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几点认识

时间:2022-03-28 17:08:44 公开教育 我要投稿

家庭教育的几点认识

  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为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长,对其实施的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生活技能、文化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育、引导和影响。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家庭教育的几点认识,欢迎大家分享。

家庭教育的几点认识

  一、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1、影响孩子成长的三大因素:

  (1)、遗传:为孩子的发展提供潜能;

  一般说来,正常人的遗传没有太大差异。综合智能相差不大,哲学家和农夫的脑容量没有明显区别。而一个正常人所提供的遗传潜能,在他一生中被开发出来的不足10%。

  (2)、环境:对孩子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遗传不能决定一切,印度电影《流浪者》中有个法官曾对一个小偷说:“法官的儿子永远是法官,小偷的儿子永远是小偷”,但当法官的儿子被小偷偷去抚养张大后,却也成了小偷。可见,人是环境造就的。——家庭是孩子最重要的成长环境。

  (3)、教育:对孩子的发展起主导性作用。

  当然这里的教育不仅仅是指学校教育,还包括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为什么相同的班级,智力相当的学生会有明显不同的差异?——其中最主要的原因的他们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不同。

  2、家长是孩子最初也是终生的老师。

  孩子的先前学习主要是靠观察和模仿,而孩子一生下来最早接触也是最多接触的不是老师,是父母。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在孩子还是一张白纸时对孩子兴趣、习惯、情感、态度、思维方式等都将产生极其重大的影响。

  二、家庭教育应从哪几方面入手

  1、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爱打麻将的人,单位叫他晚上加半个班,他可能会叫苦连天,可如果叫他打一个通宵麻将,他一点都不觉得累,这就叫乐之不疲。所以有人说,苦学不如好学,好学不如乐学。

  孩子的兴趣很多受家长喜好的影响。家长爱看书,孩子往往就也爱看书,家长爱打牌,孩子往往就会对牌感兴趣。比如,某幼儿园一节手工课上,老师让学生用许多小木块摆出有创意的造型。有一个孩子找了许多相同的小木块,摆成一排。老师问:你这是什么啊?这个孩子用力一推,说:“胡了。”原来这个孩子的家长经常邀朋友在家打麻将。所以作为家长应注意不能在无意中培养孩子的不良兴趣,在孩子面前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善于对孩子进行良性的心理暗示,如:“我们家孩子不挑食”、“我们家孩子可爱学习了”等等,并让孩子在成功的体验中强化自己的兴趣。

  2、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等)

  好的习惯可以使人受益终生,坏的习惯也可以害人一生,所以有人说习惯决定命运。例如:有个财会专业的大学生从小就有做事细心,关心他人的思想习惯,他大学毕业去某公司应聘会计时,主考经理非常遗憾的告诉他:你来迟了。当他离开时,发现过道上有一枚大头钉头朝上落在地上,他悄悄走过去,捡起钉子默默地放到主考经理的桌子上,告诉经理:把钉子收好。这一幕被旁边的董事长看见了,他破格录用了这名大学生。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好的习惯不仅可以给人带来更多机遇,也会使人提高学习和做事的效率。因此家长应注意培养孩子的好习惯,纠正孩子的坏习惯。

  (1)、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健康饮食习惯、体育卫生习惯、言行举止习惯等。

  (2)、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很多孩子学习成绩落后并不是因为笨,而是因为孩子的学习习惯不好或学习方法不对。您的孩子有下列好的学习习惯吗?

  ①课前认真预习。

  ②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踊跃发言,不懂就问。

  ③作业独立按时认真完成,有错及时订正。

  ④喜欢看有益的课外书籍。

  ⑤善于观察,乐于思考,勤于实践,勇于创新。

  ……

  如果没有,请协助教育,帮助孩子养成。

  3、方法。

  《小白兔和小灰兔的故事》大家一定都知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想有吃不完的菜,就必须学会自己种菜。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学会学习比学会知识更为重要。作为家长不仅要让孩子知道“是什么”,还要让孩子知道“为什么”和“怎么样”。要教育孩子善动脑筋,自己去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4、态度与价值观。

  态度往往是影响成功的最重要因素。家长应教育孩子对周围事物和人应持何种态度。有个研究生被一家合资公司录用了,第一天的工作是叫他扫地,他东一下,西一下,心里很不服气。结果第一天就被辞退了。董事长说:扫地是一道面试题,连地都扫不好的人,还能有责任心干好别的事吗。作为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义务感。

