原则指的是校园景观规划中应思量到学生在校园内完成划一数目的任务和活动所运动的程度最少。力求以最简洁的设计达到最快捷最美观的效果。另外我们在考虑到学生在校园内活动的轨迹与行为习惯的过程中,可以更加关注学生在课堂上,每天在种种其他类型的版块之间移动的一般过程。据此来看,有序的构建各个版块,以达到最大水平的便利,就是我们要达到的目的。

  二、高校景观设计内部文化脉络的构建

  1、整体的基调与风格的把握高校校园景观的方案是有其自身特点的,风格定位有所差异的景观会对身处其中的人群产生差别影响,是以在对高校校园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要对其风格进行分辨与定位。除此之外,文化内部脉络的范围直接影响该高校与其他高校的不同之处。在文化风格定位上,以曲阜师范大学为例,校园文化主张“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此语出于《论语述而》,意思为勤奋修习而不感到知足;教育他人而不感到疲倦。这是此所学校蓬勃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世代传承的文化血脉。该校园的规划与设计就可以从这方面入手,打造与之对应的特色学术氛围,与整体文化脉络相契合。

  2、校园新老建筑的统一与传承在有着相对较多文脉底蕴的校园之中行走会觉察到,崭新的校园建筑应当如何来延伸文化之脉却不局限在老思想中,这成为了设计师需首先要思虑的问题。我们必须也只有本着对文化的尊重,对校园环境记忆的重视,才能充分体现校园环境文化。

  三、有文化特色的高校校园景观规划具体方法

  1、景观形态设计高校各个校区校园景观设计的构成多种多样,可以由点线面这三种元素构成。应根据地理条件和多方面因素相结合,再加上许许多多的要求,一套实用的高校校园景观设计思路便浮出水面。点状分布是基础,何谓点,例如座椅、喷泉。们的产生是人本观念下结合用户体验才得出的。在进行这些单体以及景观的设计时要进行多种考量,而且需要更加小心文化脉络在其中的各个重要环节。线状分布的校园交通系统是高校校园景观的一部分。道路的构造、地面铺装的选择、道路的生态配比都是非常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道路景观的布置目的是要促进景观节点的交流。[]面的分布是校园景观设计的整体构造,较为完整地展现了校园里的整体风貌,除此以外,有些地方的景观形成了相对独立的景观,具有特色。

  2、人性化的设计高校内校园固定景观的设计不单要思量视觉效果,还要想到便捷性能与安全程度的契合。高校校园中人员和车辆是较为繁杂的,因此要同时考虑到人与车辆通行的畅达性。校园道路的规划理应坚持简洁明快并加上便捷并且快速的风格,宽度必须要契合人与车的往来,在规划停车场的车位时可以考虑与周围自然绿化植物的巧妙结合。杰出的园内交通系统能够显示出校园的同一性与大局意识,这样才能够充分说明校园景观设计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穿插有详有略,与此同时还能够满足各类要求。

  四、结语

  高校内部的校园景观设计理应本着人本观念和可持续发展观点进行不断地研究,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建设更加协调的人文校园。由此可见,高校校园里的景观规划也必须在新的方法中不断探索。这就要求规划者在设计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眼界与设计方案的水平,更加注重实用功能,尽可能多的去关注细节方面的因素,最终规划出能够体现大学独有文化特点和精神内涵的特色景观。

  参考文献

  [1]约翰O西蒙兹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K].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389

  [2]张春慧,王大庆,王先杰.大学校园绿地规划设计[J]

  [3]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M],尹培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

  论校园的景观文化 篇6

  摘要:校园景观设计是最能体现校园文化、反映一所学校历史文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递学校独一无二的文化底蕴的重要载体。以湖北工业大学为例,探讨校园景观设计在整体规划和建筑造型上结合其本校的校园文化,构造出一个具有求真、务实精神的大学校园。

  关键词:校园文化;校园景观设计;湖北工业大学

  “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大学校园,是提供师生学习、生活、工作的区域,是为国家培育各类人才的场所,重视校园景观的设计与建设,发挥“行不言之教”的教育功能,体现校园文化,为师生营造一种自由、开放、舒适的思想承载平台。校园景观连接着学校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不仅仅只是包括自然的山水景观、人为的雕塑、景观小品等,还赋予其独特的自身语言,它是校园文化软实力的体现,是最直观的物质形式,设计的优良与否直接影响到师生的心理和情感,对大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着显著的影响,设计时必须既考虑大学的整体形象,又要有人文内涵。