  作为家长还要教育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不要把消极的思想无意中传递给孩子。

  5、情感。

  人是有感情的社会化的人,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离开社会而独立生存,人在社会中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关心和帮助。家长应从小事做起,教育孩子关爱父母,关心他人(如为父母盛饭,与好朋友分享一些东西等)。只有学会关爱别人,别人才会关爱你。否则你将成为一个非常孤立的人,且很难与别人沟通,更难与别人合作。情商有时候比智商更能影响一个人的成功与否。

  6、意志。

  做人要有坚强的意志。要教会孩子学会料理生活。“人生贵自立,首在有理想。志当存高远,大任方能当。”要注意鼓励孩子自立自强,在困难面前不屈服,在挫折面前不退缩。

  做家长的应该爱孩子,但不能溺爱孩子,不能让孩子从小怕吃苦。“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天欲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恶其体肤……”很难想象一个只知道贪图安逸的孩子将来会有所作为。因此,有人说“再穷不能穷教育”的时候,我还想补一句:“再富不能富孩子。”

  7、安全。

  要教育孩子学会安全自护,让他们懂得怎样防火、防水、防坏人、防其他各种安全隐患。特别是要教育孩子路上遵守交通规则,到学校不要带危险的玩具,不要玩危险的游戏。

  家长要协助学校搞好校园安全管理。送孩子时,家长不要进入校园;接孩子时,家长不要越过止步线,人和车辆不要占据路队通道。有特殊情况需要进入,要到门卫处登记后方可进入。

  三、家庭教育的最佳方法。

  1、以身作则,作好孩子的言行表率。

  身教胜于言教。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如果家长言行举止文明,孩子一般都很有礼貌;如果家长满口粗话,爱用暴力,孩子就也往往出口成脏,出手成伤;所以有人说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家长必须要注意自己在孩子面前的表现,用自己正确的对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态度去影响自己的孩子,使孩子在模仿中学会怎样做人,怎样做事。

  2、民主平等,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要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要善于尊重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把爱带进孩子的内心。

  可能有的家长认为,儿子就是儿子,老子就是老子,棍棒底下出孝子。其实这是古人的观点,现在时代变了,孩子的信息渠道太多了,由于现实生活和影视文学的影响,孩子很小就有了强烈的民主意识。如果家长只知道压服教育,不利于孩子健全的人格发展。这种不利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长期的压服使一部分孩子只会顺从和盲从,缺乏开拓创新精神;二是压服容易使孩子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并造成性格扭曲。

  温暖比寒风更容易让人脱下棉大衣。所以很多孩子都是“亲其师,信其道”,“亲其父母,听其言”。

  3、创设机会,让孩子在锻炼中体验成功。

  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要让孩子自己做,要鼓励孩子在做事的过程中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动手,学会动脑。人们常夸某人心灵手巧,其实手巧的心必灵。

  要善于激励孩子,让孩子学会体验成功的快乐,同时也应教育孩子正确对待失败——失败是成功之母。作为父母在孩子失败时,要学会鼓励和关怀,而不是指责和怒骂。否则容易使孩子产生自卑心理。

  我们知道上课回答问题是对学生最好的学习锻炼,可为什么孩子年龄越大却越不想在课堂上回答问题了呢?因为他们害怕失败,于是就不敢尝试。可是不尝试,怎么能有机会体验成功呢?为此,我常鼓励学生说,上课回答问题正确得100分,错误得99分,不愿回答得0分。其实很多比赛都是,胜得2分,负得1分,弃权得0分。

  4、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话虽有些绝对,但也有许多道理。你们听过《孟母三迁》的故事吗?孟母为什么要三迁其居啊?孟母的精神着实可嘉。其实现在也有许多家长为了孩子能有好的学习环境,特地从农村迁到城市,从差点学校的学区迁到好点学校的学区。因为他们都认识到了学习环境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可是现在也有许多家长只顾自己快乐,不顾孩子成长,家里整天是酒肉朋友加赌友,或经常性的“家庭大战”,孩子如何能安心学习呢?还有的家庭甚至在父母离婚后,都不愿照管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孩子学习能安心吗,孩子的身心能健康发展吗?

  5、教育的捷径:培养孩子的强势智能。

  我们传统的教育方式是“取长补短”,比如一个学生语文特好,数学差,美术特好,音乐差,很多人认为他应该少学语文,多学数学,少学美术,多学音乐。其实这种做法对于培养孩子来说是事倍功半的。我国第一个奥运金牌得主——世界射击冠军许海峰,小学读书时,许多文化课都不及格,就喜欢打弹弓,而且特准。后来老师把他推荐给射击队,重点练习射击,结果培养了一个世界冠军。假如他那时不练射击,苦学自己弱势的文化课,就很难有后来的成就。所以我们在培养孩子时更要注意“扬长避短”,用心发现并着意开发自己孩子的强势智能。

  四、家长应更新教育观念,关注孩子的全面成长。

  1、要更新人才观。

  不能认为只有大学毕业才是人才,社会上一切有一技之长的品行端正、身心健康的人都是人才。如爱迪生、高尔基、朱元璋、高秀敏等。

  不能受“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封建思想影响,只重视传授认知能力的培养,而鄙视交往沟通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交往沟通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与传授认知能力一起是人生存的三大最重要的能力。未来社会更需要三种能力兼有的并富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

  例如:美国哈佛大学在上海招研时,许多重点大学的所谓尖子生没被录取,而有个一般大学排名百名之外的学生被录取了。哈佛负责招生的导师说,在你们眼里他排在百名之外,在我们眼里他是最优秀的,他的.沟通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其他学生无法相比的。

  又例:现在双元制职业大专生供不应求,而普通本科生有一半找不到工作。因为前者重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2、要更新教育观。

  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单纯的要学生考高分,而是为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作为家长要注意实现从应试教育观向素质教育观转变,要追求那种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和谐发展、有特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好的家庭教育的六句话

  第一句:好父母都是学出来的

  没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成功的父母都是不断学习提高的结果。我接触过这么多的杰出父母,没有一个是轻易取得教子成功的。一位母亲甚至说:很多人都认为我很轻松,说你的孩子那么优秀,根本不用管,殊不知,我连晚上睡觉其实都有一个眼睛是睁着的!好母亲防患于未然,而不合格的母亲是,孩子的问题已经很严重了,甚至教师都已经找孩子谈话了,她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存在。

  全国首届杰出母亲沈丽萍是个画家。她为了学画,不仅上了大学,而且还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不仅买了书籍,而且还参观了数不尽的画展,听了数不尽的学术报告。可是却从来没有意识到培养孩子也应该花时间,直到孩子因为空难导致身体严重残疾之后,她才开始真正学做母亲,并且由于自己的努力,最终帮助孩子战胜残疾,成为被挪威人民赞誉的“中国英雄“。

  进入21世纪,信息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任何岗位都要求培训、考核,但似乎只有生养、教育孩子不需要培训,好象自动就会上岗而且永远不会下岗,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每一个人在做父母之前都要学习相关的知识,关于怎样做父母的意识和知识准备得越早越好,越充分越好。

  第二句:好孩子都是教出来的

  我接触过数百位优秀父母,他们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在教育孩子上费尽心思,就像沈丽萍所做的那样,如果还是由她亲口所说,人们是不会想到她在儿子王嘉鹏的成长背后付出了那么多的心血。她的同事朋友们都说:你除了当时飞机掉下来没有办法外,其他的你都做到了极致,你没有耽误这孩子。可是要做到这一点又是多么不容易啊!

  有些人可能会说,有那么多的父母大字不识一个,不也教育出好孩子吗?其实,文盲并非不会教育,这些父母同样是教育孩子的高手。

  《焦点访谈》节目曾介绍过世界中学生奥数金牌获得者安金鹏的事迹。他家里极穷,考取了重点中学,却没有钱上,父亲说:让孩子去打工,人家上了大学还没有工作呢,更何况能不能考上大学还不知道。但母亲坚决不同意,将家里唯一的一头驴卖了。孩子在中学里是唯一一位连素菜都吃不起的人,是唯一一位连肥皂都用不起的人。照这样来说,孩子全靠自己了吧?当面一问才知道,虽然这位母亲连小学都没有毕业,但她却让自己的孩子在小学之前就把四则运算做得滚瓜烂熟。仅此一点,又有几个大学毕业的父母能够做到呢?