  1校园景观设计和校园文化的关系研究

  1.1校园文化是校园景观设计的前提

  景观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人性在大地上的反映,了解人、人性以及人类行为最基本的规律是景观设计的先决条件。校园文化是校园景观设计的前提,湖北工业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秉承“厚德博学求实创新”的校训,教导学生增厚美德,容载万物,工作学习上求真务实、讲究实干精神,是工科类学生应具有的文化底蕴。体现在校园景观上,以工业文化长廊为例,运用圆雕、浮雕及模型再现等多种公共艺术手法并将工业文明的信息自然地融入到景观道路中,让参观者身临其境,感受工业文化精神,具有鲜明的工业文化气息。

  1.2校园景观为校园文化的体现提供实物载体

  文化是一种意识形态,具有看不见、摸不着的属性。如何将意识形态展现出来,则需要设计规划者通过景观设计予以表达和整体规划。校园景观不仅仅只定义为教学楼、宿舍、食堂和马路,还应深入对人文观念的理解。我校坐落在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江城武汉,主校区位于武昌南湖之滨,学校临街处修建牌坊,东门入校处可见采用现代钢混结构修建的教学楼,大楼中间下面架空,并设有3条出入通道,上部用箱型突出,校名刻在上部箱型突出部分,两旁延伸分别建有一排建筑,结构对称,功能简洁。学校内外道路笔直通过校门隔开,遥相呼应。建筑风格朴素,颇有庄子所说的“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的质朴建筑审美观,这一点也与工科类院校理性和严谨的办学理念不谋而合。校园依河而建,巡司河环绕整侧校园,门区各个要素与桥体、河流、大门、道路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沿河路上,树木郁郁葱葱,夏日可以遮阳蔽日。步行交通与绿化相结合,并放置人文雕像,校训石碑等,塑造出层次丰富的道路空间。行走在校园当中的师生可以移步换景,感受校园文化和人物风采,设计者将学校的发展目标隐含在景观设计中,做到寓教于乐,润物细无声。由此可见,校园文化需要景观设计来体现。

  1.3校园文化和校园景观设计相互促进

  景观设计应挖掘学校自身特点,创造出具有人文气息的校园景观,满足师生的使用需求和审美要求,使师生产生一种浓厚的爱校情怀。我校的景观构成要素如垃圾桶、休息座椅、指示牌等均统一设计、遍布校园各处,设计风格反映出校园的文化底蕴和审美情趣。与此同时,在特定区域修建工业文化雕塑(代表人物及其发明),让广大师生能够从校园生活中真正感受到工业文化是工科学校校园文化的基础和底蕴,体现了校园文化和校园景观设计的相互促进。

  2展望

  我校还需改进的地方是新建建筑与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融合情况。大学校园是一个独特而丰富的场所环境,它应体现出创新性、时代性,是创造出结合人文气息和学术氛围的校园景观,让师生充分了解我校的校园历史和文化是师生爱校敬校的精神动力,从而打造出更多具有工业文明的标志性建筑,在“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下,希望我校的“可居性”、“可游性”、“可观性”、“可学性”方面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赵丽芳,熊燕.人文内涵在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的实现途径———以中南大学“伯云园”为例[J].中国园艺文摘,2013,(7):117-119.

  [2]梁晶.工业文化与工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对接与融合[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2,27(6):67-68.

  [3]聂昕.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J].园林绿化,2015,11:1506-1507.

  [4]湖北工业大学校门浅析,

  论校园的景观文化 篇7

  摘要:文章通过对大学校园景观环境的内涵及设计要素分析,讨论了地域文化的重要性,以太原工业学院校园景观设计为例,分析了校园景观中地域文化的缺失问题,提出了从地域性、生态性和具有地域特征的地方材料选用上体现景观环境与地域文化的有效融合,为大学校园景观环境的建构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地域文化;校园景观;景观设计;融合性

  引言

  大学校园的景观环境能直观地反映出校园的精神面貌,校园的文化即是景观环境的精神基础。校园文化与地域文化有着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的关系,校园文化是在地域文化的影响下不断吸纳精髓,凝练、升华,形成、发展。地域文化对提升校园文化的价值、丰富校园景观环境的审美功能,赋予大学校园景观的时代美、人性美和生态美,使校园景观彰显地域特色。具有地域文化特征的大学校园景观,能展现出大学独特的形象魅力,甚至能带动一个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如:武汉大学的樱花、清华大学的“水木清华”、以及以校名命名的道路“清华路”,均是体现地域文化的典范。地域文化景观是了解和解读地方性文化的重要途径,是地方性文化的具体体现和载体,是校园人文空间的基石,因此在大学校园景观环境设计中,合理地融入地域文化元素,能传承地域文化精神、发挥“环境育人”和“寓教于生活”的功效。

  一、大学校园景观环境的内涵及设计要素

  大学校园景观与园林景观、城市景观等有本质的区别,校园景观不仅是美化环境,更重要的体现在育人功能上,这种育人功能可分为显性和隐性,凝聚着学校的历史文化、教育理念,展现出独特的精神风貌,是提升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

  (一)大学校园景观环境的内涵

  大学校园景观在物质景观的基础上,隐性地发挥着独特的教育功能,这种隐性独特的魅力便是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地域性,地域性可以说是景观环境的基础属性,不同的地域环境如地貌、气候、水文、历史文脉、民风民俗等均呈现不同的景观特色;其次是功能性,大学校园景观环境承载的功能主要是满足师生日常生活、学习、交流、休闲和娱乐,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实现教育的渗透,无形中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第三是文脉性,校园是文化和知识的集散地和发源地,是具有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质的地域文脉,文脉让我们能从民族、地域中寻找到文化的亮点,反映出学校的历史文化,展现地域风貌,提升校园景观环境魅力。

  (二)大学校园景观环境的设计要素

  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教授认为,“校园环境的地域性特征应强调当地地域及校园文化的特点,营造出特色鲜明的空间与文化”。所以挖掘具有典型特征的地域文化设计元素是首要任务,同时还要了解当地地域的自然环境,分析校园所处城市的历史背景,把代表地域特征的设计元素加以提炼、创新,应用到校园景观中。大学校园环境的设计要素主要由自然要素、历史文化、空间规划、硬质环境、置景绿地等组成,同时要重点融入地域文化,关注人的精神世界,全方位考虑学校的办学理念、地域文化、历史文脉和人文精神,将这些要素巧妙地融入校园景观环境中,形成独特浓郁的场所氛围。

  二、太原工业学院景观环境中地域文化的缺位

  太原工业学院是一所以工为主、多学科相互发展的应用型本科院校。1954年建校至今,经过11次的改革、合并、更名和转型,与2007年正式更名为“太原工业学院”,学院有着深厚的“机械工业”和“兵器工业”文化背景,60多年来一直传承自强不息、乐于奉献的兵工精神,践行“知行合一、行胜于言”的校训,具有独特的、深远的地域文化特质。2009年至今,在学院快节奏发展的步伐下,经过多次改革、扩建,虽焕发新貌,但细斟酌和品位,整体的景观环境规划也暴露出诸多问题。比如:校园景观的重复性、规划脱离教育功能的本质,乃至形成“千校一面”的现象,形成此现状最主要的原因是学院整体规划中地域文化的严重缺位。

  (一)地域历史文化展现不足

  太原2500多年的历史沉淀,形成了“悬釜而饮”、“孤城自守”般的人文精神,留有丰富的遗存古迹,出现了诸多名人名章,具有独特淳朴的民风民俗;太原工业学院也具有深厚的“机械工业”和“兵器工业”的历史背景,是学院的精神内涵所在,是其他大学无以比拟和参照的。但目前的校园环境还缺乏能体现历史背景的设计元素,如:校园的主入口大门形象、入口大型景观石,没有形成独特性也缺乏辨识度;图书馆西侧小广场的长廊、人物形象雕塑也不具有典型,且与学院的历史背景无任何关联;校园中缺乏文化宣传的景观节点,没有实现景观的教育功能效应。作为设计师,在校园景观设计上不应只注重表面的视觉效果,应该重点放在内涵建设上,提炼具有地域特征的设计元素,创造出独一无二的景观环境,使校园主体更好地体验和了解本地的历史文化,唤起人们的自豪感,展现学院独特的地域历史文化。