  第三句:好习惯都是养出来的

  很多父母将孩子的不好的习惯怪罪到学校身上,怪罪到教师身上,怪罪到孩子自己身上,唯独没有怪罪到自己身上。其实孩子身上的多数习惯——无论是好习惯还是不好的习惯,都是我们父母在有意无意间培养出来的。

  就像上海人说上海话吃上海菜,四川人说四川话吃四川菜一样,仿佛生来就会不需要培养,而事实并非如此,父母每时每刻都在教,以至于自己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教,这就是“潜教育”,比“显教育”威力大得多的本质教育。

  优秀的孩子多是优质教育的结果,问题孩子多是问题家庭的产物。孩子的问题大多不是孩子自身造成的,而是父母问题的折射,父母常常是孩子问题的最大制造者,同时也是孩子改正错误与缺点的最大障碍。

  当务之急的不是教育孩子,而是教育父母,没有父母的改变就没有孩子的改变。没有不想学好的孩子,只有不能学好的孩子,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的父母。因此,在骂孩子的之前骂自己,在打孩子之前打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彻底地改变自己。

  第四句:好成绩都是帮出来的

  关于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全社会都要有正确认识。应试教育是学校和家长都回避不了的问题,需要学校和家长共同适应。应试能力教育与素质教育并不矛盾,没有应试能力的素质教育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据统计,我国有近1000万“闲散”的未成年人。所谓闲散的未成年人,就是指理应在学校读书而不愿读书,选择辍学的孩子,这其中94%是学业失败的结果,学业落后、厌学、逃学、离家出走成为当今未成年人犯罪的四步曲。

  因此,帮助孩子适应应试教育也就成了我们父母的一份应尽的义务,而帮助孩子减负的最好办法是我们父母增负,就是我们父母能够成为孩子的导师。

  好成绩当然是学校老师带出来的,但在应试教育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这些好成绩正越来越多地浸透着父母的汗水。

  第五句:好沟通都是听出来的

  对于孩子进入初中、高中的家长来说,普遍存在一种困惑,那就是同孩子难以沟通。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与进入更年期的母亲的冲突更多,不仅是因为处于内在的心理动荡期,更重要的是两者的外部压力都很大,孩子面临的是升学的压力,母亲面临的是事业的压力,这就更需要加强沟通。

  优秀的父母在这方面大都做得很好,他们良好的沟通来源于自觉地遵循了以下这三条原则:

  第一个步骤是倾听,就是让孩子把话说出来,并且听懂孩子话里的真实意思。

  第二个步骤是理解,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是不是有道理,结果往往是有道理的。

  第三个步骤是建议,就是有道理但孩子并不一定就能采取正确的行动,因此父母这里应该给予建议。

  在这三个步骤中,倾听是父母们做最差的。

  每一个孩子都是伴随着问题成长的,每一个父母也都是伴随着问题成长的,不碰到的问题的孩子是找不到的,不碰到问题的父母也是找不到的,关键是要像那些优秀的父母们那样能够静下心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六句:好成就都是化出来的

  智力不是最重要的,比智力重要的是意志,比意志重要的是胸怀,比胸怀重要的是一个人的品德。

  遗憾的是,现在对品德重视的人不是越来越多,而是越来越少了,现在和父母们谈品德教育等于不合时宜。至于说到一个人的胸襟和抱负,更是我们父母们不愿听的海外奇谈,因为与当下的考试分数无关!

  但其实,这些正是一个人成长中最重要的。我们在看人物传记时,常常都会对其幼年时的不同凡响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原因就是这种成就动机对一个人的影响巨大。

  意志、胸怀、品德等这些最重要的因素不是通过父母的说教等“显教育”就能产生效果的,而是通过父母的行为即“潜教育”化进孩子的血肉里的。

  让孩子养成大襟怀的最好方式,除了父母能做好的表率外,就是让孩子多读名著,多读伟人的传记,让孩子从小学会用伟人的眼光来看社会和自己。

【家庭教育的几点认识】相关文章:

基于企业销售竞争的几点认识09-06

对企业销售竞争的几点认识09-06

对做好秘书工作的几点认识10-08

浅析对企业战略管理的几点认识08-20

家居装修的几点建议09-28

练好口才的几点建议09-20

钢琴考级的几点建议11-08

美甲店需要注意的几点07-24

掌握常见的几点插花技术10-10

高尔夫球杆的几点学问09-05