  (二)景观规划和景观节点缺乏“地域性”和“生态性”

  太原工业学院校园景观近几年经历了45次的改造和扩建。2009年对校园西区“文馨园”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2011年对校园东区“书香苑广场”进行了改建;20122015年对校园东区的绿化、道路、体育场以及小型广场等进行了总体的规划和建设,达到了“环境新”、“道路多”、“绿化广”的效果,但整体规划依然处于“圈地运动”的状态,缺乏功能区相互之间的联系,大面积的空白草坪缺乏师生的参与性和亲缘性,体现地域性特征的本土植物树木不突出,主要的景观节点营造与普通高校无本质区别,学生可参与的室外学习环境、社交场所、休闲娱乐场所依然严重缺乏,没有形成“生态性”的校园景观环境。

  (三)校园内体现地域特征的地方材料使用较少

  因地质、气候等因素,各地域均有其特有的地方材料。地方材料有就地取材、造价低廉等不可替代的优势,人本身对所长期生活的环境、质地、色彩具有深厚的感情和记忆,如能合理的因地取材、依特色取材,将地方材料通过不同的表现方式应用到校园景观环境中,可间接形成独特的地域特征。太原工业学院校园景观建设在材料的选用上,能突出地域特征的地方材料使用较少。

  三、地域文化元素在太原工业学院校园景观设计中的融合性体现

  融合的设计理念,是将各类设计要素引入校园的建设中,丰富审美客体的作用,同时融合也起到了一种传承和再现的作用,典型地域文化特征与校园景观环境的融合会逐渐产生出高品质与深层次的精神内涵。

  (一)地域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再现

  太原工业学院在校园景观环境的建构中,应加强学院办学历史的环境景观视觉追溯,把学院在重要时期发生的重要事迹以及结合太原独有的历史文化进行保留、重组、再塑,通过视觉景观的手段表达出来。比如:山西特有的晋商文化、红色文化特色;太原古城的遗存古迹、名人名章风采;学院深厚的机械工业、兵器工业背景,通过分析其内涵,提取其设计元素,应用到现代校园景观的文化墙、雕塑、陈设品、装饰纹样上,使师生能真切感受,潜移默化中实现教育的功能。在太原工业学院校园景观设计案例中,重点在景观节点部分融入了地域文化设计元素,采用具有机械工业特征的齿轮经过排列、重组,依据立体构成的设计手法和形式美的原则,设计出具有地域特色的雕塑景观,中心的主体大齿轮体现了学院以机械工业为背景的历史文化,周边的小齿轮分别与大齿轮相连,并攀岩向上,意指学院以工为主,多学科相互交融的办学理念,以及自强不息、蓬勃发展的精神。除主题雕塑外,在景观墙的设计中也融入了学院的历史文化,通过提取工业器械设计元素,利用点、线、面的手法,创造了一幅浮雕景观墙,和平鸽的点缀使整幅浮雕焕发生机。

  (二)“地域性”和“生态性”的强化与建构

  太原工业学院在未来的建设和规划中,应重视以地域文化为主线的人文景观,并结合生态化的景观场所建构,区域规划和道路系统应紧密结合校园各分区的功能特性,构建学生可参与互动的室外学习环境、社交场所、多功能休闲娱乐场所,实现独立空间、开放空间、共享空间的多功能互转,强化地域性和生态性。设计案例中,结合建筑所承载的使用功能,对相互之间的区域进行了功能性的改造,分别规划了中心喷泉广场、休闲走廊、景观桥、户外休闲茶座,在不影响主要交通流线的前提下,也为学生业余学习交流创造了丰富的空间,提升了空间的利用率,软化了空间环境,营造出太原工业学院独特的景观风貌。为了丰富校园的植物景观环境,努力达到“一年有绿色、四季有花开”的景象,在设计案例中对绿化区域的植物树木进行了重新定位,从不同树木的形态、色彩、大小、花期等几方面进行合理规划。在主干道两侧规划了观赏性较强的银杏树作为行道树;选取了具有地域特色的香花槐和国槐作为点缀;主干道东西两侧分别设计两珠樱花树,为空间中增添了丰富的色彩;整体绿化中融入了云杉、白皮松等常绿植物,突出“地域性”和“生态性”。

  (三)地方材料的运用与创新

  1.太原工业学院地处山西省会城市,毗邻太原不锈钢大型企业,在校园景观环境建设的选材上因就地取材,依特色取材。

  校园内大量的景观设施、陈设品、工艺品均可采用不锈钢材料,利用新技术来实现地方材料的运用和创新,突出现代材料的传统表达。

  2.将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旧设备、旧零配件进行处理,设计为景观小品,既具有生态性和趣味性,同时还突出了“机械工业”的地域特征。

  3.选取具有晋商典型特色的灰砖灰瓦,进行校园景观道路的美化,花池、景墙的塑造等,将传统材料进行现代演绎。

  结语

  从设计学角度看,具有地域文化特征的景观设计是将设计元素进行再创造的过程,是对其进行挖掘、创造、升华的过程。太原工业学院虽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但从办学规模层面还属于新建本科院校之列,校址地处市区北外环,在校园景观环境的建设上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如能深层次地体现地域文化内涵,巧妙地融入地域文化符号,才能建构出符合自身特点的景观空间环境,实现文化与环境共融,更好地发挥学校的育人功能。

  论校园的景观文化 篇8

  校园景观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现代校园的风向标,其景观元素更是以各种不同的景观形式体现,如建筑、雕塑、绿化、文字、小品、铺装等,它可以给予观者最直观的感受,成为校园的标志性景观,也可称为“形象代言”,是学校历史文化文脉演进的沉淀同时也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本文对校园文化景观与教育育人做了对比与研究,并从多个角度分析环境育人在文化景观中的重要性。

  引言

  环境对人的心理和行为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校园文化作为以学生为主体,以育人为主要向导,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为主要内容,以校园文明、精神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其所包含的教育功能不仅仅拘泥于书本和课堂,长期学习和生活的校园环境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教育作用。

  一、校园文化景观

  校园文化景观之所以区别于其他景观就在于其所处的校园环境是专门的育人场所,既为环境育人,则要求其景观本身包含丰富的教育意义与教育价值。校园环境从内在意义来看是一个城市环境的缩影,同时又是城市环境精华的所在。高校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文化基础之上,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通过物质构成要素来反映。校园的外在形象作为一种文化景观,其包含着教育功能。怎样创造个性鲜明,文化特点突出,且具有凝聚力的校园景观是当今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的重点所在。全面发展校园环境,校园景观设计不容小觑,对师生的学习工作和素质培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使师生及观者在赏心悦目中得到美的享受,并在美的熏陶下潜移默化养成美的性格、美的行为、美的语言,也可有效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二、校园文化景观及其育人功能

  大学校园文化景观表达类型有很多种,归纳可分为建筑景观、植物配置景观、山水地形景观、景石与雕塑景观、铺装景观等类型,它们具有各自特有的育人功能和文化内涵。

  1.建筑景观

  建筑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教化的精神功能。它在校园中占据的空间比例较高,由于建筑具有各种功能和文化价值,使其成为校园中的主体文化景观。作为人类一种特殊品格的艺术,建筑也是历史和现实、技术和艺术、自然和社会、主体和客体、物质和精神、形式和内容的多元整合。

  2.植物配置景观

  植物是校园景观中最富有变化和生命力的景观。经过设计师精心搭配的植物所创造的景观是动态的,不但丰富了校园的色彩和质感,还能体现校园中特定的文化内涵。另外,越是历史悠久的校园,古树名屋也久具有更加独特的文化价值和育人功能。植物种类及形态丰富,可通过乔木、灌木、地被合理的搭配制造出有层次感的景观;其次可利用植物各季的观赏性造景;最后要选择适宜当地温度、湿度及土壤的植物。

  3.山水地形景观

  中国传统文化有“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之说。山水是园林的骨架,地形是园林的基底,园林中的各个要素都要布置在一定的地形之上,由此可见山水地形的重要性。水代表着灵性与智慧,因而与人类知识最高殿堂的校园也有着不解之缘。正犹如平静的水面利于沉思,而流动的水体更有助于想象。

  4.景石与雕塑景观

  在任何景观中景石及雕塑都起到至关重要、画龙点睛的作用,虽然体积不大,但却是文化符号最集中地地方,同时也是校园文化的标志,点缀景观,突出文化主题、记录艺术与历史,是表现校园教育历史与文化内涵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给人以启迪和共鸣。

  5.铺装景观

  铺装材料的选择和铺装样式也是文化景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铺装上体现文化的传承,引导观者领读文化,领读历史。

  三、环境育人的营造方法

  1.科学合理的整体规划

  将各地功能进行分区规划设计,合理安排育人型环境空间,可分为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两大类,依据高校的校史、校内老建筑的语言符号以及年代感物品这些很好的造景题材进行提炼组合出新的文化景观,分为多个主题进行设计。公共场所功能是多样的,是思想道德教育场所,也采用科学知识类主题。

  2.细致充分的研究调查

  研究历史,在设计中发觉人文类景观和现存的古迹,善于利用其特有的文化符号。由表及里,挖掘其内在文化内涵并加以修饰,对具有历史意义的景观题材精心设计,使其在整个设计中发挥其教育意义,体现与众不同的设计理念,让原生态系统中的动物和植物进行自然的竞争,优胜劣汰。贝聿铭曾经提出“中而新”的这一设计理念,在校园的人文景观设计中很适用。

  3.多种题材叠加,设计手法多元化

  在同一个设计空间中融入多种设计元素,以任何形式体现在景观中。增加景观与人的互动性,令其去教育学生、感染学生,以人文的校园文化景观塑造了别样的育人环境。

  四、校园文化景观的教育意义

  显而易见,校园是读书育人的场所,而校园景观同样承载的育人的重要作用。文化气息浓重的校园景观,可以潜移默化的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愉悦身心、提供正能量,可所谓环境育人。校园景观更是高校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借助校园景观这一信息载体,可以有效的激发一些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对于学习和探索的积极性。美的校园环境可以是观者身心愉悦,消除疲劳,通过精心设计过的文化景观,使校园在满足感官愉悦的同时,也为师生提供休闲、娱乐、交流的场所,起到疏松心理、消减压力的作用。通过校园文化途径,让形象的、可感的、生动的、具有历史文化的景观直接呈现在受教育者面前,令其鉴赏、品味、身临其境,从中感受、体会到美的召唤,美的感染,进一步达到“神与物游”的效果。无论小与大的文化景观都包含着一定的价值观和道德追求,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文化景观长期熏陶下,使学生逐渐将正确的价值观和优秀的道德观转化为自身的优秀品质。

  论校园的景观文化 篇9

  摘要:校园景观的意义是指校园文化通过提供自身的景观形态信息让学生自己领会,达到某种规范力量和潜在的教育功能。本文从大学校园绿地景观出发,探讨文化元素的应用对大学绿地景观的影响。

  关键词:大学校园;绿地景观;文化元素;设计学校为了增加教书育人的目的,除了课堂传授知识以外,还会借助一定的固体形态,文化景观是普遍运用到的,但是还会运用绿地景观。这些景观的出现,都是设计者在不同时代学校的教育目标要求下,结合借助物赋予它新的形象和涵义。

  一、大学校园绿地景观

  大学校园绿化景观的作用是美化校园环境和丰富校园生活【1】。大学校园绿地景观包括水面、湿地、散片区域的绿地等。绿地景观在和人工建筑,均衡的搭配,合理的分割校园,使校园在布局上进一步合理和美观,营造的良好校园环境。绿地景观的长远意义在于培育校风和塑造独特的校园文化,进而提升学校知名度。因此对于绿地景观的设计,也要注意结合学校的教学实际和实际地形,在保持学校整体水土平衡的基础上,合理设置绿地景观布局,配合人工建筑,形成自然分区,打造独特的校园文化。

  二、绿地景观的特点

  1、协调性

  绿地景观的协调性,强调在遵循园林规划的基础上,绿地景观的布局也要和学校自身的情况相协调,注意运用文化元素,进而彰显学校特色和魅力【2】。绿化景观要体现校园的文化特色和教育背景,这就要绿化景观要尊重学校的整体布局和分区,再进行合理分布,起到映衬作用。但是绿化景观在院系的设置,就要结合院系自身的教育特色来分布。如林业系院系要注意采用和林场的结合方式,而农业院系则要注意和农场的结合等。只有在局部和谐的基础上,学校设计者在进行整体布局绿地景观,合理运用文化元素,才能更好达到应有的陪衬作用。

  2、对称性

  结合学校自身的特点,绿地景观要达到和学校的对称,文化元素的的适当运用更能突出绿地景观的文化价值,突出学校的价值。比如学校的建筑风格是西洋式,绿地景观也要注意倾向于西洋欧式,这样才能彰显学校注重引用新式教学和大胆创新教学的特点。绿地景观和校园建筑的整体和谐,相互对称,才能更好地提高校园的环境质量,也凸显出学校的整体美。

  3、独特性

  学校分布的不同,办学理念的不同和学校的历史,都是造成学校特点不同的一些因素。学校在内部布局上就会采用不同于其他学校的布局,这就包括独特的绿地景观设计。例如厦门大学运用蒲葵点缀校园,但是北京大学就是运用垂柳来分布校区各个角落。另外在具有学校纪念意义的地方,也会设立独有的纪念性景观。学校在利用绿地景观衬托的同时,注意添加文化因素,更能丰富绿地景观的内涵,达到彰显学校的效果。

  三、要注意的问题

  1、注意经济问题

  现在公立大学居多,学校经费都是国家承担,对大学的校园规划和绿化的经济效益也要进行综合考虑。在大学校园绿化景观的设计与管理中,合理运用文化元素,对校园绿化景观要有科学的规划,按步实施,减少反复工作带来的经济损失。

  2、注意生态问题

  绿地景观的分布是不断更新的,随着文化元素的添加和更新,绿地景观的更新肯能会更快。这就要求设计者要注意生态问题,坚持可持续发展原来,来进行绿地景观的重新布局工作。在综合考虑绿地景观中文化元素的应用和学校的发展目标相适应的基础上,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校园生长结构,对未来也有预见性,对设计方案要合理创新。

  3、注意美化问题

  学校过多面积地使用绿地景观,也会在一些方面产生消极影响。如某大学前后种植许多乔木,由于乔木生长的时间过长,长时间没有专业修剪工作,致使高达的乔木遮挡了底楼和二层教学区的光线,长时间的光线不足和阴暗潮湿,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教学环境和学生的学习质量。这都是只片面追求了绿地景观的绿化作用,忽视了美化方面,绿地景观应有的观赏价值也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反而成了反面的典型。

  四、发展趋势

  大学校园绿地景观的发展适应了时代和社会的步伐要求,这与大学自身的发展特点也有关。总体规划布局也是趋向非中轴对称的自然式方向发展,绿地景观的形式变得多样化和自然化。规划设计要符合时代精神,也要注意对人文精神的追溯,对历史文化也要有所保留,去提升大学的与时俱进和弘扬历史的精神。大学绿地景观中文化元素的应用,也更侧重追求大学的特殊性和本质性,打造出与众不同的全新的设计风格的新高等学府。

  五、结束语

  大学校园绿地景观中文化元素的应用,目的是为了营造人文美化和积极向上的并且属于校园独有的景观,进而达到教书育人的效果。但是,它的具体实施也要注意和大学本身的实际相结合,才可以由理想变成现实,产生对校园期望的预想。这是一个长期实践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校园景观文化设计者也要注意时代元素的注入,保证与时俱进,才能符合时代特色。

  参考文献:

  [1]张辉.论大学校园绿地景观设地中的文化元素挖掘及景观应用[J]教育管理,2015,3(27):437-438.

  [2]杨斯玲.大学校园绿化规划设计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管理学院院报,2009,(5):1-91.

【论校园的景观文化(通用9篇)】相关文章:

校园文化建设中校园景观小品的设计原则和方法10-03

雕塑景观文化内涵09-22

园林景观中的文化08-25

墓园文化景观的表达08-21

地域文化的景观设计11-09

论高尔夫礼仪文化11-18

高校校园的景观设计10-17

校园景观设计的原则10-17

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文化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